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障碍环境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让爱无“碍”!检察公益诉讼有力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
新华社· 2025-10-06 05:20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围绕无障 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重点监督领域,不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的衔接协 同,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切实保障残疾 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中国残联维权部负责人介绍,中国残联将继续配合最高检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领域做好工作,指 导各地残联在配合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进一步提供更精准的诉求和更专业的意见与建议,进一 步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范围向无障碍社会服务等领域深化和拓展。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重点针对互联网应用程序、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便民 热线等未实现无障碍功能的问题,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相关主体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提升数字化服 务的包容性,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在互联网时代获得应有的便利和保障。 据介绍,中国残联还将通过公益诉讼监督、媒体监督、残疾人无障碍促进或监督员监督等多形式多渠道 继续加大监督力度,以法治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效能;继续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贯 ...
省相关出行体验促进月活动在苏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9-24 08:42
近年来,苏州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残疾人事业重要内容,与城市文明指标体系同部署同推进,多 措并举,切实解决诸多残疾人出行难题。苏州自2023年起实现全国残疾人在大市范围内免费乘坐公共交 通,2024年6月底推出残疾人免费乘坐地铁专属二维码,有效减轻残疾人出行负担;同时,推出残疾人 车辆"无感停车"、轨道交通换乘加装斜行电梯,开通9001残疾人爱心支线等一系列爱心举措,极大地方 便了残疾人、老年人出行。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及《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切实提 升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水平,昨天(9月23日),省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出行体验促进月启动仪式暨座 谈交流活动在苏州举办。 本次体验促进月以"畅享公共交通,有爱无碍出行"为主题,聚焦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通过 省、市、县三级联动,汇聚多方力量,持续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助力残疾人、老年人走出家门、 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启动仪式前,由省残联、省交通运输厅、省老龄办、市残联等相关部门负责 人组成的无障碍体验团,分别前往夏圩地铁8号线站点、公交站及无障碍网约车乘车点,重点围绕车辆 设施、站点建设、信息服务和支付保障等出行关键环节, ...
不防滑易松动,临时盲道不能“临时凑合”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20:39
但问题在于,公共设施建设应优先考虑安全而非成本。铺设临时盲道,目的终归是确保视障人士的 安全通行,可如今与这些盲道伴随的,却恰恰是雨天打滑、容易松动翘边等安全隐患。根据我国无障碍 环境建设法,即便是因特殊情况设置的临时无障碍设施,也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现在, 这种雨天打滑的盲道,能否达到《无障碍设计规范》对室外盲道"型材表面应防滑"的要求? 9月17日,南都N视频针对广州市民反映的海珠区阅江路西人行隧道处不锈钢盲道"不防滑、易松 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9月20日下午,南都记者回访现场后发现,该地段不锈钢盲道已经被替换成了水 泥盲道。 也是在近日,还有媒体发现,广州市天河区某路段上,有一段不到100米的盲道是不锈钢材质的。 这些不锈钢盲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下雨天,相较于水泥盲道更易打滑。同时,这些盲道采用螺丝钉 钻进地面固定,但已有部分螺丝钉松动或缺失导致边角翘起,容易绊倒和割伤行人。 去年年底,深圳的不锈钢盲道就曾被脱口秀演员"黑灯"吐槽成"瞎滑",当地连夜拆除更换,还被称 为"深圳速度"。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但除了尽快拆除,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对于两个地段的不锈钢盲 道还均回应称,是因施工时为方 ...
涉及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 三部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1:17
涉及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 三部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中新网9月17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 合发布一批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集中展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以来检察机 关开展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的主要成果,指导各级检察机关、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等充分发挥 各自优势,促进协同共治,不断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据了解,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围绕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 会服务等重点监督领域,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 等特定群体权益。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检察院督促规范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 等6件,涵盖了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聚焦残疾人、老年人等 特定群体在无障碍和适老化环境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涉及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应急救援等多种生活 场景。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重点针对互联网应用程序、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便民 热线等未实现无障碍功能的问题,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相关 ...
最高检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9-17 10:17
央视网消息: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一批无障碍和适老化检 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集中展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以来检察机关开展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 益诉讼的主要成果,指导各级检察机关、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协同共治,不 断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围绕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 重点监督领域,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切实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 体权益。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检察院督促规范城市公园无障碍设施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 等6件,涵盖了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聚焦残疾人、老年人等 特定群体在无障碍和适老化环境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涉及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应急救援等多种生活 场景。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重点针对互联网应用程序、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便民 热线等未实现无障碍功能的问题,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相关主体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提升数字化服 务的包容性,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在互联网时代获 ...
