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搜索文档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4 Q1 - Quarterly Results
2024-04-06 04:51
财务报告发布信息 - 公司于2024年4月3日发布新闻稿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及其他业务亮点[5] - 报告日期为2024年4月3日[1] - 报告签署日期为2024年4月5日[11]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普通股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交易代码为RNAZ,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3] 公司类型信息 - 公司是新兴成长型公司[4]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02 05:10
纳斯达克上市合规情况 - 公司需维持股东权益至少250万美元或满足其他替代上市标准,否则可能失去纳斯达克上市资格[255] - 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已重新符合纳斯达克最低股东权益要求,但需接受至2025年1月26日的强制面板监控[257] - 2023年9月26日至11月6日,公司普通股连续30个工作日未维持每股1美元的最低收盘出价,纳斯达克给予180天(至2024年5月6日)的合规期[258] - 2024年1月16日,公司进行了1比40的反向股票拆分,但此后普通股收盘出价未连续10个工作日高于1美元[258] 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约为280万美元,预计2024年1月的发行所得款项和现有资金能支持运营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262]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1850万美元和1760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约为4640万美元[264] - 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产生重大亏损,且随着业务发展亏损可能大幅增加[264] - 公司尚未从产品销售中获得任何收入,预计在获得治疗候选药物的营销批准后才可能产生收入[265] - 公司需要筹集大量额外资金,否则可能被迫推迟、缩减或停止部分治疗候选药物开发计划或商业化工作[272] - 公司已确定存在对近期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情况和事件,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也对此表示重大怀疑[262] - 公司预计费用将持续增加,包括研发、商业化及上市公司运营成本等[273] - 公司未来资金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可能需继续依赖额外资金实现业务目标[274] - 额外融资可能分散管理层精力,金融市场动荡使融资更困难,且融资条款可能不利[275] 经营业绩波动因素 - 公司季度和年度经营业绩可能大幅波动,受临床试验、研发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277] 公司业务阶段与依赖情况 - 公司于2016年开始运营,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尚未证明有能力完成临床试验等商业活动[278]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TTX - MC138的成功,推进该药物需大量投资[287] 治疗候选药物开发风险 - 公司治疗候选药物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失败风险高,可能无法开发出适销产品或产生治疗收入[283] - 开发TTX - MC138可能面临合成、生产及毒理学等问题[288] - 公司治疗候选药物可能因多种因素遭遇挫折,导致监管批准或商业化延迟或受阻[289] - 治疗候选药物可能产生不良副作用,导致临床试验中断、监管批准被拒及商业化受阻[293] 临床试验相关风险 - 新药FDA获批通常需两项针对相关患者群体的3期临床试验的决定性数据,3期临床试验通常涉及数百名患者,成本高且需数年完成[297] - 公司FIH临床试验采用单微剂量试验设计,计划的1期临床试验采用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298] - 公司部分试验预计为开放标签研究,开放标签试验结果可能无法在后续安慰剂对照试验中重现[300] - 公司计划的TTX - MC138的0期和1期临床试验计划给药的受试者数量相对较少,结果可靠性可能较低[313] - 临床开发过程漫长、复杂且昂贵,结果不确定,多数开始临床试验的治疗候选药物最终无法获批[297] - 临床数据解读和分析易产生差异,公司认为表现良好的治疗候选药物可能无法获批[299] - 公司临床开发可能因患者招募困难而延迟或受不利影响,原因包括合格研究者和试验点有限、竞争等[309] - 公司资源有限,资源分配决策可能失误,导致错过商业机会或浪费资源[314] - 公司临床开发可能因多种不可预见事件而延迟或受阻,如监管不授权、试验设计分歧等[317] - 临床试验或获批延迟会增加产品开发成本,可能导致治疗候选药物获批和商业化延迟或受阻[318] - 公司仅一款治疗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若无法推进候选药物临床开发、获批及商业化,业务将受重大损害[332] 监管批准相关情况 - 获得FDA等监管机构批准通常需在临床试验完成后耗时一年以上,时间不可预测[333] - 公司的TTX - siPDL1和TTX - MC138已获胰腺癌孤儿药认定,未来可能申请其他认定,但可能无法获得或维持相关权益[347] - 公司在美国获得两项孤儿药认定,可能为其他治疗候选药物寻求更多认定[350] - 公司可能为部分或全部产品候选药物寻求突破性疗法认定,但该认定不一定带来更快开发、审查或批准流程,也不保证最终获批[353][354] - 公司可能为部分或全部产品候选药物寻求快速通道认定,但该认定不一定带来更快开发、审查或批准流程,也不保证最终获批,FDA可随时撤销该认定[355] - 公司可能为TTX - MC138及未来治疗候选药物寻求加速批准,但该批准不一定带来更快开发、审查或批准流程,也不保证最终获批,且获批后可能需进行确认性试验[356][361] - 政府资金不足、机构人员问题、政策变化等因素会影响FDA等机构审查和批准新产品的能力,进而对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357] - 美国政府shutdown、疫情等导致FDA等机构活动受限,可能影响公司监管提交的审查和处理,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58][359] - 公司产品获批后将面临持续监管要求和审查,不遵守规定可能受处罚,获批可能附带限制条件和后期测试要求[360][363] - 若产品出现问题、不遵守监管要求等,可能导致标签修订、后期研究、限制措施等后果[364] 体外诊断产品开发风险 - 公司可能开发体外诊断产品,若开发失败或延迟,可能影响治疗候选药物开发和商业潜力[366][368] - 体外诊断产品需单独监管批准,开发失败或延迟可能导致治疗候选药物开发受影响、产品受限、面临处罚等[367] 法规政策影响 - 《平价医疗法案》(ACA)规定制造商在Medicare Part D覆盖缺口期间,需为适用品牌药提供70%的销售点折扣[376] - 《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触发对多个政府项目的自动削减,包括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Medicare付款每年削减2%,该削减将持续到2030年[378] - 《2012年美国纳税人救济法案》进一步削减了对医院、影像中心和癌症治疗中心等医疗服务提供商的Medicare付款,并将政府追回多付款项的诉讼时效从3年延长至5年[378] - 《2018年两党预算法案》(BBA)自2019年1月1日起,提高了参与Medicare Part D的制药商的销售点折扣,并缩小了大多数Medicare药品计划的覆盖缺口[378] - 特朗普政府2021财年预算中包含1350亿美元,用于支持降低药品价格、增加竞争等立法提案[380] - 2022年8月16日通过的《降低通胀法案》允许CMS从2026年开始就某些单一来源药物和生物制品的价格进行谈判,2026年为10种高成本的医保D部分药物,2027年为15种D部分药物,2028年为15种B或D部分药物,2029年及以后为20种B或D部分药物[390] - 《降低通胀法案》规定药品制造商若不遵守规定,需缴纳民事罚款和潜在消费税,还将医保受益人年度自付药品费用上限设定为2000美元[391] - 2020年3月10日,前特朗普政府向国会提交药品定价“原则”,包括限制医保D部分受益人自付药房费用等[382] - 2020年7月24日,前总统特朗普签署四项行政命令以降低药品价格,涉及消除回扣安全港保护、允许药品进口等内容[382] - 2021年7月9日,拜登总统发布行政命令,指示FDA完善仿制药审批框架并解决阻碍竞争的问题[383] - 州一级立法机构正通过立法和实施法规来控制药品和生物制品定价,包括价格或患者报销限制等[384] 产品责任与保险风险 - 若产品责任诉讼败诉,公司可能承担巨额赔偿或限制候选药物商业化,成功辩护也需大量资源[327] - 公司可能无法以可接受成本获得足够产品责任保险,这会阻碍产品商业化[331] 化合物识别风险 - 若无法识别合适化合物用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公司未来无法获得产品收入,财务状况和股价将受影响[325] 制造与质量风险 - 治疗候选药物制造或配方方法变更可能导致额外成本或延误,影响临床试验结果和商业化[319] - 临床或商业规模的工艺开发和大规模制造存在成本超支、工艺放大等风险[320] - 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交付临床试验或市场,未达质量标准将影响技术开发和商业化[321] - 公司需遵守FDA的GCP、cGMP法规以及ICH指南,无法保证开发标准符合监管要求[322][323][324] 商业化相关风险 - 公司目前没有营销和销售组织,商业化产品需投入大量资源,若无法建立相关能力或与第三方合作,可能无法产生产品收入[395] - 公司获批产品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情况存在不确定性,若无法获得足够覆盖和报销,可能难以成功商业化[397] - 《2003年医疗保险处方药、改进和现代化法案》建立了医保D部分计划,政府支付可能增加产品需求,但协商价格可能较低,且私人支付方常参考医保政策[401] - 公司面临来自全球各大生物制药公司、学术机构等多方面的竞争,如Ionis、Moderna等公司有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治疗癌症的候选药物[405][406][408] - 公司目前无销售和营销基础设施,打算与大型商业组织合作推广获批的候选药物,也可能未来自建相关设施[410] - 建立自身销售和营销能力或与第三方合作都存在风险,如招募和培训销售团队成本高、时间长,与第三方合作可能导致收入和利润降低[411][413] - 公司产品销售周期可能受市场状况、竞争技术、保险覆盖等多种因素影响[414] 第三方合作风险 - 公司主要依赖第三方进行产品制造,可能面临供应受限、质量不佳、成本不可控等风险,新冠疫情可能加剧这些问题[415] - 依赖第三方制造商可能导致公司对生产活动控制减少,但仍需确保符合相关法规,且可能面临制造商违约、信息泄露等风险[417][419] - 