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晶硅棒
icon
搜索文档
华民股份1亿元跨界投资机器人:光伏业务连续三年亏损后的战略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27
机器人投资的战略考量 华民股份2022年从耐磨材料行业跨界进入光伏领域,三年后再次选择跨界,进军机器人赛道。广东天太机器人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的研发、生 产,产品涵盖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金属加工等领域。对于华民股份而言,这一领域与其过往的耐磨材料、光伏业务均无交 集,属于全新赛道。 华民股份在光伏业务连续三年亏损的困境下,正式宣布进军机器人赛道。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投资不超过1亿元,通过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或受让老股 方式投资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预计持股约8%。这标志着华民股份三年内第二次重大跨界转型。 华民股份表示,此次布局并非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承担"场景定义者+技术赋能者"的战略角色。公司计划通过两个维度实现协同发展:市场渠道方面,复 用光伏产业链客户资源,向现有光伏制造、光伏电站行业交付相关机器人产品;技术协同方面,嫁接光伏技术基因,探索通过高能量密度光伏-储能集成方 案,解决机器人续航难题。 华民股份切入机器人赛道的核心逻辑是看好机器人行业前景。公司认为机器人行业正处于"需求爆发、技术成熟、政策加码"三重拐点,老龄化与用工缺口将 人形机器人推向刚需地位 ...
华民股份股价小幅回落 跨界机器人领域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5 04:54
近期公司公告显示,拟以不超过1亿元投资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预计持股比例约8%。公司表示此 次投资旨在布局机器人赛道,探索光伏与机器人业务的协同发展。据披露,天太机器人拥有200多项专 利,在减速器、中空电机等关键部件领域具备技术积累。 华民股份8月4日股价报收7.1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5%。当日成交量为82141手,成交金额达0.58亿 元。该股开盘价为7.13元,盘中波动区间在7.05元至7.15元之间。 华民股份主营业务涉及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公司前身为红宇新材,2022年通过收购鸿新新能源80%股权 进入光伏行业。目前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单晶硅棒、硅片等光伏产品制造。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注意市场风险,审慎决策。 ...
华民股份的跨界之路:光伏业务连亏三年后,1亿元押注机器人赛道能否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8:29
核心观点 - 华民股份在光伏业务持续亏损的背景下,宣布以不超过1亿元现金投资广东天太机器人,预计持股8%,这是公司三年内第二次重大跨界[1] - 公司强调此次投资为战略布局而非财务投资,目标是通过光伏产业链客户复用和技术协同(如光伏-储能集成方案解决机器人续航问题)实现双赛道协同[1] - 光伏业务已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8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5.09%,与头部客户签订的200亿元订单实际履行不足10%[6][7][8] - 机器人行业被公司视为新增长点,引用麦肯锡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700万台,中国市场占比40%,年复合增速超80%[4] 业务布局 光伏业务现状 - 2022年以5600万元收购鸿新新能源80%股权切入光伏赛道,规划总投资超50亿元的云南20GW硅棒、14GW硅片及安徽10GW异质结项目[6] - 2023年与一道新能、正泰新能等签订超200亿元供货合同,但实际履行金额仅7亿元(一道新能44亿元合同仅履行2617万元即终止)[7] - 鸿新新能源业绩承诺三年累计净利润3800万元,实际累计亏损5.2亿元,业绩补偿款5600万元仅收到200万元[9][10] - 2024年单晶硅片价格较2023年高点下跌超40%,行业全面亏损导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2.2%至10.32亿元[7][8]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投资标的广东天太机器人拥有200多项专利(含100+发明专利),掌握减速器、中空电机等核心部件技术[11] - 公司计划通过"参股卡位+场景协同"模式,优先布局光伏制造场景的机器人应用,未来可能行使优先并购权[5][11] - 当前1亿元投资额与光伏初期投入相当,但8%持股比例被行业视为"试探性布局",话语权有限[5]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98亿元,同比扩大50.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至-40.98%[8]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2024年净流出7839万元,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恶化至净流出8894万元[8][9] - 资产负债率从转型前10%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85.09%,总资产虽增长49%至36.45亿元,但净资产缩水32%至5.94亿元[8][9] 战略表述 - 公司称光伏仍是主业,将聚焦现有产能提质增效,同时以"轻资产模式"培育机器人业务[11] - 双赛道协同逻辑包括:光伏制造场景的机器人需求嫁接、光伏技术解决机器人能源痛点[1][11] - 行业分析质疑其缺乏机器人领域技术储备,可能重蹈光伏"跨界即亏损"覆辙[5][10]
这四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早有“苗头”!
