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光科技(300123)

搜索文档
亚光科技(300123) - 2018年3月21日-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0
公司概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而来,拥有湖南、广东珠海和四川成都三个工业园区,员工约2000余人,上市7年来资产、收入和利润规模取得10倍以上发展,是国内最大智能游艇及领先的军工电子、微波芯片半导体上市企业 [3] - 太阳鸟智能船艇产品有三大系列70个规格140个型号,为部队和地方驻军、水上执法部门及知名企业提供船艇产品和服务,屡获殊荣,是国家小型船艇装备动员中心、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每年交付智能船艇近千艘 [3] - 成都亚光由原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改制而来,1965年建成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52年来致力于微波集成电路等研究开发,有4000多个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下游客户超200家,配套产品覆盖多个军事领域 [3][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单位分国有军工科研院所及工厂、民营企业两大类,国家队在多方面优于民营企业,行业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国家队,第二、三梯队为民营企业 [4] - 电科XX所、XX所是行业标杆,成都亚光略逊但处于第一梯队,与两所并称“两所一厂”,行业呈三大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成都亚光因股东更换未获稳定发展环境和资金支持,股权民营化将解决相关问题 [4] - 近10年成都亚光与前两个所营收规模差距拉大,因前两者投资建设芯片晶圆生产线、组建芯片设计队伍,成都亚光2008年开始芯片设计,2010年成立控股子公司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售芯片超200种,实现对国外同类芯片替代,向特种行业累计供货60万只,超60%直接供货给一线整机用户 [4][5] 公司发展规划 成都亚光 - 巩固微波集成电路领域市场地位,加强新技术前瞻研究,加大九大重大专项研发实施力度,重点技术投入方向包括核心射频芯片、微波组件和电路、半导体及微波基板关键工艺、MEMS系统 [5][6] 集团整体 - 拓展与发展5G通信及智能驾驶领域新业务,升级并做大做强现有成熟业务 [6] 订单与融资情况 订单情况 - 一季度是成都亚光订单传统淡季,今年1 - 2月新接订单是去年同期2.74倍,预计一季度订单至少是去年同期2倍以上,原因包括军改压制因素削弱、国防预算增速8.1%超预期、军品交付周期规律等外部因素及公司自身优势 [7] - 公司订单交期一般3个月,三、四季度确认收入较多,一、二季度较少 [7] 融资情况 - 2017年9月18日公司收到证监会批复,募集配套融资规模不超过10.7亿元或6035万股,发行方式为询价发行,发行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1个交易日或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批文有效期至2018年9月15日 [7] - 拟募投项目包括射频微机电等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5亿元、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微组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0亿元、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建设项目0.6亿元,目前正接受意向投资者调研及沟通 [7][8] 资本市场看点 - 公司在射频微波收发系统领域国内领先,40%收入来自相阵控雷达应用,为航天集团配套的卫星有效载荷射频前端供不应求,导弹导引头配套多个子系列型号,受益于市场增长 [8][9] - 公司是军用射频微波领域体量最大的标的,收入规模是后来者3 - 4倍以上 [9] - 2018年成都亚光承诺业绩扣非净利2.2亿元,按总股本6亿股测算,当前市盈率不足30倍,远低于行业平均60 - 70倍,存在低估 [9] - 收购成都亚光的交易对手方共现金出资29.3亿元,2016年11月资金到位,换股价格12.95元/股,按年化10%资金成本测算,新增股份持有成本在14.25元/股之上,当前股价有安全边际 [9] - 厦门三安集成电路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公司芯片设计业务将增强,民品5G芯片业务值得期待 [9]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8:0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形成“军工电子 + 智能船艇”双主业结构 [1] - 上市 9 年来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均在 31%以上,近三年公司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5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50% [1] - 成都亚光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 年建立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与中电科某两所并称为“两所一厂” [1] 