公司依靠第三方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未按时完成或未遵守法规,可能影响产品获批和商业化[423] - 若公司或第三方未遵守GCP要求,临床试验数据可能不可靠,监管机构可能要求暂停或终止试验[424] - 第三方进行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可能因各种原因影响公司开发进度,导致成本增加和收入延迟[426] - 若与第三方CRO等关系终止,公司可能难以找到替代方或难以达成合理条款,更换CRO会增加成本和时间[427][428] - 公司依赖第三方制造商,若其违反法规,可能导致临床开发延迟、产品供应受影响等[429] - 公司可能无法建立和维持战略伙伴关系,这会影响产品开发和商业化[434] - 公司依赖第三方提供服务,若服务不可用或质量不佳,可能影响业务进展[446] 公司人员与规模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20日,公司有10名员工,其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444] - 公司未来需扩大组织规模,管理增长可能面临困难[444] 公司运营场地情况 - 2021年3月,公司将实验室运营迁至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租赁的设施[441] - 2022年12月,公司签署了牛顿市办公和实验室空间的两年转租协议,于2023年2月1日开始[441] 新冠疫情影响 - 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公司临床研究、生产供应等多方面活动延迟或中断[440][443] 外汇风险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影响财务状况和现金流[451] 税收抵免限制 - 公司所有权累计变动超50个百分点(三年内),可能限制净运营亏损和税收抵免结转的使用[453]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11-15 05:44
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的主要治疗候选药物TTX-MC138针对miRNA-10b,已在2022年12月获得FDA批准进行Phase 0临床试验,并于2023年4月25日获得Dana Farber癌症中心的IRB批准,将在麻省总医院启动试验[144] - 公司正在推进TTX-MC138的研究,以支持其计划中的IND申请,用于Phase I/II临床试验[144] - 公司计划进行TTX-MC138的微剂量Phase 0试验,以验证其递送平台的有效性,并支持其IND申请[162] - 公司计划在微剂量0期试验中招募最多12名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使用PET-MRI测量TTX-MC138在转移病灶和其他组织中的分布[163] - 公司已完成非临床IND支持研究的实验部分,计划提交1期临床试验申请,并正在完成化学、制造和控制工作[164] - 公司已提交TTX-MC138的IND申请,并获得FDA和IRB授权进行临床试验[167] 技术平台与研发 - 公司的TTX平台经过18年的研发和优化,最近提交了一项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旨在扩展其IONP递送平台,涵盖mRNA疫苗和CRISPR候选药物[152] - 公司的TTX纳米载体设计为可调节,以在不损害寡核苷酸完整性的情况下将治疗性寡核苷酸递送至肿瘤和转移灶中的RNA靶点[154] - TTX平台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早期肾脏和肝脏清除,延长循环半衰期,从而实现肿瘤和转移灶中的有效积累[155] - 公司正在评估TTX-MC138和TTX-RIGA两个项目的放射性核素整合,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和诊断[157] - 公司计划优化其与麻省总医院许可的microRNA筛查检测,以检测癌症患者中的miR-10b,作为其首个商业检测产品[159] - 2021年9月,麻省总医院的研究表明,TTX-MC138在静脉注射后在转移性病变中积累,支持其临床评估[160] 市场与行业前景 - 全球CRISPR技术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9.4亿美元,而mRNA治疗市场预计在2023年达到338.2亿美元,并以24.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达到1582亿美元[152] 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现金余额为750万美元,预计足以支持运营至2024年1月中旬[181] -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约4230万美元,2023年前九个月的净亏损为1450万美元[175] - 公司尚未获得任何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产生收入[184] - 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临床前和临床开发费用、合同研究组织和合同制造组织的费用、以及人员相关费用[185]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研发费用将大幅增加,主要由于TTX-MC138的临床试验计划及其他临床前和临床开发活动[18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34.3万美元,同比增长29.9万美元,主要由于材料采购、临床试验成本和监管费用的增加[201][202]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98.5万美元,同比增长7.5万美元,主要由于人员薪酬和相关成本的增加[201][203]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530.1万美元,同比增加101.1万美元[201] - 公司预计未来将需要额外资金用于研发、临床试验、监管审批及商业化活动[213]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获得27万美元的补助收入,同比减少62.8万美元[201][206]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利息收入为0美元,同比减少9000美元,主要由于现金余额的减少[201][207] - 公司预计未来将增加一般及行政费用,以支持研发活动和潜在的商业化准备[196] - 公司在2023年前九个月的运营活动中使用了1241.1万美元现金,相比2022年同期的1174.3万美元有所增加[221] - 公司在2023年前九个月通过融资活动获得了1493.1万美元现金,主要来自股权发行[224] - 公司在2023年前九个月的投资活动中使用了3.6万美元现金,主要用于实验室和计算机设备的采购[223]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未来最低租赁付款为59.47万美元[226] - 公司在2023年前九个月的净现金变化为248.6万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净现金变化为-1203.6万美元[220] - 公司在2023年前九个月的净亏损为1445.9万美元,部分被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的增加所抵消[221] - 公司预计未来资金需求将显著增加,包括扩大运营、财务和管理系统以及招聘更多人员[214] - 公司未来资金需求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查的成本[215] - 公司可能通过股权发行、债务融资、政府资助、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融资[217] 合作与资助 - 公司于2021年4月获得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BIR奖,总金额为2,392,845美元,用于与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合作[165] - 公司于2023年8月提交了SBIR奖的IIB期竞争性续期申请,预计将获得450万美元的非稀释性资金[168] - 公司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将资助高达1000万美元用于I期和II期临床试验[189] - 公司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合作期间提供高达1000万美元的资金[227]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在IPO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目前仍未完全修复[241] - 公司被定义为“新兴成长公司”,年收入超过12.35亿美元或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超过7亿美元时将失去该身份[242] - 公司选择延长过渡期以遵守新的或修订的会计准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与其他公司不可比[243] - 公司被定义为“较小报告公司”,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加上IPO总收益低于7亿美元,且最近财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244] - 公司面临来自恶意软件、网络钓鱼和勒索软件等网络攻击的风险,2021年7月曾遭受网络钓鱼攻击[245] - 公司主要市场风险为利率变动,但短期投资组合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较低,10%的利率变化不会显著影响财务状况[246] - 公司无未偿还债务,仅存在固定负债,因此不受利率风险影响[247] - 公司主要外汇风险为欧元汇率波动,但5%的欧元汇率变化不会对经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248] - 公司未采取任何外汇对冲合约来缓解外汇汇率风险[249]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15 04:31
