Workflow
长源东谷(603950)
icon
搜索文档
长源东谷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同比增72%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22: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35亿元 同比增长33.52% [1] -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同比增长72.0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67.81%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商用车市场复苏带动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零部件供应稳定 [1] - 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增长显著贡献收入 [1] - 新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 [1] 商用车业务战略 - 积极拓展大型整机厂与整车厂新客户 [1] - 提前布局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相关产品 [1] - 关注新能源技术在商用车应用前景以保障市场份额 [1] 新能源乘用车业务进展 - 比亚迪混动车型缸体缸盖项目实现稳定供货 [1] - 赛力斯缸体缸盖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1] - 新能源乘用车缸体缸盖项目整体推进顺利 [1]
长源东谷: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2.0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2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26.33万元,同比增长33.5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98.43万元,同比增长72.07% [1]
长源东谷: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27 20:20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议案 [2]
长源东谷(603950.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7:2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收10.35亿元 同比增长33.52% [1] -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同比增长72.07% [1] - 扣非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67.81% [1]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 [1]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6:16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3] - 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4] 报告审议 - 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议案》[5] - 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内容与格式符合规定,信息真实准确完整[5][6] 表决结果 - 议案表决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7]
长源东谷: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33.52%,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主要受益于商用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增长 [2][12] - 公司坚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轨运行"战略,商用车领域保障现有客户供应并拓展新客户,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混动项目供货稳定,赛力斯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5][6]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与优质客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自主研发的柔性生产技术、国际领先装备配置、严格质量体系和多样化产品结构 [7][8][9][10][1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33.52%,主要因商用车市场复苏和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增长 [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 [2]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同比增长75.8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3亿元,同比增长18.8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9%,同比增加2.21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5517.77万元,同比增长31.28%,因新项目开拓投入加大 [12] 业务运营 - 主营业务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缸体、缸盖、连杆等产品 [5] - 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主要客户包括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东风商用车、广西玉柴、比亚迪、赛力斯等 [5] - 商用车市场在保障现有客户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关注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前景 [6] - 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进展顺利,比亚迪混动车缸体缸盖项目供货稳定,赛力斯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6]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客户协同开展降本研究,提升产品竞争力 [6]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57.9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05% [2] - 货币资金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68%,主要因银行贷款净增加及经营活动净流入 [12] - 在建工程6.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90%,主要因赛力斯缸体缸盖项目投资增加 [12][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1885.39万元,较上年末减少65.28%,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 [12][13] - 短期借款4.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90%,因增加抵押借款1亿元和信用借款1.5亿元 [12][13] - 2025年新设立三家合资公司,拓展业务领域并加深与客户战略合作 [13][14] 行业地位 - 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汽车制造业(C36) [4] - 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4] - 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是福田康明斯、东风康明斯、广西玉柴等核心发动机零部件重要供应商 [7] - 通过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10] - 拥有自主研发的柔性发动机零部件生产技术,包括缸盖多品种柔性化生产线和缸孔曲轴孔偏置式设计技术 [9]
长源东谷: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3
公司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到579,788.3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05% [1] - 营业收入为103,526.33万元,同比增长33.5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50.21万元,同比增长67.81% [1] - 利润总额为18,968.37万元,同比增长81.04%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同比增长75.86% [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1元/股,同比增长75.86% [1]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10,992户 [1] - 控股股东李佐元持股40.72%,共计131,984,199股 [3] - 主要股东徐能琛持股11.22%,李险峰持股5.61%,李从容持股5.61% [3] - 李佐元与徐能琛为配偶关系,与李从容为父女关系,与李险峰为父子关系,且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3][4] - 机构股东包括永赢低碳环保基金持股2.77%、华安创新基金持股0.94%等 [3]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联系人为董事会秘书刘网成及证券事务代表徐翔 [1] - 报告期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报告期内无重大经营变化或重大影响事项 [5]
长源东谷: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3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通知及材料于2025年8月17日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出 [1] - 应出席监事3人 实际出席监事3人 由监事会主席张友群主持 [1] 半年度报告审议结果 - 监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 半年度报告编制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报告内容公允反映报告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 信息披露质量 - 半年度报告披露信息被认定为真实、准确、完整 [1] - 报告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要求 [1] - 具体报告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文件 [2]
长源东谷(603950.SH):上半年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
格隆汇APP· 2025-08-27 16:05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33.5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72.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67.81% [1]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 [1]