主要电子产品与客户 - 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主营产品包括小型标准化微封装器件、微波单一功能组件等多种类型 [2][3] - 下游客户覆盖面广,均为军工集团的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有 200 多家 3 年以上合作客户,前 15 大客户明确 [3] - 配套的下游产品包括应用于星载、机载等平台的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导航、航天器有效载荷等 [3] 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等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10 年上市以来,收入和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在 32%以上 [4] - 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体量最大的军用射频芯片及元器件研制企业 [4] - 深耕行业 50 多年,有较高品牌知名度,有 200 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拥有多条国军标生产线、宇航专用生产线和微系统产线 [4][5] - 在多种电路和组件方面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5] - 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经验,工艺自主可控,多款芯片已批量生产,合作流片产能保障高 [5] - 曾与深南电路为兄弟单位,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的薄膜电路、介质电路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 [5] 芯片半导体业务 - 成都亚光是国内除中电 XX 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定点专业生产厂家,也是国内军用高可靠晶体三极管的主要供货厂家 [5] - 2008 年开始芯片研制,2010 年成立子公司华光瑞芯,是国内领先的微波射频芯片和高速模拟芯片研发生产商 [5] - 华光瑞芯主营多种射频微波芯片,产品有频带宽等独特优势,有后道工艺线和微组装生产线,年生产能力 60 万只 [6] - 2010 年与达迩集团合资设立达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2014 年参与设立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6] - 化合物芯片在专业 Foundry 厂家流片后在本厂后道生产线完成其余环节,已批量生产芯片 400 多款 [6] 卫星通信业务 - 20 多年前参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协作配套,获得多项荣誉,是卫星通信领域定点配套协作供应商 [6][7] 2019 年报和 2020 年一季报情况 - 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6 亿元,同比增长 56.23%;实现归母净利润 2.80 亿元,同比增长 83.46% [7] - 2020Q1 实现营业收入 4.39 亿元,同比增长 52.79%;实现归母净利润 0.31 亿元,同比下降 23.32% [7] - 亚光电子 2017 - 2019 年分别完成扣非归母净利润 1.66 亿、2.27 亿和 3.12 亿元,均超出承诺业绩 [7] - 智能船艇业务 2018 年亏损 3000 万,2019 年亏损更多,2020 年应会有较好地恢复性增长 [7] - 卫星互联网配套方面,有两条航天科技五院专用 T/R 组件生产线,与航天科工二院战略合作,并购的成都灏德将增强竞争实力 [7] - 贸易业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毛利率较高,第二部分 2019 年约有 5 个多亿贸易额,毛利率 1% - 2% [7][8] - 技改从芯片和半导体关键技术、微波组件产能、微组装生产线建设三个层面着手 [8] 问答交流 - 2019 年船艇毛利率下滑因费用和折旧多、存货计提大,军工电子毛利率下滑因市场竞争和协助下游客户竞标,后续下滑风险不大 [8] - 低轨卫星方面,向其他客户拓展未形成实质供货,目前保障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产品供应,积极扩充产能 [8] - 一季度船艇业务受疫情影响大,预计 2020 年海警订单释放有望扭亏,军工电子在手订单饱满,但交付和收入确认可能受疫情影响 [8] - 未来智能船艇业务一方面引入战略投资加强资本运作,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在无人艇和军船方面取得突破 [8] - 2019 年经营现金流改善因之前资金占用问题解决 [8] - 亚光电子本部结转到 2020 年的军品订单大约为 3.8 亿元 [9] - 半年报收入确认有不确定性,但二季度较一季度预计有较大改善 [9]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形成“军工电子 + 智能船艇”双主业结构,上市 9 年来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均在 31%以上,近三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 5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 150% [1] - 成都亚光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 