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高科技(301510)
icon
搜索文档
固高科技:目前公司运控、伺服、驱控一体类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一定营收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6:40
公司产品营收 - 运控 伺服 驱控一体类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一定营收 约一两千万元[1] - 营收主要来自工业类机器人和物流类机器人[1]
固高科技:公司的技术与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高速高精领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5 16:37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数控机床业务规模大但毛利不高 [1] - 中国为全球高端机床和高端数控系统的最大市场 [1] - 微纳精度和中高端数控机床领域技术门槛高且控制系统要求高 [1] - 中高端领域控制系统目前主要供给来自国际同行 [1] - 公司产品在大陆市场竞争格局良好且能带来较好商业回报 [1] 技术优势与应用领域 - 公司技术与产品核心竞争优势在高速高精领域 [1] - 控制、伺服部件与控制系统适配高端机床加工和激光微纳加工应用 [1] - 数控机床与工业激光设备领域营收占比约30%以上 [1] - 近两年在微米级精度和五轴联动加工领域均有突破 [1] - 运动控制系统已在高端机床主机领域与国际同行高端系统直接竞争 [1]
调研速递|固高科技接受前海铂悦等16家机构调研 聚焦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发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5 04:39
机器人业务 - 公司长期专注运动控制核心技术 机器人是典型应用领域 将跟进客户需求发掘高价值场景实现商业闭环 [1] - 运控 伺服 驱控一体类产品在机器人领域营收约1000-2000万元 主要来自工业与物流类机器人 [1] 半导体设备业务 - 半导体泛半导体设备技术门槛高 公司十余年前已布局 从功率半导体后封装加工设备切入 积累了应用案例与信任度 [1] - 该领域营收占比约14% 后道设备推进较快 前道设备因客户认证周期长与生态门槛高而落地迟缓 [1] 数控机床业务 - 中高端数控机床对控制系统要求高 目前主要供给来自国际同行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高速高精领域 [1] - 该领域营收占比超30% 近两年在微米级精度与五轴联动加工领域有突破 运动控制系统已与国际高端系统直接竞争 [1] 战略规划 - 未来三五年重点跟进半导体设备与中高端数控领域 因市场需求大竞争格局好商业闭环通畅 [1] - 机器人领域先关注行业动态与技术前沿 再为潜在商业场景做能力建设 [1] 研发投入 - 公司常年保持约营收20%的研发投入 重点在运动控制与伺服核心技术迭代及应用拓展 [1] - 未来三五年维持较高研发强度 以把握半导体装备与高端机床等领域机遇实现长期成长 [1]
固高科技(301510) - 301510固高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04:24
机器人领域业务 - 机器人领域当前营收约1000-2000万元人民币 主要来自工业和物流机器人 [3] - 公司运控 伺服 驱控一体类产品已应用于工业 协作 服务 六关节 并联 人形 轮足等多类型机器人 [3] - 将重点关注机器人高价值商业场景挖掘 并保持技术前沿跟踪与能力建设 [4] 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 - 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营收占比约14% [3] - 已布局超10年 从功率半导体后道设备切入(金线键合机 固晶机 划片机 贴装设备) [3] - 后道设备实现批量落地 前道设备因认证周期长和生态门槛高推进较缓 [3] 数控业务战略定位 - 数控机床与工业激光设备领域营收占比超30% [4] - 聚焦微米级精度和五轴联动高端机床市场 与国际同行直接竞争 [4] - 中高端数控系统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具备较高技术门槛和商业回报 [4] 研发投入与战略重点 - 研发投入持续保持约营收20%比例 [4] - 重点投入运动控制 伺服 通信与感知技术迭代及高端装备应用拓展 [4] - 未来3-5年将维持高研发强度 重点跟进半导体设备与高端机床领域机遇 [5] 整体战略方向 - 半导体设备与中高端数控领域为未来3-5年重点发展方向 [4] - 机器人领域将保持技术跟踪与场景探索 [4] - 核心竞争优势集中于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 [4]
深交所走进创业板综指成份股 关注高端装备产业链的国产化前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3 13:04
行业趋势与机遇 - 高端装备运动控制领域正迎来国产替代与新兴应用拓展的双重机遇 [1] - 高档数控系统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仍较低 替代空间明确 [1] - 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AI技术赋能为运动控制技术开辟更广阔应用场景 [1] 创业板综指投资价值 - 创业板综指深度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指数成份企业普遍具备高研发投入强度与高营收利润增长潜力 [2] - 2025年7月创业板综指新增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并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 进一步优化指数结构 [2]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政策支持与设备更新需求正加速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 [1] - 创业板明确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支持"三创"企业与"四新"融合企业 [2] - 制度创新提升指数稳定性和投资价值 有望吸引更多长期配置资金流入 [2]
