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德诺半导体(ADI)
搜索文档
中美,大消息!财政部,释放重要信号!美联储,重磅来袭!事关芯片,商务部出手!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14 17:16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双方将于9月14日至17日在西班牙举行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 [2] - 中方明确表示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将依法依规审批TikTok问题 [2] - 中方敦促美方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2] 中国财政政策 - 财政部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为68.7% [3]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 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和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3] - 财政部门将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涉及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4]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称美国产品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4][5] - 2022年至2024年美国相关芯片对华出口数量持续上升 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5] - 涉及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和安森美四家企业 [5] 金融监管动态 - 证监会对*ST东通财务造假作出行政处罚 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 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6] - *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6] -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证监会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6] 数字人民币推进 - 国家网信办就《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使用数字人民币开展跨境支付 [7] - 新规旨在提高货物贸易和运输数字化水平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7] 汽车产业政策 - 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 [9] -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应用 鼓励前装V2X、5G通信模块和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9] - 推进L3级车型生产准入试点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和保险法律法规 [9]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续创历史新高 9月12日收盘上涨0.44% 道指下跌0.59% 标普500下跌0.05% [10] - 特斯拉大涨超7% 微软和苹果涨超1% 英伟达上涨0.37% [10] -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 哔哩哔哩涨超4% 蔚来涨超2% 京东跌超2% [10] 重要经济数据预告 -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8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零等经济数据 [11]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2% 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 [11] - 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预计维持利率不变 加拿大央行预计降息25个基点 [11] IPO及新股发行 - 证监会同意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注册 [12] - 本周5只新股发行:联合动力、建发致新(9月15日)、锦华新材、云汉芯城(9月16日)、瑞立科密(9月19日) [12][13] - 锦华新材发行价为18.15元 顶格申购需市值1551.60万元 [13] 限售股解禁 - 本周5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62.75亿股 总市值1950.34亿元 [14] - 解禁市值前三:中国船舶1160.82亿元、稳健医疗159.43亿元、康冠科技105.90亿元 [14][15] - 解禁占比前三:浙江正特69.93%、稳健医疗69.83%、中国船舶68.27% [14][15]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是说芯语· 2025-09-14 15:25
商务部对美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 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调查涉及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调查基于国内产业申请 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2] 倾销行为的具体表现 - 美国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倾销幅度超高 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达458.51% 远超正常贸易范畴 构成典型恶意倾销行为[3][4] - 2022-2024年期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华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 2023年较2022年增长12.07% 2024年较2023年增长22.36%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幅达37.13%[4] - 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2022年占比47.81% 2023年升至53.06% 2024年进一步增至62.14% 三年年均占比达54.34%[2][5] 价格变化及市场影响 - 美国相关芯片价格大幅下降 通用接口芯片从2022年3.00元/颗降至2024年1.55元/颗 累计降幅48.33% 栅极驱动芯片从2022年3.99元/颗降至2024年1.76元/颗 累计降幅55.85%[7] - 以德州仪器为例 其通用接口芯片TCAN1043DRQ1型号从2022年1季度2.1元/颗降至2024年4季度1.13元/颗 累计降幅超46% 隔离型和非隔离型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幅分别达50%和53%[9] - 国内企业陷入被动跟跌困境 通用接口芯片国内价格2024年较2022年累计降33.59%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22.13% 国内价格降幅始终低于进口产品[11] 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 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2024年相比2023年下降33.41%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8.76% 栅极驱动芯片下降22.68% 获利能力大幅下降[11] - 国内企业从2023年起由盈转亏 2024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7.05% 