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融科技(300915)
icon
搜索文档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年6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0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主营烘焙食品原料研发、生产与销售,2015年12月完成股改,2020年12月2日在深交所上市 [3] - 拥有专利40余项,研发投入占比领先同行,2014年成立子公司一仆咨询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愿景是做全球食品行业卓越合作伙伴 [3] 产品相关 新品“飞蛋” - 4月上线,0脂肪0油、富含优质蛋白、不添加蔗糖,是主推产品,签约行业KOL并将通过多渠道推广 [3] - 面向健身、老人孩子及追求健康饮食人群,可用于烘焙和餐饮渠道 [3] 主力产品增长 - 增长速度慢于整体烘焙行业,原因是疫情影响和募资到位晚致新品开发进度慢 [3][4] - 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 [4] 产品结构与规划 - 奶油占收入比约90%,将加快新品研发推广,渠道从传统烘焙零售扩展到餐饮和家庭消费市场,已有多款产品储备待推向市场 [4] 产品特色 - 果酱为果肉用量50%的高端果酱,口感好 [5] - 巧克力和果酱在烘焙行业体量小于奶油 [6] 市场销售 海外市场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约20%,主要来自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疫情稳定后将借鉴印度经验拓展海外市场 [4] - 是否海外建厂取决于当地税收政策 [4] 国内市场 - 近期市场开拓重心在国内,重点发力餐饮市场,募投项目落地将释放产能,还将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业绩 [5] 渠道客户 - 烘焙渠道与众多中大型烘焙连锁企业合作,如西安米旗、上海85度C等 [6] - 餐饮渠道与乐乐茶、Coco等合作,积极拓展其他餐饮客户 [4][6] 业务布局 餐饮事业部 - 餐饮市场是烘焙市场十倍体量,潮流茶饮发展迅猛,公司成立餐饮事业部,针对高端茶饮客户采用直供和经销商代理模式,也将通过经销商辐射酒店、饭店等渠道 [4][5] C端发展 - 关注家庭烘焙市场成长,将借助电商为C端提供原料或半成品,扩大配套品项,冷冻食品和甜点是产品拓展重要一环 [5] 公司管理与产能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6名董事(含2名独立董事)组成,高级管理人员6名,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优秀人才不断加入,今年新增投资管理中心和餐饮事业部 [6] 产能情况 - 一期厂房占地40亩,现有产能基本满足现阶段销售需求 [6] - 二期厂房占地45亩,预计明年动工,募投项目落地后奶油、果酱、巧克力产能将大幅提升 [6]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0:56
营销与市场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仆咨询强化客户黏性,建成销售和服务网络,会考虑参加烘焙选秀节目建议 [2] - 疫情期间公司创新客户服务模式,开展线上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客户网络营销 [4] - 公司产品除在天猫销售外,还在京东等网上平台销售,电商业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后期有新产品将在电商平台销售 [5][7] - 公司已与乐乐茶、Coco等达成直接或间接合作,餐饮市场是市场开拓重点 [6] 竞争与优势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品牌、产品质量、营销网络、技术及研发、烘焙产品研发和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 [2] - 公司主要产品植脂奶油和乳脂奶油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有维益食品(苏州)有限公司、立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南侨食品集团(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 [7] 机构调研与客户合作 - 2021年1月18日公司接受首域盈信资产管理(首源投资有限公司)唐甜依女士调研,介绍创业历史等内容 [3] - 公司产品与西安米旗、安徽巴莉甜甜、上海85度C、北京金凤成祥、中山采蝶轩等知名烘焙连锁企业有长期良好业务关系 [3] 疫情影响与海外销售 - 海融印度产品属民生必需品,受疫情影响较小,一季度整体海外销售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40%,4月份发货数量同比2019年增长约12% [3][5][8] 产品研发与质量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实力强,4月27日首发“飞蛋”植物基奶油,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有产学研合作 [6]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植脂奶油反式脂肪酸含量,产品符合相关规定,标识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 [4] - 公司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配置硬件,生产过程全自动密闭式管道输送,保障食品安全 [6] 股价与分红 - 公司股价短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售股股东已按承诺将限售期延长6个月,公司制定上市后三年分红回报规划 [5][7] - 2020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需提交2021年5月1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实施 [7] 募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积极开展项目调研和论证,制订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未使用资金放于专户或进行现金管理 [4] - 公司将结合发展规划和实际经营需要合理使用超募资金,关注公司公告信息 [5] 其他问题解答 - 本次发行价70.03元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市场情况等因素确定 [3] - 公司目前暂无回购计划和改名计划 [3][4][7] - 植脂奶油在欧美国家仍广泛使用,美国等禁用消息不属实 [4] - 2021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增幅大,因收入增加、成本费用增长但营收增幅更大 [5]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等,相关信息以公告为准 [8]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以内生式扩张为主,也关注外延式扩张机会 [8]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年6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0:54
公司概况 - 公司属于食品加工行业上游企业,产品从奶油拓展到巧克力、果酱、冷冻食品和甜品,今年发力拓展餐饮渠道 [2] - 重视研发投入,以技术引领销售,研发分为应用研发和产品研发,应用研发由一仆咨询公司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2] 产品情况 - 2018年推出飞青花系列奶油,今年4月27日推出0油0脂肪的“飞蛋”奶油,不添加蔗糖,富含蛋白质 [2] 海外市场 - 十多年前开始在印度投资,印度市场规模大、潜力大,疫情期间保持快速增长,未来海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 销售模式 - 以技术引领销售,按客户规模分类,为省前十大客户推荐新产品,一仆公司提供培训等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3] - 全国连锁饼店规模200 - 300家左右,公司在每个城市选一个经销商,全国有600余家经销商,在各省派驻销售员 [3] - 经销商需服务好大客户并协助开发当地中小客户 [3] 餐饮市场 - 潮流茶饮发展迅猛,预计未来几年高速增长,公司成立餐饮事业部发展餐饮渠道经销商和客户 [3] - 能为客户调和乳、芝士等,提供标准化产品,开发餐饮等渠道,做技术性水果脂肪整合系统 [3] 工厂自动化 - 奶油车间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与西门子合作历时两年半完成上海自动化生产线,内含30多个投料罐,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4] 人才规划 - 正在构建未来十年人才发展规划,引进高水平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主要岗位人才储备 [4] 销售费用 - 销售费用率约20%,人力成本支出占大头,用于应用研发和推广,配备专业人员提供多项服务 [4] - 未来随着产能放大和销售收入增长,销售费用率会逐步降低 [4] 印度产能 - 印度公司账面现金充足,疫情前有扩产计划,因疫情暂缓,今年有约20%产能空间,能满足现阶段销售需求 [4] 市场份额规划 - 目前服务腰部和腰部以上客户,腰部以下比例小,市场拓展空间大,会推陈出新获更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4] 研发人员情况 - 研发人员薪酬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分管研发的副总及核心技术人员已持股 [4] 上海工厂产能建设 - 二期厂房用于募投项目,预计2022年初动工,2023年9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建成后将提高多种产品产能 [5] 茶饮合作方式 - 为茶饮公司的乳基料配套公司提供原料;与茶饮公司直接合作开发,茶饮公司让乳基料公司定点采购产品 [5] 技术壁垒 - 主要是技术工艺,如结晶工艺影响口感和造型能力,公司技术基因强,深耕行业沉淀深 [5] 客户培训 - 每个城市前五大饼店由一仆咨询大师级师傅一对一讲课,一仆咨询一百多位应用工程师联合当地代理商、经销商为其他客户提供培训服务 [5]
海融科技(30091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10: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915,证券简称海融科技,为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2022 年 5 月 6 日 15:00 - 16:00 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办 2021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黄海晓等 [3] 产品相关 产品类别与应用 - 主要产品为植脂奶油,分为含乳脂植脂奶油、不含乳脂植脂奶油,广泛用于蛋糕、西点表面装饰及夹馅,还拓展到茶饮、咖啡等休闲饮品领域 [3][4][9] - 植脂奶油细分类型有“安全升级”“健康升级”“口感升级”等,如“飞青花”品牌、飞蛋系列、恋乳 70 植脂淡奶油等 [4][5] 产品收入增长原因 - 含乳脂植脂奶油口感及操作性好,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加强推广销售 [3][4] - 植物基饮食观念兴起,公司布局植物基赛道,推出“飞蛋”系列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4] 产品研发与创新 - 2021 - 2022 年推出含乳脂植脂奶油、非氢化巧克力等新产品,构建非氢化专用油脂产业化制造技术体系 [7] - 2021 年“食品工业专用油脂升级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 11 件专利发明 [7][8][11][12] - 未来聚焦烘焙原材料研发,推动加工食品升级换代和健康化 [7][8] 市场与销售 市场概况 - 2010 - 2019 年我国烘焙零食零售行业市场规模 10 年 CAGR 达 12.14%,2020 年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 2358.19 亿元,同比增长 3%,预计 2025 年达 3590 亿元 [8] - 国内烘焙原料生产企业多,品牌集中度低,国内品牌厂商崛起,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 [3][9] 销售渠道与策略 - 构建覆盖全国 