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口研报·公司:AI服务器电源有望成为这家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切入英伟达供应链概率大,且已布局全球生产、研发基地,走向国际化发展
财联社· 2024-12-05 11:08AI Processing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包括电驱电控、车载电源、热管理、车规级精密连接等部件及系统产品[2][3] - 公司已与北汽新能源、零跑、吉利、金康、东风、一汽等整车厂及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建立合作[3] - 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如增加热管理相关产品,布局分布式动力总成、液压悬架系统等新技术产品[9] AI服务器电源业务 - AI服务器电源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切入英伟达供应链概率大[1][3][4] - 公司所开发的服务器系统电源项目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后续有望切入大客户供应链[2][4]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经过超十年的前瞻布局,在美国、德国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2][10] - 公司在泰国、印度、美国投入产能建设,满足客户的海外地区制造与交付需求[10]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亿元、7.7亿元、10.3亿元[2][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亿元、100.01亿元、130.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8.45%、25.01%、30.00%[8]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BITDA分别为8.57亿元、11.16亿元、14.36亿元[8]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08元、1.47元、1.96元,市盈率分别为37.45、27.66、20.71[8]
九点特供:英伟达将展示全新解决方案加速机器人技术突破,机器人可为算力模型发展丰富应用场景,这家公司的产品采用英伟达Jeston Orin芯片,可为机器人主控等高度智能化应用提供算力平台
财联社· 2024-12-05 08:11AI Processing
市场动态 - 周三市场午后震荡下挫,创业板指领跌,红利股逆势活跃[2] - 市场热点除机器人外,大部分呈现冲高回落走势[2] - 指数层面继续小幅缩量横盘震荡,量能虽有小幅收缩,但仍旧比之前的1.3万亿多了不少[2] 机器人技术 - 英伟达将展示全新解决方案加速机器人技术突破,机器人可为算力模型发展丰富应用场景[1] - 英伟达与波士顿动力、傅里叶智能、小鹏机器人等达成合作,提供模型算力支持[7]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提速,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7] 财税改革 - 高层持续强调,财税改革将逐步走入实施阶段[1] - 电子发票的全面推广将带来财税IT建设新机会[8] - 非税票据、银行电子回单等凭证数电化改革正在进行[8] 小金属 - 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中规定,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4] - 出口管制加强或使得锗、镓、锑等相关产品出口下降,但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提升,以及海外其他国家囤货意愿增长,相关战略小金属的价格或继续上行[5] AI应用 - AI应用概念股赛富时大涨超10%,AI Agent赛道有望加速商业化[1] - 迈威尔科技涨23.19%,数据中心业务激增推动股价创历史新高,反应出市场对高性能AI芯片的迫切需求[10] 个股表现 - 个股情绪存在严重错配,开盘直接29个一字涨停,华胜天成等个股前一天尾盘还大幅跳水,次日就被资金“抢”到大幅高开,然后迅速被砸[3] - 桂发祥可以对标11月初的中化岩土,换言之等到这只高标偃旗息鼓后,才是这轮行情真正冰点的来临[3] 海外映射 - 隔夜异动行业板块CAR-T涨幅25.32%,基因编辑涨幅15.77%[10] - 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Coinbase涨6.98%,MicroStrategy涨8.72%[10]
研选:人形机器人量产时代将至,南京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分析师看好相关产业趋势;国内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领先企业,持续扩产布局半导体领域,加快发展高端电子化学品
财联社· 2024-12-05 07:02AI Processing
人形机器人产业 - 南京发布《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标到2026年,南京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6]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展示精细动作,手部有22个自由度,腕部有3个自由度[6] - 东北证券刘俊奇看好人形机器人量产时代,推荐凌云股份、绿的谐波、鸣志电器等公司[7]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 - 江化微是国内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领先企业,主营超净高纯试剂和光刻胶配套试剂[8] - 江化微已建产能23.5万吨/年,江阴基地产能利用率93.16%,镇江基地产能利用率20.79%,四川基地产能利用率约30%[8] - 镇江一期G5等级盐酸、氨水已在中国台湾地区高端半导体客户阶段性认证通过[9] - 海通证券刘威预计江化微2024-26年EPS分别为0.34/0.47/0.59元,给予2025年40-45倍PE,对应目标价18.8-21.15元[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何立峰会见美国高盛集团总裁温泽恩,表示中国欢迎美资企业深化对华合作[2] - 中国贸促会指出美方无视国际经贸规则,将对全球半导体行业造成严重影响[3] - 美国11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4.6万人,低于预期的15万人[5]
