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威科技(300007)
icon
搜索文档
汉威科技(300007)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李山)
2025-03-28 22:05
2024年会议情况 - 召开7次董事会和2次股东大会,独立董事李山均出席[4][5] - 召开3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李山参与讨论[6] - 李山召集、召开5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会议[7] - 未发生需提名委员会审议事项,未召开该会议[8] 2024年其他情况 - 李山累计现场工作15日,到多地子公司调研[12] - 关联交易正常,定价公允合理[13] - 按时编制、披露定期及内控评价报告[14] - 聘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5] - 董事和高管薪酬政策符合实际[17] 2025年展望 - 独立董事将学习政策、履行职责[18] - 加强沟通,提供专业意见[18] - 关注公司治理,提供建设性意见[18]
汉威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0.77亿 同比下降41.22%
同花顺财报· 2025-03-28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多项财务指标较2023年出现下滑,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情况有变化,且公布了分红送配方案 [1][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较2023年的0.4元减少42.5%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8.67元,较2023年的8.71元减少0.46%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3.77元,较2023年的3.92元减少3.83%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3.43元,较2023年的3.37元增加1.78% [1] - 2024年营业收入22.28亿元,较2023年的22.87亿元减少2.58% [1] - 2024年净利润0.77亿元,较2023年的1.31亿元减少41.22%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2.7%,较2023年的4.61%减少41.43%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4446.39万股,占流通股比15.71%,较上期减少41.08万股 [1] - 钟超、任红军、中信建投(601066)基金 - 广发银行 - 钟超持股数量不变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70.55万股 [2] - 常州市和方标准件有限公司减持172.07万股 [2] - 华商元亨混合A、华商润丰混合A、黄少雄为新进股东 [2] - 王和方减持17.5万股,吕福生减持8.29万股 [2] - 钟克创、肖延岭、高孔兴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实行10派0.4元(含税)的分红送配方案 [3]
汉威科技(30000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21: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汉威科技,代码300007[2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任红军[2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为郑州高新开发区雪松路169号,邮编450001[21] - 公司网址为www.hanwei.cn,电子信箱为hwdz@hwsensor.com[21] - 董事会秘书为肖锋,证券事务代表为蒋宇辉[22] - 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371 - 67169159、0371 - 67169196[22]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2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网址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23]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办公室[23]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权恒、许轶[24] - 公司旗下有三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2.28亿元,较2023年减少2.61%[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8.03万元,较2023年减少41.38%[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3.33万元,较2023年减少89.97%[25] - 2024年末资产总额60.80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84%[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3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0.48%[25]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93亿元、5.20亿元、4.56亿元、6.58亿元[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104.70万元[3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68.