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迅(002227)

搜索文档
奥特迅(00222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季度营业收入67,845,087.6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5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619,848.8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36%[5] - 营业收入本期为67,845,087.6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56%,因实现销售收入的订单增加[9] - 营业成本本期为54,303,636.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31%,受营业收入增加影响[9] - 财务费用本期为3,356,620.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3.72%,因利息支出增加[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784.51万元,较上期4389.57万元增长54.56%[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8285.63万元,较上期5830.09万元增长42.12%[19]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191.35万元,较上期-893.97万元亏损扩大33.26%[20]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686,015.4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4%[5]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68.60万元,较上期-4465.21万元有所改善[23]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5.52万元,上期为8955.94万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9.60万元,上期为-1631.72万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790.93万元,较上期5874.67万元增长15.59%[22] - 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000万元,上期为0[24] - 2023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96亿元,较期初2.573亿元减少14.66%[24] 资产负债情况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508,000.00元,较期初下降53.42%,因应收票据到期解付[8] -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21,307,265.71元,较期初增长187.16%,因预付货款增加[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65,154,248.91元,较期初增长36.26%,因信用借款增加[8]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19,601,702.81元,年初余额为257,339,860.02元[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9,706,746.67元,年初余额为120,436,869.47元[15] - 存货期末余额为183,129,946.95元,年初余额为187,415,190.97元[1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541,171,157.16元,年初余额为1,554,735,492.66元[1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5,154,248.91元,年初余额为47,816,637.93元[17]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52,041,502.20元,年初余额为56,576,747.74元[17]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452,696,363.94元,年初余额为454,354,195.16元[18]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088,474,793.22元,年初余额为1,100,381,297.50元[1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202[13] - 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欧华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27,003,614股[14] - 截止报告日,廖晓霞持有欧华实业100%股权,詹美华持有宁泰科技100%股权[15] 每股收益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69元,上期为-0.0349元[21]
奥特迅(00222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奥特迅,代码002227,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廖晓霞,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松坪山路3号奥特迅电力大厦[7] - 公司控股股东为欧华实业有限公司,属外商控股法人,法定代表人是廖晓霞[17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廖晓霞,为境外自然人,国籍是中国香港[172]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71][172] 财务数据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12亿元,较2021年增长8.31%[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033.19万元,较2021年下降23.31%[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80.6万元,较2021年的-3903.25万元下降27.6%[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6.88万元,较2021年的-1752.67万元下降137.74%[10] - 2022年末总资产为15.55亿元,较2021年末的16.93亿元下降8.18%[1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998亿元,较2021年末的11.4亿元下降3.54%[10]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12亿元,较2021年的2.88亿元有所增长[1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47.41万元,较2021年的632.48万元有所增长[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389.57万元、8496.46万元、7523.41万元、1.08亿元[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64.85万元、-506.9万元、-307.85万元、-2353.59万元[1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8.31%,其中工业收入2.89亿元,占比92.77%,同比增长9.21%,其他业务收入2254.23万元,占比7.23%,同比下降2.08%[33] - 