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

搜索文档
他们把20亿部手机连成网,“感知”地震
虎嗅· 2025-07-31 08:57
核心技术 - 谷歌开发的安卓地震警报(AEA)系统利用全球逾20亿部安卓手机内置加速度计,通过算法探测地震波(P波和S波)并发送预警[1][9][13] - 系统通过服务器分析手机触发分布,估算震级、震源深度和发震时间,误差中位数从0.50降至0.25[16][23][25] - 安卓手机市场占比约70%,系统作为Google Play服务默认开启,覆盖全球有人居住区域[17] 系统性能 - 2021-2024年共探测11231次疑似地震,85%与传统地震目录匹配,震级范围1.9-7.8级[18][19] - 与美日地震监测网络对比显示,AEA误差最低(0.3级中位数),警报数量多一个数量级[2][35][36] - 截至2024年5月已向98个国家发送1279次警报,仅3次误报(雷暴和大规模通知事件导致)[26][37][38] 实际应用 - 对土耳其7.8级地震初始估测4.5级,改进后算法可在6.3秒生成4.6级初始估测,24秒内修正至7.4级[40][41][47] - 系统发送两种警报:预计烈度≥5度时全屏"TakeAction"警报,3-4度时"BeAware"通知[29][32][33] - 全球25亿人可接收警报,覆盖人数比2019年增加十倍[34] 用户反馈 - 155万受访者中85%认为警报"非常有帮助",36%在震感前收到预警[50][54] - 84%用户表示会更信任系统,仅0.1%选择禁用警报[56][57] - 30%用户主动分享地震信息,形成二次传播[55] 行业意义 - 系统填补了传统地震台网覆盖空白,成为国家级预警系统的有效补充[7][11][61] - 智能手机传感器实现了密集、全球化的地震观测,支持震后烈度图和灾害模型改进[58][61] - 技术证明了消费级设备在重大灾难预警领域的潜力,推动灾害应对方式革新[63][64]
日本鹿儿岛县近海频繁发生地震,半个月累计达1500次
快讯· 2025-07-06 15:57
地震活动监测 - 日本气象厅统计显示 自6月21日至7月6日15时 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发生有感地震累计达1500次 [1] - 日本气象厅发布预警 提醒民众防范发生震度6弱地震的可能性 [1] - 震感强烈地区存在房屋倒塌和地质灾害风险 [1] 地震震级标准 - 日本气象厅设定的地震震度分为10个等级 由弱到强分别为0至4级 5弱 5强 6弱 6强和7级 [1] 灾害防范提醒 - 日本气象厅提醒当地民众注意降雨情况 [1]
我省持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预判响应能力不断提升
新华日报· 2025-05-13 07:16
防灾减灾科技应用 - 江苏省通过科技手段构建立体化防灾安全网 包括强对流天气精准预警 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和地震秒级预警 [1] - 响水县形成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模式 实现信息共享 指挥统筹和高效联动 预警准确率达80.3% 平均提前46.3分钟 [2][3]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覆盖全省主要区域 2023年成功预警溧阳戴埠滑坡 避免人员伤亡 [4] 强对流天气防御 - 响水县建立强对流监测预警平台 通过算法分析风速切变等数据 即使10%生成概率也会启动预报警 [2] - 2022年EF3级龙卷风袭击响水县小尖镇 因预警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该模式入选2024年中国气象局十大管理创新 [3] - 江苏省推广响水模式 将完善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 [3]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研发典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综合孕灾条件 易发区等关键信息 [4] - 应用北斗技术监测滑坡 崩塌 地面塌陷 构建全省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5] - 采用无人机 激光雷达等技术建立防御响应体系 支撑100多起地质灾害险情处置 [5]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 江苏省地震局与腾讯合作推出微信地震预警小程序 研究表明20秒预警可减少63%伤亡 [6][7] - 地震首报时间从几分钟缩短至7.4秒 实现分钟级速报向秒级预警跨越 [7] - 全省部署近300台预警终端 覆盖政府 学校 医院等场所 微信小程序用户达30万 [7]
腾讯微信、QQ双平台实现全国地震预警 可提前数秒至数十秒预警
深圳商报· 2025-05-13 01:22
