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晨报: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或仍有震荡,关注“两会”政策动向-2025-03-19
英大证券· 2025-03-19 1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短期来看 A 股在两会周期下,随着热点分化和成交萎缩,整体或进入震荡阶段,操作上建议规避高估值科技股回调风险;中期看政策支持与经济复苏预期为市场提供支撑,市场阶段调整或为整体上行中的洗盘,可逢低布局自主可控领域、内需消费、高股息板块三条主线;两会期间投资者可关注政策定调与产业布局两方面 [3][13][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 股大势研判 周二市场综述 3 月 4 日两会开幕,两会确定的全年经济目标、特别国债增发和赤字调整决策值得关注;周二早盘沪深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分化,沪指震荡回升,创业板弱势震荡,午后沪指缩量反弹,创指小幅收跌;行业方面航天航空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题材股方面 AI 芯片等题材股涨幅居前,固态电池等题材股跌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活跃,两市成交额 14356 亿元,各指数表现不一 [6][7] 周二盘面点评 - **航天航空等军工股大涨**: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全球可能进入新一轮军备扩张周期;国产大飞机赛道广阔,订单充足,产业链附加值有望提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政策引领下低空经济从预期走向现实,2025 年航天航空等方向可逢低关注 [8]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出现反弹**:《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 - 2027 年)》印发,到 2027 年产业规模达 1000 亿元以上;机器人行业值得长期配置,2025 年可逢低关注,其发展有行业内生增长动能强劲、政策积极支持、人形机器人是 AI 应用落地重要载体等理由,但短期涨幅大或有高位震荡 [9] - **半导体板块大涨**:市场研究公司预计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超 15%;半导体长期向好,有国家政策支持,且基于自主可控逻辑未来产业自立是必然趋势,仍可逢低配置,建议关注国产替代及技术领先企业 [12] 后市大势研判 短期 A 股在两会周期下或进入震荡阶段,建议规避高估值科技股回调风险;中期政策支持与经济复苏预期为市场提供支撑,可逢低布局自主可控领域、内需消费、高股息板块三条主线;两会期间关注政策定调与产业布局 [13][14]
策略晨报:震荡慢牛仍是主基调,3400点附近压力需化解,高抛低吸或是占优策略-2025-03-19
英大证券· 2025-03-19 10:18
英大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策 略 晨 报 执业证书编号:S0990513100001 电话:0755-83007028 邮箱:huixf@ydzq.sgcc.com.cn 观点: 总量视角 【A 股大势研判】 2025 年 3 月 13 日 震荡慢牛仍是主基调,3400 点附近压力需化解,高抛低吸或是占优策略 分析师:惠祥凤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继续下跌,A 股却进一步展现出韧性。周三 A 股在券商股 拉升的带动下,沪指创年内新高。然而,此后市场未能维持涨势,冲高回落,尾 盘小幅翻绿,显示目前多空双方仍有分歧,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盘 3400 点附近是前期密集成交区间,这个位置的压力仍需化解;二 是财报季的业绩分化。3 月中下旬至 4 月进入年报密集披露期,企业盈利兑现度 将成为试金石。当前市场对 AI 等科技股的估值已反映预期,但部分标的业绩能 否匹配高估值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我们依旧看好科技股的中长期表现,但短期还 是提醒投资者注意节奏;三是外部美联储降息节奏不确定性、中美关税博弈或对 市场仍有影响。 综上所述,尽管内外部因素仍存在扰动,但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 政策储备丰富。财政积极托底经 ...
大盘突破3400点后,行情如何演绎?