30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印度大部分邦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销售渠道,采取经销和直销结合模式 [5] - 经销方面,组建营销团队管理支持经销商,针对性开发和维护渠道;直销方面,注重发展烘焙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客户 [5][6] -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通过参加展会、举办推广会等宣传,建立第三方电商平台,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6] 客户与市场份额 - 2021 年经销商数量 739 家,较上年增长 9.32% [6] - 公司在植脂奶油按用途细分的市场领域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研发费用投入占比领先同类企业 [6][7][12][13] 财务相关 研发投入 - 2020 - 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2211 万元、3225 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 3.87%、4.32% [9] 利润情况 - 2022 年 Q1 实现收入 2.15 亿元,同比增长 36.98%;净利润 3221 万元,同比增长 96%;扣非净利润 2430 万元,同比增长 55% [13] - 利润增长因市场开发、提价、费用减少、理财收入增加等,毛利较去年同期下降 16.94% [13] 销售费用 - 2022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金额较大,因运输费调整、人员薪酬减少、展会推广费减少 [11] 疫情影响与应对 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 上海疫情自 3 月中下旬严峻,公司 3 月 25 日起工厂闭环管理,200 多驻厂人员保障生产和供应 [4] 应对措施 - 拓展原材料供应商,调整生产减少损耗、调整产品结构,提价对冲成本压力,加强成本费用管控 [5] - 创新客户服务模式,利用网络视频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客户开展网络营销 [6][12] 公司战略与规划 业务发展战略 -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技术、渠道、服务优势,强化客户黏性 [9] - 发展以植脂奶油等为核心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开拓新渠道和消费场景,发力印度和东南亚市场 [9] 募投项目规划 - 对植脂奶油扩产等募投项目重新规划调整,预计年内全面启动 [10] 未来产品规划 - 植脂奶油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果酱、巧克力完善销售和生产管理,推出新产品 [14] - 卡仕达酱形成自主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冷冻甜点向半成品领域延伸 [14][15] 其他信息 公司荣誉 - 2021 年 11 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总经理获个人二等奖 [10] - 先后被授予“中国烘焙行业发展领军企业”“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等称号 [10] 专利情况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 11 件,转让 1 件;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拥有专利 55 件,其中发明专利 36 件 [10][11] 生产工艺 - 创新植脂奶油生产工艺流程,实施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三项发明专利 [11] - 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配置硬件,采用全自动生产线,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11] 关联交易与员工激励 - 制订多项制度规范关联交易,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12] - 未来结合业务发展战略,运用股权激励工具做好员工长期激励 [12] 抗疫贡献 - 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和志愿者捐献价值 30 余万元防疫物资,号召党员参与社区防疫 [16] 海融印度情况 - 2021 年收入及毛利率基本和国内情况同步 [16]
海融科技(30091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已经按照单一主题维度进行了分组。以下是分组结果: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2.28亿元同比增长16.91%[5] - 营业总收入为6.47亿元,同比增长18.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654.73万元同比下降36.48%[5] - 净利润为7849.5万元,同比下降16.1%[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7元,同比下降16.3%[24] 成本和费用表现 - 主营业务成本4.29亿元同比增长45.03%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售增长[11] - 营业成本为4.29亿元,同比增长45.0%[23] - 销售费用为8925.6万元,同比下降7.8%[23] - 研发费用为2285.8万元,同比下降3.0%[23] - 财务费用-893.54万元同比下降417.66%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增加[1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3373.65万元同比下降581.9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13.11万元同比上升110.52%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减少[13]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483.51万元同比上升5684.63%主要因美元汇率上涨[1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069亿元,同比增长23.4%[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74万元,同比下降582.0%[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3万元,同比由负转正[26]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727万元,同比增长39.8%[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5.2亿元,同比减少29.0%[2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788万元,同比下降0.9%[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239万元,同比增长11.4%[2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3628万元,同比下降0.4%[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69亿元,较期初增长11.0%[27]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342,412,484.04元下降至269,009,168.69元,减少21.4%[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900,598,888.89元增加至912,215,083.33元,增长1.3%[20] - 应收账款从年初34,397,009.43元增加至39,494,491.67元,增长14.8%[20] - 存货从年初137,588,763.16元增加至169,754,300.01元,增长23.4%[20] - 预付款项1459.57万元同比增长92.89%主要因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10] - 其他流动资产384.07万元同比增长320.22%主要因预缴税款增加[10] - 递延所得税负债33.23万元同比增长269.87%主要因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10] - 短期借款为1000万元,同比下降42.2%[21] - 应付账款为4974.4万元,同比下降19.4%[21] - 合同负债为3458.6万元,同比下降22.2%[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42亿元,同比下降3.3%[21] - 流动资产总额从年初1,424,238,978.48元下降至1,410,567,586.67元,减少1.0%[20] - 资产总额从年初1,599,203,161.21元下降至1,588,588,402.22元,减少0.7%[20] 股权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314股,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14] - 第一大股东黄海晓持股43.20%,持股数量38,880,000股,全部为限售股[14][17] - 第二大股东黄海瑚持股28.80%,持股数量25,920,000股,全部为限售股[14][17]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股1.53%,持股数量1,377,176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4][15] 审计与报告说明 - 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8]
海融科技(30091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19.70%[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842,688.9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0%[3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70%至418,842,688.96元[58] - 食品制造营业收入41,884.27万元,同比增长19.70%[6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7%至4.19亿元(2021年半年度:3.50亿元)[175]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7%至3.56亿元(2021年半年度:2.98亿元)[1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4.78万元,同比增长0.41%[20]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47,810.4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1%[36] - 净利润微增0.4%至5195万元(2021年半年度:5174万元)[176]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7%至4899万元(2021年半年度:4771万元)[17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027.37万元,同比下降7.47%[20] - 基本每股收益0.58元/股,同比增长1.75%[20] - 基本每股收益0.58元(2021年半年度:0.57元)[17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0%,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总体增长48.57%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售增加[42][44] - 营业成本总额同比上升48.57%至274,441,419.26元[51][58] - 食品制造营业成本27,444.14万元,同比增长48.57%[60]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8.6%至2.74亿元(2021年半年度:1.85亿元)[175]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4.8%至2.26亿元(2021年半年度:1.46亿元)[178]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77.79%,金额同比增加66.30%至213,480,200.84元[51] - 