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
搜索文档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长城博物馆的古今对话
新华社· 2025-09-23 02:12
宁夏长城资源概况 - 宁夏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较为集中的地区,现存战国、秦、汉、隋、宋、明等不同时期的长城遗迹 [1] - 宁夏长城总长度约1500公里,其中可见墙体长度约1038公里,附属设施达1225处,被誉为“中国长城博物馆” [1] 长城的文化与精神象征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8] - 长城不仅是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更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悠久历史 [5] - 长城虽已不是军事设施,但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力量和精神依然屹立 [6]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 - 在宁夏盐池,存在一群非专业历史或考古学家的长城守护者,他们通过日常巡查,以质朴的坚守保护长城 [3] - 当前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好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 [1][8]
千万粉丝博主 “意公子” 亮相武汉分享:深耕文化,让千年文脉温暖人心
长江商报· 2025-09-21 19:58
公司内容创作方法论 - 创作方法论核心为“深入 + 浅出 + 共情”,其中“深入”是基础,旨在通过深度研究实现与古人的“精神共振”,进而达成“共情”与“浅出”的传播效果 [1] - 团队在创作中极为严谨,以三国专题为例,仅曹操部分就整理了34万字资料,涵盖时代背景、年表及事件的多方考证 [2] - 为确保内容精准可靠,团队会考量史料作者的立场与客观性,例如在创作苏东坡内容时,为核实故事出处特意寻购繁体竖版《东坡禅喜集》逐页查证 [2] 公司运营与资源整合 - 团队已搭建资料模型,并邀请专业老师、学生参与,计划通过“课题组”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以合力深挖中华文脉 [2] 行业价值与使命 - 文化艺术的最大作用是抚慰人心,文化被描述为“黑夜的光、迷茫时的精神拐杖” [2] - 公司愿与出版界、文化界携手,借由不同时代的媒介,将文化火种延续下去 [2]
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两岸青年在短视频时代并无隔阂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1:00
两岸青年文化交流 - 短视频媒介促进两岸青年自然接触彼此生活 成为文化认同的生动体现[1] - 大陆年轻人穿唐装汉服弘扬传统礼仪 吸引外国兴趣并展现中华文化传承力量[3] - 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情感归宿和宝贵财富 台湾同胞需牢记文化根源[3] 两岸经贸与产业合作 - 大陆市场广阔且产业水平达世界先进 台湾企业西进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创新[3] - 旺旺集团将大陆视为生存成长家园 员工包含台湾与大陆人体现两岸一家亲[3] - 两岸企业应注重青年人才培养 鼓励台湾青年将大陆作为发展舞台[3] 文创产业合作前景 - 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为文创合作提供基础 涵盖影视动漫/电子游戏/软件设计等领域[4] - 大陆具备文化底蕴和市场优势 台湾拥有创意人才与市场化运营经验 双方互补潜力巨大[4]
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英国伦敦营开营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0:47
活动概述 - 由湖南师范大学举办,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承办的"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英国伦敦营"在英国伦敦正式开营 [1] - 开营仪式由英国德福中文学校校长袁军主持,参与者包括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团队、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及当地华文学校师生代表 [1] 活动组织与参与方 -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善雄致辞,欢迎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团队并鼓励营员珍惜学习机会 [1] - 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唐秀丽作为团队团长发言,感谢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的付出并激励参与者积极感受和传承中华文化 [1] - 教师团队由湖南师范大学多个学院的优秀教师组成,包括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 [1] - 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校长廖秀琴介绍了助教义工团队及分班安排 [1] 活动内容与规模 - 活动为期14天,将有300余名英国华裔青少年参加 [2] - 课程包括中华武术、中国歌曲、民族器乐、民族舞蹈、书法、国画、传统手工艺、语言艺术等 [2] - 活动紧扣中华文化主题,突出中华文化传承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
“这是‘两岸一家亲’的最好见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06:28
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概况 - 活动为陕西省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大型综合性两岸交流活动,吸引1000余名台胞台青参与,主题为"弘扬中华文化,谱写青春华章" [4] - 活动以两岸青年为主体,推动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4] 文化根脉探索 - 350余名两岸同胞参与黄帝陵祭祖活动,台湾青年首次"登陆"感受中华文明厚重 [5] - 两岸青年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体验非遗技艺与特色项目如西安城墙骑行 [5] - 台湾代表观看《大唐礼宾》《血脉》等文化作品,强调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5] 非遗与中医药交流 - "秦风台韵·非遗共融"研习营吸引近600名两岸青年,合作完成非遗棉絮画象征"两岸同心" [7][8] - 海峡两岸中医药研习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举办,台青参与制药丸、制香囊等活动,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承使命 [8] 融合发展机遇 - 台青在陕创业代表分享经验,助力台湾青年减少创业初期弯路 [9] - 台湾青年实习就业研习营提供65个实习岗位,覆盖文化、工业、旅游等领域 [9] - 陕西自2025年1月起发布台青实习岗位460个、就业岗位980个,完善创业支持政策 [9] 香港金融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居全球首位 [10][12] - 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募资51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 [12] - 香港新股市场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参与,7月延续强劲势头 [12] 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 - 2025粤澳名优商品展汇聚400家企业600种产品,涵盖健康生活、科技智能等主题 [15] - 展会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推动"一带一路"产品走向世界 [15] 香港立法与公共服务 - 香港特区通过《2025年立法会(权力及特权)(修订)条例》,增强议会职能弹性 [14] - "行政长官表扬榜"表彰处理重大事故的救援团队,体现香港公务员高效协作 [16][17] 教育与科技合作 - 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在香港举办,16位香港学生在中华赛区表现优异 [19] - 香港教育局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强调数学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19]
“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2 06:08
图为历史经典产业"跨越海峡来拜师"仪式现场。 王刚摄 与人形机器人互动交流、向大陆非遗大师拜师、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短剧……在近日于浙江举行的第八届 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两岸青年的热情参与。本届论坛以"两岸薪火·青春力 量"为主题,在杭州及嘉兴、宁波、温州、金华等地举办开幕式和相关活动。 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纷纷表示,双方在彼此交流中启发灵感、找到机遇,未来期许能够有更多机会携手 同行、一起成长,共促两岸融合发展,共同书写属于青春与时代的精彩篇章。 搭建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开幕式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致辞时说,浙江作为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和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在"八八战略"引领下实现精彩蝶变。今年是台湾光复80 周年,浙台交流史证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浙江将为 台青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供施展才华舞台、营造一流环境,推动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热忱期盼更多台 湾青年来诗画浙江走走看看,在祖国广阔天地里追梦、筑梦、圆梦。 "两岸青年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 涉,积极 ...
