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光科技(300123)
icon
搜索文档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20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2017年9月上市公司太阳鸟以发行股份方式完成对97.38%亚光电子股权的收购,实际控制人是李跃先先生 [2]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建立投产,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50多年来致力于微波和微电子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前列 [2] 核心业务与产品 - 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有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已剥离化工贸易业务 [2] - 产品有各类军用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和微波二极管、三极管等,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等领域,客户为国内相关军工院所、军工厂等 [2] - 配套下游产品包括雷达(舰载、机载、陆基)、电子对抗(机载、舰载系统)、通信导航(北斗导航、塔康、军用微波通信系统)、航天器有效载荷(载人飞船、军用卫星等)、民用卫星有效载荷(北斗导航、通信等) [2][3] 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游艇、特种艇和无人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与XX所、XX所并称“两所一厂”,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 [3] - 在行业深耕50多年,有200多家军工客户,4条贯国军标生产线 [3] - 微波电路、多功能组件、微波控制电路、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3] - 是除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产品可替代Macom、MicroMetrics等公司产品,通过芯片自主设计,6寸GaAs产线上流片生产的单片集成电路芯片领先,已研发400多款 [3]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工艺自主可控,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 [3] 技术攻关与自主可控 - 以“九大专项”为核心加强新技术前瞻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射频芯片技术进展大,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 [3] - 2018年多项科研项目进行中,9大科技专项持续攻关,实现用户民用星型号配套,某波段多功能模块和波束接收组件取得市场突破 [3] - 增加GaN功放管芯和频段以下开关、衰减器、移相器芯片等,对Ka频段多功能芯片改进升级,增加无源类芯片品种,形成系列产品 [3] - 现有自研射频芯片400多款,包括5G使用的低噪放、功放等,以前95%在台湾某厂流片,现90%以上在国内某大型公司6寸GaAs产线上流片,流片周期从2个月+缩短到半个月,在MEMS滤波器上有突破 [3] 民用5G业务 - 公司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国内前三,历史上给华为等提供过滤波器、开关等业务,过半收入来自相阵控雷达配套业务 [3][4] - 基于技术、人才和市场前景布局5G,2017年用于5G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小批量量产,2018年功放产品与华为、中兴通讯和爱立信对接拓展 [4] - 64通道天线阵列涉及的射频微波产品公司都有覆盖,开关、功放、滤波器等芯片给华为等试用,氮化镓放大器在5G领域将发挥作用,部分产品处于试样阶段,也在给中兴、华为配套厂家做配套 [4] - 竞争对手有芯谷、中科海高、米乐为等,公司部分产品指标国内领先,积极与提供5G测试方案的国际公司接触 [4] 其他情况 - 2014年与国内某流片厂商合作自研芯片,90%左右单片流片与其合作,预计芯片流片成本降低,周期缩短,芯片自给自足,对外竞争力加强 [4] - 中美贸易摩擦使公司原材料进口采购周期加长、价格加价,公司提前加大常用原材料备货量,现阶段备货充足 [4] - 从技术上看,公司将军用技术转民用没问题,正在推进把军品迭代下来的技术转化到民用 [4]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16
公司概况 - 亚光科技由太阳鸟游艇收购亚光电子后更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 [1]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成立于1965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微波芯片、电路及器件研发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 [1] 技术优势 - 拥有4条贯国军标生产线,200多家军工客户 [2] - 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产品可替代Macom、MicroMetrics等公司产品 [2] - 具备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工艺自主可控 [2] - 薄膜电路基板可实现18层堆叠及预埋电阻、电容,有效减小电路体积 [2] 产品应用 - 产品广泛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卫星通信等领域 [2] - 主要客户包括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军工集团 [2] - 配套产品覆盖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导航、遥感遥测等领域 [2] 5G业务 - 公司从事信号收发全流程产品研制,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处于国内前三位 [3] - 2017年成功研制用于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GaN功率放大器实现小批量量产 [3] - 