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行(001227)
搜索文档
城商行板块11月10日涨0.96%,厦门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750.9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0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1月10日整体上涨0.96%,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53%)和深证成指(上涨0.18%)[1] - 板块内个股普涨,厦门银行以2.90%的涨幅领涨,上海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上涨2.30%和1.97%[1]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入7750.91万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6721.01万元和1029.9万元[1] 个股价格与交易表现 - 厦门银行收盘价为7.44元,成交量33.15万手,成交额2.44亿元[1] - 北京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178.74万手,成交额10.19亿元,股价上涨1.06%[1] - 杭州银行股价最高,报收于16.11元,上涨1.26%,成交额6.90亿元[1] - 郑州银行股价最低,为2.04元,但涨幅也达到0.99%,成交量114.90万手[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北京银行获得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达1.35亿元,主力净占比13.28%[2] - 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3亿元和4423.47万元[2] - 青岛银行主力净流入4090.97万元,但其主力净占比最高,达到19.83%[2] - 贵阳银行、长沙银行和重庆银行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1247.20万元、879.50万元和362.74万元[2] - 上海银行是少数获得游资净流入(1176.99万元)的个股之一[2]
从增量扩面到提质控险 银行业普惠金融迈向差异化精准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12:21
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态势 - 普惠金融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进展,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截至2025年6月末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贷款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 - 2025年6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8%,较上年同期下降66个基点,信用贷款占比近三成,较上季度末提升0.7个百分点,显示服务模式向"重信用"转型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行业平均增速逐步放缓,从2020年的30.9%降至2024年的14.7%,并在2025年二季度末进一步放缓至12.3% [2] 数字技术驱动与市场格局变化 - 数字技术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优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审批效率并降低了融资成本 [2] - 市场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型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占比达45.11%,而农村金融机构占比降至25.86%,呈现逐季回落态势 [2] - 各类银行需构建错位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服务生态,大行可开放科技能力助力和赋能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则应发挥地缘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方式 [7] 各类银行普惠贷款表现分化 - 国有大行普惠贷款余额增速普遍靠前,农业银行以18.50%的增速领衔同业,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增速分别为17.30%、16.39%和11.45%,建设银行增速为9.80% [3] -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余额增速为6.52%居首,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增速在5%以上,而部分银行如浙商银行增速为-0.02% [4] -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重庆银行等增速超过两位数,分别为17.27%和16.16%,而上海银行和郑州银行增速为负,分别下降3.97%和2.06% [5] - 农商行中仅江阴银行增速超过两位数达11.63%,其余银行增速多在个位数,部分银行未披露相关数据 [6] 贷款利率与资产质量 - 上市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全部较去年年末收窄,利率区间在2.94%(中国银行)至4.20%(贵阳银行)之间,12家银行利率集中在3%-4% [7] - 不同类型银行间的贷款利率差距正在减小,利差从过去的200个基点以上缩窄至约100个基点,甚至有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利率拉平的现象 [8] - 仅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沪农商行1.92%、浙商银行1.56%、民生银行1.52%、光大银行1.28%和青岛银行0.97%,部分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 [9] - 多家银行强调通过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夯实资产质量,农业银行表示其普惠贷款不良率处于可比同业最优水平,整体风险可控 [10] 银行特色实践与战略重点 - 农业银行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办贷,完善"普惠e站"等线上服务平台,并健全全方位、全流程风控体系 [3] - 浦发银行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通过"科技赋能和流程变革"双核驱动,打造产品数字化、风控智能化等"四化"特点的经营新模式 [4][5] - 北京银行将普惠金融作为重点业务,强化技术、特色、生态三个驱动,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600亿元 [5][6] - 江阴银行通过深化企业走访、开展专项行动等方式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贷款增长 [6]
