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讯飞鸿(300213)
icon
搜索文档
佳讯飞鸿(300213) - 2023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25 21:08
铁路行业投资与发展 - 2023年1 - 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同比增长7.2% [2] - 2023年国家铁路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 [2] -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 [2] - 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目标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2023 - 2025年三年将建设约1.00万公里铁路,年均增长3333公里,高铁约0.8万公里,年均增长2667公里 [2] - 2035年计划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 [3] 公司业务布局与优势 - 公司产品覆盖铁路18个路局,在北京、广东等多地轨道交通及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项目提前布局并参与建设 [3] - 公司参与北京大兴机场线、重庆地铁等多个项目建设,积累市场拓展经验和成功案例 [3] 5G业务进展 - 围绕“ +5G ”策略,完成5G宽带接入模块等相关产品研发 [3] - “5G智慧广铁”项目获“2022世界5G大会 - 5G融合应用揭榜赛”企业组二等奖 [3] - 为江村编组站构建全路首个基于5G的铁路车站可视化管控平台 [4] - “基于PHM技术的轨道交通设备自动化智能运维系统”入选“最具转化价值科技成果TOP30”榜单 [4] - “信号设备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获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 人工智能技术积累 - 2017年成立佳讯飞鸿智能研究院,设立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所,布局AI在多行业应用研究并实现相关模型和算法应用 [4] - 自主研发“飞鸿安视平台”,获2021年度“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已在铁路和海关领域商业化应用 [5] - 营业线作业安全智能视觉监测系统基于飞鸿安视平台研发,支持“云–边–端”部署,已在多领域商用 [5] - 基于飞鸿安视平台开发铁路安全管控平台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多领域商用 [5] 智慧包神项目技术应用 - 利用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车站行车设备感知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和融合应用,构建重载铁路物联网基础 [5] - 通过自研智能视觉平台构建算法模型,实现设备异常检测和诊断,提升管理和运维效率 [5] - 首创基于5G网络下的工电供监测数据回传 [5] “一带一路”项目承接 - 2022年携手华为开拓莫桑比克市场,将LTE - R技术应用到莫桑比克铁路项目,加速MCX产品商用进程 [6] - 参与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阿卡铁路等多个“一带一路”项目 [6]
佳讯飞鸿(300213) - 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3-05-10 16:21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2年公司核心业务优势保持,为保障创新业务突破加大研发投入,集中资源向重点方向倾斜 [2][3] - 2023年公司将围绕战略目标夯实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5G相关研发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行业应用 [3] AI技术应用 - 2017年公司成立佳讯飞鸿智能研究院时设立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所,布局AI在铁路、海关、国防等行业的应用研究 [3] - 自主研发面向铁路安全的智能视觉PaaS平台“飞鸿安视平台”,已在铁路和海关领域商业化应用,获2021年度“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入选2022年度“最具转化价值科技成果TOP30” [3] - 基于飞鸿安视平台研发营业线作业安全智能视觉监测系统,相关产品已在兰州局、武汉局、国能集团铁路等领域商用化应用 [4] 大数据技术应用 - 公司专注于多技术在多领域的行业应用研究,拓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品的行业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和服务 [4] - 2022年度,公司行业物联网应用类产品和解决方案收入近2亿元,同比增长64% [4] - “飞鸿数”平台具备全流程技术支撑能力,可提供定制化数据治理服务,承担包神铁路相关项目,为上海局提供“信号设备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获高度评价 [4][5] “一带一路”项目参与 - 2022年公司携手华为开拓莫桑比克市场,加速MCX产品商用进程,加强与华为海外合作 [5] - 公司参与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阿卡铁路等多个“一带一路”铁路项目,未来将拓展海外市场 [5] 财务相关问题 - 公司由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产品变化导致毛利率波动,全资子公司深圳航通受外部环境影响应收账款回款减少,公司已加大催收力度 [6] - 因行业客户业务特点,上半年为预算审批阶段,下半年执行交付,一季度业绩基数小、波动大,对全年业绩影响不大 [6] 铁路行业发展情况 - 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同比下降5.1%,实际投产新线4100公里,超计划24.24%,其中高铁2082公里 [6] - 2023年铁路工作目标是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 [6]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纲要》《“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对铁路建设和智能化发展提出要求 [4][6][7] - 公司产品覆盖铁路18个路局,参与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项目建设,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将为公司带来市场空间 [7] 研发成果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16374.32万元,同比增加10.11%,占营业收入的14.30% [7]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拥有专利236项(发明专利158项)、专有技术8项、软件著作权380项 [7] - “信号设备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进入产品化阶段,获上海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7] - 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完成研究课题,成果获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为新产品带来市场机会 [8] - 成功研发异物网片智能监测管理系统,丰富防灾业务产品线 [8] - 飞鸿云平台在多个项目应用,形成高校科研云解决方案,迈出轨道交通行业外商业化探索第一步 [8] - 自主研发飞鸿安视智能视觉平台开发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拓展AI技术在海关领域应用范围 [8]
