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电气(688187)
icon
搜索文档
时代电气: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3-23 16:34
证券代码:688187(A 股) 证券简称:时代电气(A 股) 公告编号:2023-006 证券代码: 3898(H 股) 证券简称:时代电气(H 股)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于 2023 年 3 月 30 日下午休市后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 司2022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2023年3月31日下午 15:00-16:30 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3 月 31 日(星期五)下午 15:00-16:30 会议召开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一、 说明会类型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视频结合网络互动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经营成 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 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二、 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 ...
时代电气(68818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17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0%[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76亿元,同比增长27.56%[11]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1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1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18]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875,598,348元,同比增长27.56%[25]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2,633,186元,同比增长29.97%[25]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48,687,608元,同比增长34.72%[25] - 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1,671,687元,同比增长36.40%[2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76亿元,同比增长27.56%[32]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3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8.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3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73亿元,同比增长29.8%[3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30%[3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3.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92%,减少4.04个百分点[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7] -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115,418,289元,同比增长3.48%,占营业收入的10.26%[26] - 2022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387,887,195元,同比下降7.26%,占营业收入的8.92%[26]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47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3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末资产总计为47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为12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1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6] - 2022年第三季度总资产为47,036,981,039元,同比增长6.54%[26] - 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3,609,354,649元,同比增长3.03%[26]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35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6]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1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36]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资产总计为47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36]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11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36]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4.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36]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7]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少数股东权益为6.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亿元人民币[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594,760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05,321,748元大幅改善[20]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适用,但年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入增加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减少[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亿元,去年同期为-27.05亿元[4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亿元,去年同期为-21.24亿元[4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3亿元,去年同期为74.89亿元[4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8.47亿元,同比增长31.1%[41]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9.08亿元,同比增长584.3%[41]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4.99亿元,同比增长7.8%[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2.67亿元,同比下降2.3%[4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1.63%,为最大股东[8]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比例为38.55%,为第二大股东[8]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78%[8] - 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7,417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1,094户[10] - 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7,417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1,094户[31]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1.63%[29] 产品收入 -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收入72.02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通信信号业务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123.34%[12] - 新兴装备产品收入35.29亿元,同比增长136.98%,其中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93.83%[12] - 其他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28.37%[12] -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收入72.02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轨道交通电气装备业务收入57.03亿元,同比增长0.77%[32] - 新兴装备产品收入35.29亿元,同比增长136.98%,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长77.82%[33]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93.83%[33] - 工业变流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303.66%[33] - 海工装备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1.59%[33] - 传感器件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27.29%[33] - 其他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28.37%[33]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为76.94亿元,较年初减少6.39%[14] - 应收账款为98.82亿元,较年初增长50.88%[14] - 存货为66.03亿元,较年初增长34.19%[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8.23亿元,较年初减少23.18%[14] - 应收票据为28.82亿元,较年初增长4.54%[14]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10元,同比增长7.8%[1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5656.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5%[17]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5648.8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5.0%[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0元,同比增长7.8%[39]