2018年与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等公司对接拓展5G功放产品 [3] - 64通道天线阵列涉及的射频微波产品已覆盖,相关芯片正在给华为试用 [3] 相控阵TR组件 - 相控阵TR组件业务高速增长,占亚光电子营收的40%-50% [3] - 国内知名院所对公司非常认可,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3] 竞争优势 - 微波组件领域有上百家规模较小的公司,但不足以对公司构成很大威胁 [3] - 竞争对手存在无法大规模垫资、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低等劣势 [3]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连续多年复合材料船艇产量位列内资企业第一名 [2]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 年建立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50 多年来致力于微波和微电子技术研发 [2] - 2017 年 9 月,太阳鸟以发行股份方式完成对亚光电子 97.38%股权的收购,实际控制人为李跃先先生 [2] 核心业务与产品 - 亚光电子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已剥离化工贸易业务 [2] - 主要产品有各类军用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单片集成电路和微波二极管、三极管等,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客户为国内军工院所、军工厂 [2] - 公司配套下游产品包括军用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导航、导弹导引头、航天器有效载荷等 [3] 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游艇、特种艇和无人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3] - 与 XX 所并称“两所一厂”,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同类上市公司中规模最大 [3] - 在行业深耕 50 多年,有 200 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4 条贯国军标生产线 [3] - 部分微波电路、多功能组件、微波控制电路、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3]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是除 XX 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已研发 400 多款单片集成电路芯片 [3] - 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 [3] 技术攻关与自主可控 - 过去一年以“九大专项”为核心加强新技术前瞻研究,持续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射频芯片技术取得较大进展,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 [3] - 2018 年 26 项核高基重大专项项目上半年通过全部验收,9 项纵向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3] - RF MEMS 实现中电科某所型号配套,某波段多功能模块和某波段 12 束接收组件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3] - 增加多种功放芯片,对部分频段开关、衰减器等芯片进行扩充、改进和升级换代,简化套片类产品并降低成本 [3] 民用 5G 业务 - 公司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处于国内前三位,历史上曾为华为等提供滤波器、开关等业务 [4] - 基于技术、人才和市场前景,前瞻布局 5G 通信领域,重点发展功率放大器件产品 [4] - 2017 年用于 5G 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实现小批量量产,2018 年功放产品与华为等对接拓展,完善产业链合作模式 [4] 订单情况 - 近期与境外某特殊公司签署 14 艘 68 米海军巡逻艇意向订单,预计每艘 1320 万美元,总额约 12.4 亿元,2019 年斋月过后启动正式订单谈判与签订 [4] - 一季度成都亚光新接订单与结转订单之和同比去年增长 62%,手持订单大幅增长,增长主要来自相阵控雷达配套订单 [4] 业务发展规划 - 考虑外延发展,重点是与现有电子业务紧密相关的产业,向民品 5G、智能驾驶方向,如天线/信号处理等领域 [4] - 专网通信业务现有产品在部分部门和工程投入应用,在西南地区获得较稳定市场份额,积极拓展军用专网设备业务,整合发展新老业务打造新增长点 [4]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12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亚光电子是国内主要的军用微波电路及器件生产企业 [2]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建于1965年,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亚光科技核心业务包括复合材料船艇业务和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还有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已剥离化工贸易业务 [2] - 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等领域,下游客户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 [2][3] - 配套下游产品包括舰载雷达、机载雷达、电子对抗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航天器有效载荷等 [3] 公司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游艇、特种艇和无人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3] - 与XX所、XX所并称“两所一厂”,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同类上市公司中规模最大 [3] - 