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威科技(300007)
icon
搜索文档
七家上市公司投了这家机器人公司!已研发出两款机器人产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9:19
融资进展 - 公司完成A+轮融资 投资人为福然德和涛涛车业 这是近半年第三次披露融资进展 [1] - A轮融资投资人为兆丰股份 汉威科技 乔锋智能3家上市公司 [3] - Pre-A轮引入柯力传感和伟创电气两家上市公司股东 [4] 股东与合作 - 累计引入7家上市公司股东 包括福然德 涛涛车业 兆丰股份 汉威科技 乔锋智能 柯力传感 伟创电气 [2] - 伟创电气合作方向为提升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 [3] - 柯力传感合作方向为增强环境感知与力控能力 [3] - 兆丰股份合作方向为优化传动效率 保障负载能力与稳定性 [3] - 汉威科技合作方向为提供系统化感知方案 提升环境适应性 [3] - 乔锋智能合作方向为确保核心零部件制造精度 [3] 产品与技术 - 已研发先行者K1和先行者K2两款产品 其中K2为第五代产品 身高175cm 体重75kg 充电1小时可工作8小时 [6] - 产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制造 仓储物流 智慧巡检 安保巡逻 高危作业 商业服务 科研教育等 [6] - 坚持"硬件先行"战略 通过产业链协同构建多维竞争优势 [4] 商业布局 - 与福然德通过渠道共建模式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制造及应用落地 [1] - 借助涛涛车业销售渠道和北美制造能力 计划在美国建立独立品牌并在北美首发 [1] -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开发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 构建"技术—渠道—市场"三位一体布局 [7] 行业痛点 - 商业化痛点包括场景适配性不足 成本控制难度大 渠道网络碎片化 全球化市场标准不统一 本地化服务体系缺失等 [6]
汉威科技(300007)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08 17:02
会议信息 - 董事会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4日送达[2]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7月8日召开[2] - 应参与表决董事9名,实际参与9名[2] 担保决策 - 公司同意为控股子公司嘉园环保续贷提供不超285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3] -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续贷担保的议案》表决9票同意,0反对,0弃权[3]
汉威科技(300007) -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续贷担保的公告
2025-07-08 17:02
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嘉园环保83.90%股权[4] 担保情况 - 拟为嘉园环保续贷提供不超285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18950万元,占2024年末净资产6.68%[7] - 实际对外担保余额8630.67万元,占2024年末净资产3.04%[8]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嘉园环保资产61438.34万元、负债37802.02万元[7] - 2025年3月31日嘉园环保资产59269.54万元、负债36247.33万元[7] - 2024年度嘉园环保营收25510.17万元、利润总额 -1916.58万元、净利润 -1972.43万元[7] - 2025年1 - 3月嘉园环保营收4631.42万元、利润总额 -607.08万元、净利润 -614.11万元[7] - 2024年12月31日嘉园环保银行贷款11692.88万元,2025年3月31日为11555.26万元[7] - 2024年12月31日嘉园环保流动负债35324.75万元,2025年3月31日为33925.43万元[7]
汉威科技(300007) - 关于控股子公司为其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7-08 17:02
担保情况 - 嘉园环保为福建恒嘉700万元无还本续贷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18950万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比例6.68%[6]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8630.67万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04%[6] 福建恒嘉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6873.43万元,负债4693.43万元,净资产2180万元[8]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6948.31万元,负债4783.28万元,净资产2165.03万元[8] - 2024年度营收1844.84万元,净利润 -111.52万元;2025年1 - 3月营收580.70万元,净利润 -14.97万元[8]
汉威科技连跌5天,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35