公告全知道:华为+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国企改革!公司与优必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
财联社· 2024-12-04 22:10AI Processing
公司合作与技术布局 - 麦迪科技与优必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康养领域的应用[3] - 麦迪科技与华为合作,研发5G+物联网联合解决方案,助力智慧医院建设[3] - 卧龙电驱布局开发人形机器人关键组部件,包括高爆发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5] - 路维光电掌握150nm/130nm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制造技术,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7] 公司业务扩展与市场动态 - 麦迪科技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3529万元[2] - 卧龙电驱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额度合计不超过6000万元[5] - 路维光电已实现180nm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量产和150nm制程节点产品内部试样测试[7] - 卧龙电驱在电动航空赛道布局多年,与商飞等主流主机厂携手研发,加速电动航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6] 其他重要公告 - 指南针获准成为先锋基金主要股东[9] - 蒙草生态拟以零元退股方式处置所持包头农商银行全部股权[9] - 羚锐制药拟收购银谷制药100%股权[9] - 永安行拟购买上海联适65%股份,股票明起复牌[9]
风口研报·洞察:人形机器人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该板块与电机+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生产高度重叠,60%的存量设备进入翻新和报废阶段,2025-2026年有望迎来行业更新需求爆发;保险买红利资产的变化
财联社· 2024-12-04 21:52AI Processing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 - 三季度保险资金年化收益率为7.16%[4] - 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在股息率3%、4%个股上的超配比例分别为46%、31%[6] - 保险资金举牌次数在2024年达到20次,刷新近四年纪录[8] 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母机 -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工业母机高度重叠,包括传感器、电机、丝杠和减速器[14] - 2020年我国机床保有量约为800万台,其中超龄机床占比超60%,2025-2026年有望迎来更新需求爆发[14] 公司评级与市场关注 - 今日全市场机构研报共发布131篇,航天工程评级得到上调,7家公司获得首度覆盖[1] - 个股机构关注度排行前五名为比亚迪、华新水泥、贵州茅台、山西汾酒、鼎捷数智[1] 行业与公司分析 - 精工科技与沙特GIM公司签署5亿美元销售合同,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5、8.1亿元[2] - 双林股份的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中应用广泛,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1/3.6/4.1亿元[2] - 振芯科技基于高性能集成电路+终端+系统,2024年三季度机器感知与智能化产品收入2246.21万元,同比增长154.10%[2] - 博瑞医药的双靶点减肥药研发进度靠前,BGM0504注射液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数据读出[2] - 邦彦技术拟收购星网信通,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14/0.83/1.47亿元[2]
财联社早知道:华为Mate70系列开售秒空,第三方平台最高加价两千多,这家公司向华为Mate70提供散热及电磁屏蔽类产品;这家公司已在机器人灵巧手所需的小型精密传动部件如涡轮蜗杆等取得小批订单
财联社· 2024-12-04 21:08AI Processing
华为Mate70系列 - 华为Mate70系列开售秒空,第三方平台最高加价2500元[2] - 华为Mate70系列在电商平台溢价情况:Mate70(12GB+256GB)加价500元,Mate70Pro+溢价约1460元,Mate70Pro溢价高达2500元[2] - 飞荣达为华为Mate70提供散热及电磁屏蔽类产品[3] 固态电池 - 全球低空飞行市场推动2035年固态电池需求达302GWh[3] - 2030年全球低空飞行市场对固态电池的需求预估为86GWh[3] - 天奈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4] 机器人 - 震裕科技全资子公司马丁机器人在机器人灵巧手所需的小型精密传动部件如涡轮蜗杆等取得小批订单[16] - 机器人概念股维持强势,12月4日有96只个股成交额超过10亿[9] - 12月4日一年新高个股中,机器人概念有36家[13] 市场趋势 - 12月4日市场相较于上个交易日缩量528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少16家至311家[9] - 12月4日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减少49家至138家[13] - 12月4日共86股涨停,连板股总数30只,其中三连板及以上个股20只,连板股晋级率42.55%[14]
风口研报·行业:稀缺小金属为半导体、航天军工等重要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当前出口管制加严且价格位于近年高位,分析师看好具备资源的产业链相关公司;另有公司收购标的的营收规模是同期自己的3.49倍
