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服饰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11周
艾瑞股份· 2025-03-20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服饰行业看点包括“玄学”成生意新密码、Gorpcore风格定义待改变、女性内衣“她需求”引领新潮流等,各头部品牌也有诸多动态,如普拉达逆势增长、Lee Cooper官宣代言人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趋势 行业环境 - 2023年中国玄学经济消费规模超1100亿元,涵盖多领域,奢侈品牌借玄学概念提升价值,新兴数字化玄学服务涌现,传统文化IP创新产品获市场成功 [4] - Gorpcore风格引领户外时尚潮流后消费者审美疲劳,新锐品牌突破融合潮流与功能性设计,为其注入新活力 [4] - 2025年2月28日华丽志举办奢侈品牌中国活力榜闭门解读会,奢侈品牌加速门店升级,策略转向深度内容建设,中国奢侈品市场加速复苏 [6]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女性内衣市场规模将达4953亿元,消费者对舒适度等要求提升,推动细分品类发展,传统钢圈内衣市场份额下降,无钢圈和运动型内衣增速超20% [6] - 普拉达集团接近以约15亿欧元从Capri控股收购范思哲,双方有望3月敲定交易,这是Capri控股战略调整一部分 [7] 头部品牌动态 - 全球奢侈品行业放缓背景下,普拉达2024年净收益54.32亿欧元,同比增长17.0%,零售销售增长18.0%,计划收购Versace,亚太区贡献大,日本市场增长45.8% [8] - 英国百年牛仔品牌Lee Cooper官宣孟子义为全球代言人,推出25春夏轻运动系列,扩大全球市场影响力 [8] - 2025年新春太平鸟在上海开设全球首家“超级壹号店”,2025年首月销售额达13.4亿元,同比增长40%,计划推出新系列,加速全球化布局 [9] - H&M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合作推动可持续时尚发展,举办大赛,3月6 - 9日推出节日特惠活动 [10] - 3月4日松山棉店举办春夏新品发布会,展示小薄荷、蚕柔、棉柔三大系列新品,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11] - 利郎男装通过产品创新和精准定位成长,2024年拒水羽绒服获世界纪录认证,推出系列产品,获国际设计大奖 [12] - 2月25日运动品牌lululemon宣布刘易斯·汉密尔顿加入品牌大使阵容,拓展男性市场,2023年第三季度男装净收入同比增长12% [12] - 2月28 - 3月2日优衣库在上海举办2025春夏新品展会,将在多地举办课堂,计划在中国多地开店升级,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13]
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第11周
艾瑞股份· 2025-03-20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企业出海呈现多行业、多领域发展态势,“新三样”产业链、国产IP、智能座舱、AI眼镜、跨境电商、APP、运动品牌等均有进展,但也面临美国政策挑战、盗版、硬件依赖、软件适配、合规成本等问题,企业需提升管理、品牌、服务能力,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全球化发展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趋势 -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推动“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及人民币国际化,实施“六位一体”出海战略,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可撬动50万亿至100万亿元人民币走出国门[2][3] - 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提出加快“跨境电商 + 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整合资源促进“AI + 跨境电商”融合,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2] -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带动“谷子经济”发展,推动“国谷”出海,但盗版问题影响市场生态,苏州海关助力“国谷”出海[4] -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成功,引发全球对中国传统文化IP关注,业内呼吁挖掘传统文化创作作品,推动动画产业创新发展[4] - 美国对中国等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三国采取反制措施,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或影响全球供应链和跨国投资格局[5] - 