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光科技(300203)
icon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300203) - 2017年1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4:16
公司基本情况 - 聚光科技设立于2002年,是高端仪器仪表生产商与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公司共有员工30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500多人,研发费用近五年维持在营业收入的10%左右 [3] - 公司现有销售人员400多人,采取直销模式,安装运营维护工程人员三四百人 [3] 主营业务分布及发展情况 环境监测系统业务 - 目前占比较大,国家政策为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未来是发展较快及占比较大的重点业务 [4] 工业过程业务 - 受宏观政策影响明显,公司采取增加运维服务等措施维持稳定发展,产品技术成熟,能维持较好毛利水平及现金流 [4] 实验室仪器业务 - 公司收购北京吉天及上海安谱,希望凭借自身优势在细分领域与国外企业竞争 [5] 水利水务业务 - 公司收购深圳东深电子,主要做广东省业务,正通过资源整合争取全国化发展 [5] 环境治理业务 - 公司收购北京鑫佰利及重庆三峡环保,主要为治理提供设备,行业需求大,国家投入多带来机遇 [5][6] 竞争优势 - 高端监测仪器仪表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外大公司,但国产仪表在单个行业或产品中有世界领先水平,如公司LGA产品世界标准由其主导制定 [6] - 公司服务水平有优势,可针对客户需求和国内使用环境、客户偏好提供差异化和定制化服务 [6] PPP项目情况 黄山项目 - 已签订合同,正在组织实施,将纳入财政预算,经当地政府人大会议表决,双方成立项目公司投入施工运营 [7] - 公司将核心业务放入项目,仍为技术密集型轻资产公司,施工建设由联合体投标其他单位完成 [7] - 项目纳入财政预算,风险较小,公司会谨慎预算投入,争取较快收回成本并积累经验 [7] 其他项目 - 正在与政府部门磋商协调,争取进一步进展 [7]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8:48
公司治理与业务管理 - 公司管理复杂性随新技术、新产品及新细分市场的增加而增加,成熟业务由事业部或子公司管理层管理,总部职能部门检查并提意见,新业务需公司投入更多精力推动 [2][3] - 公司创始人与姚总有不同分工,工作中有意见分歧会争论,达成一致后协同推进,这种治理结构虽有时决策效率低,但决策安全性更高 [3] 业务拓展与布局 - 国内高端分析仪器产业落后,可收购的优秀技术型标的企业少,国外并购缺乏优势,公司选择自主研发多产品线道路,积极进军半导体,谋划向生命科学、临床诊断等应用市场拓展,会积极谨慎把握国外并购机会 [3][4] - 进入新细分领域初期艰难,如谱育科技从06年开始研发质谱等仪器,15年设立公司,近年才突破发展,公司布局生命科学领域会借助现有技术平台和产品做应用开发,也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4] 竞争优势与产品 - 公司初步搭建“多对多”商业模式,即多种技术产品系列对应多个细分市场,作为国内分析仪器龙头,专注高端分析仪器技术研发,成立至今投入近20亿研发经费,掌握多技术平台,拥有国内最全产品线,产品应用广泛 [5] - 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起步晚、优秀技术人才稀缺,在标准化、通用类产品上无优势,重点发展差异化、定制化、应用端个性化产品,优先推广在线、便携式仪器,开发定制仪器实现进口替代及市场拓展,有世界领先产品并主导制定IEC国际标准 [5][6] 零部件采购与研发管理 - 公司大部分成熟分析仪器零部件通过自主加工、委外加工、国内采购可满足生产,部分核心零部件需进口,有备用厂商,国外供应商受疫情影响不大 [6] - 公司“多对多”商业模式使研发管理体系复杂,不同事业部或子公司开发不同技术平台和产品,开拓不同细分市场,在主打细分市场解决方案开发上跨子公司、事业部合作,整合全公司产品线 [6][7] 下游客户规划与人才储备 - 公司营业收入中环境监测方面占比最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及服务需求较高且持续,工业及应用领域客户基于经济效益衡量设备价格,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拓展细分市场 [7][8] - 公司属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自主培养和招聘、合作等模式储备研发人员,未来考虑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引入和储备人才 [8]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1)
