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国创(300520)

搜索文档
科大国创: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并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4-04-22 21:51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2021年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670万股,占股本总额2.69%[3] - 首次授予543.5万股,占股本2.18%,占授予权益81.12%[3] - 预留126.5万股,占股本0.51%,占授予权益18.88%[3] - 首次授予价格每股7.79元[3] 归属比例与业绩要求 - 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比例40%[4] - 首次授予第二、三个归属期归属比例均为30%[5] - 若预留部分2021年10月31日前授予,第一个归属期比例40%[5] - 若预留部分2021年10月31日后授予,第一个归属期比例50%[5] - 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0%,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05%[7] - 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30%,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50%[7] 业绩考核系数 - 业绩完成率R≥100%,公司层面系数为1;90%≤R<100%,系数为0.9;80%≤R<90%,系数为0.8;R<80%,系数为0[7][8] - 激励对象绩效考核A档个人层面系数1.0,B档为S/100,C档为0[9] 归属数量计算 - 2021年度激励对象实际归属股票数量=个人计划归属数量×个人层面系数[9] - 2022及2023年度激励对象实际归属股票数量=个人计划归属数量×公司层面系数×个人层面系数[9] 时间节点 - 2021年2月7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10] - 2021年2月8 - 18日公示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11] - 2021年2月23日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11] - 2022年10月11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调整业绩考核指标议案[13] - 2023年4月16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议案[15] - 2023年10月23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议案[15] - 2024年4月20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并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16] 业绩与作废情况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51,489.51万元,考核基数127,593.24万元,实际增长率97.10%,目标增长率150%,完成率64.73%[19] -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考核指标均未达标[19] - 本次作废首次授予151.95万股,预留授予36.9万股,共188.85万股[20] - 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对经营无不利影响,对财务有一定积极影响[21] 相关意见 - 监事会同意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22] - 法律意见书和独立财务顾问报告认为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符合相关规定[23][24]
科大国创: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4-22 21:51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二、保荐机构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事 项 | 存在的问题 | 采取的措施 | | --- | --- | --- | | 1.信息披露 | 无 | 不适用 | | 2.公司内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 无 | 不适用 | | 3."三会"运作 | 无 | 不适用 | | 4.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动 | 无 | 不适用 | | 5.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 | 无 | 不适用 | | 6.关联交易 | 无 | 不适用 | | 7.对外担保 | 无 | 不适用 | | 8.收购、出售资产 | 无 | 不适用 | | 9.其他业务类别重要事项(包括 对外投资、风险投资、委托理财、 | 无 | 不适用 | | 财务资助、套期保值等) | | | | 10.发行人或者其聘请的中介机 构配合保荐工作的情况 | 无 | 不适用 | | 11.其他(包括经营环境、业务 发展、财务状况、管理状况、核 | 无 | 不适用 | | 心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情况) | | | 三、公司及股东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 发行人及股东承诺事项 | 是否履行承诺 | 未履行承诺的原因及 | ...
科大国创:上海念桐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及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4-04-22 21:51
证券简称:科大国创 证券代码:300520 上海念桐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关于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 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及部分 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 之 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二〇二四年四月 | 一、释义 3 | | --- | | 二、声明 4 | | 三、基本假设 5 | | 四、独立财务顾问意见 6 | | (一)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审批程序 6 | | (二)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 | | 成就情况 8 | | (三)本次作废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具体情况 9 | | (四)结论性意见 9 | | 五、备查文件及咨询方式 100 | | (一)备查文件 100 | | (二)咨询方式 100 | 一、释义 3 / 11 1. 上市公司、公司、本公司、科大国创:指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 《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科大国创 2021 年激励计划:指《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 划(草案修订稿)》。 3. 限制性股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
科大国创:关于2024年度为下属公司提供担保额度的公告
2024-04-22 21:51
证券代码:300520 证券简称:科大国创 公告编号:2024-37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为下属公司提供担保额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担保情况概述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召开了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4 年度为下属公司提供担 保额度的议案》,为满足下属公司(含授权期限内新设立或纳入合并范围的下属 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保证其业务顺利开展,2024 年度,公司拟为下属公司向 业务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业务合作方)申请银行综合授 信(包括但不限于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票 据贴现、保理、出口押汇、外汇远期结售汇以及衍生产品等相关业务)及日常经 营需要时提供担保,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130,000 万元,其中,公司为资产负 债率低于 70%的下属公司提供担保的额度为人民币 50,000 万元,为资产负债率 为 70%以上的下属公司提供担保的额度为人民币 80,000 万元。 ...
