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星通(002151)
icon
搜索文档
北斗星通:关于举办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2023-03-27 19:46
证 券代码:002151 证券简称:北斗星通 公告编号:2023-032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办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定于 2023 年 04 月 12 日 15:00-17:00 在全景网举办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 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http://ir.p5w.net)参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 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儒欣、财务负责人张智超、 独立董事刘胜民、董事会秘书潘国平、保荐代表人王希婧。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提 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4 月 07 日前访问 http://ir.p5w.net/zj/,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问题征集 专题页面。公司将在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 答。 欢迎广 ...
北斗星通(002151) - 2018年7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2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达麟投资、中航创投、IBM 等 [1] - 活动时间为 2018 年 7 月 30 日下午 16:00 - 17:30 [1] - 活动地点在北斗星通大厦展厅、第一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周儒欣、常务副总经理徐林浩、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潘国平 [3] 公司发展历程 - 2000 年成立,发展分艰苦创业、转型升级、规模化发展三阶段 [3] - 艰苦创业阶段完成多项工作,2007 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3] - 转型阶段为灾区抢险救灾提供保障获嘉奖,发布多款芯片等 [3] - 规模化发展阶段发布多款芯片,2015 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2016 年芯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3]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要子公司业务分布包括和芯星通芯片研发、华信天线和佳利电子天线业务等 [3] - 主营业务有基础产品、国防装备、汽车电子与工程服务、基于位置的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 [4] - 基础产品应用于测量测绘等多领域 [4] - 国防装备为国防用户提供导航等产品和系统应用业务 [4] - 汽车电子与工程服务面向汽车行业研发销售相关产品 [4] - 基于位置的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为行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构建运营服务体系 [4] 公司资质与实力 - 企业资质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软企认证等多级资质 [3] - 研发实力方面,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掌握导航领域核心技术,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3] 未来战略规划 - 处于产业布局和投入阶段,未来形成“1 + 1 + N”业务板块 [4] - 抓住产业国际化机遇,开拓多领域 [4] - 在重点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和智能制造条件 [4] - 坚持“上规模、上水平、国际化”思路,促使业务和产品向中高端转移 [4]
北斗星通(002151) - 2018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1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151,证券简称为北斗星通 [1] - 2018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14:00 - 15:30 接待安信证券、华夏基金、太平洋证券等进行现场参观,接待人员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 [1] 行业与市场情况 - 北斗产业处于成长期,5G 通讯与北斗高精度结合应用紧密,市场对定位高精度要求迫切 [1] 公司经营情况 - 前三个季度高精度应用领域收入增长迅速,主要产品有高精度板块、天线和电台等 [1] - 汽车电子业务受益于上海大众和吉利等车厂订单放量,收入增长明显,但因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迅速,利润下降 [2] 公司芯片业务情况 - 2009 年开始北斗导航芯片自主研发,发布国内首款北斗芯片 [2] - 2017 年国内首发 28nm 工艺 GNSS SoC 自主知识产权芯片并量产 [2] - 在北斗重大专项比测连续三年获得冠军,北斗芯片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大陆首家通过 AEC - Q100 车规级认证测试的北斗芯片企业 [2] - 2018 年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进行芯片研发,自主研发芯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情况 - 未来 3 年汽车电子与工程服务业务将洗牌,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开展 PMA 智能座舱、终端 IVI 平台、全液晶仪表盘等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2] - 在江苏北斗和重庆北斗完成多条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生产 MES 系统上线,部分生产工序导入机器人设备,打造先进智能制造系统 [2] 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 抓住产业国际化发展机遇,开拓导航产业及无人机、移动通信 5G、物联网等领域 [2] - 在汽车电子、“端 /IC + 云”、LTCC 陶瓷原材料及器件等重点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和智能制造条件,支撑产品、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强化核心竞争能力 [2] - 坚持“上规模、上水平、国际化”发展思路,以“内生 + 外长”为主要手段,促使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
