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展(000547)
搜索文档
航天发展(00054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2 20:45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6.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2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7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05%[18]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891亿元,同比下降20.25%[49]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0.3%至6.89亿元(对比期初8.64亿元)[1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扩大至3.78亿元(对比期初3.64亿元)[134]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29.54万元,同比下降54.8%[137] - 母公司净利润为-6412万元,同比改善2.4%[138]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3849万元,同比下降39.18%[47] - 财务费用829万元,同比上升123.33%[47]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7.0%至9.76亿元(对比期初11.76亿元)[13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9%至1.06亿元(对比期初1.41亿元)[134] 业务分部表现 - 防务装备产业收入3.725亿元(占比54.06%),同比下降31.54%[49] - 装备制造产业收入2.255亿元(占比32.72%),同比增长16.48%[49] - 蓝军装备及相关产品收入1.798亿元(占比26.09%),同比下降39.36%[49] - 通信与指控类产品收入2.206亿元(占比32.01%),同比下降24.64%[49] - 防务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54%至3.7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1.34个百分点至5.23%[51] - 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8%至2.25亿元人民币,但毛利率同比下降8.13个百分点至2.47%[51] - 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13%至8529万元人民币,毛利率大幅下降39.52个百分点至6.37%[51] - 蓝军装备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36%至1.8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负18.17%[51] 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3524万元(占比5.11%),同比增长73.16%[4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4.87%[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1万元,同比下降99.88%[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873亿元,同比下降703.14%[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亿元,同比改善24.9%[1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1万元,同比下降99.9%[1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3亿元,同比扩大65.2%[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666亿元,同比下降14.6%[14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4.78亿元,同比恶化8.4%[1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16.10亿元,上年同期为负12.32亿元[1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874万元,上年同期为正值9921.67万元[1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75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减少4.68亿元[1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6.96亿元,较期初17.22亿元增长56.6%[14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86亿元,同比下降11.4%[14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427.8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7.9%[143]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59亿元,同比增长18.1%[143]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99亿元,同比下降26.6%[14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06.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5.9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8.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7.27%[18]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4.08个百分点至10.7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0.10%[55] - 存货较上年末增加3.30个百分点至23.8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2.34%[55]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47个百分点至11.4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船舶预收款项增加[55]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2.26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10亿元[56]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3.1%[125] - 应收账款减少至18.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3.5%[125] - 存货增加至23.8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3%[125] - 流动资产合计减少至62.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8.1%[125] - 资产总计减少至106.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6.0%[125] - 短期借款增加至7.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8%[126] - 合同负债增加至11.