销售费用合计5,670.31万元,同比下降15.08%[6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1%至5670万元(2021年半年度:6677万元)[17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2%至1485万元(2021年半年度:1565万元)[17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87.51%至-3,638,074.05元,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长[58]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入364万元(2021年半年度:净收入94万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增长26.4%至202万元[17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包括植脂奶油果酱巧克力等8大系列应用于烘焙食品装饰及茶饮调味[29][30][31]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36,945.55万元同比增长24.33%但毛利率下降至34.46%[42]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4,938.72万元同比下降6.40%毛利率34.63%[42] - 植脂奶油产品营业收入38,534.38万元同比增长21.76%毛利率35.30%[44] - 奶油产品营业收入38,534.38万元,同比增长21.76%[60] - 巧克力产品营业收入1,550.05万元同比增长9.52%毛利率下降至18.39%[44] - 香精产品营业收入420.72万元同比增长40.69%毛利率33.81%[44]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5.44%因疫情导致展会暂停[45] - 植脂奶油销量同比增长13.85%至29,112吨,库存量大幅增加75.18%至6,839吨[53] - 巧克力销量同比增长10.66%至633吨,但库存量下降18.71%至139吨[5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各省级市场(除西藏和港澳台)及印度和东南亚市场[34] - 公司在印度销售体系覆盖大部分邦,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设有经销商[34]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8,013.59万元,同比增长29.30%[60] - 境内经销商数量498家较期初减少4.6%其中华南地区减少16.22%[46] - 境外经销商数量225家较期初增加3.69%[46] - 前五大经销客户销售收入合计2,448.33万元占营业收入5.85%[4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7.75万元,同比改善61.70%[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61.70%至-14,377,506.14元[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61.7%,从-3753万元收窄至-1438万元[1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24,285,905.12元,同比变化102.48%[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9.78亿元转为正2429万元[18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9.77亿元改善至2578万元[18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6.6%,从-5208万元收窄至-4344万元[18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9.05%,从3.58亿元增至4.63亿元[180] - 母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9.1%,从3亿元增至3.87亿元[18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32.5%,从4009万元增至5314万元[180]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14.4%,从8467万元增至9688万元[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2.7%,从1.59亿元增至2.11亿元[18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5.7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578,257,681.7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1%[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5%[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13,875,004.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13.96亿元增至14.14亿元,增长1.2%[17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14亿元[194]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14亿元[194] - 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4952.52元[194] - 货币资金21,079.8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36%,较上年末下降8.05个百分点[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97,281.5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1.64%,较上年末上升5.32个百分点[63] - 货币资金从年初3.42亿元减少至2.11亿元,下降38.4%[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9.01亿元增长至9.73亿元,增幅8.0%[16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3.13亿元减少至1.80亿元,下降42.4%[172] - 应收账款从年初3439.70万元增至3833.34万元,增长11.4%[168] - 预付款项从年初756.69万元增至2250.99万元,大幅增长197.4%[168] - 存货从年初1.38亿元增至1.49亿元,增长8.6%[168] - 短期借款从年初1728.79万元减少至1000万元,下降42.2%[169] - 应付职工薪酬从年初3715.19万元降至2441.39万元,下降34.3%[169] - 应交税费从年初2383.71万元降至725.78万元,大幅下降69.5%[16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67.41万元[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0.09万元[24]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1274.33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1.08万元[25]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4860.54元[25] - 所得税影响额为208.57万元[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9.18元[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7] - 公司2021年度以总股本9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元人民币(含税)[104] - 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3600万元[189] -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433.41万元[189] - 2021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3600万元[199] - 2021年上半年提取盈余公积477.11万元[199] - 公司通过长协价锁定主要原材料价格以应对成本波动[84] - 公司产品需冷链运输,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销售[85] - 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风险[91] - 部分募投项目因疫情及市场因素未达计划进度[75] - 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84] - 公司产品出口至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面临境外市场经营风险[87] 行业和市场信息 - 2020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2358.19亿元同比增长3%[28] - 预计2025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3590亿元[28] - 2020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2358.19亿元,同比增长3%[33]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3590亿元[33] - 2010-2019年中国烘焙零食零售行业市场规模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14%[33] - 国内奶油行业主要厂商包括维益食品、海融科技和立高食品[8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拥有专利55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18件外观1件[3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推出恋乳70淡奶油、巴旦木奶植物蛋白饮料等创新产品[37]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公司自主采购原辅料金额为205,228,832.88元,包装物为23,900,939.76元,能源为8,589,113.80元[49] - 油脂采购均价同比上涨125.63%至18.93元/kg,酪蛋白酸钠上涨45.56%至101.22元/kg[49] 投资和理财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100,624.11万元,同比增长1.75%[69]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79,889.56万元,含理财收益3,115.26万元[72] - 承诺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为4.3041亿元人民币[7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投入金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进度达100%[74] - 超募资金总额为5.373362亿元人民币[75] - 超募资金中1.5亿元人民币已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5]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7.988956亿元人民币[75] - 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7.2亿元人民币[78] -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2.7亿元人民币[78] - 委托理财总发生额为10.785亿元人民币[78] - 