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通信(002465)

搜索文档
海格通信(002465) - 2017年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4:02
公司经营管理总体情况 - 2016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95亿元,同比增加17.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0.75% [2] - 战略目标是将公司建设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军民融合、规模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军民布局”和“两个高端”战略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无线通信板块 - 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19%,在国防无线通信业务领域处于行业领先 [2] - “十三五”期间,随着特殊机构用户信息化装备采购及数字化部队建设推进,预期保持稳健增长 [2][5] 北斗板块 - 具有“芯片—天线—板卡—终端—系统—运营服务”全产业链技术布局,2015年实现北斗业务收入6.18亿元 [2] - “十三五”期间,军用市场巩固现有特殊机构用户,开展关键设备研制,拓展新业务领域;民用市场拓展运输、物流监控等项目 [2][3] - 2016年受军改和“十三五”开局影响订单滞后,2017年业务会逐步回升 [6] 卫星通信业务 - 已形成芯片→天线→模块→整机→系统的全方位产品研发与服务能力,有十几个卫星通信型号产品,是国防卫星通信主流设备供应商之一 [3] - 2014年比2013年增长85%,2015年比2014年增长近50% [3] - 参与“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入围工信部项目,研制发改委项目,促进卫星通信设备国产化 [3] 专网业务板块 - 自主研发军用数字集群和民用数字集群终端产品,2013年收购四川承联公司 [3] - 2015年收入下降,2016年预期收入有较大增长,“十三五”期间国内军用、民用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市场处于爆发窗口期 [3][4] 模拟仿真业务 - 2013年收购摩诘创新90%股权,产品拓展,是国防用户最大模拟训练装备整机设备供应商之一,国内唯一能生产10吨以上大负载电动运动平台的厂家 [4] - 2015年实现收入2.04亿元,净利润0.72亿元,2016年2月在新三板挂牌,11月定向增发3.6亿元 [4] 高端服务 - 海格怡创以移动通信网络维护、优化和工程为主营业务,2014 - 2015年营收分别为8.32亿元和10.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1.58亿元 [4] - 预计2017年能较好完成业绩目标,业务结构中网络维护业务近三年维持70%比重,工程业务微调,网络优化业务增长 [4] 公司资本运作情况 - 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成功实施,实际募集资金约11.7亿元,是广州市首家实施该计划的国有企业,股份锁定期三年 [5] - 2016年拟购买怡创科技40%股权、海通天线10%股权、嘉瑞科技51%股权和驰达飞机53.13%股权,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76亿元 [5] - 2016年布局集成电路产业,与粤科集团组建母基金,主导运作基金 [5] 交流环节问答要点 业务发展趋势 - 无线通信业务板块“十三五”期间预期保持稳健增长,产品单价因产品而异 [5] - 2017年北斗板块业务会逐步回升 [6] 项目优势与特点 - 大S项目优势在芯片和终端系统,有完整产业链,是军民融合项目供应商之一,价格因产品型号而异 [6] 收购项目协同效应 - 收购武汉嘉瑞与公司超短波产品关联度高,优势互补;收购驰达飞机可开拓航空产业板块,促进与中航工业合作 [6] 企业定位与战略 - 战略目标是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军民融合、规模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 [2][7] - “十三五”期间加大收并购力度,运用产业基金加速产业布局,提高业务板块协同效应 [6][7] 国企改革计划 - 关注广东省国企混改信息,机会成熟时推行新员工持股计划,与科研院所接触争取合作 [7] 子公司管理与考核 - 对子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团队设考核目标,高管队伍稳定,根据子公司情况管理输出,推动集团资源共享 [7] 北斗民用业务市场 - 已有公务车、船舶等示范项目,后续拓展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子公司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园,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7][8] 研发情况 - 每年将营业收入10%以上资金投入科研创新,构建滚动式科研模式,建立科研流程与过程管理机制 [8] - 2015年研发人员1941人,技术研发团队以35名博士、700多名硕士为主 [8]
海格通信(002465) - 2017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0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51 方,时间为 2017 年 8 月 28 日 15:30 - 16:30,地点在海格通信产业园,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古苑钦等 [1] 2017 年半年度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6,649 万元,同比增长 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3,831 万元,同比下降 29% [2] -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 82,627 万元,同比增长 31%;军工通信、北斗导航业务受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等因素影响,效益同比下降 [2] 业务领域发展情况 无线通信领域 - 面向新一代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建设,跟进无线网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巩固竞争优势 [2] - 上半年收入结构同比下降 16%,亮点包括综合终端产品在特殊机构比试获两项第一,卫星通信业务参与“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等 [6] 北斗导航领域 - 夯实全产业链布局竞争优势,推动民用业务规模化发展 [2] - 上半年开始做北斗三号技术储备,参与军民融合项目论证,跟踪应用热点 [5] - 北斗终端产品种类多,收入占比大,正开展北斗三号系列终端研制,开拓相关市场 [5] 泛航空领域 - 构筑军用模拟仿真业务优势地位,布局飞行训练民用领域,拓展游戏等市场,打造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领域品牌形象 [2] - 完成对西安驰达飞机的收购,布局飞机零部件制造业务 [3] 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 - 保持国内领先技术服务能力和企业运营水平,扩大通信服务业务全国布局,推动相关平台研发,寻求进入军用业务和海外市场机会 [3] - 怡创科技取得多项重大合同项目及订单,推动民用领域市场开拓和业绩增长 [3] 资本运作情况 - 2017 年 7 月 4 日完成“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项目新增股份登记手续并上市 [3] - 2017 年 3 月 1 日控股子公司摩诘创新完成定向增发股份项目,募集资金 3.6 亿元 [3] - 广州无线电集团于 7 月 18 日至 27 日增持,持股比例由 20.99% 上升至 21.76% [3] 互动交流环节要点 业绩下滑及成本增加原因 - 业绩下滑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军品收入占比同比下滑,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增加且综合毛利率低,导致成本上升 [3] - 管理费用增加因合并范围内增加及完成收购 [4] 北斗民用相关问题 - 技术上做北斗三号技术储备,商务上跟踪军民融合项目和应用热点 [5] - 北斗终端产品以运营系统、后台服务方式签合同,正开展北斗三号系列终端研制并开拓相关市场 [5] 子公司怡创科技相关问题 - 战略规划包括投入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推进相关芯片产业化和高精度地图技术等 [5] - 今年在高精度人才引进和广东地区地基增强网有投入,上半年仍保持较快增长 [5][6] 无线通信业务未来规划 - 该业务是传统高毛利产品,受军事体制改革影响,期待军改落地后业务快速增长 [6] 北斗芯片使用情况 - 射频芯片主要用子公司润芯信息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基带芯片不同终端有不同选择,2016 年后子公司长沙海格的芯片逐步替代使用 [6] 十三五规划战略思考 - 抓好研发,优化管理,在北斗高精度、北斗三号领域向上游核心产业发力 [6]
海格通信(002465) - 2017年7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06
公司业务布局 - 围绕“高端高科技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和“军民布局”两大定位,聚焦“无线通信、北斗导航、泛航空、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业务 [2] - 业务布局由原来十大业务板块聚焦调整为四大主要支柱业务,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集群、雷达探测、频谱管理”等合并为“无线通信”板块,“北斗导航”不变,原“模拟仿真”并入“泛航空”,原“信息服务”并入“软件与信息服务”板块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无线通信业务 - 巩固特殊机构市场竞争优势并提升份额,紧跟新一代通信技术研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探索新市场空间,打开交通部、海洋局等市场大门 [2] 北斗导航业务 - 布局全价值链服务产业平台,巩固竞争优势,拓展民用市场,开展北斗三号系列终端研制,参与车联网、船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整合能力优势发掘新机遇 [2] 泛航空业务 - 2013 年收购摩诘创新 90%股权,产品型号拓展,“十三五”充实产品链,建设飞行训练中心,拓展飞行培训市场,摩诘创新是国防用户最大模拟训练装备整机设备供应商之一,是国内唯一可生产并批量配套高负载(12T)六自由度电动运动平台的厂家 [2]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务 - 子公司海格怡创是国内通信服务行业领先企业,在客户竞标中名列前茅,经营指标快速增长,创新型网络优化服务平台市场份额提升,业务拓展至 21 个省、直辖市,正开展 5G 网优云服务平台研制 [2] 公司其他业务发展 卫星业务 - 2005 年布局卫星通信产业板块,形成全方位产品研发与服务能力,有十几个卫星通信型号产品,是国防卫星通信主流设备供应商之一,2013 年实现规模订货及量产,近三年增长幅度较快,2014 年比 2013 年增长 85%,2015 年比 2014 年增长近 50%,拓展行业用户市场,参与相关项目建设 [4] 专网业务 - 自主研发军用数字集群型号产品和民用 PDT、DMR 等数字集群终端产品,2013 年收购四川承联,2015 年收入下降,2016 年收入规模过亿元,在多地公安用户及城市地铁项目有中标或产品应用,“十三五”期间国内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市场处于爆发窗口期 [4][5] 公司股权及管理层情况 大股东增持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实施后,控股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持股 484,216,740 股,占公司总股本 20.99%,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认可及未来发展信心,自 2017 年 7 月 4 日起 6 个月内增持,增持金额拟不超过 2 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 16 元/股 [3] 管理层调整 - 年初调整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新领导班子设立体现突出“高层核心决策”、“军民融合”决心,聚焦四大业务适应市场变化,推进组织变革,重视内涵式增长、优化管理 [3][4]
海格通信(002465) - 2020年2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4