英大证券· 2025-03-18 08: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且政策发力,震荡上行慢牛格局是主基调,后市指数走势进入政策与经济基本面验证期,若政策落地节奏超预期指数有望挑战更高点位,观察科技、消费等板块业绩兑现情况是行情能否持续的关键,若政策发力滞后或海外不利因素扩大,A股情绪可能受干扰 [3][17][19] - 操作上可逢低布局大金融、顺周期、高股息率或低估值消费板块,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财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或缺乏业绩支撑个股面临回调压力,科技股中长期牛市逻辑未变,可减少波动大的科技股仓位,回调时择机低吸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标的 [4][18][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五市场综述 - 周五早盘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后集体走强,沪指重返3400点创年内新高,消费板块集体走高、乳业领涨,大金融板块全线走强、券商股大涨,午后三大指数继续走强、板块个股普涨,两市成交额温和放量 [6] - 行业方面保险、食品饮料等板块涨幅居前,题材股方面乳业、白酒等题材股涨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活跃,赚钱效应良好,两市成交额17918亿元,上证指数报3419.56点、涨幅1.81%,深证成指报10978.30点、涨幅2.26%,创业板指报2226.72点、涨幅2.80%,科创50指报1088.11点、涨幅1.72% [6][7] 上周市场回顾 - 上周市场震荡回升,沪指周涨幅1.39%,深证成指周涨幅1.24%,创业板周涨幅0.97%,科创50指数周跌幅1.76% [8] - 周一沪深三大指数窄幅震荡,两市成交额明显萎缩,医药等防御性板块走强,人工智能概念股大面积调整,除晨报提醒因素外,通胀数据疲软引发经济预期压力,人民币汇率承压加剧短期市场波动,但市场中期向好逻辑和趋势未变 [8] - 周二沪深三大指数跳空低开但尾盘均红盘报收,航天航空、农林牧渔等板块逆势走强,美股暴跌对A股短期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实际影响有限,市场震荡慢牛主基调不变 [8] - 周三A股在券商股拉升带动下沪指创年内新高,但此后冲高回落尾盘小幅翻绿,原因一是大盘3400点附近是前期密集成交区间有压力,二是财报季业绩分化,部分科技股业绩能否匹配高估值存在不确定性 [8] - 周四沪深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人行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股大面积下跌,市场分化明显,煤炭、电力、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走强,科技股下挫是获利回吐需求提升 [8] - 周五沪深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重返3400点创年内新高,消费板块集体走高、乳业领涨,大金融板块全线走强、券商股大涨 [6][9] 上周盘面点评 - 消费类板块集体大涨,外需受特朗普关税影响有不确定性,内需是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量,消费刺激政策频频出台,可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平价消费”方向及折扣零售类零售公司 [10] - 券商板块拉升,2024年推荐证券板块低吸机会符合预期,2025年证券板块仍可逢低关注,因成交量有望高于去年、经济基本面好转、行业内并购整合事件催化、国内货币依旧宽松 [10] - 黄金概念股上涨,2月CPI数据增速降温、核心CPI同比增速回落,市场对美联储全年降息预期次数升温,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叠加通胀数据降温形成双重避险逻辑,推动资金流向黄金 [11] - 高股息率个股走强,2025年高股息个股仍有逢低配置价值,因其在低利率环境下收益稳定可观、能抵御市场风险、有政策支持,但存在资金拥挤现象,挑选时排除低供给壁垒等行业,选择必需品属性等资产 [12] - 商业航天板块逐步上行,政策层面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地方政策跟进,低空经济从预期走向现实,2025年可关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等方向 [13] - 医药医疗等板块走强,2025年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因调整四年下跌幅度大、市盈率处于相对低位、前期下跌已对集采政策及反腐影响充分计价、老龄化进程加快需求旺盛,看好受益于消费复苏的医药品种 [14] - 新能源赛道走强,2022 - 2024年新能源赛道调整充分,2025年从交易角度有技术性反弹需求,从基本面看锂电等需求持续,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值得逢低关注 [15] - 算力概念股活跃,“云智聚能,共筑AI产业新未来——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举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落地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后续行业有望加速发展,算力等数字经济概念股可择机关注,关注绩优个股 [16] 后市大势研判 - 近期市场风格轮换,原因一是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提振金融板块估值修复预期,二是消费刺激政策加码强化大消费板块修复逻辑 [3][17][19] - 大盘突破3400点后,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和政策发力下震荡上行慢牛格局是主基调,后市进入政策与经济基本面验证期,政策落地节奏超预期指数有望挑战更高点位,观察科技、消费等板块业绩兑现情况是行情能否持续关键,若政策发力滞后或海外不利因素扩大,A股情绪可能受干扰 [3][17][19] - 操作上可逢低布局大金融、顺周期、高股息率或低估值消费板块,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财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或缺乏业绩支撑个股面临回调压力,科技股中长期牛市逻辑未变,可减少波动大的科技股仓位,回调时择机低吸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标的 [4][18][19]
