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2023年报及2024Q1业绩维持高增速,半导体射频电源快速放量
江海证券· 2024-05-10 09:0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英杰电气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杰电气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射频电源的快速放量[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0亿元,同比增长37.9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27.23%。其中,光伏行业的销售收入为9.74亿元,同比增长58.77%,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5.03%;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销售收入为3.29亿元,同比增长69.3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62%;充电桩的销售收入为0.97亿元,同比增长12.5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8%。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61.0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0.80亿元,同比增长44.73%[1] 订单情况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签订单展望积极。截止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30亿元,同比增长15.96%;公司新签订单26亿元,同比增长8.33%。其中,在手订单中超过70%是待结算的已发出商品,正常情况下会在2024年和2025年确认为销售收入,同时2024年上半年的较短确认周期的订单也可能在本年度内确认销售收入。2024年一季度新签订单同比略有下降,但是月均订单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海外占比提升[2] 行业拓展 - 光伏硅料硅片电源承压,积极拓展电池片电源。2023年来自光伏行业的订单整体高于2022年,其中硅料电源订单同比下降,硅片电源同比增长,电池片电源首次获得批量订单。预计今年来自国内的硅料电源和硅片电源的订单承压,但是公司应用于TOPCON的中频溅射电源2023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有稳定的客户和订单,今年的订单有望实现增长,同时,公司也在进行HJT的射频电源研发,储备多种技术路线[3] - 半导体领域订单增长明显,充电桩布局海外开拓新增长极。2023年全年来自半导体领域的订单约3.7亿元,相较2022年的2.5亿元增长明显,增长主要来自于半导体设备端的射频电源和半导体材料端的碳化硅行业。中微公司参股公司专门负责射频电源业务的子公司——成都英杰晨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有助于加强和下游客户的绑定。公司通过外贸子公司——英杰寰宇开展海外销售,公司的直流充电桩在2023年取得北美的认证和国际专利,2024年开始在海外进行销售,近期签订了体量较大的订单[4] 估值和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34/30.46/36.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17%、20.22%、19.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4/7.06/8.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32%、20.85%、21.84%,对应的EPS分别为2.65/3.20/3.90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5月8日)的PE分别为17.69X/14.64X/12.02X。结合对标公司的估值以及对英杰电气业务的分析,可以给予公司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4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66.25元,维持“买入”评级[5]
首次覆盖:国内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江海证券· 2024-05-08 19:0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FA自动化零部件龙头企业,拥有上百万个SKU产品体系,截至2023年末已成功开发180余万个SKU的产品体系[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13]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且相对集中,实际控制人持股40.26%,核心团队经验丰富[14]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84/36.55/42.2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50%/14.80%/15.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14/7.37/8.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58%/19.93%/11.83%[6] - 公司预计到2028年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1,490亿元,预测公司市场占有率为4.84%[5] 产品和市场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已形成较高品牌知名度,拥有881名产品中心人员和研发人员[17] - 公司已开发并涵盖226个大类、3,880个小类、18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20] - 公司在新能源锂电、3C、汽车、光伏、半导体行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0.89%、20.58%、6.71%、14.66%和4.28%[23] - 公司五大行业客户的销售合计占比为77.12%,光伏行业收入占比提升明显[24] 市场趋势 - 制造业PMI数据回升至扩张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制造业景气面明显扩大[36] -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同比增长6.7%,工业生产形势向好[39]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7.8%,全球PC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PC市场有望恢复正增长[42] - AR/VR设备全球出货量预计激增44.2%,AR市场规模预计五年CAGR为87.1%[44] 行业展望 - 3C市场的复苏和新产品推出将推动企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46]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150万,销量同比+21.1%,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46] - 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2023年达到1202.6GWh,同比增长25.6%[48] -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90GW,其中中国国内新增装机达216.88GW,同比增加148.1%[49]
传媒行业事件点评报告:游戏行业低点已过,当前建议积极布局