时代电气(688187)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湖南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09-22 18:34
公司公告 - 公司证券代码:A股688187,H股3898 [1] - 公司全称: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活动名称:湖南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 [2] - 主办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证监局、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深圳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2] - 活动时间: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下午15:30-16:55 [2] - 活动形式:网络远程,通过"全景·路演天下"网站参与 [2] - 参与人员:公司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2] 公告声明 - 公告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由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
时代电气(68818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7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1.34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4] - 公司总资产为459.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10%[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3%,较上年同期减少0.24个百分点[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15%,较上年同期减少1.30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6.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10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同比增长3.4%[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9409.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6%[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4140.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19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15%,较上年同期减少1.30个百分点[15] - 公司拥有3,375项有效境内外注册专利,保护其核心技术[24] - 公司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电气系统技术、变流及控制技术等[24] - 公司攻克了多电平变流技术、多重串并联或级联技术等变流器关键技术,开发了满足轨道交通和工业变流领域需求的变流器产品[25] - 公司突破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先进电机控制技术,完成了电机及变流器故障的智能预测、诊断与保护[25] - 公司攻克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技术,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多电压等级IGBT器件应用技术平台[25] - 公司聚焦矿山、冶金、暖通、新能源四大行业,攻克了多器件、多功率模组、多变流机组并联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25] - 公司攻克了列车网络控制与诊断领域高安全、强实时、高可靠、多网融合、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搭建了系列化高性能列车显示器平台[25] - 公司在“双碳”背景下,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构建风、光、储、氢与电控技术深度融合的端到端技术生态体系[23] - 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已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等领域[23] - 公司在“双碳”政策推动下,能源低碳转型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光伏逆变器、半导体器件和传感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23] - 公司攻克了确定性以太网通信、虚拟化、高性能计算等关键技术,设计了新型融合式列车控制系统架构,为整车功能最优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础[9] - 公司实现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多机协同控制,涵盖了2+0、1+1、2+2等多种编组模式,批量运用于万吨、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10] - 公司构建了轨道工程机械整车研发能力,打造了具有快速检测、高效作业、一机多能的专业化整车及系统产品平台[11] - 公司攻克了内燃驱动、电传动和混合动力驱动等动力传输技术,相关产品已批量应用于铁路双动力打磨车、地铁双动力打磨车等[13] - 公司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低压IGBT及配套FRD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全系列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电网、新能源等领域[15] - 公司构建了全套特色先进碳化硅工艺技术的4英寸及6英寸兼容的专业碳化硅芯片制造平台,全电压等级MOSFET及SBD芯片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工业传动等多个领域[16] - 公司开发了高性能、高可靠的750V-6500V IGBT器件和750V-3300V的SiC器件,产品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柔性输电、矿用变频、风电、光伏、高端工业装备等领域[17] - 公司完成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在城轨和铁路领域交付了30套以上的大数据平台产品[22] - 公司攻克了多目标约束最优运行规划、精准跟随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安全、平稳、正点、节能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累计安全运行超过100万公里[24] - 公司完成了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核心牵引变流器、动力电池等部件装车及车载调试[40] - 公司优化升级了复兴号高原双源制动力集中动车组电气系统[40] - 公司完成了基于"再生能量利用+储能"的标准型6MW能量调度系统在业主分区所成功投运[40] - 公司完成了矿用卡车无人驾驶系统第三方安全测评及验证[40] - 公司完成了汽车用双面水冷模块电控、扁线电机样机开发与验证[40] - 公司完成了全球首个大功率IGBT制氢电源研制以及实证测试[40]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1件,目前授权且有效专利数量337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50%[41]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27,531,094元,同比增长10.29%[4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5%,同比减少1.30个百分点[43]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4.33%,同比增加1.50个百分点[43] - 智能列检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336万元,本期投入165万元,累计投入1,796万元,已在无锡2号线示范应用[46] - 综合检修列车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820万元,本期投入164万元,累计投入2,523万元,已完成国铁集团方案评审[46] - 二代地铁打磨车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41万元,本期投入19万元,累计投入1,079万元,已完成样机组装及静态、动态调试[46] - 下一代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32万元,本期投入198万元,累计投入1,024万元,已完成牵引变流器样机试制[46] - 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25万元,本期投入56万元,累计投入667万元,已完成电气牵引系统、动力电池地面调试[46] - 复兴号高原双源制动力集中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52万元,本期投入102万元,累计投入1,280万元,已配合线路正线运营[46] - 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平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61万元,本期投入32万元,累计投入267万元,已完成平台规划、样机技术设计及施工设计[46] - 铁路牵引供电能量调度系统平台研制完成3-9MVA能量调度装置平台规划和开发,并成功在大秦铁路挂网应用[49] - 矿卡无人驾驶系统研究及应用完成核心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支持多种车型,实现矿区集群调度、规划和安全防护[49]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研制完成车载机柜设计及生产试制,优化TACS系统功能方案设计[49] - 基于双面水冷模块的电控及扁线电机的研制完成电机、电控样机开发与验证,掌握关键制造工艺并实现关键批量制造设备的国产化[51] - 集中式1+X模块化逆变器研制完成逆变器整体方案设计,满足光伏电站1.1MW~4.4MW太阳能方阵需求[51] - 高功率密度3300V IGBT模块产品开发完成产品方案、技术设计及首样试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51] - 面向光伏的U系列IGBT关键技术与平台开发完成首样试制与评测,电参数基本实现目标[51] - 