汉威科技股价表现 - 汉威科技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7.46% [1] - 近1周跌幅6.30%,近1月跌幅7.52%,但近6月涨幅达46.91%,今年以来涨幅40.07%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74%(近1周)、2.35%(近1月)、4.45%(近6月)、0.77%(今年以来) [2] 公司基本面 - 汉威科技是国内知名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 [1]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基金一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股东 [1]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基金表现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40.07%,在同类4529只基金中排名第77位 [1] - 基金由闫思倩管理,其累计任职时间7年151天,现任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 [3][4] - 闫思倩在管基金总规模163.37亿元,任期回报40.87% [4] 基金经理背景 - 闫思倩曾任华创证券分析师、中银国际证券业务经理、工银瑞信基金研究部基金经理 [3] - 2022年1月加盟鹏华基金,目前管理多只基金包括鹏华科技驱动混合、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等 [4] 鹏华基金公司信息 - 鹏华基金成立于1998年12月,股东包括国信证券(50%)、意大利欧利盛资本(49%)、深圳市北融信投资(1%) [4] - 公司董事长为张纳沙,总经理为邓召明 [4]
三大上市公司联投!切入上汽通用核心制造环节!这家具身智能企业宣布完成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融资动态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兆丰股份、汉威科技、乔锋智能,这是公司自2023年成立后的第四轮融资 [1] - 此前公司已完成天使轮融资(2024年4月)、Pre-A轮及Pre-A+轮融资(2025年4月、5月),产业资本持续加码 [2] -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2] 战略投资者分析 - 兆丰股份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将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传动部件,确保运动精准性与稳定性 [3] - 汉威科技作为国内传感器行业龙头,将赋能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提升环境适应能力,提供系统化感知解决方案 [5] - 乔锋智能作为高端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将为开普勒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提供高精度制造保障 [7] - Pre-A轮投资方伟创电气与柯力传感在本轮持续加注,聚焦灵巧手技术突破和关键部件国产化 [9][11] 战略合作进展 - 公司与上汽通用汽车签署工业场景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核心环节的应用,包括零部件搬运、装配到质量检测等 [12][13] - 与福兰德股份、伟创电气、柯力传感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工业制造、智能物流、仓储搬运等场景开展深入合作 [17] - 公司通过"硬件供应+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协同效应 [1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2023年11月发布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产品开普勒先行者系列 [18] - 2024年10月发布第五代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单机重量55公斤,支持双臂协同作业,适用于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高强度场景 [20] - 产品计划在2025-2026年实现物流、制造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20]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其工业场景应用将率先突破 [22] - 公司通过绑定头部产业链,构建技术-场景-数据的正向循环,有望在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22] - 未来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的标杆案例或将重新定义工业机器人的形态与边界 [22]
2025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结构、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发展前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推动机动车尾气检测需求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9:18
行业概述 -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全国总量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贡献80% [1][16] - 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率超40% [1][16] - 国六标准要求检测7大指标:CO₂、CO、NOx、NO₂、O₂、HC及PM(限值3mg/km) [4][5] - 2024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市场规模达116.06亿元,未来增长动力来自保有量增加(4.53亿辆)及政策趋严 [1][13][16] 检测技术与方法 - 汽油车检测方法:双怠速法(成本低但无法测NOx)、稳态工况法(技术成熟)、简易瞬态工况法(精度高但设备贵) [6] - 柴油车检测方法:自由加速法(操作简易)、加载减速法(反映高负荷排放) [6] - 传感器为核心部件,2024年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67.9亿元(占传感器总市场1.67%),O₂和NOx传感器优化燃烧控制 [11] 政策环境 - 2023年天津要求提升尾气检测机构数据质量,2025年九部门推动配置OBD诊断仪/尾气检测仪等专业设备 [7][8] - 政策强化跨部门监管(公安/生态/交通联合),严打数据造假,推动遥感监测技术研发 [7][8] 产业链格局 - 上游:传感器/分析仪/测功机等设备部件 [9] - 中游:安车检测(覆盖全国31省,2024年检测系统收入2.38亿元)、南华仪器(2024年检测设备收入1.16亿元,+12.62%) [21][23] - 下游:终端用户+监管机构(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 [9] 竞争格局 - 国有主导:中汽中心/中国汽研(政策技术优势) [18][19] - 民营差异化:安车检测(智能交通方案)、夏阳检测(安徽首家社会化机构) [18][19] - 地方补充:上海汽检(华东华南唯一国家级第三方)、长春检测中心(新能源/智能网联检测) [19] 发展趋势 - 智能化:AI算法优化检测精度,5G支持移动式检测,实现"被动检测→主动预警"转型 [28] - 规范化:区块链防数据造假,第三方检测市场成熟 [29] - 技术多元化:激光光谱(NOx实时ppm级监测)、TDLAS技术及移动检测网络构建 [30] 行业挑战 - 技术迭代压力:新排放标准要求设备/人员持续升级 [25] - 成本高企:设备维护及人力投入大 [26] - 标准不统一:跨区域管理难度大 [27]
