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体育(ANPDY)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2025 年第一季度更新:斐乐及小品牌带来积极惊喜,宣布收购杰克狼爪;买入
2025-04-15 15: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运动服饰行业 - **公司**:安踏体育(Anta Sports Products)、斐乐(Fila)、迪桑特(Descente)、可隆(Kolon)、MAIA、杰克狼爪(Jack Wolfskin)、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彪马(Puma)、安德玛(Under Armour)、优衣库(Uniqlo)、亚瑟士(Asics)、斯凯奇(Skechers)、露露乐蒙(Lululemon)、加拿大鹅(Canada Goose)、盟可睐(Moncler)、北面(The North Face)、哥伦比亚(Columbia)、滔博运动(Topsports)、宝胜国际(Pou Sheng)、李宁(Li Ning)、特步(Xtep)、索康尼(Saucony)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安踏体育整体情况 - **核心观点**:维持对安踏体育的积极看法,给予买入评级,认为其交易表现稳健且品牌组合不断增强,估值具有吸引力 [1][2] - **论据**: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更新显示,安踏核心品牌、斐乐和其他品牌(迪桑特、可隆、MAIA)同比实现高个位数、高个位数和接近70%的增长,高于投资者预期;交易市盈率为2025年16倍、2026年14倍,预计经常性收益同比增长13%/16% [1][2] 各品牌表现 - **安踏核心品牌** - **核心观点**:第一季度零售销售表现令人满意,库存水平降低,折扣相对稳定 [18] - **论据**:第一季度零售销售同比实现高个位数增长,电商渠道增长低双位数,表现优于线下;海外增长贡献较2024年第一季度有所增加;库存水平降至不到5倍;线下零售折扣为28%,基本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持平,线上折扣略有加深 [18][19] - **斐乐品牌** - **核心观点**:第一季度零售销售同比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库存水平健康但折扣有所加深 [24] - **论据**:斐乐零售销售同比增长高个位数,斐乐潮流和童装增长较快;线下斐乐核心增长低个位数,线上整体增长中两位数;库存水平略高于5倍,仍属健康;线下和线上折扣分别加深约1 - 2个百分点至26%和41% - 42% [24] - **其他品牌(迪桑特、可隆、MAIA)** - **核心观点**:第一季度实现强劲增长,库存周转健康 [21] - **论据**:迪桑特、可隆、MAIA在第一季度分别实现55 - 60%、90 - 95%、超过30%的同比增长;迪桑特库存周转为5 - 6倍,可隆低于4倍,甚至出现缺货情况 [21] 收购杰克狼爪 - **核心观点**:收购杰克狼爪战略上具有积极意义,短期内财务影响有限,中长期有助于丰富户外产品线 [1][14] - **论据**:杰克狼爪是德国户外品牌,在欧洲市场有较强影响力,在中国也有一定的门店网络;收购价格为2.9亿美元现金,预计2025年产生3.25亿欧元收入和1200万欧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短期内对安踏的损益表影响有限;收购符合安踏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其户外业务,且安踏在供应链、产品开发和运营方面的优势可赋能该品牌并产生协同效应 [1][8][14] 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关税影响可控,公司能够在市场不确定性中实现韧性增长 [3] - **论据**:美国零售销售贡献不足0.1%;安踏强大的执行力和全球高效的供应链使其能够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公司可以选择与低关税国家的供应商合作,并优先拓展增长可见性较高的市场 [3][24] 股东回报 - **核心观点**:公司承诺在需要时恢复回购,股息支付率将在正常运营条件下维持在50%以上 [25] - **论据**:尽管公司资金部分用于并购,但仍重视股东回报,将根据情况进行回购和维持稳定的股息支付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品牌定位差异**:杰克狼爪与安踏旗下其他户外品牌在定价和设计上存在差异,定价为中端,设计目前较为传统,未来可能会在中国市场调整设计 [10] - **未来计划**:收购杰克狼爪后,近期优先确保平稳过渡,保留员工和核心资产;下一步将专注于提高运营效率和业务拓展,包括重组欧洲业务和在中国市场利用直营模式实现高质量增长;长期计划进行品牌升级和年轻化 [15][16] - **风险提示**:斐乐增长乏力、安踏核心品牌零售销售增长放缓以及运营成本控制等可能对公司产生风险 [27] - **估值方法**:基于2027年21倍市盈率折现至2025年,给予安踏12个月目标价117港元 [27]
安踏体育20250324
2025-03-25 11:0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踏体育及其旗下安踏、碧迪、斐乐、迪桑特等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与展望** - 2024 年安踏体育销售收入 708 亿人民币,安踏主品牌贡献 335 亿,占比 47.3%,同比增长 10.6%;碧迪品牌贡献 266 亿,占比 37.6%,同比增长 6.1%;其他品牌贡献 107 亿,第三大品牌增长超 40%,潜在品牌增长超 60%,整体毛利率 62.2%,净利率 23.4% [3] - 预计 2025 年安踏主品牌流水高单位数增长,碧迪品牌中单位数增长,其他品牌增速超 30%,集团整体流水双位数增长;安踏主品牌经营利润率维持 20%-25%,碧迪品牌净利率目标 25%左右,提升安踏体育和迪桑特品牌经营利润率 [3] 2. **ESG 作用** - ESG 应融入企业战略核心,供应链端能源转型、节能减排投入可提高人效能效和运营有效性,增强企业韧性,构建更有韧性的工业体系 [4] - 多品牌战略可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需求,以价值主张打动消费者,如安踏零碳门店和 Design V3 产品序列,提升企业竞争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4] 3. **安踏品牌策略** - 采取品牌向上、价格向下策略,如 PG7 通过技术创新打造高性价比商品,提升用户认知和忠诚度 [5] - 推出安踏冠军店、超级安踏店等新业态,冠军模式成功,有助于在高价格区间竞争;超级安踏店针对下沉市场,已开约 50 家,处于调试阶段,今年计划开更多店确定最优模式 [5] 4. **电商增长规划** - 整体电商渗透率接近 40%,安踏电商渗透率约 35%,策略是线上线下平衡,新品和爆品放线下,线上销售常规商品 [8] - 斐乐品牌电商占比约 40%,流水占比约 30%,过去两年线上增长显著,今年希望线下贡献更多增长 [8] 5. **开店计划与同店增长** - 安踏和迪桑特不通过开店驱动增长,而是提高现有店铺电商表现;安踏旗舰店目标 190 - 200 家,开店速度慢 [9] - 斐乐迎来新 CEO 江燕,将重新审视品牌定位等,今年预计宣布更新战略,重点调整网球、高尔夫等传统垂类产品 [10] 6. **供应链协同** - 安踏集团对各品牌高度授权,供应链通过鞋采购和服配采购体系提供共享服务,在有限场景内协同,保持各品牌高度自主性 [13] 7. **税率情况** - 公司有效税率高于 25%,因一次性非现金项目、Amal 项目税率及部分主体亏损等因素,预计未来税率保持在 26%-27% [14] 8. **零售网络优化** - 安踏取缔低效店铺,开设高效店铺、提升优质门店销售及发展线上渠道支持流水增长;斐乐选择性开店、推第六代垂直体验中心及大型旗舰店实现流水目标 [15] 9. **海外市场扩展** - 东南亚、中东和北非市场扩大业务规模,推出适合当地气候产品,未来五年安踏品牌流水占比目标从低单位数提升到 15% [18] - 北美市场与 Dick's Sporting Goods 合作,2025 年下半年在洛杉矶开首家实体店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新业态利润率**:新业态门店数量占比不到集团总门店数的 