长源东谷(60395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03,526.33万元,同比增长33.52%[18] - 利润总额18,968.37万元,同比增长81.0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98.43万元,同比增长72.0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50.21万元,同比增长67.81%[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26.33万元,同比增长33.52%[26] - 营业利润18,528.68万元,同比增长77.13%[2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98.43万元,同比增长72.07%[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50.21万元,同比增长67.81%[26]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同比增长75.86%[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9%,同比增加2.21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16,437.88万元,同比增长72.49%[22] - 营业收入为10.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2%[3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5%至10.35亿元,去年同期为7.75亿元[82]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7.1%至1.85亿元,去年同期为1.05亿元[83] - 净利润同比增长73.4%至1.64亿元,去年同期为0.95亿元[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2.1%至1.64亿元,去年同期为0.95亿元[8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5.9%至0.51元/股,去年同期为0.29元/股[83]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1%[34] - 研发费用为5517.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8%[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3%至5518万元,去年同期为4203万元[82]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13.2%至908万元,去年同期为1047万元[8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85.46万元,同比增长18.89%[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9%[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31%[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83%[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9%至2.129亿元[8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6.3%至10.635亿元[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131.9%至5.786亿元[87]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增长81.9%至4.174亿元[8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66.8%至7.365亿元[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3.9%至2.819亿元[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8.5%至3.523亿元[8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1%至8276万元[89]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550.7%至1.627亿元[90]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29.1%至5.792亿元[9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5.5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9.65%,同比增长95.68%[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885.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28%[36] - 应收账款为6.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4%[36] - 应收款项融资为3.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9%[36] - 存货增加至69.60亿元,较期初增长32.08%,主要因生产储备成品库存上升[37] - 在建工程增至63.78亿元,同比增长47.90%,因赛力斯缸体缸盖项目投资增加[37] - 短期借款大幅上升至45.02亿元,增幅124.90%,新增抵押借款1亿元及信用借款1.5亿元[37] - 其他非流动资产激增至29.10亿元,增幅205.47%,主要因预付设备采购款增加[37] - 长期股权投资达5.86亿元,增长77.92%,因对新联营公司出资2582万元[37] - 受限资产总额达17.35亿元,包括货币资金2.07亿元(票据保证金)及固定资产抵押6.41亿元[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投资期末余额1885.39万元,银行理财产品已全部赎回[41]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85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5.593亿元,增幅95.7%[75]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8.522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6.823亿元,减少19.9%[75] - 存货从2024年末的5.270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6.960亿元,增幅32.1%[75] - 在建工程从2024年末的4.312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6.378亿元,增幅47.9%[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5430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885万元,减少65.3%[75]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24年末的2.896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3.643亿元,增幅25.8%[75]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21.780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25.411亿元,增幅16.7%[75] - 公司总资产从508.34亿元增长至579.79亿元,增幅14.1%[76][77] - 短期借款从2.00亿元大幅增加至4.50亿元,增幅125%[76] - 应付票据从2.89亿元增至4.97亿元,增幅72.3%[76]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5614万元增至1.56亿元,增幅177.6%[76] - 长期借款从4.86亿元增至5.44亿元,增幅11.8%[76] - 货币资金从2.19亿元增至3.20亿元,增幅46.2%[78] - 应收账款从4.67亿元略降至4.57亿元,降幅2.1%[78] - 在建工程从1.41亿元增至2.51亿元,增幅77.8%[79] - 未分配利润从12.53亿元增至13.47亿元,增幅7.5%[7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9.66亿元增至19.77亿元,增幅0.6%[80]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819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58万元[83] 业务运营和战略 - 新能源乘用车业务进展顺利,比亚迪混动车型及赛力斯缸体缸盖产品销量提升[28]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技术降本提升产品竞争力[28]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显著,乘用车项目铝材成本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44] - 新能源商用车替代风险存在,技术突破可能影响传统燃料汽车需求[43] 股东权益和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8,529.16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79%[19] - 总资产579,788.3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05%[19] - 报告期内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每10股送红股数0股、派息数0元、转增数0股[47]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通过临时公告披露实施进展[48]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6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992户[65] - 报告期内多名高管及员工通过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获得限售股,例如冯胜忠、黄诚各获89,000股[63][64] - 限售股解除限售日期为2026年6月16日及2027年6月16日[63][64] - 实际控制人李佐元持股1.320亿股,占比40.72%,为最大股东[66]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045亿股,占总股本63.16%[67] - 公司向6名高管授予限制性股票合计28.6万股作为股权激励[70] - 未分配利润从12.53亿元增至13.47亿元,增幅7.5%[7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9.66亿元增至19.77亿元,增幅0.6%[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4.1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164.05亿元[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94.19亿元,期末余额达到134.71亿元[92][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10.17亿元,期末余额达到281.17亿元[92][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175.68万元,库存股减少911.95万元[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6.98亿元,全部用于对股东的分配[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55万元,期末余额为11.44万元[92][94]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3.24亿元,盈余公积保持14.69亿元未发生变动[92][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03.58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1%[92][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9.