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琴澳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澳门+横琴”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新动能 释放“1+1>2”增量效应
央视网· 2025-09-17 12:15
合作区发展成效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周年 在制度创新、产业协同、民生融合等领域持续突破 琴澳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释放出"1+1>2"的增量效应 [1] - 合作区四年来破壁垒、促融合、育新机 肩负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国家使命 [1] - "澳门+横琴"的组合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7] 民生融合进展 - 横琴"澳门新街坊"推出"随车查验、免下车通关"的跨境学生专车新服务 最快30分钟即可抵达澳门学校 已有超过200名澳门学童享受便利 [1] - 横琴合作区民生配套全面升级 四年来在横琴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突破28000人 [3] - 民生配套升级吸引更多澳门居民北上 [3] 产业与经济协同 - 注册澳资企业超过7300家 [3] - 越来越多的澳资入驻企业成为合作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7] - 合作区从制度衔接破冰到产业协同发力再到民生互融互通 [7] 企业支持政策 - 合作区政策方面从小到大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5] - 合作区推出首批"培优"企业计划 [5]
横琴口岸四年迎客超7054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20:11
横琴口岸运营数据 - 自合作区揭牌至今年9月16日,横琴口岸查验出入境人员超7054万人次,查验车辆超820万辆次 [1] - 口岸出入境人员年均增幅约39.6%,车辆年均增幅约31.8% [1] - 横琴口岸日均经常性往返旅客量从四年前的1.8万人次大幅攀升至目前的5.1万人次,增幅达187% [2] 琴澳一体化发展 - 在合作区就业、居住、生活的澳门居民数量已突破2.8万人,澳资企业超7300家 [2] - 横琴口岸近七成车道通行车辆为澳门机动车,体现两地紧密联系 [1] - 港澳居民及通勤赴澳门工作或求学的内地居民等“高频次往返人群”成为口岸主要通关人群 [2] 口岸通关模式与效率 - 横琴口岸在全国率先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查验模式,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1] - 口岸实行“365天×24小时”通关,车辆验放快速,增强了跨境便利性 [1] - 该口岸已发展成为支撑琴澳民生互联互通的核心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繁忙的口岸之一 [1][2]
《横琴方案》印发四周年,横琴口岸晒出成绩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20:01
通关流量数据 - 横琴边检站自2021年9月5日至2025年9月4日验放出入境人员6985万人次和车辆812万辆次 [1] - 其中澳门居民达1675万人次占比24% 澳门单牌车达538万辆次占比66% [1] - 2024年横琴口岸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大关13次 车辆通关纪录刷新11次 [3] 通关效率提升 - 旅客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至20秒 车辆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至100秒 [3] - 旅客人脸对比人均耗时减少35% 单条通道高峰时段验放效率提升27% [3] - 全国首创客货车联合一站式查验系统 全国唯一实现旅客和车辆均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的口岸 [3] 政策创新与产业融合 - 实施琴澳旅游团 一签多行等便利政策 支持会展文旅产业融合 [4] - 设置澳门居民专用候检区域 扩大合作快捷通道通行范围 [4] - 超7300家澳资企业落户横琴 超2.3万名澳门居民在横琴安居 [4]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旅检和车检通道免出示证件升级改造 [5] - 开展旅检通道改扩建和智能化车体检查系统技术研发 [5] - 配合澳门大学专用口岸建设以提升跨境通行体验 [5]
琴澳四年:澳人澳企加速融入,306项规则托举产业民生双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2:18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现状 - 澳资企业超7300户 较合作区成立时增长57.49% [2][7] - 在横琴居住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超28000人 其中居住23749人(同比增长30.1%) 就业5762人(同比增长14.1%)[2][8] 制度创新与规则衔接 - 已形成琴澳规则衔接和改革创新事项清单306项 [3] - 制定澳门医疗药学等领域跨境执业"小切口"法规 修订旅游建筑领域执业法规 [3] - 横琴居民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将于2025年1月1日落地 [4] - 全岛实施"分线管理"一年半 "一线""二线"人车货物通行顺畅有序 [5] 产业协同发展成果 - 真健康公司穿刺手术机器人获批国内首创三类医疗器械证 [6] - 百诚医药研发首款"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百诚稳心颗粒上市 [6] - 跃昉科技聚焦RISC-V架构芯片研发 [6] - 外贸进出口总额224.81亿元 同比增长101.5% 其中出口138.01亿元(增104.2%)进口86.79亿元(增97.3%)[11] 跨境产学研生态建设 -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构建"30分钟跨境科研转化圈" [8] - 与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20家 [8] -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正式奠基 [8] 民生融合与基础设施 - 澳门新街坊项目引入澳门卫生站、濠江中学及澳式商铺 [10] - 琴澳实现患者跨境转运不下车、跨境学生专车随车查验新模式 [3] - 启动澳门国际机场横琴前置货站建设 实现货运功能前置 [10] 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 双15%税收优惠有序落地 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体系稳步构建 [11] - 建成横琴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及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 吸引映宇宙、快手等企业落户 [11] -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服务中心成立 促进与葡语西语国家合作 [12] - 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总部、万达商管、宁德时代等国际企业布局横琴 [12] 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 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及总体发展规划 [3] - 推进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等重点项目 [12] - 与西门子开展机电数字孪生、工业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合作 [12]
《横琴方案》印发四周年,这里如何成为澳门多元发展新引擎?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0:50
合作区发展现状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资企业超7300户 在横琴居住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超28000人[1] - 合作区实有经营主体近6万户 其中澳资企业达7303户 较合作区成立时增长57.49%[8] - 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23749人 同比增长30.1% 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5762人 同比增长14.1%[9] 制度创新与规则衔接 - 合作区已梳理形成琴澳规则衔接和改革创新事项清单306项[3] - 制定澳门医疗药学等领域专业人士跨境执业法规 修订旅游建筑工程领域执业法规[3] - 横琴居民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于2025年1月1日落地实施[4] - 全岛实施"分线管理"近一年半 "一线""二线"人车货物通行顺畅有序[5][6] 产业创新发展 - 真健康公司穿刺手术机器人获批国内首创三类医疗器械证[7] - 百诚医药研发的首个"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百诚稳心颗粒获批上市[7] - 跃昉科技聚焦RISC-V架构芯片及全栈解决方案研发[7] - 建成横琴跨境电商(华发)创新产业园 琴澳跨境电商产业园 吸引映宇宙快手等头部企业落户[12] 跨境贸易与对外开放 - 上半年合作区进出口总额224.81亿元 同比增长101.5% 其中出口138.01亿元增长104.2% 进口86.79亿元增长97.3%[12] - 推进澳门国际机场横琴前置货站建设 实现澳门与大湾区货源地无缝连接[10] - 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区总部 万达商管 宁德时代等国际企业布局横琴[13] - 与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 开展机电数字孪生等领域技术合作[13] 产学研协同发展 -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构建"30分钟跨境科研转化圈" 实现澳门科研与横琴转化无缝衔接[9] - 与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20家 融合澳门国际化科研优势与横琴产业化优势[9] - 设立中葡中西经贸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支持中葡经贸中心发展[14] 民生融合与基础设施建设 - 澳门新街坊项目启用卫生站 濠江中学开学 澳门社团进驻 澳式商铺入驻[10] - 琴澳正式实现共用单牌车电子标签 申办流程大幅简化[2] - 琴澳两地定点医院实现患者跨境转运全程不下车高效模式[2] - 琴澳跨境学生专车实行"随车查验 免下车通关"便捷通关新模式[2][3]
暑期访澳旅客768万人次 同比增长15.2%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3 12:51