委托理财总未到期余额为9.9亿元人民币[78]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45.8%,从26亿元降至14.1亿元[181]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302,500股,占比从75.00%降至72.44%[14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302,500股,占比从25.00%升至27.56%[149]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697,500股至65,197,500股,占比从73.22%降至72.44%[149] - 股份总数保持90,000,000股不变[149] - 黄海晓持有38,880,000股限售股,占比43.20%[151][153] - 黄海瑚持有25,920,000股限售股,占比28.80%[151][153] - 中国太平洋人寿持股1,377,176股,占比1.53%[153] - 本期解除限售股总数2,302,500股[151] - 期末限售股总数65,197,500股[151] - 普通股股东总数9,060户[153] - 上海巧朵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0.91%,持有814,500股[154] - 上海津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0.88%,持有790,500股[154] - 中国太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级-集团自有资金-012G-ZY001深持股比例为0.45%,持有405,969股[154]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13C-CT001深持股比例为0.40%,持有358,850股[154]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持股比例为0.39%,持有352,800股[154] - 于秀平持股比例为0.31%,持有278,300股[154] - 杨志勇持股比例为0.26%,持有230,000股[154] - 董事长黄海晓持有38,880,000股,占期末持股总数65,310,000股的59.5%[156] - 董事兼总经理黄海瑚持有25,920,000股,占期末持股总数65,310,000股的39.7%[156]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无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股东的情况[154] 承诺与协议 - 黄海瑚、黄海晓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4年6月2日[111] - 黄海瑚、黄海晓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11] - 黄海瑚、黄海晓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1] - 曹建、季德南等董事、高管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11] - 曹建、季德南等董事、高管承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半年内遵守股份转让限制[111] - 津彩投资、巧朵投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2年6月2日[111] - 津彩投资、巧朵投资股份限售承诺已履行完毕[111] - 所有承诺方均约定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1]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所持公司股票总数的25%[113]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113] - 大宗交易方式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13] - 协议转让方式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113] - 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除权除息后调整)[113] - 未履行减持承诺所得收入需在5日内归入发行人指定账户[113] - 减持计划适用期间为2020年12月02日至2026年6月2日(黄海瑚等)[113] - 部分股东减持承诺适用期间为2020年12月02日至2024年6月2日(曹建等)[113] - 所有减持承诺目前处于正常履行状态[113] - 股东减持股份时单次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15]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15] -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15]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15] - 未履行减持承诺所得收入需在5日内归还发行人指定账户[115] - 减持比例计算需合并统计一致行动人持股数量[115] - 协议转让方式减持价格执行大宗交易价格下限规定[115] - 减持操作需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要求[115]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全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117] - 回购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并根据除权除息规则调整[117] - 控股股东黄海瑚黄海晓承诺在发行人未履行回购义务时个人将回购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117]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若以欺诈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17] - 公司承诺依法赔偿投资者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遭受的证券交易损失[117] - 公司承诺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股份回购及赔偿承诺履行情况[117]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上市后三年分红回报规划规定的利润分配政策[117] - 利润分配决策程序包括现金分红政策[117] - 相关承诺于2020年12月02日作出且处于长期正常履行状态[117] - 公司承诺上市后三年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21]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每股净资产且回购资金不低于上年度净利润10%[121]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2%[121]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总股本0.5%且不超过1%[121]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少于上年度薪酬总和30%且不超过100%[121] - 董事及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2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57亿元,同比增长43.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1.5万元,同比增长323.7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2.9万元,同比增长299.84%[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36元/股,同比增长217.77%[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736元/股,同比增长217.77%[8]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5693万元,同比增长43.9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1.5万元,同比增长323.75%[1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569亿元,同比增长43.9%[49]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80.2%,达到20,010,425.80元[51] - 净利润同比增长323.6%,达到16,415,165.70元[5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9%,达到130,746,126.90元[5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7.8%,达到0.2736元[52]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06.0%,达到18,246,882.80元[5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3.9%,达到15,330,537.99元[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13867.33万元,同比增长33.43%[18] - 营业成本为7335.2万元,同比增长41.4%[50] - 销售费用为4024.4万元,同比增长20.2%[50] - 研发费用为929.6万元,同比增长23.3%[5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8%,达到57,739,776.51元[5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5%,达到34,241,521.07元[5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0%,达到8,325,198.31元[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99.7万元,上年同期为-8811.0万元[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299.71万元,较上年同期-8810.98万元改善51.2%[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10.45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10.2亿元[5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43亿元,较期初12.27亿元减少88.4%[60] - 母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25亿元,同比增长138.5%[61] - 支付职工现金5041.74万元,同比增长11.4%[59]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674.95万元,同比增长11.6%[60]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518.40万元,同比增长26.5%[59] - 支付的各项税费3079.92万元,同比增长20.8%[59]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22.39万元[6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97.2%,达到165,756,661.94元[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122,909.46万元降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16,243.90万元[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02,062.22万元[40]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2,504.03万元降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2,359.79万元[40] - 预付款项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533.61万元增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2,366.52万元[40] - 存货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6,451.38万元增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6,619.64万元[40] - 短期借款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1,500.00万元增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1,674.95万元[41] - 应付账款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4,882.03万元降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3,752.24万元[41]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人民币4,213.65万元降至2021年3月末的人民币2,723.16万元[41] - 货币资金从11.99亿元减少至1.311亿元,下降89.