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38%[45] - 剔除新布局业务影响,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21%[4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2.28亿元,同比减少2.61%,物联网行业占比100% [130] - 传感器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28.05%,占比15.30%;智能仪表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0.42%,占比44.67% [130] - 国内收入20.94亿元,占比94.00%,同比减少3.16%;国外收入1.34亿元,占比6.00%,同比增长7.04% [130] - 直销收入19.96亿元,占比89.59%,同比减少1.56%;经销收入2.32亿元,占比10.41%,同比减少10.77% [130] - 2024年销售费用2.19亿元,同比增长4.59%;管理费用2.13亿元,同比增长11.59%;财务费用2134.22万元,同比增长86.18%;研发费用2.11亿元,同比增长10.36%[13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2.13亿元,同比增长3.07%;现金流出21.34亿元,同比增长3.68%;现金流量净额7855.00万元,同比下降11.19%[142]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53亿元,同比下降83.11%;现金流出4.50亿元,同比下降56.37%;现金流量净额-2.97亿元,同比下降138.05%[142]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14亿元,同比下降5.60%;现金流出10.96亿元,同比增长19.94%;现金流量净额-2.81亿元,同比下降453.10%[14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99亿元,同比下降473.68%[142] - 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321.81万元,占利润总额4.34%;资产减值-5217.84万元,占比-70.38%;营业外收入933.25万元,占比12.59%;其他收益1.06亿元,占比143.41%[146] - 2024年末货币资金696,113,229.11元,占总资产11.45%,较年初占比下降7.81%[147]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414,302,241.09元,占总资产23.26%,较年初占比上升2.78%[147] - 报告期投资额139,725,097.15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74,590,819.77元,变动幅度为-19.97%[151] - 2021年募集资金总额60,000万元,净额59,081.95万元,本期已使用6,182.68万元,累计使用36,347.23万元,使用比例61.52%[155] - 2024年末短期借款222,354,979.04元,占总资产3.66%,较年初占比下降3.50%[147] - 2024年末长期借款431,647,717.28元,占总资产7.10%,较年初占比上升1.87%[14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255,427,396.76元,期末数355,541,089.49元[149] - 2024年末受限资产账面余额合计127,112,299.52元,账面价值合计97,497,317.39元[150] - 2024年末存货470,364,459.11元,占总资产7.74%,较年初占比上升1.04%[147] - 2024年末固定资产1,537,678,556.59元,占总资产25.29%,较年初占比上升2.04%[1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传感器销售量6154.51万支/万套,同比增长4.06%;生产量5935.60万支/万套,同比减少0.93% [133] - 智能仪表销售量726.10万台,同比减少10.15%;生产量724.03万台,同比减少5.33% [133] - 物联网行业原材料成本11.5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3.72%,同比减少0.18% [135] 分红与股权相关 - 公司拟以327,445,61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8] - 公司拟将供热业务子公司“郑州汉威智源科技有限公司”65%股权转让给郑州高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突破2亿元,且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1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079人,占比33.46%,较2023年分别增长5.37%和1.23%;本科697人,硕士165人,较2023年分别增长7.07%和20.44%[141] -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2024年为2.11亿元,2023年为1.91亿元,2022年为1.8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48%、8.36%、7.53%[141] - 公司研发平台自2015年以来持续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11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总数达1067项,其中发明专利210项[115]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书192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97项,外观设计专利44项[115]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证书83项[115] - 汉威科技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价值为10,多项外观设计专利价值为15[117] - 炜盛科技多项发明价值为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价值为10,多项外观设计专利价值为15[118] - 汉威科技的“一种基于两次反射光路的激光甲烷气体传感器”于2024/6/21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7] - 炜盛科技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于2024/11/29获得发明专利[118] - 汉威科技与炜盛科技共同拥有的“激光甲烷气体传感器”于2024/11/29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8] - 汉威科技的“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JTY - GW - YB036)”于2024/2/13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17] - 炜盛科技的“车载温度传感器”于2024/2/6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18] - 汉威科技的“一种多功能光离子化PID检测仪”于2024/12/27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7] - 炜盛科技的“一种多合一气体检测模组”于2024/10/1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8] - 