“无碍”见“有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6:03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公园北园的无障碍主题公园,铺设 550米盲道,配备6套无障碍设施、9套无障碍器材。 谢贵明摄(人民图片) 近年来,包头市图书馆在市残联支持下积极开展"心手相 牵·悦读世界""畅听微阅读"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无障碍 设施建设及盲文图书储备,开展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等 服务,丰富当地残障人士文化生活。图为视障人士在内蒙 古自治区包头市图书馆"阅读"盲文书籍。 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今年7月,南京公交集团开通B90路就医专线,该线路以 江苏省人民医院为起点,串联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妇幼 保健院等7家三甲医院,并与地铁2号线、7号线无缝衔 接,形成5公里"医疗便民环线"。该线路采用无障碍公交 车,高峰时段10分钟一班,有效缓解医院周边"停车难、 打车难"问题。 徐 琦摄(人民视觉) "十四五"时期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超额保质完成 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士带来便 利。202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各项配套方案意见也随后陆续推 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几何?"慢"下来的日子里,记者尝试以轮椅上的视角去观察所在的城 ...
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一周年成绩斐然,二期科技提升计划绘就“十五五”新蓝图
华夏时报· 2025-09-02 01:53
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建设背景与意义 - 展示馆于2024年8月28日对外开放 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无障碍环境展示平台 由中国残联主管的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与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联合共建 [3] - 定位为"国家馆" 主题为"大美中国无障碍" 核心目标是"顶天立地":"法大为天"普法讲法用法 "建馆为地"落实成果转化 引领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 [3] - 以无障碍"小切口"展现国家"大情怀" 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展示发展成就 弘扬人文理念 倡导文明意识 普及科技知识 [4] 运营成果与社会影响 - 开放一年来预约参观团队超500个 参观人数达12万人次 涵盖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国家部委 行业组织 科研机构及港澳团体等 [6] - 接待国际组织包括世界盲联 亚太盲联百人团队 以及50多个发展中国家100多名外宾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到访并赞赏中国无障碍人权保障成就 [6] - 通过图文视频和实物模型系统梳理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脉络 从早期设施尝试到覆盖城市建设 公共服务 信息交流的系统性建设 [6] 二期科技提升计划 - 启动《二期科技提升计划》 原则为"科技助力 实用为先 显示新质 创造奇特 拓展思路 引领未来" [7][8] - 聚焦前沿科技应用 引入VR AR技术打造沉浸式无障碍场景体验区 利用大数据优化展陈布局和服务质量 [7] - 加大无障碍适老助残科技研发成果展示 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7] 未来发展定位 - 继续发挥宣传普法 文化育人 成果展示 专业培训等多功能作用 推动"平等 融合 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9] - 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助力每一位社会成员在无障碍环境中自由生活 标志着无障碍环境建设从"十四五"深刻变革向"十五五"美好蓝图迈进 [8][9]
万达影城携手淘票票助推“轮椅友好厅”惠及全国近80城
齐鲁晚报· 2025-08-28 14:59
项目进展 - 轮椅友好厅项目从2024年仅在3个城市60余影厅试点扩展至覆盖全国近80个城市超300个影厅 [1][4] - 万达影城作为首席合作院线加入支持 实现规模化覆盖 [4] - 项目自2024年在北京 上海 杭州试点推出后快速扩张 [4] 服务内容 - 轮椅友好厅定义为轮椅可直达中间排或舒适位置 相邻过道宽敞 具备黄金位置观影条件的影厅 [4] - 淘票票APP为符合条件影厅标注"轮椅友好厅"标签 注明轮椅可直达具体位置 [4] - 用户可通过APP搜索"轮椅友好厅"直达专题页 查看影院详情和选座信息 [4] - 选座页面"观影贴士"位置提供轮椅可直达具体位置提示 [4] 设施建设 - 万达影城加强影厅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包括拓宽通道 优化座位布局 增加无障碍标识 [8] - 北京槐房万达影城为例 轮椅用户可从地铁无障碍通道直达商场直梯 影厅内设坡道直达平视观影座位 [5] - 影城员工具备服务意识 主动协助轮椅用户寄存轮椅 引导入座和安全离场 [5] 覆盖规模 - 拥有轮椅友好厅标识认证的万达影城影厅共308个 [8] - 覆盖全国78个城市的170家万达影城 [8] - 淘票票设有"五星影城 畅行无界"万达影城专题页 按城市分类提供影厅选择 [8] 用户反馈 - 轮椅用户表示影城动线轻松舒适 信息实用度高 能放心出门观影 [7] - 用户认为该功能是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有力缩影 会推荐给其他轮椅朋友 [7] - 经常观影的用户称赞标识系统便捷 能快速找到适合的影厅和座位 感受到尊重和包容 [8] 公司战略 - 万达电影以五星级影城标准引领行业升级 构建全场景服务体系 [9] - 服务体系包含专业放映 精细化服务 无障碍设施落地和公益放映等社会责任实践 [9] - 公司计划继续扩大轮椅友好厅覆盖范围 深化无障碍服务内容 延伸服务标准至更广泛人群 [9] - 目标推动行业向更包容温暖方向发展 让所有观众平等享受观影体验 [9]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新华网· 2025-08-12 14:24
