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科移动(688387)
icon
搜索文档
信科移动:关于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公告
2024-04-25 17:51
资金使用 - 2024年度拟用不超25000万元自有闲置资金买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3] - 理财产品期限不超12个月,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3] 投资品种 - 投资品种含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不得用于质押及投资股票等[4] 风险管控 - 投资存在市场波动等风险,公司建现金管理专项制度规范程序[6] 监督机制 - 监事会等有权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7] 事项评估 - 购买理财产品不影响日常经营,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方无异议[8][10][11]
信科移动:202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履职情况评估报告及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2024-04-25 17:51
审计机构相关 - 2023年10月20日审议通过更换致同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议案[3] - 公司认为致同执业坚持独立审计原则,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和成果[1] 审计工作流程 - 2023年12月20日听取致同2023年度财务决算及内控审计工作方案汇报[3] - 2024年3月14日与注册会计师沟通2023年度审计调整等事项[3] - 2024年4月12日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等议案[4] 审计评价 - 审计委员会认为致同具备资质和经验,完成2023年年报审计[2][5] - 审计委员会认为致同表现出良好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5]
信科移动: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李秉成
2024-04-25 17:51
公司治理 - 2023年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2次股东大会[4] - 独立董事出席审计委员会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次[5] 股价与股份锁定 - 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6.05元/股[9] - 控股股东延长14.019728亿股(占总股本41.01%)锁定期至2026年9月25日[9] 人事变动 - 2023年6月聘任张京红为副总经理、财务总监[14][16] - 2023年10月聘任张京红为董事会秘书[17] 审计与政策 - 2023年聘用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3] - 报告期内无会计政策等重大变更或差错更正[15] 独立董事职责 - 2023年独立董事积极履职提建议[18] - 2024年独立董事将加强沟通继续提建议[18]
信科移动: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4-04-25 17:51
业绩相关 - 2023年研发费用支出13.77亿元,占营业收入17.55%,自2021年起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7%[96] 用户数据 - 为全国30余个省份、近百个城市用户提供4/5G移动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31] - 5G系统设备覆盖全国20省30张本地网[107] 未来展望 - 引入集成产品开发理念,建立以市场与行业技术标准为导向、产品收入支撑研发投入的投研体系[87] - 针对战略布局业务等设立研发专项激励,辅以多种组合激励措施提升技术竞争力和组织绩效[9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5G技术标准贡献度从全球第8提升到全球第7[19] - 连续4年发布6G白皮书[19] - 发布5G白皮书,率先完成5G需求定义,提出“5G之花”理念并被IMT - 2020(5G)推进组接受在全球发布[29] - 全球首发业界规模最大5G 256大规模天线,参与建设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29] - 建成中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出首套全国产化5G协议及机卡一致性测试系统等[29] - 率先发布6G愿景及关键技术白皮书,提出6G技术引擎[30] - 发布业界首个智能超表面(RIS)新型大规模天线系统,被列为重点6G候选技术之一[30] - 2023年完成6G智能超表面等三项无线关键技术的测试验证[69] - 2023年4月成功发布基于RIS的新型大规模天线传输系统[70] - 2023年10月12日完成IMT - 2030(5G)推进组5G - A关键技术测试[72] - 完成5G R17 RedCap实验室测试及终端与基站互操作测试,涵盖多项关键技术并达3GPP标准[79] - 完成NR - DC组网场景下5G - A上下行超宽带关键技术测试,下行峰值接近10Gbps,上行峰值接近3Gbps[8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联合合作伙伴中标沙特五大运营商Atheeb 5G FWA项目,为18个重点城市提供端到端5G解决方案[137] - 参与印尼国家通信4G村村通项目,完成2000多个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140]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建立ESG治理架构,为ESG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39] - 2023年实质性议题判定流程包括内外部调研、重要性分析、管理层确认[41] - 识别出合规经营、ESG治理等多项ESG关键议题[46] - 搭建利益相关方常态化沟通机制,回应各方期望[48] 技术成果 - 多项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如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算法、业务调度及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等[33] - 部分专利获重要奖项,如第五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特等奖、第十一届湖北省专利金奖等[35] - 获得多项专利相关奖项,如第二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银奖等[3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提交5G标准提案2万余篇,报告期内牵头提交标准提案3000余篇[56][57]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境内外发明专利14815件、软件著作权483个,子公司大唐移动全球专利族占比4.35%[58] - 截至报告期末发布6G“全域覆盖·场景智联”系列白皮书5本[60] - 2023年8月“星地融合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及验证”被评为重大科技进展[65] - 在3GPP牵头立项NTN标准3项,在ITU - T牵头标准立项3项[65] - 星地融合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申请发明专利56件,牵头国际标准7项,承担政府课题10项,提交标准提案161篇[67] 社会责任与荣誉 - 获得ESG金牛奖科技引领五十强、科改企业等多项荣誉[37] - 多个项目获2023中国5G + 工业互联网大会典型应用案例等荣誉[38] - “大规模波束赋形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8] - 2023年6月6日,矿山解决方案专家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116] - 