IPO日报· 2025-07-28 18:41
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 中国证监会对*ST沐邦、*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等上市公司采取立案调查措施 [1] - *ST沐邦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 [1][3] - 太原重工、瑞贝卡、*ST万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5]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体现从严监管决心 [1] *ST沐邦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战升级,行业竞争剧烈 [3] - 公司存在四大违规行为:财务信息不准确、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年报存在多处错误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3] - 江西证监局对*ST沐邦及相关高管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4] 太原重工违规详情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 [6]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892.09万元、-1664.35万元、2802.47万元 [6] - 上交所对太原重工及时任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6] - 违规行为包括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关联交易事项进展 [6] 瑞贝卡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7] - 河南证监局指出公司五大问题: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 [7] - 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7] *ST万方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业和军工业务 [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5.1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60.13万元 [8] - 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22751.38万元,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8]
青海省会西宁与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22:13
对外贸易与开放 - 西宁市2025年前五个月与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 [1] - 新能源中间品(多晶硅、单晶硅棒、锂离子蓄电池)成为出口增长主力军,农产品出口成倍增长 [3] - 2024年一季度西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0.4%,占青海省进出口总值的80%左右 [3] 新能源与科技创新 - 西宁市建成盐湖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人工智能测试等创新平台 [7] - 全省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投入运行 [8] - 大通、湟源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县域充换电基础设施补短板试点县 [8] 城市发展与战略定位 - 西宁市是青藏高原最大城市,在"一带一路"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战略要地优势 [1] - 西宁市2024年跻身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行列 [5] - 西宁市构建创新型企业梯度培养体系,全力打造青藏高原"科创中心" [5]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 计算LeveredBeta为1.4592,采用公式LeveredBeta=UnleveredBeta×[1+(1-T)D/E] [1] - 股权期望回报率Re计算为12.09%,采用CAPM模型Rf+β×ERP+Rs [2] - 总资本加权平均回报率为9.49% [3] - 二期生产线资产组可回收金额35,278.30万元 [5] - 长期资产组账面价值66,106.15万元,可收回金额51,712.67万元 [6] 内蒙古沐邦兴材新材料有限公司减值测试 - "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试生产不达标,计划设备升级改造 [7] - 长期资产组账面价值25,175.04万元,可收回金额15,609.30万元 [8][33] - 采用收益法评估公允价值,预测期产品年销量250-4,250吨 [11] - 多晶硅价格从年初7万元/吨降至年末3万元/吨,预计2025年围绕龙头企业成本波动 [12] - 评估基准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8%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26] - 市场风险溢价取5.76%,基于沪深300成份股20年平均收益率测算 [27] 光伏行业市场状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主链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和资产减值损失累计数十亿 [10]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将从2025年开始大幅回落,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596GW [10] - 中国2025年新增装机预计215-255GW,占全球40% [10] - 多晶硅价格2024年平均下滑超过35%,硅片价格跌幅超过45% [12] 项目升级改造计划 - 第一代5000吨项目进行设备升级,包括冷却系统技改降低能耗48KW [34] - 第二代提纯炉设备优化80%,电耗从60度/kg降至30度/kg [35] - 晶棒直径从Φ420mm提升至Φ500mm,拉速提升50%至60mm/H [34][35] - 综合成本从50元/kg降至28元/kg,与颗粒硅成本相当 [35] 公司资金与债务情况 - 货币资金余额2.61亿元,其中冻结7,029.34万元 [86] - 总负债25.99亿元,资产负债率73.58% [86] - 流动负债20.65亿元,远超流动资产7.40亿元 [86] - 非关联方借款及利息从期初2.10亿元升至期末5.22亿元 [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亿元,同比由正转负 [86]
风范股份: 关于对外担保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12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扬州晶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2,2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已实际为扬州晶樱提供的担保余额为7亿元 [1] - 公司于2024年12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并于2024年12月3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度担保计划和综合授信额度申请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扬州晶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住所为高邮市经济开发区凌波路86号,法定代表人为黄金强,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电池硅片、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应用产品的技术服务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施工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扬州晶樱资产总额为226,818.30万元,负债总额为175,653.02万元,净资产为51,165.28万元 [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09,267.79万元,2025年1-3月营业收入为13,973.23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为15,925.60万元,2025年1-3月净利润为-1,784.98万元 [4][5] - 扬州晶樱为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晶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5]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方为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债权人为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5] - 担保范围包括主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如租金、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购价款等,以及为实现债权与担保权利而发生的费用 [5] 担保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本次担保为对控股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的担保,担保风险可控,符合扬州晶樱日常经营需要,有利于其业务正常开展 [6] 累计对外担保数量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对全资、控股子公司的担保总额为11.55亿元,其中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11.55亿元 [12] - 控股公司间发生的担保总额为5.428亿元,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担保总额为5.42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8.48% [12] - 公司没有逾期担保 [12]
2025年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特邀协办单位---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概况 - 永祥股份是通威旗下的大型高科技型企业,旗下拥有永祥树脂、永祥新能源、永祥多晶硅等13家分子公司,员工超过15000人 [1] - 公司产品涵盖高纯晶硅硅料、单晶硅棒、烧碱、聚氯乙烯、电石渣综合利用水泥等 [1] 荣誉资质 - 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2][3] - 获得"中国半导体材料专业十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专业领域奖项 [2][3] 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技术人才团队,设立多晶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 [5] - 在冷氢化、反歧化、高效还原等技术领域拥有8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 [5] - 高纯晶硅核心技术已迭代升级至"第八代永祥法",研发储备至"第九代",产品纯度超过99.999999999% [5] - 产品涵盖电子级和太阳能级,质量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行业会议 - 2025年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将召开,会议免收注册费 [7] - 会员单位可限额领取会议资料和餐券,非会员单位需支付2000元/套 [7] - 会议收款账户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票类型为会议费 [8] - 提供多个联系人方式,包括工业硅、多晶硅、晶硅光伏等不同领域的企业联系人 [9]
李振国辞职其女或接棒光伏业调整加剧 隆基绿能一季再亏14亿押宝BC破局待考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22
人事变动 - 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辞职,辞任后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 [1][3] - 李振国是公司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与妻子李喜燕合计持有19.1%股权 [2][4] - 董事会聘任钟宝申兼任总经理,钟宝申此前担任董事长,现集董事长与总经理于一身 [3][4] - 李振国之女李姝璇或进入董事会,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5][6] 公司业绩 - 2024年隆基绿能营收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为2013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2][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归母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 [9] - 2023年营收1294.98亿元,同比微增0.39%,归母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下降27.41% [8][9] - 2022年营收128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48.12亿元 [8] 行业现状 - 2024年光伏行业深度调整,出现量增价跌现象,全球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36%,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9] - 行业供需失衡加剧,叠加海外贸易壁垒升级,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9] 研发与技术 - 2024年研发投入50.14亿元,2022-2024年三年合计研发投入198.77亿元 [2][10] - 公司推进BC二代技术,HPBC 2.0电池量产效率达24.8%,2024年HPBC组件出货量超17GW,同比增长190% [10] - 2025年将加快BC产能建设,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10] 管理层薪酬 - 2022年李振国薪酬1073.84万元,钟宝申1486.56万元 [4] - 2023年李振国薪酬816.12万元,钟宝申1153.95万元 [4] - 2024年二人薪酬大幅下滑,李振国84.65万元,钟宝申89.55万元 [4]
晶澳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持续督导保荐总结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12 22:04
发行人基本情况 - 注册资本为3,309,670,663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河北省宁晋县新兴路123号,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院诺德中心8号楼 [1] - 法定代表人为靳保芳,经营范围包括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的生产加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等 [1] 本次发行情况概述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9,603,077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8,960,307,700元人民币 [1] - 扣除承销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8,933,848,025.97元人民币,资金已于2023年7月24日全部到位 [1] 保荐工作概述 - 中信证券作为保荐人,负责对晶澳科技的持续督导工作,持续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 [2] - 保荐人在尽职推荐阶段组织编制申请文件并出具推荐文件,积极配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审核工作 [2] - 持续督导阶段,保荐人监督公司履行规范运作、信守承诺、信息披露等义务,重点关注关联交易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2] 上市公司配合保荐工作情况 - 公司在持续督导期内积极配合保荐人的尽职调查和现场检查工作,及时通知重要事项并提供相关文件 [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严格按照监管协议使用募集资金,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与已披露情况一致,未发现擅自变更用途的情形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保荐人将继续履行持续督导义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