临床试验与研发进展 - 公司的主要治疗候选药物TTX-MC138已获得美国FDA授权进行0期临床试验,旨在展示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定量递送效果[71] - 公司正在推进TTX-MC138的研究,以支持其计划中的IND申请,用于1/2期临床试验[71] - 公司的TTX-MC138和TTX-RIGA项目正在评估放射性核素整合,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和诊断[81] - 麻省总医院的研究表明,TTX-MC138在静脉注射后会在转移性病变中积累,支持其临床评估[83] - 公司计划进行TTX-MC138的微剂量0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12名晚期实体瘤患者,使用PET-MRI测量药物在转移性病灶和其他组织中的分布[86] - 公司已完成非临床IND支持研究的实验部分,计划在2023年7月完成化学、制造和控制工作,以满足GMP要求[87] - 公司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将投入1000万美元用于I期和II期临床试验[102] - 公司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合作期间提供高达1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122] 技术与平台 - 公司的TTX平台经过18年的研发和优化,包括在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的12年研究[75] - 公司的TTX纳米载体设计用于将治疗性寡核苷酸递送至肿瘤和转移灶中的RNA靶点,而不损害寡核苷酸的完整性[78] - 公司的TTX平台旨在克服现有脂质和脂质体纳米颗粒平台在稳定性、效率和免疫原性方面的挑战,同时优化肿瘤和转移灶的靶向和积累[73] - 公司的TTX平台具有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目标和治疗负载优化核心纳米颗粒的大小、电荷和表面化学性质[82]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CRISPR技术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9.4亿美元,mRNA治疗市场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338.2亿美元,并以24.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的1582亿美元[76] 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 - 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达3700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为920万美元[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余额为360万美元,预计资金可支持运营至2023年9月[95] - 公司尚未完成任何临床试验或获得任何监管批准,也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入[93]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或其他资本来源来支持持续运营和业务战略[95] - 公司预计未来将大幅增加研发费用,特别是在推进TTX-MC138和其他候选产品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方面[94]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研发费用将大幅增加,主要由于计划启动TTX-MC138的临床试验以及其他临床前和临床开发活动[101]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96.6万美元,同比增长34.6万美元,主要由于材料采购和研发咨询服务增加[108] - 2023年第二季度行政费用为216.5万美元,同比增长7.8万美元,主要由于人员成本和设施费用增加[108]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获得78.9万美元的政府补助收入,同比增长75.4万美元[1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余额为360万美元,预计可支持运营至2023年9月[114] - 公司预计未来运营费用将大幅增加,主要由于临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准备活动[113] - 公司计划通过合作或自行建立销售和营销基础设施,以商业化获得批准的产品[113]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内现有现金不足以支持计划中的运营和资本支出[114] - 公司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预计需要额外资金用于研发、临床试验、公司运营以及可能的许可或收购[1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890.5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732.1万美元有所增加[1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融资活动获得754万美元,全部来自股权融资[120] - 公司预计未来将通过公开或私募股权发行、债务融资、政府资助、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融资[117] - 公司未来资金需求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研发成本、监管审查成本、制造和商业化成本等[11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未来最低租赁付款为66.33万美元[121] - 公司预计在获得产品批准后,将产生与制造、销售、营销和分销相关的重大商业化费用[115] - 公司正在进行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付款谈判,因人员变动和工作计划调整[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3.1万美元,主要用于实验室和计算机设备的采购[120] 政府资助与奖项 - 公司于2021年4月获得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BIR奖,总金额为2,392,845美元,用于支持与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合作[88] - 公司在2021年5月、2022年和2023年4月分别获得SBIR奖的308,861美元、1,129,316美元和870,597美元资金[89] - 公司计划在2023年8月提交SBIR奖的IIB阶段续期申请,预计可获得450万美元的非稀释性资金[92] 风险与挑战 - 公司的主要市场风险是利率变化,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没有未偿还的债务,因此不受利率风险的影响[142] - 公司的主要外汇风险是欧元汇率波动,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确认任何外汇交易损失[142] - 公司未对其外汇风险进行任何对冲操作[142] - 公司在2021年7月遭受了一次钓鱼攻击,尽管未对业务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威胁的数量和复杂性持续增加[141] - 公司的披露控制和程序在2023年6月30日被评估为无效,主要由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的重大弱点[145]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没有发生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14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在年收入超过10.7亿美元或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超过7亿美元之前,将继续保持该身份[138] - 公司作为“小型报告公司”,其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加上首次公开募股的总收益低于7亿美元,且最近一个财年的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138] - 公司目前没有表外安排,符合SEC的规定[135] - 公司在2022年9月聘请了一家独立咨询公司以改进其控制系统和程序,并最近实施了新的软件系统以增强财务交易信息的处理能力[137][145] 商业化计划 - 公司计划优化其微RNA筛查检测,以检测癌症患者中的miR-10b,作为其首个商业检测产品[82] - 公司计划通过合作或自行建立销售和营销基础设施,以商业化获得批准的产品[113] - 公司预计在获得产品批准后,将产生与制造、销售、营销和分销相关的重大商业化费用[115]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16 04:20
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的主要治疗候选药物TTX-MC138已获得FDA授权进行Phase 0临床试验,旨在展示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定量递送效果[67] - 公司正在推进TTX-MC138的IND申请,以支持其Phase I/II临床试验[67] - 公司计划进行一项微剂量Phase 0试验,以评估TTX-MC138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递送效果[82] - 公司已向FDA提交TTX-MC138的IND申请,支持临床试验[87] 技术平台与研发 - 公司的TTX平台经过18年的研发优化,包括在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的12年研究[71] - 公司提交了下一代IONP递送平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旨在扩大mRNA疫苗和CRISPR候选药物的递送范围[71] - 公司的TTX纳米载体设计用于将治疗性寡核苷酸递送至肿瘤和转移灶中的RNA靶点,而不损害寡核苷酸的完整性[72] - 公司的TTX平台设计用于克服现有脂质和脂质体纳米颗粒平台在稳定性、效率和免疫原性方面的挑战[69] - 公司的TTX纳米载体具有低毒性和低免疫原性,并且由于其铁核具有内置成像能力[73] - 公司正在评估TTX-MC138和TTX-RIGA在固体肿瘤治疗和诊断中的放射性核素整合[77] - 公司已实现第一个里程碑,开发并验证了使用qRT-PCR测试测量miR-10b表达的方法[87] 市场前景与融资需求 - 全球CRISPR技术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9.4亿美元,mRNA治疗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82亿美元[72] - 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累计亏损3,270万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净亏损480万美元,2022年全年净亏损1,760万美元[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为160万美元,2023年4月获得SBIR奖的90万美元和股票销售的30万美元[90] - 公司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末将耗尽现有资金,需要额外融资以支持运营[90] - 公司尚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产生收入[91]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销售、债务融资或其他资本来源(如合作或战略交易)来支持运营[89] - 公司预计研发费用将大幅增加,特别是如果启动TTX-MC138的临床试验[94] - 公司预计未来一般和行政费用将增加,主要由于支持研发活动的人员增加、潜在商业活动的准备以及作为上市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98]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59.1万美元,同比增长70.9万美元,主要由于研发咨询、采购服务和人员成本增加[100][101]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31万美元,同比增长71.4万美元,主要由于人员成本、法律和会计服务费用增加[100][101] - 