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倡议
搜索文档
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思想引领
新华网· 2025-10-15 12:20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特稿|应世界之变 答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思想 引领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朱瑞卿 阚静文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0周年、《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在这 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节点,世界呼唤新的担当和作为。 全球治理倡议,是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选择。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于1945年10月宣告成立,寄托人类新愿景,为全球治 理掀开新的一页。风雨兼程80年,联合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 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 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 威""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全球治理倡议 的提出,就是要会同所有志同道合国家,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 球治理体系。 一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 ...
智库要览丨中国经济向新向好为世界提供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14 14:43
全球经济与贸易展望 - 世界贸易组织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测上调至2.4%,高于8月预测的0.9% [3] - 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0.5%,较8月预测的1.8%显著降低 [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9%,贸易额增长6%,人工智能相关商品贸易同比增长20%,占整体贸易扩张近一半 [3] - 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2.8%放缓至2026年的0.5% [4] - 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6.8%下降至4.6%,2026年进一步降至4.4% [4] 全球海运贸易 - 2025年全球海运贸易量预计仅增长0.5%,为近年来最慢增速 [5] - 海运承担全球80%以上的进出口商品运输,2024年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5% [5][6] - 目前全球海运船队中仅有8%的船只配备了使用替代燃料的设备 [6] 首席经济学家观点 - 约72%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将增长乏力 [8] - 78%的受访者预计自然资源和能源将面临长期冲击,75%预计技术和创新将面临冲击 [9] - 约70%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当前贸易冲击程度"非常高" [9] - 8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风险会加剧 [9] 区域经济增长预测 -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4.8%,略低于2024年的5.0%,越南以6.6%的增速领先 [10] - 欧洲与中亚地区预计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4%,低于2024年的3.7% [10] - 南亚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将达到6.6%,但预计2026年将放缓至5.8% [10] 中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13] - 中国拥有的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占全球比重达到60% [13]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在2024年明显提速,产生突破性成果 [14] 全球发展倡议进展 - 全球发展倡议自2021年9月提出后,得到100多个国家及多个国际组织支持 [15] - 已有80余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 [15] - 中国将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增资至40亿美元,支持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个国家实施180多个项目 [16] 一带一路贸易与投资 -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67.8%,货物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一半 [18] - 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达509.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6.5% [18] - "丝路电商"伙伴国已拓展至36个 [34]
这场聚焦“半边天”的全球峰会上,习近平提出哪些新倡议新举措?
央视新闻· 2025-10-14 08:52
央视 5年前,习近平主席倡议在2025年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全球妇女峰会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 时政新闻眼 w.574 金秋时节,这场峰会如约而至。10月13日上午,习主席在北京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主席时隔十年,再次出席全球妇女峰会。 峰会有哪些重要背景?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习主席提出哪些新倡议新举措?《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里程碑式的全球峰会 十月的北京,天朗气清,宾客如云。 数十位来自各大洲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和部长级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友好人士齐聚北京,出席全球妇女峰会。 北京,再次见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t A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成为指导全球妇 女事业的纲领性文件。 10年前,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之际,习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提出促进全球妇女事业的四点重要主张。 5年前,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 ...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侧记
人民日报· 2025-10-14 08:20
习近平主席率先发表主旨讲话,开宗明义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 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报记者 胡泽曦 这是一场跨越三十载的初心回望,这是早在5年前就发出的真诚邀约,这是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又一个历 史性时刻。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世界目光汇聚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会场内,各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组成恢弘旗阵。上午10时30分许,在《和平—命运共同 体》乐曲声中,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与会各国和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夫妇一道步入会场,全场掌 声雷动。 历史与未来,交织在这一刻。 为了这份责任,30年前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树立起一座里程碑—— "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北京世妇会确立的崇高目标,至今仍激荡人心。大会通过《北京宣 言》和《行动纲领》,达成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优先领域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30年来,这 场盛会催生全球积极变革,推动妇女事业不断向前。 传承和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习近平主席始终牵挂于心。"中国倡议在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 会。"早在2020年10月,习近平主席就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向世界 发出诚挚邀 ...