香港文体旅局局长推介“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 “诚邀大家观展,一起推动中华文化传承”
河南日报· 2025-07-15 07:33
展览概况 -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于7月1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是"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重点项目之一 [1] - 展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协办 [1] 展览内容 - 展览以"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展示汉字的演变为重心,包含文化展、艺术展、科技展三大展区 [1] - 展览设有"甲骨文百家姓"互动墙,参观者可寻找自己的姓氏对应的甲骨文 [1] - 提供25分钟的VR体验,通过不同场景探索甲骨文的演变 [1] - 展示清华大学教授陈楠以书法和艺术角度创作的象形文字和故事 [1] 官方推介 -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担任开幕式主礼嘉宾并体验展览 [1] - 罗淑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汉字发展影响深远,内容涵盖传统习俗、天文、地理、历法等 [1] - 展览将持续至7月22日,官方呼吁香港市民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 [2]
“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在成都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14:36
文化交流活动 - 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和四川海外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在成都启动,来自美国的200余名华裔青少年和华校教师参加[1] - 活动是贯彻中方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具体举措,旨在促进中美青少年友好交往、增进两国交流互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活动内容与目的 - 活动为期10天,参与者将赴成都、德阳、自贡、乐山、眉山等地,围绕非遗技艺、古蜀文明、川菜、川灯、武术、扎染、中医药以及大熊猫等主题开展实地参访[2] - 四川省委常委普布顿珠表示希望海外华裔青少年常回中国,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2] - 美国华夏中文学校老师裴黎霞表示活动目的是让华裔青少年更深入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2] 参与者反馈 - 来自洛杉矶的高中生陈威表示作为第三代华裔,他的根在中国,父母重视其中文学习以更好了解中华民族文化[2] - 陈威对活动充满期待,希望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2]
六个聊斋故事一次看爽!这部动画把《聂小倩》《画皮》全拍绝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8 22:47
影片制作与上映 - 追光动画出品的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上映,历经4年打磨[1] - 影片串联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全面突破剧情、角色、美术和视听表现[3] - 兰若寺作为核心场景串联所有故事,象征华夏大地文化传承[15] 故事内容与改编 - 采用故事集形式呈现6个独立故事,包括《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等经典篇章[5] - 《聂小倩》背景设定为乱世,强化角色情感对抗邪恶[7] - 《画皮》从女性视角探讨婚姻关系,创新塑造画皮妖形象[7] - 《莲花公主》改编为儿童成长故事,体现真善美内核[9] - 5个故事主题涵盖贪心、真心、乱世情等,情感浓度逐步上升[11][13] 角色与美术设计 - 角色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如梨贩造型像梨、嫦娥跳霓裳羽衣舞[17] - 蒲松龄角色设计突出聪明机敏,嘴部偏大、眼尾上翘[21] -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开发专属流程处理毛发渲染[23] - 《画皮》借鉴宋画散点透视和古典灯光质感,角色表演融入戏曲元素[25][28] - 《莲花公主》场景结合唐代建筑与昆虫梦幻风格,参考福建土楼结构[30]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影片基于《聊斋志异》开发,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与视觉潜力[3] - 作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延续《长安三万里》的成功经验[3] - 通过多风格画风(如毛毡、宋画)呈现原著奇幻世界[23][25]
“国宝故事可歌可泣,中华文化日月光华”
南京日报· 2025-07-07 10:29
话剧《朝天宫下》首演与背景 - 原创话剧《朝天宫下》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制作演出,于2025年7月5日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复排首演 [1] - 演出时间点具有双重纪念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1] - 剧目以"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为核心台词,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1] 剧情内容与创作渊源 - 剧情聚焦1937年南京沦陷时故宫文物南迁的关键片段,展现祝同礼等故宫人以生命守护1.3万余箱国宝的史实 [2] - 通过翠玉白菜、东坡肉石等文物串联中华文脉,塑造祝同礼、孙大爷等角色体现民族气节 [2] - 改编自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编剧强调"血脉与文脉相连,文脉与国脉相接"的创作理念 [3] 艺术成就与市场反响 - 2020年首演后已在南京、上海、南通等多地巡演,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省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荣誉 [5] - 2025年复排由原班主创主演打造,加入郝光、肖明等老戏骨及孙岚等中青年实力派演员 [5] - 剧中朝天宫布景、历史文物还原及南京方言运用增强地域认同感,观众反馈积极 [5]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通过文物守护者群像展现民族大义,塑造"大写的人"形象 [3][4] - 创新性结合南京古建文旅资源(朝天宫),实现文化传承与地域故事的双重叙事 [6] - 演出激发观众对本土历史的探索欲,形成文化IP的延伸效应 [5][6]