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光科技(300123)
icon
搜索文档
太赫兹概念涨2.62%,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6:59
太赫兹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8日收盘,太赫兹概念上涨2.6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 [1] - 板块内18股上涨,硕贝德20%涨停,陕西华达、雷科防务、泰豪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92%、3.85%、3.61% [1] - 跌幅居前的有天和防务、凤凰光学,分别下跌0.50%、0.1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PCB概念、兵装重组概念、PET铜箔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33%、4.08%、4.03% [2] - 海南自贸区、金属锌、煤炭概念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76%、1.74%、1.71% [2] - 太赫兹概念在涨幅榜中排名第5,上涨2.62% [2] 资金流向 - 太赫兹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23亿元 [2] - 11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硕贝德主力资金净流入8.33亿元居首,中兴通讯、海格通信、天海防务分别净流入1.35亿元、1.14亿元、7679.43万元 [2]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 - 硕贝德、雷科防务、海格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26.89%、10.30%、9.03% [3] - 泰豪科技、航天电子、赛微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3872.67万元、3433.46万元、864.72万元 [4] - 陕西华达、海特高新、盛路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39.79万元、-591.34万元、-942.86万元 [4] 个股表现 - 硕贝德换手率39.04%,主力资金净流入8.33亿元 [3] - 雷科防务换手率9.26%,主力资金净流入6925.83万元 [3] - 天银机电换手率6.73%,主力资金净流入4165.91万元 [3] - 凤凰光学主力资金净流出1907.92万元,净流入比率为-21.37% [4] - 大恒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30432.20万元,净流入比率为-19.56% [4]
单日成交额创新高,航空航天ETF(159227)规模、成交额同类第一,全市场最“纯”军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4:49
行业表现 - 军工行业午后回调 航空航天ETF(159227)小幅上涨0 35% 成交额达2 02亿元 单日成交额创上市以来新高 最新规模6 14亿元 规模 成交额均居同类第一 [1] - 持仓股长城军工涨停 中船应急涨超10% 钢研高纳涨超6% 建设工业 中兵红箭 国博电子 洪都航空 亚光科技 中航沈飞等跟涨 [1] 行业基本面 - 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作用日益凸显 航空装备成为各国军队建设重点 行业技术门槛极高 涉及众多高端技术和复杂工艺 在军工产业链中价值量占比较高 [1] - 当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 世界军费开支持续增长 我国军工企业在无人机 战机 导弹等领域技术优势凸显 成军贸主要增量 航空航天板块是核心受益方向 [1] - 2025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 我国军贸出口装备在海外冲突中得到实战检验 在军贸领域引领下 我国国防军工企业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1] 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深度聚焦军工空天核心领域 [2] - 国证航天指数高度集中 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 2% 堪称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 [2] - 成分股中航空航天装备权重占比达66 5% 显著超越中证军工与中证国防指数 [2] - 该ETF是投资"战斗机龙头股"的高效工具 亦是目前跟踪国证航天指数规模最大的产品 [2]
亚光科技:控股股东质押1450万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17 17:36
股权质押情况 - 湖南海斐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质押14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8.42%,占公司总股本的1.42% [1] - 质押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1] 股东持股及质押概况 - 海斐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李跃先先生合计持有1.9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45% [1] - 累计被质押及设定担保股份达1.98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9.52%,占公司总股本的19.36% [1]
亚光科技(300123) - 关于控股股东办理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7-17 17:32
