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电商双11:超10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翻倍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11:01
平台整体表现与模式效能 - 全域兴趣电商模式拉动实体经济新增量,平台上有6.7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翻倍,超过10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翻倍 [1] - 平台在10月份通过商品卡免佣、降低运费险等扶持政策为商家节省成本超过33亿元 [1] - 优质内容场景驱动力显现,销售额破亿元的单品数量同比增长129%,销售额破千万元的店铺直播间数同比增长53% [1] 达人生态与商家成长 - 中小达人是助推增长的中坚力量,在整体达人带货中贡献超八成销售额 [1] - 有超过54万达人实现带货销售额同比翻倍,其中超130万名达人首次参与大促,超过1500位达人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2] - 算法推荐机制为新商家提供快速成长机会,有2万多个商家首次参与双11大促即实现直播销售额超百万元 [2] 内容与知识消费亮点 - 优质知识带货内容受欢迎,相关达人短视频引流效率增长19倍,电商直播和短视频观看率增长近150% [2] - 体育运动、工业和农业技术、生活等图书类目最受欢迎,超1.2万非遗相关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2倍 [2] 产业带与地方特色经济 - 直播电商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海宁皮草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137%,平湖羽绒服、嘉兴羊绒羊毛衫产业带直播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8%、101% [3] - 金华永康锅具产业带将非遗技艺与现代产品结合,中式铁锅销售额同比增长198% [3] - 通过"开吃节"等专项活动推广源头农特产,山东日照蓝莓销售额同比增长418%,江苏东海西红柿销售额增长236% [3] 品类增长表现 - 美妆品类表现突出,直播销售额破千万元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313%,国货品牌韩束、珀莱雅、谷雨跻身前列 [3] - 智能家居与数码产品消费高速增长,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486%,滚筒洗烘一体机、擦窗机器人、运动相机销售额增幅分别达813%、401%和591% [4] - 潮玩市场热度攀升,直播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国潮玩具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1%,模型机甲、游戏周边等品类最受欢迎 [4]
双11闲鱼观察报告:年轻人大促期间边省边赚
扬子晚报网· 2025-11-05 16:20
平台用户行为新趋势 - 用户将平台作为比价工具 催生出花知晓 珀莱雅等本土"民选爆品" 国货人气力压国际大牌 [5] - 拼单行为显著增长 拼单人数同比增长113% 宝妈和铲屎官成为拼单主力人群 [1][5] - 00后用户偏好通过品牌柜哥柜姐进行员工内购或专柜代购 其订单量达到90后的近3倍 [7] 消费决策理性化与风险控制 - 用户将平台作为"试用中心" 双11前数码租赁订单量暴增3倍 美妆小样订单增长33% [8] - 用户转换消费思路 挖掘非标准需求 如购买幼儿园午睡床当宠物床 将二手羽绒服改造为狗窝 [10] 新兴服务与回血模式 - 各类双11应景技能服务活跃 包括兼职跑快递 在线接单定制购物攻略等 [1] - 虚拟资产 技能服务 优惠转卖人数剧增 即时零售和到店优惠转卖成为回血新商机 [8] - 平台出现个性化买卖 如明星代言冲销量后商品五折转卖 小卡自留等 [7]
高市早苗新政下,中国品牌闯日本需避开这些坑
36氪· 2025-10-29 16:17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的政治意义 - 高市早苗于2025年10月21日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并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此举被视为打破日本政坛玻璃天花板[1] - 尽管高市早苗是自民党内著名的右翼保守派人物,但其在竞选时刻意淡化保守色彩,经济政策核心是延续"安倍经济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市场对此表示期待,推动日经指数在其当选前后大幅上涨[4] - 保守派政党推选女性领导人被视为一种选举策略,有助于丑闻缠身的自民党刷新形象,一些女性领导者为了在男性主导的政治领域生存,可能会表现得比男性更加固步自封[6][7] 日本当前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 