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光防雷(300414)
icon
搜索文档
中光防雷(300414) - 2020年4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0:14
5G通信领域 - 公司是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等)的核心防雷供应商,已为5G商用做好技术储备 [3] - 2019年通信行业营收2.22亿,占总营收55.43% [5] - 取得中兴通讯和爱立信Small Cell供应商资格,2019年Small Cell实现营收641.13万 [3][8] - 磁性元器件2019年营收1248.21万,同比增长466.09%;2020年Q1营收620万,同比增长14.4倍 [4][8] 轨道交通领域 - 全资子公司铁创科技2019年铁路与轨道交通营收9982.32万,同比增长43.39% [5][6] - 未来将支持铁创科技开拓铁路领域雷电防护市场,并探索非雷电防护市场 [5][6] 新能源领域 - 2019年新能源领域营收4888.69万,同比下降16.48% [7] - 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技术支持,磁性元件已向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供货 [5][6] 航天国防领域 - 2019年航天国防营收1939.70万,同比增长93.79% [7] - 加强国防领域雷电防护、电磁防护技术研发,与相关部门开展研究合作 [7] 其他领域 - 2019年建筑行业营收997.3万,同比下降6.4% [7] - 电力领域布局新技术应用,包括行波故障检测、智能雷电监测系统等 [7] 未来战略 - 形成"5G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 [9][11] - 通过产业并购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利润 [11] - 对标德国菲尼克斯等国际领先企业,产品价格约为国际水平的2/3 [11] 2020年展望 - 2020年Q1净利润1463.1万,同比增长71.69% [9] - 预计2020年5G商用将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9][10]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7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44
公司概况 - 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防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提供防雷产品和防雷工程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2][3]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防雷行业的上市公司,拥有防雷工程设计和防雷工程施工"双甲"资质 [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SPD、接地产品、避雷针、雷电监测仪等,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石油石化、新能源、航天国防、建筑等领域 [3] - 公司目前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从事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铁路业务和检测业务 [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是中国防雷领域的细分市场龙头,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华为、诺基亚等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 [3] - 公司在国内高端防雷产品市场处于绝对龙头地位,并通过提供与国际顶级防雷产品制造商技术相当但价格更低的产品抢占国际市场 [3] - 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中销售收入连续五年(2012-2016)全国名列第一 [8] 业务拓展与业绩 - 公司未来将依托强大的研发、测试及工程实力,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和并购重组等方式进入电力、轨道交通、军工及新能源等领域 [3][4] - 2016年军工行业收入增长120%以上,建筑行业收入增长近30% [4] - 2017年中国移动启动LTE五期主设备集采,规模达40.6万个,超出规划预期23%,预计通信防雷业务全年采购量将与去年持平甚至增长 [5] - 2016年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收入增长显著,2017年业绩承诺为1200万,预计将超预期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并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7] - 公司在雷电电磁脉冲和电磁脉冲弹防护方面持续投入研发,并准备开展试验产品的验证工作 [7] - 公司已取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GJB9001B-2009质量体系证书,具备进入军工防雷的全部资质 [8] 并购与战略合作 - 公司收购了铁创科技,铁创科技在铁路供电防雷市场具有先发优势,预计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5][9]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拓展其他行业市场,目标在3-5年内在各个行业做到前三位 [9] - 公司并购战略以主业为主,目标为同行业企业、防雷行业上下游企业及优质的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企业 [10] 海外业务 - 公司海外防雷产品订单占总营收近1/3,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三星等 [11] - 公司创建了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未来将聚焦美洲和欧洲市场,同时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11] - 公司产品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价格约为德国对标企业的2/3,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11]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7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14年前十年,公司抓住通信行业3G、4G发展机遇,业绩连续十年增长并在2014年达高点 [2] - 2015 - 2016年,因通信基建放缓且公司营收依赖通信行业,业绩下滑,但非通信类防雷业务持续增长 [2] - 2016年,军工行业收入增长超120%,建筑行业收入增长近30% [3] - 2017年一季报业绩同比下滑,但管理层有信心实现业绩反转 [3] 各行业业务分析 通信防雷行业 - 2017年中国移动启动LTE五期主设备集采,规模40.6万个,超出规划预期23% [3] - 公司是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等重要客户的优质供应商,预计全年通信行业客户采购量与去年持平或增长 [3] 军工、建筑、电力、新能源及铁路防雷行业 - 军工防雷方面,公司在军工行业排前三,2016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28% [4] - 建筑行业2016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电力、新能源今年将实现较好增长 [4] - 铁道防雷方面,收购的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排前三,对2017年业绩承诺为1200万,上半年注册资本增至8000万,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4] 新拓展的通信配套类产品行业 - 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大客户认可公司能力,希望公司提供更多通信配套类产品 [4] - 