收入和就业增长 - 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2020-2023年持续增长且年均增速超6.9% 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1][2] - 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 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7] - 接受职业培训残疾人超217万人次 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 [2][7] 社会保障覆盖 - 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困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实现应保尽保 [2]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2] - 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 [2] 公共服务改善 -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基本康复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 [2]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服务机构超1万家 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6] - 中央资金安排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 托养设施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 脱贫攻坚成果 - 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帮扶范围 [3] - 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2748万以上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3]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 超额完成110万户目标 [2][3] 教育体系发展 -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5] -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残疾学生达7.58万 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5.98万 [5] - 在校残疾大学生超10万人 近3年每年有3万余名残疾学生进入大学 [5] 无障碍环境建设 - 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8] - 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达20608人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 [8] - 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超1万家 残疾人接受托养服务266万人次 [3]
准备好啦!粤港澳三地携手,科技助残赋能赛事全场景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22:03
赛事筹备与规模 - 全国残特奥会将于12月8日开幕,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含香港、澳门)的97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赛 [1] - 广东赛区承办残特奥会共有36个场馆,其中22个场馆与十五运会共用,全部场馆已具备竞赛条件 [2] - 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不新建场馆,但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出更高要求 [2] 无障碍环境建设 - 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 [2] - 广东赛区36个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 [2] - 南海体育中心体育场部署手语翻译系统、闪光门铃和图文标识,珠海度假村酒店配备盲文菜单、盲文开关和盲人导览图 [2] 城市发展与赛事融合 - 广州首次提出全民全龄友好的"零障赛区"理念,深圳启动赛事场馆周边277个重点点位的无障碍环境专项整治 [3] - 深圳去年累计完成152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2025年将再推进80项重点项目 [3] - 赛事筹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 [3] 竞赛组织与分级 - 残特奥会第二次报名意向情况摸排显示,全国将有9735名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参赛,其中轮椅运动员1323人、全盲运动员416人、听障运动员1146人 [4] - 本届残特奥会将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分级,设立1个分级中心和17个分级点 [4] - 组委会安排115名分级师参与分级,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公平竞争 [4] 辅具服务与科技应用 - 赛前配置19辆专业辅具服务车,84名技术保障人员,准备维修工具和备用件2000余套 [5] - 推出全国首个包括场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盲人步行导航、手语翻译、辅具维修及借用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 [5] - 广东省康复产业已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的双轮驱动格局,快速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仿生技术等前沿技术 [6] 康复辅具产业 - 深圳是康复辅具产业首批12个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佛山企业主导研发了国内首款电动轮椅及专门为脑瘫患者设计的轮椅 [8] - 广东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60%,产品出口份额占全国同类型产品的70% [8] - 智能轮椅可实现点对点无人驾驶、全场景避障及风险预警,脑控轮椅通过脑电头环控制 [8] 群众体育活动 - "十四五"期间,全省各级残联组织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7000余次,参加活动总人次达45万人次 [9] - 连续5年举办"特奥足球周"活动、"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和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 [9] - 举办轮椅太极拳、轮椅舞蹈、跳绳等推广活动,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 [9] 粤港澳协同发展 - 组委会建立粤港粤澳常态化联络机制,解决港澳关心的一批事项,并出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通关指引》 [10] - 深圳大学连续举办三届大湾区残障事业协同发展交流会,"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列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11] - 承办"共享亚残运同迎残特奥体育嘉年华"等活动,为粤港澳三地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搭建平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