科大国创: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首次授予日)
2024-04-22 21:51
股权激励 - 公司董事等获授限制性股票10万股,占授予总数1.59%,总股本0.03%[1] - 运营商BG骨干获授570万股,占授予总数90.48%,总股本1.96%[1] - 首次授予580万股,占授予总数92.06%,总股本1.99%[1] - 预留部分获授50万股,占授予总数7.94%,总股本0.17%[1] - 激励计划合计授予630万股,占授予总数100%,总股本2.16%[1] - 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未超总股本1%[1] - 全部有效激励计划涉及股票未超股本总额20%[1] - 激励对象不包括特定人员[1] 其他 - 公司众多核心骨干编号95 - 209共115人[7][8][9] - 公司董事会日期为2024年4月23日[9]
科大国创: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专项说明
2024-04-22 21:51
财务审计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科大国创2023年财报,2024年4月20日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3] - 事务所核对汇总表与财报,未发现重大不一致[4] 资金往来 - 科大国创新能科技非经营性往来年初余额6503.19万,发生额2679.37万,偿还3823.82万[9] - 科大国创云网科技非经营性往来年初余额6197.87万,发生额45149.39万,偿还48320.07万,年末余额3027.19万[9] - 安徽国创可信软件非经营性往来年初余额2501.50万,发生额401.00万,偿还2108.78万[9] - 苏州科大国创全资子公司非经营性往来资金21158.75万,安徽科大国创控股子公司1992.62万[1] 总计情况 - 总计金额74551.81万,占比8.28%,较之前增加8959.79万[1]
科大国创(3005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2 21:4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稳中有进,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主要受BMS业务下滑、数字化新能源产品及高可信软件核心技术持续投入和商誉减值等因素影响[2]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5.15亿元,同比增长4.78%[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亿元,同比下降557.30%[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亿元,同比下降2,917.77%[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52元,同比下降533.33%[11]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47%,同比下降24.53个百分点[1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46.87亿元,同比增长15.53%[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84亿元,同比增长29.38%[1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6,231.89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5,809.79万元[15]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5亿元,是全年亏损的主要原因[13]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1,489.51万元,同比增长4.78%[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33.04万元,主要受BMS业务下滑、数字化新能源产品及高可信软件核心技术持续投入和商誉减值等因素影响[40]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51,489.5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33.04万元[119] - 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1,983.93万元、240,012.74万元、251,489.51万元[119] - 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330,379.31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45,703,319.47元[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203,675,905.78元,公司2023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3]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所处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者技术替代等情形,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2] - 公司2023年持续加强数据智能核心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运营商、政企、智能汽车、智慧储能、物流科技等行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17] - 公司2023年研发运营商专属大模型,推进AI智能化升级[17] - 公司2023年探索将优势能力向金融、政法、军工等领域拓展[18] - 公司致力于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数字化新能源产品,推动国家以数据为驱动的数智化转型[27]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BMS系列产品适用于200V/500V/800V各类平台高速车,具有高精度、高安全、高可靠性等特点[30] - 公司积极参与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货车ETC发行运营和数字物流供应链等场景,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26] - 公司构建了国创自主技术平台,研发了一系列国创自主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运营商、政企、智能汽车、智慧储能、物流科技等行业领域[27] - 公司依托国创数据智能平台,研发了数智行业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运营商和政企(政府、能源、交通、金融等)[28] - 公司基于领先的数据智能、高可信软件和智能算法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客户提供以BMS/BEMS为核心的数字化新能源产品[30] - PACK(动力总成系统)采用高度集成化的硬件拓扑结构设计,适用于多种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及储能系统,具有仿真技术先进、CTP大模组效率高、液冷系统安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31] - BEMS(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将直流级联电力电子技术与BMS技术融合,实现单个电池包电流、功率的独立可控以及单个电池簇的电压、功率独立控制,提升电池使用效率,降低运维费用[32] - 公司自主研发的BMS/BEMS等核心部件打造了集中式/分布式储能系统方案,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平衡负荷、调峰调频等功能,主要应用于电网/工商业侧储能领域[33] - 公司控股子公司慧联运自主研发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数智ETC和数字物流供应链等服务,助力物流企业、货车司机提质降本增效[34] - 公司数字化产品业务以产品模式为主,依托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新能源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实现盈利[35]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研发路线,注重技术与业务融合,密切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保持领先的技术竞争力[35] - 