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0%[126] - 货币资金减少10.9%至2.84亿元(对比期初3.19亿元)[12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下降63.9%至1.02亿元(对比期初2.84亿元)[127]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9.15亿元(对比期初5.37亿元)[127]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1.1%至46.81亿元(对比期初47.32亿元)[13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骤减62.5%至3834万元(对比期初1.02亿元)[131] 其他收益与损失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44.83万元人民币[22] - 债务重组收益为736.50万元人民币[23] - 信用减值损失达1.22亿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27.62%,主要因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53] - 投资收益为-4342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9.87%,主要来自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53]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56.5%至1.22亿元(对比期初7763万元)[134] - 母公司投资收益为-5063万元,同比扩大27.5%[137] - 利息收入为1119万元,同比增长134.0%[137] 综合收益与权益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7%,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下降4.35%[1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4.259亿元,同比下降7.0%[1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784亿元,同比下降4.0%[1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78.36万元[1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5,090,187,779.6元[152] - 公司股本为1,598,468,269.0元[152] - 资本公积为3,245,283,950.7元[152] - 盈余公积为143,965,580.76元[152] - 未分配利润为102,469,979.11元[152]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63,363,394.04元[14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9,612,971.29元[150]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990,990,904.95元[150] - 综合收益总额为3,739,394,023.0元[149]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7,746,371,855.7元[1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4,122,001.62元,导致所有者权益相应减少[153] - 2025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为38,347,977.49元,较期初102,469,979.11元下降62.6%[154] - 2025年6月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026,065,778.03元[154]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56,704,992.28元[155] - 2024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为254,126,483.55元[156] - 2025年期初资本公积为3,245,283,950.78元[153] - 2025年期初盈余公积为143,965,580.76元[153]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307,514,783.37元[15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聚焦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等四大产业领域[25] - 公司是国内电子蓝军装备主要供应商,掌握关键技术[34] - 公司是国内军用通信系统核心设备提供商,处于国内先进水平[34] - 天目一号星座探测数据通过中国气象局高价值认证,数据质量行业领先[34] - 公司拥有行业级等级保护测评资质和甲级信息系统资质[34] - 公司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单位和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单位[34] - 公司产品包含定制型和批量化两类,分别采用成本加成和综合因素定价[32] - 公司生产以按订单生产为主,采用"以销定产"模式[31] - 公司拥有多个省部级技术中心包括国家发改委企业技术中心[38] - 公司参与国家标准、国军标及工程行业标准数十余项[38] - 公司具备较齐全的军工资质和全覆盖质量控制体系[38]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蓝军装备、通信与指控、海洋装备、电力装备等军用及民用信息技术产业[158] 子公司与参股公司表现 - 子公司航天新通报告期净利润为-5,785.35万元[68] - 子公司南京长峰报告期净利润为-22,712.96万元,亏损增加主因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上升[68][69] - 参股公司锐安科技报告期净利润为-11,346.83万元[68] - 南京长峰报告期营业利润为-24,101.44万元[68] - 航天新通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2,089.85万元[68]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2.81亿元人民币[61] - 剩余募集资金2.2758亿元人民币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1] - 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自主可信备份容灾系统项目承诺投资1.454亿元人民币[62] - 该项目实际投入635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仅4.36%[62] - 面向信息安全的运营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36亿元人民币[62] - 该项目实际投入1290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仅0.00%[62] - 两个主要募投项目均已终止实施[61] - 中介机构相关费用已全额投入350万元人民币[62] - 募集资金总额为2.999亿元人民币[61] - 承销保荐费用为1900万元人民币[61] - 公司终止两个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22,758.3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4] - 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自主可信备份容灾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周期延长至2025年12月[63] - 面向信息安全的运营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自2023年4月22日起暂缓实施[6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支付发行费用548.87万元[63] - 云灾备业务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63] 风险因素 - 军品市场份额受种类压缩、设备统型、软件化扩展等因素影响而下降[71] - 新一代通信、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投入大、周期长、竞争激烈[71] - 公司面临高端人才紧缺和人才流失风险[72] - 股权投融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风险[73]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74]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76]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采购金额196.1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48%[91] - 