公司是爱立信电源类前几名优质供应商,2016年取得爱立信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目标是尽快实现批量销售,中期目标是磁性元件销售金额与防雷产品销售收入齐平 [4] - 2016年取得中兴通讯small cell供应商资格,相关产品预计今年实现销售,今年还将努力成为大客户其他通信配套类产品合格供应商 [4] 技术储备与新产品规划 - 公司将雷电防护相关业务整合进入股份公司,含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业务和技术 [5] - 未来除雷电防护产品,还将加大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产品研发、设计和推广,形成并行防护产业 [5] 市场拓展情况 铁路与轨道交通市场 - 铁创科技在铁路防雷行业综合实力强,在货运、电力、信息系统防雷有先发优势 [5] - 公司与铁创科技合作,力争3 - 5年做到行业领先 [6] 军工电磁防护 - 公司与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与其他大型军工研究所接触开展电磁脉冲防护研究 [6] - 在雷电电磁脉冲领域保持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生产,在电磁脉冲弹防护方面开展理论验证和试验产品验证工作 [6] - 公司具备齐全军工资质,多种产品已列装,未来主要依托自我发展 [6][7] SPD市场 - 2012 - 2016年度,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销售收入全国第一,SPD产品在通信市场应用广泛 [7] - 通信行业放缓影响产品应用,但公司对通信技术发展前景乐观,已在其他行业拓展业务 [7] - 公司在行业内具多种优势,竞争力强,争取3 - 5年内在各行业做到前三位 [8] 国际市场 - 公司技术水平基本达国际一流,产品价格约为德国对标企业的2/3,高性价比占优势 [8] - 海外防雷产品订单占总营收接近1/3,随着国外发展中国家3G、4G建设,海外营收呈上升趋势 [8] - 公司创建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未来将在海外开发新型合作关系,聚焦美洲和欧洲市场,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9] 并购情况 - 本次并购标的为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从事军工产品研发等业务,交易标的为其100%股权,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9] - 未来并购以主业为主,对象包括同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优质电磁防护和静电防护企业以及军工行业优秀企业 [9]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8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16
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14年之前,公司抓住3G、4G发展机遇,业绩连续十年增长,2014年达到高点 [2] - 2015-2017年上半年,通信基建放缓,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但非通信类防雷业务持续增长 [2] - 2017年中国移动LTE五期主设备集采规模达40.6万个,超出规划预期23% [3] 业务拓展与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5G时代,持续研发新产品,拓展电力、铁路、军工、建筑等行业防雷市场 [3] -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与国内高端客户合作,进入核心产品供应体系,预计有较大增长 [3] - 公司通过并购铁创科技,进入铁路供电防雷市场,2017年业绩承诺1200万,预计超预期 [4] - 公司拓展通信配套类产品,取得爱立信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目标实现批量销售 [4][5] 技术储备与新产品 - 公司整合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业务,未来将加大相关产品研发,形成雷电、电磁、静电防护并行的防护产业 [5] - 公司SPD产品在通信市场应用广泛,具备技术、品牌、客户、检测、制造等优势 [6] 并购与战略规划 - 公司正在筹划并购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6][7] - 未来并购方向包括防雷业务在通信以外应用领域的优势企业、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企业及军工行业优秀企业 [7] 毛利率与市场风险应对 - SPD产品毛利率波动属正常现象,公司通过定制化产品和研发创新保持整体毛利率稳定 [8] - 公司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东南亚、美洲等地建立新市场合作伙伴与渠道 [8] 军工业务发展 - 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具备齐全的军工资质 [8][9] - 公司避雷针、接地体、SPD、防雷箱等产品已列装,未来依托自我发展方式 [9] 国际竞争力 - 公司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产品价格约为德国同类产品的2/3,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10]
中光防雷(300414) - 2017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10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防雷行业分散,低端市场技术门槛较低,应用广泛,涉及通信、电力、石油化工、新能源、航天国防、建筑、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 [2] - 防雷行业产业链较长,产品种类多,包括SPD、接地产品、避雷针等,部分企业仅生产单一产品或从事防雷工程 [2] - 气象局下属单位曾参与防雷工程和产品,但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和产业政策调整,这一情况将逐步改变 [2]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14年之前,公司抓住通信行业3G、4G发展机遇,业绩连续十年增长,2014年达到高点 [2] - 2015-2016年,通信基建放缓,公司业绩下滑,但非通信类防雷业务持续增长 [3] - 2016年军工行业收入增长120%以上,建筑行业收入增长近30% [3] - 2017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但管理层对全年业绩反转充满信心 [3] 市场拓展与业务布局 - 2017年中国移动启动LTE五期主设备集采,规模达40.6万个,超出规划预期23% [3] - 公司在军工行业排名前三,2016年收入增长128%,建筑行业收入增长28% [4] - 收购的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排名前三,2017年业绩承诺为1200万,预计超预期 [4] - 公司拓展通信配套类产品,目标使磁性元件销售金额与防雷产品销售收入齐平 [4] 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 - 公司主编或参编13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3项行业标准 [5] - 公司技术中心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获得CNAS、UL、TÜV等多项认证 [5] - 公司未来将加大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形成雷电防护、电磁防护、静电防护并行的防护产业 [6] 并购与战略合作 - 公司收购铁创科技,双方合作产生1+1>2的效果,预计3-5年内做到行业领先 [6] - 公司计划并购军工行业优秀企业,特别是防雷业务在通信以外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 [10] - 公司对标德国菲尼克斯、德和盛、OBO等国际领先企业,产品价格约为其2/3,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10] 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海外防雷产品订单占总营收近1/3,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三星等 [10] - 公司创建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吸纳国际相关企业参与,共享市场和技术资源 [11] - 未来海外市场将聚焦美洲和欧洲,同时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11]