2022年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营业收入1.92亿元,占比61.61%,同比降12.04%;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营业收入9145.33万元,占比29.32%,同比增116.69%[34] -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销售量4511面,同比降10.97%;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销售量57461kW,同比增35.34%[35] -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营业成本1.37亿元,同比降14.27%;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营业成本1.03亿元,同比增95.56%[34] - 运行设备维护营业收入401.39万元,占比1.29%,同比增186.05%;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营业收入173.60万元,占比0.56%,同比降40.09%[34] - 运行设备维护营业成本5.32万元,同比增441.24%;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营业成本126.82万元,同比降36.57%[34] -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生产量4653面,同比降7.75%;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生产量905面,同比降23.95%[35] -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库存量2988面,同比增4.99%;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库存量12472kW,同比增18.26%[35] - 研发费用为30474481元,较上年增长24.27%[41] - 研发投入金额为38294812.81元,较上年增长15.1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28%,较上年增长0.73%[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41668781.51元,较上年下降137.74%,主要因资金受限6082.05万元[43][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7812624.76元,较上年增加167.44%,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43][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95614820.35元,较上年下降125.94%,主要因借款减少、偿还借款金额增加[43][44] - 货币资金年末金额为257339860.02元,占总资产比例16.55%,较年初比重增加7.18%,因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45] - 应收账款年末金额为120436869.47元,占总资产比例7.75%,较年初比重减少1.62%,因销售回款增加、营业收入变动[46] - 固定资产年末金额为344879636.94元,占总资产比例22.18%,较年初比重增加2.17%,因本期新能源充电站转固[48] - 在建工程年末金额为313013324.04元,占总资产比例20.13%,较年初比重增加2.75%,因奥特迅光明工业园投入增加[49] - 截止报告期末,土地使用权抵押导致地上建筑物资产受限金额386,816,385.15元,其中在建工程295,106,214.84元,固定资产91,710,170.31元[54] - 截止报告期末,五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674,848.34元[54] - 截止报告期末司法冻结资金60,820,502.18元,该资金于2023年3月21日全部解冻,银行保函保证金为349,710.97元[54] - 报告期投资额为24,935,335.06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1,789,544.79元,变动幅度为14.44%[55] - 2021年非公开募集资金总额35,261.95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18,077.78万元,累计已使用20,077.7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5,184.17万元[58] - 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承诺投资24,683.9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486.72万元,投资进度38.43%[61]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0,578.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591.06万元,投资进度100.12%[61]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计15.55亿元,较年初的16.93亿元有所下降[187] - 2022年末流动资产合计6.30亿元,较年初的7.87亿元减少[186]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9.25亿元,较年初的9.06亿元增加[187] - 2022年末流动负债合计2.28亿元,较年初的2.96亿元减少[188] - 2022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2.26亿元,较年初的2.56亿元减少[188]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2.57亿元,较年初的1.59亿元增加[186]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元,年初为2.00亿元[186] - 2022年末应收票据为0.87亿元,较年初的1.28亿元减少[18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1.20亿元,较年初的1.59亿元减少[186] - 2022年末存货为1.87亿元,较年初的1.86亿元略有增加[186] - 2022年营业总收入3.12亿元,较2021年的2.88亿元增长8.31%[192] - 2022年营业总成本3.61亿元,较2021年的3.28亿元增长10.14%[192] - 2022年净利润亏损4063.31万元,较2021年亏损的3394.79万元扩大19.70%[193] - 2022年末资产总计16.55亿元,较年初的17.82亿元下降7.16%[190][192] - 2022年末负债合计4.72亿元,较年初的5.64亿元下降16.32%[191][192] - 2022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1.83亿元,较年初的12.17亿元下降2.80%[192] - 2022年末流动资产合计6.42亿元,较年初的10.32亿元下降37.74%[190]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0.13亿元,较年初的7.50亿元增长35.01%[190] - 2022年末流动负债合计3.01亿元,较年初的3.56亿元下降15.54%[191] - 