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汛抗旱
icon
搜索文档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事关防汛抗旱,国务院作出部署
新华社· 2025-07-25 23:56
防汛抗旱形势分析 - 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全国降水呈现"南北多、长江少"特点 珠江、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高温少雨出现旱情 [1] - 预计有2至3个台风登陆 明显影响我国 [1] 防汛工作部署 - 加强监测预警 遇突发情况及时组织转移避险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1] - 防汛减灾要突出重点 盯紧末梢 做好强降雨期间偏远山区和夜间的监测预报预警 [1] - 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杜绝"假叫应""假转移" 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1] 重点区域防范 - 组织8个国家防总检查组到15个重点省份开展督导检查 专题部署加强外来人员防汛管理 [2] - 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提出九条硬措施 发生群死群伤一律提级调查倒查追责 [2] - 重点关注施工工地特别是临时性野外工地 重要基础设施、高填深挖路基、隧道桥涵等重点部位和中小水库等薄弱环节 [2]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 - 审议通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 有助于总结灾害防治和应对工作经验教训 [3] - 科学严谨做好自然灾害调查评估 深入总结经验教训 剖析问题短板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 - 对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自然灾害提级调查、挂牌督办 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举一反三抓好整改 [2]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当前防汛抗旱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等
证监会发布· 2025-07-25 20:59
防汛抗旱工作部署 -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需强化协同配合确保安全度汛 [1] - 加强监测预警 遇突发情况及时组织转移避险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1] - 做好重点区域 重大工程和薄弱环节查险排险工作 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1] - 统筹受旱地区抗旱减灾 精准调配抗旱水源 保障作物灌溉和群众饮水安全 [1]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 - 科学严谨做好自然灾害调查评估 深入总结经验教训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 - 对重大社会影响的自然灾害提级调查 挂牌督办 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1]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重要惠民举措 需指导各地细化工作方案 [2] - 按分担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确保按时足额拨付 [2] - 加强动态监测评估 科学核算办园成本 统筹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 [2] - 做好困难儿童 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 [2] - 统筹学龄人口变化和财力状况 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 完善投入机制 [2]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 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2] -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规范办园行为 守护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2]
国常会,重磅部署!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20:38
防汛抗旱工作部署 -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需强化协同配合确保安全度汛 强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 加强监测预警和转移避险以减少人员伤亡 [1] - 要求未雨绸缪排查重点区域 重大工程和薄弱环节风险 统筹受旱地区抗旱减灾 精准调配水源保障作物灌溉和群众饮水安全 [1] -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需科学严谨 提级调查重大社会影响事件 通过整改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推进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被定位为重要惠民举措 要求各地细化工作方案 按比例安排补助资金并确保拨付时效 [2] - 需动态监测评估办园成本 统筹公办民办补助政策 重点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 [2] - 政策实施需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和财力状况 坚持保基本原则 完善投入机制 改善教师待遇和办园质量 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办园行为 [2]
国常会:做好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薄弱环节查险排险工作 统筹做好受旱地区抗旱减灾
快讯· 2025-07-25 19:13