城轨SiC永磁一体完成产品的方案与技术设计,探索升级SiC+永磁机电一体化新设计方案[5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68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5.21%[5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1,995万元,平均薪酬为11.9万元[55]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3.83%,硕士研究生占比34.23%,本科占比58.15%[55]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40岁占比58.18%,30岁以下占比21.32%[55]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数量3,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904件[58] - 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标准41项、国内标准107项[58] - 公司拥有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7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个博士后工作站[58] - 公司研制250kW电机-控制器-减速箱一体电驱动系统总成样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4] - 公司完成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牵引控制系统、高浮重比高速磁浮悬浮电磁铁、磁浮地面定位测速系统的设计[52] - 公司研发团队现有2,688名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35.21%[63] - 公司上半年新建14条传感器生产线,新增超过1000万只/年的生产能力[64] - 公司功率半导体器件板块中,高压器件外部供应取得历史性的订单突破[64] - 公司新能源车用SiC模块在持续验证过程中,SiC技术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进度正常[64] - 公司风电变流器持续交付,集中式和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陆续投放市场[64] 市场与业务表现 -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00%[20] - 公司在城轨牵引变流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稳居第一[21] -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累计装机6.3万套,排名行业前六[21] - 公司在城轨领域连续十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2022年上半年持续领跑国内市场[58] - 公司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市占率稳定,海外市场开拓有所斩获[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27亿元,同比增长23.19%[74]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46.00亿元,同比增长4.65%[74]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135.34%[74]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25.28%[74] - 公司资产总额459.62亿元,同比增长4.10%[74] - 轨道交通电气装备业务收入36.33亿元,同比下降4.99%[75]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97.11%[75] - 传感器件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43.94%[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交付量同比增长超过130%[64] - 公司新能源车用器件交付较2021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5倍,市占率迅速增长至超过10%[64] 现金流与投资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2亿元,同比下降578.36%[74] - 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47.61%,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持有量同比大幅增加所致[78][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22.62%,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同比增加所致[78][79]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加24.75%,主要系本期收入新增的应收账款所致[78][79] - 存货较上年期末增加23.27%,主要系在产品及产成品的同比增加所致[78][79]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19%,金额为1,465,822,483元[80] - 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余额分别为537,768,330元和117,400,000元[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结构性存款)期末余额为9,294,891,435元,较期初增加1,714,902,946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6,422,710元[86] - 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期末增加92.65%,主要系年终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季度进行暂估计提所致[78][79]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期末增加99.14%,主要系本期应付股利同比增加所致[78][79]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3.06亿元,较期初的82.19亿元减少47.6%[1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2.95亿元,较期初的75.80亿元增长22.6%[19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1.70亿元,较期初的65.49亿元增长24.7%[194] - 存货期末余额为60.66亿元,较期初的49.21亿元增长23.2%[194]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507.83亿元,较期初的3464.30亿元增长1.3%[194]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088.38亿元,较期初的950.78亿元增长14.5%[19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596.21亿元,较期初的4415.07亿元增长4.1%[194]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083.13亿元,较期初的915.12亿元增长18.4%[194]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236.20亿元,较期初的1085.81亿元增长13.9%[1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289.95亿元,较期初的3262.10亿元增长0.9%[19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研制的6MW能量调度装置在太原局成功投运,日均节省电1.5万千瓦时,再生能量利用率超过50%[105] - 公司策划开展三电平大功率风冷双馈风电变流器研制项目,预计单台变流器可实现每小时8MW的发电量,大风条件下日均可发电192MWh[105] - 公司上半年建设了田心工业园光储一体化系统,降低电力碳排放[105] - 公司积极推进节能技改措施,淘汰高能耗设备并进行节能技改来降低能耗[105] - 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碳排放核查、碳中和规划咨询、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工作[105] - 公司主要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2022年1-6月废水总量为46.52万吨,中水回用量为4.52万吨,危险废物处理量为435.92吨[95]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6月废水总量为7.8万吨,危险废物处理量为24.59吨[10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中车集团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09] - 中车集团承诺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09] - 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后6个月内如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09] - 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公司、中车投资租赁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10] - 铁建装备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11] - 北京懋峘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11] - 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公司和中车投资租赁承诺减持中车时代电气A股股份时,每年转让股份总数不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且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3] - 公司、控股股东中车株洲所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A股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14]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控股股东增持A股股票、公司回购A股股票以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A股股票[114] - 控股股东在启动稳定股价措施条件触发后20个交易日内需公告增持计划,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115] - 公司董事会将在控股股东未如期通知增持计划后20个交易日内公告回购计划,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11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A股股份的金额不低于其上年度自公司领取的薪酬总额(税后)的10%[116] - 公司稳定A股股价措施实施后的120个交易日内,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A股增持或回购义务自动解除[11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能履行A股增持义务时,公司将冻结相关人员每月薪酬的30%及现金分红[117]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全部A股股票[118] - 公司承诺若A股股票已完成上市交易后出现虚假记载等情形,将在10个工作日内启动股票回购程序[118] - 中车株洲所承诺若中车时代电气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将督促中车时代电气依法回购全部A股股票[119] - 中车集团承诺若中车时代电气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将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20]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121] - 中车