2022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71亿元,较年初的2.08亿元下降17.99%[19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33.19万元,2021年为-3270.77万元[194]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61亿元,2021年为3.23亿元[196] - 2022年营业利润为-3397.91万元,2021年为782.37万元[196] - 2022年净利润为-3403.13万元,2021年为625.83万元[19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628元,2021年为-0.1468元[19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6.88万元,2021年为-1752.67万元[198]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97亿元,2021年为30万元[198] - 2022年研发费用为2220.70万元,2021年为1503.43万元[196] - 2022年销售费用为3195.98万元,2021年为3587.76万元[196] - 2022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091.09万元,2021年为783.23万元[19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8,162,257.64元,流出小计400,529,812.64元,净额-2,367,555.00元[199][20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4,689,936.43元,流出小计369,971,556.42元,净额-55,281,619.99元[20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1,435,582.90元,流出小计104,032,796.76元,净额-62,597,213.86元[20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0,246,388.85元,期初余额146,891,734.01元,期末余额26,645,345.16元[200] - 2022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17,602,775.50元,较2021年的283,548,283.36元有所增长[199] - 2022年收回投资收到现金311,800,000.00元,较2021年的300,000.00元大幅增加[200] - 2022年取得借款收到现金30,000,000.00元,较2021年的66,855,714.11元减少[200] - 2022年偿还债务支付现金76,000,000.00元,较2021年的82,200,000.00元减少[200] - 2022年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4,081,190.41元,较2021年的16,899,048.11元减少[200] - 2022年支付的各项税费6,232,867.15元,较2021年的3,514,912.23元增加[200] 分红与募集资金 - 公司计划2022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9] - 2021年非公开募集资金总额35,261.95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18,077.78万元,累计已使用20,077.7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5,184.17万元[58] - 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承诺投资24,683.9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486.72万元,投资进度38.43%[61]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0,578.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591.06万元,投资进度100.12%[61] - 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未达计划进度,因经济下行、行业周期及再融资时间晚等因素影响[61] - 公司变更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示范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主体,有助于统筹规划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63] - 公司于2022年12月18日审议通过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实施主体的议案,变更为全资子公司之间变更[64] - 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调整后拟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4,683.95万元,公司置换子公司预先投入该项目的自筹资金3,490.64万元[66] -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各项发行费用总计708.04万元,使用自筹资金预先支付160万元并完成置换[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67] - 公司将“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站建设运营示范项目”建设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69] 行业与市场情况 - 2022
奥特迅(002227) - 2014年11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41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早期专注直流操作电源研发,后延伸至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等新产品,依托现有平台加大研发与市场拓展力度,充电桩产品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方面有优势 [1][2] - 公司主营电力自动化电源产品,在做大做强核心业务基础上,拓展到电能质量治理、储能等领域,已有相关技术储备和产品投入市场 [2] - 公司不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业务 [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相关 - 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市场容量大,但发展受国家政策、市政规划、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影响,公司看好其发展前景 [3] - 从数量上看,公司交流充电桩销量比直流充电机多,产品多为定制式,价格因配置、功能、模块不同而有差异 [3] - 公司在深圳以外地区多以提供设备为主,产品分布在上海、云南、贵州、合肥、北京等地 [3][4] - 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分布在城市繁华地带、汽车密集度较高的地方,如机场、车站、大型商场、城市综合体等 [4] 公司其他情况 - 公司目前没有增发打算,更多信息可关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巨潮资讯网 [3] 核电业务相关 - 随着核电项目重启和国产化发展要求,未来核电机组设备国产化比例有望达80%以上,公司认为核电市场将迎来广阔成长空间 [4] - 公司是国内唯一通过核1E级电源产品认证的企业,有丰富设计经验和较强研发能力 [4] - 公司核电产品交货周期一般在3到4年,具体根据工程进度而定 [4]