汉威科技的“一种火灾初期受困人员检测预警装置”于2024/8/9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7] - 汉威科技和炜盛科技在2024年8月6日和8月2日获得激光甲烷模组外观设计专利[119] - 炜盛科技在2024年9月17日获得气体传感器(MEMS)、防干烧探头(非接触式)、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外观设计专利[119] - 汉威智慧安全在2024年6月25日获得一种开关在线监测电路和方法发明专利[119] - 畅威物联网在2024年10月22日获得一种基于GIS的燃气激光巡检系统及其领航方法发明专利[119] - 深圳汉威在2024年6月25日获得一种检测经表皮热量散失率的方法、检测设备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119] - 深圳汉威在2024年7月30日获得一种碳排放检测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119] - 苏州能斯达在2024年5月7日获得一种表面附着有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弹性纱线及柔性织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120] - 苏州能斯达在2024年11月29日获得一种柔性滑动触控感应器件发明专利[120] - 上海英吉森在2024年12月24日获得一种红外传感器的封装结构、一种火焰探测器镜片固定结构、一种具备主备电转换的气体报警控制器、一种气体传感器报警测试的试验箱实用新型专利[120] - 威果科技在2024年5月14日获得一种温度自适应的半导体可燃气体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120] - 苏州能斯达新增4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2项,外观设计2项[121] - 鞍山易兴新增1项实用新型专利[121] - 广东龙泉新增3项实用新型专利[121] - 嘉园环保新增7项实用新型专利[121] - 福建恒嘉新增5项实用新型专利[121] - 上海嘉园新增4项实用新型专利[121] - 威虹光子新增1项发明专利[121] - 成都智感新增2项发明专利[121] - 汉威科技新增14项软件著作权[122][123] - 炜盛科技新增10项软件著作权,信阳炜盛新增6项软件著作权[123] - 公司在2024年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如仪表传感器故障自动报警系统V1.0于2024年12月4日取得[124] 业务发展与市场动态 - 2024年面向工业和能源安全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14] - 2024年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推出多项新产品,参编国内首个柔性电子行业标准[14] - 2024年新型冷媒检测传感器走向国际市场,车用传感器定点量、交货量齐升[14] - 2024年安全仪表入围巴西、印度等海外市场的全球知名石油、天然气企业[14] - 2024年激光家用燃气报警器批量生产、市场领先[14] - 2024年燃气计量表计开拓城燃集团新市场[14] - 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259.1亿美元,预计2024年为2410.6亿美元,2032年将达4572.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3%[35] - 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644.7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5547.2亿元[35] - 预计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00 - 3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36] - 国家政策重视传感器产业,《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7个领域含25项“传感器”相关产品与技术[37] - 2024年制造业升级与新兴领域拓展,新能源等产业推动仪器仪表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39] - 科技进步使传感器向更高精度、低成本、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8] - 各行各业智慧化发展,驱动仪器仪表行业集中度提升,智能仪表普及率显著提升[40] - 物联网为不同行业提供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41] - 物联网与企业加速融合,催生智慧城市等更多业务机会[42] - 2024年相关政策推动城市安全及信息化建设,智能仪表及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将扩大[43] - 公司秉持“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引领者”愿景,构建智慧化物联网生态圈[44] - 公司业务形成“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云应用+AI”系统解决方案[44] - 公司业务覆盖传感器、智能仪表等多个行业领域,形成相对领先优势[44] - 公司MEMS传感器IDM产业链采用自有晶圆产线成熟MEMS制程的力敏应变片在手订单量达650万颗/年[48] - 公司IMU惯性传感器性能指标满足人型机器人技术要求,并与国内多家人型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对接[48] - 2024年公司凭借柔性电子技术优势参与起草并制定国内首个柔性电子行业标准[49] - 公司柔性电子皮肤产品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已向部分机器人厂家小批量供货[49] - 公司在智能医疗器械和智能可穿戴方面布局的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等产品已规模化生产,新研发智能汗液检测仪通过功能测试[49] - 公司完成AQS、CO₂、PM₂.₅等车载传感器性能升级和多种氢气泄漏监测传感器开发,光线传感器等新产品批量应用[5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化学CO、H₂传感器寿命和可靠性,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获市场认可[51] - 公司流量、超声波氧气
汉威科技20250307
