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sk Assessment
icon
搜索文档
SOFI Leans Into Scale and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Growth
ZACKS· 2025-07-08 23:41
公司业绩与增长战略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0%,净利润飙升217%,成本结构高效 [2] - 公司与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达成20亿美元个人贷款平台业务协议,加速向资本密集度较低的收费型收入模式转型 [2] - 推出两款新信用卡(SoFi Everyday Cash Rewards Credit Card和SoFi Essential Credit Card),增强消费者金融领域存在感并提升用户粘性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面临来自Block(拥有Square和Cash App)的激烈竞争,后者通过消费者支付和小企业贷款同步推动三大业务单元增长 [4] - Upstart凭借AI驱动的贷款平台进军汽车贷款和小额贷款领域,与公司在数据驱动贷款领域形成竞争 [5] - 公司、Block和Upstart均押注创新与规模以定义金融科技下一阶段发展 [5] 股价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25%,远超行业4%的涨幅 [6] - 公司远期市盈率为48.8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21.62,价值评分为F [8] - 过去60天内,公司2025年盈利的Zacks共识预期保持稳定 [9] 财务预测 - 当前季度(2025年6月)每股收益预期为0.06美元,与7天前、30天前和60天前一致 [10] - 2025年全年每股收益预期为0.27美元,2026年预期为0.50美元,90天前分别为0.25美元和0.51美元 [10]
Why Centene Stock Dropped 40% — And Whether It's a Buy Now
MarketBeat· 2025-07-08 19:02
公司股价暴跌 - Centene股价在7月2日单日暴跌40% 市值蒸发超过110亿美元 [1] - 同行公司Molina Healthcare和Elevance Health股价分别下跌22%和11% [1] - 暴跌原因是公司撤回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 [2] 业绩指引撤回原因 - 第三方数据分析显示ACA医保交易所市场增长低于预期 且参保人群健康状况更差 [3] - 参保人数减少且人均医疗成本上升 导致收入下降和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 [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将减少2.75美元 相当于原预期7.25美元的38% [4] 华尔街分析师观点 - 暴跌后平均目标价68.87美元 隐含108%上涨空间 [5] - 指引撤回后的最新目标价平均为51美元 仍隐含53%上涨空间 [6] - 估值吸引力较暴跌前显著提升 [7] 政策风险因素 - 新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削减1万亿美元医疗补助 占公司上季度收入的46% [8] - 预计将导致1030万至1180万人失去医疗补助覆盖 [9] - 医疗补助收入影响可能比ACA交易所更严重且持久 [9] 行业比较 - 分析师未对Molina和Elevance发布最新评级 [7] - 顶级分析师推荐的其他股票名单中未包含Centene [11][12] - 核能板块表现突出 多只股票2024年涨幅超40% [14]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Launches Location Intelligence: A First-of-Its-Kind Underwriting Solution for U.S. Commercial Property Risk Assessment
Prnewswire· 2025-06-19 22:00
行业背景 - 美国商业财产保险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超过65%的财产损失由极端天气事件导致[2] - 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依赖基础天气数据、屋顶年龄和航拍图像,存在信息盲点[4] 产品发布 -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推出新一代商业地产风险评估解决方案Location Intelligence for Commercial[1] - 该方案结合行业损失数据、天气法医分析和物业特征,形成预测性建模风险评分体系[3] 技术优势 - 专利待审技术整合专有索赔信息和神经网络驱动的风险倾向模型,提供前瞻性洞察[3] - 预测模型提升效果达传统方法的20倍以上,可精准识别10%的高风险物业(占未来年度天气相关损失的34%)[6] - 多源情报系统整合航拍图像、索赔数据、天气事件和专有信息,超越单一图像评估的局限性[6] 应用价值 - 直接嵌入核保和续保流程,支持直通式处理并优化风险控制策略[6] - 帮助保险公司识别账簿中10%可能造成33%财产损失的物业[4] - 透明化风险评估方法有助于适应监管要求,并向业主传达更全面的风险视图[6] 行业影响 - 方案通过自动化工作流为保险公司提供可操作情报,提升风险颗粒度评估能力[4] - 支持保险公司主动协助客户进行风险缓释,增强客户服务领导力[4] - 在天气模式波动加剧背景下,超越历史数据的预测能力成为盈利关键[5]
Jiayin Group(JFI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04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促成量达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2% [8][28] - 非GAAP运营利润达6.0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6% [8] - 净利润飙升至5.3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7.5% [8][30] - 净收入17.7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4% [28] - 促成和服务费用3.3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6% [28] - 无条件资产、贷款、应收账款等准备金1750万人民币,2024年第一季度为260万人民币 [29]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7.5% [29] - 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14.2% [29] - 研发费用较2024年同期的8330万人民币有变化 [29] - 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收入为2.53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9美元;基本和摊薄后每ADS净收入为10.12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16美元 [30] - 本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30万美元,上季度末为5405万美元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促成业务:第一季度新增105.6万新借款人,同比增长126.6%,新借款人对总贷款促成量的贡献为28.1% [9] - 海外业务:印尼新注册用户数量同比飙升196%,贷款量同比增长190%;墨西哥业务风险指标改善,借款人获取投资回报率增加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3月增速加快至5.9%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渠道拓展:探索跨行业用例,与多个领先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多元化借款人基础;整合AI工具优化营销材料,提高借款人获取效率 [9] - 技术创新:推进“4+2”AI发展战略,建立支持端到端AI能力升级的技术框架;5月推出覆盖90%业务线的伏羲模型管理平台,提升模型部署效率;全面升级天路研发绩效管理平台 [11] - 风险管理:实施质量评分框架,建立新借款人风险评估系统,统一借款人获取质量评估标准 [12] - 股东回报:3月将股息支付率从税后净利润的不低于15%提高到约30%;5月董事会批准每股ADS 0.8美元的股息计划,股息金额较去年增加约60%;董事会批准将股票回购计划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6月12日,上限为3000万美元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全球不确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复苏,但仍有许多积极因素,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 [26]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为6.16 - 7.3亿人民币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发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运营管理各方面 [14] - 推进“心微笑”青少年心理关怀项目,覆盖近60所学校,惠及超1.6万人,获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认可 [15] - 嘉银志愿者服务团队为社区和特殊学校提供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行业客户获取成本上升,公司获取成本如何变化,如何评估新借款人信用风险并确保质量 -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更活跃,今年第一季度市场和竞争对手都在获取新客户,公司客户获取成本上升,这是外部市场环境、季节性增长动态和公司战略决策的结果,是战略选择,预计会反映在获取客户的规模和质量上 [34][35][37] - 公司将继续监测用户获取模型变化,加强前端风险建模能力,动态调整渠道组合,增强AI在数据挖掘和信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以改善新借款人的客户获取成本和风险成本指标 [37] 问题2: 公司管理层如何应对潜在ADR退市风险,有哪些应急措施 - 公司与法律、财务顾问和监管机构进行广泛沟通和咨询,评估退市潜在风险,认为公司短期内退市风险相对较低 [38][39] - 公司按照香港交易所指引,在股东结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等关键领域进行全面评估和初步准备,以符合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或二次上市的要求 [39] 问题3: 本季度净利润增长97.5%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未来盈利能力展望如何 - 净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贷款促成量显著增加带来规模经济,提高了成本和费用效率;优化收入结构,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6%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3%,担保相关收入占比从35.6%降至9.6%;持续投资AI、技术和研发提高了运营效率 [45][46][47]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促成量指导为370 - 390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收入为6.6 - 7.3亿人民币,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48][50] 问题4: 公司如何看待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贷款促成新指南,对业务运营有何影响 - 新规定反映了监管对贷款促成业务模式的认可,同时设定了更高管理标准,鼓励平台支持持牌金融机构实现更广泛金融普惠,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和有效风险控制 [51] - 公司积极适应合作机构在定价和结构方面的产品要求,接近完成产品调整和实施,预计在规定期限前完成所有必要调整,满足机构合作要求,同时继续投资新增长驱动因素,扩大规模,优化产品模型,提升风险管理、内部指标和成本效率 [52]
Jiayin Group Inc. to Release First Quarter 2025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on Wednesday, June 4,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28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将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结果并召开财报电话会议 [1] 财务结果发布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4日美国市场开盘前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结果 [1] 财报电话会议 - 电话会议时间为2025年6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北京时间/香港时间同日晚上8点) [1][2] - 网络直播地址为https://ir.jiayintech.cn/ [2] - 需通过https://register-conf.media-server.com/register/BI03ab51eb90b746e69997275b560e8c7f提前注册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前10分钟拨入 [2][3] - 电话会议的直播和存档将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https://ir.jiayintech.cn/上提供 [3] 公司介绍 - 公司是中国领先金融科技平台 致力于为服务不足个人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建立有效、透明、安全和快速连接 [4] - 公司业务起源可追溯到2011年 运营高度安全开放平台 拥有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和专有有效风险评估模型 [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和媒体咨询请联系公司的Emily Lu女士 邮箱为ir@jiayinfintech.cn [5]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索赔管理的未来
奥纬咨询· 2025-05-22 13:55
| Executive summary 3 | | --- | | Claims trends 4 | | Volume 4 | | Regional impact analysis 5 | | Claims by type of loss 6 | | Severity 7 | | Hurricane Milton 8 | | Pricing data services 12 | | Labor and materials 12 | | Labor costs 13 | | Labor costs by trade 14 | | Materials 14 | | Fuel costs 17 | |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rends 18 | | Residential reconstruction costs 18 | | Commercial reconstruction costs 18 | | Economic indicators 18 | | Conclusion 22 | Quarterly Property Report October - Decem ...