2023年7月初,参与各地防洪防汛保障工作[125] - 2023年7月28日,下属控股子公司开展抗汛保通信工作[129] - 2023年10月,下属控股子公司完成杭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网络保障任务[131] 环保与节能 - 100%落实年度环保目标,截至报告期末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未受环境方面处罚,无重大环保违法违规事件[147] - 2023年废水排放量2000吨,工业废水排放量0吨,生活废水排放量2000吨,完成100%达标排放目标[163] - 2023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1237.98千克,完成100%达标排放目标[169] - 2023年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量为207吨,危险废物处置量为1.6吨[182] - 2023年总耗水量13.96万吨,新鲜水取量10.96万吨,循环用水总量3.00万吨,循环水用量占比21.49%,水资源消耗强度0.1779吨/万元营业收入[184] - 自动化升级年综合节电达10.6万度,精益生产对应产品工序产测效率提高30%,模拟外场多通道全发常温老化替代高温老化方案平均年预计节省电能约50万度,节能技改中生产线照明LED节能灯改造年节电1万度、排风机变频改造年节电1.8万度、空压系统管路优化年节电1.6万度、产品结构等优化年节电5.4万度[191] - 2023年能源消耗总量3270.74吨标煤,化石能源消耗量277.46吨标煤,汽油消耗量35.40吨标煤,柴油消耗量0吨标煤,天然气消耗量242.06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耗量0吨标煤,外购电力2473.19吨标煤,外购热力520.09吨标煤,能源消耗强度0.0042吨标煤/万元营业收入[193] - 天线减量化包装项目全年节省包装费用450万元[197] - 天线原材/外协半成品包装优化、回收重复利用全年回收收益54万元[197] - 新型塑料材质周转箱/托盘回收循环利用每季度降低供应链总成本3万元[199]
信科移动(68838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5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78.48亿元,同比增长13.43%[20]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亿元,较2022年亏损减少[20]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2亿元,较2022年亏损增加[20] - 公司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58亿元,同比下降5.11%[20]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为144.38亿元,同比下降5.08%[20]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较2022年亏损减少[21]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55%,较2022年减少1.69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3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78.35亿元,同比增长13.47%[20]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6亿元,较2022年亏损减少[20]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较2022年亏损减少[21]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8亿元,同比增长13.43%[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约3.17亿元[27] - 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较上年降低2.52个百分点[27]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季度数据:第一季度13.59亿元,第二季度20.87亿元,第三季度18.35亿元,第四季度25.67亿元[2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季度数据:第一季度3737.44万元,第二季度-1.10亿元,第三季度-1.30亿元,第四季度-1.55亿元[23]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841.14万元,同比增长13.43%[64] - 2023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5,731.33万元,同比减亏46.98%[64]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42,450,921.27元,较上年度下降37.64%[65]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549,597.0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38.07%[60] - 2023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10,610.79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4.59%[60]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78.35亿元,同比增长13.47%[67]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61.65亿元,同比增长11.56%[67]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77,259,846.20元,同比增长3.43%[65]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下降80.59%,主要系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以及借款利息减少[64] -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731,320.58元,同比下降113.59%[65] - 境内营业收入为7,351,824,762.74元,同比增长25.76%,毛利率为20.92%,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69] - 境外营业收入为483,380,336.07元,同比下降54.37%,毛利率为27.42%,比上年增加12.79个百分点[69]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7,835,205,098.81元,同比增长13.47%,毛利率为21.32%,比上年增加1.34个百分点[6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90,596.1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2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24,863.4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17%[76][7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3,893.0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1.78%,其中关联方采购额0.0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00%[78][79] - 