开工率较202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能力被严重削弱[11] - 美国企业凭借产能优势与低价倾销策略挤压国产产品市场空间 尽管国内同类产品在物化特性、技术指标等方面与美国进口产品高度相似且具备替代能力[11] 市场份额变化 - 美国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35.40%升至2024年的44.98%[6] - 通用接口芯片2022-2024年进口量分别为8.87亿颗、9.75亿颗、12.06亿颗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长36.04% 市场份额从2022年36.94%升至2024年48.63%[6] - 栅极驱动芯片同期进口量分别为2.73亿颗、3.24亿颗、3.84亿颗 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长40.67% 市场份额2023年达到40.54% 2024年回落至36.39%[6] 行业组织立场 - 中国机电商会明确支持反倾销调查 认为美国政府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 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扰乱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12]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商务部调查表示支持 认为半导体产业发展需要公平环境 赞成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开展良性竞争[13] - 两个协会均表示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工作 坚定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与产业合法权益[12][13] 调查程序安排 - 利害关系方应于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13] - 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 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13] - 调查机关将依照法定程序开展调查 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 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13]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14 15:18
反倾销调查背景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调查基于国内产业申请并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世贸规则 [3] - 调查涉及美国四大生产商: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 初步证据显示其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3] 倾销行为数据 - 2024年调查期内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 加权平均倾销幅度为340.10% [6][7] - 2022-20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华进口量累计增长37.13% 其中2023年较2022年增12.07% 2024年较2023年增22.36% [7] -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2024年单价较2022年降48.33% 栅极驱动芯片降55.85% [11] 市场份额变化 - 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2022-2024年进口量占比从47.81%升至62.14% [3][8] - 国内市场份额从2022年35.40%升至2024年44.98% 通用接口芯片份额从36.94%升至48.63% 栅极驱动芯片份额2024年回落至36.39% [10] 国内产业影响 - 国内企业2023年起由盈转亏 2024年亏损额扩大7.05% 开工率较202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15] - 国内产品价格被动跟跌 2024年通用接口芯片国内价格累计降33.59% 栅极驱动芯片降22.13% 均低于进口跌幅 [15] - 2024年国内产业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3.41%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降38.76% 栅极驱动芯片降22.68% [15] 行业机构立场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支持反倾销调查 指责美国滥用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扰乱全球产业链 [16]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强调产业需公平竞争环境并通过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推动发展 [17][18]
美国芯片巨头三年降价一半,中国企业陷入“被动跟跌” 困境
第一财经· 2025-09-14 13:38
反倾销调查背景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源于国内产业申请 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 [1] - 调查基于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1] - 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 涉及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四家美国生产商 [1] 倾销行为特征 - 2024年调查期内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达458.51% 构成恶意倾销 [2] - 具体数据表明调整后出口价格分别为0.218美元和0.248美元 正常价值达0.876美元和1.383美元 倾销绝对额为0.658美元和1.135美元 [3] - 美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达41% 2024年进一步增至62.14% 成为进口主力军 [1][4] 进口量与市场份额变化 - 美模拟芯片进口量从2022年11.59亿颗增至2024年15.90亿颗 累计增长37.13% 2024年较2023年增长22.36% [3] - 市场份额从2022年35.40%升至2024年44.98% 其中通用接口芯片从36.94%升至48.63% 栅极驱动芯片从31.19%升至36.39% [6] - 通用接口芯片进口量三年累计增长36.04%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增长40.67% [6] 价格压制与产业影响 - 美通用接口芯片单价从2022年3.00元/颗降至2024年1.55元/颗 累计降幅48.33% 栅极驱动芯片从3.99元/颗降至1.76元/颗 累计降幅55.85% [7] - 德州仪器具体型号产品价格累计降幅超46%至53% [9] - 国内产品价格降幅低于进口 通用接口芯片累计降33.59% 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22.13% 导致企业被动跟跌 [11] - 2024年国内产业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33.41% 通用接口芯片下降38.76% 栅极驱动芯片下降22.68% [11] - 国内企业从2023年起由盈转亏 2024年亏损扩大7.05% 开工率较2022年下降17个百分点 [11] 行业支持与调查程序 - 中国机电商会支持调查 指出美方滥用管制措施扰乱全球供应链 强调依法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13]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呼吁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推动公平竞争 [14] - 调查于2025年9月13日启动 预计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特殊情况可延长6个月 [15] - 利害关系方需在20天内登记参与调查或提交书面意见 [14]