FinVolution(FINV)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1 09: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达7.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8% [9][27] - 净收入达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 [27]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8%,达5.3亿人民币 [28] - 杠杆率改善至约2.7倍,总流动性达85亿人民币 [28] - 董事会批准第七次年度股息,每股美国存托股票0.27美元,同比增长17%,2024财年股息分配达7030万美元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业务 - 一季度中国业务获客51.2万,同比增长37% [12] - 一季度促成150亿人民币融资,服务44.2万小企业主,分别增长1510%,小企业贷款占中国业务交易量30% [15] - 一季度中国业务take rate从3.3%提升至3.4%,得益于与114家资金合作伙伴合作,资金成本下降10个基点 [20] - 首日逾期率改善10个基点至4.6%,30天贷款回收率稳定在89% [20] 国际业务 - 一季度国际交易量达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5% [9][21] - 未偿还贷款余额增至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9% [21] - 累计国际借款客户达约800万,一季度新增65.2万,同比增长90% [13][21] - 一季度国际市场收入增至7.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 [22] 印尼业务 - 一季度交易量达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未偿还余额达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 [23] - 独特借款客户达67.1万,同比增长32%,新增借款客户31.2万,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4%,累计借款客户达53亿 [23] 菲律宾业务 - 一季度交易量达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0%,环比增长18%,未偿还贷款余额增至6.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2%,环比增长26% [24] - 一季度Binary operated业务占交易量30%,高于2024年的19%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3月零售销售增长5.9%,3月社会融资总额增长8.4%,2月和3月制造业PMI为50 [19] 印尼市场 - 一季度GDP增长率降至4.9%,略低于5.2%的目标,4月PMI环比下降11%至46.7% [37] - 消费者信心指数保持在120以上,失业率降至过去十年最低水平 [22] 菲律宾市场 - 一季度GDP增长5.4%,较上季度略有上升,消费支出占GDP近80% [3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增长战略,通过有效执行该战略,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强劲财务和运营业绩 [8] - 公司战略多元化举措持续减轻单一国家风险,目标是到2030年国际业务贡献集团总收入的50% [11][12] - 公司探索使用大语言模型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虚拟代表计划实现自动化,计划扩大其在更多业务职能中的作用 [13][14][15] - 公司致力于可持续金融,为中国小企业主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作为核心贡献者参与行业出版物,推动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 [15][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虽意识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但对公司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源于业务模式的韧性和国际市场战略多元化 [9][10] - 公司预计中国市场贷款申请需求将保持稳定,有信心实现全年10% - 15%的收入增长目标 [41][43] - 公司预计印尼市场二季度业务将反弹,菲律宾市场二季度将继续保持增长 [3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近期获得巴基斯坦银行金融公司牌照,业务处于早期阶段,正积极探索新市场 [50] - 公司作为核心贡献者参与《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蓝皮书》编写,推动行业最佳实践 [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国新的贷款促进监管规定对业务有何影响,如何调整业务 - 新规定将贷款促进业务纳入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 规定注重定性方面,要求银行实施白名单制度,明确融资成本 公司认为新规影响可控,有利于合规领先平台发展 [33][34][35] 问题2: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对印尼和菲律宾消费贷款需求有何影响,二季度国际新贷款量预计如何 - 全球贸易紧张给东南亚带来经济挑战,印尼和菲律宾宏观经济趋势不同 印尼一季度GDP略低于目标,4月PMI下降;菲律宾GDP增长稳定,国内需求驱动经济 公司客户主要为消费者,贷款需求受贸易战影响较小 预计印尼二季度业务反弹,菲律宾二季度继续增长 [36][37][38] 问题3: 中国过去两个月贷款申请需求趋势如何,是否会提前收紧信贷审批,对全年贷款量展望有何影响 - 4月贷款申请需求略有下降,5月反弹超过3月水平 一季度信贷表现稳定改善,二季度至今保持稳定 公司将根据宏观经济趋势动态平衡风险管理和业务增长,有信心实现全年10% - 15%的收入增长目标 [41][42][43] 问题4: 中国业务take rate提高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 - 一季度中国业务take rate提高10个基点,主要因资金成本降低10个基点,贷款期限从8个月延长至8.2个月 目前风险指标和资金成本处于历史有利水平,预计未来保持稳定,take rate将稳定在当前水平 [44][45] 问题5: 国际业务最新进展,2025年营收和利润指引,以及其他地区发展情况 - 一季度国际市场交易量首次超过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6%,净收入达7.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0% 公司维持全年10% - 15%的收入增长目标,预计国际市场贡献将增至25% 预计印尼和菲律宾2025年至少实现1000万美元净利润 公司在巴基斯坦业务处于早期阶段,正积极探索新市场 [48][49][50]