东西问·中国学丨马丁·雅克:全球治理倡议的现实意义为何?
中国新闻网· 2025-10-12 20:26
全球治理格局转变 - 全球格局正经历根本性转变,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预计将持续10至20年 [5] - 全球南方国家崛起是一个长期进程,始于二战后殖民地独立,意味着世界正迈向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中国家将更多参与全球治理 [6] - 全球南方崛起是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民主化进程,标志着西方长期掌握世界主导权的局面正在走向终点 [6] 中国四大全球倡议 - 全球治理倡议意义重大,其提出非常及时,旨在明确一套适用于国家、区域及全球治理的原则 [8] - 四大全球倡议的提出顺序具有意义:全球发展倡议率先提出,反映中国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崛起;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与国际社会对安全问题担忧加剧有关 [8] -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对多样性的认同,旨在纠正西方主导时代拒绝承认其他文明与西方文明平等地位的问题 [9]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影响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在电动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已达到或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部分领域全球领先 [11] - 中国将自身现代化成果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典型例证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改变中国,也在改变世界 [11] - 中国是全球绿色科技领域领导者之一,其绿色技术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例如与尼日利亚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合作以及在非洲其他地区的广泛开展 [11] 中国绿色发展贡献 - 中国设定了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的目标,并力争做得更好 [13] - 中国通过减少本国二氧化碳排放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为世界提供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绿色技术产品 [13] - 中国在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绿色技术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要素 [13]
周波:既然美国坚持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那么中国会说:好吧
观察者网· 2025-10-12 09:01
中国军事实力与和平发展 - 中国自1979年以来未参与任何战争,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其崛起是和平的[1] - 中国通过天安门阅兵等方式展示军力,但这被视为一种透明化努力,而非挑衅行为[1] - 中国军队规模庞大,国防开支是俄罗斯的三倍,舰艇数量世界最多,但自冷战结束后未参与类似美军的大量战争[1][2] - 中国按GDP计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已是最大经济体,其发展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1][2] 中美战略竞争关系 - 中国最初将中美关系定义为合作关系,但因美国坚持定义为战略竞争,中国官方文件开始使用“敢于斗争”的表述[4] - 中国希望中美关系中的合作能大于竞争,避免滑入对抗,双方有共同愿望避免直接战争[4][12] - 台湾问题被视为可能将中美拖入全面冲突的唯一问题,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保持战略模糊[5] - 中国分析认为,美国可能因中国核弹头数量较少(约600枚)而更具挑衅性,中国有技术与方法增加核武库[5] 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与行动 - 中国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后明确表示俄罗斯应尊重国家主权,此举被视为对俄的批评[7] - 中国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俄保持战前已有的正常贸易,包括两用产品和能源,规模因西方制裁而扩大[7][8] - 中国对俄贸易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民用物资,中国因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出口[8] 中国全球倡议与军事原则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其中“一带一路”投入了数万亿美元真金白银[9] - 解放军海外行动专注于人道主义任务,如维和、反海盗、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避免使用武力[9][10] - 中国强调使用武力须极为谨慎,目标是在2049年前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但不寻求全球霸权或势力范围[10][11] - 中国区分“影响力”与“势力范围”,认为已有足够影响力,无需像美国那样建立成本高昂的联盟体系[11] 中美关系前景与对话机制 - 中美双方领导层有共同愿景避免直接战争,但需要大量对话来实现这一目标[12] - 对话应超越核武器核查,涵盖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等新领域,并可借鉴美苏在消灭天花、和平利用外空方面的合作[13] - 当前中美对话不足,需养成对话习惯,口号是“信任但对话”,以管理竞争并探索合作[12][13]
上合组织是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11 06:10
上合组织将继续拓展国际合作,弘扬相互尊重、共同繁荣理念,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正义作出重要 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目前是全球最大区域组织,影响力不断延伸,吸引力持续增强,已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 重要力量。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为深化各方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凝聚了广泛共识,推动上合组织为构建 更加公平包容的国际秩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清晰展现了从聚焦打击"三股势力"到涵盖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合作的多元转型。成 立以来,该组织在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地区反恐怖机构高效运作,成员国合力维护地区安全。共 建"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务实合作深度融合,推动中亚成为跨区域经济发展枢纽。成员国通过 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企业参与及社会合作,拓展人文合作,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上合组织倡导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 构建多极世界。凭借多元性与开放性,上合组织已成为推动跨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模式 吸纳更多国家参与相关合作,增强了上合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辐射力。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20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瑞士联邦第四轮外长级战略对话共同文件
