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搜索文档
“酱”心再焕古城春——访安徽老字号天顺酱园董事长陈传银
中国食品网· 2025-09-18 18:26
孟秋,天爽宜人,笔者随安徽老字号副会长张影女士走访了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天顺酱园。 未谋其面,已闻其芳。从厂外停车场的车里刚下来,就嗅到空气中弥漫酱醇的馥郁之气——那是一种深沉如大地 耳语般的咸鲜,似有还无的果酸暗香,如丝绸般缠绕鼻尖。这有温度香气,暖烘烘地熨帖着肺腑肠胃,振奋着你 的精神,似乎顷刻扫去了喧嚣都市蒙蔽的心尘。 天顺酱园董事长陈传银先生 第十二代酿酱油非遗传承人、安徽老字号天顺酱园董事长陈传银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行来到晒酱场,但见砂 缸一排排列阵如兵,静默地吐纳着天地精华。当掀开缸帽的刹那,酱香便如挣脱禁锢的琥珀色洪流,轰然迸发! 那是阳光晒透豆荚的暖香,是盐巴结晶的海洋呼吸,是时光凝练出的氨基酸鲜浪,层层叠叠涌来,在鼻腔里掀起 一场味觉的海啸。细嗅之,尚有草木灰的烟熏质感、熟成谷物般的坚果余韵,仿佛将整个丰收的秋季窖藏于此。 陈传银告诉我们,这些老缸别看斑驳嶙峋,却都经历了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沧桑,见证了一代代酱油酿造者独具匠 心。老缸虽外表斑驳,釉层剥落,却承载着岁月沉淀。它们静默矗立,见证着一代代酱油匠人的匠心传承与岁月 坚守。"纹裂千章书岁月,菌栖万代酿天香"每一道裂纹、每一片斑驳,都是时间写 ...
一丝一缕,绣出民族“生命之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7 08:53
朱二 奴展示河湟刺绣技艺。 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 陈雪柠 鲜艳的花瓣层层展开,四周以佛手、蝴蝶、石榴等图案做点缀,一朵朵来自土族的"生命之花"跨越千 里,来京赴约。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服贸会上,青海省级非遗"河湟刺绣"在首钢园RE睿·三高炉数字博 物馆亮相,一幅幅刺绣作品以浓烈如焰的色彩和特色鲜明的纹样,诉说民族故事。 展览间隙,邓西银与朱二奴讲起了河湟刺绣的故事。它是青海青绣的分支,在青藏高原东部河湟谷地代 代相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那儿只有春 夏有花,所以大家特别喜欢花的图案,想把春天和夏天留住。"朱二奴说,大家往往不是照着一朵真花 去绣,而是想象着心目中最美的花,再把它一针一线绣于布面。绚烂的图案中,蕴含着土族妇女对生活 的热爱。 展台上,绣着"Nadun"字样的作品也是土族特色。"Nadun就是纳顿,在土语里是欢乐的意思。纳顿节是 我们土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邓西银解释,每年农历七月十二到九月十五,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 们都会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因此,他们选择以"Nadun"为设计元素,配上老虎、猴子等动物图案,传递 土族村落的烟火气与文化 ...
