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001286)
搜索文档
陕西能源(001286) - 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06 18: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8月6日召开[1] - 会议应到监事5人,实际出席5人[1] 融资计划 - 监事会同意申请发行公司债券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合计不超200亿元[2] - 发行议案表决结果: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 发行议案尚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2]
陕西能源(001286) - 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06 18:30
会议情况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6日召开,9位董事全出席[1] 融资计划 - 董事会同意申请发行公司债券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合计不超200亿元[2] 议案进展 - 发行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2] - 公司拟近期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发行议案[3]
8月焦煤长协价上涨,第五轮焦炭提涨开启
华福证券· 2025-08-03 13:23
行业投资评级 - 煤炭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建议增配受益煤价弹性标的[5][7]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旺季来临,动力煤日耗上涨叠加库存降低,煤价持续上涨[3][5] - 全球-中国煤炭发运量552.4万吨(周环比+109.6万吨),到港量637.6万吨(周环比+131万吨)[5] - 煤炭供给弹性有限:双碳背景下产能控制严格,安监与环保政策趋严挤出超产部分[5] - 煤炭资源稀缺性凸显,开采难度加大导致欠产或成新常态[5] - 煤企资产报表健康,分红比例改善,煤炭股具有比较优势[5] 动力煤市场 - 秦港5500K动力末煤平仓价663元/吨(周环比+1.5%),内蒙古/山西/陕西产地价大涨[3] - 462家样本矿山日均产量547.4万吨(周环比-18.8万吨,年同比-2.6%)[3] - 电厂日耗87.7万吨(周环比+0.6万吨),库存1394.3万吨(周环比-3.7万吨)[3] - 甲醇开工率85.4%(周环比+1.4pct),尿素开工率83.6%(周环比+0.01pct)[3] - 秦港库存535万吨(周环比-48万吨,跌幅8.2%)[27][33] 焦煤市场 - 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680元/吨(周环比持平),山西产地价上涨30元/吨[4] - 523家样本矿山精煤日均产量77.7万吨(年同比+0.7%),库存248.3万吨(年同比-19.5%)[4] - 甘其毛都蒙煤通关量15.4万吨(周环比+1.4万吨,年同比+7%)[4] - 焦炭第五轮提涨开启,大型焦化开工率79.1%(周环比+0.3pct)[4] - 日均铁水产量240.7万吨(年同比+1.7%)[4] 投资建议 - 资源禀赋优秀+高分红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6] - 煤电联营标的:新集能源、陕西能源、淮河能源[6] - 增产潜力+煤价弹性标的:兖矿能源、晋控煤业、山煤国际[6] - 稀缺资源属性标的:淮北矿业、平煤股份、山西焦煤[6] 市场表现 - 煤炭指数周跌4.67%,跑输沪深300指数2.92个百分点[15] - 年初至今煤炭指数跌10.35%,跑输沪深300指数13.4个百分点[15] - 板块市盈率12.9倍(全行业倒数第三),市净率1.2倍(中下游水平)[17] 重要数据变化 - 全球煤炭发运量:澳大利亚154.4万吨(周环比-19.7%),印尼305.6万吨(周环比+68.3%)[118] - 全球煤炭到港量:俄罗斯133.4万吨(周环比+94.3%),印尼331.3万吨(周环比+33%)[122] - 中国神华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煤电/煤化工资产,股票停牌[132]
陕西能源(001286)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26.0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9:4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9.26元 单日上涨1.76% [1] - 换手率2.76% 成交量28.94万手 成交金额2.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26.08万元 占成交额6.11%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552.29万元(占比5.83%) 大单净流入73.79万元(占比0.28%)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6.15万元 占成交额0.02%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1619.93万元 占成交额6.08% [1] - 超大单与大单合计净流入1626.08万元 中小单合计净流出1626.08万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2.02亿元 同比下降7.78% [1] - 归属净利润7.03亿元 同比下降28.78% [1] - 扣非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下降29.33%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615 速动比率0.586 [1] - 资产负债率52.58% [1] - 注册资本37.5亿人民币 实缴资本30亿人民币 [1] 公司背景与经营规模 - 成立于2003年 位于榆林市 从事资本市场服务 [1] - 法定代表人王栋 [1] - 对外投资1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38次 [2] 企业资产与知识产权 - 拥有专利信息8条 [2] - 行政许可27个 [2] - 实缴资本30亿人民币 [1]
陕西能源(001286) - 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复工复产的的公告
2025-07-25 19:45
处罚情况 - 2025年7月23日控股子公司麟北煤业收行政处罚决定书[2] - 麟北煤业因通风等问题被责令停产1日,罚款145万元[2] 影响及结果 - 处罚未触及退市情形,预计不产生重大影响[4] - 截至公告日麟北煤业完成整改,7月25日恢复生产[5][6]
陕西能源:控股子公司麟北煤业于2025年7月25日恢复正常生产
快讯· 2025-07-25 19:40
公司处罚与整改情况 - 控股子公司麟北煤业因通风系统不完善、风电闭锁装置故障、培训记录不实等问题被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处以145万元罚款 [1] - 麟北煤业已完成整改并获麟游县应急管理局批复,将于2025年7月25日恢复正常生产 [1] - 此次处罚预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陕西能源: 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运营数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2
发电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为97.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07% [1] - 2025年累计发电量219.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03% [1] - 2025年第二季度上网电量90.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00% [1] - 2025年累计上网电量204.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91% [1] 煤炭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煤炭产量553.97万吨,同比增长25.24% [1] - 2025年累计煤炭产量988.62万吨,同比增长6.5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自产煤外销量384.62万吨,同比增长72.05% [1] - 2025年累计自产煤外销量572.27万吨,同比增长50.34% [1]
陕西能源(001286) - 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运营数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2025-07-10 18:15
业绩总结 - 2025年二季度发电量97.37亿千瓦时,累计219.22亿千瓦时,同比降10.07%、9.03%[2] - 2025年二季度上网电量90.80亿千瓦时,累计204.82亿千瓦时,同比降10.00%、8.91%[2] - 2025年二季度煤炭产量553.97万吨,累计988.62万吨,同比增25.24%、6.53%[2] - 2025年二季度自产煤外销量384.62万吨,累计572.27万吨,同比增72.05%、50.34%[2]
陕西能源:202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97.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07%
快讯· 2025-07-10 18:09
发电量及上网电量 - 202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97.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07% [1] - 上网电量90.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00% [1] 煤炭产量及销售 - 煤炭产量553.97万吨,同比增长25.24% [1] - 自产煤外销量384.62万吨,同比增长72.05% [1]
A股绿色周报|8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陕西能源控股公司项目未按环评要求建设被罚5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9:11
上市公司环境处罚情况 - 立华股份控股公司因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被罚21万元 [3][4] - 陕西能源控股公司因未按环评要求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被罚50万元 [11][17] - 华菱精工控股公司因项目未重新验收被罚38.4万元 [18] - 德力股份因未跟踪除尘灰处置情况被罚19万元 [19] 涉及上市公司概况 - 8家上市公司近期暴露环境风险,其中2家为国资控制企业 [11][15] - 涉及上市公司股东总数达63.31万户 [16] - 立华股份市值为157亿元,陕西能源市值为342亿元 [2][4] 行业与地区分布 - 涉及行业包括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轻工制造、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 [9] - 涉及地区包括安徽、陕西、江苏等地 [9][17] - 数据覆盖31个省(区、市)337个地级市 [10]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来自政府权威环境数据,覆盖数千家上市公司及数万家关联公司 [10] - 环境信息公开依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 [20] - 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不断提升,"公开为常态"成为原则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