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0.21亿元[44] - 应收账款从1186.2万元增至1441.6万元,增长21.5%[44] - 预付款项从496.2万元增至1738.2万元,增长250.3%[44] - 应付职工薪酬从1976.6万元降至1745.9万元,下降11.7%[42] - 应交税费从2182.2万元降至406.0万元,下降81.4%[4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96774.62万元,本季度投入0万元[31]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0万元[31]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31] - 公司超募资金金额为人民币53,733.62万元[33]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人民币91,969.22万元(含现金管理)[3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6.8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62.2万元[9]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14.6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9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3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4%,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8] 业务和市场信息 - 前五大供应商变动一家,属于正常更换,预计无重大影响[24] - 餐饮市场规模是烘焙市场的十倍体量[21] - 茶饮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1] 公司治理和股权 - 公司持有首发前限售股4500万股,将于2022年6月2日解禁[16]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自2021年起执行新租赁准则,对报表无重大影响[65]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2-04-22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49,912,808.62元,同比增长53.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737,803.85元,同比增长86.5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3,522,907.87元,同比增长68.74%[20]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同比增长83.87%[20] - 稀释每股收益0.57元/股,同比增长83.87%[20] - 202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4684.11万元,同比增长52.31%[5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52%至3.499亿元[6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3.5%至3.50亿元(2020年半年度:2.28亿元)[173]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9%至2.98亿元[17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9.9%至6096万元[1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86.5%至5174万元[17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3.9%至0.57元[1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成本18186.28万元,同比增长70.00%,其中运输费用调整增加成本1710.13万元[51]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72.53%至1.847亿元[6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2.5%至1.85亿元(2020年半年度:1.07亿元)[17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4%至6676.90万元(2020年半年度:5785.78万元)[17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8%至1565.35万元(2020年半年度:1187.96万元)[17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77%至1565.35万元[67] - 展会推广费同比增长367.82%至839.19万元[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4%至1404万元[17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6%至6423万元[178] - 支付职工现金8467万元,同比增长22.7%[183] 各业务线表现 - 奶油产品收入31647.79万元,同比增长53.65%,毛利率48.97%[51] - 其他烘焙原料收入3036.32万元,同比增长39.65%,毛利率32.97%[51] - 奶油产量24313吨,同比增长53.01%;销售量25451吨,同比增长54.78%[58] - 奶油产能30950吨,同比增长10.54%;其他烘焙原料产能2050吨,同比增长18.84%[58]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8.84%至6197.64万元[69] - 印度子公司资产规模4783.17万元[76] 销售渠道和客户 - 经销模式收入29411.41万元,同比增长45.68%;直销模式收入5272.70万元,同比增长104.13%[51] - 经销商总数648家,较2020年末减少4.14%,其中国内443家减少3.90%,境外205家减少4.65%[54] - 前五大经销商销售收入3248.80万元,占营业收入9.29%[55] 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 毛利率同比下降5.46个百分点至47.57%[6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4%,同比下降5.97个百分点[20]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34,956.44元,同比下降2.82%[20]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58.1%至3.58亿元[18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753万元,同比扩大2.8%[1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6.1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26亿元[183] - 母公司销售收入现金流入3亿元,同比增长67.5%[1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6.3亿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16.2亿元[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6889万元,其中分配股利支付3629万元[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59亿元,较期初减少10.7亿元[184] 资产和投资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9.806亿元[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00,055.56元[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为26亿元[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出售金额为16.2亿元[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9.806亿元[78] - 报告期投资额为9.889亿元,较上年同期1052.64万元增长9294.69%[80] - 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980百万元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130百万元募集资金850百万元[90]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总计980百万元人民币[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806亿元人民币,2020年底无此项[165]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9.677亿元[83] - 募集资金专户累计利息收入为864.31万元[83] - 募集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8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已投入5000万元[85] - 超募资金金额为537.3362百万元人民币暂未使用[86] - 募集资金专户账户余额为926.3873百万元人民币[86]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12.53133667百万元人民币[86] - 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88]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70.37%至1.782亿元[73] - 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2.2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78亿元人民币,降幅约为85.5%[165] - 应收账款从2020年底的2504.03万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2745.25万元人民币,增长约9.6%[165] - 预付款项从2020年底的533.61万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2883.85万元人民币,增长约440.4%[165] - 存货从2020年底的6451.38万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8254.07万元人民币,增长约27.9%[165] - 固定资产从2020年底的9969.25万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057亿元人民币,增长约6.1%[165] - 在建工程从2020年底的3108.25万元人民币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2469.48万元人民币,降幅约20.5%[165] - 资产总计从2020年底的14.89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4.65亿元人民币,降幅约1.6%[1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38,641,639.7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2%[20] - 