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528
中泰国际· 2025-05-28 09:57
港股市场 - 5月27日,恒生指数微升99点或0.4%,收报23381点,恒生科指升0.5%,收报5182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升0.6%,大市成交2033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19.75亿港元[1] - 消费板块泡泡玛特涨5.4%,布鲁可单日涨2.8%,月初至今升15.4%;汽车板块小米先跌后回升,前四月交付新能源车10.45万台,完成全年目标30%;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有轮动交易[2] - 上周内房港股普遍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下跌2.0%,落后大市3.1个百分点[8]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202万平方米,同比升0.2%,环比升9.8%,一、二、三线城市同比变化率分别为+29.0%、 -12.8%、+2.7%[3] - 2025年首周至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手商品住宅累计成交量同比分别升1.1%、8.8%、29.5%、47.0%[4]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85.3,一线城市为52.3,二线城市为142.9[5]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287万平方米,同比跌35.8%,环比跌47.5%[6] 其他市场 - 美股标普500及纳指短线或在200天线反弹,但市场短期缺乏积极催化剂冲高,关注防御型且宏观敏感度较低的必选消费及公用事业[11] - 美债10年期债息或维持4.3%-4.8%区间震荡,可在此区间交易美债[12] - 美元指数下挫至99关左右,离岸人民币升至7.16左右近六个月高位,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双向波动[13]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527
中泰国际· 2025-05-27 13:05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进入阶段性调整,建议保持“防守反击”思路,关注高股息防御、政策支持消费、自主可控突围等板块,内房港股投资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 [1][7][16] 每日大市点评 - 5月26日港股大盘低开低走,恒生指数跌1.4%,恒生科指跌1.7%,两大指数或进入阶段性调整,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逆市升0.3%,成交金额增至2235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15亿港元 [1] - 石油、煤炭等公用事业及部分休闲娱乐股份表现突出,汽车、消费互联网、生物医药跌幅较大,比亚迪促销引发“减价战”忧虑,汽车板块下挫,美团业绩前受政策和竞争影响下跌 [1] 宏观动态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202万平方米,同比升0.2%,环比升9.8%,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一线城市同比增29.0% [2] 行业动态 - 周一汽车板块全面下跌,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但竞争激烈,二手新能源车价格下滑,智能驾驶事故致部分消费者退订,比亚迪下调价格,相关企业股价下跌 [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随恒指下跌2.4%,4月医保基金收入增加略多于支出,但新增金额少于3月,情况难言乐观 [3] - 核电股延续升势,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动美国核能产业发展,中广核相关企业上涨,电力设备股和火电股也上升,煤炭价格下跌有利火电企业成本降低 [4]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2025年5 - 6月港股市场策略展望 - 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但科技脱钩风险升温,谈判或“短期缓和、长期拉锯”,中国经济4月修复动能趋缓,政策托底但企业盈利修复有限,若三季度财政加码且中美博弈可控,经济有望弱复苏 [5] - 4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分化,市场对衰退担忧消退但关税抑制企业开支,美联储或9月降息,港股通流量反复,南向资金谨慎,外资回流取决于多个因素 [6] - 恒生指数修复跌幅,港股估值大幅修复,当前估值不低,建议“防守反击”,关注高股息、政策支持消费、自主可控突围等板块,推荐腾讯等金股 [7][8] 中国房地产周报 (2025.05.12 - 05.18)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80万平方米,同比跌9.0%,环比升9.6%,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各地同比增幅不一 [10][11]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90.5,一线城市存销比55.1,二线城市存销比153.0,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中央推进城市更新,内房港股落后大市 [12][13][15] - 近周新房及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但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增长,存销比环比下降,数据好坏参半,内房港股投资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关注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 [16][17]
