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红科技(300151)

搜索文档
昌红科技(30015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21: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49亿元,同比增长6.7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3.73万元,同比下降28.9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460.56万元,同比下降14.8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40.00%[5]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7%,从2.334亿元增至2.491亿元[22] - 净利润同比下降42.1%,从2,134万元降至1,235万元[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8.9%,从2,496万元降至1,774万元[23]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901,755.6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7,287,267.25元[24]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385,511.56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3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9%,从1.671亿元增至1.888亿元[2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从1,201万元增至1,261万元[2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2.4%,从442万元降至343万元[2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7,868,543.55元,同比增长约42.5%[27] - 资产减值损失为-204.28万元,同比增加152.22%[1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4.08万元,同比下降15.7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99,777,679.41元,同比增长约23%[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40,759.82元,同比下降约15.7%[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790,826.37元[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83,458.85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1,623,308.87元[2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554,438.03元,同比下降约69%[2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21,623,308.87元,较期初下降1.45%[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5,430,718.55元,较期初增长23.93%[1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07,311,438.01元,较期初下降10.42%[1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63.2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84.57%[10]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2559.96万元,同比增长177.38%[10]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00%,从5,000万元增至1亿元[2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77.4%,从923万元增至2,560万元[20] - 存货同比下降1.3%,从1.701亿元降至1.679亿元[20] - 固定资产同比下降2.1%,从6.044亿元降至5.915亿元[20] 股东持股情况 - 李焕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2,696,900股,占总股本38.06%,其中152,022,675股为限售股[15] - 华守夫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391,774股,占比2.89%,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5] - 徐燕平持股15,050,718股(占比2.83%),其中11,288,038股为高管锁定限售股[15][17] - 中汇人寿保险持股9,942,600股(1.87%),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5] - 珠海阿巴马私募基金持股9,929,960股(1.86%),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5] - 李焕昌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02,959,400股,占总股本38.11%[15] - 公司限售股份总额163,811,713股,本期无变动[1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315.74万元[6]
昌红科技(30015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39亿元,同比增长11.5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222.1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54.5万元,同比增长348.15%[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亿元,同比下降10.00%[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增长216.6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3%,同比上升3.96个百分点[1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4.64亿元,同比下降3.57%[19]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57亿元,环比第三季度下降14.12%[2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贡献1641.8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331.06万元[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模具与注塑行业收入747,293,170.07元,占比71.93%,同比增长8.15%[93] - 医疗行业收入286,729,023.18元,占比27.60%,同比增长20.61%[93] - 医疗器械及耗材收入284,224,111.67元,同比增长37.19%,毛利率39.22%[96] - 智能制造产品收入674,625,144.78元,占比64.94%,同比增长11.43%[93] - 精密模具及自动线设备收入75,172,936.80元,同比下降35.25%[93] - 模具与注塑行业销售量同比下降13.81%至278,273,978 PCS,生产量同比下降17.23%至261,333,841 PCS,库存量同比下降35.24%至31,124,743 PCS[100] - 医疗行业销售量同比增长27.44%至338,476,882 PCS,生产量同比增长34.54%至353,671,814 PCS,库存量同比增长28.62%至68,278,122 PCS[10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782,819,972.32元,占比75.35%,同比增长19.47%[93] - 公司境外收入为78,282.0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5.35%[163] - 公司境外收入以美元、欧元结算,汇率波动影响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63][164] 成本和费用 - 医疗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1.53%至102,470,267.44元,人工费用同比增长35.72%至12,833,943.88元[10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3.06%至16,269,225.94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1.35%至93,203,523.13元[110]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46.46%至12,777,025.33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11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9.97%至48,203,294.30元[1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聚焦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和全球化发展[142] - 