信用证保证金期末余额为1938.03万元,较年初190万元增长920.02%[79]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87.6%至1485.38万元(2020年末:11.99亿元)[170]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60.2%至1677.25万元(2020年末:4213.65万元)[16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4.6%至1715.55万元(2020年末:1186.19万元)[170] - 存货同比增长32.4%至6575.24万元(2020年末:4967.42万元)[17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3%至13.39亿元(2020年末:13.21亿元)[168]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93,288.59元[25]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8,574,262.09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80,923.49元[25]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7,524.69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561,039.33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63.55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214,895.98元[25]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总股本从6000万股增至9000万股,增幅50%[145][147]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5股,共转增3000万股[145][147] - 现金分红每10股派6元,合计派发现金3600万元[145]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4500万股增至6750万股,占比保持75%[145] - 无限售条件股份从1500万股增至2250万股,占比保持25%[145]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从1.88元调整为0.96元,降幅48.9%[147] - 2020年每股净资产从22.02元调整为14.68元,降幅33.3%[147] - 2021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从0.86元调整为0.57元,降幅33.7%[148] - 2021年半年度每股净资产从22.31元调整为14.87元,降幅33.3%[148] - 黄海晓持股增至3888万股,占比43.2%,仍为第一大股东[149][151] - 公司2020年度以总股本6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元人民币(含税)[115] - 公司2020年度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115] - 向股东分配利润36,000,000元[196] 行业和市场信息 - 2020年中国烘焙行业市场规模为2358亿元[34] - 2015年至2019年烘焙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均超过9%[34] - 中国烘焙行业2020年市场规模为2358亿元[40] - 公司主要产品为奶油、巧克力和果酱等烘焙食品原料[39] - 奶油产品应用范围扩大至新式茶饮和咖啡等休闲饮品领域[41] - 烘焙食品原料行业主导企业包括维益食品、海融科技、立高食品、盐城顶益食品和南侨食品[44] 公司资质和产能 - 公司及子公司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主要业务资质[46] - 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覆盖人造奶油、植脂奶油、果酱、代可可脂巧克力等品种明细[46] - 公司子公司海象食品持有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46] - 公司产品包括稀奶油、复合调味酱、含乳饮料等乳制品和饮料类别[46] - 公司具备果酱生产资质包括苹果酱、草莓酱、蓝莓酱等品种[46] - 公司持有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经营许可[46] 研发和创新 - 新增发明专利8项累计专利达52项[63] 采购和供应链 - 原材料采购金额1.37亿元,包装物采购1966.49万元,能源采购747.72万元[56] 管理层和公司治理 - 2021年5月11日董事会秘书王玮华主动辞职,5月12日聘任于良为新任董事会秘书[108]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2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22]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3]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128][129][130]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92]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94] 投资者关系 - 2021年1月18日接待首域盈信资产管理(首源投资有限公司)实地调研[103] - 2021年5月6日通过全景网举办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03] - 2021年6月4日及9日分别接待天风证券分析师及邀请投资者的实地调研和电话沟通[104]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5%[107]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3%[107] 风险因素 - 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存在价格波动风险[96] - 奶油行业主要生产厂商包括维益食品海融科技立高食品等竞争激烈[98] - 产品出口至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面临境外市场经营风险[99] - 公司已制定严格保密制度并与核心研发人员签署保密协议以防止核心技术失密[100] -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可能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不利影响[102] 公司战略和展望 - 公司成立餐饮事业部大力发展餐饮渠道经销商和客户[3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预计将大幅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101]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17.8%至158万元[179]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97.4%至-6.16万元[175]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产生169万元正收益[176] - 税费返还收入48万元,同比增长95.8%[183]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893万元,同比减少15.2%[183]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27万元[18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每月组织两场通用知识和技能培训[116] - 公司向奉贤区金汇镇慈善基金会捐赠15万元人民币[118] - 公司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20万元人民币[118] - 报告期内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24]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2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47亿元,同比增长30.6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29.4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23.51万元,同比增长3.18%[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493元/股,同比增长9.71%[2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30.66%[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9.49%[3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02亿元,环比增长3.13%[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0万元,环比下降54.8%[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47亿元,同比增长30.66%[61] - 植脂奶油产品收入6.81亿元,占总收入91.23%,同比增长31.89%[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71.19%,金额3.00亿元,同比增长37.75%[68] - 直接人工成本2,658万元,同比增长46.31%[68] - 其他成本6,92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90.14%[68] - 销售费用1.31亿元同比下降3.67%[73] - 管理费用6385.13万元同比上升29.73%[73] - 财务费用-197.58万元同比下降2344.33%主要系存款利息收入增长[73] - 研发费用3225.38万元同比上升45.85%主要系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及社保减免取消[73] - 运输费121.40万元同比下降96.42%主要系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至营业成本[75] - 展会推广费1449.61万元同比上升102.39%主要系疫情后恢复参展[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植脂奶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89%至68,139.99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52%至37,344.57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9.50个百分点至45.19%[42] - 果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7%至2,848.94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39%至2,016.93万元[42][44] - 香精香料毛利率同比上升6.35个百分点至27.8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2%至681.62万元[42] - 公司产品线覆盖植脂奶油、果酱、巧克力、食用油脂制品等六大品类[39][40] - 公司推出无脂肪无油、无胆固醇无蔗糖的健康奶油新品"飞蛋"系列[39] - 植脂奶油销量同比增长32.73%至56,038吨,库存量同比增长49.02%至7,523吨[53] - 植脂奶油库存量7,523吨,同比增长49.02%,主要为2022年销售备货[65] - 食品制造毛利率43.66%,同比下降9.27个百分点[64] - 公司产品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酱为主[104] - 已初步完成全线产品非氢化研究[104] - 将研究植脂乳脂混合型奶油和冷冻甜点系列产品[104] - 冷冻千层蛋糕已推出新口味和新包装,针对年轻人需求[105] 各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35.71%至38家,为区域最高增幅[48] - 境外市场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33.77%,占比20.16%[61] - 