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唯捷创芯(688153)
icon
搜索文档
射频前端的反内卷之路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9 08:44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射频前端行业存在结构性内卷 主要集中在ODM市场 Cat1市场和分立滤波器市场 这些领域完全按招标价格采购 对公司资质和品质要求低 竞争激烈[2] - 品牌客户市场竞争有序且有利于行业迭代 品牌手机厂家通常选择3-5家国产射频前端企业进入资源池 基于研发水平 公司规模 财务健康度 配合程度 品质管控和商务报价等综合评估 不会仅按价格选择供应商[2] - 品牌客户市场能保持合理利润水平 头部手机终端要求供应商管脚相互兼容 综合考虑供应商能力 价格因素和供应商平衡 不会出现一家独大或某家毛利率特别高的情况[2] 市场空间与分布 - 全球消费类射频前端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 其中苹果和Google市场占600亿元 主力供应商为高通 博通 Skyworks Qorvo和村田 中国射频前端企业短期内难以进入美国市场[3] - 非美国手机市场(包括三星和中国市场)规模约600亿元 其中三星和中国市场中高端市场仍以高通 Qorvo和村田为主 国内射频前端公司整体销售额不到200亿元[3] - ODM市场规模约4亿部手机 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大部分为4G手机 单位ASP较低 整体射频前端采购额约30亿元 市场机会主要集中于品牌客户[3] - 中国射频前端市场总量预计还有一倍成长空间 从业者应在潜在400亿市场中争取更大份额[3][4] 毛利率与经营策略 - 射频前端行业20%-30%的毛利率是健康发展的合理水平 头部企业卓胜微和唯捷创芯半年报毛利率确实落在此区间[2] - 企业决策需考虑该毛利率区间和总体市场空间 产能建设要特别慎重 避免每家企业都大力建厂搞IDM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加剧竞争[2] - 企业应加强上下游协同 避免过度产能建设 头部企业与国内滤波器公司合作利用其产能优势和技术积累 共同发展壮大[6] - 较小企业需考虑差异化发展 管理好现金流 避免无谓亏损 滤波器企业可考虑非手机市场需求或转型MEMS和传感器业务[6] 产品发展方向 - 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分立方案或接收模组 发射端中高端模组被美国高通和Qorvo垄断[5] - 增长需依靠中高端模组(包含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 这些模组集成度高 单颗ASP很高 对销售额带动更大[5] - 除华为外 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厂商开始尝试导入国产射频前端模组 这是巨大利好[5] - 品牌客户端存在大量替代机会 包括Sub6G模组 高性能开关/tuner LNA Bank 卫星PA 高性能WiFi FEM 汽车相关射频前端和低空相关射频前端等[5] - 头部企业应加快产品研发迭代 在高集成度 超薄化 高功率 优异信号强度等方面打磨产品 解决客户痛点 通过适度差异化竞争稳步健康发展[5] 行业生态建议 - 从业者不应有动辄翻倍增长的过高预期 要做好长期持久战准备[4] - 可参考手机ODM市场华勤的多元化策略 其在坚持手机ODM业务同时 很早布局服务器 平板 穿戴和汽车市场 非手机ODM业务占比达50% 发展状态良好[5]
唯捷创芯(688153):二季度环比扭亏为盈,WiFi模组在AI端侧批量出货
国信证券· 2025-08-28 23:21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6] 核心观点 - 二季度环比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869万元(QoQ +148%),毛利率28.02%(QoQ +6.8pct)[1] - WiFi模组在AI端侧领域实现批量出货,新产品导入顺利并聚焦旗舰机型及海外市场[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0/3.11/4.24亿元(前值2.85/3.71/4.72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收入9.87亿元(YoY -7.93%),归母净利润-943万元[1]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收入7.89亿元(YoY -7.61%),毛利率23.98%(YoY -2.2pct)[2] - 接收端模组收入1.95亿元(YoY -10.39%),毛利率26.59%(YoY +2.4pct)[2] - 研发费用2.03亿元(YoY -8.75%),研发费率20.55%(YoY -0.2pct)[1] 产品进展 - L-PAMiD模组Phase 7LE Plus锁定2025年秋季旗舰机型,Phase 8L已批量出货[3] - 低压L-PAMiF模组导入客户,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第五代产品满足海外需求[3] - Wi-Fi 7模组在AI端侧批量出货,Wi-Fi 6/6E降本方案通过验证[3]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25.07亿元(YoY +19.2%),归母净利润2.00亿元(YoY +943.4%)[5] - 2026E营业收入32.22亿元(YoY +28.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YoY +55.4%)[5] - 2027E营业收入38.40亿元(YoY +19.2%),归母净利润4.24亿元(YoY +36.2%)[5] - 预测市盈率2025E-2027E分别为76.5x/49.2x/36.1x[5]