2022-12-04 18:08
公司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国内仪器仪表龙头,以高端分析仪器技术为核心,有多产品线、多领域解决方案,为多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运营运维服务,除环境外已在多领域应用,未来拓展半导体等新领域 [2][3] - 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加强进口替代,产品应用广泛;深耕环境检测领域,投入工业企业自动化等产品和方案开发;在工业过程分析仪器领域布局智能化转型并完成技术积累 [7] 研发与创新情况 - 2019年高端分析仪器领域研发投入占营收比约8%,现有研发团队1000 + 人,创立至今研发投入19亿多,质谱仪填补国内空白,积累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业务板块进入收获期 [3] 疫情影响 - 疫情期间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驰援6套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子公司保障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应急;各地政府招投标基本停滞,导致Q1营收同比大幅下滑,但订单情况同比上升,订单执行滞后,公司加大执行和催收力度扭转局面 [4] 业绩下滑原因 - 2019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因计提、过度竞争影响,2020年努力改善使业务回到正轨 [4][5] PPP业务情况 - 2016年开展PPP业务,吸收经验形成风控要求及管理体系,结合政策专注细分市场,发挥优势配合传统业务,确保项目风险可控 [5] - 绝大部分PPP项目在财政部备案,地方政府信用较好;除3个项目外投资规模控制在10亿元以内,5亿元以内中小规模项目约50%;项目总投资中工程建安费基本达80%,过半项目建安费占比85%以上;项目资本金比例控制在总投资20%左右,公司出资90%以内;8个项目通过银行审批,2个在融资审批中,2个已竣工运营,其余预计2020年底 - 2021年中完工 [6] 半导体领域规划 - 科学仪器在半导体产业应用广泛,质谱、光谱等平台有多种仪器,公司投入资源梳理需求和开发样机 [8] - 公司现有检测设备可应用于半导体实验室等,打破国外封锁,介入前道检测能力匹配度高,具备多种研发和生产能力 [8][9]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52
公司PPP业务情况 - 开展PPP业务保持谨慎态度,通过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把控项目,根据国家政策动向控制业务规模,19年停止拓展新项目,重点抓存量项目融资和实施,预计大部分项目2020年完成建设 [2][3] - 专注细分市场,发挥环保设备研发生产、环境监测治理等竞争优势,通过项目实施更好理解环境治理,研发产品更实用 [3] 环境监测业务前景 - 从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划看,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高,尤其重视发挥环境监测作用和基于数字抓管理,市场规模仍处快速增长期 [3] - 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带来环境压力,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及服务有较高且持续的需求,疫情影响下公司环境监测业务合同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乐观 [3][4] 公司及子公司定位 - 对标赛默飞、丹纳赫,专注高端分析仪器技术研发,成立至今投入近20亿研发经费,掌握多技术平台,拥有国内最全产品线,产品应用广泛,谋划进军生命科学、临床诊断市场,希望实现分析仪器自主可控 [4][5] - 各控股子公司有独特定位,研发管理上不同子公司开发不同技术平台和产品,市场上重点开拓不同细分市场,解决方案开发跨子公司、事业部合作整合产品线 [5] 新领域拓展技术难度 - 现有检测设备可应用于半导体上游生产过程分析和制程工艺控制,打破国外封锁,产品较成熟,进入新领域主要需调整检测样品前处理环节,研发工作量不大 [6] - 用于半导体掺杂分析的SIMS需开发特殊离子源,有一定开发工作量 [6] 多产品线管理压力 - 多产品线同时发展存在较大管理压力,这是行业特点,国外同行也有此问题,不同细分市场拓展和技术产品开发需相应人才 [6] - 公司构建平台型、管理型总部策略,推进鼓励跨业务部门合作政策,优化改革组织结构满足管理需求 [6][7] 现金流情况 - 19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因计提、过度竞争等影响,但现金流表现不错,公司加强现金流管控,将持续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现金流 [7]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2)