低价“银行直供房”激增
第一财经· 2025-11-10 09:59
银行房产直售业务模式 - 多家银行通过线上平台直接销售房产,房源主要来自不良贷款处置,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 [1][3] - 该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处置债权常用的出售债权、司法拍卖抵押物存在差异,旨在提升债权回收率和快速盘活资产 [1][3] - 部分银行除直接出售外,还尝试通过拍卖租赁权的方式盘活资产,例如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以861元/月的起拍价拍卖住宅一年租赁权 [6] 市场参与主体与规模 - 参与银行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银行,以及兰州银行、吉林银行等地方城商行,地方农信系统如四川农信和辽宁农信也是重要力量 [2][3] - 部分银行在售房产规模显著,兰州银行2024年挂牌直售房产标的为1130个,2025年增至1779个,吉林银行挂牌出售房产超过2000个 [3] - 地方农信系统挂牌规模庞大,四川农信系统2024年上半年以来出售房产标的数量超过25000个,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挂牌11000个 [3] 房产价格与交易优势 - 银行直供房普遍具有显著价格优势,例如一处市场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以150万元成交,兰州农商行一套125平方米抵债房产151万元成交,而同小区同户型二手房挂牌价在180万元至220万元 [1][5] - 为加速资产变现,银行直供房源通常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成交,若经历流拍还会进一步下调价格 [5] - 与法拍房相比,银行直供房产权清晰,交易对手直接为银行,有效规避了民间借贷、长期租约等潜在隐患 [6] 房源来源与产生途径 - 房源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司法拍卖流拍后的"以物抵债",例如某股份行挂牌的云南省安宁市房产曾经历司法拍卖流拍,银行以物抵债取得产权后折价处置 [6] - 二是银行通过司法程序主动取得,例如兰州农商行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获得开发商智峰地产的未售住宅和商铺,执行金额达4.6亿元 [6][7] 业务加速推进的驱动因素 - 银行加速处置房产旨在提升债权回收率,传统处置路径耗时两年以上,直接销售能有效加快资金回收 [8] - 法拍市场遇冷促使银行转向直接处置,2025年6月法拍房供应规模3.2万套创年内新高,但成交3215套,平均起拍折价率环比下降 [9] -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期,部分银行按揭不良整体上行,但风险仍处可控区间,银行倾向于通过直售模式快速盘活资产 [8]
低价“银行直供房”激增,有房产价格低于市价25%
第一财经· 2025-11-09 20:37
银行房产直售业务概况 - 多家银行正加速推进房产直售业务,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部分银行在售房产标的已超过千套,处置速度明显加快 [1] - 银行直售的房源大多来自不良贷款处置,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 [1] - 银行加速处置房产主要是为了提升债权回收率,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直售模式正成为银行快速盘活资产的新选择 [1] 参与银行与挂牌规模 - 地方城商行与农信社的挂牌规模尤为显著,例如兰州银行2024年挂牌直售房产标的为1130个,2025年增至1779个,吉林银行挂牌出售的房产超过2000个,天津银行接近1300个 [3] - 地方农信系统是房产直售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以来,四川农信系统出售的房产标的数量超过25000个,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有11000个 [3] - 齐齐哈尔农商行目前共有108套房产正在对外销售,价格从10万元至800万元不等,类型涵盖住宅、商业及办公用房 [2] 房源来源与产权状态 - 银行直接销售房产多源于不良贷款处置,这些房产原为贷款的抵押物,因借款人无法偿还而形成不良债权,银行需先完成债权剥离使产权清晰后再销售 [3] - 房源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司法拍卖流拍后的"以物抵债",例如某股份行挂牌的云南省安宁市房产曾经历司法拍卖流拍,银行以物抵债取得产权后折价处置 [6];二是银行通过司法程序主动取得,例如兰州农商行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获得某小区200多套住宅的产权 [6][7] - 与法拍房可能存在的纠纷风险不同,银行直供房产权清晰,交易对手直接为银行,有效规避了民间借贷、长期租约等潜在隐患 [6] 价格优势与处置策略 - 银行直供房普遍具有显著价格优势,例如兰州农商行拍卖的一处125平方米抵债房产获拍价为151万元,而该小区同户型挂牌价在180万元至220万元不等 [5] - 为加速资产变现,银行直供房源通常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成交,若经历多次流拍还会进一步下调价格以提升成交可能性 [5] - 银行采取双轨处置策略:部分资产沿用传统方式快速销账,另一部分则通过直售提升整体债权回收率 [8] 业务驱动因素 - 传统处置路径从贷款违约到完成房产销售通常需耗时两年以上,而直接销售房产能有效加快资金回收 [8] - 法拍市场遇冷促使银行转向直接处置,2025年6月法拍房供应规模3.2万套创年内新高,但成交3215套,平均起拍折价率为28.4% [9] - 在法拍不奏效的情况下,银行会选择实物抵债,办理完产权过户后再择机出售房产 [9] 业务模式拓展 - 除了直接出售,部分银行还尝试通过租赁方式盘活资产,例如中国银行佛山分行拍卖住宅租赁权,起拍价861元/月 [6] - 近期多家银行正加强直售房产的推广力度,例如邮储银行江西分行在公众号发布了多篇"法拍房产+银行直供"的推广信息 [4]