刘强东直播烹饪宿迁非遗黄狗猪头肉
贝壳财经· 2025-09-16 17:50
京东推出新菜品黄狗猪头肉 创始人刘强东将直播烹饪[1] - 京东旗下七鲜小厨即将推出新菜品黄狗猪头肉[1]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将直播烹饪这道菜品[1] - 该菜品为江苏省宿迁市著名小吃 传统手工技艺已入选宿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1][3] 黄狗猪头肉菜品背景及特点[1][3] - 菜品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黄德所创[1] - 与扬州扒烧整猪头齐名 同为北方猪头肉做法代表[1] - 口味特点为酥口嫩烂香 味纯而不腻[3] - 主要食材为猪头肉 属于淮扬菜系中的宿迁菜[3] 黄狗猪头肉制作工艺[1][5] - 需剔骨选肉 整治干净后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1][5] - 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水后置于大锅中熬制[1][5] - 先大火后小火熬制8个小时[1][5] - 加入姜片八角桂皮等调料后再熬制2个小时[1][5] - 使用直径90多厘米 深1.2米的大锅进行烹制[1][5]
高原狮舞 舞出红火(我与非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6:44
舞者表演硕督狮子舞。本报记者 吕九海摄 邓巴阿尼和舞者们在团结广场。本报记者 安博文摄 邓巴阿尼带领团队赴北京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昌都轮展表演。受访者供图 小朋友聚集在狮头边玩耍。本报记者 鲜敢摄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右)指导学生们跳狮子舞。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0:00 腾挪、闪扑、跳跃、翘首……鼓点铿锵有力,狮舞灵动生风。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团结广 场,舞者们驾驭红狮表演狮舞,引得村民们鼓掌欢呼。每到喜庆丰收的日子,这样热闹的狮舞都会上 演。 洛隆县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 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狮子舞。2024 年,硕督狮子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舞表演中,负责打鼓的是投身狮子舞50余年、今年72岁高龄的第四代传承人邓巴阿尼。过去生活条件 有限,没什么闲钱购置舞狮道具,邓巴阿尼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 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好起来了,政府给了很多支持,现在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有 了一块小型 ...
本溪臻臻非遗文化传播中心(个人独资)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30 07:32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本溪臻臻非遗文化传播中心(个人独资)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雪娇,注册资 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艺美术品及礼 仪用品制造(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珠宝首饰制造;美发饰品生产;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 品);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办公用品销售;美发饰品销售;非金属矿及 制品销售;日用杂品销售;建筑陶瓷制品销售;五金产品零售;文具用品零售;珠宝首饰零售;信息咨 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文艺创 作。(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多地非遗馆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央视网· 2025-08-29 07:52
非遗文化活动暑期开展情况 - 全国各地非遗场馆开展丰富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提供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1][2] - 多地推出"遇见非遗"和暑期非遗课堂等活动 涵盖古琴 昆曲等多个特色非遗项目通过讲解 展演及互动体验形式开展 [2] 非遗场馆具体活动及参与数据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暑期举办近500场展演和体验活动 日均接待观众超13000人次 [2] -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我来学手艺"体验活动 涵盖剪纸 面塑等十余种传统技艺 举办45场体验活动场场爆满 [2]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90场非遗展览 展演和体验活动 日均接待观众超5500人次 [2] 非遗项目体验内容 - 西安鼓乐演出吸引众多青少年 专家带领体验各类传统特色乐器并深入讲解中国音乐魅力 [2] - 长沙窑陶瓷体验活动中小朋友跟随非遗传承人亲身体验传承千年的陶瓷技艺 [2] - 浙江省非遗馆开展靛青白花印染技艺学习 因捆扎松紧不同使每件扎染作品成为独特艺术品 [2]
锦州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展在沈阳举办
新华网· 2025-08-28 09:47
