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航空装备Ⅱ行业:2025年C919产能规划大幅上修,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布局拐点已至
江海证券· 2025-03-25 16: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 2029年C919产能规划呈稳步提升趋势,国产大飞机步入规模性批量生产阶段,产业链布局拐点已至 [5][7] - 已交付的16架C919在春运全部投入运营,证明其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运行能力 [7] - 未来20年全球将交付43863架喷气客机,C系国产飞机有望获可观份额,若C919国际适航证进展顺利,国产客机或与空客、波音形成三足鼎立 [7] - 我国国产客机将步入高速发展期,若获国际适航证,C系客机在国际市场或占重要地位,相关产业链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相对收益1个月为3.65%、3个月为 - 0.51%、12个月为11.91%;绝对收益1个月为3.29%、3个月为 - 0.84%、12个月为21.1% [3] 产能规划 - 2025年C919产能由年初50架/年上修至75架/年,2025 - 2029年规划产能分别为75/100/150/150/200架/年,2029年较2027年产能上限提升33% [5][7] 采购额情况 - 中国商飞2025年采购额较2024年近200亿大幅提升70% [7] 运营情况 - 今年春运期间,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3架C919全部投入运营,国航计划执行400班次 [7] 市场预测 - 预计到2043年全球客机机队增至48931架,将交付43863架喷气客机;我国预计接收9323架喷气客机,机队规模达10061架,占全球20.6%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航西飞、西子洁能等相关产业链企业 [7]
汽车行业: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高压快充产业趋势进一步确认
江海证券· 2025-03-20 0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发布超级 e 平台,高压快充产业趋势进一步确认 [3] - 兆瓦闪充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比亚迪超级 e 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将电动车带入千伏时代 [6] - 头部企业引领高电压和快充趋势,带动零部件量价齐升,预计到 2026 年底,支持高压快充车型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 1300 万辆以上 [6] - 推荐充分受益比亚迪及其他主机厂带来快充车型放量的品种,建议关注威迈斯、富特科技、欣锐科技;充电桩建议关注英可瑞、京泉华、双杰电气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汽车行业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 4.87%、12.51%、18.31%,绝对收益分别为 7.3%、14.18%、29.53%,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 [2] 事件 - 2025 年 3 月 17 日,比亚迪召开超级 e 平台技术发布暨汉 L、唐 L 预售发布会,发布划时代超级 e 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刷新多项全球之最 [3] 投资要点 - 比亚迪兆瓦闪充体系包括 1000kW 充电桩(配储)+千伏平台架构(超大电机、碳化硅电控)+10C 闪充电池,全国将建设 4000 + 个超充桩,独创“双枪充电”技术 [6] - 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量产 3 万转电机,单电机峰值功率 580kW、功率密度 16.4kW/kg、零百加速 2 秒级、最高时速 300km/h;采用全新一代 1500V 碳化硅功率芯片,为全球车规级量产最高电压等级;发布闪充电池,电池内阻降低 50%,最大充电电流 1000A、峰值充电倍率 10C [6] - 根据国内主要车企发布的 800V 及以上高压快充车型规划,2022 年逐步量产,2023 年满足 3C 以上高压快的高端车型将密集上市,2025 年主流车型将均会支持高压快充 [6] - 整车电池电压从 450V 提升到 950V 或更高电压,充配电系统、电驱部分、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等部件会受到影响,高电压会导致部分部件成本增加,如 950V 电压平台相比 450V 电压平台增加成本约 6500 元 [6]
汽车行业:三部委发布2025重卡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关注重卡产业链投资机会
江海证券· 2025-03-20 0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部委发布 2025 重卡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应关注重卡产业链投资机会 [1] - 2025 版政策相比 2024 版有三点变化,天然气重卡市场有望在 2025 年进一步快速增长 [4] - 商用车 2025 年销量开门红但与历史高点有差距,2025 年全年重卡销量有望重回 100 万辆 [4] - 建议关注中国重汽、中集车辆、潍柴动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3 月 18 日,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对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给予资金补贴 [1] 补贴政策内容 - 明确补贴范围,支持国三、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更新,实施差别化补贴标准,已获中央其他资金支持车辆不纳入 [4] - 明确资金渠道和拨付方式,央地按 9:1 原则共担,各地区中央承担比例不同,未用完资金收回中央 [4] 政策变化 - 报废更新货车范围删除“柴油”,涵盖天然气中重卡 [4] - 新增报废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报废时间不足 1 年可申请新购补贴 [4] - 增加国四报废,响应扩大补贴范围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的发文 [4] 行业销量情况 - 2025 年 2 月商用车销售 31.33 万辆,同比增长 25%;1 - 2 月累计销售 60.38 万辆,同比增长 5%,与 2021 年 1 - 2 月有超 15 万辆差距 [4] - 2024 年新能源重卡销量 8.2 万辆,同比增长 140%;2025 年 2 月销量 8171 辆,同比增长 304%,2 月占比 16.96%,高于 2024 年全年及同期 [4] - 2024 年天然气重卡销售 17.82 万辆,同比增长 17%;2025 年 2 月实销 1.77 万辆,同比增长 85%,占比 36.73%,较 1 月环比扩大 [4]
