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索文档
五年来北京新设外资企业超8000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9:44
五年来北京新设外资企业超8000家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五年来,北京新落户国际组织37家,新设外资企业超8000家,综保 区由1个扩大到4个,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北京文化论坛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 台。 这是记者15日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在发布会上表示,五年来,北京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强化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企业经营更有活力。 北京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全国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绿交所启动,城市副中心获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500强榜单北京上榜民营企业6家、居全国城市首位。 "北京服务"更加贴心,北京始终对标国际最佳实践,以最大程度方便企业高效办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 业经营的干扰为目标,迭代出台改革措施1700余项,非现场监管覆盖率近70%,经营主体2021-2024年 年均增长6.2%、总量达到268.6万户。 杨秀玲说,五年来,北京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为国家 ...
2025年服贸会达成各类成果超900项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央广网· 2025-09-15 10:42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昨天(14日)落下帷幕,达成900多项成果。本届服贸会通过峰会论 坛、洽谈推介和展览展示等,达成投资、成交等多项成果,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多方受益的目标。 本届服贸会最后一天,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观众:带孩子来看教育展,挺好的。看了文化的部分,孩子也挺喜欢的,还买了北京礼物。 观众:看到了一些5G赋能的很多新场景,都是一些非常智能化、自动化理想的未来生活场景,确 实让我们收获很多。 本届服贸会在峰会论坛、洽谈推介、展览展示等方面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交易洽谈成果丰硕。商 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说,本届服贸会进一步对外传递了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 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凝聚了深化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共识。 朱光耀:本届服贸会共有6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 新成果190余项,其中全球全国首发的服务成果百余项。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展示优势特色服务,参加洽谈采购,达 ...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发全球经贸合作引力
新华网· 2025-09-15 08:31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日前发文指出,最新外贸数据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整体出口攀 升,各国各地区仍然欢迎中国商品,全球南方国家尤其如此。应该认识到,建立保护主义壁垒是缺乏自 信的表现,构筑高墙限制对外贸易只会削弱自身活力。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进程,这一规律被深刻验证。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保护 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发展活力、展现经济韧性。无论是日前公布的中 国外贸数据,还是近期国际展会上外商对中国市场的青睐程度,都充分印证中国经济底气与市场引力。 开放发展的中国,正吸引更多国家携手开展经贸投资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应对全球风险挑 战。 量增质优 中国外贸"朋友圈"彰显活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结构持续优化,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 释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从月度走势看,8 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具体来看,先进制造产品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前8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 9.2%,占出口比重超 ...
专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纵深推进“双循环”战略,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证券时报· 2025-09-15 08:26
近日,就"双循环"战略的纵深推进,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 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海闻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企业行为均有深刻洞 察。在他看来,当前"双循环"面临的诸多难题,本质上是微观机制不畅的问题,而破解之道在于真正激 发民营经济这一发展"主力军"的活力。唯有让民营企业有信心、有能力、有空间,才能有效打通内需梗 阻、突破外部挑战,高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以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战 略转型的核心方向。然而,实践中的挑战依然严峻:对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对 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我国外循环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十五五"时期如何 打通国内循环堵点、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消费不仅取决于当下的收入,还取决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因此,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核心是就 业,而增加就业必须要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扩大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海闻强调,民营经济贡献了80% 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提供了 ...
专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纵深推进“双循环”战略,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证券时报· 2025-09-15 08:02
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 "十四五"以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然而,实践中的挑战依然严峻:对 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对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我国外循环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十五五"时期如何打通国 内循环堵点、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近日,就"双循环"战略的纵深推进,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海闻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发 展,对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企业行为均有深刻洞察。在他看来,当前"双循环"面临的诸多难题,本质上是微观机制不畅的问题,而破解之道在于真正激发民营 经济这一发展"主力军"的活力。唯有让民营企业有信心、有能力、有空间,才能有效打通内需梗阻、突破外部挑战,高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是提振内需扩大就业关键抓手 近年来,从"国补"到"双贴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政策的重要发力点。然而,尽管政策频出,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率长期偏低、有效需求不 足仍是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海闻指出,其根 ...
