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文化(301025)
搜索文档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21:17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40,03094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元(含税),共分配现金股利12,009,282元(含税)[1]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 - 若分配预案实施前总股本变动,将按"现金分红总额不变"原则调整分配比例[1] 权益分派方案实施细节 - 现金分红总额维持12,009,282元,境外机构及QFII/RQFII每10股实得027元(税后)[2] - 个人股东股息红利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持股1个月内补缴006元/10股,1个月至1年补缴003元/10股,超过1年免税[2] - 证券投资基金涉税处理:香港投资者按10%征收,内地投资者差别化税率[2] 股权登记与分派流程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2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23日[2] - 分派对象为登记日在册全体股东,现金红利于7月23日通过托管机构划转[3] - 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不足部分由公司自行承担法律责任[3] 公司联系方式 - 咨询机构为董事会办公室,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1588弄16号楼[3] - 联系人刘保瑞,电话021-33608311,传真021-33608312[4]
读客文化(301025) -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15 20:46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以40030.94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0.3元现金(含税),共分配12009282元(含税)[1] 权益分派 - 境外机构等每10股派0.27元,不同持股时间补缴税款不同[5]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2日,除权除息日为7月23日[6] - 委托代派红利7月23日划入账户,业务申请期7月14 - 22日[9][10] 其他 - 股东华楠、华杉红利公司自行派发[12] - 咨询机构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1 - 33608311[11] - 公告发布于2025年7月15日[15]
读客文化(301025) - 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关于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5-26 19:06
会议信息 - 读客文化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6日召开[1] - 召集事宜于2025年4月25日经董事会会议通过,4月29日通知股东[4] 参会情况 - 97名股东(或代理人)参会,代表股份171,927,850股,占比42.9487%[6] - 3名现场参会,代表股份165,773,694股,占比41.4114%[7] - 94名网络投票,代表股份6,154,156股,占比1.5373%[7] 会议结果 - 审议表决全部议案,无新议案[10] - 通过9项议案[12][13] - 召集及召开等均符合规定[14]
读客文化(301025) -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26 19:06
股东投票情况 - 现场和网络投票股东97人,代表股份171,927,850股,占比42.9487%[8] - 现场投票股东3人,代表股份165,773,694股,占比41.4114%[8] - 网络投票股东94人,代表股份6,154,156股,占比1.5373%[8] - 中小股东95人,代表股份2,463,547股,占比0.6154%[9]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议案同意率超99%[12][13][16][17] - 《公司2025年度董事等薪酬方案》同意率97.3088%[16] - 中小投资者对相关议案同意率98.3195%[19][22] 关联情况 - 关联股东回避表决总股份为169464303股[19]
读客文化分析师会议-20250520
洞见研报· 2025-05-20 22: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读客文化进行调研,涵盖公司经营、业务、战略等多方面情况,公司在图书出版行业有独特优势,未来将深化优势、拓展业务、应对竞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24][26][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读客文化,所属行业是文化传媒,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华楠、总经理付丽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者网上提问等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股东减持原因**:股东减持是个人资金需求,公司及管理层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24] - **数字内容业务增长因素及拓展计划**:2024年数字内容业务增长得益于创意流水线和纸电声联动,未来将加大投入、拓展合作、加强推广以保持增长 [24][25] - **2025年经营计划和战略重点**:深化“创意工业化”和“读客方法”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和成本管控,强化版权运营和内容创作,拓展数字内容业务 [26] - **转型计划与股票回购**:聚焦主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结合情况为业务赋能,如有股票回购计划将及时披露 [27] - **对图书出版行业的贡献**:打造“创意生产线”推进“创意工业化”,深耕精品内容和精细化运营,发掘培养本土作家,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27] - **“全版权运营”模式下IP项目进展**:2024年输出13个项目作品,落地2个影视版权项目 [28] - **未来发展战略**:提升创意生产能力,深化精细化运营,加大版权储备和本土作家培养,拓展国内外市场,探索新业务模式 [28] - **应对市场竞争举措**:按“创意流水线”打造精品内容,坚持精细化运营,加强版权储备和资源整合 [28] - **市场竞争优势**:具备领先的品种效率、独特的“创意生产线”模式、精细化运营策略、强大的版权储备和本土作家培养体系 [29][30] - **推动市场扩张和品牌影响力提升方式**:通过精细化运营聚合读者,发掘经典作品重新定位设计,借助精准营销和品牌运营提升影响力 [30] - **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业务发展计划**:推进“创意工业化”,深耕精品内容,加强版权储备,加大数字内容业务投入 [30][31] - **精细化运营成功案例**:2024年重新打造《十八岁出门远行》销量突破50万册,对余华5部作品进行脉冲式营销,打造作家品牌运营标杆 [31][32] - **版权开发和IP运营新举措**:在国际和国内版权市场拓展业务,与版权代理公司合作,发掘培养本土作者打造系列IP [32] - **国际市场拓展情况及计划**:2012年进军国际版权市场,已与多家版权代理公司合作,未来将加强合作、输出作品、探索新模式 [33] - **对公司成长和市值增长的看法**: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有信心发展,拟分红回报投资者,依法合规开展市值管理 [33][34] -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影响及人工智能应用**:条例发布营造良好环境,公司聚焦主业,评估人工智能与业务结合方式 [34] - **业务板块亏损情况**:2024年数字内容业务营收增长、毛利率增加,纸质图书业务营收下降但毛利率上升,亏损改善 [35] - **2024年扭亏为盈原因**:加强版权储备,多元化业务布局,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控制成本费用,部分业务逆势增长 [35][36][37]
读客文化(301025) - 301025读客文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6:16
公司经营与发展战略 - 2025 年继续深化“创意工业化”和“读客方法”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和成本管控,强化版权运营和内容创作,拓展数字内容业务 [2] - 坚持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提升创意生产能力,深化精细化运营,加大版权储备和本土作家培养,拓展国内外市场,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增长点,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 [4]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 年数字内容业务营业收入 5483.36 万元,同比增长 4.16%,毛利率同比增加 9.40%;纸质图书业务营业收入 3.48 亿元,同比下降 5.02%,但毛利率从 27.71%上升至 32.33%,上升 4.62 个百分点 [7] - 2024 年公司持续加强版权储备,多元化业务布局,拓展业务渠道,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和控制成本费用实现扭亏为盈 [7][8] 市场竞争应对 - 凭借领先的品种效率、独特“创意生产线”模式、精细化运营策略、强大版权储备和本土作家培养体系应对竞争 [5] - 严格按“创意流水线”打造精品内容,坚持精细化运营,加强版权储备和资源整合,完成版权库项目建设 [4] 版权与 IP 运营 - 2024 年基于“全版权”运营定位,输出《古人的想法真奇怪》等 13 个项目作品,落地 2 个影视版权项目 [4] - 在国际版权市场与数十家版权代理公司合作,国内向版权上游延伸,发掘深耕传统文化的作者,孵化优秀作品打造系列 IP [6] 市场扩张与品牌建设 - 通过精细化运营聚合细分读者,提供稳定产品服务,发掘经典作品重新定位设计,借助精准营销和品牌运营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5] - 2024 年以新腰封文案打造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累计销量突破 50 万册,对余华 5 部作品进行全年脉冲式营销,打造行业作家品牌运营标杆案例 [6] 其他问题回应 - 股东减持是个人资金需求,公司及管理层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1] - 公司聚焦主业发展,结合行业和自身战略布局适时运作,如有股票回购计划将及时披露 [3] -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发布对公司业务有促进作用,公司会评估人工智能技术效益,探索与业务结合方式 [7] - 本年度拟向全体股东分红 1200.93 万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 8884.35 万元,将依法合规开展市值管理并及时披露信息 [7]
读客文化实控人方近80天减持1119万股 套现1.0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14:29
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读客企业原持有公司股份16,443,650股(占总股本4.11%),计划减持不超过11,208,663股(占总股本2.80%),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截至2025年5月8日,读客企业累计减持11,190,894股(占总股本2.80%),其中集中竞价减持4,003,094股(1%),大宗交易减持7,187,800股(1.80%),套现1.03亿元 [3] - 减持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72.67%降至71.91%,变动触及1%整数倍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下降6.61%),归母净利润1470.75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409.59万元(同比扭亏),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6亿元(上年同期为-138.78万元) [4] - 2025年Q1营业收入8525.99万元(同比下降9.60%),归母净利润66万元(同比下降83.76%),扣非净利润-65.01万元(上年同期为137.7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691.61万元(同比增长21.61%) [5] 资本运作 - 2025年2月18日终止原计划募资不超过3亿元的可转债发行,该资金拟用于版权库建设 [6] - 2021年IPO发行4001万股(发行价1.55元/股),实际募资净额4371.72万元,较原计划2.5亿元少2.06亿元 [7]