在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日本经济出现回暖迹象,2025财年平均工资涨幅达5.46%,创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股市强劲,地价上涨速度为1991年以来最快[9] - 实际工资涨幅无法与物价上涨速度并驾齐驱,生活成本增加导致个人消费增长乏力,日本出现"米荒"危机,民众排队购买补贴大米[9][11] - 日本面临人口与消费困境,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9%,劳动力持续萎缩导致消费投资双疲软,政府债务隐患与转型失败错失互联网及AI革命关键机遇[14] 日本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 日本逐渐步入"第四消费社会",消费理念从追逐物质转变为注重精神富足与共享,年轻人消费更趋实际,"小份化"和体验式消费受欢迎[21][24] - 物价上涨对消费者造成负担,超过99%的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是一种负担,家庭削减消费最多的领域是食品和外出就餐,占比达47%[25] - 日本老年群体内部贫富悬殊,约有一半独居老人年收入低于生活保护标准,消费主力转移至"平成"、"令和"一代,但其收入有限使得消费更理性[22][24] 中国品牌出海日本的机会与策略 - 中国品牌杨国福麻辣烫在日本成功的原因包括口味新颖、提供DIY食材的体验式感受、口味本土化改良、环境洁净及价格合理[25] - 中国美妆品牌花西子在日本的风靡源于民族特色与普世审美的结合,其产品复制中国传统工艺,重新定义了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化妆品的认识[27][28] - 日本和食成功出海的经验在于巧妙结合独特文化与普世理念,如尊重食材原味、营养平衡、表现自然美与四季变化,这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借鉴[27]
产业前瞻|深度解码银发经济背后的时尚消费变革(下)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16
银发经济的市场定位与规模 - 银发经济是拥有3亿以上潜在消费者的主流市场战略重构,而非一个细分赛道 [5][9] - 该市场被视为时尚、美妆、健康产业未来十年的增长飞轮,是一个待开启的巨大盲盒 [5] - 银发经济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其核心价值在于满足“悦己、社交、自我实现”的新需求 [5] 消费群体核心特征与需求转变 - 50+银发群体拒绝被“标签化”,渴望被认可为充满活力的现代消费者 [10] - 社会审美呈现多元化转变,从抵抗衰老到欣赏衰老,为品牌挖掘更广泛市场潜力奠定基础 [10] - 老龄化带来的“丧失感”与年轻人“渴望被看见”的情绪产生共振,成为品牌的情感切入点 [7] 时尚行业的战略与产品变革 - 产品设计需从“年轻化”转向“全龄适配”,兼顾功能性与风格化,例如防滑、护腰等设计 [12] - 应摒弃“年轻化”与“银发化”的对立思维,聚焦跨代际共鸣价值,采用包容性设计 [16] - 品牌可通过构建覆盖Z世代至银发群体的全年龄代言矩阵,实现品牌生态的多元共生 [18] 美妆行业的战略与产品变革 - 美妆产品需从相对单一的“抗衰抗皱诉求”扩展到针对不同银发人群的更加细分的多元功效 [13] - 产品配方需强化科技抗衰与安全性,并转向“温和配方+简易操作”,如按压式包装 [10][12] - 体验上要更加强调“教育+陪伴”,例如开展社区美容教学、线上抗衰知识科普等举措 [13] 零售与体验创新策略 - 零售领域需重构“人货场”,线下进行适老化改造,线上推出简易版APP [12] - 渠道可进行分层,为“新生银发”布局线上智能导购,为“一代银发”强化线下银龄专区 [15] - 体验要从“交易导向”转向“长期陪伴”,如建立专属社群、提供售后管家服务 [15] 科技赋能与未来方向 - 利用AI优化产品功能,如在面料中加入弹性材质,或进行分众智能营销 [12][16] - 核心是采用“AI驱动的全域适配策略”,通过模块化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 [16] - 品牌价值应锚定“共通情感”,如“自我实现”和“品质生活”,避免标签化 [20]
330亿,今年最大美妆收购诞生了
投中网· 2025-10-26 15:04