佳讯飞鸿(30021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2 00:00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拟以592,243,66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0.5元现金红利[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144,950,323.34元,较2021年增长10.88%[1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18,270.28元,较2021年减少47.17%[1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348,344.44元,较2021年增长23.53%[1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034,792,647.55元,较2021年末增长0.09%[1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32,630,469.08元,较2021年末增长2.57%[1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495.03万元,同比增长10.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1.83万元,同比下降47.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34.83万元,同比增长23.53%[91]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16,374.32万元,同比增加10.11%,占营业收入的14.30%[9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45亿元,同比增长10.88%[110]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0.14%,同比下降4.54%[111] - 2022年销售费用为120,812,875.83元,同比增长0.62%[118] - 2022年管理费用为101,426,693.08元,同比增长13.01%[118] - 2022年财务费用为6,871,099.62元,同比增长410.86%[118] - 2022年研发费用为124,089,654.40元,同比增长12.38%[118]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388人,较2021年增长1.04%,占比42.78%,较2021年下降1.11%[121]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63,743,183.3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4.30%,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39,653,528.95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24.22%,占当期净利润比重64.99%[12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51,743,027.10元,同比增长6.20%,现金流出小计1,021,394,682.66元,同比增长4.33%,现金流量净额130,348,344.44元,同比增长23.53%[123]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67,538,700.29元,同比增长21.65%,现金流出小计470,501,809.50元,同比增长27.53%,现金流量净额 -2,963,109.21元,同比下降119.26%[123]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9,436,668.46元,同比增长58.02%,现金流出小计502,696,896.46元,同比增长46.66%,现金流量净额 -173,260,228.00元,同比下降29.02%[123][124] - 2022年投资收益4,517,668.4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94%;资产减值 -6,727,400.00元,占比 -11.83%;营业外收入2,460,312.34元,占比4.33%;营业外支出766,265.60元,占比1.35%;信用减值损失 -60,957,891.74元,占比 -107.17%[126]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070,716,725.01元,占总资产比例35.28%,较年初增长2.57%;货币资金498,447,534.51元,占比16.42%,较年初下降1.59%[127] - 2022年末使用权资产20,581,538.85元,占总资产比例0.68%,较年初增长0.29%;租赁负债12,503,932.02元,占比0.41%,较年初增长0.20%[12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期末数为174,798,983.3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966,336.78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44,766,647.93元[130]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4,8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0.00%[132] 公司分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69,022,977.05元、234,910,478.44元、220,206,957.93元、520,809,909.92元[21]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026,127.55元,第二季度为22,655,342.41元,第三季度为5,296,003.66元,第四季度为37,393,051.76元[21]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1,589,432.70元,第二季度为31,286,219.68元,第三季度为20,988,722.47元,第四季度为149,662,834.99元[21] 