中国车企智能座舱技术崛起,预计2025年国内渗透率达76%,相关车型走向全球市场,但面临硬件和软件适配挑战[5] - 国产AI眼镜技术和功能突破,成为出海新亮点,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大幅增长[9] - 中国企业出海需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提升管理模式输出能力,融入当地环境[9] - 全球电商市场增长,我国跨境电商推动国货出海,虽面临关税压力但高性价比优势明显,建议关注相关企业[10] - “绿舟”创始人认为绿色低碳是出海“第二增长曲线”,该企业提供碳合规服务助力企业绿色转型[11] - 欧盟调整法令简化实施,降低中小企业合规负担,中国企业需应对ESG要求[13] - 中国App出海转向精细化运营,新兴市场成新增长点,未来注重降本增效和AI创新[14] - 国产运动品牌加速国际化布局,技术创新和多元化营销助力其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14] -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面临挑战与机遇,需分散风险、差异化发展,关注新兴市场[15] 头部品牌动态 - 小米集团总裁考察欧洲市场规划出海战略,展示“人车家全生态”及高端化战略,目标两到三年实现2亿台年销量[16][21] - 国产游戏在海外获赞誉,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游戏产业应创新推动文化传播[16] - 菜鸟助力三星羽绒在跨境电商领域崛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17] - 阅文集团IP盛典超9成上榜作品出海,起点国际覆盖多国家和地区,“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17][18] - 阿里巴巴1688推出跨境电商平台“1688海外”,服务海外中小商家,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19] - 王老吉加速国际化进程,进入沙特市场,国内尝试跨界合作探索新增长点[20] - 泳池机器人“思傲拓”完成7000万元A + 轮融资,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1.6亿美元[20] - 安克创新布局机器人市场,但面临品牌扩张挑战,跨境电商依赖症及隐私信任危机带来不确定性[22] - 游族网络在游戏出海中获多项大奖,多款产品全球成绩显著,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22] - 2024年奇瑞汽车出口居首,计划港股IPO加速资本化进程,标志汽车产业转型[23] - 舍得酒业分享白酒国际化经验,强化差异化策略,面临文化差异和渠道拓展挑战[24] - 努比亚在MWC25展示多款AI终端,深化出海战略,完善智能生态体系[25] - 快手海外商业化增长超预期,未来借助AI技术提升流量和品牌价值,推动商业收入翻番[26]
2025年中国民营航天及地月经济带商业发展前瞻(简版):致两千年后的你
艾瑞股份· 2025-03-18 10: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航天以可重复使用技术为基础,航天器动力和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商业轨道服务和商业探月等模式普及,地月经济带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走向星际时代;中国民营航天存在“四个被忽略”问题,未来地月经济带将按特定模式演变,商业化会加速航天技术进步和普及 [3][24][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航天发展趋势 - 以可重复使用技术为基础,航天器动力和能力增强,人器和器器互动增多,提升空间技术能力,商业轨道服务和商业探月普及将完善地月经济带基础设施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辅以高效运营循环是航天新范式,猎鹰九号实现航班化常态化发射,各国加紧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实现突破 [6] - 2024年全球共研制发射航天器2867个,美国2277个,中国282个,低轨通信星座带动通信卫星数量领先,整体结构与今年变化不大 [11] - 2024年全球航天热点事件体现新趋势,包括可重复使用技术、空间姿态感知技术公开化、商业探月和商业宇航员活动增多 [16] 民营潜在的风险点 - 中国民营航天存在“四个被忽略”,可能成为产业短板,过度关注首飞忽略远期战略和产业广度,稳定性与商业信任度需政策调节 [24] - 航天器首飞成功到成熟应用需1 - 3代版本升级,目前中国民营航天以可重复使用为研发目标,预计2025 - 2026年完成突破,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有迭代进展 [27][28] - 2024年中国民营航天两次发射失败造成卫星损失,冲击商业信任度和融资环境,应正确看待失败和创新,非核心调整干扰易被忽略 [33] 地月经济带商业发展 - 2025 - 2050年地月经济带按从服务地表到服务空间和行星模式演变,官方项目牵引发挥重要作用 [36] - 企业月球红利路径为空地基建 - 资源应用 - 地月生态,不同阶段有不同业务模式和获利企业类型,2040年前布局月球科研企业将领先同行15 - 20年 [38][39][40] 2025年可能见到的变化 - 技术破壁效应明显,商业化模式将推动技术进步和普及,全球深空探测任务总框架不变,但原创性和未成功尝试将增多 [42] - 以SpaceX龙飞船开发为远点的商业化战略推动航天科技发展,未来CLPS计划调整恢复“验证 - 应用”脉络,商业化将更大规模普及 [45] - SpaceX使发射成本降低,技术降维打击加速全球航天技术迭代,商业化是重要催化剂,CLPS计划报酬远低于前苏联勘探者项目 [45]