北斗星通(002151) - 2018年11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04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有中国人保资产、新时代证券、中金公司等 [1] - 活动时间为2018年11月30日上午10:00 - 11:30 [1] - 活动地点在北斗星通大厦第五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及公司副总经理张锋 [1] 分组2:公司整体情况 - 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 [1] - 业务历经艰苦创业、升级转型、规模发展三个阶段,形成四大板块主营业务 [3] - 提出“北斗 +”新业态发展战略,目标构建“1+1+N”业务格局 [3] 分组3:汽车电子业务情况 - 2010年开始研发、生产和销售车载导航信息娱乐系统,覆盖多个产品线 [3] - 旗下in - tech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及工业工程服务提供商,涉及四个领域 [3] - 汽车电子加速向“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发展,公司加大投资布局 [3] 分组4:芯片业务情况 - 2009年开始北斗导航芯片自主研发,发布国内首款北斗芯片 [3] - 2017年国内首发28nm工艺GNSS SoC自主知识产权芯片且已量产 [3] 分组5:公司优势 国内市场优势 - 承担国家重大专项20余项,申请并取得软件著作权200余项 [4] - 具有卫星导航产品检测中心和惯性导航实验室,检测中心有总参导航产品检测中心资质 [4] 海外市场优势 - 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国家 [4] - 积极拓展海外营销渠道,加速核心技术产品走出去 [4] - 为宝马、奔驰等全球知名汽车厂商提供汽车工程服务 [4] - 为全球手机等用户提供辅助定位服务 [4] 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优势 - 有三年战略规划,业务板块分布格局合理,国际化业务和布局领先 [4] 生产制造优势 - 佳利电子微波陶瓷元器件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化工厂运行,列入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 [4] - 深圳徐港和重庆北斗完成多条SMT等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MES系统和机器人设备投入使用 [4]
北斗星通(002151) - 北斗星通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6: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151,证券简称北斗星通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 2020 年 11 月 10 日下午 2:00 - 4:30 的现场参观,地点在北斗星通大厦第七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有民生证劵、东北证劵、聚睿投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 [2] 业务布局与收入来源 业务布局 - 重点在卫星导航定位、5G 通信和汽车智能网联三个行业领域布局 [2] 主营业务及收入来源 - 基础产品业务:产品包括应用于多领域的导航芯片/模块/板卡系列产品等,是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之一 [2] - 汽车智能网联与工程服务业务:是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之一,汽车智能网联产品面向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及配套厂商,汽车工程服务客户包括宝马等汽车生产厂商 [2][3] - 信息装备业务:为用户提供导航、通信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采取直接客户销售方式开展业务 [3] - 基于位置的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提供信息系统应用解决方案与信息服务 [3] 各业务情况 汽车电子业务 - 智能网联业务总体毛利率偏低,原因是客户以自主品牌为主、市场竞争激烈 [3] - 改善措施:2019 年与远特合并获规模效应,整合效益逐步显现;放弃低端客户和项目,集中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内部优化提升效率,降低费用,预计未来毛利率逐步回升 [3] 芯片业务 - 22nm 芯片已完成流片,28nm 已量产二年,目前订单充足,22nm 预计明年下半年量产,两款芯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北斗三代与 5G 业务 - 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领域加大北斗推广应用,以芯片为核心的基础产品业务优势凸显,新型高精度应用领域保持高速增长 [3] - 消费类终端通信主芯片集成导航定位功能,公司 LTCC 陶瓷元器件拓展该市场争取国产化替代,微波陶瓷元器件已批量用于 5G 基站 [3] 特种行业业务 - 新型高精度应用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3] - 基础业务具备军民融合属性,国产化替代是机遇 [3]
北斗星通(002151) - 北斗星通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0:10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中航证券、中航基金、中航产融控股等 [2] - 时间为2021年9月7日14:00 - 15:30,地点在北斗星通大厦第五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 [2] 公司2021年半年报收入情况 - 营业收入1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43% [2] - 基础板块收入7.7亿元,占收入比约40%,增速38%,毛利率49.29%,芯片收入10.92亿元,占比55.64% [2] - 信息装备业务板块收入0.67亿元,占比约3.43%,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2] - 智能网联板块收入同期增长约30%,其中智能网联业务增速达55% [2] - 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板块收入0.34亿元,主要指海洋渔业,较去年同期增长28% [2] 公司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整体较去年同期增长39.04%,因扩大销售增加差旅和市场推广费用 [2] - 财务费用较同期下降39.84%,因减低贷款规模,减少利息支出 [2] 公司其他业务进展 - 2020年9月成立真点科技,2021年5月发布“TruePoint北斗全球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 [2] - 2021年上半年加强供应链管理,成立供应链委员会,解决芯片流片产能和关键物料短缺问题,巩固行业地位 [2]
北斗星通(00215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00:0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3.42%;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4.60亿元,同比下降12.11%[2]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4.5986206001亿元,上期为27.9877041774亿元[15] 净利润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8.54万元,同比下降36.9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6亿元,同比下降25.27%[2] - 净利润本期为5958.564998万元,上期为1.4008786123亿元[15] 货币资金变化 - 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5.94亿元,下降32.43%,主要因加大芯片产能备货及支付股票回购款[5]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238072595.25元,1月1日为1832407425.00元[13] 应收账款变化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2.62亿元,上升32.24%,主要是未到结算期的应收货款增加[5]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076448235.36元,1月1日为814035859.63元[13] 预付款项变化 - 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1.79亿元,上升231.02%,主要是为保供预付芯片制造货款[5] 研发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8024.29万元,上升41.71%,主要是对重点业务板块加大研发投入[8] 财务费用变化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688.42万元,下降221.03%,主要因美元升值产生汇兑收益及降低债务规模减少利息支出[8] 信用减值损失变化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059.56万元,上升105.9%,主要是应收账款增加所致[9] 投资收益变化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661.02万元,上升73.76%,主要是理财收益及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增加[9] 