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捷创芯(688153)
搜索文档
唯捷创芯(688153) - 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9-26 19:04
减持前持股情况 - 贵人资本持股30,486,076股,占总股本7.08%,顺水孵化持股5,040,000股,占总股本1.17%,二者合计占8.26%[3] 减持计划 - 拟减持不超过12,909,390股,比例不超过总股本3%[3] 权益变动及减持情况 - 2025年7月12日后持股降至34,425,204股,占比降至8.00%[5] - 集中竞价减持4,302,981股,占总股本1.00%[5] - 减持价格30.70 - 36.41元/股,总金额139,054,656.39元[7] 剩余及当前情况 - 剩余8,606,409股未减持[7] - 实际减持比例1%,当前持股比例7.26%[7] 减持合规情况 - 实际减持与计划、承诺一致,达最低减持量,未提前终止[8]
唯捷创芯股东减持计划实施结果:减持1%未达原计划
新浪财经· 2025-09-26 18:48
股东减持情况 - 减持前贵人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5,526,076股 占总股本8.26% [1] - 计划减持不超12,909,390股 不超总股本3% [1] - 实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302,981股 占总股本1% [1] 减持实施细节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日至9月19日 [1] - 减持价格区间30.70-36.41元/股 [1] - 减持总金额139,054,656.39元 [1] 减持结果与持股变动 - 未完成减持股份8,606,409股 [1] - 当前持股比例降至7.26% [1] - 本次减持与计划一致 未提前终止 [1]
破发股唯捷创芯连亏一年半 上市募27亿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5: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87亿元同比下降7.9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43.36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126.86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042.53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75.6% [1] - 2024年营业收入21.03亿元同比下降29.46%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372.51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12亿元 [2][3]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267.21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03亿元 [2][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7亿元 上年同期为-2.08亿元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亿元 上年同期为7.44亿元 [2][3] 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2022年4月12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4008万股 发行价66.6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6.69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25.03亿元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1529.31万元 [4] - 发行费用总额1.67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47亿元 [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3]
唯捷创芯9月25日获融资买入2253.30万元,融资余额2.0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8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5日唯捷创芯股价下跌0.81% 成交额1.94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53.30万元 融资偿还2300.34万元 融资净流出47.04万元[1] - 融资余额2.05亿元 占流通市值3.39%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5日融券偿还5015股 融券卖出1351股 卖出金额4.81万元[1] - 融券余量2.31万股 融券余额82.26万元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唯捷创芯成立于2010年6月2日 2022年4月12日上市 总部位于天津开发区[2] - 公司为射频前端芯片设计企业 主营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产品[2]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无线路由器 智能穿戴设备等无线通讯终端[2] 主营业务构成 -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占比79.96% 接收端模组占比19.75% 其他业务占比0.29%[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4万户 较上期增加17.92%[2] - 人均流通股12951股 较上期增加19.78%[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87亿元 同比减少7.93%[2] - 归母净利润-943.36万元 同比减少183.72%[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00.74万元[3] - 诺安成长混合A持股538.70万股 较上期减少154.69万股[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204.13万股 较上期增加18.40万股[3] -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 香港中央结算 南方中证500ETF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3:15
