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缆检测(301289)
icon
搜索文档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2024-04-26 16:58
业绩相关数据 - 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总额的92.03%,财务风险较小[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值2367.25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10%[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净值531.79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比例0.70%[34] 公司定位与目标 - 战略定位为行业第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型科技服务企业[19] - 持续保持电线电缆产品领域国内行业第一地位[19] - 推进建立国际化服务网络,实现境外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和影响力快速提升[20] 业务发展规划 - 以检测为主营业务,加速拓展多种技术服务业务[21] - 发展规划为“两个战略布局、两个能力建设、一个创新提升”[22][23] - 拟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和北方地区子公司[22] - 升级上海总部超高压大容量和高端装备用线缆检测能力[23] 公司管理与保障 - 建立采购、存货等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17] - 内部控制遵循全面性、重要性等五项原则[16] -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含40余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9] - 每年通过超过十次客户审计[30] - 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商业保险、餐费补贴、节日福利等基础保障[30] 未来策略与措施 - 组建约50人的核心人才团队[31] - 致力于减少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完成政府节能减排指标[28] - 正在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认证[29] - 细化优化主要业务流程,加强业务过程管理[52] -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执行跟踪和控制[53] -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控制经营和财务风险[54] - 增加内部审计人员,扩大审计范围和力度[56] - 由预算委员统筹业务部门预算管理,强化差异分析[56]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专项说明
2024-04-25 23:54
审计情况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于2024年4月25日对国缆检测2023年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专项说明日期为2024年4月24日[7] 资金数据 - 国缆检测2023年初其他关联资金往来金额为1000万元[9] - 2023年度发生金额为1400万元,年末金额为2400万元[9] 子公司应收款 - 国缆检测(广东)有限公司2023年初其他应收款为1000万元[9] - 2023年度发生金额为1400万元,年末为2400万元[9]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4-25 23:5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500万股,每股发行价33.55元,募集资金总额5.0325亿元,净额4.2892481746亿元[2] - 2023年度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投入项目4067.52万元,募投项目累计使用5940.81万元[3] - 2023年度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入账552.85万元,专户余额37.89342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现金管理[3]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比例为0.00%[13] - 超募资金为12,477.4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闲置募集及超募资金20,000万元用于现金管理[14] 项目资金情况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超高压大容量试验及安全评估能力建设项目专户余额2.383277799亿元,计划投资1.202亿元[5]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高端装备用线缆检测能力建设项目专户余额6513.577815万元,计划投资9910万元[5]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数字化检测能力建设项目专户余额6238.355064万元,计划投资4470万元[6]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项目专户余额1308.704494万元,计划投资4015万元[6] - 超高压大容量试验及安全评估能力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2,02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953.30万元,累计投入1,261.99万元,投资进度10.50%[13] - 高端装备用线缆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承诺投资9,91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2,704.77万元,累计投入3,560.33万元,投资进度35.93%[13] - 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项目承诺投资4,015.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394.82万元,累计投入1,099.11万元,投资进度27.38%;若计入预先投入未置换资金,投资进度实际为40.25%[13][15] - 数字化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47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4.63万元,累计投入19.38万元,投资进度0.43%[14]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30,415.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4,067.52万元,累计投入5,940.81万元,投资进度19.53%[14] 子公司资金情况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国缆检测(广东)有限公司提供不超4015万元无息借款,截止2023年12月31日已提供2400万元[7][8] 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止2023年12月31日本息合计2亿元[8] - 报告期内募投项目未变更、未对外转让或置换,无使用及管理违规情形[9][10] 资金置换情况 - 2022年使用募集资金695.73万元置换前期投入募投项目自有资金,900.00万元置换前期支付发行费用自有资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完成1,078.66万元募集资金置换[15] 资金余额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进行现金管理的募集资金(含超募)为20,000.00万元,剩余募集资金17,893.42万元(含利息收入)存于专户[15]
国缆检测: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确认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及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2024-04-25 23:52