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5%[92][94] - 少数股东权益2025年上半年小幅增加12.26万元,期末余额为2639.55万元[92][94]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99亿元[9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404.26万元,占期初所有者权益的3.8%[95] - 本期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分配为-793.8万元[95] - 母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66亿元[98]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385.91万元,占期初所有者权益的3.8%[98] - 母公司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分配为-6979.63万元[98] - 母公司资本公积减少175.63万元[98] - 母公司库存股减少911.95万元[9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增加406.28万元[98] - 母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净增加1142.6万元[98]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9.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100]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7831.05万元,期末余额达4.85亿元人民币[100] - 资本公积减少1740.36万元,主要因其他权益变动[100]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44.26万元,期末余额为1.52万元[100]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3.24亿元人民币[99][100] - 盈余公积未发生变动,余额为1.34亿元人民币[100] - 库存股新增1740.36万元[100] - 综合收益总额为7786.79万元[99] 承诺和担保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股份回购及赔偿义务持续有效且严格履行[51][5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5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5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减少关联交易[51][52] - 实际控制人李佐元承诺承担北京长源房产建设手续瑕疵导致的全部损失[52] - 实际控制人李佐元承诺补偿公司因社保公积金未足额缴纳产生的支出或损失[5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3亿元人民币[5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8亿元人民币[58]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为8亿元人民币[58]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8.72%[58]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8亿元人民币[58]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人民币8亿元,均为对全资子公司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担保[58] 法律和风险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4]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无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等不诚信情况[5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北京长源朗弘净利润4204.02万元,襄阳长源朗弘净利润4780.55万元[4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4%至4.13亿元,去年同期为5.19亿元[8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7%至7386万元,去年同期为7831万元[85]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重要应收账款认定标准为单笔金额超过1000万元[109] - 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及其他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12] - 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12]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调整或有对价将相应调整合并商誉[112]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确认购买日未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商誉[11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日之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14]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18] - 处置子公司股权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20]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需同时具备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11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报表[117]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及收入费用[121] - 合营交易中资产未售第三方前公司仅确认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22]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23]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按资本化原则处理[124] - 外币现金流量按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影响作为调节项单独列报[125]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三类[12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27] - 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28] - 为消除会计错配部分金融资产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29]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金融负债[12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几乎所有风险报酬转移给转入方[130]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当期损益计入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131]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当期损益计入收到对价与终止确认部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及分摊账面金额之差额[131]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当期损益计入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含非现金资产或承担负债)之间的差额[132] -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33] - 权益工具分派股利(含分类为权益工具产生的利息)作为利润分配处理[135]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等计提减值准备[135] -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136] - 应收账款不含重大融资成分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40] - 应收账款含重大融资成分时,按存续期内预期信用 loss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40] - 其他应收款按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采用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减值损失[141] - 关联方组合为公司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款项[142] - 款项性质组合包括保证金、押金、补助款及待收毛坯结算款等应收款项[142] - 存货分类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143]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143]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143] - 周转材料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143]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44] - 合同资产按已履约但未收款权利列示(不含无条件收款权)[146]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坏账准备按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47] - 持有待售资产按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计量减值[151]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被合并方股东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155]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合并成本计算包括资产负债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之和[156] - 追加投资后实施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原持有股权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计算[157] - 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投资收益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157] - 极益法核算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