社会服务行业:多地出台鼓励生育政策,母婴板块受益
江海证券· 2025-03-19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地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呼和浩特生育补贴力度超预期,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出生率有望提升,生育政策催化下母婴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7] - 呼和浩特“一杯奶”政策促进乳制品消费,利好乳制品产业链,预计童装家纺、婴童连锁、玩具文具、教育板块估值也会得到提振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 3.39、 -3.54、 -0.38,绝对收益分别为 4.92、 -1.36、11.88(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 [2] 投资要点 - 乳制品方面,市场对婴配粉企业基本面预期有望改善、估值提升,关注港股中国飞鹤、蒙牛乳业,A股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同时关注上游原奶周期触底回升及现代牧业 [5] - 婴童用品连锁关注孩子王、爱婴室 [7] - 玩具文具公司关注布鲁可、晨光股份 [7] - 儿童美妆板块关注润本股份、上美股份 [6]
商贸零售行业:支持消费政策频出,提振消费者信心
江海证券· 2025-03-19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政府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推动消费复苏和升级的重要举措 [1] - 方案提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解决居民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是提振消费的首要任务和提升消费能力的基石 [6] - 方案提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释放更多消费动能 [6] - 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提升服务消费可提升消费潜力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 1个月相对收益 -0.04%,绝对收益 1.67%;3个月相对收益 -14.31%,绝对收益 -11.89%;12个月相对收益 4.78%,绝对收益 17.0%(相对收益与沪深300相比) [5] 各行动建议关注板块及公司 - 城乡居民创收促进行动,建议关注人力资源服务板块,如科锐国际、北京人力 [6] -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建议关注母婴产业链,如孩子王、爱婴室和乳制品中的伊利股份、中国飞鹤 [6] -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建议关注旅游板块,如宋城演艺、九华旅游、长白山 [6] -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关注国产消费品牌,如登康口腔、百亚股份、巨子生物等;新型消费关注AI + 消费,如康耐特光学、博士眼镜 [6] - 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关注两轮车板块,如九号公司、爱玛科技 [6]
支持消费政策频出,提振消费者信心
江海证券· 2025-03-19 2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消费复苏和升级的重要举措 [1] - 方案提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是解决居民消费能力的首要任务,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才能根本上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6] - 方案提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多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或释放更多消费动能 [6] - 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大,提升服务消费能提升消费潜力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 1个月相对收益 -0.04%,绝对收益 1.67%;3个月相对收益 -14.31%,绝对收益 -11.89%;12个月相对收益 4.78%,绝对收益 17.0%(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2025 年 3 月 14 日数据) [5] 投资建议 - 城乡居民创收促进行动建议关注人力资源服务板块,如科锐国际、北京人力 [6] -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建议关注母婴产业链,如孩子王、爱婴室和乳制品中的伊利股份、中国飞鹤 [6] -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建议关注旅游板块,如宋城演艺、九华旅游、长白山 [6] -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建议关注国产品牌登康口腔、百亚股份、巨子生物等,新型消费关注 AI+消费,如康耐特光学、博士眼镜 [6] - 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建议关注两轮车板块,如九号公司、爱玛科技 [6]
方正阀门(920082):阀门行业海外先行者,聚焦产品优化