业绩总结 - 2023年日常性关联交易总额为3175.61万元,预计金额4650万元[7][9][10] - 2024年初截至3月已发生关联交易金额981.66万元[6] - 2024年预计日常性关联交易总额不超过10600万元[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收购创蓝检测70%股权,于2024年1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0] 关联方数据 - 2023年与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2926.83万元[7] - 2023年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其分支机构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207.52万元[7] - 2023年与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14.55万元[7] - 2023年与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20.35万元[7] - 2024年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预计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9900万元[4] - 2024年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其分支机构预计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400万元[4] - 2024年与其他关联企业预计采购及销售金额合计300万元[4] - 上海申欣环保实业有限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26820.81万元,净利润857.12万元[12][14] -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至9月营业收入2188906.93万元,净利润250331.87万元[16][18]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196202万元,净利润10177万元[20][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023年度营业收入294,610万元,净利润91,862万元[26][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19,656万元,净利润 - 1,365万元[30] 关联方关系 - 上海申欣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0%的企业[13] -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3.50%的企业[17]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20]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持有公司7.5%股份[25] - 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持股42.01%的企业[29] 决策相关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议案,部分关联董事回避表决[34][35] - 公司第二届独立董事第一次专门会议同意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议案并提交董事会审议[36]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日常关联交易额度预计议案,部分关联监事回避表决[37]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预计日常关联交易额度事项符合规定,对该事项无异议[39] 其他 - 公司与部分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与预计金额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因服务及采购计划调整[10]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关联方交易遵循商业原则,价格公允,未签署相关协议[32] - 保荐代表人为赵鑫、陈圳寅,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具核查意见,日期为2024年4月25日[40]
国缆检测: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4-04-25 23:52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7] - 股东大会依法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符合法规时可召开临时股东大会[7] 战略定位与目标 - 战略定位为行业第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型科技服务企业[11] - 总体目标是立足线缆产业,加速拓展新领域,建设以检验检测为主的综合型科技服务机构[12] 发展规划 - 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和拓宽科技服务业务[12] - 发展重点是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壮大团队,加速科技成果应用,拓展业务领域[13] - 发展方式是依托综合优势和技术基础,通过创新和开拓打造第三方服务机构[13] - 业务发展规划为“两个战略布局、两个能力建设、一个创新提升”[14] - 两个战略布局是拟设立广东全资子公司和在北方地区设立子公司[14] - 两个能力建设是升级上海总部超高压大容量和高端装备用线缆检测能力[14] 运营情况 - 制定40余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1] - 自1984年起,持续39年顺利通过CNAS检测/校准实验室等复评审和CMA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复评审[23] - 每年通过超过十次的客户审计[23] 人才团队 - 将组建约50人的核心人才团队[25] 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总额的92.03%,占比较高,风险较小[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值2367.25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10%[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净值531.79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比例0.70%[29] 风险控制 - 制定《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对多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26][27] - 建立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在内的控制政策和程序[30] 内部控制 - 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对易产生舞弊风险岗位实施分离措施[31] - 建立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层级职责和交易授权审批权限流程[32] - 建立会计系统控制,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完善财务报告相关制度[33] - 建立财产保护控制,制定资产具体管理办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34] - 建立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明确信息收集、处理与传递程序[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50]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2023年12月31日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1] - 保荐机构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62] 管理举措 - 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精细化管理机制实现业务过程管理优质高效[54] - 围绕“十四五”总体规划目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执行跟踪和控制[55] - 按新会计准则规范进行财务核算,配合完成申能集团共享中心建设[55] - 通过增加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等控制经营和财务风险[56] - 加强应收款项和合同管理,降低坏账和法律风险[56] - 适当增加内部审计人员,扩大审计范围和力度[57] - 由预算委员统筹业务部门预算管理,强化差异分析[58] - 按既定计划完成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59] 其他 - 致力于节能减排,采取一系列节水、节电等节能举措[20]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错报本年税前利润影响数(5%,∞),重要缺陷(2%,5%),一般缺陷(0%,2%)[45]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性标准:重大缺陷包括公司层面控制环境无效等5种情况,重要缺陷包括当期财务报告存在一般错报等3种情况,一般缺陷为不构成重大、重要缺陷的其他情况[45]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性标准:重大缺陷包括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处罚等5种情况,重要缺陷包括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等3种情况,一般缺陷为不构成重大、重要缺陷的其他情况[48]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4-04-25 23:52
