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300633)

搜索文档
开立医疗:2024Q3业绩仍承压,静待设备更新落地
华安证券· 2024-11-03 19: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66.01%),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73.21%) [1] - 2024年单Q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2亿元(同比转亏) [1] - 终端采购节奏受政策节奏影响,收入端短期承压,但预计2024年5-6月大量批复的设备更新项目会进入到招采流程中,有利于公司收入继续下降的趋势 [1] - 公司继续加大战略投入,引进各类研发、销售人才,为公司未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期间费用占收入比例同比有所上升 [1]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1.15亿元、25.25亿元和29.72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0.3%、19.4%和17.7% [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4.17亿元和5.97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55.0%、104.0%和43.1% [4]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7元、0.96元和1.3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76倍、37倍和26倍 [4] - 公司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等财务指标保持稳健 [7]
开立医疗点评报告:行业招标数据改善,看好设备更新落地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太平洋· 2024-11-01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招标数据改善,看好设备更新落地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1] - 2024年前三季度,受反腐压制及延迟招标等因素影响,终端医院采购减少,超声、内镜产品的招标量明显下滑,对公司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1] - 进入第三季度后,以旧换新政策在国内各地已开始陆续落地实施,医院端积压的采购需求有望逐渐释放,推动行业生态恢复 [1] - 公司持续加大战略投入,积极推动各产品线新品迭代,为公司未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保证公司中长期的竞争力 [1] - 费率受研发、管理投入增加影响,毛利率承压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下降4.74%;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66.01%;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3.21% [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9.18%;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降229.50%;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242.34% [1]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0亿/26.04亿/31.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5%/22%/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6亿/4.90亿/6.66亿元,分别增长-46%/99%/36% [2] 风险提示 无 [1][2][3][4][5][6][7][8][9]
开立医疗:2024年第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医疗设备需求市场蓄势待发
国海证券· 2024-10-31 2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疗设备需求市场蓄势待发,设备更新政策有望落地[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彩超和血管内超声获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3] - 受政策影响,公司短期收入端承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有所下滑,但长期看好公司在内镜领域市占率的提升[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66.01%)[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1.26、25.97、31.9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3、4.66、6.27亿元,对应PE为61、33、25x[6]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38亿元(同比+28.33%),占比达24.20%[3]
开立医疗:2024年三季报点评:收入承压,增加费用投入导致利润下滑
华创证券· 2024-10-31 2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4Q3公司业绩承压,收入有个位数下滑,主要受到医疗合规化活动和设备更新政策的影响,导致终端医院采购需求延后 [1] - 公司维持较高的销售、研发等费用投入,导致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1] - 随着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落地,预计公司业绩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会有较好表现 [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目标价41元,维持"推荐"评级 [1] 公司财务数据 - 24Q1-3营业收入13.98亿元(-66.01%),扣非净利润0.86亿元(-9.18%),归母净利润-0.62亿元(-242.34%) [1] - 24Q3营业收入3.86亿元(-229.50%),扣非净利润-0.69亿元(-4.74%),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1] - 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3、2703、3323百万元,同比增长10.1%、15.8%、22.9% [2]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485、634百万元,同比变动-41.7%、83.2%、30.7% [2] 公司估值 - 根据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目标价约37倍PE [1] - 公司24-26年PE分别为59倍、32倍、25倍 [2] 风险提示 - 产品线增速不达预期 [1] - 新产品上市进度不达预期 [1]
开立医疗(300633) - 2024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9 17:42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略有下滑,主要是由于医疗行业整顿导致终端医院采购延迟,医疗设备招标活动同比明显减少,以及部分医院等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所致[1] - 公司仍保持战略投入,引进各类研发、销售人才,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公司研发、销售费用有所增长,导致短期利润表现不佳[1] - 公司收入呈现季节性,第三季度属于公司业务淡季,收入在全年中占比较低;而公司各项薪酬等费用的支出偏刚性,叠加上半年新增近三百名员工,单三季度各项期间费用支出同比增加较多,导致公司第三季度出现亏损[2] - 从市场角度看,超声、内镜的诊疗需求并没有减少,医院采购放缓是短期现象,随着设备更新政策逐渐落地,以及医院采购回归常态化,公司预计未来各项业务将明显好转[2] 新产品研发 - 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丰富内镜产品矩阵,推出HD-580系统获得良好市场反馈,并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全新4K超高清电子内镜系统[2][3] - 公司积极布局微创外科业务,已推出SV-M4K100系列4K超高清腔镜摄像系统,并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新一代高端腔镜摄像系统,支持4K超高清白光成像、荧光成像和3D成像[3] - 公司在外科软镜产品研发方面,已完成电子鼻咽喉镜、常规电子胆道镜、超细电子胆道镜、电子膀胱镜、重复性电子输尿管镜等多款产品研发[3] - 公司正致力于内镜技术与超声技术的深度整合,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多模态融合内镜诊疗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3] 市场政策 - 自九月份以来,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相关资金已经陆续下发,部分地方的项目已开始实施,预计第四季度会加快落地,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领域,与公司相关的主要是超声,预计有几十亿的市场规模[3] - 设备更新政策将持续三年,未来有可能拓展到内镜或其他领域,医疗设备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将持续受益[3] - 设备更新政策将有助于促进终端医院采购恢复正常,过去压抑已久的需求将逐渐得到释放,公司看好未来的市场复苏[3] 渠道库存管理 - 公司一直保持稳健的经营风格,对渠道库存进行严格监控,不追求短期高增长,将渠道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与公司各产品线的增速相匹配[3] -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行业环境影响,公司渠道库存水平有所上升,但相比同行业其他公司,仍保持在较为健康的水平,在今年三季度,公司渠道库存水平甚至有所降低[3] - 随着未来行业好转,公司相对同行较低的库存水平将有助于业绩快速反弹[3]