公司总体情况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280.95万元,同比增长11.58%;营业利润57,493.31万元,利润总额60,023.4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24.5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97%、23.58%、19.09% [3] - 公司聚焦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板块,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注重新业务领域研发与市场布局 [3] 各业务领域亮点 无线通信领域 - 巩固短波、超短波、二代卫星存量业务,拓展多模智能终端、数字集群、天通S卫星终端、卫星宽带移动通信产品增量及新客户市场 [3][4] 北斗导航领域 - 助力北斗民用领域突破,“广州南沙新区北斗城市应用示范项目”为近十万南沙市民提供精准位置服务 [4] 航空航天领域 - 民航领域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旗下海格云熙国产甚高频共用系统首次落地海外,拓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新客户,推进民航空管技术装备国产化 [4] - 旗下驰达飞机拓展飞机零部件制造市场,2019年通过空中客车公司供应商资格审核 [4] 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 - 旗下海格怡创经济指标稳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在重点项目科研竞标取得突破,布局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无人信息化等平台业务 [4][5] 互动交流环节 海格怡创5G业务情况 - 海格怡创是行业领先通信服务供应商,5G网络建设是未来重点业务拓展领域和主要业务来源 [5] - 海格怡创储备5G网络建设技术,针对5G运维服务储备高附加值网络运维服务技术,具有业务规模、技术储备、运营商合作、人才储备等竞争优势 [5] 北斗三号芯片研制进展 - 2019年在北斗三号全球体制多模多频射频芯片研制取得业内领先优势,发布完全自主产权的北斗三号应用的基带+射频全芯片解决方案 [6] - 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全球体制射频芯片在客户第一轮实物比测成绩第一,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原型比测入围,获得研制资格 [6] 卫星通信天通系列产品布局 - 2020年1月10日“天通系统”正式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国产化替代将加速 [6] - 海格通信为天通卫星通信系统提供解决方案,拥有多种天通系列产品,具备多种功能,可满足不同场景使用 [6][7] 北斗民用业务布局及拓展 - 公司是国家发改委北斗园区重大专项实施企业,获2018年国家北斗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专项资金9,094万元支持,形成北斗全产业链布局 [7] - 规划北斗业务民用方向布局,包括打造高精度产品和服务、开辟北斗时空数据在智慧城市应用、研发“海格北斗智慧防疫定位服务系统”、拓展北斗三号民用服务行业应用等,未来将依托大湾区优势拓展应用并推广 [7][8]
海格通信(002465) - 2020年4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06
公司业绩情况 - 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46.07 亿元,同比增长 11.2%;利润总额 5.99 亿元,同比增长 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19 亿元,同比增长 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5 亿元,同比增长 54.31% [4] - 2010 - 2018 年度累计实现净利润 33.45 亿元,累计现金分红 17.63 亿元,平均分红率达 53%;2019 年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2 元,派发现金红利 2.77 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64.35%,近三年平均占比约 53.25% [4] - 2020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8,561 万元,同比增长 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51 万元,同比增长 1.36% [7] 业务进展情况 无线通信领域 - 巩固短波、超短波、二代卫星存量业务,拓展多模智能终端、天通卫星终端、卫星互联网移动通信产品增量市场 [5] - 强化核心技术积累和引领,成为无线通信系统体系架构标准主导者之一,拓展自组网、无线宽带/微波等技术领域 [8] 北斗导航领域 - 具备全产业链研发与服务能力,抢占北斗三号核心技术高地,多模多频射频芯片实物比测成绩第一,基带芯片率先一次性流片成功 [5] - 广州南沙北斗城市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实现多领域北斗终端规模化应用;国家发改委北斗产业园区创新发展重大专项取得进展 [5] - 民用布局方向为依托高精度导航芯片打造产品服务、推进“北斗 +5G”技术融合、推出“海格北斗智慧防疫定位服务系统” [6] - 确保机构市场领先,突破核心技术构建芯片壁垒,完成民品产业化推广,构建“城市大脑”等应用,成为“北斗 +5G”应用先行者 [8][11] 航空航天领域 - 巩固军用模拟器优势,与西飞等签署合同,拓展民用飞行模拟器业务;抓住民航装备国产自主化机遇,拓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客户;子公司驰达飞机通过空客供应商资格审核,在成都设公司提供发动机零部件 [6] - 做强做宽模拟仿真产品,布局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服务等民用领域;加大飞机零部件精密智造投资,推进精益管理 [8] 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 - 全资子公司海格怡创形成全业务服务模式,通过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现场审查 [6] - 瞄准全国布局,探讨进入特殊机构市场和国际市场;在 5G 时代为多行业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8] 创新业务 - 智能化无人系统完成人才集结,推进核心技术研制积累,应用于竞标项目;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开展信息技术研究并应用于无人项目 [7] 互动交流问答 业务发展规划 - 聚焦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无线通信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为存量业务,北斗导航和航空航天为增量业务领域 [7] - 未来聚焦重大科研项目,推动市场与技术融合,推进“产业 + 资本”双轮驱动,加大前瞻性技术研究投入 [12] 海格怡创 5G 发展 - 面临 5G 建设带来的市场机遇,也受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影响;坚持差异化竞争策略,有望抢占市场份额,拓展特殊机构市场 [9] 市场区域扩张 - 目前业务覆盖全国 22 个省份/市,未来将深度挖潜高附加值地区和项目 [10] 2G 退网影响 - 