限售股上市流通概况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为首发限售股份 采用网下认购方式 上市股数为239,402,969股 [2][3] - 上市流通日期确定为2025年10月13日 [4] - 限售股股东数量为8名 限售期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 因触发承诺履行条件锁定期延长6个月 [5] 股本结构变化 - 首次公开发行完成后总股本为400,080,000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69,540,709股占比92.37%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0,539,291股占比7.63% [5] - 经过六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 公司总股本从400,080,000股逐步增加至430,313,008股 [6][7][8][9]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数量占公告发布日公司股本总数的55.63% [5] 股东承诺内容 - 荣秀丽和孙亦军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首发前股份的15%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12] - 第一大股东Gaintech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首发前股份的50% [14] - 北京语越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首发前股份的50% 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15] - 所有限售股股东均履行了相关承诺 不存在影响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情况 [21] 中介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限售股持有人履行了首次公开发行时做出的限售承诺 [22] - 本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相关规则规定 [22] - 保荐机构对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 [23]
唯捷创芯2.39亿限售股将在10月13日上市流通
巨潮资讯· 2025-09-26 00:38
限售股解禁安排 -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10月13日上市流通 [1]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总数达2.39亿股 占公司总股本55.63% [5] - 涉及股东数量为8名 限售期自股票上市起36个月 因触发承诺履行条件延长6个月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87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943万元 [5] 市场影响 - 大规模限售股解禁可能对二级市场供需关系带来压力 [5] - 后续经营表现及市场预期将成为股价重要影响因素 [5]
唯捷创芯:239402969股限售股将于10月13日上市流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21:37
限售股解禁 - 唯捷创芯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10月13日上市流通 [1] - 本次上市流通股票类型为首发限售股份 采用网下认购方式 [1] - 上市流通股份总数达239,402,969股 [1]
唯捷创芯(688153) - 关于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2025-09-25 18:02
股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0,080,000股后总股本为400,080,000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92.37%,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7.63%[3] - 2022 - 2025年多次行权后股本总数变为430,313,008股[5][6][7][8][9][10] 限售股上市流通 - 本次上市流通股数为239,402,969股,日期为2025年10月13日[2][23]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股东8名,占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股本总数的55.63%[3] 减持限制 - 个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首发前股份,每年不超所持首发前股份的15%,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3] - 第一大股东Gaintech等上市未盈利时,上市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第4和第5个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的2%[13][16][18] - 第一大股东Gaintech等所持首发前股份36个月内不转让等,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首发前股份,每年不超所持首发前股份的50%,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5][16][18][19] 股东限售股情况 - Gaintech Co.Limited持有限售股101,247,461股,占比23.53%,本次上市流通101,247,461股[23] - 荣秀丽持有限售股53,265,280股,占比12.38%,本次上市流通53,265,280股[23] - 北京语越投资管理中心持有限售股30,514,794股,占比7.09%,本次上市流通30,514,794股[23] - 天津语捷科技合伙企业持有限售股25,242,375股,占比5.87%,本次上市流通25,242,375股[23] - 孙亦军持有限售股13,430,820股,占比3.12%,本次上市流通10,975,441股,剩余2,455,379股[23] - 天津语尚科技合伙企业持有限售股9,278,263股,占比2.16%,本次上市流通9,278,263股[23] - 天津语腾科技合伙企业持有限售股8,566,319股,占比1.99%,本次上市流通8,566,319股[23] - 天津语唯科技合伙企业持有限售股313,036股,占比0.07%,本次上市流通313,036股[23]
唯捷创芯(688153)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9-25 18:02