汉威科技:三名股东拟分别减持0.019%、0.013%、0.005%股份
快讯· 2025-06-16 20:26
汉威科技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志刚计划减持不超过61863股,占总股本的0.019% [1] - 董事杨昌再计划减持不超过43945股,占总股本的0.013% [1]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肖锋计划减持不超过16000股,占总股本的0.005% [1] - 减持方式均为集中竞价 [1] -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汉威科技(300007) - 关于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2025-06-16 20:22
减持信息 - 李志刚拟减持不超61,863股,占总股本0.019%[2] - 杨昌再拟减持不超43,945股,占总股本0.013%[2] - 肖锋拟减持不超16,000股,占总股本0.005%[2]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期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2] 合规说明 - 董事高管任职期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持股25%[5] - 本次减持不违规,符合相关规定[5][6] 影响说明 - 减持存在不确定性,不影响控制权、治理及经营[6]
汉威科技(300007) - 300007汉威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3:39
公司业务布局与合作 - 面向机器人领域布局多种传感器,构建多维产品矩阵,为机器人智能化提供感知解决方案 [2][5] - 参股泰瑞数创,其经营良好,IPO 计划有序推进 [3] - 苏州能斯达业务持续快速增长,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处于前期阶段 [3] - 苏州能斯达以副主编单位参编相关标准,体现行业认可 [7] - 嘉兴纳杰以 MEMS 器件和硬件产品为核心,浙江芯动科技业务正常 [10][11] - 已与近 30 家机器人整机厂及零部件厂商建立联系及合作 [12] - 柔性传感器可用于外骨骼产品,正在对接客户需求 [21] - 配合机器人厂家为养老机器人进行方案定制 [22] - 电子鼻在多行业有广阔市场增量空间,将结合需求定制产品 [2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4%,净利润增长 16.91%,扣非净利润大增 66.22% [6]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61%,净利润大幅下降 41.38% [18] - 2024 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23 元/股,较 2023 年的 0.40 元/股下降 42.50% [19]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11.19%,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86.21% [11][21] - 2024 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减少 138.05% [3] - 2024 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86.18% [23] - 2024 年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至 14.14 亿元,同比增长 11.49%,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 1844.41% [24] 公司业务发展与规划 - 坚持“内生增长 + 外延并购”战略,围绕核心业务开展,推进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 [3][7][18] - 聚焦传感器、智能仪表等核心业务,重视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将倾注更多资源 [2][3][9][27] - 新扩建产线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提升柔性传感器产能 [6][9] - 成功搭建激光器封测产线,部分产品已批量出货,力争贡献业绩增量 [8][9][17][18][23][28] - 电池新规有望带动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提升 [4] - 车用传感器业务进展顺利,获多家主机厂定点,订单转化出货持续进行 [12] - 激光家用燃气报警器已批量出货,市场需求和出货量将增加 [11] - 头部电池企业热失控监测模组及储能消防业务已有批量订单 [18] - “两重两新”政策将助力相关业务增长 [23] 公司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应对 - 2024 年业绩承压,受市场竞争、研发投入、新业务未有效产出等因素影响 [15][18][19][20] - 通过拓展业务、加强货款管理、严控支出、降本增效、优化财务结构等措施优化现金流管理 [11] - 对研发项目实行全链条管理,关注市场以转化研发投入为业绩增长 [8] - 物联网业务聚焦垂直赛道,打磨产品方案,提升竞争力 [8] - 应收账款总体风险可控,将加强货款风险管理 [24] 公司其他事项 - 年报提及的增发为预授权决议,暂无具体预案及时间表 [6] - 嘉园环保业绩好转,长期有发展空间,后续择机处理 [6][20] - 汉威智源转让工作在推进中 [7] - 安然测控业务好转,出货量增加 [9] - 外贸业务营收占比约 6%,增速较快,布局力度加大 [12] - 电子皮肤在机器人上应用以个性化方案定制为主,价格因方案而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