财联社· 2024-12-04 20:33AI Processing
稀缺小金属与出口管制 - 商务部公告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5][7][8]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锗价在今年六月以来快速上行[2][5] - 中国镓产量为701吨,占全球产量90%以上,镓价维持在近两年高点[5] - 中国锑产量为4万吨,占全球产量48.2%[6] 邦彦技术收购星网信通 - 邦彦技术拟收购星网信通,收购完成后有望快速切入民品市场,第二增长曲线基本成型[1][12] - 星网信通2023年营收6.32亿元,是同期上市公司的3.49倍[3][12][16] - 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0.14/0.83/1.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31/18倍[3][13] - 星网信通未来三年(2025-27)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8亿元,年均0.6亿元[17]
机构调研: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这家车联网终端小龙头核心产品快速放量
财联社· 2024-12-04 20:14AI Processing
市场趋势与政策 - 欧盟强制标配eCall智能终端,国标AECS酝酿出台,eCall系统市场装载量将会大幅提高[1][2] - 《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AECS》预计2024年6月18日发布征求意见稿,处于报批审查阶段[2] 公司技术与认证 - 公司取得国内第一张欧盟eCall认证证书[1][2] - 公司eCall产品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R144标准的认证[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包括车联网TBOX和eCall终端等,具备远程诊断、车身控制、安防服务等功能[2] - 公司eCall产品随整车出口到欧盟、英国、阿联酋、沙特、以色列、土耳其、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3]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8%,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3]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2][3]
风口研报·公司:打造“军工AI”全体系产品,这家公司融合具身智能+低空+卫星技术、进入特种机器狼/无人机领域,对标美股公司今年涨幅接近300%;双靶点GLP-1有望超越司美格鲁肽,公司研发进度靠前
财联社· 2024-12-04 17:37AI Processing
振芯科技(300101) - 公司以"特定行业+AI"为核心,打造中国版Palantir[2][5] - 深耕北斗+相控阵+视频接口三大类芯片,受益北三换装+卫星互联网加速建设+军工订单回暖[2][5] - 2024年三季度机器感知与智能化产品收入2246.21万元,同比增长154.10%[2]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76/2.69/4.84亿元,同比增长4%/256%/80%,对应PE为183/52/29倍[2][6] 博瑞医药(688166) - 双靶点GLP-1药物研发进度靠前,BGM0504注射液减重和2型糖尿病治疗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3][16] - II期临床数据显示,BGM0504注射液减重效果优于替尔泊肽[16]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1/2.6/2.9亿元,同比增长3%/24%/14%,对应PE为68/55/48倍[3][17] 行业趋势 - 国家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装备"质"和"量"的需求快速提升,智能化、AI化为必然趋势[5] - 主流GLP-1药物快速放量,司美格鲁肽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203亿美元,同比增长43%[16] - 国内吸入制剂市场主要由外资把持,国产化率不足10%[23]
风口研报·公司:与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同源,公司是该领域的隐形冠军、产销规模全国最大,人形机器人新增长曲线即将开辟
财联社· 2024-12-04 13:14AI Processing
行星滚柱丝杠技术 - 行星滚柱丝杠在人型机器人中是必要且重要的,承载力是滚柱丝杠的6倍,寿命是其14倍,空间能节约1/3[1][2][4][6] - Optimus预计每台将使用14-16根行星滚柱丝杠,单根价值中枢预计超2000元[4][6] - HDM与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同源,公司占据技术和研发优势[3][4][6] 财务表现 - 公司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创10年来最佳水平[2][4] - 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3.1/3.6/4.1亿元,同比增长280.8%/17.4%/14.5%,对应PE为25/22/19倍[2][4][5] - 2023年营业收入为4138.82百万元,预计20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48.63/5363.32/6113.57百万元,同比增长14.73%/12.94%/13.99%[5] 市场与竞争 - 2023年中国丝杠市场外资市占率达85%,国内行星滚柱丝杠行业处于成长期,竞争格局分散[6] - 公司是国内HDM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客户资源优质,配套座椅企业为佛吉亚和李尔等,预计2026年公司HDM营收将达7亿元[6] 新能源电机 - 2023年我国新能车驱动电机搭载833万台,同比增长44%,公司排名第9,销量同比增长44.7%,预计未来将持续高增[6] - 上半年新能源电机营收同比增长266%,毛利率大幅提高,主要得益于180三合一电机量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