防汛抗旱工作部署 -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需以高度责任感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准备 [1] - 重点加强监测预警和突发情况处置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1] - 需做好重点区域 重大工程和薄弱环节查险排险工作 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1] 抗旱减灾措施 - 统筹做好受旱地区抗旱减灾工作 精准调配抗旱水源 [1] - 重点保障作物灌溉用水和群众饮水安全 [1] 防灾能力提升 - 要求科学严谨做好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 深入总结经验教训 [1] - 通过剖析问题短板 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
“七下八上”已至!水利部详解防汛关键期应对举措
新华社· 2025-07-16 23:35
防汛关键期形势预测 - 预计"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 北方洪涝偏重 局地极端暴雨洪水频发重发 [1] - 黄河中游 海河流域大清河 永定河 北三河 松辽流域辽河 浑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1] - 预计有2至3个台风登陆我国 可能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地区 [1] - 长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及中下游干流沿线 新疆中北部等可能将出现阶段性干旱 [1] 防汛责任体系 - 水利部会同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2025年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及大江大河 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 主要蓄滞洪区 重点防洪城市等2792名防汛责任人名单 [1] - 全国已有23个省份成立了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1] - 水利部每日滚动会商研判 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 直达一线 [1] 山洪灾害防御 -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作为防御山洪灾害的工作重点之一 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措施 [2] - 加强汛期涉河作业管理 落实属地责任人和企事业单位责任人双责任制 [2] - 强化危险区动态管理 组织地方对辖区内农家乐 景区 矿场 林场 养殖场 施工工地进行再排查 再检视 [2] 堤防工程管理 - 全国共有1至5级堤防31.8万公里 其中1至3级重要堤防7.7万公里 [2] - 已完成29.1万公里堤防在全国堤防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水利一张图中空间位置坐标的标绘工作 [3] - 将逐步实现实时动态掌握堤防长度 安全性态等参数 [3] 水库安全度汛 - 2025年安排包括大 中型水库在内的2177座水库除险加固 [3] - 对遭遇特大洪水 强烈地震或者出现影响安全异常现象的水库 迅速组织专门安全鉴定 [3] - 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 [3] - 加大水库大坝 溢洪道 放空设施等关键部位和闸门 启闭机等关键设备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3] 抗旱保供措施 - 充分发挥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 优化灌溉用水计划 积极推进农业节水 [3] - 指导相关省区滚动摸排因旱饮水困难情况 科学制定供水保障方案 [4] - 根据饮水困难人口分布 水源情况和供水工程规模类别等 分类精准施策 [4]
林武调研气象服务和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 完善预警体系 落实防范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防汛抗旱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7-16 08:56
气象服务与防汛抗旱工作调研 - 省委书记林武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善预警体系、落实防范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防汛抗旱工作 [1] - 林武在省气象局察看了环境、海洋、短临等预报系统和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详细询问预警发布工作情况 [1] - 林武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要加快完善预警体系,强化制度规范,明确预警主体、预警内容、预警对象等,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1] 人工增雨体系建设 - 林武察看了人工增雨无人机,了解人工增雨作业情况 [1] - 强调要加强人工增雨体系建设,统筹好技术支撑和实践探索,切实提升人工增雨实效 [1] 防汛抗旱工作部署 - 林武在省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看望慰问值班人员,察看省水文中心水情信息服务系统,听取天气形势和预报预测情况汇报 [2] - 指出今年入汛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2] - 强调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有力防范旱涝并发和旱涝急转 [2] 防汛抗旱具体措施 - 要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健全联合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预警叫应机制 [2] - 要聚焦关键部位落实防御措施,全力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防范应对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 [2] - 要紧盯地铁、地下商场等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同时统筹做好抗旱工作,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2]
应急管理部: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降水南北多、长江少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5:13