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精密模具技术、自动化智能生产集成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投入[144] - 公司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优化ERP、MES、HR等系统[145] - 公司计划未来3-5年内在欧美地区配套建设生产基地,完善全球供应链[149] - 公司面临医疗行业政策风险,可能影响投融资、市场供求及产品售价[16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精密模具设计、注塑成型工艺及医疗自动化技术,存在研发风险[16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32,508,69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元(含税)[5]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30,000,000股,发行价格为13.7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13,700,000.00元[86] - 扣除不含税的发行费用10,081,011.51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03,618,988.49元[87] - 高分子医疗耗材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建工程,6栋、7栋厂房已完成洁净车间装修并实现产品生产[85] - 高端医疗器械及耗材华南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与基础装修工作[87] - 公司医疗耗材产品通过FDA等国际认证,符合国际市场的严格质量标准[80] - 公司被罗氏诊断授予"战略合作伙伴"和"全球供应商Business Continuity"奖项[84]
昌红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773.73万元,同比下降28.94%
快讯· 2025-04-25 21:1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6.70% [1] - 净利润1773.73万元,同比下降28.94% [1]
罗氏与昌红科技合作五周年 “中欧合作”又上新台阶
证券时报网· 2025-04-10 16:40
文章核心观点 罗氏与昌红科技举办五周年合作颁奖典礼,是对双方五年合作的肯定与未来合作的展望,标志着双方合作上了新台阶,未来将继续携手在医疗诊断领域探索创新 [1][3] 合作回顾 - 昌红科技凭借精密模具和注塑成型领域核心技术为罗氏提供高品质产品,稳定的供应链和高质量产品为合作提供坚实保障 [1] 颁奖典礼情况 - 罗氏授予昌红科技“五载精诚协作,共筑诊断未来”奖项,表彰双方过去五年合作的卓越贡献 [2] - 罗氏诊断仪器制造全球负责人Joerg Spielmann肯定昌红科技努力,期待未来更紧密合作 [2] 未来展望 - 双方共同探讨可持续性发展,继续深化合作开拓广阔空间 [3] - 昌红科技将优化风险教育、沉淀技术经验、技术创新,提供更精细化医疗一站式服务 [1] - 双方将在医疗诊断领域探索创新,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3]
昌红科技(300151)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4-01 20:01
股东持股 - 李焕昌持股202,696,900股,比例38.06%[5] - 王国红持股262,500股,比例0.05%[5] 股份质押 - 李焕昌本次质押63,560,000股,占所持31.36%[2] - 两次解除质押60,000,000股,占所持29.60%[4] - 质押无平仓或强制过户风险[6]
昌红科技: 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2:0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及总股本变化情况公告,介绍可转债基本情况、转股及股份变动情况等信息 [1] 可转换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发行情况 - 经核准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46000万元,发行数量46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46000万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经审验 [1] 上市情况 - 经深交所审核同意,46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1年上市 [2] 转股期限 - “昌红转债”转股期自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可转债到期日止 [2] 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初始转股价格为28.26元/股,经多次调整,截至2024年8月,转股价格调整为26.79元/股,各次调整均有公告披露 [2][3] 转股及股份变动情况 - “昌红转债”因转股减少200元(2张),转股数量为7股,截至2025年3月31日,“昌红转债”剩余4595297张,票面余额对应相关金额,公司总股本因转股增加7股 [3][4] 咨询方式 - 联系人是证券部,联系电话为0755 - 89785568 - 885,联系邮箱为security@sz - changhong.com [4] 备查文件 - 包括“昌红科技”和“昌红转债”股本结构表 [4]
昌红科技(300151) - 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情况的公告
2025-04-01 11:46
可转债情况 - 昌红转债发行规模46000.00万元,发行460.00万张,净额44773.77万元[2] - 2021年4月1日深交所挂牌,转股期至2027年3月31日[4][5] - 初始转股价28.26元/股,最新26.79元/股[2] - 2025年Q1因转股减少200.00元,转股7股[2][9] - 2025年Q1末剩余可转债4595297张,金额459529700.00元[2][9] 股份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限售股163811713股,占比30.76%[9] - 2024年12月31日,无限售股368696977股,占比69.24%[9] - 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532508690股[9] - 2025年3月31日,限售股163811713股,占比30.76%[9] - 2025年3月31日,总股本532508697股[9]
昌红科技(300151) -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付息的公告
2025-03-24 16:30
可转债付息 - 昌红转债第四年每10张(面值1000元)利息15元(含税),票面利率1.50%[2][10] - 个人投资者和基金债券持有人实际每10张派息12元,QFII和RQFII每10张派息15元[10] - 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3月31日,除息日和付息日为4月1日[2][3][11] 可转债情况 - 发行量460万张,金额46000万元,存续期2021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3][4] - 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40%、0.60%、1.00%、1.50%、2.50%、3.00%[4] - 下一付息期利率2.50%,起息日2025年4月1日[3] 信用评级 - 公司主体和可转债信用级别均为AA - ,评级展望稳定[6][7][8]
昌红科技(300151) - 关于公司以自有资产抵押向银行申请借款的公告
2025-03-14 16:00
授信与借款 - 公司及子公司获批不超8亿元综合授信额度[2] - 公司向中国银行借款3亿元用于项目建设[3] - 借款期限为5年,自实际提款日起算[3] 抵押情况 - 抵押厂房用地面积为23128.77平方米[5] - 抵押厂房建筑面积为19096.44平方米[5]
电子行业周报:化合物半导体市场加速成长,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同比增长4%-2025-03-12





上海证券· 2025-03-12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与新兴市场引领增长,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同比增长4%,中国及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弥补了美国、印度等成熟市场的下滑,市场格局进一步演变 [3] - 化合物半导体市场加速成长,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250亿美元,汽车和移动出行等行业推动其加速增长,OEM对用于电力电子应用的GaN表现出更浓厚兴趣 [4] 市场行情回顾 - 过去一周(03.03 - 03.07),SW电子指数上涨2.74%,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35个百分点,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Ⅱ、半导体、元件、消费电子、其他电子Ⅱ涨跌幅分别为3.51%、3.49%、2.85%、2.50%、1.96%、1.94% [3] 投资建议 - 认为电子半导体2025年或正在迎来全面复苏,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产业盈利周期和相关公司利润有望持续复苏 [5]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计领域部分超跌且具备真实业绩和较低PE/PEG的个股,AIOT SoC芯片关注中科蓝讯和炬芯科技;模拟芯片关注美芯晟和南芯科技;驱动芯片领域关注峰岹科技和新相微;半导体设备材料关注华海诚科和昌红科技;折叠机产业链关注统联精密及金太阳;军工电子关注紫光国微和复旦微电;华为供货商关注汇创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