2023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481.7万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47.1万美元有所扩大[10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余额为160万美元,4月通过SBIR奖获得90万美元,并通过股票销售获得30万美元[102][105] - 公司预计现有资金仅能支持运营至2023年第二季度,未来12个月内需要额外资金支持[105] - 2023年第一季度运营活动现金流出为451.4万美元,主要用于净亏损和预付费用增加[110]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现金流入为118.1万美元,主要来自股票销售[111] - 公司未来资金需求将取决于临床试验进展、监管审批成本、制造和商业化费用等因素[105][107]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政府资助和战略合作等方式筹集未来运营资金[108] 财务与内部控制 - 公司估计截至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期的应计费用,并根据已知事实和情况进行调整[116] - 公司通过授予员工、董事和其他人基于股票的奖励来补偿费用,截至2023年3月31日,所有限制性股票已归属,不再记录相关补偿费用[117] - 2018年11月,独立评估公司估计公司普通股的公平价值为每股0.07美元,2020年3月为每股0.08美元,2020年12月为每股3.91美元[118] - 公司内部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2021年和2022年期间未得到有效修复,2022年9月聘请咨询公司协助改进披露控制和程序[125]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年收入超过12.35亿美元或发行超过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务证券时将失去该身份[125] - 公司披露控制和程序未有效实施,主要执行和财务官员认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披露控制和程序无效[129] - 公司计划通过建立更强大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以及聘请独立咨询公司来修复内部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130] - 公司正在持续改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但无法合理估计何时完成这些补救措施[131] - 公司披露控制和程序在2023年3月31日评估后被认为无效[129] - 公司计划建立更强大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以解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130] - 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继续实施2022年确定的措施,以解决内部控制缺陷[130] - 公司聘请了独立咨询公司协助评估新会计政策和人员需求[130] 网络安全与市场风险 - 公司面临来自恶意软件、网络钓鱼和勒索软件等网络攻击的风险,2021年7月曾遭受网络钓鱼攻击[126] - 公司主要市场风险为利率变动和欧元汇率波动,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债务,不受利率风险影响[127] - 公司主要市场风险为欧元汇率波动,但立即5%的汇率变动不会对运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1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没有未偿还债务,因此不受债务相关利率风险影响[127] 法律与诉讼 - 公司目前没有涉及任何可能对其业务、运营结果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法律诉讼[133]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01 04:06
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总额约为500万美元[210] - 2023年2月,公司通过直接注册发行普通股获得净收益约130万美元[210] - 公司预计将获得约90万美元的SBIR奖金[210] - 公司预计这些资金将足以支持运营至2023年第二季度,但不足以覆盖整个第二季度[210] - 公司2022年和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约为1760万美元和680万美元[2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赤字约为2790万美元[212]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产生重大亏损,并可能需要进一步融资[218] - 公司未来的资本需求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临床试验的进展和成本[219] - 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取决于能否成功商业化其治疗候选药物[213] - 公司可能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或战略合作筹集资金,但可能导致股东权益稀释或知识产权权利丧失[343] - 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共售出7,187,500股普通股,总收益为2880万美元,净收益约为2540万美元[38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现金存放在美国主要银行的支票和储蓄账户中,主要市场风险为利息收入敏感性,受美国利率水平变化影响[435]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没有未偿还债务,因此目前不受与债务相关的利率风险影响[435] 临床试验与研发进展 - 公司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启动TTX-MC138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212] - 公司的主要治疗候选药物TTX-MC138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尚未在人体中进行测试[228] - 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已批准上市的产品,未来可能无法开发出可市场化的产品[228] - 开发TTX-MC138需要大量投资,包括生产规模扩大、临床研究、监管审查和批准、商业制造能力建设以及市场营销[229] - 公司可能面临临床试验中的负面或不确定结果,导致需要额外的临床前测试或临床试验,甚至放弃项目[229] - 公司可能因COVID-19大流行而面临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延迟的问题[229]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中的高退出率、治疗候选药物供应不足或质量问题而面临挑战[229]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成本超出预期、治疗效果不佳或试验结果延迟而面临风险[229] - 公司可能因FDA或其他监管机构的检查不合格或第三方承包商未能遵守监管要求而面临延迟[229] - 公司可能因治疗候选药物引起的不良副作用或死亡而中断、延迟或终止临床试验,导致监管批准被拒绝[232]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结果不确定,导致治疗候选药物在后期临床试验中失败,尽管早期试验结果良好[233] - 公司预计部分临床试验将采用开放标签设计,患者和研究者均知晓治疗分配,可能导致治疗效果被夸大[234] - 公司计划在美国和外国进行临床试验,需遵守各国的监管要求,包括临床试验、制造和营销授权、定价和第三方报销[234] - 公司可能面临患者招募困难,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或成本增加,特别是在竞争对手也在同一地点进行类似试验的情况下[235] - 公司计划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招募较少的受试者,可能导致结果不如大规模临床试验可靠,影响监管审批[236] - 公司资源有限,可能被迫放弃某些治疗候选药物或适应症的开发,错失更大的商业机会[237] - 公司可能因COVID-19疫情导致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延迟,包括实验室和动物设施的访问受限[239]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设计或剂量水平与FDA或其他监管机构意见不一致,导致试验延迟或无法按原计划进行[239] - 公司可能因第三方承包商未能遵守监管要求或履行合同义务,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或需要更换试验地点[239] - 公司可能因制造方法或配方变更导致临床试验结果不同,需重复试验或增加成本,延迟审批和商业化[240] - 公司可能因未能满足质量要求,导致产品开发或商业化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41]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可能影响公司获得监管批准或商业化[301]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能遵守GCP要求,可能导致临床试验数据不可靠,进而影响监管批准[301]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能招募足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临床试验,延迟监管批准[302]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制造,若制造商未能遵守cGMP法规,可能导致临床开发或市场批准延迟[302] - 公司依赖第三方提供核心业务服务,若第三方未能按时提供服务,可能延迟治疗候选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302]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制造,若制造商未能妥善处理危险材料,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责任[303] - 公司面临与医疗或危险材料相关的污染或伤害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或承担超出资源的责任[305] - 公司依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和商业化产品,但合作伙伴可能因内部优先级或竞争而影响合作[306] - COVID-19疫情可能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患者招募困难以及供应链中断,影响公司运营[307][308] - 