商务部调查美国模拟芯片倾销,对华倾销幅度达300%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50
反倾销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申请文件 指控美国生产商存在倾销行为 [1] - 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 涉案企业 - 涉及四家美国模拟芯片生产商 包括德州仪器 ADI 博通和安森美 [1] 市场份额与进口数据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1] - 2022年合计进口数量11.59亿颗 2023年12.99亿颗 2024年15.90亿颗 [1] - 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 三年间增长37.2% [1]
China starts probes targeting US Semiconductor sector
BusinessLine· 2025-09-14 12:00
中美贸易谈判背景 - 美国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即将在马德里举行多日会谈,讨论贸易、经济及国家安全问题[3] - 会谈背景是双方数月来的贸易谈判拉锯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加征的对华高额关税处于暂停状态[4] - 谈判的不稳定状态近期已有所体现,中国首次动用反规避调查工具导致对美国光纤进口产品加征了反倾销税,预计该工具未来将发挥更大作用[6] 中国对美半导体行业调查 - 中国商务部宣布启动针对美国制造的部分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的反倾销调查,此类产品由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等公司销售[2] - 同时中国商务部另发声明,启动针对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所采取行动的歧视性调查[2] - 反倾销调查将持续约一年,必要时可再延长六个月,而反偏见调查通常耗时约三个月[10] - 中国在今年1月已表示将调查美国倾销低端芯片及不公平补贴本国芯片制造商的指控,这是针对美国技术制裁最强烈的反制措施之一[10] 半导体领域的竞争态势 - 半导体已成为关键竞争领域,美国已切断中国获取最先进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渠道,并将授权英伟达部分性能较低的硬件作为谈判筹码[5] - 中国官员对美国的安全风险表示担忧并进行了抵制[5] - 模拟芯片帮助数字系统与现实世界连接,处理无线信号放大、电源和电压调节等任务,虽不要求尖端制造技术,但对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医疗成像等产品至关重要[7] 谈判涉及的其他关键议题 - 会谈议题将包括字节跳动旗下TikTok的状况,该服务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估计对美国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9] - TikTok需在下周前达成协议以确保其在美国继续运营,但今年此类截止日期已被多次延长[9] - 根据美国财政部信息,打击洗钱的努力也将列入议程[9] 双方立场与指控 -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控美国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了一系列禁令和限制,包括301调查和出口管制措施[8] - 中方认为美国的保护主义做法涉嫌歧视中国,是对中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遏制和打压[8] - 此次调查行动是在美国将23家中国公司加入实体清单后不久采取的,该清单对被认为“有悖于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企业施加限制[3]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第一财经· 2025-09-14 10:26
9月13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 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江苏省半 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 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从绝对进 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 合计进口数量 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第一财经· 2025-09-14 08:36
反倾销立案调查 - 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调查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 [1] - 申请调查期内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 涉及美国生产商 - 调查涉及四家美国生产商 分别为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 [1] 市场份额与进口数据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1] - 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持续大幅上升 分别为11.59亿颗 12.99亿颗和15.90亿颗 [1] - 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 [1]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第一财经· 2025-09-14 08:35
反倾销立案调查 - 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 -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申请文件 指控美国生产商存在倾销行为[1] -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1] 涉及美国生产商 - 被调查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公司:德州仪器 ADI 博通 安森美[1] 倾销证据 - 申请调查期内美国进口模拟芯片价格持续大幅下降[1] - 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1] - 进口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22年11.59亿颗 2023年12.99亿颗 2024年15.90亿颗[1] 数据来源 - 新闻信息来源为第一财经[3]
China Probes U.S. Chip Sector On Eve Of Trade Talks
Investors· 2025-09-13 23:57
中美贸易谈判与芯片行业动态 - 中国在9月14日至17日中美贸易谈判前启动两项针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调查 包括反倾销调查和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禁令及限制措施[1][2][4] - 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公司列入贸易限制清单 包括两家中国芯片公司限制进口美国芯片制造设备[3] - 谈判议题涵盖关税、出口管制、TikTok和洗钱问题 由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主导[4] 美国芯片企业具体影响 - 德州仪器股价下跌2.8%至182.60美元 跌破所有移动平均线[5] - 模拟器件公司股价下跌0.75%至245.21美元 跌破杯状基底买入点247.72美元[5] - 英伟达获准向中国销售H20 AI芯片 但中国政府劝阻国内企业采购 该芯片为符合出口限制而设计的低性能GPU[4] 芯片股近期表现与交易机会 - 英伟达股价上周上涨6.5%至177.80美元 重新站上50日移动平均线 形成平坦基底且买入点为184.48美元[5] - 超微公司股价上周上涨4.9%至158.57美元 但未能突破50日线 突破该阻力位将提供早期买入机会[6] - 英伟达周四高点180.28美元可被视为早期入场机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