2G、4G 与 5G 网络将并存,2G 未大规模退网,退网可降低维护成本,对公司业务无影响 [10] 北斗三代政策支持 - 国家在应用与产业化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加速北斗三号产业化推广 [10] 北斗三号应用场景及公司布局 - 北斗三号在多领域广泛应用,与新技术加速融合;公司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完成民品产业化推广,构建多领域应用 [10][11] 2020 年摩诘创新业务展望 - 受机构用户机制体制改革影响业务有波动,已签署新合同,积极拓展民用市场,有信心恢复稳定增长 [11] 地基增强系统建设进度 - 星舆科技高精度定位网络覆盖全国十几个主要省/市,有项目落地;优势在于提供低成本服务,实现全方位覆盖;现阶段在广东、珠三角推广应用 [12] 卫星互联网业务 - 公司 2005 年布局卫星通信业务,形成整体能力,取得市场成绩;2018 - 2019 年重点布局多领域;将参与卫星互联网产业 [12][13] 民航模拟仿真业务进展 - 我国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有发展空间,带动相关国产化需求;摩诘创新布局拓展民航模拟仿真业务,产品进入验证、取证阶段 [13]
海格通信(002465) - 2017年11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5: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海格通信,证券简称为 002465 [1] - 2017 年 11 月 23 日 14:30 - 16:30,国信万融、中信建投等多家单位人员到海格通信产业园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公司接待人员有董秘、财务总监谭伟明等 [1] 公司经营情况 - 无线通信业务面向新一代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建设 [2] - 7 月 18 日至 27 日,广州无线电集团增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由 20.99% 上升至 21.76%,表达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认可和未来发展信心 [3] - 2017 年下半年国家军事体制改革落地,特殊机构用户采购工作将开展,军工企业迎来新机遇,公司围绕两大定位,坚持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发展 [3] 公司业务调整 - 公司内部主动变革,进行管理团队人事调整和组织机构改革,打造专业化、年轻化管理团队,积聚科研力量 [3] - 生产方面控制成本,研发方面研究院评估项目、砍掉低效项目,市场方面集中市场部门到市场营销中心,成立业务分部跟进市场信息 [3] 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卫星通信综合终端 - 公司两型综合终端产品在特殊机构用户产品比试中获行业第一,2017 年已有小批量试用,预计 2018 年后较快增长 [4] 北斗产品 - 军用方面从手持、车载、机载向弹载、武器平台发展,民用方面重点在行业应用,如高精度定位、手机、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 [4] - 公司正在开发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以“平台 + 服务”模式运营,已在广州地区建设地基增强基试验站 [4] 军品与民品业务收入 - 2010 年上市时军品占比 90%,2016 年军品占比 65%,公司未来朝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加大军用业务研发投入和拓展,积极推进民用业务拓展 [4]
海格通信(002465) - 2019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8:1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日期为2019年5月21日9:15 - 13:00,地点在海格产业园、北斗产业园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全景网杨元元、上海证券报朱文彬、证券时报李映泉等45位中小投资者,还有深交所、广东证监局、广东上市公司协会相关人员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杨海洲、董事兼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余青松等 [2][3] 公司运营与业务发展 运营效率提升 - 公司前身国营第七五〇厂90年代中期率先变革,实施市场化运作,面对新环境采取管理变革和举措,注重内部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3] 军工业务增长空间 - 军工通信产业不会是夕阳产业,公司瞄准卫星通信、北斗导航等有市场容量和发展方向的业务,重点研究原有业务巩固与新领域开拓 [4] 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 公司倡导“二次创业、再次腾飞”,经历体制机制、自主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四个成长机遇,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技术创新,重视科研项目投资回报分析,优化组织架构 [4][5] 市场或技术创新焦点 - 巩固北斗导航领域核心优势,抢占北斗三号核心技术高地,聚焦芯片、高精度及北斗与5G融合;发展宽带卫星通信产品,巩固软件无线电等领域核心能力;拓展无人信息化装备等项目 [5] “海豚一号”芯片前景 - “海豚一号”HP2018高精度基带芯片是国内首颗支持100Hz级别的高精度定位导航基带芯片,预计北斗三号产品大规模放量应用后芯片成本下降,公司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建设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在广州部分区域试点应用 [5][6] 军民业务比重与板块发展 - 公司军民业务比重大致各占一半,战略聚焦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各板块有不同发展规划和市场空间 [6] 海格怡创在5G建设优势 - 海格怡创业务规模接近20亿元,覆盖20多个省市,有雄厚技术储备,是运营商网络维护重要合作伙伴,已参与5G前期实验网和试点城市建设,提前做好业务知识培训与人才储备 [7] 商誉减值情况 - 2018年度计提商誉减值是对公司资产价值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应,2019年将根据监管要求和评估报告结果判断是否计提 [7]
海格通信(00246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7 00:00