公司依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若服务质量下降或无法找到替代者,可能延迟临床试验或商业化进程[310][311] 监管与合规风险 - 公司可能因FDA或其他监管机构的检查不合格或第三方承包商未能遵守监管要求而面临延迟[229] - 公司可能因治疗候选药物引起的不良副作用或死亡而中断、延迟或终止临床试验,导致监管批准被拒绝[232]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结果不确定,导致治疗候选药物在后期临床试验中失败,尽管早期试验结果良好[233] - 公司预计部分临床试验将采用开放标签设计,患者和研究者均知晓治疗分配,可能导致治疗效果被夸大[234] - 公司计划在美国和外国进行临床试验,需遵守各国的监管要求,包括临床试验、制造和营销授权、定价和第三方报销[234] - 公司可能因临床试验设计或剂量水平与FDA或其他监管机构意见不一致,导致试验延迟或无法按原计划进行[239] - 公司可能因第三方承包商未能遵守监管要求或履行合同义务,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或需要更换试验地点[239] - 公司可能因制造方法或配方变更导致临床试验结果不同,需重复试验或增加成本,延迟审批和商业化[240] - 公司可能因未能满足质量要求,导致产品开发或商业化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41] - 公司面临产品责任诉讼的风险,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限制治疗候选药物的商业化[243]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品责任保险,影响治疗候选药物的商业化[244] - 所有治疗候选药物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无法保证能够进入临床开发或获得监管批准[245] - FDA和其他监管机构的审批时间不可预测,通常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245] - 公司可能因监管要求的变化而面临额外的临床开发成本和延迟[245] - 公司已获得TTX-siPDL1和TTX-MC138的孤儿药认定,但可能无法维持孤儿药地位的市场独占性[253] - 孤儿药认定不保证缩短监管审批时间或增加获批可能性[253] - 公司可能寻求突破性疗法认定,但该认定不保证加快开发或审批进程[255] - 突破性疗法认定由FDA自行决定,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该认定[255] - 即使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FDA仍可能撤销该认定[255] - FDA的快速通道指定并不能保证加快开发、审查或批准过程,也不能增加产品获得市场批准的可能性[256][257] - 公司可能为TTX-MC138和其他未来治疗候选药物寻求加速批准,但即使获得加速批准,也可能不会加快开发、审查或批准过程[258][259] - FDA的审查和批准新产品的速度可能受到政府预算、人员招聘和保留、用户费用支付以及法规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60] - FDA的肿瘤部门扩展计划被延迟,政府资金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的运营[261] - 如果FDA或其他监管机构因政府停摆或全球健康问题无法进行常规检查、审查或其他监管活动,可能会显著影响公司产品的审查和处理时间[261] - 即使TTX-MC138或其他治疗候选药物获得批准,公司仍需遵守持续的监管要求和审查,可能导致额外的重大费用[262][263] - FDA可能要求公司进行上市后临床试验以验证加速批准的临床效益,如果结果不支持临床效益,批准可能会被撤销[265] - 公司及其合同制造商将受到持续的审查和检查,以确保符合cGMP和其他监管要求[266] - 公司计划开发或合作开发体外诊断工具,如果无法成功开发或延迟开发,可能无法实现未来治疗候选药物的全部商业潜力[268] - 公司未来的商业活动将受到反回扣、欺诈和滥用等医疗法律的约束,可能面临刑事制裁、民事处罚和声誉损害[269][270] - 公司未来业务安排需确保符合医疗保健法律法规,可能涉及大量成本[272] - 公司若违反相关法律或法规,可能面临重大民事、刑事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排除在政府资助的医疗保健计划之外[272] - 公司治疗候选药物在一个司法管辖区获得批准并不保证在其他司法管辖区也能获得批准[274] - 公司可能在其他国家提交营销申请,但需遵守各国的监管要求,可能导致显著延迟和成本增加[274] - 美国《平价医疗法案》(ACA)的立法和监管改革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75] - ACA的多次司法、行政和立法挑战可能进一步影响公司业务[275] - 美国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药品成本,包括降低医疗保险报销和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278] - 拜登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FDA继续改进仿制药的审批框架,并解决阻碍仿制药竞争的问题[280] - 各州立法机构正在通过控制药品和生物制品价格的法律,包括价格限制、折扣和营销成本披露要求[280] - 公司预计未来批准的候选药物将面临定价压力,原因是医疗保健管理趋势和成本控制措施的增加[280] - 公司面临美国及外国反腐败、反洗钱、出口管制、制裁等贸易法律的合规风险,违反可能导致重大刑事罚款、民事处罚、监禁等后果[281] - 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允许CMS从2026年开始对Medicare Part D中的10种高成本药物进行价格谈判,2027年扩展到15种,2028年扩展到15种Part B或Part D药物,2029年及以后扩展到20种[284] - 国际医疗成本上升导致报销率下降,医院和采购组织整合加剧了价格压力,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定价和销售[285] - 公司目前没有市场营销和销售组织,缺乏商业化经验,需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相关能力,否则可能无法产生产品收入[286] - 公司产品的商业成功取决于能否获得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和充分报销,包括政府医疗计划和私人保险公司[289] - 美国Medicare Part D计划允许私人实体提供处方药和生物制剂的覆盖,但覆盖范围和报销率因计划而异,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定价[292] - 公司面临来自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生物制药公司以及学术机构等的激烈竞争,可能影响其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293] - 公司目前没有销售或营销基础设施,也没有销售、营销、患者支持或药物分销的经验[294] - 公司计划与大型商业组织合作,以营销任何获批的治疗候选药物[294]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制造和供应,研究、临床开发材料可能受到限制或中断[296] - COVID-19疫情可能导致公司难以获取足够的材料或制造资源,从而延迟临床试验[297]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可能影响公司获得监管批准或商业化[301]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能遵守GCP要求,可能导致临床试验数据不可靠,进而影响监管批准[301]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能招募足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临床试验,延迟监管批准[302]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制造,若制造商未能遵守cGMP法规,可能导致临床开发或市场批准延迟[302] - 公司依赖第三方提供核心业务服务,若第三方未能按时提供服务,可能延迟治疗候选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302]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制造,若制造商未能妥善处理危险材料,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责任[303] - 公司面临与医疗或危险材料相关的污染或伤害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或承担超出资源的责任[305] - 公司依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和商业化产品,但合作伙伴可能因内部优先级或竞争而影响合作[306] - COVID-19疫情可能导致临床试验延迟、患者招募困难以及供应链中断,影响公司运营[307][308] - 公司于2023年1月将实验室和办公室迁至马萨诸塞州牛顿市,但新设施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309] - 截至2023年3月20日,公司拥有19名员工,包括5名博士,未来需要扩大团队以支持业务增长[309] - 公司依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若服务质量下降或无法找到替代者,可能延迟临床试验或商业化进程[310][311]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未来可能因汇率波动影响财务表现[312][313] - 公司需遵守动物研究相关法规,违规可能导致罚款、负面宣传或业务中断[314][315] - 公司的净经营亏损结转和税收抵免可能因所有权变更而受到限制,影响未来税务负担[315] - 公司依赖知识产权保护,若无法获得或维持专利保护,可能面临竞争压力[316] - 公司的主要候选药物TTX-MC138的专利目前仅在美国获得批准,尚未在其他国家提交专利申请[319]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有限,特别是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专利保护力度较弱[319] - 公司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的指控,这可能导致高昂的法律费用和时间成本[320] - 如果公司被判定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可能需要支付巨额赔偿金,甚至被迫停止相关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321] - 公司可能无法及时识别研发成果中的可专利性,导致错过申请专利保护的机会[317] - 公司依赖第三方许可的技术,可能无法控制相关专利的申请和维护[317] - 公司可能面临专利无效或范围缩小的风险,特别是在美国专利法改革后[318] - 公司可能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特别是在某些外国法律体系下[319]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专利保护,导致竞争对手绕过其专利技术[317] - 