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卫星通信概念股集体走强,中国卫星涨超7%
格隆汇· 2025-08-28 11:38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19条举措 涵盖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方面 [1]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分业务 分阶段 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1] - 改革举措包括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通过共建共享利用高低轨卫星资源 推动应用由专业向大众领域普及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研究设立新型业务 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2] 市场表现 - A股卫星通信概念股集体走强 创意信息涨幅13.15% 总市值60.64亿 臻镭科技涨幅10.58% 总市值168亿 华力创通涨幅10.38% 总市值165亿 [1][3] - 星网宇达涨停涨幅9.99% 总市值49.42亿 复旦微电涨幅9.93% 总市值529亿 震有科技涨幅8.90% 总市值64.81亿 中国卫星涨幅7.22% 总市值462亿 [1][3] - 光库科技涨幅6.63% 总市值239亿 电科芯片涨幅5.79% 总市值180亿 信科移动涨幅5.12% 总市值245亿 中兴通讯涨幅4.92% 总市值2213亿 盛路通信涨幅4.29% 总市值75.61亿 [1][3] 应用前景与产业机遇 - 拓展卫星通信三大应用场景方向:应急通信 数字惠民和融合创新 未来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2] - 卫星通信产业战略地位凸显 政策导向明确 业务准入工作持续优化 牌照发放或将加快推进 [2] - 国内高频发射已至 产业拐点在即 关注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 运营及服务 卫星制造产业链 地面设备制造等领域投资机遇 [2]
半导体股全线走强,中芯国际涨超8%创历史新高,寒武纪涨超5%
格隆汇· 2025-08-28 11:05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半导体股票全线走强,思科瑞涨幅达11.42%,博通集成和斯达半导涨停10%,中芯国际涨幅8.15%创历史新高,瑞芯微、气派科技涨幅超7%,东芯股份、盈方微涨幅超6%,臻镭科技、复旦微电、唯捷创芯、寒武纪、长光华芯、电科芯片涨幅超5% [1] - 多只半导体公司市值显著,中芯国际总市值8767亿,瑞芯微总市值976亿,芯原股份总市值789亿,东芯股份总市值478亿,复旦微电总市值509亿 [2] - 部分公司年初至今涨幅突出,东芯股份累计涨幅333.9%,芯原股份累计涨幅186.1%,瑞芯微累计涨幅111.97%,臻镭科技累计涨幅114.51%,长光华芯累计涨幅107.44% [2] 行业产能扩张计划 - 中国芯片制造商计划在2025年将国内人工智能芯片总产量提高至三倍,旨在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1]
唯捷创芯:L - PAMID 、L - PAMMP 在 2H25扩大生产 推进 ,2025 年利润率恢复
2025-08-28 10:12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Vanchip(唯捷创芯,688153.SS),一家专注于射频前端(RFFE)芯片设计的公司[1] * 行业为半导体行业,具体涉及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的射频前端模块市场,包括蜂窝通信(5G PA模块如L-PAMiD/L-PAMiF)、WiFi(FEM)、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1][14]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期 * **2Q25收入同比下降22%至4.781亿人民币,环比下降6%**,主要受市场竞争导致的持续定价压力影响[2][3] * **2Q25毛利率显著恢复至28.0%**,远超高盛预期(GSe)的22.8%及1Q25的21.3%,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1][2][3] * **2Q25运营费用(Opex)为1.47亿人民币,低于预期**,使得运营亏损收窄至-1300万人民币(高盛预期为-1870万)[2][3] * **2Q25净利润为900万人民币**(高盛预期为240万),相较1Q25的净亏损1810万人民币扭亏为盈,但同比仍下降48%[1][2][3] * 高盛**下调2025-27年营收预期**,幅度分别为-17%、-14%、-12%,原因是公司更专注于高毛利产品及价格复苏慢于预期[10][11] * 高盛**上调2025-27年毛利率预期**,分别调升1.7、2.7、2.4个百分点,同时**小幅下调未来三年盈利预期**,幅度分别为-3%、-2%、-1%[10][11] 产品进展与业务拓展 * 公司的高端5G PA模块(如L-PAMiD, L-PAMiF)正在向更高端产品迁移,产品线从蜂窝PA扩展至WiFi PA、汽车PA和接收器产品[1] * **Phase 7LE Plus L-PAMiD模块将装备于今秋的新旗舰智能手机**,**Phase 8L L-PAMiD已实现向领先智能手机品牌客户的大规模出货**[9] * 公司的**低压L-PAMiF模块也将在2025年下半年见于新智能手机**[9] * **WiFi 7产品收入在1H25已超越WiFi 6**,WiFi 8产品正处于研发中,客户群从智能手机和路由器扩展至无人机、VR/AR、AI眼镜和汽车等新应用[14] * **汽车级产品成为未来增长动力**,上半年汽车业务收入已超1000万人民币,公司提供全面的汽车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并正在开发5G+WiFi组合模块及卫星模块[14] 