2022-12-04 17:48
半导体材料与设备 - 半导体材料包括蛋腊圆、轻材、CMP执光、光刻胶、化学品、电子特气、光景等,涉及众多国内外厂商 [2] - 科学仪器在半导体产业广泛应用,包括质谱、光谱、色谱、光学、电化学、物性等平台,有多种仪器种类,全球主要科学仪器厂商中美国部分市值1323.27亿美元、收入255.42亿美元、净利润36.96亿美元,另一美国部分市值234.56亿美元、收入51.63亿美元、净利润10.71亿美元,日本部分收入35.02亿美元、净利润2.77亿美元 [4] 自主可控的半导体科学仪器 - 科学仪器应用于前端技术研究、工艺开发、过程检测、QA/QC、失效分析等,关键大型质谱和高端光谱依赖进口,多被美国企业控制 [5]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发展定位为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主营业务是重大科学仪器的产品研制和产业化创新应用,聚焦多个领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300 + ,硕博学历75% + ,专利申请100 + 项、已授权79项 [7] - 对标公司Thermo Fisher收入200亿美元以上且保持高速增长,每年净利润增长25%以上,中国市场增速最快 [8] - 发展历程历经十五年专注研发,发布多款国内首台仪器,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 [9][10] - 核心能力包括深度定制开发,有分析检测技术、进样前处理技术,推出系列全球领先产品,研发投入高,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13][14][16] 谱育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 - 可应用于工艺开发、工艺监控、QA/QC、失效分析等环节,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对不同物质进行检测 [19] - 不同技术平台的产品在半导体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用途,如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分子光谱、原子光谱、色谱等 [22][23] - 有多种在线监测设备,用于高纯试剂、硅片、超纯水、生产车间等的监测 [24] 半导体相关其他方案 - 电子气体工业色谱分析解决方案可进行高纯气体、特种气体分析和稀有气体痕量杂质检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高灵敏度等特点,依据多项标准 [31][32] 前道检测领域 - 前道检测分为量测和检测,全球前三甲企业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日立市占率分别约为52%、12%、11%,国内企业整体规模较小 [34] - 前道检测技术包括光学量测、电子束量测、光学检测、电子束检测,各有优缺点,不同检测技术有对应的测试内容、主要设备、用途和代表性企业 [35][36] - 前道检测设备对研发能力、工艺能力、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有要求 [37][38][39][40]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34
公司业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现有激光气体分析等检测设备可用于半导体上游生产过程分析及制程工艺控制,将通过差异化等产品方向拓展新业务领域 [3] - 公司未来重点围绕高端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将产品推广至半导体、生命科学等行业细分领域,会积极谨慎把握国外并购机会 [4] - 公司主营业务分类调整,分为仪器等、运营服务等、环境治理装备及工程三类,环境治理装备及工程含高压反渗透膜等 [6] - 公司在销售下沉方面做更多策略,深挖传统业务客户需求,拓展新应用领域及方向,客户结构相对稳定 [9] - 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及服务需求较高且持续,工业及应用领域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拓展细分市场 [9][10] 研发与人才 - 2019年研发投入约3.9亿元,研发人员平均年龄年轻,因国内产业落后、国外并购无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研发人员以校招自主培养为主 [4][5] - 公司成立至今投入近20亿研发经费,掌握多技术平台,拥有国内同行最全产品线 [5] 业绩与财务 - 2019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因计提、过度竞争,2020年努力改善使业务回到正轨,公司以内生增长为主,加强多产品多领域协同发展 [7] - 公司加强现金流管控,负债主要由短期和长期借款构成,融资源于银行贷款,因PPP项目合并报表及现金支出等 [7][8] PPP业务 - 公司开展PPP业务保持谨慎,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把控项目,控制业务规模,抓存量项目融资和实施,专注细分市场挖掘价值 [8] 零部件采购 - 公司分析仪器零部件国产化率受行业规模效应影响,大部分成熟产品零部件可通过多种方式满足生产,部分核心零部件需进口,有备用厂商,受疫情、贸易影响不大 [11]
聚光科技(300203) - 2018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50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为环境监测、工业过程监测、实验室仪器和水利水务信息化四大板块,以高端分析仪器仪表、软件及相关服务为基础发展业务,坚持高研发投入,开展仪器销售、运营维护、综合解决方案及 PPP 业务 [3] - PPP 业务是公司探索的销售模式,相关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小,未来将基于主业寻找新经营模式 [3][4] 研发投入 - 公司认为目前研发投入水平合理,高研发投入使公司在行业中保持技术先进性,巩固行业地位,与国内外产品缩小差距,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4] 经营性现金流 - 近两年经营性现金流下降,主要因客户政府采购模式转变致资金占用提前,以及收购子公司支付对赌款占用资金 [4][5] -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成立专门小组,将账款回收效率纳入销售人员考核机制,2018 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有信心在 2018 年持续改善 [5] 商誉情况 - 公司商誉较高因前期收购子公司估值调整,2017 年对赌期结束后已根据业绩调整估值和商誉,多数并购公司业绩不错,未来商誉对公司影响有限 [5] 存货情况 - 2017 年存货增长,构成主要为原材料、产成品和发出商品,发出商品处于客户端安装状态,属正在执行合同,产线上存货不多 [6] 物联网产业基地项目会计处理 - 物联网产业基地部分自用、部分出租,会计上自用部分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出租部分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6] 实验室仪器国产替代 - 公司实验室仪器性能与国外进口仪器差距不大,国产替代进程慢主要因观念未转变,随着仪器进步和推广,国产实验室仪器发展潜力大 [6] 毛利率情况 - 公司在与国内外仪器供应商竞争中保持高毛利率,国内行业业务模块规模小形成进入门槛,成本是与国外竞争的主要优势,还能提供更及时高效的运维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 [7] - 公司通过不断投入研发、革新产品线、推出升级产品保证毛利率水平,防止下降 [7] 环境监测前景 - 近期环保大会、环保税及相关法律法规反映政府对环保重视,对环保产业有积极推动作用,未来一二十年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及服务需求将持续较高 [7]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3 15:0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浙金产融、浙江信得宝创投等单位人员 [1] - 活动时间为2021年3月18日,地点在聚光科技青山湖园区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创始人王健、谱育科技技术总工俞晓峰、谱育科技副总经理吕全超 [1] 公司商业模式与愿景规划 - 已初步搭建“多对多”商业模式,多种技术产品系列对应多个细分市场 [1][3] - 作为国内分析仪器龙头,掌握多技术平台,通过增加新产品开发、技术突破拓展市场,希望成为中国的“赛默飞、丹纳赫”,实现分析仪器自主可控 [3] 公司人才战略 - 业务属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各类人才需求大 [3] - 起步晚,与发达国家优秀人才相比有劣势,国内专业人才匮乏 [3] - 通过自主培养解决研发人员储备问题,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引进技术人才、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3] 