向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系统内成员单位销售产品及商品金额为16.36959亿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27.71%[92] - 向参股公司北京锐安科技销售产品及商品金额为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92] - 向关联方重庆金美集团公司销售产品及商品金额为124.83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0.21%[92] - 向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系统内成员单位提供劳务金额为19.43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0.20%[92] - 从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系统内成员单位采购及接受劳务金额为201.1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比例3.11%[93] - 在航天科工财务公司日均存款最高限额为15亿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0.55%-1.35%[97] - 期初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为11.76亿元人民币[97] - 本期向财务公司累计存入金额为45.35亿元人民币[97] - 本期从财务公司累计取出金额为48.72亿元人民币[97] - 期末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为8.39亿元人民币[97] 租赁活动 - 公司出租房屋给南京南大波平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年租金为34,200元[103] - 公司出租房屋给南京软件园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年租金为14,719,190.25元[103] - 公司承租房屋及建筑物使用权资产净值为60,932,581.43元[103] - 公司承租房屋及建筑物使用权资产原值为105,133,972.64元[103] - 公司承租房屋及建筑物累计折旧为44,201,391.21元[103] 股本与股东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1,598,468,269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37%[112]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10,117,573股占比0.63%[112] -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持股222,402,121股占比13.91%[114] -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持股116,146,578股占比7.27%[114] - 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7,772,300股占比1.74%[114] -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22亿股,占比20.9%[115] -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6亿股,占比10.9%[115] - 四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6亿股,合计占比33.8%[115] - 公司注册资本为1,598,468,269.00元(15.98亿元)[157] - 公司于1993年11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57] 利润分配与激励 - 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9] - 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80] 诉讼与或有事项 - 重大诉讼涉案金额11,694.12万元[88][89] 会计政策与报表编制 - 重要性标准中单项坏账准备计提/转回/核销阈值为应收账款超5000万元且占比10%以上[168] - 重要性标准中其他应收款坏账相关操作阈值超500万元且占比10%以上[168] - 重要性标准中在建工程单项余额阈值500万元以上[168] - 应付账款账龄超1年且余额超1000万元视为重要项目[168] - 其他应付款账龄超1年且余额超700万元视为重要项目[168] - 非全资子公司资产总额占比合并资产10%以上视为重要子公司[168]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披露规则[160]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财务报表且具备至少12个月持续经营能力[161][162]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判断并涵盖结构化主体评估[175]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有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9]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85] - 境外经营处置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按比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187]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9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或减值时计入损益[19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95]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以摊余成本计量[19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相关利息支出计入损益[19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84]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200] - 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200]
航天发展(000547)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2 20:45
往来资金 - 2025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209,211.62万元[2] - 2025年1 - 6月往来累计发生额(不含息)494,618.03万元[2] - 2025年1 - 6月往来利息1,596.20万元[2] - 2025年1 - 6月偿还累计发生额525,748.91万元[2] - 2025年6月30日期末往来资金余额179,676.94万元[2] 特定公司往来 - 航天科工财务2025年期初往来余额117,631.59万元[2] - 航天科工财务2025年1 - 6月往来累计发生额(不含息)452,762.85万元[2] 应收款项 - 航天科工所属单位应收账款2025年期初36,012.46万元,期末41,947.32万元[2] - 南京长峰其他应收款2025年期初34,378.94万元,期末39,607.70万元[2] - 航天壹进制其他应收款2025年期初15,859.49万元,期末6,335.31万元[2]
通信行业点评报告:政策推动不断加速 商业航天发展大有可为