2%,综合利润率难以单独计算,因各项指标未稳定;希望通过稳定采购、优化租售比及员工费用占比实现利润目标,超级安踏系列利润率有望不低于安踏平均水平 [6][7] 2. **品牌焕新**:品牌焕新并非初步阶段,部分产品已显调整成果,今年继续调整,预计明年有显著新形象呈现 [12] 3. **国内店铺布局**:安踏国内约 1 万家店铺,关闭四五线城市商场及三四五线城市偏远或街区店铺,集中资源于高端商圈及人流量大区域;2024 年底安踏品牌 2063 家店,2025 年预计增至 2100 - 2200 家,增长率 1% - 6% [16][17] 4. **东南亚市场措施**:截至 2024 年底东南亚 140 家门店,计划提高电效及产品配置,推出专供商品,电商有增长空间,门店从批发模型转向 DTC 模式,2025 年不显著增加门店数量 [19] 5. **海外团队搭建**:收购亚玛顿提升全球知名度和信任度,成立海外事业部,储备和构建多元化、本土化经营团队,最高管理层重视人才储备 [20] 6. **增长空间与价值**:安踏秉持长期主义,采用产地直营模式,实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国际化是重要增长点,未来可期 [22][23] 7. **应对市场天花板**:安踏不为自己设天花板,通过重新定义品牌价值主张、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应对 [24] 8. **保持竞争优势**:在全球环境下,安踏秉持长期主义,通过打造商品、开展市场活动提升品牌矩阵保持竞争优势 [25]
安踏体育20250319
2025-03-19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踏体育及其旗下安踏、Fila、迪桑特、Kolon Sport、安踏冠军、玛雅等品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销售表现** - 2024 年安踏体育销售额 708 亿元,安踏品牌占比 47.3%,增长 10.6%;Fila 品牌流水接近 300 亿,报表口径 260 多亿,占比 37.6%;迪桑特品牌占比接近 10%,增长超 40%;Kolon Sport 占比中单位数,增速超 60% [3] - 安踏大货和儿童系列分别实现低双位数和高单位数增长,潮牌第四季度中单位数增长 [3] - 2024 年安踏大货电商销售额接近 30 万元,非安踏儿童品类电商销售额 16 万多元;安踏大货线下销售额 96 万元,儿童品类 36 万元,潮牌约 40 多万元,迪桑特 200 多万元 [13] 2. **利润表现** - 2024 年净利润 155.91 亿元,不含一次性收益 119 亿元,符合市场预期 [4][6] - 集团整体毛利率 62.2%,与去年基本持平;净利率 23.4%,略有下调 [5] - 迪桑特和 Kolon Sport 毛利率均超 70%,净利率分别超 30%和 25% [4][5] - 安踏主品牌 2024 年经营利润率约 21%,剔除政府补贴后不足 15%,未来提升空间有限 [4][17] 3. **品牌发展** - Fila 2024 年调整策略,增加功能性面料和科技感,扩大儿童产品线,预计 2025 年推更多新品 [4][11] - 超级安踏门店约 50 家,运营表现参差不齐,2025 年计划再开近 100 家并总结经验 [4][10] - 安踏海外业务 2024 年流水基本翻倍,但收入占比仅 1%左右,五年目标占比达 15% [4][20] - 安踏冠军品牌定位高端,今年计划开约 100 家新店 [4][25] - 玛雅品牌处于测试阶段,预计 2026 年提出中长期规划 [18] 4. **渠道影响** - 电商渠道对毛利率有影响,公司优化渠道组合,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4][9] - 2025 年库存正常化后,线上和奥莱渠道收入不必快速增长,避免稀释利润率 [4][15] 5.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2024 年低毛利率产品影响安踏和 Fila 整体毛利率,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成本,提升功能性产品比例 [21] - 2024 年鞋类毛利率提升因迪桑特运动鞋占比提高,服装毛利率下降因品牌结构问题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春节前后折扣率有所改善,正价店一季度 1、2 月超预期,3 月受天气影响有波动,整体一季度符合预期 [12] 2. 截至 2024 年底,安踏大货门店约 5700 家,儿童门店约 2300 家,总计约 8000 家,占总门店数 80%左右,直营与加盟大致各占一半 [19] 3. 2025 年安踏将减少传统单店数量,提升渠道质量,整合儿童与大货业务,推出“安踏校园”渠道 [26] 4. 未来几年安踏预计分红比例维持 50%左右,继续寻求并购机会,利息收入可能下降 [28]