所得税费用变化 - 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812.17万元,下降88.24%,主要是部分子公司享受税收优惠及股权激励计划未行权冲销费用[9] 少数股东损益变化 - 少数股东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4110.58万元,下降260.1%[1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9299.2万元,下降943.5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24亿元,上期为 -3105.35万元[18]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6343.13万元,上升39.81%[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47亿元,上期为 -4.11亿元[1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5359名[11] - 周儒欣持股比例为15.79%,持股数量为81055729股[11] - 周光宇持股比例为10.01%,持股数量为51375330股[11]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55%,持股数量为43878607股[11] 资产总计变化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7244605489.02元,1月1日为7183433150.40元[13] 营业总成本变化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24.7306709837亿元,上期为27.1937471489亿元[15] 流动负债变化 - 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18.5054275604亿元,上期为21.4332705693亿元[14] 非流动负债变化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6.2480616513亿元,上期为3.5988441635亿元[14] 负债合计变化 - 负债合计本期为24.7534892117亿元,上期为25.0321147328亿元[14] 所有者权益合计变化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47.6925656785亿元,上期为46.8022167712亿元[14] 每股收益变化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23元,上期为0.31元[16]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23元,上期为0.31元[16] 综合收益总额变化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6102.724337万元,上期为1.0631208201亿元[16]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4.23亿元,上期为29.98亿元[17] 收到的税费返还变化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5821.35万元,上期为3824.53万元[18]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5.98亿元,上期为31.50亿元[1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9.22亿元,上期为31.81亿元[18]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化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88亿元,上期为4779.37万元[1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化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7.35亿元,上期为4.58亿元[18]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59亿元,上期为 -1.84亿元[1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7.06亿元,上期为 -6.37亿元[19]
北斗星通(00215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7-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为2022年上半年[1] - 公司股票简称北斗星通,代码002151,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9]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儒欣[9] - 董事会秘书是潘国平,证券事务代表是姜治文[10]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联系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东路7号北斗星通大厦南二层,电话010 - 69939966,传真010 - 69939100,电子信箱BDStar@BDStar.com[10]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11]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12] - 报告期为2022年01月01日至2022年06月30日,期末指2022年06月30日[8] 公司治理与报告审议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2] - 公司负责人为周儒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张智超,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方小莉[2] - 报告涉及未来规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承诺[2]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5.11亿元,上年同期19.63亿元,同比减少22.99%[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1万元,上年同期1.12亿元,同比减少20.73%[1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8亿元,上年同期1525万元,同比减少1726.53%[1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8.90亿元,上年度末71.8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09%[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2.22亿元,上年度末44.3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72%[1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3153.43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59.89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856.26万元[16][1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5.11亿元,同比下降23%,剔除并表因素收入增长约3.1%[3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901万元,同比下降21%,剔除并表因素同比下降10.33%[36]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达 -2.48亿元,存货和预付款占有资金约1.8亿元[36] - 研发投入23.36亿元,同比增长18.82%[41] - 财务费用 -653.25万元,同比下降151.51%,主要是财务汇兑损益增加[41] - 所得税费用332.16万元,同比下降83.79%,主要是部分子公司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41] - 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5.11亿元,同比减少22.99%,上年同期为19.63亿元[42] - 产品销售、系统应用、服务收入分别为14.05亿元、0.38亿元、0.68亿元,同比变动0.77%、-49.28%、-86.13%,占比分别为92.95%、2.52%、4.53%[42] - 