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西兰第11届中文周活动落下帷幕
新华社· 2025-09-16 08:58
新华网惠灵顿9月15日电(记者龙雷、李惠子)新西兰第11届中文周活动日前落下帷幕。 新西兰中文周信托基金主席科赫兰表示,一年一度的中文周有助于推动多元社区建设,促进新西兰在全 球舞台上的交流合作。她鼓励新西兰人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并强调,语言学习对企业和出口商同 样十分重要。 新西兰中文周活动始于2014年,是当地继毛利语言周、太平洋岛国语言周后举办的又一个年度语言周活 动。 责编:李磊、王瑞景 新西兰中文周活动期间,体验中国美食、学习中国功夫和中国书法、民族歌舞欣赏、电影展映等活动吸 引了众多当地民众参与,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中文沉浸日"系列活动,并前往多所中小学开展中华才艺展演。书法活动 上,体验者选取"恒""德""真"等蕴含中华优秀文化内涵的汉字,专心临摹。麻将体验活动上,同学们踊 跃参与,现场互动热烈。漆扇工作坊里,绚丽多彩的漆扇吸引众多同学驻足体验。茶艺展示环节,参与 者品鉴不同种类的中国茶,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大陆多部影视剧在台走红 中华文化元素获追捧
新华社· 2025-09-12 07:51
大陆影视剧在台湾市场表现 - 多部大陆古装剧在台湾走红 包括《长安的荔枝》《锦月如歌》《凡人修仙传》等作品[1] - 大陆古装剧《锦月如歌》《献鱼》连续多日跻身台湾电视剧排行榜前十[2] - 台湾社交平台"陆剧讨论社""陆剧交流"分别拥有43万和56万成员 形成活跃观剧社群[2] 中华文化元素影响力 - 剧中中华文化元素如头饰、汉服、餐饮、礼仪等细节呈现吸引台湾观众[1] - 服化道精美度提升 台湾观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且具吸引力[2] - 文化符号与剧情巧妙融合 自然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引发情感共鸣[2] 跨媒介文化产品扩展 - 中国风游戏《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背景 在台湾收获大量玩家[3] - 电影《长安三万里》展现唐朝风貌和诗作名篇 在台湾公映后获好评[3] - 国潮文化在台湾兴起 涵盖国漫、汉服节和文化活动等多领域[5] 文化认同与市场联结 - 台湾观众通过社交平台与大陆网友主动讨论剧情发展和周边产品[2] - 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无法断绝 "去中国化"操弄注定失败[5] - 文化桥梁作用显现 推动两岸加深理解与交流[5]
文化中国行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感受诗意和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30 13:20
七夕节文化背景 -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 七夕之夜牛郎星和织女星隔银河相望[2] - 节日又称乞巧节 古时女子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织就人生锦绣[6] - 牛郎织女传说体现中华文化温柔坚韧 将思念化作星汉灿烂赋予平凡幸福撼动苍穹的力量[4] 节日象征意义 - 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七夕夜通过鹊桥相会[4] - 天上星光与地上灯光共同构成节日温暖意象[7]
“汉服与茶席”雅集在荷兰海牙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1:19
文化推广活动 - 荷兰海牙举行汉服与茶席雅集活动 向荷兰友人讲解汉服与茶文化[1] - 荷兰汉服社成员向听众讲解所穿汉服特点[1] - 荷兰汉服社成员与听众交流各自服饰特点[2] - 身穿汉服的听众现场品味茶香体验中华文化[3]
中国软实力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自信开放更有魅力
经济日报· 2025-08-18 08:23
全球软实力排名提升 - 中国软实力排名从2024年全球第三跃升至2025年全球第二 [1] - 在八大支柱中的六项及三分之二具体指标上实现显著增长 [1] 文化载体海外表现 - 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 累计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 [2] - 微短剧海外应用数量突破300款 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 [2] 文旅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达32.85亿人次 同比增长20.6% [3] - 消费总额突破3.15万亿元 [3] - 离境退税销售额和退税额双双增长90%以上 [3]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总量71.2% [3] 经济发展成就 - 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4] - 2024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1年增长24.7% [4] 国际理念认可度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8年写入联大决议 多次写入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 [6] - 三大全球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6] - 联合国秘书长表示该理念体现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和对联合国的支持 [6] 国际合作实践 -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全球协作新模式 成为全球共同繁荣之路 [7] -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挖掘经济新动能 [5] - 去年1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到深圳参观科技企业 [5]
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开村首日,记者进村探访——点滴都是细节 满满的中国文化
四川日报· 2025-08-04 08:26
世运村住宿与设施 - 世运村分为A区成都东部新区天府国际大酒店和B区成都高新区世纪城假日酒店 依托既有酒店软硬件设施和运营团队提供服务[4] - 开村首日约500人入住 整个世运会期间将为约7000名参赛者提供服务[3]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首席执行官表示优美住宿环境有助于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状态[5] 商业服务与文化展示 - 商业休闲区设成都礼物门店 提供熊猫元素茶具徽章文具玩偶等商品 并配备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指南和专人服务实现即买即退[5] - 参赛者服务中心提供交通保险通信等多样化咨询和办理业务[5] - 文化互动体验区展示中国古典折扇和山水画作 可同时容纳12人参与创作并配备两位专业老师指导[6] 中医药文化体验 - 中医药体验馆由11人医疗团队驻守 陈列中草药标本和天回医简等仿制品 展示中药制作全流程[6] - 访客可亲手制作草药香囊或传统艾灸锤工艺品作为纪念[6] - 中医理疗区提供推拿放松和颈肩部舒缓按摩服务 借助中医四诊仪进行体质辨识并提供个性化调养方案[7] 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 - 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成都大学联合运营 提供学写中国字取中文名学画大熊猫等活动[7] - 世运村组织开展别具特色文化浸润美美与共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和文明交流互鉴[5]
《诗韵中华》音乐会在港上演