股份质押 - 2025年7月16日海斐控股质押1450万股,占所持股份8.42%,占总股本1.42%[4] - 截至2025年7月16日,海斐控股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197,833,980股,占持股99.52%,占总股本19.36%[6] - 海斐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比例超80%[3] 债务情况 - 海斐控股各类借款总余额约11.59亿元,未来半年需偿付10.56亿元,一年需偿付11.11亿元[10] - 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4,159.4万股,占持股71.23%,占总股本13.86%,对应融资余额约5.97亿元[10] - 未来一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6,759.4万股,占持股84.31%,占总股本16.40%,对应融资余额约6.62亿元[10]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536,589.41万元,负债总额482,279.95万元,资产负债率89.88%[10]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530,653.11万元,负债总额473,326.50万元,资产负债率89.20%[10] - 2025年3月31日营业收入26,296.03万元,净利润 -2,804.02万元[10] - 2024年12月31日营业收入95,191.96万元,净利润 -102,820.16万元[10] 风险应对 - 海斐控股及一致行动人质押为融资和发行债券担保,暂不存在平仓风险[11] - 海斐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将与质权人沟通,采取补充质押等措施应对风险[11] 其他说明 - 海斐控股及一致行动人除担保外未与公司发生重大关联交易,无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情形[11] - 股份质押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等产生实质性影响,本次质押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11] - 公司将持续关注质押情况并做好信息披露[11]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9:35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分工 - 董事长被留置,公司及时报告,生产经营正常,未出现银行抽贷等情况,定期与董事长双向沟通,重大事项通过监察委提交董事长签批 [2] - 管理层分工:胡代荣主持全面生产经营,石凌涛协助电子板块,皮长春协助船舶板块,饶冰笑协助管理事务,李基负责融资等 [2] 股权激励与资金募集 - 2025年无新股权激励计划安排,曾在2020年和2022年实施,为未来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2][3] - 公司现金流压力大,原因包括产线改造、订单垫资和回款周期长,正采取措施缓解压力 [4] 经营业绩与订单情况 - 去年亏损因商誉减值等,今年军工电子订单恢复增长,力争改善业绩 [5] - 船舶业务战略调整,业务量收缩,严控工料比超标定制船,寻找与国企合作机会 [6] 毛利率与减值情况 - 军品综合毛利率不到30%,各细分产品有梯度分布,毛利率下滑因军方审价机制,正采取降本措施 [7][8] - 2021 - 2024年船舶板块固定资产等减值8.22亿元,电子板块商誉减值16.4亿元,2025年商誉减值压力预计减小 [9][10] - 2024年因会计估计变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0.41亿元,后续坏账风险可控 [10] 营收结构与业务布局 - 军品营收结构:雷达占比30%左右,弹载15% - 20%,卫星通讯与电子对抗各占10 - 15% [11][12] - 目前产能优先满足军品订单,无大规模民品布局 [12] 需求展望 - 2025年传统业务预计有一定增长,增量业务增速更快,如卫星应用领域 [12]
实控人被留置股价大跌,亚光科技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7-07 21:49
公司高层变动 - 实控人、董事长李跃先被滑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公司尚未知悉具体进展及结论 [2][4] - 公司紧急聘任李跃先之子李基为副总经理,李基生于1990年,研究生学历,曾任职安信证券,2019年起担任公司项目总监 [2][5] - 李基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及多家子公司董事职务,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5]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受李跃先被留置消息影响,公司股价7月7日大幅低开10.24%,全天低位震荡,收盘报6.4元/股,单日跌幅10.24% [2][4] - 当日总市值缩水7.46亿元至65.4亿元 [2][4] 财务业绩 - 2021-2024年公司连续四年亏损,累计净亏损达36.02亿元,其中2021年亏损11.99亿元,2022年亏损12.01亿元,2023年亏损2.83亿元,2024年亏损9.19亿元 [2][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5%至2.63亿元,但净亏损扩大至2714.33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252.41万元) [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12.61亿元,长期借款4.76亿元,合计17.37亿元 [7] 高管薪酬变动 - 2024年董事长李跃先年薪同比大涨124.3%至62.89万元(2023年28.04万元) [2][8] - 董事石凌涛年薪涨至58.04万元(+14.97万元),总经理胡代荣年薪涨至43.56万元(+16.49万元) [8] - 其他高管如副总经理刘卫斌、皮长春等也出现不同程度涨薪,但涨幅均不超过10万元 [8]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0年上市,是国内首家游艇制造上市企业,被称为"游艇第一股" [6] - 主营业务分为军工电子和智能船艇两大板块 [6] - 李跃先历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长职务,现任公司及多家子公司董事长 [4]
上市船舶企业公告老板被留置,儿子‘临危受命’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20