东北地区收入同比上升302.44%,主要因辽宁地区项目验收增加;汽车电子、服务收入、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分别下降33.21%、86.13%、71.07%,因2021年三季度处置境外子公司;导航产品、系统应用分别下降31.39%、49.28%,因2021年处置相关公司[43] - 投资收益为1487.2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4.50%,包含债务重组、理财及联营企业权益法收益,不具可持续性[4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分别为9097.92元、-420.30万元、134.93万元、29.10万元,占比分别为0.01%、-6.92%、2.22%、0.48%,均不具可持续性[46]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为12.87亿元,占总资产18.68%,较上年末比重减少6.83%;应收账款为8.48亿元,占比12.30%,比重增加0.97%[47] - 存货为10.51亿元,占总资产15.26%,比重增加1.76%;长期股权投资为2.55亿元,占比3.70%,比重增加0.70%[47] - 固定资产为7.39亿元,占总资产10.73%,比重增加1.62%;短期借款为1.46亿元,占比2.12%,比重增加0.42%[47] - 主要境外资产Rx Networks并购形成,资产规模1.13亿元,位于加拿大,收益为-584.6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2.67%,无重大减值风险[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400,493,504.91元,期末数为409,275,448.7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097.92元,本期购买金额为8,772,845.92元[4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556,391,953.02元,包括货币资金242,776,610.28元、应收票据56,434,658.63元等[50] - 报告期投资额为64,0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92,155.00元,变动幅度为33,206.45%[51]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2.8687873234亿元,较年初18.32407425亿元减少约30.86%;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66.286848万元,较年初188.092464万元增长约466.88%[11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8.4775516535亿元,较年初8.1403585963亿元增长约4.14%;预付款项为1.782946656亿元,较年初7754.608125万元增长约129.92%[116]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10.5118331702亿元,较年初9.7000057106亿元增长约8.37%;流动资产合计为36.8404235143亿元,较年初40.5639551149亿元减少约9.18%[116] - 2022年6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2.5507881426亿元,较年初2.1521792995亿元增长约18.52%;固定资产为7.3906267515亿元,较年初6.5437863675亿元增长约12.94%[117] - 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5.1064990415亿元,较年初5.8714999375亿元减少约13.03%;开发支出为2.0046829546亿元,较年初1.2685922238亿元增长约57.94%[117]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2.0579897053亿元,较年初31.2703763891亿元增长约2.52%;资产总计为68.8984132196亿元,较年初71.834331504亿元减少约4.09%[117]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1.46亿元,较年初1.22055176亿元增长约19.61%;应付票据为3.2603762784亿元,较年初2.1458552478亿元增长约51.94%[117]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6.6931419389亿元,较年初7.699639522亿元减少约13.07%;合同负债为1.7563848374亿元,较年初2.3006804728亿元减少约23.66%[11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6.24亿元,2022年1月1日为21.43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5.84亿元,2022年1月1日为3.60亿元;负债合计22.08亿元,2022年1月1日为25.03亿元[118] - 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2.22亿元,2022年1月1日为44.31亿元;少数股东权益4.60亿元,2022年1月1日为2.4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6.82亿元,2022年1月1日为46.80亿元[118]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1.96亿元,2022年1月1日为16.30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43.15亿元,2022年1月1日为42.71亿元;资产总计55.11亿元,2022年1月1日为59.00亿元[119]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7.62亿元,2022年1月1日为9.94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0.75亿元,2022年1月1日为1.42亿元;负债合计8.37亿元,2022年1月1日为11.36亿元[120]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5.11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19.63亿元[120]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15.06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18.96亿元[120]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2.21亿元,2022年1月1日为5.69亿元[118] - 2022年6月30日长期借款1.17亿元,2022年1月1日为1.33亿元[118] - 2022年6月30日固定资产1.81亿元,2022年1月1日为1.86亿元[119] - 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0.70亿元,2022年1月1日为0.78亿元[11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0.46亿元,2021年为13.98亿元[122] - 2022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为617.54万元,2021年为805.35万元[12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9476.65万元,2021年为1.18亿元[122] -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60亿元,2021年为1.31亿元[12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964.99万元,2021年为1.24亿元[12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738.66万元,2021年为1.04亿元[122]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900.98万元,2021年为1.12亿元[123]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2021年为0.22元[123]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56亿元,2021年为3.22亿元[124]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净利润为6405.96万元,2021年为1554.22万元[126] - 