安踏体育20250108
2025-01-09 16:13
行业与公司 - 本次电话会议主要涉及**安踏体育**及其旗下品牌(如安踏、Fila等)的业务发展情况[1][2] - 会议还提到了一些行业动态,如**折扣率**、**零售环境**、**市场竞争**等[6][7][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安踏品牌表现**:安踏品牌在2020年第四季度表现良好,尽管去年Q4基数较高,但今年仍实现了**高单位数增长**,尤其是高端产品线表现突出[2][3] - **Fila品牌表现**:Fila品牌在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了**高双位数增长**,尤其是潮牌和儿童产品线表现强劲[3][4] - **其他品牌表现**:其他品牌(如阿拉伯、儿童品牌)也实现了**40-50%的增长**,超出市场预期[5] - **折扣率**:安踏和Fila的折扣率保持稳定,安踏的折扣率在**5%左右**,Fila的折扣率在**4.75%左右**,整体可控[6][7] - **电商表现**:电商平台表现良好,尤其是安踏和Fila的线上销售实现了**高双位数增长**[31] 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创新**:安踏推出了一款定价为**199元和299元**的鞋款,销量接近**100万双**,表现优异[3] - **新业态**:安踏推出了**超级安踏店**、**安踏冠军店**等新业态,表现良好,尤其是安踏冠军店的销售额连续三个月超过**1亿**[15][16] - **海外市场拓展**:安踏在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计划进一步拓展中东市场,并在美国开设门店[25][26] - **并购策略**:公司将继续关注并购机会,尤其是在体育品牌领域,目标是全球或中国市场[27] - **广告投入**:2025年的广告投入将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体育资源(如NBA、跑步等)的持续投入[23][24] 其他重要信息 - **中国奥委会合作**:安踏积极参与中国奥委会的投标,未来四年将参与五场重要赛事,包括亚洲冬季运动会和冬奥会[19][20][21] - **利润率展望**:2025年利润率将保持稳定,高端品牌利润率较高,安踏品牌略低,但整体可控[24] - **渠道表现**:线下门店表现恢复正常,尤其是Fila潮牌实现了**双位数增长**,线上渠道也表现强劲[31] 总结 - 安踏体育在2020年第四季度表现优异,尤其是安踏和Fila品牌的高端产品线和电商平台表现突出 - 公司在新业态、产品创新、海外市场拓展和并购策略方面都有积极布局 - 折扣率和利润率保持稳定,未来广告投入和体育资源投入将继续保持稳定 - 公司对中国奥委会的合作和未来赛事参与充满信心
安踏体育20241219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4-12-20 13:24
行业或公司 * 安踏体育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第四季度表现优于三季度**:公司管理层表示,第四季度表现优于三季度,尽管三季度是全年最差的季度。第四季度按年同比有所增长,符合预期。[1] 2. **库存和折扣情况**:公司库存保持健康水平,库存与上季度末差距不大。折扣方面,整体提升幅度为中等至较高水平。[4] 3. **品牌调整**:公司对儿童和潮牌进行了调整,包括产品组合和渠道端的改进。C 招牌表现良好,四季度实现增长。[5] 4. **鞋类产品占比**:鞋类产品占比约为40%-45%,增长速度优于服装。