通信行业材料及设备成本为2,995,470,231.25元,占总成本48.59%,比上年增加15.91%[7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3,863,503,413.76元,占总资产的26.76%,较上期期末减少28.44%[83]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5,473,701,866.67元,占总资产的37.91%,较上期期末增加18.19%[83]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96,052,893.14元,占总资产的1.36%,较上期期末增加42.59%,主要是销售回款增加所致[8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47,855,445.90元,占总资产的3.10%,较上期期末增加91.88%,主要是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增加所致[83]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400,000,000.00元,占总资产的2.77%,较上期期末减少49.37%,主要是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83] - 境外资产规模为69,035,462.46元,占总资产的0.48%[8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301,826,278.64元,占总资产的9.02%,较上期期末增加8.07%[87]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1,781.24万元[9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898.12万元[90] - 武汉烽合智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142.51万元[90]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784,841.14万元,同比增长13.43%,综合毛利率为21.34%,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56]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35,090.1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6,605.61万元[5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841.14万元,同比增长13.43%[64] - 2023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5,731.33万元,同比减亏46.98%[64]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42,450,921.27元,较上年度下降37.64%[65]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549,597.0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38.07%[60] - 2023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10,610.79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4.59%[60]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78.35亿元,同比增长13.47%[67] -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61.65亿元,同比增长11.56%[67]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77,259,846.20元,同比增长3.43%[65]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下降80.59%,主要系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以及借款利息减少[64] -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731,320.58元,同比下降113.59%[65] - 境内营业收入为7,351,824,762.74元,同比增长25.76%,毛利率为20.92%,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69] - 境外营业收入为483,380,336.07元,同比下降54.37%,毛利率为27.42%,比上年增加12.79个百分点[69]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7,835,205,098.81元,同比增长13.47%,毛利率为21.32%,比上年增加1.34个百分点[69] - 系统设备生产量28,117.00站/台/套,同比增长3.24%,销售量28,426.00站/台/套,同比增长23.11%[70] - 天馈设备生产量389,952.00站/台/套,同比增长22.45%,销售量389,344.00站/台/套,同比增长9.88%[70] - 室分设备生产量110,704.00站/台/套,同比增长106.03%,销售量109,441.00站/台/套,同比增长25.01%[70] 公司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主要系移动通信行业研发投入高、研发周期长、技术性强、研发风险高等特点[3] - 公司将持续巩固提升国内运营商市场份额、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抓住5G行业应用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3]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55%,较2022年减少1.69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377,259,846.20元,同比增长3.43%[47]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7,689.10万元至45,334.33万元不等[48][49] - 公司完成5G基站多频协同硬件设备开发,累计投入5,048.29万元[48] - 公司完成5G基站软件确定性网络增强开发,累计投入25,054.66万元[49] - 公司完成4/5G共模多频基站系统开发,累计投入11,632.93万元[49] - 公司完成5G-R预商用项目,累计投入3,090.57万元[49] - 公司完成5G扩展型皮基站V2开发,累计投入1,637.87万元[49]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74,716.92万元,其中5G自智网络和智能运维项目投入3,392.42万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项目投入2,900.00万元,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无线网络智慧运维系统研究投入12,755.00万元[5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43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6.96%,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5,302万元,平均薪酬为22.75万元[51]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63人,硕士研究生1,050人,本科1,251人,专科67人[52] - 公司5G标准提案贡献度全球排名第七,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排名第八[53] - 公司在无线基站设备领域提供全系列基站系统设备解决方案,竞争力处于业界领先水平[53] - 公司在天馈系统领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国内天线市场份额稳居前三,全球竞争力总排名第七[53] - 公司在星地融合及卫星互联网领域持续推动标准体制创新,拥有丰富的产品序列[53] - 公司在行业专网设备领域产品定制化、功能多样化等方面业界领先,在能源、交通等行业领域具备优势市场地位[53] - 公司持续开展6G愿景、需求、能力以及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重点聚焦超大规模多天线技术、网络人工智能、以用户为中心的接入网架构、星地融合卫星互联网、通感一体化高精度定位等多个研究方向[37] - 公司在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领域全面入围国内通信运营商5G系统设备集采招标[37] - 公司在国内天馈和室分设备市场份额持续保持行业前列[37] - 