中泰国际:恒生指数背离,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红筹指数)的表现优于整体大盘,反映资金开始从高BETA板块流出
中泰国际· 2025-05-23 10:13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大盘 5 月 22 日回落,整体风险偏好下降,投资策略建议“防守反击”,关注高股息防御、政策支持消费、自主可控突围等板块;中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好坏参半,内房港股持续落后大市,投资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 [1][7][16] 每日大市点评 - 5 月 22 日港股大盘回落,恒生指数跌 283 点或 1.2%收报 23,544 点,恒生科指跌 1.7%收报 5,251 点,大市成交 1,982 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 38.8 亿港元 [1] - 港股内部质素转弱,超 1 千只股份下跌,除内银外重点板块普遍下跌,互联网龙头股价缺乏方向,生物医药股表现分化 [1] - 港股整体风险偏好下降,资金从高 BETA 板块流入防御性板块,IPO 及二级市场配售活跃带来抽资压力,AH 溢价偏低和美债无风险利率上扬不利港股突破 [1] - 截至上周日元投机性净空仓升至 17.2 万份,近期日元 1 个月波动率增加,美日利差收窄,若日元升值加速,提防美日套息交易逆转触发全球风险资产下跌 [1]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 - 小鹏汽车一季度业绩胜预期,净亏损收窄至 6.6 亿元,交付量和收入大幅提升 3.3 倍和 1.4 倍,预期二季度量同比升超 2.3 倍、收入同比升 1.1 - 1.3 倍,下半年毛利率改善,四季度转盈 [2] - 小鹏在 AI 方面发展计划积极,将提升智能辅助驾驶能力,2026 年推出人型机器人,业绩和指引提振市场情绪,周四股价升 5.8%,其他汽车股表现分化 [2] 医疗保健板块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5 月 22 日下跌 0.92%,信达、中生、翰森、荣昌分别上涨 0.48% - 5.44% [3] - 荣昌宣布配售 1900 万股,配股价 42.44 港元,较 5 月 21 日收市价折让 9.51%,募资约 8 亿港元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及业务拓展,宣布配股后股价涨 5.44% [3] - 荣昌近月上涨主因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上市和研发进展,将在 ASCO 汇报研究成果,配股筹资舒缓资金压力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 - 5 月 22 日除香港公用板块轻微上升,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下跌,协鑫科技、龙源电力、华电国际分别下跌 5.5%、2.9%、3.5% [4] - 近期海外天然气期价略升,不利天然气港股投资情绪,短期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俄乌战争及巴以冲突暂未停止 [4]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2025 年 5 - 6 月港股市场策略展望 - 中美贸易摩擦 2.0 阶段性缓和,新增关税从 145%削减至 30%,但科技脱钩风险升温,谈判或“短期缓和、长期拉锯” [5] - 中国经济 4 月温和修复但动能趋缓,政策多箭齐发对冲压力,企业盈利修复力度有限,若三季度财政加码且中美博弈可控,经济有望弱复苏 [5] - 4 月以来美国经济“硬数据韧性与软数据分化”,市场对衰退担忧消退,但关税不确定性抑制企业资本开支,美联储降息时点或推迟至 9 月 [6] - 港股通流量 4 月中旬起反复,南向资金取态谨慎,倾向低买高沽和防守,港美利差扩阔等因素不利港股持续向上,外资回流取决于多个因素 [6] - 恒生指数修复跌幅,港股估值大幅修复,当前估值已不低,若外部压力上升且内部增量财政政策克制,或阻碍港股估值进一步修复 [7] - 策略建议“防守反击”,关注高股息防御、政策支持消费、自主可控突围等板块,金股推荐腾讯、美的集团等 [7][8] 中国房地产周报 (2025.05.12 - 05.18) - 上周 30 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 180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 9.0%优于前周,环比上升 9.6%优于前周,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 [10] - 2025 年首周至今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各地同比增幅变化不一,北京同比下跌 2.7%优于前周,上海、广州同比上升且升幅优于前周,深圳同比上升但升幅差于前周 [11]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 90.5,低于去年同期和前周,一线城市存销比低于去年同期和前周,二线城市存销比高于去年同期和前周 [12] - 上周 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 1,260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 33.2%,环比下跌 29.9%,同比变化差于前周 [13] - 5 月 15 日中央发布城市更新意见,提出到 2030 年城市更新取得重要进展等目标 [14] - 上周内房港股持续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上升 0.7%,落后大市 1.4 个百分点 [15] - 近周新房及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表现欠佳,但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长,商品房存销比整体环比下降,数据好坏参半,内房港股投资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关注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 [16][17]
中泰国际每日策略-20250521