年建立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与中电科某两所并称为“两所一厂”,50 多年来致力于微波和微电子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 [1] 公司主要电子产品与客户 - 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主营产品包括小型标准化微封装器件、微波单一功能组件等多种类型 [2] - 下游客户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有 200 多家 3 年以上合作客户,配套下游产品包括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导航、航天器有效载荷等 [2] 公司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等规模最大企业之一,2010 年上市后收入和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在 32%以上 [3] - 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体量最大的军用射频芯片及元器件研制企业 [3] - 行业深耕 50 多年,品牌知名度高,有 200 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拥有多条国军标生产线、宇航专用生产线和微系统产线,是重大武器装备项目定点供货单位 [3] - 在多种电路和组件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微波二极管可替代部分公司产品,芯片 90%以上自主设计及封测 [3][4] 公司芯片半导体业务 - 成都亚光是国内除中电 XX 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定点专业生产厂家,也是国内军用高可靠晶体三极管主要供货厂家 [4] - 华光瑞芯是国内领先的微波射频芯片研发生产商,主营产品频率覆盖 DC - 100GHz,货架产品达 200 余种,在多个市场领域广泛应用 [4] - 华光瑞芯有微波芯片后道工艺线和微组装生产线,万级净化间 2000 平米,年生产能力 60 万只高可靠性微波射频芯片 [5] - 2010 年与达迩集团合资设立达迩科技,2014 年参与设立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目前已批量生产芯片 400 多款 [5] - 2019 年芯片对外销售出货增长迅速,多款芯片量产,多个项目列为省市重大科技专项 [5] 公司卫星通信业务 - 公司 20 多年前参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协作配套,获得多项荣誉,是卫星通信领域定点配套协作供应商 [5] - 卫星相关配套产品大多定点供应,公司有宇航级别生产线等优势,一般企业难进入供应体系 [5] 问答交流 - 低轨卫星方面,为航天科技和中电科配套,向其他客户拓展,目前产能紧张,积极扩充产能应对需求 [6] - 一季度船艇业务受疫情影响大,亏损约 600 多万,预计 2020 年海警订单释放有望扭亏;军工电子在手订单饱满,但交付和收入确认可能受疫情影响 [6] - 产品结构总体无大变化,卫星新业务增长明显,传统军工电子维持一定增长,部分系统与客户共同开发 [6] - 一季度成都亚光订单势头好,手持订单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爆表,采取采购设备、再建厂、三班倒等措施提升产能,后续会上自动化设备,开支可能过亿 [6] - 2014 年与国内流片厂商合作自研芯片流片工艺,90%左右单片流片与其合作,预计降低成本、缩短流片周期 [6] - 军品转民技术上没问题,积极推进,产品初步集中在小基站和功放芯片等方面,需权衡高可靠性和成本控制 [6]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42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船艇系统方案提供商,复合材料船艇产销量多年位列内资企业第一 [2] - 2017年9月,太阳鸟以发行股份方式完成对97.38%亚光电子股权的收购 [2] - 亚光电子前身为成都亚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由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改制而来,1965年建立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 [3] 公司业务情况 核心业务 - 亚光电子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有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 [3] - 产品包括各类军用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和微波二极管、三极管等,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等多领域,客户主要为国内军工院所、军工厂 [3] 配套下游产品 - 雷达:舰载、机载、陆基雷达等;电子对抗:机载、舰载电子对抗系统;通信导航: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器有效载荷:载人飞船、军用及民用卫星有效载荷等 [3][4] 公司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等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4] - 与XX所、XX所并称“两所一厂”,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体量最大的军用射频芯片及元器件研制企业 [4] - 行业深耕50多年,有200多家主流军工客户,4条军方认证的贯国军标生产线,1条国内最先进的6D数字化微组装生产线 [4] - 多种微波电路、控制电路、多功能组件、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4]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工艺自主可控,微波二极管是除XX所外唯一生产厂家,产品可替代国外公司产品;氮化镓、砷化镓等材料芯片90%以上自主设计及封测,已批量生产芯片400多款 [4] - 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薄膜电路基板可按需预埋电阻、电感,介质电路基板可实现18层堆叠及预埋电阻、电容 [4] 公司相关问题及情况 疫情影响 - 船艇业务:开工时间从1月20号到2月11号改为2月10号,冬天是淡季,影响不大,后续会补工,对客户交付可能有影响,公司已沟通 [5] - 电子产品业务:成都亚光1月31号陆续加班,未全面开工,主要所已加班,全面开工到2月10号,后续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补工,对军工影响不大 [5] 军品成长性 - 2019年新接电子订单将近翻倍,970厂本部新接电子军品订单超11亿元,增长50%左右,与部分集团战略合作深化,拓展下游客户,未来产品将放量 [5] - 2020年订单饱满,结转订单同比增长80%,部分任务可能延到明年,十四五初期会增长 [5] 射频产品民品应用 - 民品主要由子公司华光瑞芯负责,包括放大器等射频芯片,目前无批量订单,产能有限、成本有差距、批量利润不高,军品外销芯片增长较快 [5] - 2020年将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希望民品5G产品有批量突破 [5] 射频芯片内外销情况 - 孙公司华光瑞芯主要外销,亚光本部主要满足自身元器件需求,去年开始大量对外销售芯片 [6] - 华光瑞芯2019年部分竞标胜过对手,希望2020年有进一步突破 [6] 射频微系统技术储备 - 整机单位做微系统设计,公司特长在芯片和工艺,做芯片研发和工艺,如多功能芯片等技术,部分成果、样品已在整机单位试用 [6] 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合作与技术储备 - 公司为科工、科技集团星座提供配套支持,参与研发和整机试验,卫星技术初步验证,产品已配套 [6] - 成都亚光20 - 30%收入来自航天卫星领域,是毛利率最高的产品,部分上卫星芯片单个价格过百万元 [6] 公司本部与船艇业务情况 - 海警局可能2020年上半年重启大额订单招标,公司竞争优势明显,订单若出盈利将大幅增长,公务艇大额订单招标和无人隐身艇是今年看点 [7]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42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亚光科技由太阳鸟游艇收购成都亚光电子后更名而来,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 [8]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成立于1965年,是国内军用微波电路的主要生产厂家 [8] - 公司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等领域 [8]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军工集团 [8]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公司在LTCC、MCM、SIP、SOC和MEMS等微波电路前沿技术领域有建树 [8] - 拥有五条国军标生产线,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 [8]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工艺自主可控,生产的微波二极管是除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 [9] - 公司芯片半导体业务始于2008年,2010年成立子公司华光瑞芯,主营微波射频芯片和高速模拟芯片 [10] 卫星通信与空天信息产业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测控数传项目,收入占成都亚光收入的20%-30% [12] - 建设了国内先进的数字化微组装生产线,具备每月2000套TR组件的能力,计划扩产至5000套/月 [13] - 单颗低轨卫星对应600-1000个TR通道 [13] - 公司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电科等卫星通讯客户提供配套服务 [13] 订单与业绩情况 - 成都亚光在手订单接近4亿元 [13] - 成都亚光业绩预告订单增长49%,结转订单同比增长80% [14] - 船艇业务出现亏损,主要来自折旧和财务费用 [14] - 股权激励额度分配为电子业务相关人员占比60%,船艇业务相关人员占40% [15] 未来发展与规划 - 公司计划扩产TR组件产能至5000套/月,后续争取做到10000套/月 [13] - 民用通信5G方面已进行实验和验证,今年可能上量 [14] - 船艇业务大部分子公司已集中在珠海太阳鸟名下,便于后续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 [15]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40