时代电气(68818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8%[4] - 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22.29%[1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9%[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1%[2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22.29%[3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4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增长30.1%[4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亿元,同比增长31%[4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7亿元人民币[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8%[23][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47%[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53.6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29%[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3%[2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34亿元,同比下降30.9%[4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41亿元,同比下降33.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4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81亿元人民币[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53.6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213.44万元人民币[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0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06亿元人民币[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7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5.78亿元人民币[4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3.6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3.38亿元人民币[4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9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68亿元人民币[47]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6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00亿元人民币[47]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8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35亿元人民币[4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57.8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9.43亿元人民币[4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3.1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18%[5] - 研发投入合计为3.1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18%,同比下降2.31个百分点[2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01亿元,同比增长3.2%[44]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44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2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5]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4,624,885,395元,非流动资产合计10,263,603,719元[14][15] - 公司货币资金为5,994,652,482元,较2021年底减少27.06%[14] - 公司应收账款为7,499,882,243元,较2021年底增长14.51%[14] - 公司存货为5,826,943,784元,较2021年底增长18.41%[14] - 公司固定资产为3,844,391,830元,较2021年底减少3.03%[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9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6.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7] - 公司总资产为44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2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9] - 公司货币资金从82.1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59.95亿元人民币,下降27.1%[38] - 应收账款从65.4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74.99亿元人民币,增长14.5%[38] - 存货从49.2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8.27亿元人民币,增长18.4%[38] - 流动资产合计从346.43亿元人民币略微下降至346.25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38]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95.0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02.64亿元人民币,增长7.9%[39] - 应付账款从46.7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2.25亿元人民币,增长11.7%[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26.2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329.81亿元人民币,增长1.1%[4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未分配利润从183.1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86.58亿元人民币,增长1.9%[4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400人[9] - 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8,295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1,105户[12] -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44.33%股权[12] - 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8,295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1,105户[36]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持股41.63%,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8.55%[33]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545,931,567股境外上市外资股[35]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谢征昊通过普通证券账户和信用证券账户合计持有1,932,078股[36]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44.33%股权[36] 产品收入 -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轨道工程机械业务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47.66%[13] - 新兴装备产品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132.77%,其中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06.96%[13] -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轨道工程机械业务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47.66%[37] - 新兴装备产品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132.77%,其中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06.96%[3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0.23亿元人民币[8]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29亿元,同比增加0.23亿元[32] 每股收益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同比增长9.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9%[2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同比增长9.1%[45] 综合收益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2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62亿元,同比增长29.4%[45] 营业成本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20]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22.38亿元,同比增长19.8%[44]
时代电气(68818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0 00:00