公司移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移动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37] - 公司在交通、能源、仪器仪表等领域具备较深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具备独特的先发优势[37] - 公司5G信号处理平台技术、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规模商用[40] - 公司高集成度高性能数字平台技术、无线人工智能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规模商用[40] - 公司高效率多通道大带宽射频平台技术、高频段射频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规模商用[40] - 公司多系统多频融合室分覆盖技术、超宽带高效率功放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已规模商用[40] - 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 - 公司新增知识产权申请项目1789个,新增知识产权授权项目1469个[46] - 公司累计取得境内外发明专利14815件、实用新型293件、外观设计72件、软件著作权483个、商标130个[46] - 公司是我国IMT-2020(5G)推进组、IMT-2030(6G)推进组的核心成员,服务国家“5G引领”的战略目标[39] - 公司在6G研究上,持续开展6G无线技术预研,在RIS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方面取得突破[39] - 公司提出了分布式MIMO的基本技术路线,发布《全域覆盖场景智联-超维度天线(E-MIMO)技术白皮书》[39] - 公司支持卫星互联网技术与标准体制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星地融合组网的策略,发布了《星地融合通信白皮书》[39] - 公司完成2023年IMT-2030(6G)推进组智能超表面方向测试,并在2023年6G协同创新研讨会上,发布了基于RHS的新型大规模天线传输系统[39] - 公司完成业界首次基于5G NTN标准的端到端宽带卫星通信业务传输技术验证,并在6G星地融合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28] - 公司新增牵头立项6项国际标准,2023年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8] - 公司获批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获得国资委“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方案”A+评价[28] 公司市场与业务拓展 - 公司将持续巩固提升国内运营商市场份额、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抓住5G行业应用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3] - 系统设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8%[27] - 5G系统设备覆盖全国20省30张本地网[27] - 基站天线业务综合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7] - 5G小站业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7] - 运营商服务业务中标额大幅增长[27] - 公司5G产品及解决方案在东南亚、南亚、美洲、中东等
信科移动: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4-04-25 17:5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8,375.00万股,每股发行价6.05元,募集资金总额413,668.75万元,净额401,132.53万元[1] - 2022年10月21日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期结束,累计购回10,256.25万股[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298,624,861.06元[5][6][8] - 实际募集资金4,136,687,500.00元,到账净额4,038,196,343.96元[8] - 2023年累计募集资金使用金额1,495,515,666.83元,本期使用1,298,177,931.00元[8] - 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46,043,274.97元,本期30,873,105.40元[8] - 累计现金管理收益36,468,142.06元,本期36,468,142.06元[8] - 2023年度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401,132.53万元,本年度投入129,817.79万元,累计投入149,551.57万元[31] 资金使用情况 - 2023年度无募投资金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10] - 2023年度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1] - 2023年度公司不存在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等情况,未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7][18][19][20][21]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比例为0.00%[31] 理财产品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130,000.00万元,中信银行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1.5%/2.6%,理财收益262.82万元[13] - 多家银行多款结构性存款产品有不同金额、收益区间及已获收益[14][15][16] 研发项目投入情况 - 5G无线系统产品升级与技术演进研发项目承诺投资228,021.9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20.42%[31] - 5G行业专网与智能应用研发项目承诺投资41,964.7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11.00%[31] - 5G融合天线与新型室分设备研发项目承诺投资31,145.9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40.17%[31]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00,0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5.86%[31] 资金管理决策 - 2022年11月11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12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32] - 2023年4月19日公司将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调至不超180,000.00万元,期限延长12个月[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买理财产品余额为130,000.00万元[32] 审计情况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如实反映实际情况[24]
信科移动:关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2024-04-25 17:51