2022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26亿元,2021年同期为21.46亿元,同比下降19.59%[128] - 2022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74亿元,2021年同期为21.31亿元,同比下降7.37%[128] - 2022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8亿元,2021年同期为1524.84万元,同比下降1720.97%[128] - 2022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53亿元,2021年同期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53.93%[128] - 2022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31亿元,2021年同期为1.76亿元,同比增长258.61%[129] - 2022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9亿元,2021年同期为 -1.63亿元,同比下降9.79%[129] - 2022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1亿元,2021年同期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22.32%[129] - 2022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30亿元,2021年同期为3.65亿元,同比增长45.09%[129] - 2022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68亿元,2021年同期为 -2.47亿元,同比下降8.48%[129] - 2022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6.87亿元,2021年同期为 -4.05亿元,同比下降70%[129] - 上年期末股本为512,199,997元,资本公积为3,990,676,947.5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4,430,843,411.9元,少数股东权益为249,378,265.17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680,221,677.1元[132]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中,综合收益总额为57,397,368.18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79,803,735.98元[133] - 本期专项储备提取150,499,570.48元,使用金额未提及[134] - 本期其他变动导致金额减少54,935,924.76元[134
北斗星通(00215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2.92万元,同比增长9.4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89%;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增长12.50%[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0.2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4.86亿元,同比增长1.25%[2] -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53亿元,剔除部分子公司不再合并报表影响后,较去年同期增加8883.42万元[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70.21亿元,较上期71.83亿元有所下降[12] - 公司营业总收入7.60亿元,较上期9.13亿元下降[14] - 公司营业总成本7.58亿元,较上期8.92亿元下降[14] - 公司营业利润3279.60万元,较上期4987.00万元下降[15] - 公司净利润3091.08万元,较上期3239.23万元下降[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82.92万元,较上期4187.32万元增加[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4122.77万元,上期为2190.50万元[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上期为0.08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09元,上期为0.08元[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54亿元,上期为9.90亿元[1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321.24万元,上期为760.12万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亿元,上期为-1.04亿元[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1亿元,上期为-7245.73万元[1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亿元,上期为3200万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亿元,上期为-1.56亿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83亿元,上期为-3.40亿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49亿元,上期为11.60亿元[1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84.61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341.70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39.44万元[3]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5.57亿元,下降30.41%;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3838.63万元,上升49.5%[4] - 持有待售的资产较期初减少842.03万元,下降100%;其他流动资产较期初增加3.26亿元,上升521.98%[4] - 开发支出较期初增加4098.32万元,上升32.31%;应付职工薪酬较期初减少1.08亿元,下降66.54%[4] - 期末货币资金1,275,177,376.90元,年初为1,832,407,425.00元[11]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280,607.43元,年初为1,880,924.64元[11] - 期末应收票据142,081,345.31元,年初为167,731,263.68元[11] - 期末应收账款801,712,519.89元,年初为814,035,859.63元[11] - 期末存货1,037,824,298.32元,年初为970,000,571.06元[11]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3,871,958,649.44元,年初为4,056,395,511.49元[11]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9.36亿元,较上期21.43亿元减少[12]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3.64亿元,较上期3.60亿元略有增加[13] - 公司负债合计22.99亿元,较上期25.03亿元减少[13]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7.22亿元,较上期46.80亿元增加[13] 费用及损失变化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85.73万元,上升45.16%;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573.06万元,上升83.81%[4] 股东持股情况 - 周儒欣持股比例25.86%,持股数量132,431,059股[6]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57%,持股数量43,878,607股[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19%,持股数量6,071,878股[6]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使用1.5 - 2亿元自有资金,以不超过50元/股回购A股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期限12个月[9]