公司高管变动 - 李基(实控人李跃先之子)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换届完成[1][7] - 李基长期协助公司业务经营、资产处置及资本运作,曾任亚光科技项目总监及成都亚光董事[1][7] - 李基此前任职于安信证券,2019年加入亚光科技,现任多家子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曾用名太阳鸟,是国内首家游艇制造上市企业,主营业务为游艇、商务艇及特种艇系统解决方案[1][2] - 公司注册资本1.391亿元,总资产9.4亿元,拥有湖南沅江和广东珠海两大生产基地及5家子公司[2] - 生产基地占地37万平方米,配备200余台设备,年产能达1000艘船艇,员工超900人(含百余研发人员)[2] 股价与市场表现 - 7月7日股价报收6.40元/股,单日跌幅10.24%,为年内最大日跌幅[1] - 当日早盘股价一度跌超12%,午间收盘跌9.4%至6.46元/股[4] - 公司总市值66.01亿元,流通市值64.62亿元,市盈率-60.80[5] 行业动态 - 2025年中国船厂地图更新,收录600多家中国船厂[1] - 2026年版中国造船地图中英版广告开始招商[1] - 德国Essen 2025焊接展将为国际船舶海工网组团参展提供便利[1] 实控人事件影响 - 董事长李跃先被滑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未出席董事会会议[4][7] -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其他高管均正常履职,董事会已妥善安排相关工作[4]
300123,实控人被留置!“90后”儿子紧急任高管
新华网财经· 2025-07-07 20:05
公司高管变动 - 李基(实控人李跃先之子)紧急出任亚光科技副总经理,被解读为"临危受命",其长期协助公司业务经营及资本运作 [1][8][9] - 李基生于1990年,曾任职安信证券,2019年加入亚光科技任项目总监,现任成都亚光董事等多项职务 [9] - 该任命议案获董事会全票通过,董事长李跃先因被留置未出席会议 [9] 实控人被留置事件 - 7月4日公司公告实控人李跃先被滑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截至公告日未披露具体进展 [4][11] - 李跃先直接持股2.6%,通过湖南海斐控股间接持股16.85%,合计控制19.45%股份 [12] - 事件导致7月7日股价单日暴跌10.24%至6.40元/股,盘中最大跌幅达12%,市值缩水至65.40亿元 [5][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声明生产经营正常,高管团队正常履职,期末电子业务在手订单约4亿元(不含备产协议) [5][19] - 2024年电子业务受客户采购节奏影响收入下滑,但预计2025年将实现市场突破 [19] - 成都亚光作为核心电子平台,具备近60年微波电路研发历史,产品应用于卫星通信、航天工程等领域 [19] 业务订单进展 - 5月成都亚光签署两份备产协议总金额2.96亿元,占公司上年度营收31.06% [14][15] - 5月上旬另签署1亿元备产协议,占上年度营收10.56% [18] - 产品涉及科研生产任务器材,客户为特殊机构 [14][15][18]
亚光科技董事长被留置,“企二代”临危受命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46
公司人事变动 - 亚光科技实控人、董事长李跃先之子李基出任公司副总经理 [1] - 李跃先于7月4日被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 [1] - 李基出生于1990年,研究生学历,曾任职于安信证券,2019年起任职亚光科技项目总监 [2] - 李基现任亚光科技副总经理、成都亚光董事、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芯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职务 [2] - 李跃先出生于1963年,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目前合计持有亚光科技19.45%股份 [2] 公司业务概况 - 亚光科技拥有军工电子和智能船艇两大业务板块 [3] - 控股子公司成都亚光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是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芯片、电路及器件的骨干企业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载人航天、探火探月、雷达精导、电子对抗等高新技术领域 [3] - 公司智能船艇产品主要是公务船艇、防务装备、游艇游船 [3] 公司财务表现 - 受船艇业务板块拖累、军工电子业务不及预期导致成都亚光的商誉发生减值等影响,亚光科技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3] 公司近期订单 - 5月上旬,亚光科技控股子公司成都亚光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产品预估备产协议书》,预估总额约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10.56% [3] - 5月16日,成都亚光与两家特殊机构客户分别签订《产品预估备产协议书》,预估总金额约1.17亿元、1.78亿元,占亚光科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31.06% [3]
亚光科技4年巨亏35亿元 董事长突遭留置、其子火线接任
新浪证券· 2025-07-07 17:29
公司高层变动与治理风险 - 实控人兼董事长李跃先被河南滑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调查可能涉及资本运作、关联交易或业务合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2] - 其子李智凯被紧急任命为副总经理,引发市场对"家族化治理"的质疑,董事会任期届满却延期换届凸显控制权维稳意图 [2] - 李跃先通过湖南海斐控股持股19.45%,其中92.22%的股份已被质押或担保,占总股本17.94%,股价较2020年高点跌72%存在平仓风险 [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36.02亿元,其中2021年亏11.99亿、2022年亏12.01亿、2023年亏2.83亿、2024年亏9.19亿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8.5%至2.63亿元,但净亏损扩大至2714万元(去年同期亏1252万),扣非亏损增至3187万元 [1][3] - 军工电子板块2024年收入同比暴跌40.27%,子公司成都亚光计提商誉减值4.24亿元 [3] - 船艇板块收入下降38.95%,计提资产减值1.48亿元,高负债重资产运营导致巨额财务成本 [3] 外部风险与制裁影响 - 2025年1月公司及核心子公司成都亚光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高端半导体材料和精密制造设备供应链可能面临隐性断链风险 [4] - 军工业务受军方审价拖延、客户采购延期影响,客户集中度过高短期难修复 [5] 未来发展方向 - 军工业务受军审周期制约,船艇板块需剥离低效资产但受高负债桎梏,一季度亏损扩大显示扭亏无实质进展 [5] - 连续巨亏且市值缩水至72.86亿元,可能成为军工资产整合标的,地方国资或央企战投是潜在出路但需先解决实控人涉案及质押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