中泰国际· 2025-05-21 17:37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20日港股大盘在消费股、医药及新股热潮带动下回升,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表现亮眼,各行业有不同动态;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但科技脱钩风险升温,中国经济温和修复但动能趋缓,港股市场生态改变,投资策略建议“防守反击”;房地产市场新房成交量同比跌幅收窄但土地成交量仍下跌,内房港股持续落后大市 [1][2][6] 每日大市点评 - 5月20日港股大盘回升,恒生指数全日上升348点或1.5%,收报23,681点,恒生科指上升1.2%,收报5,317点,大市成交1,983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63.3亿港元 [1] - 盘面上医药及消费股表现突出,三生制药股价暴升32.2%,荣昌生物上升16.2%,蜜雪集团上升4.5%,老铺黄金及毛戈平分别大升9.4%及12.3% [1] 宁德时代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天大升16.4%,收报306.2港元,较A股大幅溢价7.4%,国际发售大幅超额,H股上市后有望被纳入相关指数及港股通名单吸引被动资金 [2]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 - 宁德时代首日挂牌港股收盘较招股价上涨16.4%,A股股份全天上升1.1%,短期内港股相较A股将维持溢价水平;零跑汽车一季度销量同比+62.1%,收入同比+87.1%,净亏损同比大幅改善,规模效益下半年或持续显现 [3] 消费板块 - 受A股大千生态收购传闻刺激,港股朝云集团连续两天拉升,本周上涨13.8%创52周新高,2024年宠物板块收入约1.3亿元,占比7.0% [3] 医疗保健板块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逆市上涨2.6%,恒瑞医药认购反应火爆,三生制药达成合作获高额付款,投资情绪高涨,部分市场观点对创新药生产商忧虑减退,医药企业业绩逐步好转 [4] 公用事业板块 - 4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电力、供水、燃气港股普遍上升,水务股表现较好,广州将上调水价或带动全国 [5]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2025年5 - 6月港股市场策略展望 - 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但科技脱钩风险升温,谈判或“短期缓和、长期拉锯”;中国经济4月温和修复但动能趋缓,政策托底,企业盈利修复力度有限,三季度经济有望弱复苏但有核心约束 [6] - 4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分化,市场对衰退担忧消退,美联储降息时点或推迟至9月;港股通流量反复,南向资金谨慎,外资回流取决于多因素 [7] - 恒生指数修复跌幅,港股估值大幅修复,当前估值不低,后续外部压力上升或阻碍估值修复;策略建议“防守反击”,关注防御主线和政策催化板块 [8] - 金股推荐腾讯、美的集团、中国水务等10只股票 [9] 中国房地产周报(2025.05.12 - 05.18) - 新房成交量同比跌幅收窄,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8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9.0%,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 [11] - 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各地同比增幅变化不一,北京同比下跌2.7%,上海同比上升8.7%,广州同比上升29.6%,深圳同比上升49.0% [12] - 商品房存销比持续环比下降,十大城市为90.5,一线城市为55.1,二线城市为153.0 [13] - 土地成交量依然同比下跌,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26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33.2% [14] - 中央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发布相关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目标 [15] - 内房港股持续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上升0.7%,落后大市1.4个百分点 [16] - 目前房地产市场数据好坏参半,暂欠明确信息,内房港股投资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关注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 [17][18]
中泰国际:受到中美贸易摩擦风险舒缓、叠加科网股业绩超预期的提振
中泰国际· 2025-05-20 10:50
2025 年 5 月 19 日 星期一 自 4 月中旬起,港股通的流量开始反复,5 月 12 日更出现 185 亿港元的净流出,创史上第二高的净流出金额,显示南向 资金的取态开始谨慎,短期布局上更倾向防守。一方面,当前 AH 溢价指数已跌至 2020 年以来 16.0%分位数的位置,大举 做多的性价比不足。另一方面,腾讯(700 HK)及阿里(9988 HK)的估值及股价均已回到年内高点,叠加业绩后缺乏增 量催化剂,部分资金倾向获利了结。由于年初以来南向资金是支撑港股成交及表现的主要动力,若后续缺少南向资金的 支持,或增加港股的回调压力。当前港股处于"政策底"与"博弈顶"的拉锯中,恒指 23,500-24,000 点区间压力显著。 若三季度中美谈判出现超预期恶化,政策对内需提振的对冲不足,叠加缺乏港股通大幅净流入的支撑力,港股或延续 "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格局,策略上需在"高股息防御"与"自主可控突围"间寻求平衡。 宏观动态: 5 月 16 日,穆迪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 Aaa 下调一级至 Aa1,但同时将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 定"。这是继标准普尔(2011 年)和惠誉(2023 年)之 ...