市场前景与风险 * 管理层预计**2025年下半年势头将更好**,由为新智能手机机型发货的新产品驱动,支持三季度和四季度更好的收入增长[5][9] * 高盛对近期趋势持**谨慎态度**,原因包括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增长温和、短期内缺乏重大的无线技术升级周期(6G仍需时间)以及射频前端厂商间的持续竞争[1] * 高盛维持**卖出(Sell)评级**,12个月目标价维持在34.0人民币,较当前股价有2.7%的下行空间,目标估值基于69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13][21]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增长疲软拖累公司射频产品出货,以及汽车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当前交易估值高于目标市盈率[18] * 潜在**上行风险**包括智能手机终端需求强于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展快于预期以及市场竞争比预期温和[19]
唯捷创芯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83.72%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87亿元 同比下降7.9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943.36万元 同比下降183.7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78亿元 同比下降21.6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69.4万元 同比下降47.76%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2042.53万元 同比扩大75.63%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24.54% 同比下降4.65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0.96% 同比下降190.92%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1.13% 产品附加值偏低 [3] - ROIC历史中位数-2.06% 2018年曾达-33.2% [3]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5700.33万元 占营收比例5.78% [1] - 三费占营收比同比上升37.72% [1] - 有息负债1.12亿元 同比增长58.94% [1]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27.71亿元 同比微降0.67% [1] - 应收账款2.73亿元 同比下降4.18%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06元 同比大幅增长313.85% [1] - 现金资产状况被评定为非常健康 [3] 每股指标与市场预期 - 每股收益-0.02元 同比下降166.67% [1] - 每股净资产9.18元 同比下降4.76% [1]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54亿元 [3] - 分析师预测每股收益均值0.36元 [3] 历史业绩表现 - 上市以来发布2份年报 其中5个年份出现亏损 [3] - 投资回报表现持续较差 [3]
唯捷创芯20250827
2025-08-27 23: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射频前端芯片设计 包括蜂窝通信(5G/6G)和WiFi(WiFi 6/7/8)领域 公司为唯捷创芯 主营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PA模组)、接收端模组、WiFi FEM等产品[2][3][5][6] * 公司产品应用于手机、路由器、无人机、VR头显、智能网关、AI陪伴玩具、汽车等市场[8][10][22][23] **核心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7亿元 同比下降7.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943.36万元 同比下降183.72%[3] * 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6.75个百分点至28.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增加2,682.16万元[3]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8%-20% 下半年营收呈现逐季上升趋势 毛利率预计与上半年相对稳定[7][9] **产品进展与技术创新**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上半年营收7.89亿元 其中5G PA模组营收3.88亿元[5] * 第二代Face 7 Le plus模组性能提升 搭载旗舰手机下半年上市 Face 8L模组已导入多家品牌客户并批量出货[5] * 新一代低压lPAMIF模组营收显著增长 已启动第五代产品海外版本[5] * 接收端产品营收1.95亿元 毛利率同比增加2.43个百分点 LDFM和新一代lFame产品大批量出货[6][20] * 已开始N104频段开发 Face 8L SA年内量产[3][10] **WiFi与车规产品** * WiFi 7收入已超越WiFi 6 大功率WiFi模组实现批量出货[6][8] * 车规产品实现千万级营收 毛利率优异[6] * WiFi产品毛利率显著提升 与业内对标后水平可观[14][22] * 