新浪财经· 2025-08-21 12:37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支持卫星星座建设及应用产业规模扩展,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 [1] - 政策提出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落地示范项目,通过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支持创新产品 [1] - 鼓励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推动卫星应用在航空航海、网联汽车、石油电力等商业领域发展,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卫星应用市场 [1] - 2023年中央经济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深化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的产业定位 [2] - 除广东省外,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等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或行动计划,覆盖"十四五"及"十五五"规划 [2] 产业发展 - 随着马斯克"星链"发星数量提升,低轨空间资源布局紧迫性增加,我国星网及千帆星座规划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 - 可回收火箭逐步成熟,单星造价逐步降低,卫星智能化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生态构建持续推动产业发展 [2] - 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出现集群化效应,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及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逐步突破 [3] - 蓝箭航天预测未来3年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光时刻,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运输成本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3] - 卫星载荷能力及火箭运力成本逐步优化,供给端发行数量预计将呈现高增态势 [3] 应用场景 - 广东省政策将低空经济、太空旅游纳入首批示范场景,技术发展与应用端布局同步推进 [3] - 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应用及农林生产等方面已取得较好突破 [3] - 太空旅游需求增长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空间 [3] - 卫星互联网服务将应用于低空经济、移动通信、物流运输、智慧城市、太空挖矿、应急救援等领域 [1]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机遇,相关个股包括普天科技、通宇通讯、震有科技、金信诺、纵横通信、振芯科技等 [3]
航天发展(000547)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8-20 18:45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5日发布股东大会通知,8月20日现场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8月20日9:15至15:00[5][6] - 本次会议参与投票股东(股东代理人)1322人,代表股份415,182,620股,占比25.9738%[8]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选举张梅为独立董事议案》:同意412,288,778股,占比99.3030%[9][11] - 《关于选举王强为非独立董事议案》:同意412,435,378股,占比99.3383%[12]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议案》:同意406,335,178股,占比97.8690%[13] - 《关于修订<公司股东会议事规则>议案》:同意406,186,378股,占比97.8332%[14] - 《关于修订<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议案》:同意406,086,878股,占比97.8092%[15]
航天发展(000547) - 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8-20 18:45
股东大会参与情况 - 参与股东及代表共1322人,代表股份415182620股,占比25.9738%[4] - 现场2人,代表股份338548699股,占比21.1796%[4] - 网络投票1320人,代表股份76633921股,占比4.7942%[4] 议案表决情况 - 选举张梅为独立董事议案,同意票占99.3030%[5] - 选举王强为非独立董事议案,同意票占99.3383%[9] - 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同意票均超97%[12][16][19]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8月20日召开,14:30现场开始[3] - 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3]
重磅!广东发布21条措施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7:16
政策支持框架 - 广东省发布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涵盖空间基础设施 自主创新 产业集聚 应用规模 市场主体 投融资机制及人才支撑七大方面共21条具体措施 [1][3] 空间基础设施布局 - 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民商用卫星星座 提供项目申报核准绿色通道及卫星频轨资源协调保障 [1][4] - 鼓励地市支持卫星星座建设 对组网成功并运营的企业研究事后奖励措施 [4] - 推进地面站网节点建设 按投资总额给予10%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支持不高于200万元 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支持最高1000万元 [1][4]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 鼓励企业攻关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低成本卫星 关键载荷 星座组网与测运控 直连卫星通信等核心技术 优先纳入科技计划项目 [2][4] - 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给予不超过50%配套资金支持 落实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2][4] - 支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新型研发机构享受进口仪器设备免税 省重点实验室获一次性资助 [4] - 推动科研设施开放共享 开展专利导航及数据库建设促进技术转化应用 [4] 星箭产业集聚发展 - 支持星箭产品纳入首台套装备政策 按售价30%给予奖励 成套装备最高700万元/套 单台装备最高300万元/台 [5] - 对符合国家目录的装备产品按售价30%奖励 成套装备最高900万元/套 单台装备最高500万元/台 [5] - 支持卫星应用终端制造产线改造升级 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1500万元 [5][6] -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按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给予事后奖励 [6] 卫星应用产业扩张 - 打造低空经济 移动通信 物流运输 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应用场景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6] - 推动卫星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规模化应用 支持重大创新产品推广 [6] - 鼓励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 拓展卫星导航 遥感海外市场 支持算力服务采购 [6] - 挖掘卫星数据资产价值 推动国家卫星中心设立广东分中心 鼓励数据资产合规登记奖励 [6] 市场主体培育 -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落实所得税减免 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 [2][7] - 鼓励获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民用航天发射许可等资质 地市对新获资质企业给予奖励 [7] - 推动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 对主导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和30万元奖励 [7] 投融资机制创新 - 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 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性工具 给予重点项目前期经费及专项债券支持 [9] - 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前沿技术攻关 火箭卫星研发 星座组建运营等领域 [9] - 对投资种子期 初创期企业的机构按实际投资额给予补助 组织项目融资对接会 [9] - 开发商业航天专属保险产品 对购买保险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保费补助 [9] 人才支撑体系 - 加强国家级领军人才 海外高端人才招引 纳入人才优粤卡支持范围 享受当地居民待遇 [10] - 支持院校成立空天技术研究院 增设相关学科 推动产教融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10] - 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 推动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10]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6:43