澳门旅游及出入境数据表现 - 2023年7至8月入境澳门旅客达768万人次 日均12.3万人次 最高单日入境旅客19.5万人次[1] - 同期澳门各口岸出入境总量4101万人次 日均66.1万人次 最高单日83.2万人次[1] - 出入境总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8.5% 较2019年疫情前同期增长21.4%[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扩大合作查验自助通道适用人群 允许合资格香港永久性居民使用虹膜通关[1] - 合资格外国人于港珠澳大桥口岸实施免下车通关[1] - 新增巴西 德国 法国 马来西亚及西班牙国民可使用澳门传统自助信道[1] 年度累计数据与区域协同发展 - 截至8月24日澳门累计出入境人次突破1.5亿 较2022年提早23天达成[1] - 横琴口岸前8个月通关量达1899万人次 同比增长33.5%[1] - 澳门与珠海边检总站及香港入境事务处研设更多便利措施 加强客流预测预警及应急联动[2] 科技赋能与未来规划 - 通过增加虹膜信道和扩大自助信道适用人群提升通关效率[2] - 持续优化便捷安全的通关环境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员交流与城市融合发展[2]
高效便捷的设施服务让通关纪录屡创新高
人民日报· 2025-08-19 05:21
口岸运营表现 - 横琴口岸五年累计验放出入境客流7545万人次[1] - 2024年5月2日创下单日客流最高纪录128423人次[1] - 2024年7月19日创下单日车流最高纪录10518车次[1] 通关人员结构 - 澳门居民占比27.2%[1] - 旅客占比38.8%[1] - 非澳门居民高校学生及外地雇员分别占17.1%和16.3%[1] 基础设施创新 - 全国首创"联合一站式"车道投入使用[2] - 首个采用"合作查验 一次放行"模式的随车人员验放厅启用[2] - 澳门轻轨延伸横琴口岸线及澳大连接桥相继投运[2] 通关效率提升 - 30条车道实时畅通[2] - 非载客车辆经自助信道平均100秒完成查验[2] - 最快50秒完成两地5个口岸单位联合查验[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推行刷脸通关试点及自助通道扩容[2] - 以"扩容 提速 便民"为核心目标[2] - 采用"一家人"观念和"一体化"合作宗旨推进深度合作区建设[2]
新横琴口岸开通五年 客流超7560万人次
广州日报· 2025-08-18 18:39
口岸运营数据 - 五年累计通关旅客超7560万人次 车辆约900万辆次[1] - 年均旅客流量增幅超40% 车辆流量增幅约33%[1] - 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2.9万人次 车流量达1.05万辆次创历史新高[1] 通关效率提升 - 日均客流量从五年前0.95万人次增长至目前7.61万人次[1] - 日均车流量从五年前1767辆次提升至目前8792辆次[1] - 通过19个跨境合作机制及"十个全国首创"举措实现监管流程整合[1] 区域协同发展 - 创新实施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模式[1] - 建立澳门居民携带7大类动植物产品便捷通关机制[1] - 通过琴澳标准互认和监管流程简化促进要素快速流动[1] 一体化建设成效 - 口岸从"物理通道"升级为两地融合发展"情感纽带"[1] - 通关效率提升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1] - 实现要素畅通 民生相融 产业协同的新发展图景[1]
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启用五周年 累计验放旅客逾7564万人次
央视新闻· 2025-08-18 09:36
横琴口岸运营成效 - 五年来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逾7564万人次 [1] - 已成为粤澳两地人员交流、经贸合作、民生融合的核心枢纽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要门户 [1] 通关流量数据表现 - 2025年1月1日至8月16日日均通关客流达76946人次 较2019年增长1.88倍 [4] - 同期日均通关车流8840车次 其中单牌车5810车次 较2019年分别增长近1倍和10.74倍 [4] - 2025年5月2日创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达12.84万人次 [4] - 2025年7月19日创单日车流历史最高纪录达1.05万车次 [4] - 通关人员构成:澳门居民占27.1% 旅客占40% 非本地学生占16.1% 外地雇员占16.2% [4] 基础设施升级 - 全国首创"联合一站式"车道实现车辆"一次排队、集中采集、联动放行" [4][11] - 非载客车辆经自助通道平均100秒完成查验 最快仅需50秒 [11] - 澳门轻轨延伸横琴口岸线及与澳门大学连接桥相继投入使用 [4] - 启用全国首个跨境随车人员验放厅 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 [12] 通关服务优化 - 自助通道适用范围扩展至港澳居民、内地居民、台湾居民及符合条件外籍人士 [13] - 出境大厅设置澳门居民通道、多次往返旅客通道和一般旅客通道精细化分流 [14] - 专设跨境学生通道 开放时间延长至15时30分至20时全面覆盖放学时段 [15] - 琴方安检区同步优化设置爱心通道等特殊服务通道 [14] 未来发展目标 - 未来将紧扣"扩容、提速、便民"三大核心目标推进口岸建设 [17] - 致力打造国家深化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17]
琴澳一体化再提速!横琴单牌车将实现“一标通琴澳”
新华网· 2025-08-09 09:43
政策实施 - 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通关电子标签措施将于8月15日正式实施,实现“一标通琴澳” [1] - 新措施实施后,横琴单牌车首次申请者仅需在澳门检验车辆时同步安装粤澳两地共同认可的内地电子标签,即可完成手续,大幅缩短申办流程 [1] - 已贴澳门海关电子标签的单牌车无需移除澳方标签,在资格确认函有效期内仍可正常通行 [1] 技术测试与效果 - 自5月以来,拱北海关协助开展了超12000车次测试,推动优化电子标签识别率 [1] - 目前电子标签的识别率已提升至近99% [1] - 横琴海关与澳门海关通过共用通关电子标签,实现“一标双认”,简化车辆通关备案手续 [1] 效率提升 - 新措施使澳门居民办理两地标签从需跑两个地方简化为一个地方,节省3至4天时间 [1] - 技术手段达成的跨境管理机制联通为琴澳一体化提供了新便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