畅通国际大通道 拓展合作新空间 云南向南,开放大门更宽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54
卸货、转运、装箱……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格外忙碌,搭乘中老铁路而来的新鲜榴莲从这里发往各地。 今年前7月,云南进口鲜榴莲27万吨,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7月,首趟"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昆明市晋宁区腾俊国际陆港公铁联运中心出发,驶 向孟加拉国吉大港。"这条运输路线直通印度洋,运输距离缩短1000多公里,时间节约17天左右。"云南 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运输处处长何盛龙说。 云南构建起辐射19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能源、数字等多维通道网络,互联互通加快推进: 车辆疾驰,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国内段全部建成; 航线密布,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区域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前列; 电网飞架,云南建成14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 数据联通,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即将建成投用,实现数据直传目标国家或地区…… 搭乘中老铁路跨境运输的货物,远不止榴莲。"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木薯淀粉、咖啡豆、橡胶等农特产 品,与云南蔬菜、'中国造'新能源公交车和机电产品等在这条铁路上'双向奔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 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陶樯介绍,中老铁路跨境商品种类已扩展至3000余种,累计运输货物6470万吨, ...
云南向南,开放大门更宽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卸货、转运、装箱……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格外忙碌,搭乘中老铁路而来的新鲜榴莲从这里发往各地。 今年前7月,云南进口鲜榴莲27万吨,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搭乘中老铁路跨境运输的货物,远不止榴莲。"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木薯淀粉、咖啡豆、橡胶等农特产 品,与云南蔬菜、'中国造'新能源公交车和机电产品等在这条铁路上'双向奔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 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陶樯介绍,中老铁路跨境商品种类已扩展至3000余种,累计运输货物6470万吨, 其中跨境货物约1500万吨。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云南构建起辐射19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能源、数字等多维通道网络,互联互通加快推进: 车辆疾驰,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国内段全部建成; 航线密布,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区域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前列; 电网飞架,云南建成14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 数据联通,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即将建成投用,实现数据直传目标国家或地区…… 加速释放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云南加快完善物流体系,已创建7个国家物流 ...
专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 纵深推进“双循环”战略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证券时报· 2025-09-15 02:01
海闻进一步指出,虽然当前宏观政策较为宽松,但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仍显不足,这正是内循环 不畅的微观体现。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不够强、个别地方政府存 在"乱罚款"等破坏法制和营商环境的行为,以及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和市场竞争上没有依法享有平等的 地位。 因此,"十五五"规划要系统破解内需不足难题,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海闻建议: 第一,要继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形成尊重、支持 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第二,要加强依法治理,坚决制止任何缺乏法律支撑的行政决策或执法 行为;第三,要清晰界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经济职能和行业布局上的边界,在二者存在竞争的领域 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平等待遇。 "十四五"以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战 略转型的核心方向。然而,实践中的挑战依然严峻:对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对 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我国外循环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十五五"时期如何 打通国内循环堵点、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
国际观察丨活力涌动 向东而行——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发全球经贸合作引力
新华社· 2025-09-14 20:41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活力涌动 向东而行——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生发全球经贸合作引力 新华社记者邓茜 闫洁 于荣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进程,这一规律被深刻验证。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 保护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发展活力、展现经济韧性。无论是日前公布 的中国外贸数据,还是近期国际展会上外商对中国市场的青睐程度,都充分印证中国经济底气与市场引 力。开放发展的中国,正吸引更多国家携手开展经贸投资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应对全球风 险挑战。 本月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 席康林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更深入地扎根中国、"更中国化"是企业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 初心,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车展前夕,德国宝马"新世代"电动车型iX3迎来全球首发,并将于2026年在中国推出长轴距版。宝 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这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它不仅回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需 求,也释放出宝马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号"。 量增质优 中国外贸"朋友圈"彰显活力 英国《经济 ...
谋划“十五五”要看清哪些“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2 11:45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表明我国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们必须站在统 筹"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上看变化。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在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及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 办好自己的事"。 谋划"十五五"要看清哪些"变"?不妨从三个角度切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面对"。这为我们前瞻性地把握"十五五"之"变",提供了重要视角。 "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表明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在发生新变化。一个"新"字,万千变化。人民群众对质量、绿色、美好、公平、安全等等的期 待,必然是谋划"十五五"时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积极回应之"变"。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表明前进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 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引领我们积极向"新"而行。变革的机遇要抓住,变革的压力要扛住。 变,是历史与时代的常态。人类社会几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