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科移动(688387)

搜索文档
信科移动:暂无并购重组相关计划
格隆汇· 2025-08-06 16:35
公司战略动态 - 公司暂无并购重组相关计划 [1] - 公司将积极研判资本市场政策并基于实际情况利用相关政策提升发展质量 [1]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信科移动:布局5G毫米波技术、卫星互联网等技术
格隆汇· 2025-08-06 16:35
技术布局 - 公司布局5G毫米波技术和卫星互联网技术 应用于电力业务场景的"输、变、配"及应急环节 [1] - 针对水电业务场景应用水利大模型、数字孪生技术、水力调控技术及防洪减灾技术搭建全息数字底座 [1] 行业应用 - 全息数字底座技术全面应用于水电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能力建设 [1] - 未来将聚焦空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主业 面向电力等垂直行业开展新技术布局和产业化落地 [1]
信科移动(688387.SH):暂无并购重组相关计划
格隆汇· 2025-08-06 16:31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暂无并购重组相关计划 [1] - 公司将积极研判资本市场政策并基于实际情况利用相关政策提升发展质量 [1] - 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龙头企业寄语:科创板改革显著提升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0:12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概况 - 科创板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启动 截至2025年7月22日上市公司数量达589家 成为全球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1] -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 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为科技企业提供开放包容高效的资本环境 [1][3] 企业上市融资成效 - 海光信息通过科创板平台实现多代CPU和DCU芯片自研及商用 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AI等高端计算市场 [2] - 百利天恒在未盈利阶段实现上市 目前定增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 拟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4] - 拓荆科技上市后突破发展瓶颈 首年即实现盈利 PECVD、ALD等核心产品实现技术迭代和量产扩大 [5][6]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 已实现3个新药上市销售 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9] - 奥比中光2022年以未盈利状态上市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13]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科创板推出"科八条"、"1+6"等改革举措 包括设立科创成长层和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3][6][11] - 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等领域 为未盈利企业提供上市通道 [11][13][16] - 新政策打破传统盈利指标束缚 聚焦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空间 增强制度包容性 [4][11][12]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海光信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独立实现高端处理器自主研发 占据国内智能计算市场头部份额 [2] - 中控技术在AI、机器人领域持续投入 巩固工业自动化领先地位 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7] - 云天励飞加大AI推理芯片研发 引领生态建设 迎接大模型云端推理服务产业爆发 [16] 国际化发展与市场拓展 - 中控技术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加快国际化步伐 与全球领先企业展开竞争合作 [7] - 百利天恒推动跨国药企合作 保障创新药管线在国际市场研发进程 [4] - 泽璟制药全面布局国际化合作 新药研发成果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 [9] 产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海光芯片有效缓解国产高端算力需求压力 成为千行百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计算引擎 [2] - 拓荆科技产品在先进存储、逻辑等领域广泛应用 助力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快速发展 [6] - 科创板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资本支撑 [11][14]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附名单)





财联社· 2025-07-13 15:59