江海证券· 2025-03-19 10: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阀门市场需求规模将稳步提升,预计到2026年将达923亿美元,2022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97% [5][44]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综合竞争实力较强,品牌知名度位居前列,聚焦产品优化,努力发展中高端产品 [5]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达7.77亿元/8.47亿元/9.18亿元与0.67亿元/0.72亿元/0.7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专业经营阀门设计制造、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营宗旨是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优服务的产品,自主研发产品技术达行业前端 [8] 主营业务介绍 - 主营工业阀门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含球阀、闸阀等系列,下游适用领域覆盖石油、天然气等多个领域,获多个国际通用产品认证和国内外客户认可 [9] - 2023年球阀营收3.11亿元、占比45.83%,2024年H1营收1.80亿元、占比44.26%;闸阀2023年营收1.71亿元、占比25.18%,2024年H1营收1.18亿元、占比29.04%等 [11] 发展历程 - 1992年4月前身永嘉县配套阀门厂建立,历经多次名称和性质变更,2023年1月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创新层挂牌公开转让,2024年12月在北交所上市 [14][15]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1月24日,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为方高远和方品田,各持股32.91%,股权相对集中 [16] - 有3家全资子公司,方正阀门集团永嘉科技有限公司和方正阀门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主营阀门产品业务,温州方正贸易有限公司为销售平台 [16] 管理层与研发队伍 - 董事长方高远和副董事长方品田年方30余岁,在公司工作约10年、13年,管理层团队多为机械或阀门行业资深从业人员 [20] - 截至北交所上市时,有3名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上半年,研发技术团队规模70人,占全部员工10.48%,核心人员多培养自内部 [23] 募集资金计划投资项目 - 发行3,829.50万股募集资金,用于新增30,800台中高端工业阀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27年年中完成,扩充产能30,800台/年)、研究院升级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5][27] 公司经营状况 - 受国外需求减低等因素冲击,2021年营业收入受挫,后逐步恢复,2023年超2020年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14.34%达5.83亿元 [29] - 受多种因素影响,2021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2022年后恢复增长,2023年恢复至0.6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达0.50亿元 [32] - 毛利率2021年大幅降低,2023年有所抬升,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稳定;净利率2020 - 2024年上半年呈降低 - 增长 - 平缓态势,整体盈利能力回升体现盈利韧性与应对调节能力 [34][35] - 研发费用规模变动与营收规模基本一致,2022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有所降低 [36] 阀门行业简介 -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控制部件,具备导流、截流等功能,品种规格繁多,可按多种标准分类 [39][41] - 2020 - 2022年全球工业阀门市场规模由732亿美元增至79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89%,预计2026年达923亿美元,2022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97% [44] 努力优化产品结构,行业知名度位居前列 - 秉持自主品牌战略,竞争集中于中高端阀门,有深厚技术与研发实力等,获多项行业认证许可,海外业务拓展早,品牌知名度位居前列 [45] 研发配置齐备,技术体系完善 - 构建综合性创新体系,有60余名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和省级企业研究院,配备齐全研发设备,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47] - 配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48] - 构建完善技术体系,有9项阀门相关核心技术,储备多项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核心技术 [48]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在研项目18项,过往科研项目获多项奖项,与多所院校合作研发,持有14项发明专利与117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起草制订8项国家级、行业级标准 [58][60] 产品性能优越,荣获国家认证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产品在多个方面有优越性能,如球阀具备防火、防静电等功能,闸阀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等 [11] - 2020 - 2024年上半年产品获多项产品先进性认证和首台套认证 [5][60] 获得行业、客户与国家的充分认可 - 获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欧盟PED(CE)指令认证等多个国际通用产品认证 [9] - 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企业和荷兰壳牌、英国石油等国际能源及石化巨擘 [9] - 被认证为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获浙江省博士工作站与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60] 坚持产品结构优化,相关成果显著 - 2021 - 2023年上半年,非中高端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萎缩,显示公司优化产品、提升产品结构目标取得显著成果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7亿元、8.47亿元、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0.72亿元、0.76亿元 [5] - 截至2025年3月9日收盘价16.79元,对应2024 - 2026年PE为36.57倍/34.03倍/32.01倍,综合考虑给予“增持”评级 [5]