2025-03-07 15:4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汉威科技、能斯达、科士达、鸿日达、小米、比亚迪、特斯拉、Acma、智杰、智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子皮肤领域发展潜力大 - 自 2025 年 1 月初市场行情显著启动,与 2024 年 6D 传感器和视觉系统相比认知度低,但技术变化和应用前景广阔 [3] -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在手部大量使用,国内厂商也全面采用,且使用面积和部位不断增加 [3] 机器人需要触觉传感器 - 能提供接触力、表面质感、温度等信息,实现更精确、安全操作,如抓夹物品、辅助养老机器人操作 [4][5] 汉威科技在电子皮肤领域发展良好 - 是 A 股专注传感器领域公司,业务从气体检测扩展到多种传感器 [6] - 子公司苏州微纳传感 2024 年小批量供货电子皮肤产品,收入约 100 万元,预计 2025 年显著增长 [2][6] - 布局柔性传感器,采用压阻式方案与特斯拉一致,应用场景多 [2][6] - 有成熟产能布局,计划 2025 年扩充两条柔性传感器产线 [6] 汉威科技柔性传感器优势明显 - 产品线丰富、应用场景多样、产能布局成熟,有四条产业链,主要供给 3C 等场景 [7] - 2024 年收入约 100 万元,计划 2025 年扩充两条新产线 [7] 电子皮肤市场报价及价值量情况 - 汉威每根手指报价 500.1 元,双手十指约 5000 元,加手掌总价 7000 - 8000 元,与其他厂商报价一致 [8] - 初期两根手指成本约 2000 元,技术成熟后可能升至四五千元 [2][8] 电子皮肤市场规模及利润空间可观 - 远期市场规模预计达 100 万台,每台价值量 5000 元,总收入规模 50 亿元,利润空间约 10 亿元 [2][9] - 能斯达柔性传感器毛利率约 45%,净利率约 20% [2][9] 国内外机器人厂商对电子皮肤需求积极 - 科士达已向国内 17 家机器人厂商供货,包括小米、比亚迪等 [4][10] - 小米加快机器人业务发展,计划 2025 年二季度发布产品 [4][10][13] 能斯达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 2025 年扩展产能,增加两条生产线,满足医疗和 3C 领域小型传感器需求 [12] - 产品种类多,应用于军工和机器人定位导航,预计 2025 年净利润达 1.8 亿元 [12] - 逐步剥离亏损业务,专注核心优势业务 [12] 小米机器人发展前景好 - 调整战略,加快研发,计划 2025 年二季度发布新产品,性能不逊于国内领先企业 [13] - 汽车业务成功,产业链完整,成本控制能力强,口碑好,为机器人业务提供支持 [14][15] 汉威科技作为小米供应链有增长潜力 - 小米供应商以国内企业为主,上市公司少,汉威科技稀缺 [16] - 随着机器人业务发展,有望带来显著增值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若鸿日达占据 20%电子皮肤市场份额,对应收入将达 2 亿元 [9] - 特斯拉、Acma 等公司预计 2027 年实现 10 万台以上出货量且目标有望提升 [9] - 小米产业链中一些未上市合作公司显示出强劲发展潜力 [13]
汉威科技(300007)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2-28 18:18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证券代码:300007 证券简称:汉威科技 公告编号:2025-003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1、本次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2 月 24 日以邮件或通讯方式送达。 2、本次会议于 2025 年 2 月 28 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的方式召开。 5、本次董事会的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 《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表决所形成的决议合法、有效。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1、审议通过《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境外下属子公司的议案》 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完善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公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 度和市场占有率,满足国际化战略发展需要,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海南汉威智 感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孙公司艾维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并通过 艾维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下属子公司艾维国际(马来西亚) 有限公司。本次对外投资总金额不超过 7,500 万元人民币。 具体内容详见同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 ...
汉威科技(300007) - 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境外下属子公司的公告
2025-02-28 18:18
证券代码:300007 证券简称:汉威科技 公告编号:2025-004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境外下属子公司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对外投资概述 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完善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公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 度和市场占有率,满足国际化战略发展需要,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海南汉威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 智感")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孙公司艾维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 简称"新加坡公司"),并通过新加坡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下属子公司艾维国际 (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马来西亚公司")。本次对外投资 总金额不超过 7,500 万元人民币。 该事项已经公司于 2025 年 2 月 28 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通过,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本次对外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二、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一)新加坡公司 上述具体信息以相关部门实际核准或备案登记为准。 1、公 ...