江海证券· 2024-05-08 11: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环比下降5.86%,主要是春节热度减退的影响[2] - 2024年3月共39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21.30亿美元,占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8.40%[3][4] - 2024年4月颁布95款国产网络游戏版号,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23.70%,体现了政策呵护意图明显[6] - 建议积极布局游戏行业,看好主业稳健、积极拥抱AI的游戏公司,如巨人网络、恺英网络、三七互娱[7] 行业概况 - 2024年3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4.17亿元,环比下降5.86%,同比增长7.18%[2] - 2024年3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9.53亿元,环比下降7.13%,同比增长8.75%[2] - 2024年3月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5.28亿元,环比下降2.02%,同比下降0.39%[2] - 2024年3月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0.23亿元,环比下降6.34%,同比增长4.30%[2] - 2024年3月中国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27亿美元,环比增长5.98%,同比增长11.34%[2] 重点公司表现 - 从2024年3月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top30榜单来看,腾讯、网易、米哈游分别位列前三名[5] - 米哈游旗下游戏《崩坏:星穹铁道》3月收入环比增长56.00%,表现亮眼[5] - FirstFun凭借旗下游戏《LastWar:SurvivalGame》的强劲增长,位列榜单第4名[5] - 三七互娱排名有所下降,但其于去年9月推出的《Puzzles&Chaos:FrozenCastle》过去数月收入稳步提升,已成为三七互娱旗下排名第2的手游产品[5] 政策环境 - 2024年4月颁布95款国产网络游戏版号,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23.70%,体现了政策呵护意图明显[6] - 本次过审的95款游戏中,1款为客户端/游戏机(PS)游戏,6款同时获得移动端和客户端版号,剩下88款为移动端游戏,其中42款为移动休闲益智游戏[6] - 重点游戏产品包括腾讯公益类游戏《碳碳岛》、网易射击类游戏《破碎之地》、快手自研游戏《无尽梦回》等[6] 风险提示 - 游戏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8] - 游戏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8] - 游戏版号审批趋严风险[8]
2024年一季度点评:销量端承压,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江海证券· 2024-05-07 17: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01.50亿元,同比-5.19%,归母净利润15.97亿元,同比+10.06%,扣非归母净利润15.13亿元,同比+12.11% [1] - 2024Q1公司产品销量下滑,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132.2万千升,同比下滑5.6%,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96万千升,同比下滑2.4% [2] - 吨单价持续提升,2024Q1公司整体吨单价4647.44元/千升,环比2023Q4提升12.00%,同比2023Q1提升2.58% [3] - 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费用端加强控制,公司2024Q1毛利率提升至40.44%,同比+2.12pct,净利率提升至15.99%,同比+2.23% [4][5] 公司投资亮点 - 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提升,2024Q1占比43.96%,同比提升2.32pct,公司产品结构升级仍较顺利 [3] - 销售费用率下降1.01pct,公司加强费用投放效率 [5] 公司未来展望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59.80/379.96/399.37亿元,收入增速6.02%/5.60%/5.11% [6]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5/57.47/62.2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08%/12.13%/8.34% [6] - 对应PE为22/19/18X [6]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7] - 原材料和包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7]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7]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江海证券· 2024-05-07 17: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4月15日至5月5日期间,申万机械行业小幅上涨0.73%,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9位,相对沪深300指数跑输2.97个百分点。[9][10] - 截至2024年4月30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5.20倍,在过去5年中的分位为41.82%,相对上个报告期末小幅上升,继续保持过去五年中的中下游水平。[12][13] - 2024年4月,我国制造业PMI录得50.40%,较上月环比下降0.40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5][16] - 2024年1-3月,我国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较上月降低2.20个百分点,录得2.30%,营业利润率环比提升0.16个百分点至4.86%。[19][20] - 2024年3月,国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录得9.90%,较前值提升0.50个百分点,较2023年同期增加2.90个百分点。[21][22] - 2024年3月,中国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为约55,000台,同比减少9.70%。[26][27] - 工信部将重点推动数字技术、科技创新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认为能够研发、生产大批量数智化设备以及进行突破性创新的机械设备领域相关标的将在年内获益。[51] - 主要风险包括国际冲突影响机械设备行业需求、美国降息预期不明朗影响需求、部分工程机械市场规模下降等。[52] 报告内容总结 行情回顾 - 2024年4月15日至5月5日期间,申万机械行业小幅上涨0.73%,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9位,相对沪深300指数跑输2.97个百分点。[9][10]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中,有226只个股上涨,341只个股下跌,涨跌个股数量分别占行业全部个股的39.51%、59.62%,机械设备行业过半个股下跌。[9]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4月30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5.20倍,在过去5年中的分位为41.82%,相对上个报告期末小幅上升,继续保持过去五年中的中下游水平。[12][13] 行业数据跟踪 - 2024年4月,我国制造业PMI录得50.40%,较上月环比下降0.40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5][16] - 2024年1-3月,我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10%,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录得6.70%。[17][18] - 2024年1-3月,我国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较上月降低2.20个百分点,录得2.30%,营业利润率环比提升0.16个百分点至4.86%。[19][20] - 2024年3月,国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录得9.90%,较前值提升0.50个百分点,较2023年同期增加2.90个百分点。[21][22] - 2024年3月,中国挖掘、铲土运输机械产量为约55,000台,同比减少9.70%。[26][27] 行业动态 - 2024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工业经济运行、新型工业化发展、信息通信业发展等情况。[34][35][36][37][38][39][40][41][42][43][44] - 2024年4月21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在贵阳举行,工信部部长金壮龙等出席并致辞,强调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45][46][47][48] - 工信部联合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的通知》,要求推动数字纺织建设、强化综合服务支撑、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等。[49] 投资建议 - 从宏观数据和政策角度分析,工信部将重点推动数字技术、科技创新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认为能够研发、生产大批量数智化设备以及进行突破性创新的机械设备领域相关标的将在年内获益。[51] 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包括国际冲突影响机械设备行业需求、美国降息预期不明朗影响需求、部分工程机械市场规模下降等。[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