政策支持框架 - 广东省发布2025-2028年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措施 构建发射牵引、星地服务全产业链生态 [1] - 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性工具 对符合条件项目给予专项债券及前期经费支持 [5] - 通过政府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前沿技术攻关、火箭卫星研发及星座运营等重大项目 [5] 基础设施建设 - 支持卫星星座及地面站网建设 按节点投资总额给予10%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最高200万元 单企业年度累计最高1000万元 [1] - 优先保障商业航天重大项目用地 对先进制造业项目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给予事后奖励 [2] 技术创新与转化 - 推动重大科研设施开放共享 支持空天技术民用转化 开展专利导航及数据库建设 [2] - 将火箭、卫星等产品纳入省首台套装备政策支持范围 按规定享受奖励 [2] 应用场景拓展 - 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落地示范项目 对创新产品实施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 [3] - 推动卫星数据在金融、能源等领域资产化运营 对完成数据资产合规登记企业给予奖励 [3] 企业培育与融资 - 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 落实所得税减免及奖励政策 [4] - 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机构按实际投资额给予补助 鼓励开发专属科技保险产品 [5] 人才体系建设 - 强化领军人才引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6]
建筑和工程行业周报:IPO进程加快 商业航天发展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18 12:31
科创板上市标准调整 - 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1] - 商业航天企业因研发投入大 盈利周期长 依赖风险投资 新标准将加快IPO进程并降低资金成本 [1][2] - 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 屹信航天(估值超80亿元) 中科宇航(估值110亿元)等企业已启动IPO辅导备案 [1][2] 商业航天企业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是国内唯一具备液体火箭全链条研发能力的企业 拥有成熟液体火箭朱雀二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首飞并回收 [1] - 屹信航天通过新算法新工艺实现卫星载荷小型化 单颗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 功耗降低40% 2024年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2] - 中科宇航作为商业航天国家队混改样本 拥有成熟固体火箭力箭一号 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2025年首飞(不回收) [2] 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 - 中国商业航天年内将迎来5款可回收火箭密集首飞 包括朱雀三号 天龙三号 谷神星二号 力箭二号 双曲线三号 [2] - 朱雀三号目标将发射成本从朱雀二号的4-5万元/kg降至2万元/kg 天龙三号发射价格已降至2万元/kg [3] - 力箭二号/力箭二号重型单位发射成本分别为3万元/kg和1.5万元/kg 逐步接近SpaceX猎鹰9号2720美元/kg(约1.97万元/kg)的水平 [3] 低轨卫星通信应用拓展 - 华为Mate X6典藏版成为全球首款三网卫星通信手机 支持天通卫星通话 北斗短报文 低轨互联网协同 无地面网络时9秒快速对星 [4] - 华为与中国星网合作测试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 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 Mate 80或采用低轨卫星通讯+eSIM新架构 [4] - 手机终端接入将推动卫星通信服务从专业领域拓展至大众消费市场 提升用户规模并分摊系统建设运营成本 [4]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企业IPO进程加速 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推动单位发射成本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2][3] - 低轨卫星星座组网进程有望加快 行业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健康发展 [4] - 2025年下半年将成为可回收火箭密集发射与低轨卫星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时间节点 [2][4]
商业航天掀起涨停潮,高增长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2:17
恒信东方被证监会立案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 - 公司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并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2] - 公司连续五年扣非净利亏损且营收连续三年负增长[3] 商业航天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板块掀起涨停潮 烽火电子、航天科技、大元泵业等多股涨停[4] - 我国8月4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7月27日、7月30日已发射两组卫星[4] - 星网完成第七发组网星发射 距第六/五次发射仅间隔5/8天 发射频率大幅提速[4] - 垣信卫星招标7次火箭发射服务 总金额13.36亿元 交付周期至2026年3月[4] - 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4]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为产业开辟广阔需求空间[4] 商业航天概念股表现 - A股市场商业航天概念股超60只 今年以来平均上涨接近35% 大幅跑赢上证指数[5] - 5股累计涨幅超100% 包括航天南湖、龙溪股份、智明达、晨曦航空和菲利华[5] - *ST铖昌、宗申动力、航天电器等个股今明两年及2027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5] - *ST铖昌、菲利华、上海瀚讯三年净利增速均超30%[5] - *ST铖昌部分遥感卫星项目进入持续批量交付阶段 低轨卫星通信TR芯片解决方案迭代研制节奏加快[5] - 上海瀚讯作为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 研制供给卫星通信载荷、信关站、终端等关键设备[6]
航天发展:公司参股的企业为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9:46
公司业务调整 - 公司参股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并控股航天国器子公司 [1] - 为聚焦主责主业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拟对外转让所持航天国器股权 [1] 投资者关系动态 - 8月12日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参股企业和控股子公司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