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

搜索文档
寒露桂香引客来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寒露至,秋意浓。浙江绍兴新昌县沃洲湖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君殿景区外的数株桂花如期盛 放,金粟般的花蕊缀满枝头。微风吹过,清幽的桂花香气在山谷间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在沃洲镇的文创市集,桂花龙井茶、桂花蜜、桂花香囊等各类桂花产品琳琅满目,原本季节性极强的桂 花产业实现增值延伸。市集现场,来自浙江宁波的退休教师吴女士一口气买了5只桂花香囊,"回去送给 老姐妹,这香囊既应景又雅致。" 节气有约,产业有劲。沃洲镇党委书记王成介绍,该镇将单一的赏花活动,延展为集文化传承、生态教 育、旅游体验等"节气+文化+产业"的复合型文旅产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沃洲镇桂花相关活动带 动周边民宿、餐饮等消费80多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0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一下车就是扑鼻的桂花香,感觉整个山谷都被甜香笼罩着。"来自浙江杭州的杨斌锋是第一次在寒露时 节来新昌,他捧着刚买的桂花龙井茶,在树下不停地拍照,"茶里飘着新鲜桂花,喝一口,秋天的味道 都在里面了。" 在沃洲镇,像杨斌锋这样专程前来"寻香"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该镇接待赏桂游客超 2万人次。沃洲镇镇长柴昊钢介绍,"桂花 ...
浙江新昌推出复合型文旅产品—— 寒露桂香引客来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07
寒露至,秋意浓。浙江绍兴新昌县沃洲湖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君殿景区外的数株桂花如期盛 放,金粟般的花蕊缀满枝头。微风吹过,清幽的桂花香气在山谷间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节气有约,产业有劲。沃洲镇党委书记王成介绍,该镇将单一的赏花活动,延展为集文化传承、生态教 育、旅游体验等"节气+文化+产业"的复合型文旅产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沃洲镇桂花相关活动带 动周边民宿、餐饮等消费80多万元。 "一下车就是扑鼻的桂花香,感觉整个山谷都被甜香笼罩着。"来自浙江杭州的杨斌锋是第一次在寒露时 节来新昌,他捧着刚买的桂花龙井茶,在树下不停地拍照,"茶里飘着新鲜桂花,喝一口,秋天的味道 都在里面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桂花性温味辛,能暖胃散寒、化痰止咳,古时候,人们就有食用桂花的传统。"黄坛村党支部书记翁伟 平以身边的桂花树为"活教材",向大家讲解寒露节气与桂花的中医药价值。在翁伟平的指导下,大家系 上围裙,筛粉、和面、撒上糖渍桂花,忙得不亦乐乎。当蒸笼揭开,热气携带着醉人的甜香扑面而来, 孩子们争相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桂花糕。"我第一次知道桂花还能做药,自己做的桂花糕特别甜!"沃洲小 学五年级学生张志明说。 在沃洲镇 ...
江苏苏州:“花卉+”激活消费新场景
人民网· 2025-10-08 09:11
不只是桂花,今年夏天,苏州白塔西路的荷花市集也人气颇高。荷花市集最早由苏州东西山农户自 发聚集形成。每日清晨,他们从太湖边出发,肩挑手提赶到古城区售卖自家荷塘里采摘的荷花、莲蓬, 以及本地蔬菜瓜果。后来,姑苏区城管委在白塔西路等地点推出农特产品自产自销疏导点,前来买花的 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因毗邻拙政园、狮子林等景点,荷花市集也成了一处颇具江南特色的"打卡点"。 在传统民俗中,农历六月廿四是荷花的生日,姑苏区就以"荷花市集"为核心,推出"四季姑苏 '荷'你相约"——"荷诞日"主题文化活动,延伸灯谜竞猜、非遗文创市集等活动。杜琴告诉记者,"荷花 季"期间共发放了50万元荷花文旅消费券,带动苏南花卉中心日均荷花批发量达8000支。 "花卉经济"正在苏州古城悄然绽放,一朵朵花俨然成了连接文化和消费的纽带。前不久发布的《姑 苏区花卉经济发展一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花卉+"品牌,谋划"花卉+"多元消费场景,深入挖掘"虎 丘三花""荷诞日"等文化IP价值。 姑苏城的秋意被甜津津的香气浸透。桂花冬酿酒与桂花糖粥的暖香交织复合,在空气中悄然晕开。 一旁,身着汉服的少女在非遗摊位前驻足,在腕上试一点桂花香膏……日前,"四季姑 ...