北斗星通(00215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5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38.51亿元,较2020年增长6.24%[1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较2020年增长38.22%[1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1亿元,较2020年增长105.70%[1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5亿元,较2020年下降28.41%[13] - 2021年末总资产71.8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5%[1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3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4.77%[14]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13亿元、10.49亿元、8.36亿元、10.52亿元[16]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358.93万元[17]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7亿元[17]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161.30万元[1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4.28亿元,占营业收入11.12%,同比增长24.37%[4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6.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8.22%,扣非后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05.20%[5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6.24%,毛利率29.23%,同比增长0.88%[56] - 产品销售2021年营业收入29.89亿元,同比增长23.69%,占营业收入比重77.61%[57] - 华东地区2021年业务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加37.23%,主要受益于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57][61] - 西北地区2021年业务收入5980.73万元,同比减少43.15%,主要因上年同期存在项目性收入[58][61] - 服务业务收入2021年为6.50亿元,同比下降32.67%,主要因对境外非全资子公司不再享有控制权[57][61] - 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业务收入2021年为7.28亿元,同比下降27.82%,主要因对境外非全资子公司不再享有控制权[58][61] - 芯片及数据服务2021年生产量3.65亿元,同比增长82.58%,主要因市场对定位芯片需求旺盛[61] - 2021年产品销售金额20.9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7.01%,同比增长29.41%[63] - 2021年销售费用2.48亿元,同比增长26.65%;管理费用4.84亿元,同比增长2.38%;财务费用0.22亿元,同比降低49.94%;研发费用2.78亿元,同比增长22.50%[70] - 2021年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72.47%,人工成本占比18.08%,折旧占比2.35%,动力占比1.57%,其他占比5.53%[63]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60,782,349.86元,同比增长8.59%;现金流出小计4,155,879,413.43元,同比增长12.87%;现金流量净额304,902,936.43元,同比减少28.41%[77]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3,823,692.39元,同比增长2,021.12%;现金流出小计469,829,670.74元,同比增长15.23%;现金流量净额-136,005,978.35元,同比增长65.30%[77]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19,807,432.89元,同比减少59.29%;现金流出小计542,949,195.80元,同比减少46.78%;现金流量净额76,858,237.09元,同比减少84.70%[78]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31,389,551.23元,较2020年减少56.60%[78] - 2021年投资收益18,076,966.8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04%;资产减值-17,977,729.69元,占比-8.99%[79] - 2021年末货币资金1,832,407,425.00元,占总资产比例25.51%,较年初增加3.44%[80] - 2021年末存货970,000,571.06元,占总资产比例13.50%,较年初增加2.15%[81] - 2021年末商誉640,820,030.67元,占总资产比例8.92%,较年初减少5.39%[81] - 报告期投资额为408,959,672.85元,上年同期为265,704,721.78元,变动幅度55.10%[84] - 本报告期实现效益为2498.59万元[94] - 面向低功耗应用的北斗/GNSS SOC单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88.89万元[93] - 面向高精度高性能应用的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15万元[93] - 基于云计算的定位增强和辅助平台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07.66万元[93] - 5G通信用小型化终端器件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16.97万元[93] - 5G通信用射频模组基板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342.49万元[93] - 高精度高性能高集成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27.58万元[93] - 收购Rx Networks 100%股权并增资项目本期实现效益507.66万元[97] - 5G通信用小型化终端器件项目本期实现效益716.97万元[97] - 5G通信用射频模组基板项目本期实现效益342.49万元[97] - 高精度高性能高集成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期实现效益227.58万元[97] - 各项目合计本期实现效益1794.7万元[97] - 2021年12月8日出售东莞云通股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 - 803.64万元,出售股权贡献净利润占比0.10%[101] - 2021年12月9日出售银河微波股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1359.72万元,出售股权贡献净利润占比9.49%[101] - 华信天线收入2.61亿元,同比减少7%,净利润2275.01万元,同比增长13%[104] - 和芯星通营业收入5.44亿元,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17%[105] - 重庆北斗营业收入19.37亿元,同比略增1%,净利润 - 4020.19万元,同比下降32%[105]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为1695.92万元[147][148] - 董事长、离任总经理周儒欣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0.82万元[147] - 董事、总经理、离任副总经理高培刚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26.6万元[147] - 独立董事许芳、刘国华、刘胜民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7.2万元[147] - 监事会主席王建茹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7万元[147]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3.88万元[147] - 副总经理徐林浩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8.45万元[148] - 副总经理黄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6.88万元[148] - 副总经理姚文杰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4万元[148]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399,893.5小时,支付报酬总额为7,177,616.35元[164] - 现金分红金额为29,707,599.83元,可分配利润为30,410,063.48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65.