读客文化(301025) - 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触及1%整数倍暨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2025-05-09 20:54
减持计划 - 读客企业原计划减持不超11,208,663股,占比不超2.80%[3] - 2025年2月18日至5月8日实施减持[7] 减持结果 - 截至5月8日减持11,190,894股,计划实施完毕[5] - 集中竞价减持4,003,094股,占比1.00%,均价10.07元[7] - 大宗交易减持7,187,800股,占比1.80%,均价8.69元[7]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等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71.91%[5] - 读客企业持股降至1.31%[10] 影响说明 - 减持不影响公司治理及经营,不导致控制权变更[13]
读客文化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显著,需关注应收账款及盈利能力
证券之星· 2025-04-30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读客文化2025年一季度业绩不佳,在盈利能力和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压力较大,投资者需关注公司未来改进措施 [7] 经营业绩概览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8525.9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6% [2] - 归母净利润66.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3.76%;扣非净利润亏损-65.01万元,同比下降147.2% [2] 盈利能力分析 - 公司毛利率为29.59%,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7.22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63%降至0.77%,降幅高达82.04%,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减弱 [3]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占营收比例从28.34%降至25.90%,降低8.61%,但整体费用仍达2208.4万元,占营业收入25.9%,成本控制有改善但仍面临挑战 [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9元,同比增长21.61%,现金流有改善迹象 [5] - 货币资金从7183.91万元减少至5847.35万元,下降18.60%,现金储备缩减 [5] 应收账款风险 - 公司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422.06%,应收账款金额为6207.4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1%,可能影响未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6] 商业模式与资本运作 - 公司业绩主要依赖营销驱动,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总额为6201.55万元,累计分红总额为7683.43万元,分红融资比为1.24 [7] - 公司资本回报率表现一般,但现金资产状况较为健康 [7]
数据资产入表元年 92家公司交出年度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数据资产入表整体情况 - 2024年是数据资产入表元年,共有92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数据资产入表情况,入表总额达24.95亿元 [1] - 数据资产入表公司数量从一季报17家、半年报40家、三季报55家增至年报92家,入表总额从一季报0.79亿元增至年报24.95亿元 [2] - 中国移动、云中马、中国联通、中国电信4家公司数据资产入表金额过亿元,分别为6.16亿元、4.15亿元、3.79亿元和3.71亿元 [2] 行业分布特点 - 计算机、通信行业领跑数据资产入表,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公司开始尝试 [1] - 数据资产入表公司广泛分布在23个行业,计算机、交通运输、通信、传媒、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更为活跃 [2] 会计处理方式 - 无形资产成为主要入表科目,超过60家公司将数据资产计入"无形资产",总额超过13亿元,占比约60% [3] - 20多家公司将数据资产计入"开发支出",少数公司计入"存货" [3] - 多数企业数据资源的摊销年限集中在3年至5年 [3] 对企业的影响 - 数据资产入表能优化财务报表,影响公司资产规模与净利润,如国源科技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283.91万元,增长33.87% [3] - 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数据交易、共享、增值服务提供基础,如中国联通通过行业数据库和模型入表支撑数据产品服务收入 [3] 规范化挑战 - 并非所有数据资源都能够成为资产,数据资产判定最为严格,上市公司普遍面临鉴别困难 [4] - 一些上市公司尽管具备数据资产基础,但在入表时较为谨慎,如应流股份、福石控股等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数据资产金额为零 [5] - 福石控股子公司持有的数据资源评估价值为1492.53万元,但基于谨慎性原则尚未进行资本化 [5] 政策背景 - 2024年《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明确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与会计处理适用准则 [2] - 财政部发布的《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提出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等重点环节试点探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