分红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2]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4.85亿元,上年同期为24.41亿元,同比增长1.77%[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亿元,上年同期为2.75亿元,同比增长6.13%[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4亿元,上年同期为2.26亿元,同比增长3.65%[1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54亿元,上年同期为 -2.09亿元,同比减少164.49%[1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上年同期为0.12元/股,同比增长8.33%[11]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13元/股,上年同期为0.12元/股,同比增长8.33%[1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1%,上年同期为2.74%,同比增长0.07%[1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47.08亿元,上年度末为147.84亿元,同比减少0.51%[1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2.37亿元,上年度末为102.88亿元,同比减少0.49%[1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6.1%[25] - 营业成本15.51亿元,同比增长1.77%;销售费用7912.25万元,同比下降18.29%;管理费用1.42亿元,同比增长2.31%;财务费用 -1433.66万元,同比下降2.25%;所得税费用2936.93万元,同比增长18.67%;研发投入4.11亿元,同比下降0.54%[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54亿元,同比下降164.4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99.74万元,同比下降101.3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147.38万元,同比增长76.2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47亿元,同比下降260.19%[28]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989,793,517.75元,较年初2,632,757,019.66元有所减少[91]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3,036,874,023.30元,较年初2,708,530,605.39元有所增加[91]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308,000,000.00元,较年初15,000,000.00元大幅增加[91]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计为14,708,260,642.34元,较年初14,783,934,028.89元略有减少[9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38.78亿元,较年初39.06亿元下降0.72%[9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8.31亿元,较年初108.78亿元下降0.43%[92]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16.05亿元,较年初119.11亿元下降2.57%[93]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21.60亿元,较年初24.28亿元下降11.04%[94]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4.45亿元,较年初94.83亿元下降0.40%[9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2.03亿元,较年初3.40亿元下降40.31%[9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17.91亿元,较年初16.51亿元增长8.49%[9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6.12亿元,较年初8.29亿元下降26.19%[92]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货币资金10.08亿元,较年初11.89亿元下降15.21%[93]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应收账款21.04亿元,较年初18.57亿元增长13.33%[93]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4.85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4.41亿元,同比增长1.77%[95]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21.85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1.73亿元,同比增长0.53%[95] - 2022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3.25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7.35%[95] - 2022年半年度利润总额为3.29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10亿元,同比增长6.09%[95] - 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99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85亿元,同比增长5.00%[97]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2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6.13%[97] - 