机械设备行业: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发布,上游设备产业链及中游相关机械产品或将受益
江海证券· 2025-03-18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16日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能提升保障消费者消费能力,政策落实影响将通过产业链向上传导至消费产品生产设备,促进通用、专用制造装备市场发展,部分政策或间接推动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设备市场需求提升 [5] - 方案多举措提振消费惠及机械设备产业,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等行动方面,对多种机械设备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5] - 建议重点关注主营方案重点提及领域相关产品的机械设备行业上市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7.03%、12.75%、14.56%,绝对收益分别为8.28%、14.65%、26.51%,相对收益与沪深300相比 [3] 相关研究报告 - 江海证券发布多份机械设备行业相关报告,包括行业点评报告和行业研究报告 [4] 投资要点 - 提升收入并保障消费能力为机械设备提供下游需求端基础,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提升等措施可提升保障消费者消费能力,政策影响传导至生产设备促进装备市场发展,加强以工代赈和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或推动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设备需求提升 [5] - 多举措提振消费惠及机械设备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支持适老设备、旅游设备和运动场地工程机械装备发展;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带动汽车等消费品生产设备需求增长,推动住房建设工程机械装备进入上升周期;消费品质提升行动为自动化设备与增材制造装备带来发展机遇;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推进物流配套装备产业发展 [5]
医药生物行业:中国暂停进口日本谷胱甘肽等5种原料药,或将激活国内谷胱甘肽产业链的发展
江海证券· 2025-03-18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暂停进口日本 KYOWA HAKKO BIO CO.,LTD.谷胱甘肽等 5 种原料药,或激活国内谷胱甘肽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7][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3 月 16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暂停进口日本 KYOWA HAKKO BIO CO.,LTD.的 Hofu 工厂生产的谷胱甘肽等 5 种原料药,因其未按批准工艺生产、外购原料药贴签包装,违反中国 GMP 和关联审评要求 [7] 投资要点 - 谷胱甘肽市场需求广泛,应用于医药、美容及保健品领域,全球市场价值或超数十亿美元,2023 年北美占 35.01%市场份额,中国和印度分别占 27.49%和 15.27%,东南亚 2024 - 2030 年 CAGR 有望达约 19.37% [9] - 全球谷胱甘肽市场规模近年稳步增长,2021 年约 9.3 亿元,2023 年增至 11.21 亿元,亚太占 60%份额,2023 年中国市场规模 19.43 百万美元,占全球 19.92%,预计 2030 年扩大至 23.09 百万美元,占比 17.17% [9][10] - 全球谷胱甘肽市场主要供应商有 Kyowa Hakko Bio Co. Ltd.等,Kyowa Hakko Bio Co. Ltd.是最大生产商之一,进口暂停或致产能短缺、供需失衡及价格上涨 [10] - 中国和日本是全球谷胱甘肽生产领军者,2023 年中国占 56.82%市场份额领先,日本占 37.22%,预计中国份额将进一步攀升,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11] 投资建议 - 日本工厂谷胱甘肽进口暂停或引发产业格局变革,建议关注涉及谷胱甘肽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如金城医药、赛托生物等 [11]
中国暂停进口日本谷胱甘肽等5种原料药,或将激活国内谷胱甘肽产业链的发展
江海证券· 2025-03-18 16: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药监局暂停进口日本 KYOWA HAKKO BIO CO.,LTD.谷胱甘肽等 5 种原料药,或激活国内谷胱甘肽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7][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3 月 16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暂停进口日本 KYOWA HAKKO BIO CO.,LTD.的 Hofu 工厂生产的谷胱甘肽等 5 种原料药,因其未按批准工艺生产、外购原料药贴签包装,违反中国 GMP 和关联审评要求 [7] 投资要点 - 谷胱甘肽市场需求广泛,应用于医药、美容及保健品领域,全球市场价值或超数十亿美元,2023 年北美占 35.01%市场份额,中国和印度分别占 27.49%和 15.27%,东南亚 2024 - 2030 年 CAGR 有望达约 19.37% [9] - 全球谷胱甘肽市场规模近年稳步增长,2021 年约 9.3 亿元,2023 年增至 11.21 亿元,亚太占 60%份额,2023 年中国市场规模 19.43 百万美元,占全球 19.92%,预计 2030 年扩大至 23.09 百万美元,占比 17.17% [9][10] - 全球谷胱甘肽市场主要供应商有 Kyowa Hakko Bio Co. Ltd.等,Kyowa Hakko Bio Co. Ltd.是最大生产商之一,进口暂停或致产能短缺、供需失衡及价格上涨 [10] - 中国和日本是全球谷胱甘肽生产领军者,2023 年中国占 56.82%市场份额领先,日本占 37.22%,预计中国份额将进一步攀升,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11] 投资建议 - 日本工厂谷胱甘肽进口暂停或引发产业格局变革,为其他生产商提供市场份额,建议关注涉及谷胱甘肽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如金城医药、赛托生物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