防汛关键期总体形势 - "七下八上"(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最重要阶段,北方降雨集中且强度大,极端暴雨概率高,南方长江和淮河历史大洪水多发,台风进入活跃期 [1] - 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全国降水呈现"南北多、长江少"特点,华南、西南南部(珠江流域)和华北、西北、东北(黄河、海河、辽河流域)可能出现较重汛情,长江中下游(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可能高温少雨出现旱情 [2] - 预计2-3个台风登陆我国,部分台风可能北上严重影响北方地区 [2] 防汛重点工作措施 - 压实防汛责任: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及工程巡查责任,责任细化至基层最小单元 [2] - 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隐患排查整改,滚动联合会商,发挥各级防汛指挥机构作用,强化预警响应联动 [2] - 转移避险机制:执行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刚性要求"四个一律"转移避险措施,采取"关停撤转"实现零死亡目标 [2] - 抢险救援准备:预置救援力量与装备,对接专业队伍,重点地区部署通信保底设备,应对"三断"极端情况 [3] - 抗旱保供水:跟踪长江中下游旱情,细化抗旱应急预案和应急供水方案,保障饮水与粮食安全 [3]
吴桂英调研粮食生产、防汛抗旱及乡村振兴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7-08 11:25
新能源产业调研 - 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方面表现突出,新能源产业具有动能足、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 [3] - 公司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3] - 属地、园区和相关部门需优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稳产能、拓市场、提效益 [3] 粮食生产与乡村振兴 - 金洲镇箭楼村万亩粮食示范片高标准农田水稻长势良好,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 [9] - 需密切跟踪天气、汛情旱情变化及作物长势,做好管护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9] -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9] 防汛抗旱工作 - 双江口镇闸坝湖垸是洞庭湖区重点垸烂泥湖防洪大圈组成部分,守护1.47万居民和1.97万亩土地 [6] - 需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加强水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应对极端天气 [6] - 以极限思维防范旱涝急转,精准调度水资源,科学预置物资设备 [6]
焦点访谈|应对汛期极端天气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央视网· 2025-07-03 21:27
极端天气态势 - 今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显著增多,包括高温、干旱和暴雨[5] - 上半年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偏暖、降水空间差异大、南北旱涝并重[5] - 春季旱涝"两极分化"明显,黄淮、西北、西南等地旱情持续发展[7] - 6月以来四川盆地高温日数和强度创历史同期纪录,京津冀等地持续35℃以上高温[9] - 全国呈现"雨热同台"态势,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地遭遇暴雨[9] 汛情与水情 - 入汛以来2663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458亿方,避免人员转移89万人次[9] - 主汛期预计呈现北涝南旱格局,北方多条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11] - 大江大河水情总体平稳,年径流量比常年偏少两成,水库蓄水总量4718亿方偏多12%[11][14] - 24省份32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45条超保洪水,10条创实测最大洪水[13] - 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贵州都柳江发生特大洪水[13] 防灾技术体系 - 研发中小河流洪水早期预警系统,覆盖全国45203条中小河流[16] - 采用"天空地水工"立体监测网络,包括卫星、雷达、地面站点等[18] - 建立递进式预报预警模式,实现精细化气象服务[20] - 每日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滚动更新短临预警[22] - 实行山洪防御网格化管理,落实转移五个关键环节[24] 灾后恢复措施 - 南阳西峡县洪水退去后抢修道路,恢复供电和信号[26] - 贵州榕江县投入8.79万人次清污197万平米,完成进度96.41%[28] - 紧急调运6吨肥料为2800亩受灾水稻追肥,组织无人机防治病虫害[31] - 百香果受灾约4000亩,组建农技专家驻点服务队指导灾后管理[33] - 组建三轮车队配送生活物资和爱心餐,保障受灾群众供应[35][37]
新华时评丨防汛抗旱这根弦,时刻要绷紧
新华社· 2025-07-01 08:50
防汛抗旱形势 - 我国多地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 南方全力应对汛情 黄河流域即将入汛 北方部分地区旱情风险仍在 [1] - 7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 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高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即将到来 [1] - 一些地方因高温少雨导致局部旱情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麻痹大意心理 责任意识不强 担当作为不够 [1] 应对措施 - 必须未雨绸缪 抓早抓细抓小 从最严峻情况出发考虑问题 加强堤防巡查防守 城市内涝防御 制定保供水方案 安排群众转移避险 [1] - 防汛抗旱是系统性工程 监测预警 会商研判 科学调水 拦洪削峰错峰 应急抢险救援 灾后重建等流程需环环紧扣 [2] - 流域防汛抗旱需多地紧密合作 上下游水利工程各司其职 形成合力 保障江河安澜和用水安全 [2] 责任担当 - 抗旱成效关乎夏粮丰歉和国家粮食安全 党员干部需保持时时在状态 下沉一线 干在实处 [1] - 党员干部需身先士卒 靠前指挥 守土尽责 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责任感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