GPMI引领视听电子产业升级革新:超高清音视频接口技术洞察白皮书
艾瑞股份· 2025-03-16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有接口技术难以满足超高清音视频产业未来发展需求,GPMI技术应运而生,具有七大显著技术优势,为音视频产业提供全业务承载能力,推动产业升级革新 [3][9] - GPMI产业生态已涵盖全方位布局,多方协同支持生态建设,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其产业化应用蓄势待发,未来将在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14] - GPMI技术应用场景发展呈现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态体系,产业生态联盟企业需把握行业发展周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11][8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展概况 - 技术挑战与产业变革:音视频产业发展使接口技术不断演进,现有接口存在数据传输瓶颈、多线缆连接复杂、标准不统一、设备功耗大等问题,GPMI技术支持超高清内容传输、简化连接、促进兼容标准化、解决供电问题,推动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17][18] - 技术定义及发展历程:GPMI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音视频全业务需求,顺应产业升级和消费需求,已进入产业化关键阶段;其发展历经筹备、发布标准、样机面世、发布行标等阶段,未来将广泛产业化应用 [22][23] - 相关支持政策概览:我国发布系列政策支持GPMI发展,明确方向并提供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标准化产品应用,通过资助补贴推动产业落地,促进GPMI关联终端多向化发展 [25] - GPMI产业链分析:产业链上游由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构成,中游包括设备层和服务层,下游涉及多应用领域;GPMI技术成熟推广将打通产业链,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 [27] - GPMI产业图谱梳理:GPMI汇聚众多核心产业力量,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各环节紧密协作,为行业繁荣开拓空间 [30][31] 优势分析 - GPMI技术优势:相较于现有技术,GPMI拥有双向多流、双向控制、高功供电、生态兼容、极速传输、快速唤醒和全链安全七大核心优势,引领音视频技术升级 [39] - GPMI优势分析:双向多流支持混合双向传输和组网,丰富应用场景;双向控制支持设备间控制信号双向传输,创造新业务形态;高功供电最高支持480W,简化设备连接;生态兼容全面兼容USB接口标准,降低成本;极速传输最高支持192Gbps,快速唤醒缩短至现有标准四分之一,全链安全通过ADCP协议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42][45][48][53][56] 场景落地 - 智能电视:GPMI推动电视与机顶盒连接更简洁智能,满足8K超高清传输,简化线缆管理,提升用户体验;海尔已发布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智能电视,未来将推动智能互联场景发展 [61] - 大小屏互联:GPMI与星闪遥控器/语音控制结合,打通大小屏生态,实现内容控制和算力共享,提供高速传输和供电功能,提升家庭娱乐体验 [64] - 拼接屏应用:GPMI简化拼接屏连接方式,解决传统HDMI接口局限性,支持多设备协同、数据交互,降低成本,优化用户体验 [68] - 商用实践:海尔电视首发应用GPMI接口,实现大小屏一线连接,带来高清投屏、游戏体验和充电等优势,打通生态资源,升级视听娱乐体验 [77] 未来展望 - 发展路径:GPMI产品和应用关注度交替上升,产业联盟企业需把握周期协同发展;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优化产品,以应用为导向的公司实施技术应用优化策略 [87][89] - 场景升级:GPMI技术应用场景发展分三个阶段,依次在个人及家庭、汽车电子及其他行业、泛工业领域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态体系,推动各领域智能化升级 [91][92]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11周