财务表现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1.21亿元,同比下降5.69%[71]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人民币20.18亿元,同比下降18.49%[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21.50亿元,同比增长23.06%[7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60.14亿元,主要系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7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69.75亿元,主要系A股IPO收到募集资金[73]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7.8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81%,较上年增加0.25个百分点[44]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5.34%,较上年减少3.66个百分点[46]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5元,总计派发现金红利637,306,610.40元,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59%[153] - 2021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半年度已分配的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63.17%[153] - 公司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5元,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37,306,610.40元[153] 业务发展 - IGBT二期芯片产线于2021年底正式投产,2022年将全力增产以满足客户需求[10] - 公司2021年9月7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增强长效发展动力[10] - 2022年公司将把握“双碳”战略机遇,推动IGBT产品在新能源车领域实现高速增长[10] - 公司2021年通过运营水平提升,在国铁业务下滑背景下保住利润基本盘[10] - 公司2021年核心系统助力多条重量级高铁线路开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10] - 公司2021年IGBT在轨交、电网领域批量交付,占有率国内第一[25] - 公司2021年乘用车电驱全年销量排名首次进入行业前十[25] - 公司2021年新兴装备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17.01%[28] - 公司连续十年在国内城轨牵引变流系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30]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全年交付超8.5万套[30] - 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拥有6英寸双极器件、8英寸IGBT和6英寸碳化硅的产业化基地[30] - 公司传感器件在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 - 公司积极布局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新能源装备业务[30] - 公司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拓展轨道交通外市场[26] - 公司建立了覆盖重点客户、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27] - 公司采用"统一管理、专业归口、采购分离"的采购模式[27] - 公司以"精益高效、动态管理、综合平衡"为理念搭建生产计划体系[27] - 公司拥有3,145项有效境内外注册专利,保护其核心技术[32] - 公司在电气系统技术领域攻克了异步牵引系统、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磁浮牵引系统等集成技术,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系统研发能力[33] - 公司在变流及控制技术领域突破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先进电机控制技术,并开发了高性能控制平台TEC4000[33] - 公司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技术领域形成了多电压等级IGBT器件应用技术平台,满足轨道交通和工业变流产业的需求[33] - 公司在工业变流技术领域攻克了多器件、多功率模组、多变流机组并联集成技术,打造了覆盖高中低压的工业变流和新能源变流技术平台[35] - 公司在列车控制与诊断技术领域攻克了高安全、强实时、高可靠、多网融合等技术,搭建了DTECS-1、DTECS-2和DTECS-G网络控制平台[35] - 公司在轨道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构建了轨道车、起重轨道车、轨道平车等整车研发能力,打造了专业化整车及系统产品平台[35] - 公司在轨道工程机械动力传动技术领域攻克了内燃驱动、电传动和混合动力驱动技术,产品已批量应用于铁路和地铁轨道工程机械[35] - 公司构建了8英寸专业IGBT芯片制造平台,全面掌握高低压IGBT及配套FRD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36] - 公司掌握了4英寸及6英寸兼容的碳化硅芯片制造平台,全电压等级MOSFET及SBD芯片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36] - 公司开发了高性能、高可靠的750V-6500V IGBT器件和750V-3300V的SiC器件,产品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等领域[36] - 公司完成了30套以上的大数据平台产品交付,应用于城轨和铁路领域[37] - 公司自动驾驶技术平台已在西安局、太原局、广州局等铁路公司得到装车应用,累计安全运行超过100万公里[37] - 公司攻克了多目标约束最优运行规划、精准跟随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自动驾驶技术体系[37] - 公司攻克了高性能边缘计算平台技术、雷达感知技术等关键技术,打造了智能感知应用平台[37] - 公司攻克了交直流牵引供电变流器系统的模块化与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批量应用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整流器、能量回馈等领域[37] - 公司建立了整车现场电磁兼容试验平台,满足了实际运行线路上对整车外部电磁辐射水平进行定量测试的需求[37] - 公司形成了基于HALT&HASS、物料筛选与验证等可靠性试验标准体系,构建了在物料管控与物料优选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37] - 公司完成了地铁CIMRES智能化机电系统样机及软件平台的测试验证,目标为安全事故率降低30%,总能耗降低20%[47] - 公司完成了印尼雅万高铁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并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42] - 公司深海机器人电驱工程机开发及压力试验、系统联调已完成,目标为构建深海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平台[47]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技术已批量应用于长安奔奔EV、长安CS15EV、江铃E400等车型[34] - 公司传感器技术实现了从元器件开发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的转变,产品批量应用于轨道交通、工业变流等领域[35] - 公司2021年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涉及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和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41] - 智能列检系统研制完成样机生产、安装、调试及测试验证,360图像检测技术和轮对动态检测技术完成实验室验证[48] - 车规级逆导IGBT研制完成设计定型,动静态性能达到技术规格书要求,并通过750V汽车模块内部应用考核[48] - 综合检修列车研制完成首台试制及第二套打磨车和接触网全棚作业车图纸设计[48] - 二代地铁打磨车研制完成车体、转向架构架试制及静强度试验,打磨系统样机试制及首件鉴定[49] - 下一代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牵引变流器施工设计及控制平台单板设计[49] - 神朔铁路机车智能驾驶系统研制已在包神铁路安全运用36万公里,通过国能集团结题验收[49] - 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研制完成电气系统方案集成设计及评审,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充电电机等部件方案设计及样机试制[49] - 四方印尼雅万高铁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完成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产品研制[51] - 三电平变流器通用平台开发完成变流器施工设计并通过鉴衡型式试验认证[51] - 乘用车电机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完成相间绝缘设备改造方案、转子时效处理装配量产设备方案、波形绕组量产设备方案设计及评审[5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728人,占总人数的35.2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8,074.55万元,平均薪酬为28.62万元[59] - 复兴号高原双源制动力集中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完成,涉及金额1,452万元,填补了行业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53] - 3.XMW光伏发电单元研制完成,涉及金额303万元,具备挂网条件,单机容量3.XMW,适用于复杂场景[55] - 铁路牵引供电能量调度系统平台研制完成,涉及金额1,100万元,已在大秦铁路挂网应用[55] - 矿卡无人驾驶系统研究及应用已完成2批次无人驾驶矿卡线控改造,涉及金额2,987万元,进入工业化试运行考核阶段[55]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研制完成,涉及金额1,829万元,基于5G、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线路运营效率和运能运量[57] - 基于双面水冷模块的电控及扁线电机的研制完成,涉及金额738万元,掌握关键制造工艺并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57] - 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平台开发完成,涉及金额361万元,设计一台4MW低压全功率变流器样机[53] - TAC3充电机平台研制完成,涉及金额339万元,开发基于SiC的充电机,满足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等指标要求[53]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05人,硕士研究生936人,本科1,591人,专科96人,高中及以下0人[60]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657人,30-40岁1,600人,40-50岁354人,50-60岁117人,60岁及以上0人[60] - 