地震预警功能上线 - 微信和QQ正式上线全国地震预警功能 全国用户均可开启该服务 [1] - 地震预警服务具有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和跨通信运营商的特点 构建了可弹性扩容的独立消息通路 实现高并发量用户秒级消息推送 [1] 功能使用方式 - QQ用户搜索"QQ全城助力"或"地震预警"进入公众号设置关注地区及烈度范围即可完成订阅 [2] - 微信用户搜索"中国地震台网"或"地震预警"进入小程序添加关注地后开启服务 [2] - 不同影响程度地震对应不同预警颜色和提示语 小地震通过弹窗或服务通知提示 破坏性地震对安卓用户发出全屏预警 [2] 地震预警技术原理 - 依托密集地震观测站网捕捉早期地震信号 快速估计参数并预估影响范围 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警报 [3] - 提供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 公众可采取避震措施 重大设施可紧急处置避免次生灾害 [3] - 研究表明提前20秒预警可降低63%人员伤亡 [3] 平台覆盖与效果 - 微信和QQ地震预警实现双平台全国覆盖 借助腾讯产品技术能力提升减灾实效 [3] - 为全国用户提供官方权威、精准快速的预警信息 争取紧急避险时间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地震怎么防?遇到怎么办?这场发布会详细解答
新华网· 2025-05-12 20:04
地震灾害概况 - 我国占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地震 [1] - 约57%的人口、51%的城市和58%的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 [1] 地震预警与防御机制 - 地震预测是对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估计和推测的行为 [1] - 地震预报是政府按照程序对可能发生地震的信息进行发布的行为 [1] -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警报的行为 [1] - 当预估震级大于4级或预估震中烈度大于5度时会发布预警信息 [2] - 公众可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微信预警小程序获取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2] 地震应对措施 - 被困废墟时应利用废弃建筑构件搭建安全空间并收集食物和水 [2] - 保持冷静和积极心态,利用砖块、钢筋等有节奏地敲击发出求救信号 [2] - 高层建筑遇地震应采用"伏地、遮挡、手抓牢"七字诀 [3] - 居民平时应排查家电线路、燃气管道老化等隐患并储备应急物品 [3] - 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灭火器使用等应急技能 [3]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 紧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一公里以内,步行10至15分钟可到达 [4] - 短期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2.5公里以内,步行30至40分钟可到达 [4] - 每个应急避难场所至少设置2条不同方向的通道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4] - 场所内外设置明显的应急避难标志和指引 [4] - 建议居民平时观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并参加应急演练 [4]
太突然!新款iPhone降价超千元?多方发声;吉利回应奇瑞高管“烂车”言论;月之暗面Kimi牵手小红书|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5-12 19:24
科技圈 - 苹果新款iPhone 16 Pro(512GB)线下授权店已降价600元,未来可能继续降价,但官网及电商平台暂未接到降价通知 [2] - 苹果考虑提高秋季发布的iPhone产品系列价格 [3] - 小米回应徕卡合作机型水印"LEICA"字样消失,称遵循徕卡全球统一视觉标准更新 [4] -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 [5] 互联网 - 月之暗面Kimi与小红书合作推出"21天打卡挑战",推广Kimi长文本处理功能 [2] - 腾讯微信和QQ双平台实现全国地震预警功能全覆盖 [6][7] - 美团独家投资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A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 [8] 汽车圈 - 小米SU7以28585辆销量成为4月中国10万以上价位段车型冠军,超过日产轩逸和吉利星越L [9] - 比亚迪进入罗马尼亚市场,首批上市4款车型,计划2025年底开设30多个销售点 [11] - 阿维塔发律师函否认风阻系数造假,要求博主删除不实言论并公开道歉 [10] - 北汽集团产投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5.35亿人民币 [12] 医药业 - 礼来替尔泊肽在"头对头"研究中减重效果达司美格鲁肽的1.47倍 [13]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FCN-159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用于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14][15] - 上海医药维立西呱原料药获批生产,2024年中国大陆医院采购其制剂金额达8421万元 [16] - 新加坡核糖核酸技术公司Mirxes觅瑞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7] 新能源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拟捐赠405万股股票设立复旦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18] - 宁德时代启动港股IPO,预计募资40亿-50亿美元,或成年内最大港股IPO [19] 地产业 - 融创上海壹号院三批次认筹率超267%,成为2025年上海黄浦区首个触发积分制项目 [20] - 旭辉控股CFO建议境外债权人优先考虑债转股,以优化资本结构 [21] 大消费 - 贵州茅台回应代言人问题,称上市公司暂无相关考虑,但子公司茅台文旅已签约张艺兴 [22][23] 影视业 - 掌阅科技一季度短剧业务成为第一大板块,收入主要来自小程序短剧,计划推广自有短剧APP [24]