荣昌生物:主要产品新增适应症,上调收入与盈利预测-20250516
中泰国际· 2025-05-16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荣昌生物“增持”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45.00 港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迪西妥单抗肝转移晚期乳腺癌适应症获批将提振产品销量,且公司主要产品新适应症与研发进展顺利,2025 年 1 季报略超预期,因此上调 2025 - 26E 收入预测、下调股东净亏损预测,上调 2027 年后盈利预测,考虑港股市况好转温和下调风险溢价假设,上调目标价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产品新增适应症情况 - 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获批用于 HER2 阳性且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其较常用治疗方案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因乳腺癌常见且 HER2 阳性患者肝转移发生率高、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方案,获批将提振该产品销量 [1] 主要产品新适应症与研发进展 -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 HER2 表达的一线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Ⅲ期临床研究达到两项主要研究终点,公司将择机提交上市申请;泰它西普的重症肌无力适应症上半年有望获批,泰它西普的 lgA 肾炎、干燥综合征、维迪西妥单抗的 HER2 低表达乳腺癌、RC28 的糖尿病黄斑病变适应症已进入 III 期临床,研发进展顺利 [2] 2025 年 1 季报情况 - 收入同比增加 59.1%至 5.3 亿元,股东净亏损同比减少 27.2%至 2.5 亿元,主要因主要产品维迪西妥单抗与泰它西普销售情况好使收入快速增加,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 9.0 与 5.3 个百分点,使股东净亏损缩小并略好于预期 [3] 财务数据预测调整 - 考虑维迪西妥单抗新增适应症及 2025 年 1 季报略超预期,将 2025 - 26E 收入预测分别上调 3.2%、4.8%,股东净亏损预测分别下调 5.2%、13.5%,上调 2027 年后盈利预测 [4]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根据调整后 DCF 模型,将目标价上调至 45.00 港元,因公司股价近期已上涨,评级调整为“增持” [4] 股票资料 - 截至 2025 年 5 月 13 日,收市价 39.20 港元,总市值 26,972.99 百万港元,H 股流通股比例 81.88%,H 股已发行总股本 189.58 百万,52 周价格区间 10.2 - 46.90 港元,3 个月日均成交额 237.72 百万港元,主要股东为王威东等(占 40.25%) [5] 历史建议和目标价 - 2024/11/21 首次评级“买入”,目标价 HK$21.80;2025/1/22 维持“买入”,目标价 HK$19.00;2025/5/14 下调为“增持”,目标价 HK$45.00 [14]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516
中泰国际· 2025-05-16 10:10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15日,恒生指数下跌0.8%,收报23,453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6%,收报5,297点,大市成交额约2,000亿港元[1] - 大型科技股京东跌超4%、美团跌2.9%,半导体及黄金股领跌,港口航运股逆势走强[1] 企业业绩与动态 - 阿里巴巴2025财年Q4营收2364亿元,同比增长6.57%,经调整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22%,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增至18%,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1] - 恒瑞医药5月15 - 20日招股,2024年收入与股东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22.6%与47.2%,招股估值对应51.2 - 51.3倍2024年历史市盈率[3] 行业政策与影响 - 中国商务部反对美方232关税,关税缓和或推动出口链及科技板块估值修复,但90天暂缓期后关税有反弹风险,科技围剿风险未消[2] 新能源与公用事业 - 光伏港股下跌较大,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协鑫科技下跌1.9% - 3.3%;电力设备港股表现分化,东方电气上涨3.0%,哈尔滨电气及上海电气下跌0.6% - 2.2%[4] 医药企业研报 -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肝转移晚期乳腺癌适应症获批,预计提振销量,新适应症与研发进展顺利,2025年1季报略超预期,目标价上调至45.00港元,评级为“增持”[5][6][7][8]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61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6.8%,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59.0%[9][12]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91.0,一线城市存销比为57.4,二线城市存销比达145.6[11] - 中央推出多项支持房地产市场措施,内房港股依然落后大市,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13][14][15]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515
中泰国际· 2025-05-15 10:28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14日港股大盘在权重蓝筹股带动下上涨,中资金融股及科技股是升势主力,但量能不足;中国4月金融数据总量回暖但结构不均;医药、光伏、燃气等行业有不同表现;房地产市场新房成交分化、土地成交下跌,中央出台支持措施但内房港股落后大市;中美贸易谈判积极影响港股、美股市场,美债、美元指数、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有相应走势 [1][2][3][4][5][12][13][14] 每日大市点评 - 5月14日港股大盘在权重蓝筹股带动下上涨,恒生指数升532点或2.3%收报23640点,恒生科指升2.1%收报5381点,成交2228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67亿港元 [1] - 四大国有银行、内险、券商、友邦、腾讯、阿里、京东等股均上涨,中资金融股大涨或受A股带动及公募新规影响 [1] - 腾讯一季度收入及经调整净利分别升13%及22%超预期,AI对业务有实质贡献,强化盈利护城河并为科技股提供估值重塑逻辑 [1] 宏观动态 - 中国4月金融数据总量回暖但结构冷热不均,M2同比增速8%超预期回升,M1同比仅增1.5%,M1 - M2剪刀差扩大至6.5个百分点 [2] -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仅多增2800亿元,居民和企业信贷均承压,企业贷款同比多增6100亿,票据融资同比多增8341亿为主要贡献 [2] 行业动态 - 医药板块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跟随恒指升1.1%,美国药价由市场决定,政府谈Medicare降价影响不大,上调荣昌生物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3] - 光伏港股上升,市场传言中央推行供给侧改革,但美国关税影响不明朗;燃气港股略受支持,市场猜测恢复美LNG进口影响轻微 [4] 房地产行业 - 新房成交量整体同比下跌,一线城市保持增长,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61万平方米,同比跌16.8%,环比升3.6% [5] - 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各地增幅差异大致不变,北京同比跌3.4%,上海同比升8.3%,广州同比升28.9%,深圳同比升51.9% [6] - 商品房存销比环比下降,十大城市为91.0,一线城市为57.4,二线城市为145.6 [7] - 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085万平方米,同比跌59.0%,环比跌4.8% [8] - 中央推出多项支持房地产市场措施,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加快出台融资制度 [9] - 上周内房港股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跌3.7%,落后5.3个百分点 [10] - 新房市场再次欠缺方向,政策部分仅重申意向,降息边际效益减少,维持选取国企开发商,关注中国海外发展、越秀地产 [11] 策略周报 港股 - 中美贸易初步磋商进展积极超预期,双方降关税,上周“一行一会一局”多箭齐发,但4月通胀内需弱修复与外部压力交织,港股风险溢价低,估值不算便宜 [12] - 恒指站稳24000点或以上有压力,后续关注关税谈判进展、科技板块、港股本地股 [12] 美股 - 美股高台窄幅整理,美英达成贸易协议,中美磋商积极,市场情绪回升,公司积极回购托底 [13] - 美股Q1盈利超预期,看多Mag 7、可选消费、必选消费、公用事业及金融股 [13] 美债 - 美联储按兵不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4%左右,预计市场对供应链扰动担忧降温,但需警惕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 [14] 美元指数 - 美联储对降息谨慎支撑美元韧性,美英及中美贸易磋商顺利提振美元基本面,美元指数短期维持高位震荡 [14]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 - 离岸人民币在7.20左右窄幅波动,中美磋商积极为人民币提供支撑,但人民币不具备持续升值动能,7.30关口具支撑 [14]
中泰国际每日动态
中泰国际· 2025-05-14 10:20
港股市场 - 5月13日港股显著回调,恒生指数跌1.9%收报23,108,恒生科技指数重挫3.3%收报5,269,成交额缩量至2,198亿港元[1] - 港股或进入“政策托底与博弈不确定性”再平衡阶段,恒生指数PE修复至10倍左右,向上仍面临三重压力[2] - 上周内房港股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下跌3.7%,落后大市5.3个百分点[10] 行业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行政令,市场认为较预期温和,美股与港股主要医药企业回升[3] - 昨日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欠缺方向,协鑫科技及金风科技分别上涨3.5%及3.4%[4]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61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6.8%,环比上升3.6%,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5]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085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9.0%,环比下跌4.8%[8] - 5月7日央行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加快出台适配融资制度[9] 美股与美债 - 美股高台窄幅整理,78%的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盈利超预期,4月上市公司宣布回购2,338亿美元[1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4%左右,维持收益率高位震荡判断,长端利率下行需等待降息及衰退预期强化[14]
中泰国际每日动态-20250514
中泰国际· 2025-05-14 10:04
港股市场 - 5月13日港股显著回调,恒生指数跌1.9%收报23,108,恒生科技指数重挫3.3%收报5,269,大市成交额缩量至2,198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22.6亿港元[1] - 港股或进入“政策托底与博弈不确定性”再平衡阶段,恒生指数PE修复至10倍左右,再向上面临三重压力,短期策略兼顾防御与反击[2] - 上周内房港股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下跌3.7%,落后大市5.3个百分点[10] 行业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行政令,市场认为较预期温和,美股与港股主要医药企业回升,荣昌生物新适应症获批预计提振产品销量[3] - 5月11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61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6.8%,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土地成交量同比下跌59.0% [5][8]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个别光伏及风电设备/上游股获支持,协鑫科技及金风科技分别上涨3.5%及3.4%,美国计划取消清洁能源税务优惠及补贴或不利行业[4] 其他市场 - 美股高台窄幅整理,三大指数在200日线水平波动,78%的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盈利超预期,上市公司4月宣布2,338亿美元回购[1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4%左右,维持收益率高位震荡判断,美元指数反弹至100上方后短期维持高位震荡[14] - 离岸人民币保持在7.20左右窄幅波动,在7.30关口具支撑,不具备持续升值动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