PepsiCo(PEP)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2:00
PepsiCo (PEP) FY 2025 Annual General Meeting May 07, 2025 09:00 AM ET Speaker0 Good morning. Before we begin, please take note of our cautionary statement posted on the meeting site. The presentation today will include forward looking statements based on current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Forward looking statements inherently involv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our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predicted in such forward looking statements. Statements made in this presentation sho ...
长安资产“黔中安顺3号”非标兑付“老大难”,逾期5年间孰是孰非?丨21爆料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8:58
不少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城投融资项目是否会在时隔多年后迎来兑付方案的转机。 近日,多位个人投资者通过"21爆料通"投诉平台向记者反映,长安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安 资产")旗下一款原定于2019年到期的资管产品至今未能完成兑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杨梦雪 上海报道 该产品为长安资产发行的特定多个客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长安资产-黔中安顺3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以下简称"黔中安顺3号")。投资者提供的相关文件显示,该产品资产托管人长安财富资产管理有限 公司,代销机构北京中天嘉华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资产托管人杭州银行,资管计划期限24个月,投资起 始日2017年9月11日。投资人表示,这款投资起始于2017年的黔中安顺3号项目,原本应该在2019年到期 并兑付债务本息,然而截至发稿,逾期5年多的时间过去,兑付情况进展仍不甚乐观。 该项目的发行方长安资产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第四家基金管理公司子 公司,也是华东地区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官网信息显示,长安资产由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 股80%,为其控股股东。长安基金股东包括长安国际信托(持股29.63%)、上海景林投资( ...
气候变化适应中的可再生能源:指标和风险评估框架(英)2025
IRENA· 2025-04-28 13: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可再生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用于缓解气候变化,还能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15][33] - 气候变化适应需求紧迫,政策和融资虽重要,但需了解具体风险,有效实施需识别风险、暴露和脆弱性,并开发量化指标 [21][48] - 采用脆弱性评估方法和影响链方法评估风险,以加那利群岛海水淡化为例,展示方法应用及可再生能源降低风险的作用 [22][76] - 未来应改进评估方法和指标,扩大试点项目范围,开发综合指标,深化方法研究,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在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32][1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 - 可再生能源在向气候友好型未来转型中作用关键,其在气候变化适应中的作用常被忽视,推广可再生能源适应策略需提高其效益可见性 [15] - 气候变化适应对许多国家至关重要,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不作为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国家适应计划提交数量增多,但适应融资仍不足 [16][18] - 政策和融资实施需了解气候变化风险,识别风险、暴露和脆弱性,开发量化指标,测量适应难度大 [21] - 采用脆弱性评估方法和影响链方法评估风险,以海水淡化为例展示方法步骤,可再生能源可降低风险 [22][26] - 未来应改进评估方法和指标,扩大试点范围,开发综合指标,深化方法研究 [32] 引言 - 可再生能源在实现净零排放的二氧化碳减排中占比大,在缓解气候变化中作用显著,但在气候变化适应中的作用常被忽视 [33][34] - 气候变化适应需求紧迫,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全球气温可能上升,不作为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4] - COP28强调加强气候变化适应雄心,国家适应政策需在地方或区域实施,适应测量难度大,需了解可再生能源对适应的贡献 [35][36] - 国家适应计划制定和实施进程已建立,但适应融资仍不足,国际公共气候融资减少,适应融资差距扩大 [38][40] - 政策和融资实施需了解气候变化风险,识别风险、暴露和脆弱性,开发量化指标,测量适应难度大 [48] - 报告提出识别适应需求和评估可再生能源风险缓解效果的框架,重点关注适应措施开发的第一阶段,即风险评估 [49] - 可再生能源适应解决方案可降低系统气候风险,提高适应能力,有效实施需强大的风险评估框架 [52] 适应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风险在IPCC报告中的背景 -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气候相关影响的风险定义为气候相关危害、脆弱性和暴露在气候和社会经济过程背景下的相互作用 [56] -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完善了风险概念,考虑负面后果和对人类或生态系统的影响,涵盖气候变化影响和应对措施 [61] - 适应行动应降低脆弱性,提高适应能力,评估气候相关风险是理解适应策略的第一步 [63] 风险评估框架 - 风险评估在气候变化适应中至关重要,文献中采用多种方法,本报告采用脆弱性评估方法 [64][66] - 脆弱性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数据,通过利益相关者协商捕捉当地知识和背景细节,采用影响链方法评估潜在影响和脆弱性 [66] - 该方法可确定最脆弱方面,制定针对性适应策略,提高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已在多个项目中应用 [67][68] - 其他常用方法包括情景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多标准分析、风险映射和空间分析以及参与式方法,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多面性 [69] 引入影响链方法 - 影响链是分析工具,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风险理解,包含危害、脆弱性和暴露三个组成部分,对评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气候相关风险至关重要 [70] - 以加那利群岛海水淡化为例,展示影响链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识别风险、危害、脆弱性和暴露,开发指标,引入阈值和标准化指标,以及呈现结果 [75][78] - 识别风险时需考虑气候相关风险的类型和数据可用性,以加那利群岛为例,确定增加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为风险 [79][83] - 识别危害、脆弱性和暴露时,危害是外生驱动因素,脆弱性考虑敏感性和适应能力,暴露指受影响的生计 [84][85] - 开发指标时,指标需有意义、可测量、相互排斥且有直观阈值,优先选择可从官方来源获取数据的指标 [93] - 引入阈值和标准化指标时,需对不同维度的指标进行归一化和加权,以纳入风险指数 [105] - 呈现结果时,需确定权重和风险得分,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线性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线性相关系数 [117][122] - 敏感性分析表明,将可再生能源纳入能源结构可降低风险,仅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海水淡化可将风险降低约一半至三分之二 [140] 结论 - 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适应的结合为应对气候影响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机会,推广可再生能源适应策略需提高其效益可见性 [143] - 报告提出评估可再生能源在适应中风险缓解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可轻松纳入可再生能源效益,具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度高的优点 [144] - 未来应开发综合指标,量化可再生能源对适应的广泛影响,这有助于跟踪进展、制定政策和获取资金 [145] - 可再生能源在适应中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融资挑战,未来研究应改进评估方法和指标,扩大试点项目范围 [146] - 整合可再生能源到气候变化适应中是应对气候风险的变革性方法,强大的风险评估、创新的适应解决方案和综合的协同指标可挖掘可再生能源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47] 附件1:国际环境中适应的推广及其历程 - 全球气候适应框架始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建立,早期适应关注较少,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发布后,适应受到更多关注 [175] - 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强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推动了新的规划和融资机制的发展,如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和国家适应行动方案 [176] - 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10年引入适应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适应项目 [177] - 2010年建立坎昆适应框架,设立适应委员会,启动国家适应计划,允许所有发展中国家表达长期适应需求 [178] - 2015年《巴黎协定》进一步巩固了全球适应承诺,引入全球适应目标,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反映了适应承诺的增加 [180]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议采用适应政策周期,包括评估、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利益相关者参与至关重要 [181] 附件2:可再生能源是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的核心 - 2021年,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阐述了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适应的关系,能源在构建气候适应能力和实施适应措施中至关重要 [184] - 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应对能源需求和供应变化,提高整体适应能力,支持生计、能源获取和生产性用途 [185] - 一些适应措施可能导致大量排放,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可减少环境影响,增强适应能力,创造投资机会 [186] - 针对不同气候危害,可再生能源可提供具体适应解决方案,如高温时支持制冷和制冷系统,低降水时用于淡水采集,高降水时增强防洪能力,极端风时提供电力恢复和预测支持 [187][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