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1128%[168] - 首次授予453.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932%;预留111.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2196%,预留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19.7345%[168] - 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35人[168] - 首次授予登记人数为232人,首次授予登记数量为447.00万股,首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170] - 董事、总经理高培刚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60,000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170] - 董事、副总经理尤源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0,000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80,000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170] - 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评结果与个人年度绩效及公司/业务单元经营业绩完成情况相关,高级管理人员激励薪酬合计750,000元,考评比例为21.24%[1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8.97%,其中芯片业务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37.31%[52] - 报告期内导航产品业务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1.12%[54] - 报告期内陶瓷元器件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8.65%[54] - 报告期内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智能网联业务收入14.34亿元,同比增长33.39%[54] - 报告期内汽车电子业务获得累计融资总额2.3亿元[54] - 芯片及数据服务2021年营业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8.97%,毛利率62.10%,同比下降3.10%[56] - 导航产品2021年营业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1.12%,毛利率35.62%,同比增长3.00%[56] - 汽车电子2021年营业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1.03%,毛利率12.40%,同比下降1.90%[56]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512,199,997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 - 除特殊情况外,公司每年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最近三年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5] 报告期相关时间 - 报告期为2021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6] - 期末为2021年12月31日[6] 行业发展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20] - 2020年北斗产值超过40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产值突破万亿,全球市场份额翻一番[25] - 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开展北斗系统应急管理能力示范创建[21] - 2022年2月工信部发布意见,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21] - 2022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表示,开展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化研究和技术攻关[21] -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规划,加快北斗等信息技术在渔业领域转化应用[21] - 2021年12月国务院规划,促进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应用[21] - 2021年12月交通运输部推动,在多个领域推广应用北斗三号终端[23] - 2021年12月中央网信办规划,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23] - 国家大力扶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为公司产品规模化应用提供增长空间[26] - 到2025年,综合时空服务将形成5 - 10亿个/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19.6%[28] - 2021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107] - 截止2021年12月底,全球78个国家/地区中200家运营商至少推出一项符合3GPP标准的5G服务,投资5G的运营商覆盖145个国家/地区,数量达487家,正式推出5G移动服务的运营商达187家,覆盖72个国家/地区,已发布5G设备1257款,其中智能手机614款,较2020年底上涨120%[107]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启动精密单点定位的技术研发,布局高精度云服务业务[33] - 2017年公司完成加拿大从事全球辅助定位专业公司Rx Networks的收购[33] - 2020年公司成立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公司——真点科技[33] - 2021年5月公司发布TruePoint“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33] - 公司是我国首家获得北斗系统运营服务分理资质单位[33]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高精度模组及板卡出货量连续四年翻一番[31] - 新一代基于22nm制程的高精度芯片已开始应用,有望在2022年提前实现跃升期目标[29] - LTCC陶瓷元器件年产能大幅提升[29] - 汽车电子业务出货量进入国内前三[29] - 北斗船联网入网用户超5万个,伴随手机用户超15万个,监控系统1300余套[36] - 导航产品业务是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包括天线产品、国际代理产品、信息装备产品、数据采集终端等[36][37][38] - 陶瓷元器件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包括陶瓷元器件和陶瓷基板,应用于多个领域[39][40][41] - 汽车电子业务包括汽车智能网联业务和汽车工程服务业务,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