公司审计相关信息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签字会计师为王欣、孙佩佩[18]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43.895391万美元,2021年为1269.852136万美元,2020年为2825.736112万美元[25] 全国铁路行业数据 - 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同比下降5.1%,实际投产新线4100公里,超计划24.24%,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29] - 202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2万公里[29]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2023年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29] -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29]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左右[29] - 2023 - 2025年我国将建设1.00万公里左右铁路,平均年增长333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0.8万公里左右,平均年增长2667公里[29] - 2023 - 2035年我国将建设4.5万公里左右铁路,平均年增长3462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80万公里左右,平均年增长2154公里[29] 四大城市群城际及市域(郊)铁路规划数据 - “十四五”期间,四大城市群已规划建设的城际以及市域(郊)铁路预计总里程超6千公里,总投资超1.9万亿[32] - 四大城市群城际及市域(郊)铁路规划中,长三角2647公里,估算投资6723亿元;京津冀721公里,估算投资2008亿元;粤港澳1735公里,估算投资7907亿元;成渝双城1156公里,估算投资2527亿元[35] 全国城轨交通运营数据及规划 - 2022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085.17公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总运营里程达10291.95公里,其中地铁8012.85公里,占比77.85%[38] -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到2025年,轨道站点800米半径覆盖通勤比例超大城市不低于30%,特大城市不低于20%,大城市不低于10%[38] 国防预算及相关市场规模数据 - 2023年我国国防预算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2010 - 2023年13年CAGR为8.6%[41] - 2021年中国军费为2700亿美元,约为美国军费7678亿美元的35%[41] - 2021年美国、印度、俄罗斯军费占GDP比重均值分别约为3.5%、2.7%、4.1%,中国仅为1.7%;占财政支出比重均值分别约为8.3%、8.3%、10.8%,中国仅为5.0%[41] - 2023年美国国防预算达到8579亿美元[41] - 预计202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开支将增长至2513亿元[43] - 预计到2027年全球C4ISR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中国C4ISR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2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0%[44] 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数据 -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近几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长,2021年达21.08万亿元,预计2022年达24.3万亿元[45] - 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45] 海关业务信息化规划 - 到2025年海关业务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将达100%[46] 智慧机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2025年我国智慧机场行业市场规模超120亿元[48] 智慧能源相关规划及规模预测 - 2019 - 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50] - 预计到2025年智慧能源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50] 数字经济规模数据及规划 - 中国信通院预计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提升至5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左右[52] - 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52]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需占GDP比重10%[53] 公司5G相关成果及数据 - 公司完成5G宽带接入模块等相关产品研发,“5G智慧广铁”项目获2022世界5G大会二等奖[54] - 2022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增加值约3929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12%、31%[54]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数据及预测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187.5亿元,同比增长33.1%;系统平台市场规模达51.4亿元,同比增长45.2%[55] - 预计到2024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2768.2亿元,系统平台市场规模将达176.3亿元[55] 公司产品平台及产业链相关信息 - 公司“飞鸿云”被列入增强级私有云,已应用于兰州铁路局营业线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平台建设[55] - 公司围绕“+5G”策略,打造“融合通信平台”“物联网平台”两大应用平台[59] - 公司形成“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含九大系列[60] - 公司“飞鸿云”等平台及系统实现新ICT技术融合,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60]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在交通等多行业广泛应用,遍及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61] - 