交易概述 - 法国开云集团以40亿欧元(约330亿元人民币)将其美妆部门出售给欧莱雅集团,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3] - 交易内容包括收购高端香水品牌Creed,以及获得为Gucci、Bottega Veneta和Balenciaga等开云旗下品牌美妆香水产品的50年独家授权许可[3] - 交易双方计划成立一家股权各占50%的合资公司,共同探索奢侈品与健康长寿领域的交叉机遇[3] 开云集团出售背景与动机 - 开云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跌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大幅缩水46%至4.74亿欧元[6] - 集团主力品牌Gucci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约26%,营业利润腰斩下滑52%至4.86亿欧元,已连续6个季度销售下滑[7] - 截至2025年6月底,开云集团净负债额高达95亿欧元[7] - 美妆业务虽是亮点(2025年上半年收入1.5亿欧元,增长9%),但占集团总营收仅约2%,出售可回笼资金且通过长期授权仍可分享增长红利[6][7] - 出售决策由新任CEO Luca de Meo上任一个月后推动,旨在聚焦奢侈品主业、削减成本、扭转局面[4][9][10] 欧莱雅收购战略与考量 - 收购契合欧莱雅进军高奢美妆的战略需求,其2025年上半年香水业务同比增幅达11%,成为高端线亮点[15][17] - 欧莱雅采取"收购+授权"双管齐下策略:收购Creed、Aesop等成名品牌,同时获取Gucci等奢侈品牌的长期授权[15][16] - 近年来一系列动作显示其加码高奢香水市场,包括2023年以25.25亿美元收购Aesop,2024年投资中国本土香氛品牌观夏及中东奢华香水品牌Amouage等[13][14][15] - 交易价格40亿欧元被视为对潜在增长价值的投资,包括通过Creed成为小众香水市场领导者,以及合资公司带来的新机遇[15][17] 对第三方的影响 - 交易"误伤"科蒂集团,因其此前拥有Gucci美妆授权,该授权是科蒂美妆业务的核心支撑,协议将在2028年到期[18] 历史背景 - 开云集团约两年前正式成立美妆部门,并以35亿欧元收购Creed奠基,当时创下美妆行业收购纪录[3][8] - 集团曾挖来在美妆行业有近30年经验的Raffaella Cornaggia担任开云美妆CEO,意图将美妆作为新增长引擎[9]
开云40亿欧元将美妆卖给欧莱雅,还有古驰的50年授权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11
交易概述 - 开云集团以40亿欧元现金将其美妆业务(开云美妆)出售给欧莱雅集团,交易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1] - 欧莱雅集团将收购高端香水品牌恺芮得,并获得为古驰、葆蝶家和巴黎世家等开云旗下品牌生产美妆香水的50年独家授权[3] - 由于古驰与科蒂集团的授权持续至2028年,欧莱雅集团需待授权到期后才能获得古驰香氛与美妆的完整许可[3] 开云集团战略与财务状况 - 出售美妆业务是开云集团新任CEO卢卡·德·梅奥履新后减少债务的关键举措,公司截至6月底的负债达到95亿欧元[6] - 美妆业务仅占开云集团整体营收的2%,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为1.5亿欧元,增速达9%,是集团业绩中的亮点[6] - 2025年上半年开云集团营收下降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大跌46%至4.74亿欧元[6] - 通过交易可回笼40亿欧元现金缓解财务压力,同时通过长期授权机制继续分享美妆香氛领域的成长红利[7] - 公司战略聚焦皮具与高级时装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未来若业绩未好转可能出售更多品牌[7][10] 欧莱雅集团战略与行业布局 - 此次收购是欧莱雅集团与开云集团的再次合作,此前于2008年以11.5亿欧元拿下圣罗兰美妆业务[8] - 欧莱雅集团正加速拓展奢侈品牌的美妆授权业务,2024年2月与普拉达集团达成协议负责开发缪缪香水[10] - 2025年上半年欧莱雅集团销售额为224.7亿欧元,同比增长3%,营业利润增长3.1%至47.4亿欧元,其中香水业务同比增幅达11%[10] - 全球香水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387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4.2%左右[10] - 收购开云美妆将补齐欧莱雅在高端香氛与奢侈美妆领域的品牌矩阵,通过高确定性增长路径释放稳健收益[10] 行业趋势分析 - 交易标志奢侈品与美妆生态从“品牌主导”走向“平台主导”,奢侈品牌聚焦创意与品牌价值,将运营、渠道与供应链交由专业集团代管[3] - 奢侈品牌的轻资产化趋势明显,擅长运营的集团以多品牌、全渠道、跨品类的协同体系取代单一品牌竞争[3] - 未来可能有更多奢侈品集团,尤其是中腰部品牌将效仿此模式,与平台型公司展开深度授权或股权合作[3] - 恺芮得作为交易中的重要资产,创立于1760年,主打英国王室香水概念,2022财年销售额超过2.5亿欧元,在全球独立小众香水赛道名列前茅[4] - 开云集团于2023年7月以35亿欧元全现金收购恺芮得,并成立开云美妆整合旗下品牌香水业务[6]
修丽可五年敦煌公益:一场关于“双重守护”的长期实践
FBeauty未来迹· 2025-10-18 12:03