产品出口至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110] - 控股子公司海融印度在印度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110] - 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设立经销商[102] - 印度销售体系覆盖大部分邦[102] - 将强化华东华中华南市场并发展西南市场[102] - 将拓展西北东北及俄罗斯菲律宾韩国新加坡中东等市场[102]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省级市场除西藏和港澳台[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3年将丰富产品线重点发展植脂奶油和冷冻甜点系列[104] - 公司计划扩建上海奉贤厂区烘焙原料生产项目以提升产能[102] - 公司未来将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提升运营效率,整合现有财务、物流和销售订单系统[105] - 公司计划通过细分产品线、品类延伸和定制化手段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多元消费需求[105] - 公司正积极开拓新零售渠道包括网络品牌、生鲜APP和便利店平台[105] - 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590亿元[31] - 高溶解低脂奶油研发项目完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75] - 优选丝滑低脂奶油研发项目完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800万元[76] 现金流和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06.03万元,同比下降27.90%[20] -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1亿元,第四季度为5006万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9%至5706.03万元人民币[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34,947.6%至36.05亿元人民币[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暴涨23,071.18%至46.07亿元人民币[80] - 报告期投资额达10.27亿元,较上年同期1988.45万元增长5067.23%[87] - 认购理财产品冻结资金期末余额为1亿元,期初信用证保证金余额为190万元[85] 研发和创新 - 研发新增发明专利11件,累计拥有专利55件[3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5.9%至3225.38万元人民币[7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87%提升至4.32%[7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人数同比增长18.8%至19人[78] - 奶油升级改造项目投资三千多万元,稀奶油无菌生产线于2021年8月投产[38] - 公司通过NC系统节点打通和车间技改扩大产能并缩短交货期[37][38] - 2021年通过网络培训、视频直播等方式提供远程技术服务[36] 销售和客户 - 经销模式为公司主要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买断产品并自负盈亏[40] - 直销模式主要面向规模化烘焙食品连锁经营企业[40]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92%至66,922.40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7.60%至37,708.68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8.97个百分点至43.65%[46]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69%至7,771.04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0.77个百分点至43.69%[46] - 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合计7,014.11万元,占总营业收入9.40%[50][5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7014.1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40%[71] - 公司已采用SAAS营销管理软件进行CRM客户关系管理[105] 采购和供应商 - 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337,664,096.67元,包装物采购金额46,735,662.32元[5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6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7.11%[71] - 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108]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为15.99亿元,同比增长7.3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5.69%[20] - 公司资产总额1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8%[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9%[3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82.53%大幅下降至21.41%[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9.0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56.32%[84] - 存货同比增长113.3%至1.38亿元人民币[84]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7.4%至3439.7万元人民币[8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上海海象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67305026百万元[100] - 子公司上海一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63253245百万元[100] - 子公司海融(香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11061199百万元[100] - 子公司Shineroad Foods (India) Private Limited净利润为5.38981237百万元[100] - 子公司Shineroad Foods (India) Private Limited营业收入为114.16617033百万元[100] - 子公司上海海象食品配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3.32121552百万元[100] 募集资金使用 - 2020年IPO募集资金总额10.5亿元,净额9.68亿元[90]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2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91] - 募集资金结余7.9亿元,含理财产品7亿元+通知存款0.2亿元+活期存款0.7亿元[91]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24.7%(累计使用2亿元/总募集资金8.1亿元)[89][91] - 超募资金53.73亿元(总募集96.77亿元-承诺投资项目43.04亿元)[89][92] - 承诺投资项目进度11.6%(累计投入0.5亿元/承诺投资总额43.04亿元)[9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已全额投入0.5亿元[92] - 募集资金闲置金额7.68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79.3%[89] - 超募资金总额为537.3362百万元[95]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50.0百万元[95] - 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12.53133667百万元[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790.1447百万元[9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18]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19]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海瑚、黄海晓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承诺期限至2024年6月2日[18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80]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实际控制人所持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18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8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81]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1][182] - 上海津彩投资等机构投资者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1] - 黄海瑚等股东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股数量的25%[182]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82]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2] - 协议转让方式要求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82]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除权除息调整后)[182] - 减持计划有效期自2020年12月2日至2026年6月2日[18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8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3] - 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83] - 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84] - 若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入需在5日内将收入支付给发行人指定账户[183][184] - 上海津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及上海巧朵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适用相同减持比例限制[184] - 减持计算比例时承诺人与一致行动人持股合并计算[183] - 股份减持承诺有效期至2024年6月2日[183][184]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买入的股份减持不受上述比例限制[183][184] - 减持需严格遵守证券法规及交易所业务规则[183][184] - 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85] - 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5] - 协议转让方式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85] - 未履行减持承诺所得收入需在5日内支付给发行人指定账户[185] - 股份回购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86][187] - 