公司销售市场策略 - 基于多种技术产品系列,细分现有市场,增加网格化覆盖 [3] - 通过新产品组合突破拓展新细分领域,巩固经营模式 [3] 公司研发策略 - 作为技术密集型公司,不断根据发展阶段调整研发,摸索总结方法论并固化到研发体系中,以在人才有限情况下创造更好产品 [4] 碳排放监测市场情况 - 碳排放市场属政策驱动型及市场拉动型细分,取决于政策规划和市场投入进度,公司技术储备全面 [4] 公司耗材销售计划 - 仪器仪表行业耗材有通用产品目录销售和与仪器绑定销售两种形式,公司围绕高端分析仪器主营业务,拓展细分市场,兼顾高端仪器与耗材配套研发销售 [4] 公司主营业务细分情况 - 环境监测方面营业收入占比最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及服务有较高且持续需求 [4] - 工业及应用领域,产品若能为客户带来高经济效益,毛利较好,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拓展细分市场 [4] 公司并购计划 - 国内产业落后,可收购的优秀技术型标的企业少,国外并购无国际知名企业优势 [5] - 公司围绕主业积极、谨慎把握并购机会 [5]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0:1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华宝基金、华创证券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活动时间为2021年9月2日,地点在聚光科技青山湖园区 [2] 公司业务参观情况 - 参观公司生产线、实验室,了解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通用科学仪器等产线、产品及应用场景 [3] 公司问题解答情况 研发与规划 - 公司在生命科学类仪器研发有储备,想通过满足客户端需求进入市场,子公司医疗器械正申报二类资质 [3] - 公司作为国内分析仪器龙头,基于现有技术平台,一方面开发新产品细分现有市场,另一方面技术突破拓展新市场,实现自主可控 [3] 发展驱动力 - 谱育科技发展快的驱动力包括国内环境好、自身积累沉淀到发展阶段、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方法提升竞争力 [4] 人才与管理 - 公司重视人才培养管理,推出分层股权激励制度,落实子公司激励和利润分享计划,利用多种渠道选用储备人才,对重点业务加强引进 [4] - 研发采用矩阵式管理,不同产品线开发技术平台和产品,开拓细分市场,解决方案开发跨部门合作整合产品线 [4] 发展定位 - 谱育科技以实现客户梦想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制造商,以客户为中心,为国家科学仪器发展做贡献 [4] 定价与毛利率 - 科学仪器定价策略行业内近似,技术创新产品价格高,成本控制可获竞争优势,单品毛利率高,综合解决方案营收大但毛利率降低,总体较稳定 [5] 人均收入产出比 - 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不同,快速发展阶段人均产出比前期低,业务到一定规模产出比上升 [5] 产能情况 - 科学仪器产品产能对制造企业不是主要挑战 [5]
聚光科技(300203) - 聚光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11:31
业务经营情况 - 环境治理装备及工程业务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下降,因市场竞争激烈,未来毛利率难扭转且业务整体收缩 [2][3] - 子公司谱育科技订单增速快于营收增速,因疫情影响项目进度和大项目验收规则,全年预期与目标变化不大,净利率与去年持平 [3] - 上半年仪器门类营业收入约 8.59 亿,谱育约 3.59 亿,环境监测和工业监测约 5 亿且有一定增长但增速不高 [3] 利润拆分情况 - 谱育上半年净利润 -7400 万,聚优公司净利润 -1300 万,饶平聚光净利润 -1400 多万 [3][4] 谱育新增订单情况 - 谱育按仪器台套数增长较多的是质谱、光谱仪器,质谱增长快,市场需求整体稳定,行业投入趋势不变 [4] PPP 项目情况 - PPP 项目分合并报表和不合并报表两类,在财务报表上主要体现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长期应收款,项目贷款体现在长期借款 [4] 临床诊断与谱聚医疗情况 - 上半年医疗两款质谱仪逐步销售,三款仪器申请证,明年陆续拿证,试剂端申请更多一类及二类资质 [4] - 谱聚医疗 6 月融资,按计划逐步实施,符合预期 [4] 碳达峰战略影响与仪器增速情况 - 高端分析仪器行业产品发展有 3 - 5 年爬坡期,之后有快速增长期,公司希望缩短爬坡期提升竞争力 [5] 研发体系与激励情况 - 研发组织强调团队持续性、稳定性和对细分技术平台专业度,激励路径清晰有吸引力,能满足发展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