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

搜索文档
助“破产”变“破茧”(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信用修复制度 - 卫云培通过7年努力偿还30多万元债务并完成信用修复[1] - 法院依据个人破产制度豁免部分债务和资产保留面包车用于经营[2] - 全国已有超30个地方法院受理个人破产案件累计免除债务13亿元[4] 政策支持 - 《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强调完善信用修复制度[3] - 《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健全信用修复制度[3] - 制度区分"恶意失信"和"非恶意失信"严格认定"诚实而不幸"事实[3] 社会影响 - 信用修复制度帮助债务人重新投入社会经济活动创造财富[4] -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4] - 案例包括送外卖还债承包鱼塘偿还代驾工作重建信用等[2]
个人破产制度不能让投机者钻空子
南方都市报· 2025-05-11 23:00
个人破产制度案例 - 深圳中院受理全国首例个人破产案件 退休夫妻月收入1 2万元却申报1 2亿元债务 [1] - 同期另一起案例显示申请人周某月薪4784元但申报债务达2544万元 [1] - 案件引发公众关注点在于申请人收入与债务规模严重不匹配 [1] 个人破产制度功能 - 制度核心是对无力偿债自然人进行债务豁免 允许部分债务和利息免除 [1] - 主要救助对象包括因自然灾害 创业失败等非主观恶意负债群体 [2] - 通过债务重组保障债务人基本生存权 避免家庭悲剧发生 [2] 制度潜在风险 - 信用体系不完善可能导致恶意逃债 存在财产转移的道德风险 [3] - 职业背债人可能利用制度漏洞 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后申请破产 [3] - 需防范法定代表人替实际控制人背债后申请破产的洗白行为 [3] 制度优化方向 - 需建立大数据信用体系 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 [4] - 应严格审查申请人及关联方资产状况 负债原因 [4] - 必须设立债权人意见征询程序 限制破产人高消费行为 [4]
月入1.2万负债1.2亿,一对退休夫妻申请破产,法院:立案审查
新浪财经· 2025-05-11 09:28
个人破产案例 - 一对退休夫妻申报超过1.2亿元债务,其中妻子牛某申报负债约5408.8万元,丈夫刘某申报负债约7279.8万元 [1][3] - 夫妻两人每月退休收入合计1.2万元,妻子牛某月收入6528.47元,丈夫刘某月收入6221.94元 [3] - 夫妻名下资产包括深圳市外房产2套估价440万元,深圳市外商铺4套估价50万元,车辆1台估价1.6万元,银行存款合计约6.5万元 [3] 破产程序进展 -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4月8日立案审查该破产清算申请,两案合并公告但使用不同案号 [4] - 该案件适用《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包含个人破产清算、重整及和解三种程序类型 [5] - 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专门负责处理个人破产事务,深圳中院此前已审结境内首宗个人破产重整案、和解案和清算案 [5][6] 破产申请审查标准 - 法院不予受理破产清算申请的情形包括:债务人未完全丧失清偿能力且恢复可能性较大 [7] - 其他不予受理情形:债务人对负债原因及经过无法说明并提供证明材料 [8] - 申报信息不实或隐瞒、借款用途不明、债务人不配合核查等情形也会导致申请被拒 [9][10] - 因奢侈消费、不当投资或违法经营导致的债务,以及存在妨碍破产程序行为的申请将被拒绝 [12]
FF交付2辆车,贾跃亭发视频主动提“还债回国”:漂泊8年期待回北京,时间不会太远
新华网财经· 2025-05-09 15:35