公司可能无法在专利保护期内完成临床试验,从而缩短产品的市场独占期[317] - 专利保护期限有限,美国专利通常自首次优先权申请日起20年后到期,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324] - 知识产权诉讼可能导致公司资源大量消耗,并分散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注意力[325][326] - 专利诉讼或法律程序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增加运营亏损并减少可用于研发和市场活动的资源[326][329] - 公司依赖保密协议保护知识产权,但无法完全防止员工或顾问泄露机密信息[327][335] - 公司可能面临第三方指控,称其员工或顾问不当使用或披露机密信息或商业秘密[328] - 专利法变化可能削弱专利价值,影响公司保护现有或未来治疗候选药物的能力[332] - 公司可能无法充分保护商业秘密,导致竞争优势丧失[333][334] - 专利诉讼或知识产权相关程序可能影响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330][337]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专利期限延长,影响产品的市场独占期[337] - 公司高管、董事和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约27%的流通普通股,若行使所有期权,持股比例将增至约35%[344] - 公司可能面临专利挑战,包括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授权后程序,可能导致专利权利丧失或技术使用受限[338] - 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受到COVID-19疫情、乌克兰战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340]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EGC),可能利用JOBS法案的豁免条款,减少报告要求,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兴趣[348] - 公司股票价格可能受到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影响,若分析师停止覆盖或发布负面评价,股价可能下跌[349] - 公司目前不计划支付现金股息,股东回报将仅限于股票价值的增长[350] - 公司内部财务报告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若无法修复,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51] - 公司可能面临专利侵权诉讼,即使发现侵权行为,也可能选择不采取法律行动,导致专利权利无法有效执行[338] - 公司股票市场流动性较低,可能导致股东无法以市场价格快速出售股票[339] - 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财务报表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352] - 公司计划通过招聘更多财务和会计人员、制定更严格的会计政策和程序来修复内部控制缺陷[352] - 公司聘请了独立顾问来评估所需人员、新会计政策以及增强报告系统和程序的稳健性[352] - 公司无法合理估计何时能完成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措施[353] - 如果公司未能维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不准确或欺诈,影响股东信心和股价[354] - 公司股票因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而面临纳斯达克退市风险,需在2023年6月7日前恢复合规[357] - 如果公司未能恢复合规,可能进入场外交易市场(OTC),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和价格波动加剧[357] - 公司内部计算机系统或第三方系统可能遭受安全漏洞或故障,导致研发项目中断[358] - 公司依赖信息技术系统处理、传输和存储电子信息,可能面临网络攻击风险,导致机密信息泄露[359] - 网络攻击威胁增加,可能导致知识产权、数据被盗或破坏,以及业务中断[360] - 2021年7月公司遭遇钓鱼攻击,但未对业务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360] - 自然灾害或政治军事事件可能对公司业务连续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61] -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攻击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62] - 员工或第三方合作伙伴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和声誉风险[363]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合规要求可能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并带来罚款和诉讼风险[364] - 全球经济不稳定可能导致公司融资困难,增加融资成本[365] - 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增加,特别是劳动力成本[368] - 美联储加息可能进一步增加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公司融资能力[369] - 公司可能因全球数据保护法规的演变而承担大量合规成本,任何未能遵守这些法规的行为可能损害其业务和运营[370] - 加州数据隐私保护法(CC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11-15 05:36
公司研发项目计划 - 公司预计提交探索性新药研究申请(eIND),开展放射性标记TTX - MC138的0期临床试验,同时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IND支持性研究[124] - 微剂量0期试验计划招募最多12名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使用PET - MRI测量TTX - MC138向转移灶和身体其他组织的递送情况[132] - 公司开发了RNA递送平台TTX平台,利用已获批的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寡核苷酸的物理载体[121] - 公司的主要治疗候选药物TTX - MC138靶向microRNA - 10b,用于多种癌症治疗[124] - 公司其他临床前项目包括两个实体瘤项目和三个泛癌项目[125] - 公司探索将LIN28B作为胰腺癌和其他实体瘤的潜在靶点,并考虑将相关技术纳入现有MGH许可[127] - 公司有意优化与MGH的专利microRNA筛查检测方法,以检测癌症转移患者血液中的miR - 10b,若获批可用于多种肿瘤类型的转移筛查[128] 公司获得的资格与奖励 - 2022年6月,美国FDA授予TTX - siPDL1治疗胰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若获批上市可获7年市场独占权,节省处方药物使用者费用修正案(PDUFA)申请费超300万美元[133] - 2021年4月,公司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快速通道小企业创新研究奖(SBIR),预计获资助最高239.2845万美元,项目于2021年4月15日开始,预计2024年3月结束[134] - 2021年5月公司收到SBIR奖励资金30.8861万美元,2022年5月被告知第二年112.9316万美元资金已可用,预计第三年最多收到87.0684万美元[13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约3150万美元毛收入,主要来自首次公开募股和2018 - 2020年的可转换本票借款[137] - 2022年前九个月和2021年全年,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1240万美元和680万美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计亏损约2270万美元[1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约为880万美元,预计可从SBIR奖获得最多约180万美元额外资金,其中第二年约92.8万美元,第三年最多约87.07万美元[142] - 公司预计2022年9月30日的现金和SBIR第二年资金足以支持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需求[142] - 公司尚未从任何来源获得收入,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从产品销售中获得收入[146] - 公司预计随着开展TTX - MC138的临床试验及其他研发活动,未来几年研发费用将大幅增加[150] - 公司预计未来一般及行政费用会因支持研发和业务活动、准备商业活动以及作为上市公司的要求增加而上升[157] - 自首次公开募股后,公司不再承担可转换本票的利息费用,但在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支付计划下会产生一定融资费用[159] - 公司利息收入主要来自现金余额,但由于现金余额低和首次公开募股后利率低,利息收入不显著[160]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研发费用分别增加205.1万美元和607.7万美元,主要因材料采购、人员薪酬等成本增加[163][164]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行政费用分别增加54.3万美元和389.7万美元,主要因董监高责任险、人员薪酬等成本增加[163][165]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赠款收入分别增加62.3万美元和60.8万美元,源于NIH赠款[163][16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从借款、IPO和SBIR奖励获得约3150万美元现金收入[17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约880万美元,预计SBIR奖励最多再获180万美元[172] - 2022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使用现金1174.3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366.6万美元[180][181] - 2022年前九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现金7.3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6.9万美元[180][183] - 2022年前九个月融资活动使用现金22万美元,2021年同期获得2550.7万美元[180][184][185] - 公司预计费用将大幅增加,现有资金预计仅能支撑到2023年第一季度[173][17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无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未来最低租赁付款[186] 