城商行板块11月7日跌0.21%,齐鲁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7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7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21%,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25%)和深证成指(下跌0.36%)[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在统计的个股中,4只上涨,10只下跌,1只持平[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4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435.02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63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厦门银行涨幅最大,为0.98%,收盘价7.23元,成交额2.41亿元[1] - 宁波银行上涨0.51%,收盘价29.31元,成交额8.75亿元[1] - 西安银行和成都银行分别小幅上涨0.25%和0.24%[1] 领跌个股表现 - 齐鲁银行领跌板块,跌幅达1.46%,收盘价6.08元[1][2] - 苏州银行和长沙银行跌幅次之,分别为1.07%和1.00%[2] - 青岛银行、杭州银行、郑州银行跌幅在0.41%至0.59%之间[2] 个股资金流向 - 江苏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6324.03万元,主力净占比5.84%[3] - 南京银行和西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444.87万元和1216.37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4.79%和14.88%[3] - 上海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989.54万元,但游资净流入2311.59万元[3] - 郑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692.67万元,但游资净流入380.37万元[3]
私行业务成银行“香饽饽”?七家客户数破10万大关
新浪财经· 2025-11-07 08:20
私人银行业务增长强劲 - 多家上市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幅显著,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增速均超过15% [1][3] - 私人银行客户总数超过10万户的上市银行增至7家,平安银行成为最新成员 [1][5] -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同步增长,民生银行私行客户总资产达10,147.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18% [3] 财富客户基础持续扩大 - 多家银行财富客户数量稳健增长,南京银行财富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6.31%,贵阳银行财富客户数较年初增长7.77% [1][9] - 财富管理客户资产规模持续攀升,贵阳银行管理财富客户资产规模达2,305.9亿元,较年初增长7.4% [9] - 中信银行对公财富管理规模达3,265.74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51.71% [9] 财富管理收入显著提升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实现正向增长,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18.76% [10] - 平安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6.1% [10] - 上海银行第三季度财富管理中收环比增长7.78% [10] 代销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 银行代销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平安银行代理个人保险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48.7% [12] - 招商银行代销理财收入70.14亿元,同比增长18.14%,代理基金收入41.67亿元,同比增长38.76% [12] - 上海银行保险、基金代销规模环比分别增长18.38%和34.67% [13] 银行强化财富管理能力建设 - 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应用提升服务效率,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推动财富与资管双轮驱动 [13] - 银行持续丰富产品体系,贵阳银行构建以储蓄、理财、基金、信托等为主的全渠道产品矩阵 [13] - 客户分层经营和链式输送能力得到重视,中信银行提升“大众-富裕-贵宾-私行”的链式输送能力 [9]
兰州银行(001227) - 2025年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6 18:20
财务业绩与股东回报 - 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2.67%,净利润同比增长0.28% [3] - 上市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累计现金分红23.98亿元,为上市募集资金的1.18倍,股息率约4% [2][3][7]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已获股东大会授权,相关工作积极推进中 [2][3] - 截至2025年9月末资本充足率达13.16%,较年初提升0.91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1.80%,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5] - 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 [5] - 通过科技赋能贷款管理全流程,加快不良贷款处置节奏,优化清收团队质效 [5] - 2024年发行3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2025年7月发行5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 [5] 业务发展规模 - 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跨入中等银行行列 [3] - 截至2025年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36.55亿元,较年初净增26.41亿元,增速3.72% [3] -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达157.89亿元,增速14.46%,平均利率降至4.5%,较年初下降59个BP [3] - 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81.97亿元,较年初净增37.45亿元,增速达25.91%,占对公贷款10% [4] - 支持科技型企业513户,贷款余额171.47亿元,较年初净增49.68亿元,增速达40.79% [7] 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 - 信用卡有效卡累计63.23万张,2025年第三季度消费624.22万笔(同比提高10.10%),消费金额35.84亿元(同比提升7.23%) [4][7] - 2025年8月成功发行20亿元科创债,定向投放科创领域 [7] - 积极探索与美团、饿了么、携程、京东等平台合作发行联名信用卡的可行性 [4] - 对省市重大项目新增投放80.29亿元,新增供应链融资业务52.35亿元 [5]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净息差改善,通过强化负债质量管理,优化负债结构 [3][7] - 截至2025年9月末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9个BP,付息负债成本率较年初下降33个BP [8] - 2025年10月9日科技研发中心揭牌启用,建筑面积4,410平方米,分为7个功能区域 [5]