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2021年半年度为0.12元,同比增长8.33%[97]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0.55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10.10亿元,同比增长4.44%[98]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利润为3.12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23亿元,同比下降3.38%[98]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3.08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18亿元,同比下降3.25%[9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58亿元,2021年同期为20.37亿元,同比下降8.7%[9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12亿元,2021年同期为22.47亿元,同比增长7.3%[9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4亿元,2021年同期为-2.09亿元,亏损扩大[99]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16亿元,2021年同期为31.33亿元,同比下降7%[10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9.29亿元,2021年同期为21.76亿元,同比增长34.6%[10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0万元,2021年同期为9.57亿元,由盈转亏[100]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8亿元,2021年同期为2.18亿元,同比增长41.2%[100]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89亿元,2021年同期为5.61亿元,同比下降30.7%[100]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47万元,2021年同期为-3.43亿元,亏损收窄[10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47亿元,2021年同期为4.04亿元,由正转负[100] - 2022年上半年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1028.76亿元,期末为1023.72亿元[102] - 2022年上半年初少数股东权益为5.90亿元,期末为5.93亿元[102] - 2022年上半年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87.80亿元,期末为1083.07亿元[102]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376.80万元[102]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5411.48万元[102] - 2021年上半年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992.76亿元,期末为993.08亿元[103] - 2021年上半年初少数股东权益为5.54亿元,期末为5.65亿元[103] - 2021年上半年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48.19亿元,期末为1049.27亿元[103] - 2021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2980.20万元[103] - 2021年上半年其他减少2947.85万元[103] - 2022年半年度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9,445,093,265.17元,较期初减少38,121,741.39元[104]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07,557,424.48元[104] - 2022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 - 11,865.22元[104] - 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使所有者权益减少345,667,300.65元[104]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9,212,753,582.05元,较期初减少113,045,011.82元[105]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17,892,450.74元[105]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 - 126,750,238.00元[105] - 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使所有者权益减少304,187,224.56元[105]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7,083,129.82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50,114,464.08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17,268,417.81元,所得税影响额7,762,691.85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693,788.18元[13] - 增值税退税涉及金额1,704,380.40元,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14] 业务覆盖领域 - 公司业务覆盖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15][16][17][18] 研发投入情况 - 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5%左右[20] - 研发投入4.11亿元,同比下降0.54%[28] 公司发展举措 - 公司推行员工持股,完善激励机制,成立政企事业部推动民用业务发展[21] - 公司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深化晨会模式,建立全员层层联络制,开展“金牌骨干”评选[22] 历史分红情况 - 自2010年上市以来先后实施12次现金分红计划[23] - 2010 - 2021年度累计现金分红近27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53%[24] 各业务线营收数据 - 营业收入按行业分,工业12.69亿元,占比51.08%,同比增长2.53%;服务业12.15亿元,占比48.92%,同比增长0.99%[29] - 营业收入按产品分,无线通信9.44亿元,占比37.99%,同比下降1.87%;北斗导航2.34亿元,占比9.44%,同比增长26.54%;航空航天1.06亿元,占比4.28%,同比下降8.52%;软件与信息服务11.66亿元,占比46.95%,同比增长2.10%;其他业务3323.51万元,占比1.34%,同比下降6.01%[29]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24.85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1.77%,毛利率37.59%,同比持平[29][30] 