[10] 5. **迪桑特和可隆品牌**:迪桑特和可隆品牌四季度表现优于三季度,但十二月表现一般。[9] 6. **FILA品牌**:FILA品牌在专业运动领域发力,特别是网球和高尔夫市场。FILA品牌在服装改革方面将更加注重。[23] 7. **品牌出海**:公司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和美国,目前以批发为主,直营门店利润率较低。[28] 其他重要内容 1. **费用管控**:公司对费用进行了管控,并在成本和费用上尽力压缩,以推动利润达成。[2] 2. **TikTok表现**:TikTok表现一般,公司还在调整中。[1] 3. **超级安踏店**:超级安踏店推进情况良好,明年门店数量将增加。[16] 4. **回购计划**:公司计划进行股票回购,总额度为100亿港元。[21] 5. **2025年展望**:公司对2025年的市场环境持保守态度,预计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较大。[20]
摩根士丹利:安踏体育_3Q24 安踏表现强劲,FILA 表现欠佳;黄金周表现强劲
摩根大通· 2024-10-14 22: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ANTA品牌 - ANTA品牌3季度实现中单位数的零售销售增长 [4] - ANTA Core和ANTA Kids品类均实现中单位数增长 [4] - 线下销售下降低单位数,线上销售增长20%以上 [4] - 篮球品类表现最弱,街铺销售较慢,但新开店型和核心商圈门店表现较好 [4] - 整体门店生产率同比下降,线下折扣率持平,线上折扣率同比改善 [4] - 库存水平低于5个月,管理层对ANTA在大众市场份额提升感到满意 [4] FILA品牌 - FILA品牌3季度零售销售下降低单位数,低于管理层目标 [8] - FILA Classic持平,但FILA Kids和Fusion拖累 [8] - 线上销售增长高单位数,线下销售下降中高单位数 [8] - 线下销售在高线城市表现不及预期,折扣率同比基本持平 [8] - 库存水平为5个月,管理层认为FILA产品和品牌定位仍有吸引力,但受到贸易下降和宏观环境影响 [8] 其他品牌 - 户外品牌Descente和Kolon增长45-50%,折扣改善 [8] 黄金周表现 - 黄金周ANTA和FILA品牌销售均超出管理层目标,增长均达到两位数 [9] - ANTA品牌表现强劲,客流和客单价均有增长,FILA主要受益于客流 [9] - 折扣水平与节假日期间可比 [9] 全年指引 - 管理层对全年销售目标(ANTA10%增长,FILA高单位数增长)存在不确定性,但仍将关注库存和业务质量 [9]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 [5] 报告核心观点 ANTA品牌 - 3季度实现中单位数零售销售增长 [4] - 线下销售下降,线上销售增长20%以上 [4] - 篮球品类表现最弱,但新店型和核心商圈门店表现较好 [4] - 整体门店生产率下降,折扣率有所改善 [4] - 库存水平低于5个月,管理层对市场份额提升感到满意 [4] FILA品牌 - 3季度零售销售下降低单位数,低于管理层目标 [8] - 线上销售增长,线下销售下降 [8] - 线下销售在高线城市表现不及预期,折扣率同比持平 [8] - 库存水平为5个月,管理层认为品牌定位仍有吸引力 [8] 其他品牌 - 户外品牌Descente和Kolon增长45-50%,折扣改善 [8] 黄金周表现 - ANTA和FILA品牌销售均超出管理层目标,增长均达到两位数 [9] - ANTA品牌表现强劲,FILA主要受益于客流 [9] - 折扣水平与节假日期间可比 [9] 全年指引 - 管理层对全年销售目标存在不确定性,但仍将关注库存和业务质量 [9]
安踏体育2024Q2运营情况(2)