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需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86][187] - 因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需依法赔偿[186][187]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利润分配政策及现金分红政策[187]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推动公司履行分红承诺[187] - 减持价格需根据除权除息事项相应调整[185]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海晓和黄海瑚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履行利润分配政策[18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触发股价稳定条件将增持公司股票[189] - 公司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回购措施[190] -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稳定股价预案有效期至2023年12月2日[189] - 利润分配政策依据《公司章程》及《上市后三年分红回报规划》执行[188]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及董事高管增持且回购价不超过每股净资产[190] - 同业竞争承诺要求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不从事与公司相竞争业务[188] - 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90] - 新聘任董事高管需履行公司上市时作出的股价稳定承诺[189] - 每股净资产以经审计的期末值为基准并随权益变动调整[190] - 公司回购股份金额低于上年度净利润10%[191] - 公司回购股份不超过总股本2%[191]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不低于总股本0.5%且不超过1%[191]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少于上年度薪酬总和30%且不超过100%[191]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1%[191] - 稳定股价承诺履行期限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2日[192][193]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及薪酬 - 董事长黄海晓期末持股增至38,880,000股,较期初增加12,960,000股,增幅50%[130] - 董事兼总经理黄海瑚期末持股增至25,920,000股,较期初增加8,640,000股,增幅50%[130] - 监事会主席于秀红期末持股增至150,000股,较期初增加50,000股,增幅50%[131] - 监事袁斌期末持股增至60,000股,较期初增加20,000股,增幅50%[131] - 监事江雪莹期末持股增至30,000股,较期初增加10,000股,增幅50%[131] - 副总经理曹建期末持股增至18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增幅50%[131] - 副总经理沈正伟期末持股增至90,000股,较期初增加30,000股,增幅50%[131] - 离任董事季德南期末持股增至195,000股,较期初增加65,000股,增幅50%[131] - 离任财务总监裘国伟期末持股增至195,000股,较期初增加65,000股,增幅50%[13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均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0][131]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郁卿于2021年11月就任,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35]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梁晖于2021年11月就任,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35] - 独立董事孔爱国自2021年11月起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同时担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137][143] - 独立董事单志明自2021年11月起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同时担任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常务副秘书长[137][143] - 监事会主席于秀红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38] - 监事袁斌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现任上海一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38] - 监事江雪莹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现任上海一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策划部副总监[139] - 副总经理曹建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40] - 副总经理沈正伟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41] - 董事会秘书庄涛自2021年12月31日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41] - 2021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报酬总额为1313.9万元[147] - 董事长黄海晓年度津贴标准为180万元/年(税前)[146] - 董事兼总经理黄海瑚税前报酬总额为314万元[148]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5万元/年(税前)[146] - 副总经理曹建税前报酬总额为229.2万元[148]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季德南税前报酬总额为140.9万元
海融科技(30091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2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36.9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0.95万元,同比增长96.2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29.74万元,同比增长55.46%[4] - 净利润同比增长96.22%至32,209,528.49元[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6.1%达3220.95万元[2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7.0%达到2.15亿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0.8%至0.3579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37亿元,同比增长86.63%,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新会计准则实施[1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6.6%至1.37亿元[20] - 研发费用635.77万元,同比下降31.61%,因研发人员薪酬减少[1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6%至635.77万元[2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9%至2903.60万元[2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0.57万元,同比改善94.4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40.5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负4299.71万元有所改善[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56.6%达2.64亿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2.17亿元,上年同期为负10.43亿元[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至10.08亿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收到的10亿元[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2亿元有所减少[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9亿元,较期初的2.42亿元增长85.4%[2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241.5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041.74万元增长23.8%[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196.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079.92万元增长3.8%[26]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695.1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628.07万元大幅减少63.4%[2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4.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25%,因理财产品到期[8]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31.26%至449,417,335.59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7.9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下降12.16%至791,098,944.44元[17] - 应收账款2683.18万元,较上年末减少21.99%[8]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22.01%至26,831,806.61元[17]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138.58%至18,056,400.89元[17] - 存货较年初下降13.36%至119,199,410.75元[17]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35.8%至3964.56万元[18]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0.9%达5374.98万元[18] 其他收益和支出 - 投资收益782.79万元,同比增长1158.05%,因理财产品收益增加[10]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12.04%至106,519.22元[11] - 营业外支出同比下降38.33%至155,533.12元[11]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3.22%至4,924,253.52元[11] 股东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9,497人,前两大股东黄海晓(43.20%)和黄海瑚(28.80%)为一致行动人[13][14] 其他重要说明 -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未在提取范围内需结合完整财报分析[18][20]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