艾瑞股份· 2025-03-13 2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卫龙美味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合理估值9.66 - 10.87港元 [8] - 华润饮料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食品饮料行业看点包括预制菜呼应一号文件解锁“农业新质生产力”、益生菌市场有高端玩家入局、奶茶咖啡将有新规等,各细分领域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头部品牌也有诸多动态,如收购、新品推出、市场布局调整等 [1] 行业环境 - 预制菜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其意义,广东出台政策支持,预计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21.7%,出口额超403亿元,科技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2] - 益生菌行业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普葆专注“人源益生菌”研究,其菌株经临床验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 - 中国营养学会批准发布3项团体标准并立项两项新团体标准,有助于规范食品营养领域技术评估与标识管理 [4] - 烘焙粮在宠物食品市场占主导地位,鲜朗、蓝氏、弗列加特等品牌通过促销和营销提升销量,宠物服饰需求升级,宠物经济成家庭情感基建消费 [5] - 茶饮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快速扩张,但面临高同质化竞争和贪腐问题,成功出海需产品适应和应对本地环境 [5] - 成人奶粉市场因新生儿减少和银发经济兴起崛起,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3.6%,50岁以上群体贡献62%销售额,奶企适应市场趋势 [6] 头部品牌动态 -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巩固在中国市场地位,推动徐福记创新升级 [7] - 白象方便面逆势上扬,2023年销售额达91.75亿元,市场份额升至第三,加大华南布局 [7] - 卫龙美味是辣味休闲食品龙头,2023年营收48.7亿元,新兴渠道占比约20%,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增长 [8] - 茉酸奶在南京市场连开五店,以“高颜值 + 新鲜现制”吸引年轻消费者,创新营销并提供加盟商支持 [9] - 新乳业聚焦低温鲜奶和酸奶,实现利润稳定增长,发展生物科技和数字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10] - 仁和集团推出“仁和咁宝贝”植物饮料,瞄准千亿解酒市场,有望成标杆产品 [10] - 金尘茶以“有机基因 + 全产业链布局 + 渠道创新”破局无糖茶市场,将提升品牌曝光和销量 [11] - 桃李面包以“中央工厂 + 批发”模式平衡新鲜度与规模化生产,加大研发投入,拓展电商和O2O渠道 [12] - 燕京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构建渠道一体化竞争力,未来将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 [13] - 海融科技在茶饮赛道布局,提供四大系列产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13] - 统一中控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创历史新高,饮品业务增长突出,食品业务中方便面部分品牌升级后销量增长 [14] - 蜜雪冰城上市后全球超45,000家门店,2023年营收203亿元,利润32亿元,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4] - 洽洽食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研究坚果特性,参股公司国内种植坚果预计替代部分进口供应 [16] - 东鹏饮料2024年核心产品表现出色,推出新品,拓展海外市场,拟分派13亿元现金红利 [17] - 统一饮品业务增长,方便面业务增长停滞,白象崛起带来挑战,统一通过高端化和创新维持竞争力 [17] - 康师傅参展展示产品创新、绿色生产成果,布局功能水赛道,开展水教育公益项目 [18] - 统一推出韩国进口植物饮料,养生水未成主要营收来源,需应对竞争和消费者要求 [20] - 华润饮料成全国性即饮软饮领军者,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预计2024 - 26年净利润提升 [20] - 亿滋重视蛋糕和糕点业务,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巩固领导地位 [21] - 三元生物采取科技创新和多元化战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提升产品性价比 [21] - 丹香与澳柯玛合作探索烘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智慧冷链体系 [23] - 中国红牛成功能性饮料市场引领者,推动行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4] - Tims天好中国进军午餐市场,拓展SKU,计划开设门店,实现差异化竞争和可持续增长 [24]