奥特迅(002227) - 2014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02
公司产品情况 - 电动汽车充电相关产品已推向市场,应用于出租车、私家车、巴士,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相关车企及运营商等 [2] - 公司目前没有生产电动汽车的考虑 [3]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 5 - 10 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市场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政府扶持政策落地,如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电动汽车发展速度将加快 [2] - 锂电池是未来电池的发展趋势,但标准仍在统一过程中,普及与技术成熟需时间验证 [3] - 从国内能源结构看,考虑能源清洁与环境污染问题,核电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国内重视核电技术研发与发展,如 AP1000 核电技术 [3] 行业相关信息 - 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分布在城市繁华地带、汽车密集度较高的地方,如机场、车站、大型商场、城市综合体等 [2] - 充电时间与电池耐受度、容量、充电倍率等因素有关,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采用 0.5C - 1C 倍率充电,时间约 1 至 2 小时,个别采用钛酸锂电池的车 3C 充电,快充时间可控制在 20 分钟内 [2][3] 调研相关情况 - 2014 年 9 月 9 日 UBS 瑞银证券李乐及其客户对公司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地点在公司二楼会议室,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袁亚松、财务总监吴云虹、证券部郑黎君/卓泽鹏 [1] - 调研以问答方式进行,调研前副总经理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接待过程中公司人员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未出现未公开信息泄露情况,已签署调研《承诺书》 [1][3][4]
奥特迅(002227) - 2014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3:24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早期专注直流操作电源研发,2009年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实现充电产品系列化,模块从75伏到750伏不等,与国网、南网、普天等运营商合作,与车企进行充电实验 [1][2] - 公司是国内唯一通过核1E级电源产品认证的企业,核电产品分核岛与常规岛,核岛产品要求更高,公司产品具高安全性、良好可维护性,在价格、技术和售后服务上有优势 [4] 充电业务相关问题 - 新建小区建设充电桩,政府前期规划应根据小区人口、用电负荷、线路与供电设备承受度、充电设备容量与数量等统筹制定电缆线路布局 [2] - 2014年上半年充电桩营业收入多来自以前年度存量订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进展取决于国家政策、市场情况等因素,公司坚持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2] - 公司加大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研发投入,建立单独生产线,与直流产品共用平台,做好产能和产量释放准备 [3] - 交流充电桩为车载充电机充电,具备漏电保护、防雷、计量收费、监控及通信功能 [3] 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电子元器件寿命约10年,到一定年限会根据实际情况升级改造 [3] 行业发展看法 - 尽管有政策利好,电动汽车产量增长,但受电池局限性和部分充电标准不统一影响,发展速度略有滞缓 [4] 调研相关情况 - 2014年9月26日,景顺长城王鹏辉到公司二楼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公司副总经理袁亚松、财务总监吴云虹、证券部郑黎君和卓泽鹏接待 [1] -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未出现未公开信息泄露,已签署调研《承诺书》 [4]
奥特迅(002227) - 2015年12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14
业务概况 - 公司2009年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业务包括充电设备研发制造、充电设施建设及充电网络运营等,目前发展受宏观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2] - 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原集中在两网,目前两网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至70%左右,公司积极开拓网外市场,如核电、电动汽车充电、电能质量治理领域等 [2] 运营模式 - 深圳地区充电运营服务商业模式不清晰,公共服务领域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从“运营试点”转为“备案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和创新模式,公司正在积极探索 [3] 订单交付 - 直流电源产品交付时间一般为3 - 5年,核电产品订单执行周期为5 - 8年,2014年签订的订单部分未执行完,定制式订单交付时间可能受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延期,短期内难改善 [3] 业绩与费用 - 公司今年业绩下滑主要因宏观经济影响,客户延迟订单交付;销售费用上涨是因电能质量系列产品、新能源充电系列产品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费用增长但未产生匹配营业收入 [3][4] 产品优势 - 充电桩产品优势包括自身优势(大功率直流充电有长期运行经验,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服务优势(全国有完善售后服务网点)、整体方案优势(是电动汽车充电整体方案提供商,国内有多个典型项目) [4] 产能情况 - 公司加大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研发投入,有单独生产线,目前产能能满足需求,且与直流产品生产流程类似可共用平台,产能大幅扩张需约3个月 [4][5] 研发投入 -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5]
奥特迅(002227) - 2016年7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8