科创板成长层改革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未针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额外上市门槛 [1]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指引实施日起自动进入科创成长层 [1] -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日起直接纳入科创成长层 [1] 投资者参与要求 - 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申购及交易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2] 存量未盈利企业名单 - 32家未摘"U"公司包括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前沿生物、青云科技、和辉光电、精进电动、百济神州、迪哲医药、迈威生物、翱捷科技、亚虹医药、首药控股、海创药业、云从科技、益方生物、奥比中光、盟科药业、诺诚健华、信科移动、星环科技、裕太微、云天励飞、天智航、奇安信、寒武纪、亿华通、埃夫特、慧智微、芯联集成、智翔金泰、盛科通信、中巨芯 [2]
中国信科实现6G全息沉浸式通信千里“穿越”变日常
长江日报· 2025-07-09 08:51
6G全息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 6G终端可实现1∶1全息影像通信,细节呈现达到睫毛颤动级别 [1] - 虚拟分身技术应用于工业维修场景,工程师可实时指导并调取数据界面 [1] - 全息投影支持娱乐场景"瞬间穿越",如演唱会现场沉浸式体验 [1] - 远程医疗领域实现专家全息影像"亲临"手术室 [3] - 智慧教育中学生可"穿越"至历史场景学习 [3] 中国信科6G技术突破 - 展示"6G全息沉浸式通信业务验证系统"及"云化基站概念样机" [3] - 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全域覆盖(卫星与地面基站无缝组网)、网随人动(智能天线追踪用户保障超高带宽)、AI赋能(云端算力达每秒万亿级数据处理) [3] - 2019年起布局6G研发,累计获得超千件相关专利 [4] 关键技术领先性 - 星地融合领域首创"5G体制兼容、6G系统融合"发展路径 [4] - 完成全球首个基于5G NTN标准的宽带透明转发卫星通信试验 [4] - 在超维度天线、端到端智治网络、内生智能等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 [4]
信科移动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科移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国内 5G 市场现状**:中国 5G 网络建设进入下半场,建网节奏放缓,运营商无线资本开支持续收缩,2024 年三家运营商合计无线资本开支较 2023 年下降约 25%,2025 年预计进一步下降约 15%,对信科移动国内运营商业务收入带来压力[2][5] 2. **国际 5G 市场现状与策略**:国际 5G 建设进度滞后于中国,未来发展空间大但释放节奏不明朗,信科移动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预计这些区域无线接入网(RAN)相关资本开支增长较快,公司采用“721”产品模式,通过烽火国际协同出海和本地化策略拓展市场,但国际市场收入占比仍不高[2][6][7][13][14] 3. **5G 行业应用情况**:5G 行业应用在国内多个行业落地但未达预期,信科移动切入矿山能源、交通等领域,在 5G - R 测试中表现优秀,2024 年行业应用收入规模增长超过 80%[2][7] 4. **核心技术与专利运营**:信科移动在 5G 标准提案和专利贡献度位居全球前十,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有多项首创成果,截至 2024 年底拥有超 16,000 件发明专利,通过专利许可每年为公司贡献显著且相对固定的利润[2][8] 5. **经营管理改革措施**:信科移动秉承“客户为中心”理念,推进 IPD 和营销服务 L4C 体系建设,实行基地运营中心首贷负责制,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开展精细化运营[9] 6. **2025 年经营思路与财务目标**:2025 年经营思路围绕“关注 5G 大盘”“聚焦寻求开源”“持续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到底改革”展开,预计收入规模下降 5%至 10%,将持续推进提质增效措施力争扭亏为盈[2][10][11] 7. **5G - A 订单交付情况**:国内运营商对 5G - A 投资意愿积极,但从公司上半年感知来看,5G - A 在运营商无线开支中占比仍较低,公司在 5G - A 领域未观察到显著变化[12] 8. **国铁集团 5G - R 专网情况**:国铁集团 5G - R 专网旨在替代 2G GSM - R 铁路专网,频谱协调是关键瓶颈,组网建设预计 2026 年下半年或 2027 年启动,第一期到 2029 年完成 10 万公里线路覆盖,市场规模约 300 亿人民币,信科移动参与测试验证处于第一梯队,争取获得理想市场份额[3][15][16] 9. **卫星互联网领域情况**:信科移动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聚焦卫星通信,产品布局涵盖标准制定、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线,竞争优势体现在技术标准先行者地位和实验星市场份额,未来将拓展其他运营商并转化技术优势为市场优势[18][19] 10. **应收账款和现金流改善**:公司成立长账龄两金专项工作组,细化责任进行过程管控,2024 年存货管理改善,现金流首次转正超 7 亿人民币,2025 年将持续管控[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业务结构调整**:信科移动业务结构调整为四大业务单元,以适应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方向,包括空天地一体主设备、空天地一体天馈一体化及配套产品、服务业务、行业应用[4] 2. **公司核心功能与竞争力**:作为移动通信领域国家队,三大核心功能为支撑国家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自主可控、保障网络空间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推动行业应用数字化转型升级;四大核心竞争力为全球移动通信标准话语权和影响力、原创技术创新能力、全栈产业化能力、企业治理能力提升[9]
山西证券:MWC上海展示低轨卫星地面基建新机遇 关注产业链相关环节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4:50