-· 2024-07-09 21:1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体线下有高单增长,尽管月度有差异,4-5月天气影响,安踏和FILA线下有中单-高单表现 [1] - 集团层面接近20%增长,618集团/品牌层面都是双位数增长,安踏第二、FILA第四、可隆和迪桑特有较快提升 [1] - 安踏Q2高单增长,环比Q1的中单提速,23Q2有高基数 [1] - FILA Q2中单增长,23Q2FILA增长20%,基数更高,符合预期 [1] - 其他品牌Q2 40-45%增长 [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安踏大货高单增长,儿童中单增长,电商20-25%增长,和Q1差不多 [1] - FILA大货Q2高单增长,儿童和fusion差一点但可以接受,电商20%+,23Q2电商增长60%+ [1] - 可隆增长60%,迪桑特增长35-40%,线上增长非常厉害,线下增长不错 [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安踏和FILA库销比都是5以下,其他品牌23Q2库销比>5但24Q2库销比是5 [1] - 折扣:安踏线上改善1-2pct,FILA折扣持平,迪桑特、可隆线上折扣改善6pct、7pct [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集团有多品牌的竞争优势,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品牌优势比较突出,每个品牌的竞争格局和阶段性都不一样,多品牌可以应对行业情况 [2] - 安踏欧文篮球鞋热门但控货,NBA季后赛后上新节奏,欧文产品相对比较潮流,渠道方面要选择,鞋子会慢慢爆发,服饰比较潮不能大几千门店直接覆盖,但对篮球品类的影响会很有效 [3] - 安踏线上&核心场&奥莱不错,下沉市场街边店的产出一方面受到线上影响,一方面受到当地零售业态的改变 [3] - 安踏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市场反应很好,未来还有更大空间,爆品策略把单品把量做上去,奥莱、大众消费者的店型在做准备 [3] - FILA的形象、门店升级是重点,在核心顶级厂在持续升级,太古里等门店结构,高尔夫品类突破还可以做的更好,儿童市场开始逐渐饱和 [4] - FILA未来几年ASP不会有很大提升,有也只是结构性的调整,目前的定价水平符合现在品牌定位 [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下半年流水有更大挑战,经营利润的挑战不会太大,压力比流水更小,增长是健康的,费用管控有效,经营利润、净利率、净利润都还是维持指引 [2] - 24H1本身预期不高,有基数影响,预计前低后高,每个品牌的执行率都是接近100%的 [2] - 维持指引:安踏和FILA品牌流水同增10-15%,迪桑特流水同比增速不低于20%,可隆流水同比增速不低于30%,H1的费控做的还是很好的,维持利润的预期 [2] 其他重要信息 - 可转债25年到期,目前股价比较低迷,低于可转债价格,但还有一段时间,董事长还没有讨论,10亿欧元不难处理 [2] - PG7未来是几百万级的爆品,未来防晒服和裤子会减少SKU,集中打爆品,现在是爆品思维,但不同品类的数量级不同 [3] - 安踏超级冠军店表现很好,核心场表现很好,传统低线市场同店和店效不太好,这是大环境影响,新店表现不错,超级安踏试开了3家,效果非常好 [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集团层面** **提问** margin方面,安踏20%+,FILA25%+,营销费用有动态调整,如果销售比想象中有压力,margin会下调吗?[2] **回答** 1) H1上半年做的不错,零售折扣不差,费用管控上继续推进降租金,力度很大,多品牌起来了,租金的议价能力更强 [2] 2) 营销也更聚焦,所以费用率控制得比计划的好 [2] 3) 年初安踏20%-25%经营利润率,FILA25-30%,尽管市场认为流水差一点,但对这两个经营利润率的指引是有信心的 [2] 问题2 **集团层面** **提问** 可转债25年到期,以什么方式还?[2] **回答** 目前股价比较低迷,低于可转债价格,但还有一段时间,董事长还没有讨论,10亿欧元不难处理,还掉可转债会少利息收入,但如果是以现金还债的话,没有转股3%的摊薄 [2] 问题3 **安踏** **提问** 消费降级下,商品战略的变化?价格带拉宽/低价产品推出?[3] **回答** 1) 消费环境下思考商业模式调整和商品策略,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市场反应很好,未来还有更大空间,爆品策略把单品把量做上去 [3] 2) 奥莱、大众消费者的店型在做准备,对比其他国内、国际品牌,直面消费者的模式,从生产到零售全价值链环节打通,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3]
安踏体育2024Q2运营情况