新华社· 2025-08-03 00:15
文化活动 - 《诗韵中华》音乐会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作为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系列活动之一 [1] - 音乐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协办 [1] - 香港粤剧名伶罗家英担任导赏人,串联古今诗情 [1] 演出内容 - 音乐会开场由寰宇交响乐团、香港歌剧院合唱团、香港理工大学合唱团等联手演出《黄河大合唱》 [1] - 现场既有20世纪经典乐章,也有香港本地作曲家受古典诗词启发创作的当代作品 [1] - 麦家乐编曲、取材自白居易名篇的《长恨歌》选曲等作品演出 [1] 表演艺术家 -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邓宛霞演唱《梨花颂》 [1] - 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演绎《七律·长征》 [1] - 钢琴家郑慧以钢琴独奏呈现古曲新编《春江花月夜》 [1] 活动规模 - 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于6月至9月举行,将举办超过280场表演艺术节目及系列延伸活动 [1] - 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香港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及文化自信 [1] - 活动同时吸引并汇聚内地和世界顶尖的艺人和艺团来港交流 [1]
植根中华文化 擦亮文化名片(观沧海)
人民日报· 2025-07-27 06:20
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活动 - 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展出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引发观众强烈文化共鸣[1] - 6月至9月期间将举办超过280场文化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并提升市民文化自信[1] - 活动吸引内地和世界顶尖艺人及艺团赴港交流[1] 文化演出与创新呈现 -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展现苏东坡诗词世界与人生境界[2] - "博物馆系列:来自文物的声音"音乐会以音乐演绎敦煌壁画和故宫文物[2] - 秦腔经典名剧《周仁回府》讴歌忠义精神,多场演出"一票难求"[2] 文化机构与基础设施建设 - 香港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于2024年4月成立,专责策划推广中华文化活动[3]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3年来吸引约320万人次观众[3]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已举办4届,涌现大批具有湾区特色的文化精品[3] 香港文化发展战略 - 香港发挥"亚洲盛事之都"优势,以创新手法呈现中华文化[3] - 通过"中华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3] - 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融合世界文化潮流与中华文明气派[3]
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动走进深圳 感受“创新之城”脉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0:11
文化交流活动 - 2025"今日深圳 青春飞扬"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暨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动在深圳举办,120余位中美青少年参与 [1] -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南方科技大学,了解前沿科研和创新教育理念 [2] - 营员们在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体验民族迎宾礼,观看《大漠传奇》影视特技实景战马秀 [2] -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20名志愿者全程提供英语讲解服务 [2] 文化体验 - 美国青少年参与英歌舞、绘脸谱、制中国结、作中药香包及拓印等非遗体验活动 [4] - 观看特色表演《龙凤舞中华》,该表演融合舞蹈、杂技、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4] 科技体验 - 中美青少年在万思未来馆体验人工智能实验室、汽车智造实验室、航天航空实验室和生物基因实验室 [6] - 活动包括与弈棋机器人交锋、操控机器狗、探索汽车工程和航天科技等 [6] 城市观光 - 营员们登临"湾区之光"摩天轮,该地标高128米,拥有28个进口轿厢 [6] - 体验"秦朝觉醒"和"唐朝文化"等AR项目,感受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6] 参与者反馈 - 美国学生Seven对深圳的城市建设印象深刻,表示会与亲友分享在中国的经历 [6] - 美国学生Jack认为旅程有趣,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手工艺 [6] - 参与者期待未来有更多此类交流活动,促进中美青少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6]
华人之光!姚期智、白先勇、费翔等获颁大奖
新浪财经· 2025-07-19 18:20
盛典概况 - 第17届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凤凰中心举办,主题为"人生关键选择",采用创意灯光秀与数字叙事融合的形式呈现获奖者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境界 [1] - 盛典由凤凰卫视集团联合海内外多家华语媒体共同发起,将于7月26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香港台、欧洲台、美洲台同步播出 [7] 获奖者及成就 - 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演员费翔、环球航海家徐京坤、"中国空间站青年建设者团队"和"中国乒乓球队"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 -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作家白先勇获"影响世界华人特别致敬大奖" [2] - 费翔从艺40多年,通过艺术创作促进文化传播,1987年春晚表演影响内地流行音乐发展,近年参与电影《封神》海外推广,亲自翻译英文字幕以传递中国文化 [8][10] - 白先勇推动昆曲复兴,其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全球巡演超500场,成为"新世纪昆曲复兴第一剧" [12] - 姚期智2000年获图灵奖,2004年回国任教清华,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和交叉信息研究院,2024年出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 [15] 活动亮点 -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徐威强调盛典记录华人群体足迹,传递中华文化魅力 [5] - 费翔获颁定制版"1987春晚版"Labubu玩偶,还原其春晚经典造型 [10] - 白先勇委托代表领取奖项并赠送亲笔签名书籍《牡丹花开二十年》 [14] - 姚期智团队研发的人形智能机器人"小星max"参与颁奖环节 [14][17] 文化传播案例 - 费翔在电影《封神》海外推广中将"封神榜"译为"Feng Shen Bang",保留文化符号意义 [8] - 青春版《牡丹亭》主演沈丰英、俞玖林等分享演出感受,表达对昆曲的热爱 [12] - 姚期智在获奖感言中强调科技创新重要性,并感谢夫人53年的支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