与头部车企谈判车规级WiFi FEM项目 预计年底有结果[22]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 国产替代趋势加速 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厂商将替代海外厂商约2-3亿美元的视频前端生意[16] * 在5G时代技术和产品定义已追平海外公司 并积极布局6G和WiFi 7/8[16] * 高端机型逐渐普及WiFi FEM 2000元以上机型采用WiFi 7 公司为国内首家在手机上产生较大营收的WiFi FEM公司[22] * 高密度方案竞争激烈 但第三、四季度新品量产后业务预计保持平稳[18] **定制化与新兴应用** * 定制化物料能提高毛利率和客户粘性 已拿下多个定制项目 如无人机(使用8颗芯片)和融合型网关(需16颗芯片)[13] * 新兴应用领域(如VR头显、智能网关、AI陪伴玩具、无人机)已开始量产出货 用量从最少2颗到最多12颗不等[8][10] * 无人机通常使用8颗芯片 CPE设备可能需要多达16颗芯片[10][12] **其他重要信息** * 接收端毛利率通常与整体毛利率相当或略高 但第二季度PA毛利率约28% 接收端约25%[20] * 公司积极寻找具有资源整合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或收购 重点方向包括模组中的滤波器和无线通讯相关领域[15] * 库存处于健康水平 原材料、成品及在产品结构合理[26] * 2025年在韩国客户方面取得进展 重点推广lPAMIF和WiFi新产品[27]
唯捷创芯H1营收9.87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8-27 17: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7亿元 同比下降7.93%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43.36万元 较上年同期1126.86万元下降183.72% 由盈转亏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042.53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亏879.54万元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7亿元 上年同期为负2.08亿元 [3] - 总资产44.12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3.89% [3] 业务结构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贡献营业收入7.89亿元 [4] - 5G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 占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产品营收的49.17% [4] - 接收端产品实现营收1.95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19.81% [5] 产品进展 - 第二代产品Phase7LEPlus模组关键性能显著提升 目标市场锁定2025年秋季品牌手机旗舰机型 [4] - Phase8L模组专注于中高端手机市场 支持Sub-3GHz全频段覆盖 已导入多家品牌客户并实现批量出货 [4] - 完成第四代LNA Bank产品矩阵全面升级 形成NSA/SA双模全场景覆盖能力 [5] - NSA领域产品迭代升级优化生产成本 SA领域新产品已导入品牌厂商并实现批量销售 [5] 经营策略 - 积极优化产品结构 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 [3] - 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毛利较第一季度增加6.75个百分点至28.02% [3] - 新产品已完成研发测试 正在客户端进行推广 [5]
唯捷创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0: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下降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3.36万元,同比下降183.72%,主要受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竞争加剧及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影响[4]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第二季度整体毛利率较第一季度增加6.75个百分点至28.02%,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主要因库存持续消耗及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减少[4] 行业分析 - 全球射频前端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格局,Skyworks、Qorvo、Broadcom、Qualcomm、Murata五家厂商合计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技术壁垒源于专利积累及兼并收购形成的完整产品系列[5] - 5G手机出货量增长推动射频前端单机价值量提升,5G-Advanced技术进一步通过提升模组价值量及扩大高集成度方案渗透率创造新增量,车规级射频模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6] - Wi-Fi 6和Wi-Fi 7技术推动无线网络性能飞跃,全球Wi-F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至2029年以14.19%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9年达313.8亿美元,其中Wi-Fi 