引流量 创留量 促增量——咸宁大型户外直播活动引爆文旅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07 11:43
在线下,直播活动的带动效应同样显著。来自哈尔滨的粉丝王芊月为了追随偶像,首次来到咸宁,并计划在此深度游玩三天。 10月4日至5日,拥有4600万抖音粉丝的歌手唐艺在咸宁市人民广场激情开唱。这场面向广大市民、游客免费开放的惠民演出,不仅吸引超8万人次来到现 场,抖音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达2000万人次,更成功将线上线下巨大的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 活动显著带动了客流增长与文旅消费,两天时间直接带动消费1100万元。其中,直播带货约2.5万单,销售额149.5万元,当晚跃居抖音直播带货酒类榜第 一名、总榜第十一位。 在唐艺的直播中,咸宁本土商品成为网友们争相抢购的"香饽饽"。黄鹤楼酒、羊楼洞赤壁青砖茶、快加有机山茶油等"拳头产品"一上架便被一抢而空。金 士达医疗(咸宁)有限公司通过直播间展示了其10万级洁净车间和现代化生产线,企业生产的全棉洗脸巾等产品一经上架便被售罄,体现了消费者对优质 健康产品的青睐,也彰显了咸宁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认可度。 产品的火爆热销也引得网友纷纷留言:"手速慢了,没抢到""能不能把茶叶再上点?""有本地人吗,在哪可以买到?"还有本地网友表示"不是湖北人,是 真不知道这价格有多给力!" ...
桂花市集火热开街
苏州日报· 2025-09-28 08:41
走进市集,扑面而来的是鲜活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典雅深厚的文化韵味。在这里,一粒桂花化作酱、 蜜、糕、酒、茶、饭、冰激凌,化作灯谜、诗词;早上是"朝饮桂花露",傍晚是"午市桂花烟",入夜 是"诗词桂花灯",这就是苏州人送给全国游客的"桂香满城"。 本次桂花市集由苏州市城市公园管理处承办,苏州日报社执行。市集以桂花为脉络,围绕"惠民、 利民、助农"宗旨,设有"寻味苏桂"美食区、"匠心造桂"文创区与"沁韵赏桂"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集 美食、文创、农产与文化体验于一体。 清晨的桂花公园还未苏醒,人流沿着小径涌向一个被桂花包场的世界。昨天(9月27日),2025 年"花漾苏州 桂香满城"桂花市集正式开街。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将"桂花"写成了一张请柬,邀请光福 香雪村窑上的桂花加工企业和非遗传承人,把刚采下的桂花带露进城;邀请乾生元、桂香村等老字号把 桂花糕点搬到树下;邀请年轻创业者把桂花融入冰激凌、咖啡;更邀请汉服粉丝、灯谜爱好者,把宋式 美学、苏式烟火和Z世代国潮装进一场"桂花市集"。 据悉,桂花市集将视桂花花期持续至10月中下旬,每日开放时间为9:30—11:30、15:30—20:30。市 集期间还将举办青少年"打桂花 ...
中疾控:这样吃桂花 温暖脾胃促消化
人民网· 2025-09-23 09:40
用花入菜肴,要注意食用安全。尽量使用从菜市场、超市、家里专门种植的、明确品种的花卉,不 要采摘路边、公园、喷洒过农药的花朵。另外,要充分掌握清洗的步骤和食用方法。第一次吃某种花卉 的时候,要少量食用,观察是否过敏、肠胃是否适应。即使是可以食用的花卉也含有一定的特殊成分, 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 过敏体质的人、孕妇、婴幼儿及病人由于体质特殊,在食用花卉前最好咨询医生,避免因为花卉本 身的特性影响健康。从营养价值来讲,食用花卉体现更多的是风味的提升和传统食用文化的传承。其含 有的各种营养素相对有限,不能作为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膳食来源。 桂花的香气主要来自于她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独特的风味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食欲。从中医的角度 来看,适量食用干桂花,如泡茶、做成食物等,有助于温暖脾胃,对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胃部不适、食欲 不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还能促进消化。但对于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可不要多食哦。 桂花入佳肴在南方非常常见,糯米是桂花的好搭档,将干桂花和糯米粉拌在一起,揉成面团,就可 蒸成软糯清甜的桂花糕。也可以将桂花撒在酒酿圆子汤里和枸杞一起上下浮动,一碗下肚,瞬间满足了 口感、温暖了脾胃。除此之外,桂花还可以用来 ...