酒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11周
艾瑞股份· 2025-03-13 2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酒业正经历产品主义回归,从过度营销转向以产品品质为核心竞争力,行业将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结构性分化,竞争维度从渠道转向综合产品力;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营销“叙事”逻辑需从精英圈层传播转向大众社交化表达;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但面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挑战;2025年白酒行业核心逻辑聚焦市场份额争夺,头部名酒企业有望在新一轮上升期表现优异 [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趋势 - 酒业产品主义回归,强调以产品品质为核心竞争力,从“流量战争”转向“用户价值战争”,未来成功关键在于品质硬实力、文化共鸣力和场景适配性 [2] - 白酒营销“叙事”逻辑改变,需从精英圈层传播转向大众社交化表达,通过情绪共鸣塑造价值认同 [2] - 2023年中国啤酒市场规模达3942亿元,精酿啤酒约68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百亿级别,消费量达23万千升,年复合增长率约17%,但行业面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挑战 [4] - 近两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百元价格带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市场将呈现下沉至县级和乡镇市场、朋友聚饮场景扩容、新品牌入局创新三大机会 [4] - 中国六大烈酒产区已明确2025年发展目标,将通过支持企业发展、举办展会、推动“酒文旅”融合等措施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5] - 2025年白酒行业核心逻辑聚焦市场份额争夺,当前处于第三轮大周期筑底阶段,头部名酒企业有望在新一轮上升期表现优异 [5] 头部品牌动态 - 泸州老窖召开年度经销商表彰暨营销会议,发布2025年发展计划,强调推进数字化改革和市场精耕细作,坚持“爱商、护商、富商”理念 [7] - 2025年起精酿啤酒将迎来三年产业窗口期和市场快速洗牌期,优布劳精酿啤酒通过创新模式迅速崛起,致力于成为精酿酒馆连锁品牌领导者 [7] - 名品世家在杭州财富分享会上提出应对策略,目标2025年实现100亿总流水和50000家门店,通过数智化转型提升酒商效率和动销 [8] - 李渡酒业通过“双春启龙步 潮玩来李渡”文化季,以“五感沉浸”和“全家共享”模式吸引消费者,推动白酒行业从产品竞争向生态协同转变 [8] - 贵州茅台秉持生态和创新理念,在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进展,未来将全面推进ESG战略 [10] - 五粮醇亮相2025婚博会成都站,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活动提升品牌文化与情感价值,促进终端动销 [10] - 茅台集团加速国际化进程,目标2025年成为国际化公司,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 [11] - 郎酒举办经销商大会,宣布销售回款和出货量双创新高,发布2025战略升级计划,涵盖思想、团队、产品三大升级 [11]
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11周
艾瑞股份· 2025-03-13 2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面临年轻人消费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及品牌创新等挑战,但也展现出强大韧性,IPO市场持续升温,AI技术、香氛市场等成为新的增长点,国货品牌崛起,各品牌通过战略调整、创新产品和营销活动等方式应对挑战、寻找新机遇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1%,2025年预计进一步下滑3%左右,年轻人消费意愿下降,国际品牌业绩下滑,消费者转向国货品牌 [4] - 2024年735个亿级以上美妆品牌中65.85%实现增长,市场呈“金字塔”结构,国货在头部品牌中占据7席,细分赛道潜力巨大 [4] - 