新华社· 2025-10-11 00:36
六、 瑞方欢迎中国发起成立国际调解院,愿发挥在斡旋和调解领域丰富经验,加强调解领域合 作。 七、 中瑞两国都支持多边主义。双方重申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 际秩序,愿在世贸组织等重要多边平台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八、 瑞方欢迎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同中方此前提出的全 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有机整体。瑞方愿致力于加强所有以遵守国际法 为基础的全球性治理倡议。 九、 两国外长愿保持密切沟通,继续定期在对方国家轮流举办外长级战略对话,下一轮将在中国 举行。 三、 双方积极评价"中瑞文化和旅游年"框架下举办的系列活动对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作用,愿加 强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人民深化相互了解、增进友谊。 四、 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自2014年生效以来,对两国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积极评价此前 协定升级谈判取得的进展,愿务实推进后续谈判,早日达成更高水平双边自贸协定,促进双边经贸合 作,维护自由贸易规则和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五、 双方同意积极用好活跃的各领域双边对话机制,继续在 ...
中国代表阐述在战略安全和军控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主张
新华社· 2025-10-10 10:35
中国核政策立场 - 中国的核政策保持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有利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2] - 中国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 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不参与军备竞赛 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最低水平 [2] - 中国支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基石作用 主张核裁军应坚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原则 [2] 国际军控与安全倡议 - 中方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并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1] - 中方主张谈判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 [2] - 中方敦促日本切实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国际义务 早日彻底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2] 对国际社会的呼吁 - 呼吁坚持多边主义 加强国际合作 坚持重信守诺 维护国际法治 坚持改革创新 完善国际治理 [1] - 指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当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 恢复执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商讨后续安排 [2] - 强调应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坚决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1]
从系统和全局把握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网· 2025-10-10 06:25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框架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原创性概念 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 - 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体系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1][9]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 - 奉行主权平等 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 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 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2][3] - 遵守国际法治 全面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 不搞双标 [2][4] - 践行多边主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加强团结协作 反对单边主义 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 [2][5] - 倡导以人为本 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 更好应对人类社会共同挑战 [2][6] - 注重行动导向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统筹协调全球行动 充分调动各方资源 打造更多可视成果 [2][8] 四大全球倡议的有机统一 - 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深化国际发展合作 破解发展赤字 是全球治理的物质前提 [11] - 全球安全倡议聚焦当前安全挑战 破解安全赤字 为发展和文明创造稳定环境 [11] -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为人类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11] - 四大倡议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形成关联施策、整体推进的治理闭环 协同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 [11][12] 全球治理倡议的落实路径 -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确保全球事务由各国一起商量 治理体系由各国一起建设 治理成果由各国一起分享 [15] -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治理架构 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多边平台为依托 改革完善国际规则 [16] - 确保全球治理取得新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 围绕地区和平稳定、全球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凝聚共识 [17] 国际社会响应与具体案例 - 全球治理倡议获俄罗斯、葡萄牙、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老挝、古巴、摩洛哥等国家及国际组织赞赏支持 [14]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倡议核心理念与联合国信念高度契合 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 [14] - 案例显示发达国家在2009年承诺到2020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 但2022年才首次实现目标 比原计划晚两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