公司凭借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行业经验优势,聚焦数据智能和高可信软件核心技术研发,打造了国创自主技术平台[36] - 公司在运营商&政企、智能汽车&智慧储能、物流科技等领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过硬的交付能力[37] - 公司数字化应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较上年同期保持稳定[40] - 公司数字化运营业务本期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均实现增长,但数字物流供应链业务毛利率较低[40] - 公司数字化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99%[42] - 公司成功开拓河北电信、天翼安全、中电信量子、上海移动等多个新客户,并突破数十个新项目[41] - 公司研发的客服助理模型产品已在山东电信、河南电信、青海电信、内蒙古电信等客户落地应用[41] - 公司研发的营销助理模型产品已在江西电信试点应用[41] - 公司研发的网络助理模型产品已在重庆电信等客户落地应用[41] - 公司研发的工单助理模型产品已在电信集团、山东移动等客户落地应用[41] - 公司承接了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寿光智慧电厂、皖能集团智慧电厂等项目[41] - 公司成功中标安徽省“党建+信用”服务平台、“数字金安”等多个重点项目[41] - 公司智能BMS产品持续深耕奇瑞等现有核心客户,并加快推进与吉利、五菱等新客户的合作[41] - 公司已成功签订某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等多个储能系统项目[41]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5.15亿元,同比增长4.78%[45] - 数字化应用收入为12.75亿元,同比下降2.73%[45] - 数字化产品收入为2.10亿元,同比下降56.29%[45] - 数字化运营收入为10.30亿元,同比增长68.99%[45] - 公司完成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8.12亿元[44] - 公司推动国创星云大模型创新研发,结合机器人编程和行业专属大模型[43] - 公司持续升级BMS产品,完成第二代SOC算法研发及国产化BMS的研发验证[43] - 公司积极开展机器人编程大模型的理论研究和产品设计研发[43] - 公司完成智能客服系统、客户管理系统、数字化物流系统等系统的升级上线[43] - 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知识计算智能实验室”,开展行业知识计算领域前瞻性技术研究[44]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514,895,063.28元,同比增长5.56%[4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291,504.08元,同比下降44.37%[46] - 2023年第四季度净利润波动较大,主要受宏观经济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公司BMS业务核心客户采购下降等因素影响[47] - 公司2023年数字化应用业务营业收入为1,274,588,556.00元,同比下降2.73%[48] - 公司2023年数字化产品业务营业收入为209,934,386.68元,同比下降56.29%[48] - 公司2023年数字化运营业务营业收入为1,029,980,583.93元,同比增长68.99%[48] - 公司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134,899,311.3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5.13%[51] - 公司2023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42,877,007.4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5.46%[51]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292,653,216.23元,同比增长1.92%[51]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为188,823,361.16元,同比增长8.66%[51] - 公司未来将积极推动机器人编程和行业专属大模型的研发,提升数据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113] - 新能源汽车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空间广阔,软件定义汽车正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趋势[113] - 公司提出“智能汽车+智慧储能”的双智战略,以软件技术为支撑构建系统“大脑”,以智能BMS/BEMS等核心部件搭建系统“稳定器”[114] - 科大国创数据智能基于大数据引擎,通过大规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114] - 公司以国际领先的形式化验证技术,打造国创HCS集成开发平台,研发高可信软件程序分析和程序验证的原创基础工具软件[114] - 公司围绕“技术+服务”、“产品+服务”、“平台+服务”三大业务模式,形成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运营三大业务板块[115] - 公司提出“数智+”、“双智”、“平台驱动”三大子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业务[115] - 在智能汽车方面,公司致力于智能BMS系列、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等车端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115] - 在智慧储能方面,公司积极开展储能BMS/BEMS、集中式/分布式储能系统、光储充微网大脑等数字化新能源系列产品的研发[115] - 公司运用“互联网+数据”思维,打造国创智慧物流云平台,将数据智能核心技术与物流供应链深度融合[115]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业务,围绕大数据、大平台、大模型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116] - 在运营商行业,公司将以“大客服、大调度、大采控”为主线,融合知识计算、大模型等技术进行创新应用[116] - 在能源行业,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与国家电网和各发电集团的合作,推广数字化新能源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116] - 在智能汽车方面,公司计划巩固和扩大BMS、PACK市场,并推进ADAS等智能驾驶产品的市场开拓[116] - 在智慧储能方面,公司将依托储能BMS/BEMS等核心部件产品,扩大储能业务规模并推进海外项目落地[116] - 公司将继续推广高可信软件,巩固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业务规模,并拓展金融、运营商等领域的应用[116] - 公司计划依托智慧物流云平台,持续推进数智ETC业务发展和优化数字物流供应链业务结构[116] - 公司将重点聚焦大数据、大平台、大模型的产品和技术研发[117] - 公司持续开展高可信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完善C/C++、JAVA等程序静态分析工具,优化升级程序验证工具[118] - 公司推动国创星云大模型(机器人编程和行业专属大模型)的研发,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118] - 公司在运营商领域研发升级青鸾客服产品线、大圣5G云网运营调度产品线、天基采控产品线[118] - 公司在政企领域持续完善升级能源大数据平台、光储充微网大脑、新能源智慧管控平台等现有优势产品[118] - 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开展国产化BMS、功能安全BMS产品的研发升级,并积极研发车云一体国产化BMS通用平台[118] - 公司在智慧储能方面基于高可信软件和现有储能BMS/BEMS和储能系统技术优势,研发BEMS二代等产品[118] - 