公司概况 - 亚光科技由原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2017年9月上市公司完成对97.38%亚光电子股权的收购 [2] - 亚光电子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建立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生产定点厂家,50多年来致力于微波和微电子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前列 [2] 核心业务与产品 - 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业务,少量安防、专网通信业务,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应用于军用雷达、电子对抗等多领域,下游客户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 [3] - 配套下游产品包括雷达、电子对抗、通信导航、航天器有效载荷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和设备 [3] 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等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国内上市公司中体量最大的军用射频芯片及元器件研制企业 [3] - 与XX所、XX所并称“两所一厂”,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有200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4条军方认证的贯国军标生产线,1条国内最先进的6D数字化微组装生产线 [3] - 多种微波电路、控制电路、多功能组件、毫米波电路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3] - 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工艺自主可控,是除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生产厂家,产品可替代Macom、MicroMetrics等公司产品,自用芯片90%以上可自主研制,已量产芯片400多款 [3][4] - 具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薄膜电路基板、介质电路基板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薄膜电路基板可按需预埋电阻、电感,介质电路基板可实现18层堆叠及预埋电阻、电容 [3] 订单情况 - 2019年公司新接电子订单将近翻倍,970厂本部新接电子军品订单超10亿元,同比增长50%,与下游核心客户战略合作增强,预计未来在天网等方面订单快速增长 [3] - 2020年是军工五年计划最后一年,订单放量预计较大,前期项目进入放量期,交付量预计大幅上升 [4] 芯片半导体业务 - 2008年开始芯片设计,2010年成立子公司华光瑞芯,是国内一流的微波射频芯片和模拟芯片研发生产商,主营产品频率覆盖DC - 100GHz,在多个市场领域广泛应用 [4] - 2010年与达迩集团合资设立达尔科技,建成达迩集团中国最大的相关生产基地 [4] - 2014年与三安光电等合资组建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持股35%,投资建设芯片流片生产线,次年部分产品在其工艺线进行6吋GaAs生产流片,流片等三项总计金额6635万元 [4] - 2019年华光瑞芯芯片对外销售出货增长迅速,厂本部对外销售芯片型号由36项增长到近200项,集团芯片种类型号超400多种,多个项目列为省市重点研发项目并获资金支持 [4] 民用5G应用进展 - 2019年重点跟进华为等公司5G基站相关芯片项目,受制于产能暂无批量订单落地 [4]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2)
2022-12-04 17: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23,证券简称亚光科技 [1] - 2020 年 2 月 14 日 17:00 - 18:00 进行东北证券军工电话会议调研,接待人员有亚光科技董秘夏亦才、成都亚光总工何放 [2] 芯片半导体业务发展历程 - 1965 年,776 厂与 772 厂半导体车间合并成立国营 970 厂(即成都亚光),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的两个半导体企业之一 [2] - 2008 年,成都亚光开始自研芯片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竞争力 [3] - 2010 年,成立子公司华光瑞芯,是国内领先的微波射频芯片和高速模拟芯片研发生产商;与达迩集团合资设立达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建成达迩集团中国最大封装测试基地 [3][4] - 2014 年,与三安光电等发起设立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都亚光与厦门中航合计持股 35%,投资建设芯片流片生产线 [4] 芯片半导体业务产品情况 成都亚光 - 是国内除中电 XX 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定点专业生产厂家,产品有 4 个门类 200 多个型号,为航天等配套大量宇航级高可靠产品;是国内军用高可靠晶体三极管主要供货厂家 [3] - 建设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微波二极管可替代 MA/COM 等公司产品;在 GaN 领域开展多项工作并与西电合作研究 [3] 华光瑞芯 - 主营 GaN/GaAs 功率放大器芯片等多种射频微波芯片,可提供微波高密度集成方案及套片,频率覆盖 DC - 100GHz,货架产品 200 余种 [3] - 现有微波芯片后道工艺线和微组装生产线,万级净化间 