2025年防晒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推出创新技术和代言人策略,物理防晒霜热度上升,“防晒+”产品成主流,国货品牌表现突出 [6] - 2024年全球美妆巨头TOP10排名中,欧莱雅销售额稳居第一,Puig成为最大黑马,中国市场表现疲软,企业加强多元化市场布局和技术创新 [6] - 2024年美妆产业展现强大韧性,2025年全球美妆IPO市场持续升温,亚洲和中东被视为增长潜力最大地区 [7] - 2024年美妆行业巨头在中国市场业绩下滑,香氛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国货品牌表现突出 [7] - AI技术加速美妆行业变革,欧莱雅推出多种美妆科技产品,但AI应用也面临挑战,未来将继续推动个性化美妆解决方案 [11] - 生成式人工智能预计可为全球GDP增加90亿至100亿美元,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美妆行业效率,但需关注数据隐私等问题 [11] - 日本流行“耳穴首饰”,兼具时尚与中医耳穴贴功能,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反映人们对养生和美的双重追求 [12] - 香水行业正经历以“美食”为灵感的“文艺复兴”,美食调香水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有望成为“嗅觉经济”中最具创意和想象空间的赛道之一 [13] 头部品牌动态 - 欧莱雅出售天然护发品牌Carol's Daughter,创始人回归担任总裁并持有部分股权,品牌将回归初心 [17] - 路易威登将于2025年秋季推出美妆系列,知名彩妆大师Pat McGrath出任创意总监,有望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17][20] - 中国高端美妆集团USHOPAL全资收购法国百年护肤品牌PAYOT,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USHOPAL计划加快全球顶级美妆品牌的整合并准备上市 [18] - 珀莱雅官宣刘亦菲为全球防晒代言人,推出全新「超膜防晒」系列产品,提升了品牌的国民度和国际影响力 [18] - 片仔癀化妆品通过三八节前夕发布的短片,展现了品牌与非遗文化、女性价值的融合,推出相关礼盒,弘扬非遗文化 [20]
2024-2025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润物有声VI
艾瑞股份· 2025-03-13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处于GDP结构优化进程,最终居民消费率有提升空间,政府或发挥更强作用,产业迭代方向是“生产 + 消费”两端服务能力升级,新基建有望改变技术投资边际效益 [8][9][12] - 中国数字经济增速放缓,创新转化成制约瓶颈,但规模受技术、政策、需求等因素推动仍会扩大,核心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变革升级 [19][25][30] - 移动互联网流量低速增长,不同行业和用户群体呈现不同特征,电商、物流、金融科技、数字化空间与元宇宙、微短剧、游戏电竞、人工智能等领域各有发展态势和潜力 [41][76][94] 各目录总结 2024年宏观的变化 -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被追赶时代”前夜,GDP结构优化是必经阶段,最终居民消费率有提升空间,政府需发挥更强作用,中美存在“货币乘数有效性”共同问题 [8][9] - 中国产业迭代目标是“生产 + 消费”两端服务能力升级,当前在服务型制造业方面处于第二梯队 [12] - 中国基建政策路径从“重工业投资”到“新基建建设”,新基建投资构建数字经济底座,有望改变技术投资边际效益 [14][15]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数字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创新有效转化成制约瓶颈,需深入剖析各行业场景环节 [19] - 数字经济规模受技术、政策、需求等因素影响将扩大,2017 - 2024年规模从27.2万亿元增长到57.0万亿元 [25][27] -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协同构建数字经济生态 [30] - 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融入三产,推动变革升级,如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等 [34][35] 数字经济的不同领域 网络服务流量 - 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低速增长,月独立设备数达14.3亿,用户粘性趋于稳定,企业需提供差异化服务 [41][42] - 通讯聊天在TOP25一级行业中流量领先,人工智能成新起之秀,部分行业用户渗透率低或增速有限 [49] - APP流量分化加剧,“2亿月活俱乐部”中视频相关领域APP数量最多 [54] - 短视频和通讯聊天瓜分网民移动端使用时间,聚合资讯人均单日使用时间显著增长 [59] - 不同年龄段和城市级别网民在行业偏好上存在差异 [67][71] 电商&物流 - 2024年直播电商店播市场规模占比预计达54.2%,推动代运营类机构业务量增长 [76] - 即时电商订单潮汐性特征显著,消费场景拓展有望使订单曲线平滑,下单频次或提升 [81] - 跨境出口电商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突破10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16.4% [85] - 即时配送行业高速发展,2024年规模预计超4.1千亿元,2024 - 2028年复合增速约18.0% [89] 金融科技 - 国内金融科技市场预计以约12%的增速于2027年突破5800亿元 [94] - 银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将成核心增长点,云原生建设及AI与大数据融合应用受期待 [97] - 保险业传统IT建设占半数成本,大数据应用成前沿科技核心增长点 [102] - 证券业信创建设与核心系统换代推动传统IT投入增长,云与大数据平台应用成核心动力 [110] 数字化空间&元宇宙 - 线下大空间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化服务,投资和票房规模增长 [117][118][120] - 虚拟文化空间营造接近现实的在场体验,营收规模增长,与传统文旅融合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广进展快 [124][125] - 元宇宙文化消费忠实玩家付费驱动力集中于项目品质和商业模式,数字藏品变现能力强 [129] - 元宇宙文化消费进阶玩家创作源动力来自兴趣圈层反馈和对IP的情感投入,好的创作工具能提高创作意愿 [133] - 元宇宙文化消费产业侧可拓宽商业模式与收益途径,强化创作者经济 [137][139] 微短剧 - 制作商、剧本商、平台运营商和分销商构成微短剧产业链中坚力量 [146] - 平台投资是微短剧内容生产阶段最主流的合作形式 [150] - 微短剧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为358.6亿元,预计未来五年突破千亿元 [153] 游戏电竞 - 2024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4343亿元,同比增长4.7%,移动游戏主导市场 [158][161] - 2024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约1770亿元,同比增长4.3%,电竞游戏仍占核心地位,电竞生态市场有待爆发 [164][168] 人工智能 - 决策式AI与生成式AI共同赋能,生成式AI加速内容产业渗透进程,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渗透经济生产活动环节 [178] - 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800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30.6%,大模型带来产业加成 [182]
2025AI时代健康睡眠白皮书
艾瑞股份· 2025-03-13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睡眠问题已成为国民普遍困扰,AI技术为改善睡眠提供新解法,AI智能床垫有望成为睡眠消费新品类,推动睡眠行业发展并惠及综合健康管理领域 [4][73][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民健康基本盘 - 过去一年国民健康困扰从平均3.6个降至3.3个,全民健康生态显效,但睡眠问题仍是头号困扰 [8][16] - 2025年国民对「健康」定义更多元,对道德感关注度提升,各代际健康满意度为3.5 - 4.0分,整体随年龄增长递减 [9][13] - 睡眠问题在各城市等级普遍存在,低线城市更普遍,大众平均睡眠时长从7.02小时降至6.67小时 [19][22] 国民睡眠「困」境 - 每十人中六人经历睡眠困扰,易醒、深睡时间短、醒后难入睡是典型表现,大众更关注睡眠质量 [26][27][31] - 睡眠困扰呈「两极分化」,中重度比例攀升,夜醒频次改善但重度困扰人群夜醒比例高 [35][40][41] - 40%的人23点前准备入睡但冲刺成功率不足半数,重度睡眠困扰人群入睡潜伏期飙至61分钟 [44][47] - 自我认知焦虑、工作挑战、健康担忧构成「高压三角」,情绪急救快餐化加速轻度困扰向中重度转化 [53][56] - 睡眠困扰带来身体乏力等负面影响,传统助眠手段增长乏力,智能监测设备使用率逆势增长 [59][63] - 91%有睡眠困扰人群曾购买助眠产品,但66%用户表示现有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67] 用「AI」助力好眠 - 2024年全球智能床垫市场规模18亿美元,预计2025 - 2030年以7%复合年增长率增长,AI智能床垫将成新品类 [73] - 消费者对AI智能床垫有深度放松按摩等多方面期待,舒适度、安全性、功能性是购买关注点 [76][80] - 近七成消费者未来愿意购买AI智能床垫,90后意愿度最高 [84] AI睡眠趋势洞察 - AI智能床垫从「被动躺平」到「AI科学养生」,经历感知筑基、数据洞见、AI驭眠三个阶段 [91][92] - AI智能床垫功能加深、设备联动能力拓宽,将从数据监测向健康支持和干预方向演进 [94][97] - AI健康睡眠大模型有望实现科技与人体自然节律同频共振,打造智能卧室生态 [100][103] - 专家认为AI设备数据监测和分析实时性、精准性提升,有望提供全方位健康解决方案 [106] 附录:急性失眠干预与压力应对 - 失眠成因包括易感、诱发、维持因素,干预关键在诱发因素阶段,建立健康应对方式调节急性失眠 [118][121][124] - 存在多巴胺式速效救心丸盛行、人际关系「功能模块化」、长期主义心理基建崩塌等现象 [126] - 00后压力源多元化倒逼心理免疫系统迭代,采用动态释放和静态内观解压方式 [128][129]