地震预警如何发布?预测、预报、预警有何不同?一文读懂
央视新闻· 2025-05-12 13:11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 -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1] - 应急管理部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召开发布会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1] 中国地震灾害现状 - 中国占全球7%的国土发生全球33%的大陆地震 [1] - 约57%人口、51%城市和58%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 [1] - 近年来地震灾害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持续提升 [1] 地震预警机制 - 预估震级>4级或震中烈度>5度时触发预警推送 [3] - 预警通过终端、短信、电视弹窗、广播等多渠道发布 [3] - 采用红橙黄蓝四色区分预警强度(红为最强) [5] - 预警信息仅定向推送可能受影响区域(如京津冀联动) [5] 地震相关概念区分 - 地震预测:震前科学研究行为 [7] - 地震预报:震前政府发布的行政行为 [7] - 地震预警:震后发出的应急避险警报 [7]
地震时躲还是跑?XR模拟不同震级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险指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2 09:58
地震频率与感知 - 地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 每分钟可能发生几十次 但大部分无法被人类感知[3] - 小于3级的地震属于无感地震 震动强度类似卡车经过 对生活无影响[5] - 3~4.5级为有感地震 吊灯晃动明显 但不会造成结构性破坏[5] 地震强度与应对措施 - 4.5级以上地震震感明显 物品掉落 墙体裂缝 需立即判断位置采取避险措施[7][8][10] - 高楼层避险口诀: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 需避开落地窗/吊灯 护头并降低重心[12][14] - 低楼层应直接撤离至户外 室外需远离建筑/电线杆/广告牌 前往开阔地带[16] - 6级以上强震破坏力极强 导致无法站立 需警惕余震和次生灾害[16] 地震预警与防范 - 全国地震预警小程序可在地震波到达前提供精准预警信息[18] - 科学防范能显著降低损害 早一秒避险多一分安全[18]
缅甸7.9级大地震,一场“早被预料”的灾难
虎嗅APP· 2025-03-29 17:59
地震概况 -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中位于曼德勒西南方17公里处(东经95.95°,北纬21.85°),震源深度30千米(中国数据)或10千米(美国数据)[3][4][7] - 截至29日官方统计显示曼德勒地区694人死亡、1670人受伤,伤亡数字仍在上升[3] - 地震波及范围广,中国云南瑞丽(距震中300公里)出现房屋倒塌及2人受伤,昆明(700公里)、西安(1800公里)均有明显震感[11] 地震强度与破坏性 - 震级对比:唐山大地震7.8级(深度12千米)、汶川大地震8.0级(深度14千米)[7] - 烈度可能达10级,震中区域地面可能出现3-5米错位,建筑结构将瞬间坍塌[11] - 地震波传导至中国西南地区时烈度降至4级,但仍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12] 地质背景与预测 - 地震发生于实皆断裂带,该断层长1200公里,年均滑动18-49毫米,1906年以来已发生10次6.5级以上地震[14] - 2011年古川信雄研究曾预测该区域可能发生7.9级地震,2017年中科院研究也指出断裂带空白段风险[19][21] - 精确预报仍不可行,因人类对地下结构认知有限(最深的科拉钻探仅12公里,地壳平均厚度33公里)[21] 余震与预警机制 - 余震遵循大森定律:第二天发生概率为第一天的1/2,第十天降至1/10[23] - 地震预警利用纵波(6km/s)与横波(3.5km/s)的时间差,10秒预警可减少39%伤亡,20秒可减少63%[27][28] - 手机系统普遍支持预警功能,安卓内置设置,iPhone需第三方APP[29] 应急响应与自救 - 20秒预警时4层以下建筑居民应迅速撤离,10秒预警够1-2层逃生,5秒预警可逃出平房[37] - 避险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侧躺比蹲姿更利于保持呼吸畅通[38] - 需提前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准备应急包并定期演练[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