7市场规模预计达60.7亿美元[8] - 卫星通信功能逐渐成为旗舰手机标配,正从高端机型向中端市场渗透,推动行业需求扩容[9] - 人工智能技术与移动终端深度融合,AI手机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34%,端侧AI模型动态算力分配要求射频前端具备实时调整发射功率及切换通信模式的灵活性[1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是公司核心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80.19%,包含4G MMMB PA与TxM模组、5G L-PAMiF和L-PAMiD模组及车载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25][26][27] - Phase 7LE Plus模组在效率和功耗等关键性能上显著提升,适配平台厂商新一代旗舰平台,Phase 8L模组支持Sub-3GHz全频段覆盖,已实现批量出货[29][30] - 低压版本L-PAMiF模组完成平台厂商参考设计认证,实现大批量销售,第五代产品重点满足海外客户需求[39] - Wi-Fi模组完成第三代Wi-Fi 6/6E降本方案验证及第二代非线性Wi-Fi 7模组量产,大功率新一代Wi-Fi 7模组在AI端侧领域实现批量出货[39] - 车载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获AEC-Q100认证,已实现批量销售,预计2025年全年可实现千万量级收入,正积极推进5G+Wi-Fi模组及北斗短报文+天通卫星双模通信模组研发[31][40] - 卫星通信射频前端模组已导入多家品牌手机厂商实现规模销售,并向终端车企推广,正在研发下一代产品以提升性能及可靠性[41] 公司经营与市场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专注于研发设计环节,制造、封装及测试由外部供应商完成,销售采用经销与直销并重模式[35] - 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025年1-5月累计1.18亿部,同比下降2.8%,5G手机出货量1.02亿部,同比下降,中低端手机销量受国补带动突出,对高端射频前端产品推广形成一定阻碍[36] - L-PAMiD模组取得重大市场突破,成功导入多家品牌客户并实现大规模销售,打破国内市场由国外厂商主导局面[38] - 接收端产品实现营收1.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9.81%,新一代L-FEM实现大批量出货,第四代LNA Bank产品矩阵完成全面升级[41][42]
唯捷创芯: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6 20:1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3%至9.87亿元,上年同期为10.72亿元 [1] - 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206.58%至-2135万元,上年同期为2003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83.72%至-943万元,上年同期为1127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4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63万元进一步恶化 [1]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166.67%至-0.02元/股,上年同期为0.03元/股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0.51个百分点至-0.23% [1] 资产状况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3.89%至44.12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显示同比下降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1]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406户 [2] - 第一大股东Gaintech Co.Limited持股比例未披露具体数值 [2] - 荣秀丽直接持股12.38%共计5326.53万股,全部为限售股 [2] - 北京语越投资管理中心持股7.09%共计3051.48万股,全部为限售股 [2] - 深圳市贵人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08%共计3048.61万股,无限售条件 [2] - 荣秀丽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20.24%股份 [3] - 孙亦军直接持股3.42%共计1471.61万股,其中1448.31万股为限售股 [2] - 孙亦军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12.67%股份 [3] 公司治理 - 荣秀丽与孙亦军于2025年5月7日解除一致行动协议 [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3] - 前十大股东中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持股2.84%,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持股1.97%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未披露具体数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