2000 平米,年生产高可靠性微波射频芯片 60 万只 [4] 整体 - 氮化镓、砷化镓等材料芯片 90%以上自主设计,已批量生产芯片 400 多款 [4] 业务销售与项目情况 - 2019 年华光瑞芯芯片对外销售出货增长迅速,970 厂本部对外销售芯片型号从 36 项增长到近 200 项 [4] - 2017 年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制成功,2019 年多款套片量产 [4][5] - 2019 年 7 月《5G 毫米波通信多功能芯片研究》列为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8 月《基于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 GaN 高功率放大器系列》列为成都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5] 产品应用领域与占比 - 半导体功率器件 90%用于军品,三极管部分用于工业控制,二极管主要用于军品,民用在通讯有应用 [5] - 卫星通信元器件产品年收入约占成都亚光收入的 20% - 30%,应用于多平台,客户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和中电科旗下院所 [5] 卫星通信相关情况 技术储备 - 做基础微波技术、小型化和可靠性研究,为科工、科技集团星座提供配套支持,参与研发和整机试验,有针对航天产品的生产线 [6] 竞争情况 - 卫星产品要求和资质要求高,主要与两所竞争 [6] 配套比重 - 单颗卫星配套产品价值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一个地面网关站配套约千万 [6] 宇航级生产线 - 4 年前建设宇航级生产线,实现全数字化管理,目前月产 2000 套 TR 组件,计划今年扩产到 5000 套/月,后续争取 10000 套/月,年底争取高于 5000 套/月 [6] 行业预测 - 预计今后三年发射空天互联网卫星 1000 颗左右,今年下半年或启动;全国卫星地面网关站有几十上百站 [7]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40
公司概况 - 亚光科技由太阳鸟游艇收购成都亚光电子后改名而来,太阳鸟是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船艇企业,连续多年产销量位列内资企业第一 [3] - 成都亚光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成立于1965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微波芯片、电路及器件研制的企业之一,与中电科两所并称为“两所一厂” [3] - 公司产品覆盖频率从几十MHz到100GHz,实现了频率、产品、应用平台的全覆盖,承接了众多国家重点工程和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任务 [3] 核心业务 - 成都亚光核心业务为军用芯片、微波电路、微波器件,少量涉及安防和专网通信 [4]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电科、中船重工等军工集团,产品覆盖各细分领域领先的整机院所 [4] - 公司配套产品包括雷达、导航系统、军用微波通信系统、卫星有效载荷等,应用于星载、机载、舰载、弹载和地面平台 [4] 核心优势 - 国内复合材料船艇、游艇、特种艇和无人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4] - 位于微波军工电子行业前三,是国内上市公司中体量最大的军用射频芯片及元器件研制企业 [4] - 拥有200多家国内主流军工客户,五条国军标生产线,是众多重大武器装备项目的定点供货单位 [4] - 在微波电路、微波控制电路、多功能组件、毫米波电路等方面的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地位 [4] - 具有50多年的半导体和10多年的芯片研制经验,拥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工艺自主可控 [5] - 拥有完整的微波电路模块及组件配套用的薄膜电路、介质电路的军用PCB生产线及壳体生产线 [5] 芯片半导体业务 - 成都亚光成立时以半导体业务起家,是国内除中电XX所外唯一的微波二极管定点专业生产厂家 [5] - 公司已建设具有全流程硅基芯片生产线,生产的微波二极管可直接替代MA/COM、MicroMetrics等公司产品 [5] - 2008年开始自主研制芯片,2010年成立子公司华光瑞芯,具备GaAs/GaN HEMT、SiGe、BiCMOS和Si CMOS等工艺的芯片设计开发及批量交付能力 [6] - 华光瑞芯主营产品为GaN/GaAs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等,频率覆盖范围达DC-100GHz,货架产品达200余种 [6] - 2010年与美国达迩集团合资设立达迩科技,建成达迩集团中国最大的表面贴装元器件封装测试和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基地 [7] - 2014年与三安光电、厦门中航共同发起设立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投资建设砷化镓、氮化镓等材料芯片流片生产线 [7] - 目前氮化镓、砷化镓等材料芯片90%以上为自主设计,在专业Foundry厂家完成流片后,其余环节在公司后道生产线完成 [7] - 2019年华光瑞芯芯片对外销售出货增长迅速,成都亚光本部对外销售芯片型号由36项增长到近200项 [7] 卫星通信业务 - 成都亚光20多年前就参与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协作配套,先后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颁发的荣誉 [8] - 公司卫星通信业务有数十年发展历史,是该领域的定点配套协作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面、弹载、机载、星载、舰载各大应用平台 [8][9] - 公司电子产品中雷达相关占40-60%,卫星通信占20-30%,电子对抗及其他占10-20% [9] - 公司通过了航天五院的防静电体系,并建设了一条宇航级生产线,具备每月2000套TR组件(含星用)的能力,计划扩产到5000套/月,后续争取做到10000套/月 [10] - 公司在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中技术储备丰富,主要致力于元器件、组件的芯片化、小型化、集成化、可靠性和批量建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10] 其他 - 公司微波模块和组件生产周期一般为3个月,半导体为6个月 [9] - 公司在国网星工程中主要为航天科技5院配套,其次是二院等,单颗星上配套价格一般在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地面网关站单站一般在千万元左右 [10]
亚光科技(300123) - 2017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28
游艇产业情况 - 游艇产业是兼具劳动、技术、知识、资金密集的长链产业,代表高端消费,属新兴经济,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 [2]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游艇、邮轮产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到2017年初步形成游艇休闲旅游线路网络和大众消费市场 [2] 公司政府订单及公务艇趋势 - 2010 - 2012年,公司分别中标国家海洋局2.72亿元、2.12亿元、2.68亿元海监艇大单,2012年还中标国家海关总署2.75亿元海监艇大单,促进2011 - 2013年业绩快速增长 [3] - 2013年国家海洋局等部门重组,随着海洋战略推进和对海上执法重视,设备新增及更新需求增大,2015年公司获海关总署近亿元海关监管艇订单 [3]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传统从事船艇制造,认同国家“军民融合”方针,将军工行业作为发展方向,因缺乏军工电子专业技术和人才储备,选择并购军工电子内龙头企业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 - 亚光电子是国内军工电子半导体元器件及微波电路龙头,产品应用广泛,有丰富研发团队和稳定军品客户资源,并购可完成公司在军工电子领域初步战略布局 [4] - 2017年9月25日,发行股份购买亚光电子97.38%股权交割手续完成,9月26日起亚光电子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4] - 2017年10月23日,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新增258,069,492股上市,公司总股本变更为559,794,902股,需在证监会核准期限内完成募集配套资金非公开发行工作 [4]
亚光科技(300123) - 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4:54
财务表现 - 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净利润同比下降61% [1] - 电子业务收入1,009,754,847.79元,同比增长18.29%,净利润138,577,995.22元,同比下降13.70% [2] - 船艇业务收入339,095,912.51元,同比增长3.47%,净利润-56,373,853.64元,同比下滑163.31% [2] - 若不考虑股权激励成本,电子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15.49%,船艇业务净利润同比下滑0.05% [2] - 报告期内摊销股权激励费成本总计81,733,506.24元,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成本,净利润同比增长2.42% [2] 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是由于授予时公司股价涨幅大造成,并非公司赢利能力变差 [2] - 预估股权激励费用总额5,552万元,实际确认激励成本289,449,443.94元,增加了3.17倍 [2] 业务发展 - 军工电子业务规模扩大,存货同比增长3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 [3] - 电子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航天通信、导弹和电子对抗等领域 [6] - 微波组件在军用雷达领域年均市场空间将达200亿元 [6] - 导弹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以上 [6] - 卫星通信业务预计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较快增长 [6] 产品与技术 - 电子业务主要集中在射频信号收发"自强工程"国家级技术领域 [3] - 成都亚光核心主营产品包括基片与壳体、微波分立器件、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等 [4][5] - 具体产品包括微波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微波单一功能芯片、微波多功能芯片等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