公司在2021年地铁牵引变流系统订单中中标3,282辆,占比58.46%,连续十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61] - 公司拥有3,145件有效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743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1项、国内标准105项[62] - 公司一次交付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201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62] - 公司研发人员2,728人,占总人数的35.28%,超过三分之一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2] - 公司拥有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7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个博士后工作站[62] - 公司2021年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获得多项重要科技奖项[62] - 公司境外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可能导致技术交流受阻、订单获取难度增加[65] - 公司因汇率波动面临外币资产损失增加、购汇成本增加等财务风险[66] -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收入人民币122.52亿元,同比下降11.80%[74] - 新兴装备产品收入人民币25.72亿元,同比增长35.31%[74]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人民币4.56亿元,同比增长171.32%[74] - 公司资产总额人民币441.51亿元,同比增长30.37%[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人民币326.21亿元,同比增长36.76%[71]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为122.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0%,毛利率为36.99%,减少2.52个百分点[76] - 新兴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为25.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1%,毛利率为20.05%,减少2.10个百分点[76]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为144.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2%,毛利率为34.59%,减少3.89个百分点[76] - 半导体器件生产量为1,319,072只,同比增长125.90%,销售量为1,104,433只,同比增长110.62%[77]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直接材料成本为70.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0%,占总成本比例为70.64%[7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958.7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63.40%,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610.34亿元人民币,占比40.36%[81][8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99.2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32.9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231.16亿元人民币,占比25.49%[84][85] - 销售费用为10.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8%,主要因收入下降导致产品质量保证准备减少[87] - 管理费用为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7%,主要因社保减免政策结束及管理类人员增加[88] - 研发费用为1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9%,基本与上年持平[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1.50亿,较上年增幅23.06%[8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0.14亿,上年同期为人民币-6.30亿[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9.75亿,上年同期为人民币-5.45亿[8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8,219,320,889元,较上期期末数增长60.26%[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579,988,489元,较上期期末数增长103.09%[90]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2,910,527,667元,较上期期末数增长101.57%[90] - 长期股权投资为人民币611,727,358元,比年初增长11.06%[95] - 境外资产为1,525,065,035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45%[92] - 员工持股平台持有中车时代半导体6.20%的股权[97] - 中国高铁建设减速,预计未来轨道交通行业整体发展节奏放缓[100] - 202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首次对高速铁路建设提出限制性要求[100]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体趋势放缓,地方政府融资来源受限,抑制基建投资增速[100] -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催生数千亿级新能源市场[100] - 公司秉持"高质量经营,高效率运营"理念,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深耕轨道交通领域[101] - 2022年公司将持续深化高质高效发展理念,紧抓"智慧"与"双碳"战略机遇,推进数字化转型[102] - 公司治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进行[10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预计2021-2023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的议案》[108] - 公司董事长李东林和副董事长刘可安在2020年6月23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未持有公司股份,且未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0] - 公司总经理尚敬在2020年9月28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49.87万元[110] - 公司董事会秘书在2020年6月23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9.68万元[11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锦荣和浦炳荣在2020年6月23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分别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7.03万元[110] - 公司职工监事周桂法在2020年6月23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43.39万元[111] - 公司副总经理牛杰在2020年3月18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16.51万元[111] - 公司副总经理颜长奇在2016年1月29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07.8万元[111] - 公司副总经理龚彤在2020年3月18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1.92万元[111] - 公司副总经理余康在2020年3月18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3.42万元[111] - 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华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88.33万元[112] - 公司2021年度实际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税前报酬总额为2,266.52万元[113] - 公司董事、监事通过持有中金公司时代电气1号资管计划和3号资管计划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号资管计划获配公司股份4,598,422股,3号资管计划获配公司股份4,609,837股[114] - 李东林先生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具有丰富的轨道交通行业经验[115] - 刘可安先生现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拥有电气工程和企业管理专业背景[115] - 尚敬先生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具有机械电子工程和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背景[115] - 言武先生自2014年3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10月起兼任总法律顾问[116] - 张新宁先生自2015年6月起担任中国中车总工程师,2017年8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6] - 陈锦荣先生自2005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创立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并担任主席[116] - 浦炳荣先生自2005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企业管治经验[116] - 刘春茹女士自2008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6] - 陈小明先生自2007年1月起担任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律师[116] - 高峰先生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17] - 李略先生自2019年6月起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拥有湖南财经专科学校财会专业学历和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7] - 庞义明先生自2005年9月起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拥有中南大学学历,并曾担任公司多个管理职位[117] - 周桂法先生自2010年1月起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拥有大连铁道学院工学学士学位、中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17] - 耿建新先生自2011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监事,拥有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17