股本情况 - 公司2022年4月12日科创板上市,发行40080000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400080000股[1] - 多次行权后,2025年5月14日股本将变为430313008股[8]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股东8名,数量239402969股,2025年10月13日上市流通[2][23] - Gaintech等公司盈利前3个完整会计年度不减持首发前股份,4、5年度每年减持不超2%[13][15][18][21] - 首发前股份自上市或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等,触发条件锁定期延长6个月[13][16][19][22] 减持承诺 - 荣秀丽、孙亦军上市未盈利前3个完整会计年度不减持首发前股份,4、5年度每年减持不超2%[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每年不超所持首发前股份50%,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4][16][19][22] - 减持前3个交易日需公告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17][2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射频模组行业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消费电子稳盘托底,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场景增量领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3 09:07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射频模组是集成射频前端电路、调制解调器、天线接口等功能的模块化电子组件,核心功能是实现无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2] - 按集成方式可分为DiFEM、LFEM、FEMiD、PAMiD等,按功能可分为功率放大模块、混频模块、频率合成器模块等,按应用场景可分为消费电子类、工业控制类、通信设备类等[3] - 按频率范围可分为低频、中频、高频射频模块,按应用领域还可分为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射频模块等[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射频模组市场规模达33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70亿元,呈现强劲增长势头[1][8] - 工业物联网领域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2024年设备连接数突破28亿台,同比增长45%[1][6] - 车载射频模块2024年市场规模达7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80亿元,2030年增至120亿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18.6%[1][7] 下游应用结构 - 智能手机以约35%份额稳居核心地位,但受市场饱和影响增速趋缓,增长动能主要源自5G换机周期对射频前端价值量的提升[5] - 汽车电子以18%占比成为增速最快细分领域,工业物联网以22%占比在智慧农业、工业传感器等场景催生需求[5] - 通信基站领域占比15%,因5G建设周期阶段性调整增速放缓,医疗健康等新兴赛道以10%占比崭露头角[5]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达1.41亿部,同比下滑3.9%,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延长至近33个月,较2020年拉长近40%[6] - 年出货量仍稳定维持在亿级规模,为射频模组产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基本盘[1][6] 工业互联网发展 -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套)[6] - 预计到2027年工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增至45亿个,推动工业级射频模块需求稳步攀升[6] 车载射频模块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高精度射频感知需求显著提升,车联网技术从4G向5G-V2X演进,驱动通信传输与多传感器融合性能升级[7] - 应用覆盖卫星通信、信息娱乐、车联网(V2X)及高精度定位等多个功能领域[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半导体材料、制造设备及芯片设计企业,提供晶圆、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等关键原材料[4] - 中游模组厂商通过集成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射频开关等器件完成模组化设计与生产[5] - 下游连接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智能终端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5] 竞争格局 - 全球超过70%份额由高通、博通、Qorvo、Skyworks和村田等国际巨头主导,尤其在5G高端模组、毫米波通信及高集成度产品领域形成技术和专利垄断[9] - 本土企业形成以卓胜微、唯捷创芯、飞骧科技等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2%[9][10] - 卓胜微5Gn77/n79频段模组进入全球头部手机供应链,其他企业如臻镭科技、铖昌科技在细分领域持续发力[9] 重点企业布局 - 卓胜微以Fab-Lite模式构建全品类射频前端生态,覆盖智能手机至汽车电子领域[10] - 唯捷创芯聚焦高集成度L-PAMiD模组与车规级射频前端,深度绑定主流手机及汽车厂商[10] - 慧智微通过可重构技术实现5G模组性能突破,推动Phase8LL-PAMiD国产化[10] - 飞骧科技以5GPA技术超越国际巨头,车载通信模组实现批量供货[10] - 昂瑞微基于CMOS工艺打造低成本线性功率放大器,5G高集成度模组性能达国际水平[10] - 国博电子依托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在防务与民用T/R组件领域形成领先优势[10]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太赫兹通信、AI动态调谐及GaN材料等高端领域突破,提升产品性能与能效[11] - AI算法深度融入射频前端设计,动态频段选择、数字预失真(DPD)等技术显著降低功耗[12] - 卫星通信与低轨星座建设催生Ka/V频段射频器件需求,为6G时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奠定基础[12] 应用场景拓展 - 汽车电子与工业互联网成为核心增长极,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带动77GHz毫米波雷达模组需求年增35%[13] - 工业互联网领域射频器件与边缘计算结合,推动设备预测性维护市场快速扩张[13] - 长三角、珠三角形成"设计-制造-封测"区域协同生态,本地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13] 国产化与全球化 - 本土企业通过Fab-Lite模式整合资源,L-PAMiD等高端模组量产打破国际垄断[14] - 昂瑞微基于CMOS工艺的4GPA成本较GaAs降低30%,在中低端市场快速渗透[14] - 头部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通过并购海外团队、参与3GPP标准制定规避专利风险,产品进入三星、荣耀等全球供应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