开立医疗:年内业绩承压,静待设备更新落地
华源证券· 2024-10-28 2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前三季度,国内医疗设备招投标承压明显,对公司超声、内镜业务造成干扰,是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 [2] - 继 24Q1,国内设备更新政策公布以来,各省份积极申报,目前医疗设备潜在采购需求回暖明显,其中影像产品受益明显,有望在 2025 年逐步落地,带动超声、内镜等产品采购 [2] - 公司持续降低经营风险,应收账款为 1.61 亿元,较 24H1 显著降低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 年营收分别预计为 20.68/25.26/30.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22.13%/19.99% [4] -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预计为 2.03/5.42/6.6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44%/167.63%/23.07% [4] -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76/28/23 倍 [4]
开立医疗:多重影响下短期业绩承压,看好创新驱动+设备更新落地
中泰证券· 2024-10-28 10: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9]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内公司业绩承压,受国内医疗反腐及以旧换新等政策影响,医疗机构超声、内镜等设备采购需求有所递延,同时下游渠道面临库存消化,公司相关产品终端入院速度有所下滑,影响短期业绩表现 [1] - 伴随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国内相关产品采购有望逐步恢复,国内市场有望逐渐迎来好转,业绩低点有望逐步走出 [1] - 公司持续加大海外本土化能力建设,在全球各地设立海外子公司及服务中心,助力超声、内镜系列产品加速出海,预计未来海外业务有望保持良好增速 [1] -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围绕高端彩超、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四大业务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研产品包括下一代超声系统、高性能探头、高清内窥镜、超声内镜、血管内超声(IVUS)等,研发高投入有望在未来提升公司在超声及内镜市场的影响力,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1]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减少4.74% [1] - 2024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减少9.18% [1] 利润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66.01% [1] - 2024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减少229.50% [1] 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66.59%,同比减少2.14个百分点,主要受反腐等政策影响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32.81%,同比提升8.7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22%,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96%,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4.20%,同比提升6.24个百分点,公司人力投入力度较大,对短期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率7.79%,同比减少14.05个百分点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37、29.76、37.71亿元,同比增长10%、27%、27% [3]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5.25、6.21亿元,同比增长-45%、112%、18% [3]
开立医疗2024Q3业绩点评:业绩承压,低谷期充分蓄力
国泰君安· 2024-10-27 13:11
报告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Q3公司实现收入3.86亿元(-9.2%),归母净利润-0.6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业绩略低于预期 [3] - 受院内招标放缓的影响收入承压,但预计2024Q4将有部分订单落地,2025年将持续推进,收入有望逐季好转 [3] - 加大销售及研发费用投入导致单季度出现亏损,但预计2024Q4利润将明显改善 [3] - 装机增速相对稳健,产品的临床接受度不断提升,超声、软镜和外科产品发展态势良好 [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EPS预测为0.55/1.07/1.44元 [3] - 给予2025年PE40X,上调目标价至42.80元 [3] - 2024Q3毛利率64.37%(-3.7个百分点),主要为国内收入占比下降所致 [3] - 2024Q3应收账款1.6亿元,环比下降0.7亿元,报表端质量较好 [3]
开立医疗前三季度营收13.98亿元 坚定高端化多元化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4-10-26 10:47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达3.38亿元,同比增长28.3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24.18%[1] - 公司坚定执行"高端化"战略,逆市加码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使其主营业务产品线持续丰富,尤其是高端产品不断实现突破[1] - 公司在超声医学影像、内镜、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等领域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巩固行业领先地位[1] - 行业整顿、医保控费等政策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但长远来看,行业需求增长仍是主线,创新型医械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1]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超声医学影像业务 - 随着多款AI智能产品入市,公司快速打开高端超声市场,公司超声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1] 内镜业务 - 公司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头部领先地位也在持续增强,其中HD-580系列高端内镜系统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已进入持续放量阶段[1] - 公司有多款新产品处于研发管线中,预计未来半年会有新品上市[1] 微创外科领域 - 公司自主研发的10 mm胸腹腔镜、气腹机等产品已获批上市并实现量产销售[1] 心血管介入领域 - 公司是国内唯一参与制定血管内超声国家技术标准的企业单位,公司的超宽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V10,提供优异分辨力的同时也能保证充足的穿透深度,有力地推动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至今已成立全球七大研发中心和近800名研发工程师组成的全球研发队伍,每年投入营收的20%左右用于产品技术研发[1] - 公司将紧跟产业政策指引,坚定执行"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战略,聚焦行业核心技术攻关,抓住机遇、加快高端产品布局[1]
开立医疗: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25 15:50
会议情况 - 2024年10月24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三季度报告>的议案》,7票同意[3] - 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7票同意[4][6] 项目调整 - “松山湖开立医疗器械产研项目”预计可使用日期延至2025年12月31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