资金占用与往来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2023年初占用资金余额34,603.00万元,年末77,603.00万元[11] - 信科(北京)财务有限公司(反映占用实质科目)2023年初往来资金余额953.70万元,年末96,712.97万元[11] - 信科(北京)财务有限公司(票据保证金)2023年初往来资金余额461.26万元,年末261.09万元[11] 应收款项 - 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应收票据2023年初往来资金余额417.69万元,年末1,583.25万元[11]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应收票据2023年末往来资金余额159.38万元[11] - 烽火国际(印度尼西亚)有限责任公司应收账款2023年初往来资金余额16,666.02万元[12] 其他款项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136.89[13]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152.81[13] -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60.00[13] -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488.38[13]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付款项为24.78[14] - 武汉烽火信息技术集成有限公司预付款项为15.00[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预付款项为36.50[14]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应收款为284.73[14] - 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其他反映占用实质为63.38[15] 总计金额 - 总计金额分别为64,761.93、499,270.58、356.81、366,149.09、198,240.25[16] 变更登记 - 2017年有相关变更事项登记,比例为4.7%[19] - 2012年有注册会计师工作单位变更事项登记[22]
信科移动:独立董事议事规则(2024年修订)
2024-04-25 17:51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 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董事会总人数三分之一,至少含一名会计专业人士[3] - 以会计专业人士提名,有经济管理高级职称需在会计岗位5年以上全职经验[5] - 直接或间接持股1%以上或前10名股东自然人及其亲属不得为候选人[5] - 在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5名股东任职人员及其亲属不得为候选人[5] - 最近12个月内有特定不具备独立性情形人员不得为候选人[6] - 最近36个月内受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刑事处罚不得为候选人[6] - 最近36个月内受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不得为候选人[6] 独立董事任职限制 - 最多在3家上市公司同时担任独立董事[7] - 连任时间不得超过6年[12] 独立董事提名与补选 - 董事会、监事会、持股1%以上股东可提候选人[8] - 提前解除或辞职致比例不符,60日内完成补选[12][14] 独立董事履职要求 - 连续两次未出席且不委托出席,30日内提请股东大会解除职务[16] - 每年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15日[22] 委员会相关规定 - 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召集人为会计专业人士[3]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开一次会,两名以上成员提议或召集人认为必要可开临时会[20] - 审计委员会会议须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举行[20] 审议与决策规定 - 关联交易等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18] - 财务会计报告等经审计委员会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19] - 独立董事行使职权需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16] 会议相关规定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由过半数推举召集人主持,召集人不履职两名以上可自行召集[18] - 董事会对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建议未采纳应记载意见及理由并披露[21][20] 资料与报告规定 - 独立董事工作记录及公司提供资料至少保存10年[22] - 年度述职报告最迟在年度股东大会通知时披露[24] - 公司不迟于专门委员会会议前三日提供资料信息,保存会议资料至少10年[29] 费用与津贴规定 - 公司承担独立董事聘请专业机构及行使职权费用[29] - 津贴标准由董事会制订方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年报披露[30] 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情形 - 公司股东等借款或资金往来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5%时,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24]
信科移动: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
2024-04-25 17:51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为 -87.82亿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股本为34.19亿元[2] - 2023年因研发投入高仍亏损[4] 未来展望 - 坚持以移动通信为航道,发挥协同效应[5] - 面向三大市场,完善体系提升份额和盈利[5] 研发策略 - 坚持集成理念,提升产业化能力降成本[5] 生产策略 - 完善流程,提升自动化程度降成本[5]
信科移动: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4-04-25 17:51
业绩总结 - 2021年以来业务规模连续三年快速增长,收入复合增长率超18%,累计减亏8亿元[1] - 前瞻战略性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2] 资金使用 - 2022年IPO募集资金净额401,132.53万元,截至2023年底累计使用149,551.57万元,使用进度37.28%[5] - 2024年底募集资金使用进度预计达到65%[6] 研发情况 - 保持不低于营业收入15%(不低于13亿元)的研发费用投入[4] - 5G无线系统产品升级与技术演进研发项目中900M RRU降本产品近端降低15%,远端降低35%[5] 标准与产品地位 - 截至2023年末在4家国际标准组织任职,担任CCSA 11个领导职务,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全球前八、中国第三[3] - 5G融合基站天线产品指标居国际前三[6] 未来会议安排 - 2024年拟召开业绩说明会不低于3次,股东大会不低于2次[9] - 2024年拟参加券商策略分析会不低于10次[9] 经营策略 - 2024年公司经营以“效益优先”“现金流优先”为主基调[10] - 公司将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不低于10%[10] 股东回报与股价稳定 - 公司以三年为周期总结股东回报规划执行情况并考虑是否调整[12] -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上市后3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3] 内部管理 - 2024年公司将修订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并加强内部审计[14] - 2024年公司将继续发布ESG专项报告[15] - 保障独立董事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17] - 2024年邀请相关机构对公司董监高组织培训不少于2次[19] - 公司将持续评估“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9] 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自愿延长14.019728亿股(占总股本41.01%)锁定期至2026年9月25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