在行业深耕50多年,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具有4条贯国军标生产线 [3] - 微波电路、微波控制电路、多功能组件、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3]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是除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单片集成电路芯片在行业领先,已研发400多款 [3] - 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 [3] 技术攻关与自主可控 - 2018年26项纵向科研项目顺利进行,9项核高基重大专项项目上半年通过全部验收工作 [3] - RF MEMS实现中电科某所型号配套,某波段多功能模块和某波段束接收组件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3] - 射频芯片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增加多种功放芯片,扩充完善开关等芯片,改进升级多功能芯片,简化套片类产品并降低成本 [3] - T/R组件、变频组件等组件类产品几乎全部使用自研芯片 [3] 民用5G业务 - 公司从事信号收发全流程产品研制工作,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处于国内前三位 [4] 船艇订单 - 公司与境外某特殊公司签署意向订单谅解备忘录,拟以5 + 9方式提供14艘68米海军巡逻艇,预计每艘1320万美元,总额1848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亿元) [5] - 2019年斋月过后启动正式订单进一步谈判与签订工作,若签署将按建造进度确认部分收入,影响本年度经营业绩 [5] 军工电子订单 - 一季度和二季度是成都亚光订单传统淡季,但今年订单势头不错,一季度新接订单与结转订单之和同比去年增长62%,手持订单大幅增长,主要来自相阵控雷达配套订单 [6]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12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连续多年复合材料船艇产量位列内资企业第一名,2017年9月完成对亚光电子97.38%股权的收购,实际控制人为李跃先先生 [1]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建立投产,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是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芯片、电路及器件的骨干企业和军用微波电路的主要生产定点厂家 [1] 技术研发与自主可控 - 公司以“九大专项”为核心加强新技术前瞻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射频芯片技术取得较大进展,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 [2] - 2018年多项科研项目顺利进行,9大科技专项持续攻关,某波段多功能模块和某波段12阵元4波束接收组件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2] - 增加了5G、雷达、卫星等通信用的系列功放芯片,扩充和完善开关、衰减器、移相器芯片,改进和升级换代多功能芯片,增加无源类芯片品种并形成系列产品,简化和降低套片类产品成本 [3] - 公司现有自研射频芯片400多款,包括低噪放、功放、开关、滤波器等,以前95%在台湾某厂流片,现改为国内某大型公司6寸GaAs产线,流片周期半个月,MEMS滤波器获突破并用于民用卫星 [3] 民用5G业务 - 公司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处于国内前三位,历史上曾给华为等通信企业提供过滤波器、开关等业务,目前过半收入来自相阵控雷达相关配套业务 [3] - 基于技术、人才和市场前景,前瞻布局通信领域,重点发展功率放大器件产品,努力实现军用技术转化,2017年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制成功,GaN功率放大器实现小批量量产 [3] - 5G功放产品与华为、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等对接拓展,完善5G产品产业链合作模式,64通道天线阵列涉及的射频微波产品都有覆盖,相关芯片给华为等试用,氮化镓放大器在5G领域有应用,部分产品处于试样阶段,还与为中兴、华为配套的厂家做配套 [3] - 竞争对手有芯谷、中科海高、米乐为等,公司部分产品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在价格和供货速度上有优势 [3] - 射频前端模块是移动终端通信系统核心组件,GaAs器件在5G时代仍将延续,GaN器件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自研芯片包括开关、功放等,积极与提供5G测试方案的国际公司接触 [3] 军工电子订单 - 一季度和二季度是成都亚光订单传统淡季,但今年订单势头良好,一季度新接订单与结转订单之和同比去年增长62%,手持订单大幅增长,增长主要来自有源相阵控的配套订单 [4] 相控阵TR组件 - TR组件市场规模100 - 160亿左右,市占率提升空间大,占雷达成本30% - 40%,其中相控阵占80%,球形占50%,微波射频芯片占TR组件成本 [4] - 公司在相控阵TR组件上发展迅速,获国内知名院所认可,营收占亚光电子的40% - 50%,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很多大型院所虽有做TR组件的能力,但主攻前沿探索性研究,基础批产需与亚光等生产型企业合作 [4] 微波领域技术及竞争优势 - 太赫兹毫米波是发展方向,产品多在40G以下,市场较小,与华讯方舟、航天有合作,亚光有四条军方认证生产线,是军方客户定点配套企业 [4] - 微波组件领域小作坊公司有四大弱势:无法大规模垫资、产品单一技术不全面、成长周期长抗风险能力低、不具备军方认证批产生产线,不足以对公司构成威胁 [4] 国产替代化及中美贸易战影响 - 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使国产化替代成为热门话题,国家重视,公司多年前就开始准备国产化替代,在芯片、二极管等方面取得重要进步,降低了国外封锁风险 [4] - 贸易战对公司有风险有机会,风险是原材料禁运导致交货周期加长,机会是产品因知识产权自主将获得更多订单,民品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 [4] 其他业务相关 - 纯军用滤波器迭代产品打算进入民品市场 [4] - 公司对业绩未来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军民融合深入开展和自主立项研发投入精力,5G市场全面介入将助力业绩增长 [5] - 公司产品定制化集中,价格变化不大,老产品有阶梯式调价,今年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订单增加,调价作用不明显 [6] - 公司订单有周期性,生产周期随客户订单而定,有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上交期的订单,跨年情况正常 [7]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10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是国内规模最大等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之一,2017年9月完成对97.38%亚光电子股权的收购,实际控制人为李跃先 [2]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建立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50多年来致力于微波和微电子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 [2] 业务与产品 核心业务 - 亚光电子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有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已剥离化工贸易业务 [2] 产品情况 - 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实现频道、产品、应用平台全覆盖,应用于军用雷达等众多领域,客户为国内相关军工院所、军工厂等 [2] - 配套产品覆盖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下游产品包括舰载雷达、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等 [3] 核心优势 - 是国内复合材料船艇等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与XX所并称“两所一厂”,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 [3] - 在行业深耕50多年,有较高品牌知名度,有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有4条贯国军标生产线 [3] - 多种微波电路、控制电路、多功能组件、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3]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是除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已研发400多款单片集成电路芯片 [3] - 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 [3] 技术攻关与业务进展 关键技术公关 - 2018年26项核高基重大专项项目上半年通过全部验收,9项纵向科研项目顺利进行,4项大科技专项持续攻关 [3] - RF MEMS实现中电科某所型号配套,某波段多功能模块和某波段束接收组件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3] - 射频芯片技术进展大,增加多种功放芯片,对多类芯片品种扩充、完善、改进和升级换代,简化套片类产品并降低成本 [3] 民用5G业务 - 从事信号收发全流程产品研制,在微波信号收发领域处于国内前三位,曾给华为等提供业务 [4] - 2017年用于通信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制成功并小批量量产,2018年功放产品与华为等对接拓展 [4] 订单与业绩 军用巡逻艇订单 - 与境外某特殊公司签署意向订单谅解备忘录,拟以5 + 9方式提供14艘68米海军巡逻艇,预计每艘1320万美元,总额约12.4亿元 [4] - 2019年斋月过后启动正式订单谈判与签订,若签署将按建造进度确认部分收入,影响经营业绩 [4] 业绩情况 - 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4.11亿元,同比增长34.82%;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65.13% [4] - 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3.75%;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114.50% [4] 股价分析 涨停原因 - 年报一季度超预期,预期反差大导致股价涨停 [4] - 每股资本公积超6.6元,送配预案可能被市场理解为高送转 [4] - 中美贸易战变化,资金关注军工、芯片和5G板块,公司有实在业绩支撑 [4] - 公司估值在所在细分板块严重低估,行业平均估值50倍以上 [4] 市值目标 - 董秘目标是让公司股价跑赢大盘指数,让市值配得上业绩,目前差距大 [5]
亚光科技(300123) - 2018年8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20
公司概况 - 亚光科技集团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而来,拥有湖南、广东珠海和四川成都三个工业园区,员工约2000人 [2] - 公司上市8年来收入和净利的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船艇及领先的军工电子、微波芯片半导体上市企业 [2] - 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由原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改制而来,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电路及器件的骨干企业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拥有4000多个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实现了频道全覆盖、产品全覆盖、应用平台全覆盖 [3] - 在LTCC、MCM、SIP、SOC和MEMS等微波电路前沿技术领域都有建树,处于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前列 [3] - 公司产品军民两用,下游客户主要为军工集团的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包括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有200多家特种用途客户 [3] 经营业绩 - 2018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11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478.34% [4] - 上半年成都亚光本部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7%,预计下半年订单将大大超过上半年 [4][5] - 上半年有26项纵向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核高基项目全部验收完成,8项预计年底通过 [4] 产能与投资 - 当前产能紧张,公司采取倒班及部分外协的方法加快生产,同时加快设备更新,提高自动化产线智能制造水平 [5] - 公司募集配套资金主要投向3个项目:射频微机电(RF MEMS)等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5亿元、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微组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0亿元、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建设项目0.6亿元 [5][6] 行业地位 - 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国家队,第二、第三梯队为民营企业 [3] - 成都亚光略逊于电科XX所、XX所,但仍处于第一梯队,在技术实力、营收规模、客户覆盖范围等方面显著领先于第二、第三梯队的民营企业 [3]
亚光科技(300123) - 2018年8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18
公司概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而来,拥有湖南、广东珠海和四川成都三个工业园区,员工约2000余人 [2] - 以2018年承诺业绩测算,多年来公司收入和净利复合增长率超30%,是国内最大智能船艇及领先的军工电子、微波芯片半导体上市企业 [2] 成都亚光情况 - 由原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改制而来,1965年建成投产,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电路及器件的骨干企业 [2] - 52年来致力于微波集成电路等研究开发,在多个微波电路前沿技术领域有建树,处于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前列 [2] - 有4000多个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实现频道、产品、应用平台全覆盖,承接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和武器装备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任务 [2] - 产品军民两用,下游客户主要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有200多家特种用途客户,配套产品覆盖多个军事领域 [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从事射频微波行业的单位主要有国有军工科研院所及工厂、民营企业两大类,国家队在技术实力等方面显著优于民营企业 [2] - 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国家队,第二、三梯队为民营企业,电科XX所是标杆,成都亚光处于第一梯队,领先于二、三梯队民营企业 [2] 2018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112.7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478.34%;成都亚光本部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7倍 [3] - 26项纵向科研项目进展顺利,核高基项目全部验收完成,8项预计年底通过;9项科技重大专项进展顺利,MMIC专项和微波多层板专项超预期进度 [3] - 在营销方面设立长沙公司、北京亚光和芯戎科技,有望下半年带来大订单 [3] - 在整合方面对亚光人力资源、采购和物流进行规范和优化,加强内部成本管控 [3] 成都亚光优势 - 在行业深耕50多年,品牌知名度高 [3] - 多种微波电路、控制电路、多功能组件、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3]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是除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产品可替代国外公司产品 [3] - 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薄膜和介质电路基板有特殊功能 [3] 人才培养方式 - 采取“传、帮、带”方式,由资深专家带2 - 3名科技人员 [3] - 鼓励在职科技人员利用与成都电子科大合作条件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 [3] - 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 [4] 下半年订单与产能情况 - 上半年成都亚光本部新接订单同比增长107%,预计下半年订单大大超过上半年,可能有大单达到公告披露标准 [4] - 当前产能紧张,采取倒班、部分外协、更新设备、提高自动化产线智能制造水平等方式增加和优化产能,还在成都本地调研有产能企业以便未来并购合作 [4]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6:41