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 - 卫星互联网板块面临三大催化剂:低轨卫星载荷、低轨地面基建、超节点通信 [1] -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或于2023年进入公测阶段,下半年有望实现消费级卫星组网 [1][3] - 地面基建环节将深度受益,包括信关站项目集成、天线、核心网、基站处理等环节 [1][3] 低轨星座设计方案 - 国内千帆星座、国网星座、鸿雁星座、天启星座等项目开始组建,采用NTN体制为主流 [1] - 星上通信功能器件包括宽带相控阵天线、窄带相控阵天线、地面馈电天线、基带处理板等 [1] - 5G主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烽火、信科移动将成为基带、路由、天线的主要玩家 [2] 地面基建放量 - 低轨卫星早期应用以天基专网为主,支持无死角互联网接入、T2T低时延通信等功能 [3] - 上海铁塔探索将传统通信基站转型升级为"分布式地面站",解决地面站选址困难等问题 [3] - 地面光模块/光器件厂商如光迅科技、光库科技将重点供应星载激光产品 [2] 超节点通信技术 - AMD Mi400系列将使用UALINK over Ethernet用于Scaleup网络,基于Tomahawk6交换芯片 [4] - Mi400 Helios机柜预计集成72枚Mi400 GPU,需10000根以上224G铜缆和高密度背板连接器 [4] - Scaleout网络设计带宽为300GB/s每GPU,需配置3颗800G高速网卡 [4] 相关标的 - 低轨卫星载荷:信科移动、烽火通信、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等 [5] - 低轨地面基建:长江通信、震有科技、中国铁塔等 [5] - 超节点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沃尔核材等 [6]
因客户建设节奏放缓,信科移动拟对三大5G募投项目建设期延期至明年底
巨潮资讯· 2025-06-14 11:31
募投项目延期公告 - 公司审议通过将三个5G相关募投项目的实施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2] - 首次公开发行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400,000万元,实际超募资金净额为1,132.53万元 [2] 延期原因 - 全球5G产业化进展及5G-A发展预期导致客户5G网络建设节奏放缓 [2] - 5G-A技术演进及产业化落地周期较长,公司调整了部分课题研发周期并拓展研发课题 [2] - 5G专网商用频率发放情况和客户建网需求变化影响项目进度 [2] 5G无线系统产品升级与技术演进研发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入进度为66.16% [2] - 已完成5G大带宽多频多模基站等产品研发 [2] - 5G-A方向(扩展现实增强、通信感知融合及无线AI)研发有序推进,但产业化仍处初期阶段 [2] 5G行业专网与智能应用研发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入进度为61.64% [3] - 5G泛专网产品和5G-R产品已满足细分市场试验验证及初期建设需求 [3] - 垂直行业客户对5G专网产品在高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3] 5G融合天线与新型室分设备研发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入进度为72.20% [4] - 融合天线和室分设备已匹配客户5G网络建设需求 [4] - 5G-A阶段客户需求转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和特殊场景室分建设 [4]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4:37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6月12日以现场方式召开,应出席监事5人,实际出席5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李汉兵主持 [2] - 会议通知已于2025年6月6日通过电子邮件送达全体监事,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募投项目延期审议结果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表决结果为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3][4] - 延期事项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投资规模及实施主体,符合监管要求且不损害股东利益 [3][8] 募投项目延期具体内容 - 公司将三个5G研发项目的实施期限统一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涉及项目包括: 1. **5G无线系统产品升级与技术演进研发项目**:截至2024年底投入进度66.16%,需适配5G-A技术产业化初期节奏 [12] 2. **5G行业专网与智能应用研发项目**:投入进度61.64%,需应对垂直行业对高可靠性、安全性等新增需求 [13] 3. **5G融合天线与新型室分设备研发项目**:投入进度72.20%,需匹配"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升级需求 [14] - 延期主因包括客户5G建设节奏放缓、5G-A技术演进周期长、行业应用需求深化等 [12][13][1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401,132.53万元,超额配售选择权未行使 [9]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并签订监管协议,2022年新增子公司为实施主体并调整超募资金1,132.53万元投入天线项目 [10]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11] 项目延期保障措施及影响 - 公司将协调资源推进项目实施,确保投资效益 [15] - 延期仅调整时间节点,不影响资金用途及实施主体,符合监管规定且无重大经营风险 [16] 相关决策程序 - 董事会、监事会均于2025年6月12日审议通过延期议案,保荐机构申万宏源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 [16][17] - 事项在董事会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