各业务线毛利率数据 - 工业毛利率53.34%,同比下降0.29%;服务业毛利率21.13%,同比增长0.04%[30] - 无线通信毛利率52.02%,同比增长0.60%;北斗导航毛利率60.55%,同比下降6.49%;航空航天毛利率53.43%,同比下降2.04%;软件与信息服务毛利率18.72%,同比增长0.51%;其他业务毛利率77.12%,同比增长2.82%[30] 业务突破情况 - 短波业务全面突破机载主流平台领域;全面竞标入围下一代卫星通信系统项目,并首次突破卫星车领域[25] - 北斗三号终端产品在特殊机构市场实现全面布局,以总分第1名成绩中标南方电网项目[25] 资产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9.89793517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53%,较上年末比重减少4.28%[31]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30.3687402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65%,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33%[31] - 合同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6.83540892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65%,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56%[31] 交易性金融资产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0.24亿元,本期购买金额27.61亿元,本期出售金额28.963亿元,期末数为8.887亿元[32] 投资情况 - 报告期投资额为29.2930063124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1.7596783528亿元,变动幅度为34.62%[34] - 海格天腾产业投资金额为9亿元,持股比例100%[35] - 新格局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金额为2亿元,持股比例6.67%[35] - 驰达飞机产业园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4.72843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933.13549万元,项目进度69.33%[36] - 天枢研发大楼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
海格通信(00246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0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37,800,975.0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14,982.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173,951.9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8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4,493,848.1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9.86%[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3780097507亿元,上期为8.7234884568亿元,同比增长7.5%[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9.035382043亿元,上期为8.6463390356亿元,同比增长4.5%[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791.448562万元,上期为4454.584688万元,同比增长7.6%[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资产总计为147.6119030784亿元,上期为147.8393402889亿元,略有下降[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为38.3518085779亿元,上期为39.0589258341亿元,略有下降[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9.2600945005亿元,上期为108.7804144548亿元,略有增长[15]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47,914,485.62元,上期为44,545,846.88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52,214,982.75元,上期为48,303,858.38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 - 4,300,497.13元,上期为 - 3,758,011.50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227元,上期为0.0210元;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0227元,上期为0.0210元[18]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1,457,800,000.00元,较2021年末增长42.36%[6] - 预付款项229,139,593.60元,较2021年末增长113.31%[6] - 短期借款318,000,000.00元,较2021年末增长2020.00%[6] - 应付职工薪酬48,106,989.78元,较2021年末减少46.79%[6] - 其他流动负债78,383,021.24元,较2021年末减少49.10%[6] - 截至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057,494,742.13元,年初为2,632,757,019.66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457,800,000.00元,年初为1,024,000,000.00元[13]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9,407,228,909.49元,年初为9,377,210,730.14元;非流动资产中,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为244,126,311.19元,年初为248,942,184.44元[1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为3.18亿元,上期为1500万元,大幅增加[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应付票据为2.385597264亿元,上期为3.4024325665亿元,有所下降[14] 