2024-07-09 20: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体线下有高单增长,尽管月度有差异,因为4-5月天气影响,安踏和FILA线下有中单-高单表现[1] - 集团层面接近20%增长,618集团/品牌层面都是双位数增长,安踏第二、FILA第四、可隆和迪桑特有较快提升[1] - 安踏Q2高单增长,环比Q1的中单提速,23Q2有高基数[1] - FILA Q2中单增长,23Q2FILA增长20%,基数更高,符合预期[1] - 其他品牌Q2 40-45%增长[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安踏大货高单增长,儿童中单增长,电商20-25%增长,和Q1差不多[1] - FILA大货Q2高单增长,儿童和fusion差一点但可以接受,电商20%+,23Q2电商增长60%+[1] - 可隆增长60%,迪桑特增长35-40%,线上增长非常厉害,线下增长不错[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安踏和FILA库销比都是5以下[1] - 其他品牌23Q2库销比>5但24Q2库销比是5[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集团有多品牌的竞争优势,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品牌优势比较突出,每个品牌的竞争格局和阶段性都不一样,多品牌可以应对行业情况[2] - 安踏从最早的投资者大会上说根据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店型、不同的货品,让单店的产出能达到最大化,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市场反应很好,未来还有更大空间[3] - 安踏核心场表现很好,但传统低线市场同店和店效不太好,这是大环境影响,新店表现不错,超级安踏试开的3家效果非常好[3][4] - FILA的形象、门店升级是重点,高尔夫品类突破还可以做的更好,儿童市场开始逐渐饱和[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下半年流水有更大挑战,经营利润的挑战不会太大,压力比流水更小,增长是健康的,费用管控有效,经营利润、净利率、净利润都还是维持指引[2] - 电商渠道不能忽视,仍是重点,未来判断是电商还是增速比较好的渠道,未来增速相比传统线下要高,一方面要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不能影响利润,管控好利润率[5] 其他重要信息 - 折扣率改善1-2pct,安踏线上改善1-2pct,FILA折扣持平,迪桑特、可隆线上折扣改善6pct、7pct[1] - 可转债25年到期,公司还没有讨论具体的还款方式,10亿欧元不难处理[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利润率的问题** 提问的内容:margin方面,安踏20%+,FILA 25%+,营销费用有动态调整,如果销售比想象中有压力,margin会下调吗?[2] **回答** 1) H1上半年做的不错,零售折扣不差,费用管控上继续推进降租金,力度很大。安踏全集团多品牌起来了,就很多甲方喜欢和我们合作有的合同是以前签约的,以前品牌效应没那么好,租金条件不是行业内最好的。随着这几年多品牌效应,租金的议价能力更强[2] 2) 营销也更聚焦,所以费用率控制得比计划的好[2] 3) 年初安踏20%-25%经营利润率,FILA 25-30%,尽管市场认为流水差一点,但对这两个经营利润率的指引是有信心的。集团费用是在动态管理,严控费用,奥运费用没有21年多,奥运费用不到北京冬奥的1/3。FILA很难做到H1的29.7%,全年27.6%还是有信心;安踏H1是21%,全年是22%,觉得还行,可以达到[2] 问题2 **关于可转债的问题** 提问的内容:可转债25年到期,以什么方式还?[2] **回答** 目前股价比较低迷,低于可转债价格,但还有一段时间,董事长还没有讨论。10亿欧元不难处理。还掉可转债会少利息收入。但如果是以现金还债的话,没有转股3%的摊薄,如果达到转化价就有3%摊薄。10亿欧元债务大概80亿现金,5%利率是4亿利息收入,扣除税后是2亿,彭博一致预期是120亿+,小于3%的净利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