英大证券:每周投资早参:大盘突破3400点后,行情如何演绎?-20250318
英大证券· 2025-03-18 07:49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政策发力,A股震荡上行慢牛格局为主基调,后市进入政策与经济基本面验证期,若政策落地节奏超预期,指数有望挑战更高点位,科技、消费等板块业绩兑现情况是行情持续关键,若政策发力滞后或海外不利因素扩大,A股情绪或受干扰 [3][17][19] - 操作上可逢低布局大金融、顺周期、高股息率或低估值消费板块,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财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或缺乏业绩支撑个股有回调压力,科技股中长期牛市逻辑未变,可减少波动大的科技股仓位,回调时低吸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标的 [4][18][19] 上周五市场综述 - 周五晨报提醒适当增持顺周期、高股息率或低估值消费板块,减少波动大的科技股仓位,早盘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后集体走强,沪指重返3400点创年内新高,消费板块领涨,大金融板块走强,午后三大指数继续走强,板块个股普涨,两市成交额温和放量 [6] - 行业方面保险、食品饮料等板块涨幅居前,题材股方面乳业、白酒等题材股涨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活跃,赚钱效应良好,两市成交额17918亿元,上证指数报3419.56点,涨幅1.81%,深证成指报10978.30点,涨幅2.26%,创业板指报2226.72点,涨幅2.80%,科创50指报1088.11点,涨幅1.72% [6][7] 上周市场回顾 - 上周市场震荡回升,沪指周涨幅1.39%,深证成指周涨幅1.24%,创业板周涨幅0.97%,科创50指数周跌幅1.76% [8] - 周一晨报提醒3月中下旬至4月年报密集披露期,企业盈利兑现度是试金石,部分科技股业绩与高估值匹配存不确定性,需警惕回调风险,消费、医药等防御性板块或受青睐,市场走势如预期,沪深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成交额萎缩,医药等防御性板块走强,人工智能概念股调整,除晨报提醒因素外,通胀数据疲软引发经济预期压力,人民币汇率承压加剧市场波动,但市场中期向好逻辑和趋势未变 [8] - 受美股“黑色星期一”影响,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周二沪深三大指数跳空低开,但A股逆势稳定,尾盘红盘报收,航天航空、农林牧渔等板块逆势走强,美股暴跌对A股短期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实际影响有限,市场震荡慢牛主基调不变,投资者短期内可高抛低吸,关注有业绩支撑标的及消费领域 [8] - 周三A股在券商股拉升下沪指创年内新高,但此后冲高回落,尾盘小幅翻绿,原因一是大盘3400点附近是前期密集成交区间,压力需化解,二是财报季业绩分化,部分科技股业绩与高估值匹配存不确定性 [8] - 周四沪深三大指数集体调整,科技股大面积下跌,市场分化明显,煤炭、电力等红利板块走强,科技股下挫因阶段上涨后获利回吐需求提升,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财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或缺乏业绩支撑个股面临回调压力 [8][9] - 周五沪深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重返3400点创年内新高,消费板块领涨,大金融板块走强 [9] 上周盘面点评 消费类板块 - 周二、周五消费类板块集体大涨,外需受特朗普关税影响有不确定性,内需是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消费刺激政策频频出台,降低存量房利率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可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平价消费”方向及折扣零售类零售公司 [10] 券商板块 - 周三、周五券商板块拉升带动沪指上涨,2024年7月推荐证券板块低吸机会,重点推荐重组方向,2024年9月末证券板块上涨符合预期,2025年证券板块仍可逢低关注,原因是成交量有望高于去年,经济基本面好转,行业内并购整合事件催化,国内货币依旧宽松 [10] 黄金概念股 - 周四、周五黄金概念股上涨,2月美国CPI数据增速降温,核心CPI同比增速回落,通胀处于下行通道,市场对美联储全年降息预期次数升温,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叠加通胀数据降温形成双重避险逻辑,推动资金流向黄金 [11] 高股息率个股 - 周四煤炭、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周五银行、保险等板块走强,2025年高股息个股仍有逢低配置价值,因其在低利率环境下收益稳定,来自成熟稳定企业能抵御市场风险,有政策支持引导分红,但资金涌入后存在拥挤现象,挑选时排除低供给壁垒、产业下行周期资产,选择必需品属性、壁垒及护城河资产 [12] 商业航天板块 - 近期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多部门印发相关方案,地方政策跟进,低空经济从预期走向现实,发展有助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转型,2025年可逢低关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等方向 [13] 医药医疗板块 - 周一医药医疗板块逆势上涨,2025年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因调整四年下跌幅度大,市盈率处于相对低位,前期下跌已对集采政策及反腐影响充分计价,老龄化进程加快需求旺盛,布局时看好受益于消费复苏的医药品种 [14] 新能源赛道 - 周一、周五新能源赛道上涨,2022 - 2024年新能源赛道调整充分,2025年从交易角度有技术性反弹需求,从基本面看锂电、光伏等需求持续,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值得逢低关注 [15] 算力概念股 - 周三算力等概念股集体活跃,“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举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落地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后续数据确权等工作推进将促进行业加速发展,中长期数字经济主线地位明确,可择机关注算力等数字经济概念股,关注绩优个股,高抛伪成长纯炒题材个股 [16] 后市大势研判 - 近期市场风格轮换,原因一是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提振金融板块估值修复预期,二是消费刺激政策加码强化大消费板块修复逻辑 [3][17][19] - 大盘突破3400点后,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政策发力,震荡上行慢牛格局是主基调,后市进入政策与经济基本面验证期,若政策落地节奏超预期,指数有望挑战更高点位,观察科技、消费等板块业绩兑现情况是行情持续关键,若政策发力滞后或海外不利因素扩大,A股情绪或受干扰 [3][17][19] - 操作上可逢低布局大金融、顺周期、高股息率或低估值消费板块,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财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或缺乏业绩支撑个股有回调压力,科技股中长期牛市逻辑未变,可减少波动大的科技股仓位,回调时低吸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标的 [4][18][19]
英大证券:金点策略晨报:市场进入业绩验证期,短期科技股或分化回落,择机配置高股息率股-20250314
英大证券· 2025-03-14 16:20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扰动以及国内基本面验证期,短期科技股或分化回落,但中长期牛市逻辑未变,板块正从题材炒作向业绩兑现过渡,投资者可减科技股仓位,增持顺周期、高股息率或低估值消费板块,指数回调时布局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标的 [2][9][10] 总量研究 A股大势研判 周四市场综述 - 周三A股尾盘翻绿,多空有分歧,原因包括大盘3400点附近是前期密集成交区有压力、财报季业绩分化、外部美联储降息节奏和中美关税博弈有影响 [4] - 周四早盘沪深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创指半日跌近1%,煤炭股等逆势走高,科技股回调,午后指数震荡回升,尾盘跌幅收窄 [4] - 行业上煤炭、珠宝首饰等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题材股上海工装备等涨幅居前,机器人执行器等跌幅居前 [5] - 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和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6067亿元,上证指数报3358.73点,跌0.39%,深证成指报10736.19点,跌0.99%,创业板指报2166点,跌1.15%,科创50指报1069.70点,跌2.11% [5] 周四盘面点评 - 煤炭等高股息率个股逆势上涨,2025年高股息个股有逢低配置价值,因其在低利率环境收益可观、来自成熟稳定企业能抵御风险、有政策支持分红,但资金涌入后有拥挤现象,选高股息个股应排除低供给壁垒和产业下行周期资产 [6] - 黄金概念股上涨,2月美国CPI和核心CPI数据增速降温,市场对美联储全年降息预期次数升温,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通胀数据降温推动资金流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7] 后市大势研判 - 多空分歧原因同周三尾盘翻绿原因,周四科技股下挫因获利回吐需求提升和财报披露期部分个股面临回调压力 [8][9] - 短期科技股或分化回落,中长期牛市逻辑不变,投资者可调整仓位并布局业绩确定的科技标的 [9] 晨早参考短信 - 内容与后市大势研判一致,强调短期科技股走势、中长期逻辑及投资建议 [10]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市场进入业绩验证期,短期科技股或分化回落,择机配置高股息率股-2025-03-14
英大证券· 2025-03-14 11:26
英大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金 点 策 略 晨 报 2025 年 3 月 14 日 市场进入业绩验证期,短期科技股或分化回落,择机配置高股息率股 观点: 总量视角 【A 股大势研判】 周四晨报提醒,周三 A 股尾盘小幅翻绿,显示目前多空双方仍有分歧,或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盘 3400 点附近是前期密集成交区间,这个位置的 压力仍需化解;二是财报季的业绩分化。3 月中下旬至 4 月进入年报密集披露期, 企业盈利兑现度将成为试金石。当前市场对 AI 等科技股的估值已反映预期,但 部分标的业绩能否匹配高估值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走势如我们预期,周四沪深三大指数集体调整,盘面上看,人行机器人、 人工智能等科技股大面积下跌,市场分化明显,煤炭、电力、公用事业等红利板 块走强。周四科技股的下挫核心还是阶段的上涨之后获利回吐的需求提升,另外, 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为财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或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面临 回调压力。 整体上看,海外扰动以及国内基本面验证期之际,短期科技股或迎来分化回 落,不过,科技股中长期牛市逻辑未变,而板块也正从此前的题材炒作逐步向业 绩兑现过度。在此期间,投资者可减少波动大的科技股仓位 ...