公司凭借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各市场领域取得良好业绩[61] - 公司相关产品覆盖铁路18个路局,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及国际重大铁路项目[64]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 - 数字调度指挥通信系统交换网络容量为4096×4096,会议总容量为512方,话务处理能力(忙时呼叫尝试次数)≥ 6×10⁵次/每小时[68] - 多媒体调度指挥通信系统最大调度用户注册数为100,000,最大调度业务并发数为10,000,最大调度用户群组数为2048,最大单个调度群组用户数为255[68] 公司各业务线产品经营数据 - 指挥调度类 - 标准产品本报告期产能6,500,产量3,486,销量2,889,营业收入371,567,071.16元,毛利率42.30%;上年同期产能6,500,产量2,804,销量2,674,营业收入396,077,323.87元,毛利率48.84%[69] - 指挥调度类 - 解决方案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15,784,525.36元,毛利率40.56%;上年同期营业收入198,472,299.32元,毛利率48.74%[69] - 行业客户通过其他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数量348,订单金额783,207,515.88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60.54%,相关合同履行未发生重大变化[69] - 交通行业收入7.01亿元,占比61.20%,同比增长11.47%;政府及国防行业收入2.71亿元,占比23.66%,同比下降21.17%;其他行业收入1.73亿元,占比15.14%,同比增长187.08%[110] - 指挥调度类产品收入5.87亿元,占比51.30%,同比下降1.21%;智能应用类产品收入2.97亿元,占比25.90%,同比增长16.24%;行业物联网应用类产品收入1.99亿元,占比17.39%,同比增长64.12%;维保服务类收入0.62亿元,占比5.41%,同比增长0.45%[110] - 境内收入11.45亿元,占比100.00%,同比增长10.88%;直销收入11.45亿元,占比100.00%,同比增长10.88%[110] 公司各业务线成本结构变化
佳讯飞鸿(30021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2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74,536,513.9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598,480.1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05%[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869,760,049.91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226,123,095.80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29%[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28.6976004991亿元,较上期30.3814397483亿元有所下降[22] - 营业总收入为1.7453651398亿元,较上期1.6902297705亿元增长3.26%[23] - 营业总成本为2.0274426664亿元,较上期1.9069918960亿元增长6.31%[23] - 营业利润为 - 24.799037万元,上期为116.816320万元[23][24] - 利润总额为 - 8.420067万元,上期为129.244679万元[24] - 净利润为 - 679.455551万元,较上期 - 289.778207万元亏损扩大[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659.848017万元,较上期 - 302.612755万元亏损扩大[24] - 少数股东损益为 - 19.607534万元,上期为12.834548万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111元,上期为 - 0.0052元[24] - 稀释每股收益为 - 0.0111元,上期为 - 0.0052元[2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54,786.90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4,511.66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864,400.00元[7]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3,164.80万元,较期初增长42.26%,因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增加[10] - 预付款项期末数8,468.25万元,较期初增长91.94%,因公司备货支付预付款项增加[10]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63063483.04元,年初余额498447534.51元[21]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025802208.67元,年初余额1070716725.01元[21]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1818846174.15元,年初余额1974121443.07元[21] - 2023年3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53363531.03元,年初余额55027453.29元[21] - 2023年3月31日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60026675.17元,年初余额161789267.73元[21] - 2023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19294581.45元,年初余额20581538.85元[21] 费用及税费关键指标变化 - 税金及附加本年累计数237.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50%,因报告期内计提税金及附加增加[11] - 财务费用本年累计数68.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19%,因上年同期对外币借款使用套期工具锁汇[11]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年累计数1,170.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68%,因公司收到软件退税款同比增加[12]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本年累计数63.