时代电气(688187)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30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32%[4]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5.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1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20]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20]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1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32%[30]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5.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45]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8%[4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69%[46]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4.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96%[5]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9] - 研发投入合计为4.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96%[31]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24.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5%[5]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货币资金为8,892,238,807元,较2020年底的5,128,885,997元增长73.4%[15]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为10,144,145,397元,较2020年底的7,936,895,209元增长27.8%[15]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存货为6,047,526,678元,较2020年底的4,258,490,200元增长42%[15]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35,811,475,247元,较2020年底的26,425,482,492元增长35.5%[15]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688,970,065元,较2020年底的7,440,238,766元增长3.3%[16]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资产总计为43,500,445,312元,较2020年底的33,865,721,258元增长28.5%[16]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应付账款为4,826,287,737元,较2020年底的3,611,924,434元增长33.6%[16]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8,934,581,455元,较2020年底的7,877,340,840元增长13.4%[16]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499,625,794元,较2020年底的23,852,468,161元增长36.2%[17]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43,500,445,312元,较2020年底的33,865,721,258元增长28.5%[17] - 公司总资产为43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5%[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24.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5%[3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货币资金为8,892,238,807元,较2020年底的5,128,885,997元增长73.4%[4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为10,144,145,397元,较2020年底的7,936,895,209元增长27.8%[4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存货为6,047,526,678元,较2020年底的4,258,490,200元增长42%[4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348,716,351元,较2020年底的3,732,327,307元增长43.3%[4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35,811,475,247元,较2020年底的26,425,482,492元增长35.5%[41]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固定资产为2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42]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在建工程为2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42]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应付账款为48.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42]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24.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4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未分配利润为18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43]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为10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4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定期存款净流出增加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8]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8%[2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2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4.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2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23]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7.27亿元人民币[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8亿元人民币[25]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3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9.06亿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5亿元人民币[31]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42.77%[4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92.17%[51]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1]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39%[51]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86%[4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4.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5%[49]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6%[4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4,662人[9] - 前10名股东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1.63%,为最大股东[10]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545,924,167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持股比例为38.55%[11] - 公司A股上市后新增募集资金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8]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A股股东户数为33,546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1,116户[38]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持股589,585,699股,占比41.63%[36]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545,924,167股,占比38.55%[36]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4,703,865股,占比1.04%[36]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800,000股,占比0.69%[36] 其他财务指标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74.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45]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3.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0%[45]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02元,同比下降19.7%[20]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02元,同比下降19.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