2024年中国营销行业AI应用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股份· 2025-03-13 1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AI技术正深刻变革中国营销行业,推动其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和场景化方向演进,AI营销在提升生产力、优化要素和改善体验等方面潜力巨大,未来将成为企业价值创造核心引擎,多模态大模型是技术突破重要方向 [11][70][10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认知:AI营销发展背景 - AI营销借助前沿技术提升营销全链路生产效率,创造新交互场景体验,塑造新型产业运行模式,需立足营销本质,提升效率,技术涵盖广,与AIGC营销有本质差异 [6][8][10] - 中国AI营销正进入以“人”为颗粒度的个性化营销时代,经历了从探索期到发展期再到普及期的进程,未来将实现“千人千面”营销 [11] -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增长率7.39%,产业数字化规模占比81.3%,AI助力企业进入营销数字化高速渗透期,加速数智化转型 [17] - AI提升营销全链路用户体验,体现在精准服务、自然交互和增强感知价值,在消费者新体验中有多种实用案例 [23][24] - 技术发展促使营销向“AI+营销”模式转变,通用大模型与垂类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能满足营销复杂需求,产业链全链路重构,推动营销生态升级 [27][31] - 中国广告营销市场规模持续向好,预计2030年AI广告营销市场规模可突破千亿级别 [35] 新变革:AI营销产业模式新蓝图 - AI以“数据”“内容”“渠道”“运营”为核心,全面赋能营销全流程,但投放环节尚未全流程AI化,以“AI投手+人类投手”双范式为主 [48] - 数据智策拓展数据广度与深度,提高洞察效能,解决传统数据分析痛点,驱动数据整合挖掘,提供预测与决策支持 [51][52] - 内容智创使内容生产进入增量市场,AI全方位融入内容运营全流程,但内容质量有待提升 [55] - 资源智投拓展广告资源矩阵,实现高效、定向、智能投放,提升营销交易效率和广告预算利用率 [59] - 关系智联以“用户关系”为核心,优化营销后链路,提升互动效率与转化效果,实现长期商业价值最大化 [62][63] 新实践:AI营销应用创新玩法 - AI技术推动营销模式创新,形成预测性营销、AI短剧营销、AI体验营销等前沿模式,重构营销策略设计与执行逻辑 [70] - 预测性AI营销整合技术,前瞻性预测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降低市场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有多种实际应用案例 [72][73][74] - AI短剧营销以“短剧+品牌”新模式为品牌营销提供创新空间,短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有多种营销玩法 [76][77] - AI体验营销与XR、数字人等技术融合,带来传统“体验式营销”升级版,降低内容生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79] 新典范:企业标杆案例剖析 - 明略科技推出insightFlow CMS,构建“内容洞察 - 生成 - 运营 - 投放”闭环,以AI洞察驱动品牌种草 [85] - 明略科技研发明敬超图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探索用户主观反馈,指导广告投放,获全球顶级多媒体会议最佳论文提名 [89] - 百度“百度观星盘”是AI营销决策平台,融合多功能模块,实现从数据洞察到营销策略制定的智能化升级 [94] - 利欧数字利欧归一开发SEMGPT专属模型,构建全栈解决方案,提升广告投放效率与效果,电商案例实现单环节人力效率22倍提升 [98] 新思考:AI营销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 AI营销从工具型应用升级为战略核心,推动营销组织变革,在增强组织效率、优化决策、提升绩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04][105] - 多模态大模型是营销行业大模型技术突破重要方向,能全面理解用户需求与行为,拓展应用边界,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隐私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