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5.44%,因公司购建资产同比增加[1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年累计数4,9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79%,因公司贷款规模缩减[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5446778065亿美元,上期为2.3321958346亿美元,增长9.11%[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4933598866亿美元,上期为3.0480901616亿美元,增长14.6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9486.820801万美元,上期为 - 7158.94327万美元,亏损扩大32.52%[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1128529584亿美元,上期为6961.880636万美元,增长59.85%[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1063362845亿美元,上期为5111.833745万美元,增长116.43%[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5.166739万美元,上期为1850.046891万美元,下降96.48%[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900万美元,上期为7876.254362万美元,下降37.79%[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9514.761882万美元,上期为1.7383987155亿美元,下降45.26%[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614.761882万美元,上期为 - 9507.732793万美元,亏损收窄51.46%[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1.4038160116亿美元,上期为 - 1.4817145582亿美元,亏损收窄5.25%[27] 股东相关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400,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5] - 前10名股东中,林菁持股比例9.09%,持股数量53998102股,其中40498576股为限售股,质押22499300股[15] - 前10名股东中,郑贵祥持股比例4.01%,持股数量23822700股,无限售股[15]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43000204股,本期解除限售182412股,期末总数42817792股[18][19]
佳讯飞鸿(300213) - 201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54
公司业务收入占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中,约30%来自铁路行业,30%来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10%来自能源行业,10%来自国防行业,其他来自海关、政府等行业 [3] 公司投资与业务拓展 - 投资无人机目的是横向拓展应用空间、寻找行业突破,纵向挖掘新技术、夯实调度技术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 [3] - 参股威标至远公司,该公司生产航空训练模拟器,参股目的是将其技术应用于公司其他产品和业务,推动拓展细分行业领域 [3] - 公司努力拓展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希望更多行业形成公司优势,通过技术和市场优势拓展更多行业领域 [3] 政策影响 - 国家对民参军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公司未来在国防行业的业务拓展,公司认为国防领域有机会高速发展 [3] 铁路行业增量与产品情况 - 铁路行业增量主要来自新增线路和老线路改造、老产品更新 [3] - 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5 - 7年,行业客户对产品升级有新需求,公司提供运维服务但收入占比不高 [4] 技术相关情况 - LTE技术与公司原有技术无冲突,是铁路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率先推出基于宽带的试验产品,非公开发行将在未来三年投资约4亿 [4] - 公司聚焦行业应用无人机,未来想解决无人机与业务结合问题,满足客户应用需求 [4]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自2013、2014年开始资本运作,选择收购项目谨慎,注重与发展战略契合度,横向拓展行业产业链,纵向满足技术更新需求 [4]
佳讯飞鸿(300213) - 2014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28
公司业务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交通、国防、能源及其他行业(电力、金融等),铁路是最早进入的交通领域,后进入轨道交通并做到行业领先 [2] - 公司将外延式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之一,2012 年收购济南天龙,2014 年初开始停牌收购航通智能,9 月通过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还参股投资了臻迪智能 [2] - 公司定位是做指挥调度通信产品的提供商,包括在已有行业内提供新产品以及向新领域提供产品 [3] - 公司采取与华为、中兴等合作的模式实现国际化战略,以应对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带来的机遇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14 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456.61 万元,同比增长 56.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706.75 万元,同比增长 80.51% [2] - 2014 年前三季度利润为 5019 万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公司业绩增长态势较好,三季度报告预计了增长趋势 [2] 产品相关情况 - 2013 年以来公司毛利率比较稳定,预计未来变化不大,主要基于产品市场认可度和领先技术水平 [2] - 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 5 - 7 年,行业客户有产品升级需求,公司注重提供运维服务,但目前收入占比不高 [3] - 公司产品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并应用于行业,在技术和客户粘度方面有较高进入壁垒 [3] 订单与业务拓展情况 - 截止三季度公司在手订单 4 个多亿,订单周期一般在 3 - 6 个月,回款情况正常 [2] - 航通智能业务是海关卡口、智能物流方面,公司收购后可通过产品互补和市场整合拓宽业务领域 [3] - 臻迪智能主要产品是无人机,应用于电力等行业,公司可将其产品整合到综合解决方案中提升竞争力 [3] 行业相关情况 - 公司所在领域有一定壁垒,不会有价格战,具体产品线存在局部竞争,公司产品与技术有竞争优势 [4] - 国家推动国防领域信息化水平,公司有列装产品,随着推进将面临巨大机遇 [4]