公司概况 - 原名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在深交所上市,2017 年收购成都亚光后改名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总资产 76 亿元,拥有四个工业园区,是国内最大的智能舰船及民营军工微波电子元器件上市企业,也是益阳地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1] - 涉足芯片、卫星互联网、军工、智能驾驶等新基建领域 [1] 智能舰船业务 - 产品有游艇、商务艇和高性能特种艇三大系列 70 个规格 140 千艘,出口舰船过亿元,为多部门和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获多项殊荣 [1] - 未来 10 - 20 年舰船智能化是行业发展重要因素,船用电子技术是高科技舰船核心技术 [1] - 借助成都亚光资源升级补充船电技术,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扩大业务,开发智能驾控舰船平台技术 [2] - 在新材料应用与新智能船型开发上有成绩,7T 艇为全碳纤维智能舰船,大型游览船、新能源智能船有突破,2015 年开始研制无人艇并已交付多艘 [2] 军工电子业务 成都亚光背景 - 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 年建立投产,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 [3] - 50 多年来致力于微波和微电子技术与产品研发,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有建树,处于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前列 [3] 电子产品与应用领域 - 电子业务集中在射频信号收发“自强工程”国家级技术领域,对应两个产业链环节,技术兼容性好,可满足定制需求 [4] 核心主营产品 - 包括基片与壳体、功率半导体分立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射频 MEMS 电路、小型标准化微封装、微波单一功能组件、微波多功能组件、微波集成系统等 [5][6] 下游客户 - 下游客户为军工集团的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有 200 多家 3 年以上合作客户,产品覆盖各细分领域领先整机院所 [7] 公司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等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10 年上市以来收入和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在 30%以上 [7] - 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体量最大的军用射频芯片及元器件研制企业 [7] - 在部分电路和组件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保障军工产品质量一致性、可靠性方面竞争力强 [7][8] 问答交流 船艇业务 - 某型号特种艇订单付款条件好,公司约占该批军品任务一半,若获后续订单且达披露标准将及时披露 [9] - 公司多年来有无人艇研制交付,近期参与研制的无人艇评比成绩好,预计明年船艇业务业绩有很大改善 [9] 功率半导体产品 - 有二极管、三极管等产品,成都亚光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的半导体企业之一,是国内军用仅有的两家微波二极管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9] - 建设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2010 年与美国达迩集团合资设立公司进入民用功率半导体封测领域,开展微波功率器件相关工作并与高校合作 [9] - 今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量价齐升,同比去年升幅 10%以上 [9] 军工电子行业 市场规模 - 军工电子产品应用于雷达、航天通信、导弹和电子对抗等领域,微波组件在探测、电子对抗领域成本占比 60%以上 [9] - 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 2012 年 69 亿美元,2018 年 140.7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达 195.6 亿美元,CAGR 为 4.20% [9] - 我国军用雷达市场空间每年预计在 300 亿以上,微波组件在军用雷达领域年均市场空间达 200 亿元 [9] - “十四五”期间导弹市场规模或达 1000 亿元左右,未来 5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30%以上 [10] - 截至 2019 年末我国在轨运行卫星约 350 颗,2019 年发射约 80 颗,其中微小卫星发射占比 67.5%,未来 5 - 10 年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超 4000 颗 [10] -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收入自 2013 年起复合增长率达 24% [10] - 我国电子对抗市场年均规模近 100 亿元,微波组件在电子对抗领域年均市场规模 50 - 60 亿元 [10] 公司业务 - 雷达配套设备覆盖多种武器装备,未来订单将随市场规模增长而增加 [9] - 与导弹领域部分核心客户深度合作,备产任务和订单成倍增长,预计未来 3 - 5 年配套收入增速较高 [10] - 卫星通信业务有多年历史,部分产品独家供货,随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配套业务预计较快增长 [10] - 产品大量应用于电子对抗领域,今年订单和备产任务成倍增长,预计未来 3 - 5 年配套收入增速较高,将带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业务增长 [10] 市场与扩产 - 下游军机业务快速放量,导弹导引头和电子对抗配套业务超预期,订单需求成倍增长 [11] - 成都亚光对现有产线扩建持续进行,西区新产线建设按“三同时”原则推进并已启动设备采购,与航天科工二院的联合实验室产线已建成启用 [11]
亚光科技(30012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减少13.8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22亿元,同比减少13.21%[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6195.21万元,同比减少54.9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1.61亿元,同比减少1681.86%[6] - 营业总收入为9.22亿元,较上期10.63亿元有所下降[34] - 营业总成本为10.30亿元,较上期10.37亿元略有下降[34] - 公司本季度净利润为-1.5549034158亿元,上年同期为1677.986318万元[37] - 本季度营业利润为-1.2458059564亿元,上年同期为2073.883602万元[37] - 本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上年同期为0.01元[41] - 本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上年同期为0.01元[41] - 