固高科技(301510)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跟踪报告
2025-09-12 19:22
监管工作 - 每月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1次[2] - 现场检查次数为1次[2] - 发表独立意见次数为3次[2] - 向本所报告次数为0次[2] 未来计划 - 拟下半年开展培训工作[3] 人员变更 - 2025年1月20日保荐代表人变更为朱李岑[6] 合规情况 - 公司及时审阅信息披露文件,未及时审阅次数为无[2] - 公司有效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督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 公司募集资金项目进展与信息披露文件一致[2] - 公司及股东首发时各项承诺均已履行[5]
固高科技:公司会寻求适配自身的技术、产品特点的商业对象,并展开更为深入的工程、商业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6:46
公司技术定位 - GMC运控系统技术大致与机器人小脑范畴相通 能涵盖机器人小脑领域 [1] - 公司控制 驱动 电机 通信 编码器及其他部件与系统产品契合各种构型机器人需求 [1] 行业经验与合作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拥有十多年技术及产品经验 [1] - 公司将寻求适配自身技术特点的商业对象并展开深入工程及商业合作 [1]
固高科技(301510) - 301510固高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09:30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固高科技归类为工控系统与核心部件公司,直接客户包括数控机床、半导体/泛半导体设备、机器人及3C自动化设备制造商 [3] - 公司战略机遇在于中国大陆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制造业整体规模超过40万亿元 [3] - 重点布局半导体/泛半导体设备、中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及3C自动化精密加工设备领域 [3] 营收结构分布 - 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营收占比约14% [3] - 数控及工业激光设备领域营收占比超30% [4] - 3C自动化设备领域营收占比超24% [4] - 通用自动化领域营收占比不足10% [4] - 机器人领域营收规模仅1000-2000万元,主要来自工业及物流机器人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高端装备领域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西门子、Fanuc、海德汉、三菱、Aerotech等国际企业 [4] - 最大挑战是突破由国际同行构建的生态准入壁垒,需长期多维度努力 [4] - 中国大陆高端微纳加工设备部件与系统市场规模约300-500亿元,目前由国际厂商主导 [5] 技术路线与优势 - 运控系统(GMC)与机器人小脑技术范畴高度契合 [5]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拥有十余年技术积累,产品覆盖控制、驱动、电机、通信等核心部件 [5] - GMC技术专注于高速、高精度及微纳加工场景的复杂控制需求,与PLC存在功能融合趋势 [4][5] 发展机遇 - 依托中国大陆制造业高端化转型需求及庞大工程师资源生态 [4] - 在半导体后封装和数控机床领域已形成技术应用积累 [4] - 通过贴近市场与工程资源结合,有望突破高端装备生态圈 [4]
A股异动丨固高科技跌逾5% 光远自动化和固丰拟减持合计不超1.51%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9 14:13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公司股价下跌5.16%至32.88元 成交额2.96亿元 最新市值131亿元 [2]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光远自动化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44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10% [2] - 股东固丰(香港)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165.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41% [2] - 减持收益分配:120万股归董事周玲 45.5万股归财务总监林振荣 [2] 减持实施安排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 [2]
固高科技(301510.SZ)两股东拟减持合计不超1.51%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22:42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光远自动化计划减持不超过44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10%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实施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 股东固丰计划减持不超过165.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