公司合作协议 - 2022年7月29日,公司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签署五年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合作期内最多出资1000万美元,首年支付50万美元,后续按约定支付[152] - 公司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合作协议期限为五年,承诺资助最高1000万美元,首年支付50万美元,协议生效一周年支付200万美元,之后每年支付250万美元[187] 公司股权相关 - 2016 - 2018年公司向董事、管理层等发行的限制性股票已于2021年10月31日全部归属[193] - 2018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每股公允价值为0.07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0.08美元,2020年10月1日为3.91美元[195] 公司身份相关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将不再为此身份:年度收入超12.35亿美元;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至少7亿美元;前三年发行超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务证券;首次公开募股五周年后的财年最后一天[202]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若满足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低于2.5亿美元或年度收入低于1亿美元且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低于7亿美元,将不再为此身份[204] 公司风险相关 - 2021年7月公司遭遇疑似网络钓鱼攻击[205] - 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存于美国主要银行的支票和储蓄账户,利率即时变动10%不会对投资公允价值、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06] - 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债务[207] - 2022年和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未确认外币交易损失,欧元汇率即时变动5%不会对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08] - 公司尚未签订任何外汇套期保值合同以降低外汇风险敞口[20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存于美国主要银行的支票和储蓄账户[206] - 利率立即变动10%,不会对公司投资的公允价值、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债务[207] - 公司目前不受与未偿还债务相关的利率风险影响[207] - 公司主要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对欧元汇率的敏感性[208] - 2022年和2021年前九个月,公司未确认外币交易损失[208] - 欧元汇率立即变动5%,不会对公司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08] -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可能受包括欧元在内的外汇汇率波动影响[209] - 到目前为止,公司未签订任何外汇套期保值合同以降低外汇风险敞口[209]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2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2-08-16 04:06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TTX - MC138拟开展0期微剂量临床试验,计划招募最多12名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131] - 公司领先候选药物TTX - MC138靶向miRNA - 10b,计划提交探索性IND申请开展0期临床试验[123] - 公司其他临床前项目包括两个实体瘤项目和三个泛癌项目[124] - 公司探索将LIN28B作为胰腺癌潜在靶点,评估后若符合标准将协商加入现有MGH许可[126] - 公司计划优化MGH的miRNA筛查检测,用于检测癌症患者miR - 10b[127] - 2021年9月MGH研究表明TTX - MC138静脉注射可在转移灶积累,支持其临床评估[128] 产品荣誉与资助 - 2022年6月,公司TTX - siPDL1获FDA孤儿药认定,若获批上市将有7年市场独占权,节省超300万美元申报费[132] - 2021年4月,公司获NCI的SBIR奖,预计获239.2845万美元资助,2021年5月已收到30.8861万美元,2022年5月通知第二年112.9316万美元可用,预计第三年约87万美元[133] 资金来源与收益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主要通过IPO和2018 - 2020年可转换本票借款获得3100万美元总收益[1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为1340万美元,预计获得SBIR奖励额外200万美元(含2022年5月已获110万美元),资金预计支撑到2023年第一季度[1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获得约3100万美元资金,现金为1340万美元,预计SBIR奖励额外获得200万美元[168][169] 财务亏损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净亏损分别为810万美元和680万美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亏损1840万美元[137] 收入情况 - 公司至今未产生任何收入,短期内也不期望通过产品销售获得收入[143] 费用预期 - 公司预计研发费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加,若开展TTX - MC138临床试验及其他研发活动,相关费用会显著高于以往[148] - 公司预计未来行政费用会增加,包括人员扩充、上市合规等带来的费用[155] 合作协议 - 2022年7月29日公司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合作期内最高出资1000万美元,首年支付50万美元,后续按约定支付[150] - 公司与MD Anderson合作,承诺在联盟期内最多资助1000万美元,首年支付50万美元[182] 费用与收入变动 - 2022年Q2研发费用较2021年同期增加2408000美元,H1较同期增加4026000美元[161][162] - 2022年Q2行政费用较2021年同期增加1943000美元,H1较同期增加3354000美元[161][163] - 2022年Q2和H1政府补助收入较2021年同期分别减少22000美元和15000美元[164] - 2022年Q2和H1衍生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费用为0,2021年同期分别为3069000美元和 - 867000美元[165] 现金流量变动 - 2022年H1经营活动使用现金7321000美元,2021年同期为598000美元[176][177] - 2022年H1投资活动使用现金73000美元,2021年同期为98000美元[176][179] - 2022年H1融资活动获得现金6000美元,2021年同期使用现金53000美元[176][180] 资金支撑情况 - 公司预计费用将大幅增加,现有资金预计可支撑到2023年Q1 [170][172] 普通股公允价值 - 2018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每股公允价值为0.07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0.08美元;2020年10月1日,为3.91美元[192] 公司身份界定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将保持该身份直至最早发生的以下情况:财年营收超10.7亿美元;符合“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标准,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至少7亿美元;过去三年发行超10亿美元的非可转换债务证券;首次公开募股五周年后的财年最后一天[202]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市场价值(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加上首次公开募股的总收益)低于7亿美元且最近财年营收低于1亿美元,将保持该身份直至特定条件改变[204] 公司安全事件 - 2021年7月,公司遭遇疑似网络钓鱼攻击[205] 财务稳定性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存于美国主要银行的支票和储蓄账户,利率立即变动10%不会对投资公允价值、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0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债务[207] - 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未确认外币交易损失,欧元汇率立即变动5%不会对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08] 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管理层评估2022年6月30日的披露控制和程序,因存在重大缺陷,认为其无效[213] - 本季度报告未包含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估报告和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鉴证报告,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为新上市公司设立了过渡期[21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变化[215] 平台技术 - 公司开发的TTX平台以氧化铁纳米颗粒为载体,可用于多种RNA疗法开发[120][122] 疫情影响 - 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时间表,部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出现业务中断[142] 利息与融资费用 - 公司因可转换本票转换为普通股,不再产生相关利息费用,但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支付计划会产生融资费用[157] - 公司利息收入不显著,原因是现金余额低和首次公开募股后现金余额利率低[158] 资助不确定性 - 公司会申请政府和非政府资助,但不能保证获得资助及收到预期资金[159]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2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2-05-16 19:01