展览主题与结构 - 展览分为根深篇、枝繁篇、叶茂篇三大主题 [1] - 根深篇集中展示老一辈传承人创作的古朴作品 [1] - 枝繁篇通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展现多民族文化交融 [1] - 叶茂篇聚焦非遗创新发展与传统技艺时代生命力 [1] 艺术形式与特色 -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艺术形式以粗犷豪放线条蕴含原始信仰 [1] - 精巧镂空图案记录神话密码 [1] - 生动民俗场景定格千年前生活图景 [1] 展览形式与互动体验 - 突破传统静态展示模式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1] -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剪纸绝技 [1] - 立体剪纸装置构建光影交错奇幻世界 [1] - 文创衍生品展区呈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 [1] 公共教育活动 - 展览期间推出非遗传承人讲座揭秘创作奥秘 [1] - 工作坊体验让观众亲身体验剪纸艺术 [1] - 多维度互动设计使古老技艺活在当下 [1] 主办单位与展期 - 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1] - 展览持续至10月10日 [1]
恒顺醋业: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1.25亿元,同比增长12.0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18.07% [2][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8万元,同比下降121.76% [2][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增长25.00% [2]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覆盖食醋、料酒、酱类及复合调味品四大产品线,食醋年产量超30万吨 [4][5] - 线下渠道覆盖全国超1700家经销商,终端网点突破35万家 [6] - 推进"高端化立基、全国化破圈、健康化赋能、年轻化破局"四大战略主线 [10][12]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12件(含发明专利6件),获授权专利10件 [5] 产能与供应链 - 年产10万吨黄酒料酒(二期)扩建项目于2024年正式投产 [5] - 在镇江市周边建立4500亩香陈醋专用糯米种植基地,江苏省内建成万余亩食醋专用粮基地 [8]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通过GAP体系认证确保原材料质量安全 [8] 行业竞争与地位 - 调味品行业具有抗周期特性,渠道整合加速,集中度提升空间显著 [3] - 公司作为镇江香醋代表,是唯一的食醋上市企业,产销量连续20多年全国领先 [4] - 餐饮渠道需求波动,零售渠道竞争加剧,工业渠道定制需求增加 [3] 投资与资产变动 - 货币资金余额4.4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55% [19] - 合同负债余额1.14亿元,同比下降54.30%,主要因预收商品款减少 [19] - 锅圈食品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56.35% [19][20] 公司治理与激励 - 控股股东恒顺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 [2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367名激励对象授予591.72万股 [24]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91人,认购总金额54.54万元 [24]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东北大鼓:三弦皮鼓唱春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11:11
东北大鼓历史与传承 - 东北大鼓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奉天(今沈阳) 由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和东北小调基础上演化形成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1] - 新中国成立后以霍树棠为代表的鼓书艺人将这门艺术推向高潮 成为推动东北大鼓发展的重要力量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006年东北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传承人培养体系 - 霍大顺从小受东北大鼓熏陶 跟随爷爷霍树棠学习唱大鼓 [3] - 学习词调后由霍树棠引荐三弦琴师贺福全作为伴奏导师 形成系统的师徒传承模式 [3]
文化中国行丨藏族服饰——雪域儿女之大美
新华网· 2025-08-21 02:31
藏族服饰行业现状 - 藏族服饰拥有悠久历史 在传承中不断演变发展 形成丰富多样的款式和风格[2] - 拉萨服饰作为主要类别具有鲜明特征 包括肥腰 长袖 大襟 右衽 长裙 长靴 编发及金银珠玉饰品[2] - 服饰特征体现藏族人民审美观念 与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密切相关[2] 非遗保护与认证 - 拉萨服饰于2018年6月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 洛桑麦朗于2019年被授予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称号[3] - 2022年洛桑麦朗被授予首届拉萨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3] 技艺传承与教育 - 洛桑麦朗系统研习服饰制作 从1983年开始在拉萨学习[3] - 通过执教手工艺学校 教授拉萨服饰制作技艺 并向安多 康巴等区域学生学习当地特色[3] - 编撰汉藏双语《民族服装制作》教材 成为从业者重要参考资料[3] - 已培养百余名学生 分布在高原各地[3] 创新与发展趋势 - 年轻设计师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3] - 拉萨街头出现游客身着华丽藏装与当地老人传统服饰相映成趣的景象[3] - 举办首届西藏"衣脉相承"服饰文化周 展示传统服饰[7][9] - 开展"繁饰自然·衣彩拉萨"新年服饰秀活动 在八廓街进行巡游展示[9] 市场需求与商业化 - 拉萨老城区出现大量游客身着藏装旅拍的现象[11][12][13] - 毕业学生开设藏装店铺 开展商业化运营[5][6] - 洛桑麦朗亲自到学生店铺进行制衣细节示范和生意情况询问[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