本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为513.921211万元,上年同期为662.539321万元[41] - 本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954673159亿元,上年同期为1581.201592万元[41]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3亿元,同比减少266.1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3.22亿美元,降幅266.11%,因票据贴现回款性质变化及采购付款规模上升[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3.32亿美元,增幅79.82%,因重点项目款支付减少[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8829.94万美元,增幅32.13%,因票据融资规模增加[19] - 本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1523050642亿元,上年同期为11.8738352189亿元[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92亿美元,流出小计为12.35亿美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3亿美元[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490.31万美元,流出小计为1.39亿美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99.30万美元[4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26亿美元,流出小计为21.63亿美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亿美元[4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81.25万美元[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2亿美元[45]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1亿美元,期末余额为6848.27万美元[48]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279.55万美元[4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8.19亿美元[4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36亿美元[45]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12亿美元[4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6.2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7.4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08%[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79亿元,年初余额6.17亿元,变动金额 - 2.38亿元,变动比例 - 38.57%,主要系票据融资相关质押的定期[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439.4万美元,降幅100%,因理财产品到期[16] - 预付款项增加2331.78万美元,增幅32.91%,因贸易及电子业务预付货款增加[16] - 合同负债增加6388.65万美元,增幅81.99%,因船舶订单预收款增加[16] - 长期借款增加3.56亿美元,增幅894.01%,因新增项目贷款[16] - 财务费用增加4198.44万美元,增幅51.46%,因融资及票据贴现规模增加[16]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1719.58万美元,降幅111.43%,因部分应收账款账龄迁徙及船舶业务回款不及预期[16] - 资产总计为76.25亿元,较上期76.18亿元略有增长[31] - 应收账款为15.68亿元,较上期12.89亿元有所增加[31] - 存货为8.56亿元,较上期7.34亿元有所增加[31] - 流动负债合计为31.11亿元,较上期33.30亿元有所减少[34]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47亿元,较上期1.70亿元有所增加[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7.44亿元,较上期39.04亿元有所减少[34] - 少数股东权益为2.23亿元,较上期2.15亿元有所增加[34] - 未分配利润为 -6.64亿元,较上期 -5.10亿元亏损扩大[34] - 本季度销售费用为4600.646554万元,上年同期为4381.757988万元[37] - 本季度研发费用为4349.689198万元,上年同期为3809.849645万元[37] - 本季度财务费用为1.2356828316亿元,上年同期为8158.386764万元[3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7025户,湖南太阳鸟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75% [20] - 湖南太阳鸟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亚光科技88,188,561股,占现有股本总额8.34%,通过担保专户持有84,000,000股,占8.75%,合计持有172,188,561股,占17.09%[23] - 李跃先持有19,954,080股高管锁定股,按董事相关限售规定执行[26] 公司项目与激励计划 - 2022年9 - 10月公司决定终止成都亚光迈威产业园项目[27] - 2022年9月19日公司向106名激励对象授予2,89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7] - 2022年公司调整2022 - 2024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27]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77.84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 - 126.68万元[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