公司基本情况 - 2009年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凭借电力自动化电源行业技术优势与研发实力,实现充电产品系列化 [3] - 业务包括充电设备研发制造、充电设施建设及充电网络运营,是电动汽车充电整体方案提供商,奥特迅电力大厦充电站、望海路充电站已试运营 [3] 产品优势 充电堆 - 由充电堆本体、收费系统、站级监控系统、充电终端四部分组成 [3] - 具备良好兼容性,可兼容不同类型和型号电动汽车并自动匹配输出功率 [3] - 具备良好先进性,可自动适应未来更大充电功率需求 [3] - 具备较高充电效率,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智能充电模块,模块峰值效率高达96.5%,可使设备工作在高效率区间并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4] - 改善充电设备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4] 行业情况 -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480万个充电桩,市场规模达千亿,要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4] 充电时间 - 目前市面上采用0.5C - 1C倍率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约1至2小时;个别车型采用3C充电,充电时间可控制在20分钟内 [4] 经营业绩 - 2016年1 - 6月经营业绩预计亏损,原因是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受宏观经济影响,客户延迟大量订单交付;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大幅上涨,综合毛利率下降;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业务前期投入大,暂未产生匹配营业收入 [5] 电池技术趋势 - 认为锂电池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趋势,但目前锂电池标准仍在健全中,普及与技术成熟需时间验证 [6]
奥特迅(002227) - 2016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2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227,证券简称奥特迅 [1] - 2016 年 5 月 30 日富瑞金融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杨子毅及其客户共 11 人到公司十楼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袁亚松、财务总监吴云虹、证券部郑黎君 [1] 公司业务结构 - 营业收入主要源于传统业务(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占比 80%-90%;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占比不到 10% [2] 电动汽车充电业务优势 - 2009 年进入该领域,凭借电力自动化电源行业技术优势与研发实力及十年大功率工业充电技术沉淀,实现充电产品系列化,业务涵盖充电设备研发制造、充电设施建设及充电网络运营 [2] - 是电动汽车充电整体方案提供商,奥特迅电力大厦充电站、望海路充电站已试运营 [2] 充电堆优势 - 由充电堆本体、收费系统、站级监控系统、充电终端四部分组成 [3] - 兼容性广,可兼容不同类型和型号电动汽车,自动匹配输出功率,兼容未来更大充电功率需求 [3] - 效率高,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智能充电模块,模块峰值效率达 96.5%,设备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间 [3] 行业相关数据 - 目前市面上采用 0.5C - 1C 倍率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约 1 - 2 小时,个别车型采用 3C 充电,充电时间可控制在 20 分钟内 [3] - 深圳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最高限价为每千瓦时 1 元,允许下浮;北京充电服务费按充电电量收取,每千瓦时收费上限标准为当日北京 92 号汽油每升最高零售价的 15%;奥特迅电力大厦充电站充电服务费为每千瓦时 0.45 元 [4] 行业问题及前景 - 小区交流充电桩功率小,对小区用电量影响不大;安装过多直流充电桩,可单独设置变压器改善用电负荷影响 [3] - 目前电动汽车存在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不够、充电服务点配置不合理等缺陷,随电池技术改善及配套设施跟进,发展前景会更好 [4]
奥特迅(002227) - 2016年3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56
行业现状与企业发展策略 - 电动汽车行业爆发,国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企业发展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扩张,不能以牺牲产品安全性和能耗为代价低价抢占市场,避免资源浪费 [1][2] 公司技术发展路线 - 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进步,充电功率增大、时间缩短,传统充电设备无法适应需求,公司充电堆技术应运而生,每个端口输出功率可调在3kw - 180kw,两个端口可同时对一辆汽车充电,最大输出功率达360kw,满足不同车型和未来超大功率充电需求,避免重复投资 [2] 企业社会责任 - 企业应利用自身技术和研发能力创造引领行业、驱动发展的过硬产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 [2]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充电会更方便快捷,充电设施布满街头巷尾,随用随充,技术发展使充电时间越来越短 [2] 公司充电堆技术优势 - 具有良好兼容性,可根据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自动分配输出功率 [2][3] - 具有良好先进性,可自动适应未来电动汽车超大功率充电需求 [3] - 充电模式灵活,可根据不同场景智能调度及优化充电曲线,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电池使用寿命 [3] - 改善充电设备工作环境,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
奥特迅(002227) - 2016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40
行业与公司模式 - 深圳地区充电站运营商业模式不清晰,在公共服务领域仍处探索阶段,投资大、回报长,受多因素影响,公司正积极探索运营模式 [3] - 公司 2009 年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是整体方案提供商,已向“设备销售和设施服务收入并重”转型 [3] 产品技术优势 - 充电堆由本体、收费系统、站级监控系统、充电终端四部分组成,兼容性广,可兼容不同类型和型号电动汽车及未来更大充电功率需求 [4] - 充电堆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智能充电模块,模块峰值效率高达 96.5%,能通过智能控制使设备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间 [4] 充电相关情况 - 充电时间与电池耐受度、容量、充电倍率等有关,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采用 0.5C - 1C 倍率充电,时间约 1 至 2 小时,个别钛酸锂电池车采用 3C 充电,快充时间可控制在 20 分钟内 [4] 社会资本参与 - 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难点在于电动汽车保有量小、充电服务市场规模小、充电设施投资规模大且有风险 [5] - 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用地保障及运营补贴等政策支持可减少社会资金进入市场的顾虑 [5]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已完成奥特迅电力大厦、望海路公益停车场、福田体育馆充电站建设,其中奥特迅电力大厦和望海路充电站已开始试运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