公司公益战略与核心理念 - 公司自2019年起参与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在2025年发起“守护石窟 守护美”敦煌公益之旅,将公益力量深入投入文化遗产保护 [4] - 公司的敦煌守护之路是对守护精神的长期实践,与行业中碎片化、短期化的公益活动不同 [5] - 公司公益行动的核心理念是“双重守护”,即通过专业科技守护肌肤健康,并通过公益行动守护作为“文明肌肤”的文化遗产,与守护敦煌的初心及合作伙伴的文化坚守形成“双向奔赴” [9] 公司公益实践的具体举措 - 公司通过延续公益捐赠,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赠专项公益金,用于石窟保护与文化弘扬 [10] - 公司创新公益体验形式,邀请嘉宾亲临莫高窟近距离观赏壁画与彩塑,并在莫高学堂亲身体验壁画修复过程,使文化传承可感可及 [16][17] - 公司积极联动跨界资源,例如携手北京展览馆作为“首席护肤品牌合作伙伴”,通过创新性传播行动拓展公益影响力边界 [19] 公司品牌背景与产品关联 - 公司是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院线专业品牌,依托品牌及集团全球影响力为文化遗产保护链接社会资源 [9] - 公司品牌诞生于30年前,由杜克大学首席皮肤科学家Dr Sheldon Pinnell创立,如今已成为全球10000+高端院线专业选择的科学护肤品牌 [23] - 公司A G E 家族产品系列的“抗老”逻辑与敦煌石窟抗时间侵蚀的需求高度契合,二者均以科技为手段践行“让美不止此刻”的理念,形成品牌“双重守护”的闭环 [24][26] 公益行动的行业意义与成果 - 公司的公益行动实现了从资金投入到大众可参与、文化能延续的可持续行动升级,为美妆行业公益的“体系化”与“长效化”提供了新思路 [21] - 通过五年的公益行动,公司从连续捐赠到线下体验、公益大片及联名礼盒,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积淀了品牌文化资产,证明公益能与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共生 [27]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91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2 09:08
核心观点 - 水羊股份通过自有品牌高端化与代理品牌双轮驱动,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显著,估值具吸引力 [2][11] - 中船防务受益全球造船周期上行及产能释放,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2][10][14] - 传媒互联网行业游戏、音乐、潮玩等高景气,AI带动云计算加速增长 [6][13][15] - 创新药出海趋势强劲,三重逻辑支撑行业长期投资价值 [6][16] 指数与行业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75点,单日涨1.65%,近5日涨6.24%,近1月涨2.91% [1] - 深证综指收盘2469点,单日涨2.54%,近5日涨9.63%,近1月涨5.89% [1] - 元件Ⅱ行业单日涨10.09%,近1月涨32.61%,近6个月涨80.19% [1] - 通信设备行业单日涨9.25%,近1月涨47.41%,近6个月涨100.31% [1] - 贵金属行业单日跌0.98%,近1月涨23.31%,近6个月涨47.54% [1] 水羊股份深度分析 - 公司形成"自有品牌+代理品牌"双业务格局,自有品牌通过收购EDB、PA、RV构建高端矩阵,代理业务合作超50个国际品牌 [2][11] - 2024年毛利率达63.01%,较2021年提升10.94个百分点,自营渠道毛利率67.82% [11] - 高端品牌EDB 2023年全球GMV破10亿元,PA中国区营收2024年增超700% [11] - 线上渠道抖音营收占比40.77%(2024年),自营渠道占比72.65% [11] - 研发端布局新原料与技术转化,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27项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58/3.31/3.98亿元,同比增长134.9%/28.1%/20.2%,PE分别为33/26/22倍 [2][11] 中船防务深度分析 - 公司为中船集团旗下船舶整装企业,2025H1造船营收占比92% [2][10] - 全球造船业供需紧张,供给端产能仅为上轮高点74%,替换需求充足 [10] - 2025年4月301条款第二版方案松动,中国新接订单量重回第一 [10] - 黄埔文冲和广船国际2028年排产较2027年增幅58%和34%(CGT口径),金额口径增61%和41%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17/28亿元,对应PE 18/11/7倍,市值/手持订单金额0.42倍,低于近10年均值0.53倍 [10][14] - 中船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4] 传媒互联网行业趋势 - 游戏行业高景气,2025H1手游市场规模同比增16%,端游增5% [15] - 腾讯网易靠长青游戏提升利润率,心动公司/世纪华通等新品表现出色 [15] - 音乐行业网易云音乐2025H1订阅收入同比增15%,腾讯音乐2025Q2订阅收入增17% [15] - 潮玩行业泡泡玛特2025H1收入同比增204%,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0% [15] - 