公司数字化应用业务客户主要为电信运营商、能源企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及政府部门,存在客户需求减少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120] - 公司数字化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汽车和智慧储能领域,国家政策变化可能对该业务产生影响[120] - 公司从软件设计拓展到硬件生产销售的规划和考虑,以及“1+3GPT”的研发及应用情况[121] - 公司BMS产品的恢复情况以及高可信软件的应用情况[1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数字化运营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因及数字化应用业务的竞争优势[121] - 公司储能行业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机遇及电信行业专属大模型应用范围[122] - 公司BEMS的优势、技术壁垒及客户储备情况,车用BMS和储能BEMS的竞争格局[123] - 公司BMS产品的应用场景及上半年营收下滑原因,ETC业务的盈利点及未来增长点[125]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BMS的竞争优势及业务开拓,ETC业务的发展增速预期[126] - 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展情况,ETC业务的盈利模式和未来的增量空间,车端BMS产品的客户储备情况[127] 研发与技术 - 高可信软件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与关键算法的形式验证、安全C程序验证工具和C/C++/Java程序内存安全与缺陷分析等方面完成诸多理论和技术突破,具有国际领先地位[34] - 公司自主研发了智慧物流云平台,面向货主企业、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提供数智ETC和数智供应链等服务[69] - 公司推出了车云一体国产化BMS通用平台,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大量电池数据进行训练,实现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精准预测与控制[70] - 公司研发的225kWh分布式风冷储能系统已实现应用,集中式液冷储能系统正在研发中[73] - 公司研发的智能汽车动力电源系统已完成,通过高度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实现数据智能技术在智能汽车动力电源中的融合应用[77] - 公司构建的应急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已完成,利用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应急资源储备和调度能力[74] - 公司构建的车-路-云协同(智能网联)系统已完成,实现高级别全自动驾驶和调度,支撑“双智”战略实施[75] - 公司基于区块链的网络货运服务和监管平台已完成,通过物流数字信用体系和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题[7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智能核心技术能力不断积累突破,荣获“2023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38] - 公司“安徽省信用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38] - 公司累计获得1,20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9] - 数据智能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已完成包括交换传输、交换组件、CDC组件、数据转换组件、运行管控、租户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开发,其他功能正在研发中[52] - 数据智能平台-AI平台已完成对国产化数据库、操作系统、AI框架和算力资源的适配,增加对大规模数据的实时计算与数据快速可视分析的支持,沉淀百余项行业智能化能力[53] - 数据智能平台-知识计算平台已实现基于大模型外接知识库以及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全流程功能研发,支持大模型可选、知识可在线维护和应用可快速接入等能力[53] - 数据智能平台-事件管理平台已完成基础版本,已优化规则配置管理,正在研发轻量级的批流一体的规则引擎[54] - 数据智能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已实现数据服务、流程调度、报表设计、图标设计等功能模块,其他功能正在研发中,建立案例库实现工作成果共享[55] - 数据智能平台-能力开放平台已实现能力注册、发布、下线、暂停、恢复等生命周期管理,具备路由解析、访问控制、格式转换、异常处理等网关能力[57] - 数据智能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已实现数据模型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血缘分析、主数据管理、数据共享管理、数据规则模型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加工等功能模块[58] - 公司完成了千行门户搭建,并构建了基于低代码研发工具链的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新增自动化引擎、智能派单引擎、编排引擎等[59] - 公司推出了面向运营商的GC-TeleGPT大模型,构建了面向运营商客服业务应用的能力评估体系,并研发了以智能机器人、大模型、场景化AI能力为主体的大模型应用系统[61] - 公司完成了C/C++、Java、Python等多种语言程序分析工具产品的开发,推出了面向高校和企业的编程语言培训教学实践平台1.5版[63] - 公司推出了科创星云验证器V2.0版,并完成了浮点计算精度验证与分析工具V1.0版的研发[65] - 公司创建并训练了“代码描述-验证断言”基本训练数据集,构建了基于通用大模型的程序代码生成、断言标注生成和基于科创星云验证器的可信程序生成大模型应用框架[6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1,401人减少至2023年的1,258人,同比下降10.21%[81]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91,823,362.15元,占营业收入的11.60%,较2022年略有下降[81] 行业与政策 - 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17] - 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17] - 2023年电信行业收入1.68万亿元,同比增长6.2%,新兴业务收入3,564亿元,同比增长19.1%[17] -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目标达到20%,2035年实现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18] - 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目标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20] - 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目标达到40%左右[20] - 2025年我国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19] - 安徽省计划到2025年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到2027年力争超7500亿元[24] -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BMS)和储能系统管理控制中枢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26]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科大国创(30052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2 21:48