国缆检测(广东)有限公司资金情况 - 2023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1000万元[3] - 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1400万元[3] - 2023年报告期末往来资金余额2400万元[3] 芜湖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及其他关联资金情况 - 2023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913.79万元[4] - 2023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1400万元[4] - 2023年报告期末往来资金余额3313.79万元[4]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4-04-25 23:52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变更会计政策[2] -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相关规定[2] -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相关规定[3] 财务数据调整 - 202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减少1,750,468.34元[6] - 2022年度与资产相关摊销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2,059,374.52元[6] 影响说明 - 执行两解释规定对报告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5][7] - 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财务等无重大影响[7]
国缆检测(30128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5 23: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显示,2021年9月26日,注册地址由上海市宝山区山连路558号101室变更为上海市宝山区真陈路888号[6] - 公司联系人王晨生是董事会秘书,联系方式为电话021-65493333-2201,电子信箱为guolandb@ticw.com.cn[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61,088,936.31元,较2022年增长25.11%[7]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74,574,339.91元,较2022年增长1.31%[7]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191,356.75元,较2022年增长35.14%[7]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223,804,424.22元,较2022年末增长4.71%[7] - 公司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42,046,003.19元,较2022年末增长5.04%[7] 行业发展趋势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2769家,同比增长1.58%[14] - 2022年全年检验检测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275.84亿元,同比增长4.54%[14] - 2022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5亿份,同比下降5.02%[14] - 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修订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聚焦关键控制点和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14] 公司业务及服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检测、检验服务[21] - 公司提供能力验证服务,获得CNAS认可并符合ISO/IEC17043要求[23] - 公司提供专业培训、检查监造、标准制定、工厂审查、应用评估等专业技术服务[2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在2024年继续提升在中高压线缆检测等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检测业务,同时拓展线缆以外产品检测能力,力争成为国际化综合型科技服务机构[65] - 公司将拓展业务地域布局,包括面向特高压、陆上及海上风电、新型电网建设等领域配套电缆进行技术创新[66] - 公司计划拓展业务范围,包括除认证以外的检测、检验、计量校准和能力验证的业务能力[66]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79][80] - 公司具备独立的资产和业务体系,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具备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81][8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电线、电缆经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机械设备研发等[195]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4-04-25 23:52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容诚事务所合伙人179人,注册会计师1395人[1] - 项目合伙人潘胜国1998年成注会,2008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7] - 项目签字会计师刘丽娟2015年成注会,2018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7] - 项目签字会计师晏琳2023年成注会,2021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8] 业绩数据 - 容诚事务所2022年度收入总额266,287.74万元,审计业务收入254,019.07万元[2] - 容诚事务所2022年证券期货业务收入135,168.13万元[2] - 容诚事务所承担366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审计业务,收费42,888.06万元[2] 合规情况 - 容诚事务所近三年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0次、监督管理措施12次等[3] - 43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0次、监督管理措施16次等[3] 其他情况 - 2023年年度审计,容诚事务所就重大会计审计事项咨询无意见分歧[3] - 容诚事务所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不低于2亿元[10]
国缆检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车海辚
2024-04-25 23:52
会议与决策 - 2023年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4次,独立董事均全部出席[3] - 2023年独立董事参加审计委员会会议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3] 薪酬与津贴 - 公司给予独立董事每年8万元人民币的津贴(含税)[5] - 2023年审议通过2023年度董事薪酬方案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8] 交易与收购 - 2023年4月21日确认2022年度关联交易及预计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6] - 2023年10月26日收购上海创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暨关联交易[7] 资金与报告 - 2023年无对外担保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形[7] - 2023年审议通过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相关专项报告[7] 人事变动 - 2023年6月12日提名谢志国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聘任于晶为副总经理[8] 审计与披露 - 2023年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9] - 公司按时编制并披露多份报告,准确披露财务数据和重要事项[9] 未来展望 - 2024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专业意见,督促控制风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