云计算阿里云2025Q2收入同比增26%,连续七个季度环比提升 [15] - AI应用在情绪消费和生产力工具出海领域商业化加速 [15] 创新药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强劲,2025年1-9月对欧美license-out总额达943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 [16] -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企业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拐点 [16] - 国内企业在PD-1/VEGF双抗、EGFR/c-MET双抗ADC等全球创新赛道表现突出 [16] -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U、科伦药业等标的 [16]
外资“青睐”上海,企业转型谋新求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05 20:18
上海消费市场吸引力 - 上海成为国际品牌战略投入必选项 吸引364家首店入驻 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达10家 高能级首店占比突破20% [1][2][4] - 202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万亿元 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13] - 上海集聚70余家国际消费品牌中国总部 近千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形成强磁场效应 [13] 外资企业投资布局 - 宜家中国启用全新品牌定位 2026财年将投入1.6亿元人民币推出超150款低价产品 [4] - 英格卡购物中心在沪推出共享办公空间Hej!Workshop 延续北欧风格配备全套宜家办公家具 [5][6] - 太古可口可乐苏州新厂及大湾区生产基地2025年投产 郑州项目总投资不低于9亿元将于2024年10月运营 [11] 企业战略转型举措 - 肯德基在上海推出20平方米"炸鸡兄弟"子品牌 专注外卖与自提实现降本增效 [10] - 雅诗兰黛集团推进"重塑美妆新境"战略 预计2025下半财年在中国大陆等市场实现份额提升 [7][8] - 企业采用"以变应变"策略 上海2024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0.4亿元 同比增长1.7% [9][10] 行业发展数据与趋势 - 中国香水市场2024年规模达249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3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 [11] - 全球香水市场未来四年维持4%-6%平稳增长 中国市场升温明显 [11] - 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 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奖励100万元 高规格首秀最高补贴100万元 [13] 本土品牌发展机遇 - 上海拥有197家中华老字号与上千国际品牌 形成独特生态 [13] - 建议加大本土高端品牌培育力度 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 [15] - 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 推动本土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15]
韩公布“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
商务部网站· 2025-08-30 09:33
政府战略规划 - 韩国政府公布新经济增长战略 推进尖端材料部件 气候能源未来应对 K产业振兴三大领域共15项超革新项目[1] - 政府拟设立超100万亿韩元国民增长基金 支持AI等战略产业及中小企业发展[1] 尖端材料与半导体产业 - 目标2030年将SiC电力半导体本土生产比重从5%以下提升至10% 技术自立率从10%升至20%[1] - 计划培育高散热石墨烯企业 5年内实现韩国型LNG船用货舱国产化并建造5艘相关船舶[1] K文化产业与美妆产业 - 目标2030年将K文化产品出口从2022年132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1] - 助力K美妆冲击全球第二 目标2030年中小美妆企业出口额达100亿美元[1] 生物医药产业 - 生物医药领域计划开发4项新药候选物质 培育3家全球药企[1] 能源与核能产业 - 2028年前推进韩国型小型模块反应堆(SMR)标准设计认证 建设区域基地[1] - 扩大绿氢项目 2030年建成西海岸能源高速公路[1] 农业与卫星技术 - 农业水产领域将推进AI智能种养试点[1] - 计划开发10厘米级超高清卫星技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