营业收入与成本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078亿元,同比下降42.77%[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07,844,614.27元,同比下降42.8%[21] - 营业总成本为306,370,150.53元,同比下降45.6%[2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9.84%,主要由于营业收入下降和毛利率上升[8] 净利润与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8.53万元,同比增长146.97%[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985,890.58元,同比增长71.7%[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885,253.09元,同比增长147%[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0元,同比增长100%[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9亿元,同比下降42.2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983,224.91元,同比下降42.2%[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783.66元,同比改善100.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8,078,803.02元,同比增长717.6%[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17,846,761.22元,同比增长150.6%[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12,717,720.92元,同比下降19.2%[2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82,184,124.56元,同比下降15.9%[2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8,093,344.68元,同比下降91.5%[2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48.9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9%[5] - 公司总资产为4,893,017,252.09元,同比增长4.4%[18] - 流动负债合计为2,416,188,298.50元,同比增长0.5%[18] - 长期借款为266,792,815.28元,同比增长240.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77,494,802.26元,同比下降0.4%[19] - 未分配利润为-206,892,059.59元,同比改善2.8%[19] 财务费用与收益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47%,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8]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77.35%,主要由于上期递延收益摊销转入金额较大[8] 股东与股份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749人[10] - 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累计回购1,090,000股,占总股本的0.37%,成交总金额为12,389,410元[15] - 公司向210名激励对象授予58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日为2024年4月22日[15] - 公司控股股东合肥国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55,897,439股人民币普通股[11] - 公司董事史兴领持有2,439,140股限售股,本期解除限售810,000股[1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1,090,000股,未列入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11] 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82,813,293.46元,较期初增加55,320,024.19元[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92,640,748.81元,较期初减少86,362,303.78元[17] - 存货期末余额为372,028,563.63元,较期初增加41,575,896.83元[17]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55,756,529.50元,较期初增加209,250,222.16元[17]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为56,645,215.05元,同比下降13.3%[21]
科大国创:关于2023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专项说明
2024-04-22 21:48
证券代码:300520 证券简称:科大国创 公告编号:2024-35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3 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专项说明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关于利润分配预案的基本情况 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公司 2023 年度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80,330,379.31 元 , 母 公 司 实 现 净 利 润 -345,703,319.47 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 -203,675,905.78 元。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现金 分红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 司规范运作》(以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及《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公司 拟定 2023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 转增股本。 二、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原因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0 日召开第 四届董事会第二 ...
科大国创: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2 21:48
审计报告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容诚审字[2024]230Z0623 号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 目 录 | 序号 | 内 容 | 页码 | | --- | --- | --- | | 1 | 审计报告 | 1-7 | | 2 | 合并资产负债表 | 8 | | 3 | 合并利润表 | 9 | | 4 | 合并现金流量表 | 10 | | 5 |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11–12 | | 6 |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 13 | | 7 | 母公司利润表 | 14 | | 8 |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 15 | | 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16–17 | | 10 | 财务报表附注 | 18-145 | 审 计 报 告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总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22 号 外经贸大厦 15 层 / 922-926 (100037) TEL:010-6600 1391 FAX:010-6600 1392 E-mail:bj@rsmchina.com.cn https://www.rsm.glob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