城商行板块11月6日跌0.11%,厦门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6 16:51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6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11%,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97%,深证成指上涨1.73%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7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与领跌个股 - 厦门银行领跌板块,跌幅为2.59%,收盘价7.16元,成交额3.87亿元 [2] - 长沙银行领涨板块,涨幅为0.91%,收盘价9.98元,成交额2.40亿元 [1] - 青岛银行跌幅第二,为1.36%,收盘价5.06元,成交额3.03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净流出金额为6.08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3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73亿元,与主力资金流向形成对比 [2] - 北京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2080.44万元,主力净占比1.93% [3] - 兰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14.66万元,主力净占比-3.58%,为表中占比最低 [3]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江苏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达111.96万手,成交额12.43亿元 [1][2] - 北京银行成交量次之,为189.91万手,成交额10.81亿元 [2] - 宁波银行成交额较高,为10.04亿元,尽管其涨幅仅为0.24% [1]
城商行板块11月5日涨0.12%,宁波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236.3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5 16:55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1月5日整体上涨0.12%,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23%)但弱于深证成指(上涨0.37%)[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其中宁波银行以0.83%的涨幅领涨[1][2]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5236.3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4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918.1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宁波银行收盘价为29.09元,上涨0.83%,成交量为30.68万手,成交额为8.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1.60万元,占比0.64%[1][3] - 南京银行收盘价为11.65元,上涨0.60%,成交量为55.51万手,成交额为6.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903.48万元,占比4.48%[1][3] - 上海银行收盘价为10.04元,上涨0.50%,成交量为84.20万手,成交额为8.45亿元[1] 资金流向突出的个股 - 江苏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达6374.48万元,主力净占比3.90%,但当日股价仅微涨0.09%,成交额为16.36亿元[1][3] - 成都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6342.48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7.31%,股价上涨0.35%,成交额为8.68亿元[1][3] - 杭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3487.93万元,主力净占比5.71%,股价上涨0.12%,成交额为6.11亿元[1][3] 领跌个股表现 - 厦门银行跌幅最大,下跌2.26%,收盘价7.35元,成交额3.43亿元[2] - 重庆银行下跌0.98%,收盘价11.09元,成交额1.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2.70万元,占比-4.14%[2][3] - 苏州银行下跌0.83%,收盘价8.38元,成交额3.32亿元[2]
兰州银行:股东682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并再质押
贝壳财经· 2025-11-04 22:06
股东股权质押变动 - 股东盛达集团于2025年10月30日解除其持有的兰州银行6820万股股份的质押 [1] - 该次解除质押股份数量占盛达集团所持股份比例为24.36%,占兰州银行总股本比例为1.20% [1] - 上述股份的质权人为交通银行甘肃省分行 [1] 股东股权重新质押 - 盛达集团于2025年11月3日将解除质押的6820万股股份重新质押给兰州银行 [1] - 重新质押的股份为限售股,质押用途为生产经营 [1]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1月3日,盛达集团及其关联方盛达资源合计持有兰州银行未质押股份为335,772,000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