公司业务研发进展 - 公司开发了RNA递送平台TTX平台,核心是氧化铁纳米颗粒,可减少肝肾清除,延长循环半衰期[125][126] - 公司主要候选药物TTX - MC138靶向miRNA - 10b,计划提交探索性新药申请开展0期临床试验[128] - 公司其他临床前项目包括两个实体瘤项目和三个泛癌项目[129] - 公司探索将LIN28B作为胰腺癌潜在靶点,有从麻省总医院许可siRNA技术的选择权[131] - 公司2018年与麻省总医院的许可包含专利miRNA筛查测定法,计划优化该诊断测试以检测癌症患者miR - 10b[132] - 2021年9月麻省总医院研究表明TTX - MC138静脉注射可在转移灶积累,支持其临床评估[133] - 公司计划开展TTX - MC138微剂量0期临床试验,将招募10名晚期实体瘤患者[137] - 公司认为微剂量0期试验比原0期试验设计有诸多优势,如更精确量化药物递送量等[134][138] 公司资金相关 - 2021年4月公司获国家癌症研究所239.2845万美元SBIR奖,预计2024年3月结束,2021年5月已收到308,861美元,预计第二年收1,213,387美元,第三年收870,597美元[14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获3100万美元总收入,主要来自IPO和2018 - 2020年可转换本票借款[14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为1690万美元,预计获得200万美元SBIR奖励资金[150] - 公司预计这些资金足够支撑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150] - 公司至今未产生任何收入,且短期内也不期望从产品销售中获得收入[15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获得约3100万美元的现金收入[17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为1690万美元,预计还可获得200万美元的SBIR奖励资金[179] 公司财务亏损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和2021年全年净亏损分别为350万美元和680万美元[1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累计亏损达1380万美元[144]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47.1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448.6万美元减少101.5万美元[171] 公司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与CRO和CMO的合作费用等[154] - 若开展TTX - MC138的临床试验及其他研发活动,未来几年研发费用将大幅增加[158] - 预计未来一般及行政费用会因支持研发、准备商业化等原因而增加[165] - 此前利息费用主要来自可转换本票应计利息,IPO后不再产生该费用[168] - 利息收入主要来自现金余额收益,但因现金余额低和利率低,收入不显著[169]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88.2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26.4万美元增加161.8万美元[171] - 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59.6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8.6万美元增加141万美元[171]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为347.8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45万美元增加302.8万美元[171] 公司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现金394.9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52.2万美元增加342.7万美元[189]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使用现金3.1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7.5万美元减少4.4万美元[189] - 2022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获得现金0.6万美元,2021年同期使用现金13.2万美元[189] 公司租赁与债务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不可撤销经营租赁承诺的未来最低租赁付款[195] - 2022年3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债务[223] 公司股权相关 - 2018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每股公允价值为0.07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0.08美元,2020年10月1日为3.91美元[205] - 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前,普通股公允价值由董事会确定,有活跃公开交易市场后,将根据市场报价确定[205][21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受限股和股票期权,受限股已全部归属[203] 公司身份界定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直到满足以下最早发生的条件为止:财年营收超10.7亿美元;符合“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标准,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至少7亿美元;前三年发行超10亿美元的非可转换债务证券;首次公开募股五周年后的财年最后一天[215]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加上首次公开募股的总收益低于7亿美元,且最近一个财年的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持续到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低于2.5亿美元或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且非关联方持有的股票市值低于7亿美元[220] 公司风险相关 - 2021年7月公司遭遇疑似网络钓鱼攻击[221] - 2022年3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存于美国主要银行的支票和储蓄账户,利率立即变动10%不会对投资公允价值、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22] - 2022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未确认外币交易损益,欧元汇率立即变动5%不会对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224] - 公司确定了首次公开募股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未得到补救[214]
TransCode Therapeutics(RNAZ)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4-08 07:0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研发费用为280万美元,较2020年的28.4万美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制造相关费用、研究费用和研发人员薪酬的增加 [26] - 2021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40万美元,较2020年的44万美元显著增加,主要由于公司上市运营成本和人员费用的增加 [26] - 2021年净亏损为680万美元,每股亏损0.81美元,而2020年净亏损为230万美元,每股亏损0.51美元 [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080万美元的现金储备,预计可支持运营至2023年第一季度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目前有6个治疗候选药物和2个诊断检测项目,其中主要候选药物TTX-MC138计划于2022年进入临床试验 [12][13] - TTX-MC138针对microRNA-10b,已在18种肿瘤类型中显示出抑制转移的潜力 [14][15] - TTX-PD-L1是一种新型检查点抑制剂,通过RNAi机制阻止PD-L1的合成,已在胰腺癌模型中显示出疗效 [19][20][31] - TTX-RIGA通过激活RIG-I通路引发免疫反应,已在多种癌症类型中显示出抗肿瘤潜力 [22][33] - TTX-mRNA和TTX-CRISPR是两种新的治疗候选药物,专注于长编码RNA的递送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RNA肿瘤学领域,开发了四种不同的RNA治疗方法,包括RNA干扰、免疫系统激活、基因修复和癌症疫苗 [9][10] - 公司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致力于通过其专有的递送系统实现RNA治疗药物的有效递送 [12][16][18]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的Phase 0临床试验证明其RNA治疗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递送效果,并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关键数据 [38][39][40][4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2021年的进展感到自豪,并计划在2022年推进主要候选药物TTX-MC138的临床试验 [7][8] - 公司认为其RNA治疗平台具有改变癌症治疗的潜力,特别是在转移性疾病的治疗方面 [10][14][15] - 公司预计其现金储备将支持其首次人体试验和TTX平台的持续开发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目前有14名员工,主要专注于研发、质量系统和业务运营,并计划在未来几个季度增加人员 [29] - 公司采用混合工作模式,提高了招聘的灵活性,并保持了团队的高效运作 [2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Phase 0临床试验的启动时间和患者数量 - Phase 0临床试验计划于2022年7月提交eIND申请,预计在FDA批准后启动 [48] - 试验将在MGH的Termeer中心进行,预计招募10名患者 [49] 问题: Phase 0临床试验的随访时间和结果报告时间 - Phase 0试验为单剂量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主要评估药物的递送效果 [51] - 初步结果可能在试验完成后不久公布,但最终报告需要更多时间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