西湖边迎来第一缕桂香
每日商报· 2025-09-15 10:23
满觉陇的桂花传奇可追溯至宋代,1986年首届民间赏桂活动启幕,每年都如期举行;2006年"满觉 陇赏桂"入选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更荣获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 时至今日,满觉陇7000余株桂树已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带,秋风起时香飘十里。金桂、银桂、丹 桂、四季桂等品种各擅胜场。 其中,金桂以深黄花瓣与浓郁甜香著称,是传统桂花糖的原料首选;银桂呈现黄白色或淡黄色,香 气清冽浓郁,适合窨制桂花龙井;丹桂橙红夺目,花量密集,为秋日增添浓烈色彩;四季桂一年之内花 开数次,但以秋季较繁,虽香气较淡,却延续着桂村的芬芳诗意。 桂花不仅是自然馈赠,更孕育出糖桂花等非遗技艺。比如,传承百年的桂花食品制作技艺,将清甜 融入栗子羹、桂花糕等传统点心,让舌尖也能品味秋天的醇厚。 9月15日开始至11月10日,除了有"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的唯美场景,更多惊喜即将就绪—— 满觉陇村精心准备的茶艺表演等民俗活动精彩亮相,糖桂花、桂花龙井、桂花酒等一系列独具风味的非 遗、文创、市集摊位也将依次展开;市民游客可以在桂雨中city walk,体验步步皆景,处处藏趣的精 彩。 秋意渐浓,每年这个时候,所有的杭州人几乎都会 ...
永辉超市胖东来模式调改完成100店 “人货场”全面升级转变
证券日报· 2025-06-13 15:45
永辉超市胖东来模式调改进展 - 公司完成全国100家门店调改 江苏南京江宁万达广场店作为第100家调改店正式开业 标志着调改进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 [2] - 调改聚焦"人货场"三大升级 员工从服务者转型为零售工匠 商品从性价比转向质价比 门店从零售空间升级为品质生活中心 [2] 商品结构调整 - 南京江宁万达店对原有13358个商品全面梳理 下架9418支商品 新增5274支商品 新增比例达63% [2] - 调整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80%标准 鲜食比例从5%提升至23% 进口商品占比达15% [2] - 引入南京特色食品如烤鸭盐水鸭猪头肉 烘焙区推出榴莲千层等自有品牌爆款 [3] - 公司计划全面对标胖东来商品品质和价格 构建高质价比多元化商品矩阵 [3] 门店环境与服务优化 - 取消强制动线 实施货架降高通道拓宽照明升级 增设顾客休息区和便民设备 [3] - 提供海鲜打氧清洗肉类切丝切片等加工服务 为商品标注挑选提示及食用顺序 [3] 员工待遇提升 - 南京店员工人数增加50% 最低薪资从3400元提升至4900元 [3] - 满一年员工可享10天带薪年假 完善休息室培训室更衣室等配套设施 [3] 营销活动规划 - 配合第100家调改店开业 启动"717好吃节"活动 围绕四大核心升级推出"100+"战略 [4] - 战略包含100+调改店 100+品牌馆 100+品质新品 100+国民爆品 [4]
五谷美食,何以食在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中华饮食文化研究 -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中外,近年来饮食题材影视图书作品广受青睐,反映人们对美食人文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浓厚兴趣 [2] - 著作《谷食中国》从煮蒸烙炸四类烹饪方法展开,梳理了1万年前煮食8000年前蒸食5000年前烙食3000年前炸食的发展脉络,揭示100余种经典谷食品种源流 [2] - 中国是粟黍稻起源地,小米粥年糕元宵粽子等传统美食流传至今未断层,体现中华谷食文明连续性 [3] - 小麦自4500年前传入中国后发展出馄饨面条馒头等美食,展现亚欧大陆麦类谷食融合性 [3] 传统工艺与文化遗产 - 工业化浪潮冲击下,中华小吃糕点传统工艺逐渐消失,国家非遗保护举措难以完全保留传统口感与味道 [4] - 著作系统挖掘整理湮没已久的传统工艺,包含589幅珍贵图片如考古食物遗存历代炊具等12类,展示4000年来面条馄饨等真实形态 [4] - 汉代拉面庖厨俑证实中国面条早于意大利面和阿拉伯面,提供最早小麦面团线条形制考古证据 [4] 学术价值与著作特点 - 全书85万字,基于作者40余年研究,运用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材料,逻辑严密但语言诗化优美 [2][5] - 作者反复修改章节最多达19遍,是继《国菜精华》后又一部探索中华饮食文明渊源的力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