佳讯飞鸿(300213) - 2015年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2
非公开发行情况 - 发行对象为林菁、方德 - 香山 5 号、成芳 - 策略叁号、建信基金、财通基金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3,236.53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7,386.37 万元 [1] - 募集资金用于基于 LTE 的宽带无线指挥调度系统项目、收购臻迪科技部分股权并增资、补充流动资金 [1][2] - 发行预案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下一步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无人机业务 - 无人机未来在公司所在行业内客户中的应用会更普遍,公司加码无人机行业应用,将基于宽带、LET 形成的指挥调度产品提供全产业链支持 [2] 并购方向及计划 - 纵向在国防、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等领域挖掘客户新需求,加深行业应用 [2] - 横向基于工业互联网拓展市场,通过外延式发展纳入更多行业需求 [2] 发展空间 - 产品、技术在铁路、国防、石油石化等领域领先,有稳定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2] - 指挥调度通信领域市场需求广泛,市场规模随信息化建设投入增加而增加 [2] - 社会突发事件为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提供新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2] - 技术进步为指挥调度系统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与应用空间 [2] 募投项目(基于 LTE 的宽带指挥调度系统) - 建设国际一流的宽带指挥调度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产品产业化推广 [3] - 装修研发场所,购置软硬件设备,配备 98 人团队,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研发测试和市场推广环境 [3] - 以建立试验局方式在铁路、地铁、海外建设 3 个不同规模示范项目 [3] - 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推出系列化产品,实现产业化生产和销售 [3] 拓展行业困难 - 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方面优秀人才稀缺,人力成本大 [3]
佳讯飞鸿(300213) - 201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18
非公开发行情况 - 发行对象为林菁、方德 - 香山 5 号、成芳 - 策略叁号、建信基金、财通基金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3,236.53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7,386.37 万元 [1] - 募集资金用于基于 LTE 的宽带无线指挥调度系统项目、收购臻迪科技部分股权并增资、补充流动资金 [1] - 预案已过公司董事会审议,下一步将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 行业收入占比 - 铁路行业收入占比约 30%,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收入占比约 30%,能源行业收入占比约 10%,国防行业收入占比约 10%,其他行业(海关、政府、水利等)占比剩余部分 [2] 中国制造 2025 相关 - “中国制造 2025”即工业 4.0 规划,可缩短用户和服务商距离,实现定制化生产 [2] - 公司将在原有领域挖掘客户新需求,加深行业应用,横向拓展市场,纳入更多行业需求 [2] - 促使公司提供更符合行业需求和未来发展的产品技术,提升行业用户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2] 竞争对手情况 - 传统大铁领域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软件和子公司济南天龙,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竞争对手有广哈、塔迪兰 [2] - 在这两个行业公司份额在 50%-60% 左右,全行业竞争对手不多,整体竞争力大 [2]
佳讯飞鸿(300213) - 2016年6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8
公司业务与战略规划 - 公司是指挥调度与控制系统提供商,专注新技术、新产品自主研发与生产,为行业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等服务 [1] - 围绕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战略,在产业链前端、中间网络传输及后端深耕,通过内生与外延保持传统领域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技术整合,向数据服务商转型 [2] 中标项目情况 - 中石油炼化物联网系统建设可使石油炼化生产管理从传统方式转变为协同管理,降低一线人员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损失 [2] - 佳讯飞鸿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应用于炼化物联网平台,可构建安防体系,预防资源浪费,提高安防效率 [2] 周界防护与物联网关系 - 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采集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品与网络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2] - 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基于智能感知设备,通过数据处理防止周界入侵,如“护路神 FH2000 铁路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在铁路安防领域应用,可解决高铁周界入侵潜在危险,构建安防体系,提高安防效率 [3] 物联网领域未来布局 - 交通、国防、能源等领域对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增加,市场空间大 [3] - 公司按“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战略方向,积极布局智能感知领域,提升物联网技术水平,为行业客户研发高效应用,提高运营效率 [3] 公司业务构成与业绩预期 - 2015 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交通行业占比约 60%,海关行业占比约 20%,国防行业占比约 10%,能源行业占比约 6%,其他行业占比约 4% [3] -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和各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有信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