贾跃亭个人动态 - 贾跃亭在FF成立11周年视频中表达对北京的思念 称孩子和父母都在北京 期待尽快回国团聚 [1][4] - 贾跃亭表示已8年未回国 但仍是公众关注焦点 感谢大家长期关注 [7] - 贾跃亭强调还债是其人生最重要目标之一 认为还债回国将解决FF信誉问题 前提是FF必须成功 [12] - 贾跃亭分享个人信念 称所有遭遇都是在为过去错误买单 [15] - 贾跃亭已偿还100多亿美元债务 仅需再还七八亿美元即可回国 [24] 法拉第未来财务数据 - 2025年Q1交付两辆FF 91 2.0 用户来自加州和纽约 实现收入30万美元(约217.2万元人民币) [17] - Q1运营净亏损4380万美元(约3.17亿元人民币) 与去年同期4360万美元基本持平 [18] - 经营现金流出2030万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8% [19] - 融资现金流入2460万美元(约1.78亿元人民币) 连续三季度融资流入超过经营流出 [19] - 总运营费用2280万美元(约1.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0万美元 [20] 贾跃亭职业履历 - 贾跃亭1973年出生于山西 毕业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23] - 1996年首次创业成立卓越实业公司 2004年创建乐视网 [23] - 2017年辞去乐视网董事长 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和FF CEO [23] - 2019年辞去FF CEO转任CPUO 同年申请个人破产重组 [23] - 2022年专注FF产品及生态系统 2023年担任FF Section 16 officer [23] - 2024年成立全球IP商业化公司"成长吧!奋斗者" [23]
“个人破产”信用修复带了个好头
经济日报· 2025-04-12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建立个人破产保护制度能重塑全社会对“失败”的包容度,是法治时代对良法善治的有益探索,推动经营主体转型,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市场氛围,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同频共振 [1][2][3][4] 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案例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法院发出江苏首张“个人破产”信用修复证明书,农贸市场小摊主卫云培成为当地首个受益者,其因“发包”老板“失踪”资金链断裂欠下30多万外债,用7年偿还欠款后信用得以修复 [1] - 深圳自2021年个人破产保护条例实施以来,近千宗案件实现债务豁免,七成多债务人通过信用修复回归正常生产生活 [1] - 4月初,厦门市就《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成为继深圳之后全国第二个推进建立该制度的城市 [1] 个人破产保护制度本质及适用条件 - 本质是对市场经济中“责任伦理”的重构,不是纵容“老赖”逃废债务,也不是让失信被执行人终身笼罩在债务阴影下 [2] - 只有符合“诚实而不幸”原则的债务人,即遭受不幸但仍然诚实的债务人,才适用该制度 [2] 个人破产保护制度现状 - 处于地方试点阶段,全国超30个地方法院受理个人破产案件,累计免除债务金额超13亿元 [2] 个人破产保护制度价值 - 推动经营主体从“债务终身制”向“风险有限责任制”转型,化解个案债务危机,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市场氛围 [2] - 让债务人受到失信惩戒的同时获得重新创造财富的机会,保护债权人权益,避免两败俱伤 [3] - 与国家层面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频共振,为“恶意失信”与“非自愿失信”提供制度边界,让债务人“信用重生”成为法治框架下的权利复位 [3] - 激活经济毛细血管,深圳个人破产申请者中43%为小微企业主,“二次创业”成功率较普通群体高出近三成 [4]
江苏类个人破产第一人获“经济重生”
新华日报· 2025-04-12 04:54
类个人破产制度案例 - 江苏首例类个人破产受益者周生通过法院裁定免除未清偿债务153万元,实现经济重生[1] - 周生因装修公司经营中工人意外事故导致195万元债务,公司倒闭后仅靠6000元月收入维持家庭开支[1] - 吴江法院试点类个人破产制度,为诚实经营负债者提供债务重组路径[2] - 周生通过两年分期偿还13万元(原债务6.7%)并完成两年信用考验期后获得债务免除[2] 法院改革措施 - 江苏省高院2019年指定吴江等法院开展类个人破产试点[2] - 吴江法院2023年3月设立专门服务中心整合企业破产与个人债务清理程序[3] - 新设立中心优先辅导因企业经营负债的个人申请类个人破产[3] 债务重组执行细节 - 债权人全体一致通过周生的清偿方案[2] - 方案允许债务人保留机动车等必要生产资料[2] - 法院解除债务人限制高消费措施并修复其信用记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