中光防雷(300414) - 2020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48
5G与通信领域 - 公司是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等)的核心防雷供应商,已为5G商用做好提前准备 [2][3] - 2019年通信行业营收为2.22亿,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5.43% [4] - 公司已取得爱立信和诺基亚的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2019年磁性元件实现营收958.62万元,同比增长1248.21万元 [3] - 公司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已完成5G小站产品的研发,并实现批量供货 [3] 新基建布局 - 公司防雷产品应用于通信、轨道交通、航天国防、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建筑等领域,涵盖新基建重点领域 [4] - 2019年铁路与轨道交通营业收入9982.32万元,同比增长43.39% [5] - 2019年新能源领域营业收入4888.69万元,公司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技术支持 [5] 经营业绩与战略规划 - 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3.1万元,同比增长71.69% [5] - 公司计划通过“5G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改变业绩依赖通信行业的局面 [6][7] - 2019年公司营收总额达到4亿,同比增长5.46%,但净利润同比下降6.79%,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减少 [8] - 公司将继续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并开拓海外市场 [6][7] 5G商用影响 - 公司曾依靠3G、4G商用实现连续十年业绩增长,2014年净利润达到9759.44万元 [6] - 5G商用将推动通信行业防雷产业发展,公司凭借配套经验有望提升业绩 [6][7] - 国家政策推动5G建设,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 [7] 未来战略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雷电防护业务,并开拓非雷电防护产品市场 [7] - 通过产业并购整合上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和利润 [7] - 公司目标是成为雷电防护产品全球领先、非雷电防护产品国内前列的专业制造企业 [8]
中光防雷(300414) - 2020年6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44
业务拓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开拓非防雷的通信类产品领域,已取得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2019年Small Cell实现营收641.13万元 [2][3] - 公司磁性元器件2019年实现营收1248.21万元,同比增长4.7倍,截至2020年4月30日,磁性元器件实现营收958.62万元,同比增长12.8倍 [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5.43%来源于通信行业,已为通信市场5G商用做好提前量 [3] - 2019年铁路与轨道交通营业收入9982.32万元,同比增长43.39% [4] - 2019年新能源营业收入4888.69万元,同比下降16.48% [4] 5G与新基建 - 公司防雷产品应用于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等新基建重点领域 [3] - 公司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 [4] - 公司抓住3G、4G建设的契机,实现连续十年业绩持续增长,2014年度净利润达到9759.44万元 [5] - 公司为5G商用做好提前量,加大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力度,做好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的储备 [5] - 防雷产品作为配套5G通信设备不可或缺的部件,通信行业防雷产业将随着5G建设的不断推进而获得新一轮发展机会 [5] 战略规划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包括加大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力度,抓好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市场,同时努力开拓通信设备非雷电防护产品市场 [6] - 公司将继续努力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实现业绩来源于"5G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 [6] - 公司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平,产品价格约为德国对标企业的2/3,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7]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是公司立足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竞争力 [7] 竞争对手与行业地位 - 防雷行业在国际上领先的是欧洲,主要在德国,公司的对标企业是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等 [7] - 公司产品系列齐全、产业链条完整,在研发、检测、销售、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等多个环节具备优势,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7]
中光防雷(300414) - 2020年2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4
市场与业务拓展 - 公司作为中国防雷领域的细分市场龙头,致力于通信设备雷电防护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 - 公司取得了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 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2019 年上半年度 Small Cell 实现营收 398.17 万元 [3] - 公司已取得爱立信和诺基亚的磁性元件供应商资格,2019 年上半年度磁性元器件实现营收 287.37 万元,同比增长 933.77% [3]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通过收购、股权合作的方式扩充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 [3] - 公司未来三年将夯实通信行业防雷市场的领先地位,加大 5G 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力度,开拓通信设备非雷电防护产品市场 [4] - 公司将以产业并购的方式推进与雷电防护细分市场企业以及电磁防护企业的合作,实现雷电产业各主要细分领域全覆盖 [4] - 公司计划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同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业绩来源于“5G 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 [4][6] 5G 与通信行业 - 公司已为通信市场 5G 商用做好提前量,加大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力度,做好 5G 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的储备 [5] - 随着 5G 的建设与推广,公司有能力凭借在通信行业的配套经验,夯实公司在通信行业防雷市场的领先地位,业绩将得到极大提升 [5] - 公司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 Small Cell(小基站)已完成单载波及双载波小站产品的研发,并完成联通电缆拉远型 DAS 产品的研发工作 [5]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是公司立足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竞争力 [7] - 公司在行业内具有防雷基础理论研究优势、技术创新、研发及检测试验能力优势、行业地位优势、集中各行业优质客户的优势、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 [7] - 公司产品系列齐全、产业链条完整,在研发、检测、销售、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等多个环节具备优势 [7] 竞争对手与核心优势 - 公司对标国际领先的防雷企业为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准,产品价格约为对方的 2/3 [7] - 公司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在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国际大公司的供货中占有较大份额 [7] 疫情影响与应对 - 公司已组建疫情工作组,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职能部门员工采取在家办公方式,生产线尚未复工,预计很快复工 [6] - 一季度是公司业务的淡季,疫情对业务方面不构成较大影响,且复工仅延迟一周左右 [6] - 公司绝大多数供应商为国内企业,疫情对供应商未造成太大影响 [6] 未来展望 - 公司经营层通过上市后四年时间的业务拓展与并购合作布局,预计未来经营业绩将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且呈现多板块布局 [8] - 公司看好未来发展,计划积极开拓除 5G 领域外的其他相关领域业务 [8]
中光防雷(300414) - 2020年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2
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 公司未来三年计划通过收购、股权合作扩充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 [3] - 公司将继续夯实通信行业防雷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加大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的研发和服务力度 [3]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并购推进与雷电防护细分市场及电磁防护企业的合作,实现雷电产业各主要细分领域全覆盖 [4] - 公司未来三年将努力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改变业绩依赖通信行业的局势 [4][6] 5G通信市场 - 公司已取得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Small Cell(小基站)供应商资格,并完成了单载波及双载波小站产品的研发 [4][5] - 2019年上半年,Small Cell(小基站)实现营收398.17万元,磁性元器件实现营收287.37万元,同比增长933.77% [5][6] - 公司为5G通信设备预研的防雷产品已参与预商用实验,预计随着5G建设推广,公司业绩将大幅提升 [5][7] 财务表现与业绩展望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32.98% [8][9]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0.7万元,同比增长86.73% [9] - 公司未来业绩将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并形成“5G通信+高铁+新能源+航天国防”四轮驱动格局 [9][11] 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平,产品价格约为德国对标企业的2/3,具有高性价比优势 [7][8]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及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是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竞争力 [8] - 公司在防雷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研发及检测试验能力、行业地位、客户资源、产业链条完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8] 多元化发展与新产品拓展 - 公司积极拓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 [10][11] - 公司在航天国防领域加强雷电防护、电磁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并与相关部门开展合作 [10] - 公司已拓展到轨道交通、航天国防、新能源、石油化工、电力、建筑等行业,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11]
中光防雷(300414) - 2018年3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2
公司经营与业绩 - 公司2018年经营业绩预计呈现上升态势,多板块布局 [3] - 2018年铁创科技和华通机电的业绩承诺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600万,2019年不低于8200万元 [3] - 公司未来业绩将来源于"5G通信+军工+高铁+新能源"四轮驱动格局 [3][4] 并购与重组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华通机电资产的重组并购事项因国信证券被证监会调查而暂停审核 [2][3] - 公司拟发行股票购买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标的公司为军工行业 [8][9] 军工业务 - 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并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4] - 公司已获取军工全部资质,包括三级保密资格证书、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等 [4][8] - 公司部分防雷产品已进入军工市场,正在研制电磁防护产品 [8] 5G通信市场 - 公司已取得爱立信磁性元件的供应商资格,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 [7] - 公司控股子公司凡维泰科技自主研发的Small Cell产品已取得中兴通信供应商资格 [8] - 公司为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做好储备 [8] 竞争对手与核心优势 - 公司对标德国菲尼克斯、德和盛、OBO等国际领先企业,产品价格约为其2/3 [5] - 公司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及全行业覆盖的市场与销售体系是其核心竞争力 [5]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三年将借助"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打造军工产业平台和民品产业平台 [6] - 公司将继续拓展军工、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市场,并开拓海外市场 [6][7] - 公司将以产业并购方式推进与雷电防护细分市场及电磁防护企业的合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