汉威科技(300007) -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管理制度
2025-02-28 18:18
证券投资审批 - 额度超净资产50%且超5000万元需股东大会审议[9] - 额度超净资产10%、1000万<金额<5000万需董事会审议[9] - 未达标准由董事长审批[9] 投资相关规定 - 与关联人投资期限不超12个月,金额不超已审议额度[10] - 资金用自有资金,不用募集、信贷、补助资金[6] - 控股子公司投资须报公司审批[7] 管理与监督 - 财务部负责资金筹集、管理、核算与监督[12] - 内控审计部审计投资进展、盈亏等情况[13] 信息披露与制度施行 - 披露投资事项含目的、金额等内容[19] - 制度自董事会通过日施行,由董事会解释[21][22]
汉威科技(300007) - 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2025-02-19 18:52
股价情况 - 公司股票2025年2月17 - 19日连续3日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达30%,属异常波动[3] 财报披露 - 公司计划于2025年3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7] 业务合作 - 公司柔性传感器与机器人厂商合作处前期阶段,收入占比不足1%[7]
人形机器人概念再度活跃,平治信息、汉威科技涨停,丰立智能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2-19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概念活跃,行业开启量产进程,全球大厂积极布局,产业链发展中上游高壁垒零部件厂商和垂直整合能力强的整机企业有望优先受益,投资可围绕相关主线把握产业扩张期红利 [1][2] 行业动态 - 2月12日宇树科技两款人形机器人在京东开售,后因存量不够现货下架 [2] - 北京时间18日中午马斯克发布xAI公司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Grok3 [1] - Meta正投资研发基于AI驱动的仿生机器人,远期目标是开发相关技术并销售给第三方公司 [1] 市场表现 - 19日盘中人形机器人概念再度活跃,多只相关股票涨幅显著,杭齿前进、四川金顶分别收获6连板和3连板 [1] 投资建议 - 建议围绕“高确定性 + 增量技术”两条主线,跟踪特斯拉Optimus量产进度及国产供应链订单释放、国内华为和宇树链等新进展,把握2025年产业扩张期红利 [2]
汉威科技电子皮肤进展交流
2025-02-19 00: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产业、传感器行业、环保行业、光电行业、物联网行业、智能驾驶行业 - **公司**:华为科技、小米、迪亚迪、季节、智源、苏州纳米所、汉威旗下环保子公司、汉威旗下光电类传感器布局公司、汉威旗下新投公司、做MU贯导的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业务 - **产品定义与应用领域**:最早提出电子皮肤概念后改为柔性传感器,二者一定程度无太大区别,主要应用于运动手环人体体液检测、泛医疗类(护理床检测、止寒针调整睡眠等)、人机互动(主要是机器人)三大领域 [2][4] - **市场合作进展**:与国内17家主流机器人整机厂商有不同程度联系,部分进展快的厂家24年年底小批量使用,25年上半年有望推出自带柔性传感器产品的机器人 [4][5] - **产品优势**:相比刚性传感器,材料柔性可弯曲可折叠,在人形机器人追求的形态上有不可替代性 [6][7] - **应用部位**:目前大部分厂家集中在手部做储备,少数技术战略水平高的尝试手掌加胳膊,未来预期全身可覆盖,但目前全身覆盖时间难以把握 [8][9] - **方案与成本**:分软硬件结合标品化方案和针对有算法储备厂家的方案;价格因厂家对敏感度和覆盖面积要求而异,标品单手指约500多,一只手1000出头,给大厂做的方案报价万元以上(不含软件) [11][13] - **技术路径**:储备压阻类、压电类、电信号类、生化类四大技术路径,机器人主流用压阻类,因其抗干扰能力最强;不同技术路径成本因应用领域不同而有差异,单一应用领域选定一个技术路径无需对比成本 [18][19][20] - **精度指标**:与敏感点密度和敏感材料本身相关,不同厂家对精度要求不同,检测重量区间也不同 [23] - **产能情况**:24年全年产能500万片传感器,四条产线基本满负荷,产能因产品结构变化而不同,如产品面积小产能可上千万 [25][26] - **产线布局**:有通过医疗认证和车工认证的产线提升对应领域生产能力,机器人应用用老的四条产线 [28] - **材料情况**:与苏州纳米所共同研发纳米级敏感材料,具体物质细节近期需谨慎交流,可参考苏州纳米所研究方向 [29] - **软硬件比例**:硬件壁垒在于敏感材料,国际上做的公司少,国内成熟的更少,硬件比例壁垒更高,软件可借力 [31] 公司整体业务与财务情况 - **24年业绩压力**:来源于环保子公司行业不景气持续亏损,以及新投项目处于投入期 [32] - **25年乐观预期**:环保子公司持续减亏,22年亏约5000多万,23年亏约3000多万,24年亏约2000万;新投项目24年四季开始拿大订单,逐渐走上正轨 [33] - **家用燃气报警器业务**:25年订单达到23年峰值,产品从电化学类传感器迭代为装电类传感器,价值量翻倍,从六七十元提升到一百三十元左右 [34][35] - **物联网业务**:包含环保业务时增速平稳,若不看智慧环保增速更高,未来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后增速有望提升 [36] - **汉威资源玻璃**:目标25年二季前(930)完成,但因资产大、政府储备资金有压力以及审计细节问题未完全达成一致,时间仅为期许 [37] MU贯导业务 - **产品情况**:子公司已有产品且有出货,之前下游主要是军工企业,现针对机器人调整参数降低灵敏度和成本,与机器人厂家交流沟通并测试,成熟后可能送样 [40] - **市场关注低原因**:市场关注集中在储备方案和潜在后期方案上,MU贯导属于较成熟方案,市场价格区别不大 [41] - **应用方向**:除军工外,可用于智能驾驶,公司正在探索其更多应用方向 [42] 612传感器业务 - **方案待定**:可能与612传感器公司合作,通过硬件片芯片合作,也可能基于自身硬件片技术优势和专家团队自己搭建,预计二三月左右确定具体合作方案 [44] 海外布局 - **计划安排**:今年加大海外布局,包括在海外设立产线、贸易投资等,传感器和仪表仪器业务都有涉及,希望仪表业务25年收入看齐或高于23年 [46][47] - **线下调研**:计划4月年报后在苏州做一场集中线下调研 [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参会者提问方式:电话端参会者按话机信号键再按数字1,网络端参会者在直播间互动区域文字提问或点击举手按钮申请语音提问 [17][31][38][39] - 郵信业务情况需等总经理周震回国后更新,公司今年会更频繁接触海外公司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