股东持股情况 - 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6.02%,持股数量599,732,162股[8] - 公司前10名优先股股东中,杨海洲持股47,257,418股,占比2.05%;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21,372,401股,占比0.93%;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股21,060,002股,占比0.91%[9]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99,732,162股人民币普通股[9] 公司业务重大事件 - 2022年4月,公司参与设立新格局海河滨海股权投资基金,总投资规模30亿元,公司认缴2亿元,占比6.67%[10] - 2022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摩诘创新向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申请4000万元授信融资额度[10] - 2022年3月,公司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订货合同,金额约4.3亿元[10] - 2022年2月,公司以9亿元自有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海格天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0] - 2022年1月,公司全资子海华电子中标中广电项目,合计中标金额35,707.14万元[11] - 2021年1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海格怡创中标中国移动项目,合计预中标金额180,851.44万元[11] 季度费用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9259383351亿元,上期为1.8053334996亿元,同比增长6.7%[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3679.698428万元,上期为4416.861986万元,同比下降16.7%[17] 现金流量指标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901,193,085.88元,上期为1,086,782,678.66元;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134,469.72元,上期为6,248,949.76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58,860,294.13元,上期为42,135,682.32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960,187,849.73元,上期为1,135,167,310.74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404,681,697.88元,上期为1,238,571,480.84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44,493,848.15元,上期为 - 103,404,170.10元[19][20]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620,500,000.00元,上期为1,944,000,000.00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本期为8,460,894.51元,上期为12,704,854.48元;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本期为406,007.79元,上期为65,836.00元;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881,194.69元[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631,248,096.99元,上期为1,956,770,690.48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068,402,978.23元,上期为1,352,899,501.65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37,154,881.24元,上期为603,871,188.83元[20]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上期为500,000.00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03,000,000.00元,上期为1,28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03,000,000.00元,上期为1,780,000.00元[20]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上期为9,500,000.00元;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465,213.90元,上期为5,826,759.1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070,309.93元,上期为15,326,759.1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00,929,690.07元,上期为 - 13,546,759.10元[2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 - 311,998.39元,上期为 - 118,854.22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581,031,037.71元,上期为486,801,405.41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585,619,070.28元,上期为2,057,596,873.30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004,588,032.57元,上期为2,544,398,278.71元[20] 报告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