英大证券:策略晨报:震荡慢牛仍是主基调,3400点附近压力需化解,高抛低吸或是占优策略-20250313
英大证券· 2025-03-13 14:20
报告核心观点 - 尽管内外部因素存在扰动,但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政策储备丰富,财政积极托底经济,市场震荡慢牛主基调不变,短期内投资者可采用高抛低吸策略 [2][4][8] 周三市场综述 - 周二美股暴跌,A股逆势体现稳定和韧性,美股暴跌对A股短期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实际影响有限 [4] - 周三早盘沪深三大指数高开后窄幅调整,盘中一度翻红,午后冲高回落尾盘翻绿;行业上电源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生物制品等板块跌幅居前;题材股上发电机等题材股涨幅居前,鸡肉概念等题材股跌幅居前 [4] - 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和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6838亿元;上证指数报3371.92点,跌0.23%,成交额6485.02亿;深证成指报10843.23点,跌0.17%,成交额10352.54亿;创业板指报2191.27点,跌0.58%,成交额4974.12亿;科创50指报1092.71点,跌0.73%,成交额1296.20亿 [5] 周三盘面点评 - 算力概念股集体活跃,因相关产业生态大会或举行及数据资源会计处理规定落地,后续随着数据确权推进,行业有望加速发展,中长期数字经济主线地位明确,可关注绩优个股,高抛伪成长纯炒题材个股 [6] - 文化传媒板块大涨,2023年初和四季度推荐该板块投资机会均得到市场验证,虽曾受政策影响受挫,但随着AI发展,传媒行业作为下游应用行业受益多,2025年相关产业前景好,不过连续上涨后高位或有震荡,高抛低吸是占优策略 [7] 后市大势研判 - 多空双方存在分歧原因包括大盘3400点附近有压力需化解、财报季业绩分化、外部美联储降息节奏和中美关税博弈有影响 [2][8][9]
宏观点评报告: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负增长
英大证券· 2025-03-12 15:08
CPI情况 - 2月C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2%,同比数据自2024年1月以来首度转负,主要受春节错月和节后价格回落影响[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5%,鲜菜和猪肉价格环比下降影响CPI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2] - 剔除基差因素,1至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3%,消费品需求改善趋势有望延续[2] PPI情况 - 2月PPI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受国际原油价格和实体经济观望影响[2] - 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带动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上涨,中游制造业价格波动收敛[2] 趋势预测 - 预计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CPI同比有望回升[2] - 随着宏观逆周期措施加码,PPI同比降幅或收窄[2] 风险提示 - 全球贸易战升级增加国内产能过剩压力[1] - 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增加国内制造业成本[1]
宏观点评报告: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负增长-2025-03-12
英大证券· 2025-03-12 14:36
英大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3 月 10 日 分析师:郑罡 执业证书编号: S0990511010001 电话: 0755-83000291 邮箱: zhenggang@ydzq.sgcc.com.cn 相关报告 年底物价表现平稳(2025.1.9) 企业存款增速回升 (2025.1.14) 春节错月影响 CPI 同比负增长 宏观点评报告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战升级,导致外需增长异常放缓,增加国内产能过剩压力。 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增加国内制造业成本。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 1 宏观研究 2 月 CPI 同比下降 0.7%,其中,城市同比下降 0.7%,农村同比下降 0.7%;食 A 品价格同比下降3.3%,非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1%;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9%, 服务价格同比下降 0.4%。2月 CPI 环比下降 0.2%,其中,城市环比下降 0.2%, 农村环比下降 0.1%;食品价格环比下降 0.5%,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 0.1%; 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5%。CPI 同比数据自 2024年1月以来 首度转负。2024年2月龙年春节消费品物价明 ...
英大证券策略晨报-2025-03-12
英大证券· 2025-03-12 10:25
2025 年 3 月 12 日 英大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策 略 晨 报 A 股市场凸显韧性,震荡慢牛仍是主基调,短期关注业绩支撑股 观点: 总量视角 研报内容 总量研究 【A 股大势研判】 一、周二市场综述 【A 股大势研判】 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升级、经济衰退预期升温,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反 复等利空因素的影响,美股"黑色星期一",周一道琼斯指数暴跌 2.08%,纳斯达 克指数重挫 4%,受此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遭遇波动。不过,虽然周二沪深三大指 数跳空低开,但 A 股逆势表现下体现出整体的稳定和韧性,三大指数尾盘均红盘 报收。盘面上看,航天航空、农林牧渔等板块逆势走强,内部结构性机会表现不 错。 因此,美股暴跌对 A 股的短期影响主要集中在情绪层面,实际影响有限。中 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政策储备丰富。财政积极托底经济(今年赤字率拟 按 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4.4 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 5000 亿元。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 11.86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2.9 万亿元。特别国债方面,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3000 亿元),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